农田改造项目建议书

2022-08-21

第一篇:农田改造项目建议书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

**县**乡**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建 议 书

**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一年三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1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一)开发的必要性„„„„„„„„„„„„„„„„2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

三、项目区基本条件„„„„„„„„„„„„„„„„4

(一)项目区水文气象„„„„„„„„„„„„„„„4

(二)项目区地质及农田水利现状„„„„„„„„„„„5

四、建设范围、规划及主要治理措施„„„„„„„„„„6

(一)项目范围„„„„„„„„„„„„„„„„„„6

(二)项目建设规模„„„„„„„„„„„„„„„„6

(三)项目建设主要治理措施„„„„„„„„„„„„„7

五、投资估算及来源„„„„„„„„„„„„„„„„8

(一)投资估算„„„„„„„„„„„„„„„„8

(二)资金来源„„„„„„„„„„„„„„„„9

六、效益预测„„„„„„„„„„„„„„„„9

(一)经济效益„„„„„„„„„„„„„„„„9

(二)社会效益„„„„„„„„„„„„„„„„10

(三)生态效益„„„„„„„„„„„„„„„„11

七、结论„„„„„„„„„„„„„„„„12

**乡**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县位于****地区中部,界于N45º00ˊ-48º10ˊ,E87º00ˊ-89º04ˊ。全县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25至150公里,总面积36543.9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大县。

**乡位于县境中北部**县城西3公里处,下设18个行政村,其中12个农业村,6个牧业村。据2008年底统计,全乡总人口13140人,共2716户(包括非农业户),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45%;耕地总面积7.5万亩,牲畜最高饲养量22.6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18185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

**乡相邻省道318线。乌伦古河是乡境主要灌溉水源,境内有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两大河流,水资源丰富。该乡土地肥活,水草丰美,东北西与蒙古国接壤,是一个以哈萨克为主、多民族聚居的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边境乡。由于自治条件和历史原因,**乡长期以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灌排渠系不配套,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目前有中高标准农田建设3.8万亩(含弃耕地),迫切需要改造。

**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现有牧民160户,878人,全村劳动力为293人,哈族(主体民族)占99%。其中贫困人口46 3

胡195人,总耕地面积18000亩,项目区距乡政府驻地以北16公里,项目区东面以阔克阿尕什乡为界,南面以乌伦古河为界,系**乌伦古河灌区。该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阔,地理条件优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该项目区土质肥活,水源充足,农作物连年丰收。目前,由于该片区位于乌河下游,引水渠渗漏严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运行时间较长,设施已老化,致使耕地次生盐碱化日益严重,而且有部分耕地已弃耕。

**县委政府结合实际,根据项目区的条件理出了针对该项目区实施的节水实施方案,计划于2014年实施该项工程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开发的必要性

1、该项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建立新型城镇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构想,也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传统的灌溉方式使本来就高的地下水位更高,而又无处排水,致使土地下潮,再加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耕作粗放,管理不善,致使耕地盐碱化严重,造成农作物低产,草场严重退化,草的质量数量均很低,草场载畜量不断下降,已不能满足畜牧业发 4

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牧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影响了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阻碍了农牧民增收的步伐。

2、该项目是农牧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乡农牧用地主要分布在乌伦古河河谷和乌河间平原,为供水冲积倾斜平原,其基底下伏不透水第三纪地层,土地盐碱化严重,加之地下水位的上升,造成土地盐渍化,渠系设施年久失修。灌区内绝大多数村民耕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5.2亩,种植方式落后,粗耕简播,高投低产,造成收入低下,发展落后。灌排渠系配套后,经过1-2年的运行,将彻底改变项目区土地碱渍化状况,提高种植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3、该项目是发展畜牧业、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大大提高牧区防灾、抗灾能力,改变以往传统畜牧业“夏肥、秋壮、冬瘦、春乏(死)”的恶性循环,改变正如牧民所说“大灾大损失,小灾小损失,无灾也损失,年年有损失”致使牧民生活水平仍很低的现状。因此,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总产,同时建成一个稳固高产高效的饲草料基地,对大大提高防灾保畜能力,做大、做强畜牧业,从传统型逐步向效益型和现代型畜牧业转变,恢复植被,彻底改变牧区落后面貌,使牧民尽快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4、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让农牧民增加收入、安心定居,是巩固边疆、促进社会安定的要求。项目区以哈萨克牧民为主,有 5

了充足的饲草料做保证,有了种植业收入的提高,有了牧民定居的保障,从而改变以往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解放出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必将促进全乡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该村最大的优势是地处布伦托海平原区,土地平整、土层较厚、耕性良好、靠近318省道交通便利。

2、该村距乡政府和县城较近,便于发展

二、三产业,进而搞活流通,拓宽增收渠道。项目实施后将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丰厚效益。

3、目前土地生产率很低,高投入低收入,生产潜力还未挖掘出来,只要适当投入,改良土壤条件,进行节水灌溉,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

4、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广大农牧民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积极性很高,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得到项目支持后,项目实施将会得到当地农牧民的极大支持。

三、项目区基本条件

(一)项目区水文气象

本项目区属于大陆性温带寒冷区气候,特点为春旱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年气温平均为3.4℃,农作物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11℃以上,最大可达22.3℃。全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2.7℃。年平均降水为112.7mm。作物生长季节4-9月,

各月蒸发量为182.2mm-339.9mm。本项目区日照时数为2889.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5%。全年总光辐射量平均达131千卡/cm。积温是评价一个地区热量条件的重要指标,≥10℃的积温**为2890.3℃。本项目区属平原地带,无霜期平均为149天,终霜和初霜出现最早和最晚年份可相差一个月,年际变化可达30-40天。本项目区年平均大风天数为33-55天,多发生于4-5月,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34m/s。寒潮各月平均为0.4-1.1次,最多1-3次,多发生于冬季。项目区是种植玉米、打瓜、油葵、苜蓿等作物的良好区域。

(二)项目区地质及农田水利现状

1、地形、地貌及土壤

**乡**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地形特征:项目区地处布伦托海平原,地形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势比较平坦。内局部沙丘固定,地形无大的变化,全区呈四边形,本项目区规划改造的10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质地为沙壤至中壤。据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土层较厚,厚度在0.4-0.9米之间,耕地优良,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大于4% 的占24.5%,2-3%的占23.7%,1-2%的占28.5%,小于1%的占19.3%。含氮0.04-0.196%,碱解36-108ppm,速效磷3-4ppm,速效钾152-541ppm,土壤呈中性,PH值大于等于7。

2、水资源及排水出路

本灌区地表水源丰富,属中线干渠灌区用水,中线干渠年径流量1.8亿/m,**年用水量0.24亿/m,水质较好,宜于饮用和灌溉,地下水资源丰富。项目区临近阿克达拉水库,属**灌区,年来水量2.0亿m。该项目区进水水量3 m/秒,计划灌溉面积1万亩,可以满足项目区的供水要求。

四、建设范围、规划及主要治理措施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距**县驻地以北10公里,项目区东面以北屯镇为界,南接318省道,西邻**县城,北邻乌伦古湖,系**中线干渠灌区。

(二)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实施高效节水10000亩,建设期为一年。

(三)项目建设主要治理措施

项目区建设遵循灌排配套,条田、林网、道路规范的标准实施改造,保持原有渠系的走势,局部改造并完善农水配套体系,使项目区耕地形成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项目实施后,可改造高标准农田10000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并把改造后的土地重新交给广大牧民,推动农业、畜牧业的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全乡及该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水利措施

管网埋设50.22公里,渠系防渗长16公里,水工建筑物16

333

3 8

座,输变电线路10公里。

2、农业措施

(1)实行深翻、秋翻带肥下地等多项措施,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多施发酵好的农家肥,适量使用化肥。

(2)完善田间道路修建,修建标准按照田间道路要求,宽8米,高0.5米,长13公里。

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风林,分别在斗、农田级渠系上配植防风林,主林带宽6米,次林带宽3米,共营造防风林700亩。

4、科技推广和培训

(1)根据县内外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2)引进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先示范后推广,如打瓜、玉米的地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青黄贮技术,提高科技饲养水平。

(3)做好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每年充分利用科技之夏、科技之冬等活动每年培训农牧民450人(次)。

五、投资估算及来源

(一)投资估算

1、水利措施

(1)管网全长50.22公里,需资金582.9万元. (2)渠系防渗长16公里,需资金185.3万元。 (3)水工建筑物16座,需资金64.8万元。

(4)输变电线路10公里,需资金160万元。 以上合计投资993万元。

2、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新技术推广,完善田间道路25公里,需资金137.5万元。

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700亩,需资金58.5万元。

4、技术推广及培训

(1)引进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示范推广3500亩,需资金51万元。

(2)进行农牧民科技培训450人(次),需资金12万元。 以上两项合计需资金63万元。

5、项目管理费

(1)项目管理费需资金26万元。 (2)项目管护费需资金12万元。 以上两项合计需资金38万元。

6、投工投劳

项目区受益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在农田渠系防渗、林网配置、管网埋设方面预计投工投劳0.86万个工日。

(二)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为129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60万 10

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44万元,自筹资金86万元。

六、效益预测

(一)经济效益

项目区建成后,除少量种植优质紫花苜蓿、油料外,全部用于种植打瓜和优质玉米。建成的优质作物基地,将为加快**乡农业大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项目区内具体效益分析如下:

种植小麦3500亩,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80公斤,总产量可增加280吨,按市场价2.4元计算,可增加产值67.2万元,新增利润40.3万元。

种植油料2000亩,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40公斤,总产量可增加80吨,按市场价4元计算,可增加产值32万元,新增利润19.2万元。

种植苜蓿2000亩,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100公斤,总产量可增加80吨,按市场价元1.3计算,可增加产值26万元,新增利润15.6万元。

综合以上效益分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每年可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25.2万元,新增利润75.1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社会效益

**村项目区的合理改造,将使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农牧民人均增收显著,地方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对于做大 11

农业产业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经营体制,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都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生态效益

**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防护林的建设使灌区林业覆盖率达10%以上,加上牧草和种植业面积,全灌区的绿色覆盖率可达20%,对防风治沙改善气温环境也有很大帮助。有效地控制了灌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减少土地盐碱化危害,项目区内形成绿树成荫,水土平衡的绿洲生态环境。

七、结论

综上所述,乡镇府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符合**乡“十二五规划”,项目区内牧民积极性高,建成后将产生极大地综合效益。

第二篇:路灯改造项目建议书

一、路灯改造方案:

为配合茅箭区政府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现就路灯改造项目做方案推介,敬请指教。目前路灯改造主要分LED光源路灯改造和太阳能路灯改造,两种方式区别在于应用场景和减排的效果。

LED光源路灯改造:主要适用于城市主干道,要求亮度不低于目前所使用金卤灯或高压钠灯。目前LED光源技术成熟,亮度和寿命均可达到道路照明规范;且替换400w传统金卤灯或钠灯最多需要150wLED光源即可,节约60%以上电力需求。

太阳能路灯改造:主要适用于城市非主干道,对道路照度和亮灯时长要求不是很严格,且周围无较高建筑物遮挡,能满足基本照明要求。因其独立发电且自带蓄电池进行蓄电,因此解决电能100%。主要面临阴雨天照明时长无法保证等问题。

基于茅箭区辖区道路分布情况,建议两种改造方式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改造方案可采用项目招标或者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现就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路灯改造进行方案预设,预计共改造10000套路灯,其中主干道路灯4000套,非主干道6000套,改造的效益及合同能源管理分析如下:

二、主干道路灯改造效益分析及合同能源管理方案

传统路灯LED路灯金卤灯、钠灯功率半功率功率比较w40015075亮灯时长wh4800900450单套每天用电kwh4.80.90.45年用电kwh1752328.5164.254000套用电kwh7,008,000 1,314,000 657000电费计算元/kwh5,956,800 1,116,900 558450节约率单位

节约备注287.53450每天亮灯12小时3.451259.255037000主干道42814500.85元/kwh71.88%以上为直接替换光源所节约电费比较,目前我方将进一步提供智能化路灯照明系统,主要表现为每晚12点以后半功率照明亮度调节、红外感应式亮度调节等,保证道路照明在原有基础上提供照度和时长以外,更加美观、智能和节约。

合同能源管理方案:

1. 制定详尽路灯改造方案,并获得甲方(政府)签字认可;

2. 甲方(政府)依据上三财政局支付该项目所辖路灯的电费清单的平均值全权委托我方代为支付路灯电费。委托期限为5年,期限内,茅箭区政府可以在“零”投资的情况下完成城市照明节能改造,并且每年可以获得20%(约为85.62万元)的节能收益,合同期5年内可获得约428.15万元的节能收益,通过节能改造后路灯所产生电费由我方向电网公司实缴,差额部分补偿我方路灯改造建设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税票部分另行协商。

3. 我方通过3个月路灯改造试点期限,并全额垫付路灯更换所产生设备采购费用和安装调试费用;

4. 委托期限内路灯的维护、更换费用全部由我方承担;

5. 期限届满后,该项目全权移交至甲方(政府)。我方不再承担任何其他费用。

三、非主干道路灯改造效益分析及合同能源管理方案

单位功率比较亮灯时长年用电量6000套年用电量wwhkwhkwh元纯LED光源(20%极端节约备注金卤灯LED光源天气)25070802500700800亮灯10小时912.5255.52925,475,000 1,533,000 1,752,000 4,653,750 0 297,840 4,355,910 0.85元/kwh节约率100%传统路灯太阳能 使用太阳能和蓄电池系统对传统路灯进行改造,节约率达到100%。但太阳能路灯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要保证亮度和亮灯时长维持原有水平的话必须对太阳能组件和蓄电池按照LED功率进行科学配比,以70瓦LED光源为例,需配比200w的太阳能组件和200AH的蓄电池系统。

合同能源管理方案:

1. 太阳能系统价格昂贵,按照上述70瓦LED光源配比,单套路灯改造系统成本在3000元左右。系统的改造成本决定合同能源管理方案的可行性。 2. 6000套路灯改造成太阳能系统按照上述配比需要1800万元,结合年节约用电量435万元,回收周期分别为5年。综合其他建设和运维成本,合同能源管理方案定为9年。

3. 甲方(政府)依据上三财政局支付该项目所辖路灯的电费清单的平均值全权委托我方代为支付路灯电费。

4. 我方通过3个月路灯改造期限,并全额垫付路灯更换所产生设备采购费用和

安装调试费用;

5. 委托期限内路灯的维护、更换费用全部由我方承担;

6. 期限届满后,该项目全权移交至甲方(政府)。我方不再承担任何其他费。 7. 该项目由乙方投入设备,但签订本合同后甲方需向乙方交项目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作为押金,合同正常履行一年后,此押金由乙方无条件退还给甲方。茅箭区政府并要将6年合同期的节能服务费纳入区财政预算。

综上所述,我方需要根据道路照明基本情况及其他政府要求,制定详尽道路照明改造方案并起草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文本,以尽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提成城市道路照明质量。

第三篇:东寨镇头坝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建议书(1)

附件

东寨镇头坝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省级)

建 议 书

东寨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 12

项目区位于东寨镇头坝村,属祁连山浅山区,海拨1500—2100米,年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19.4℃,最冷月平均气温-7.6℃。多年平均降水量188mm,蒸发量1800mm,日照时数2950,无霜期136天。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速9m/s,干旱指数为11.1。头坝村辖11个社,共464户、2027人,总耕地面积9293亩,人均可耕种面积4.5亩,是以河灌为主的农业生产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1,能保障各类农作物的生产用水。项目区耕地呈南高北低状,土层厚度40—60cm,表层质地多为轻壤至中壤,犁底层埋藏深度大于40cm,沙壤土分布全区,通水透气,土质较松,土层不厚,有机质含量2%。其中:含磷0.065%,含氮0.0412%,水碱含量50ppm,速效磷9ppm,速效钾9ppm,PH值为8.2。耕层容重1.3kg/ms,无侵蚀,冻土层深度在1.2—1.6m之间,土壤熟化层厚度中等以上,土壤结构良好,宜耕期长,水肥、气候协调,既能保水、保肥,又能供水供肥,土壤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开发潜力大。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2条渠系(头坝干渠、二干渠),现有渠系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60%,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86.9%,有效灌溉面积8076亩,这些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啤酒大麦、小麦、优质牧草、露地蔬菜为主,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近5000亩,小麦2000亩,优质牧

草1000亩,露地蔬菜600亩,合计占耕地总面积的94.3%。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优质牧草、露地蔬菜未能全面推广,特别是近年啤酒大麦市场滞销,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而优质牧草、露地蔬菜种植效益明显。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推广优质牧草、露地蔬菜新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交通设施状况

项目区的外部交通条件便捷,毗邻永皇公路,通社水泥道路全部贯通,为发展生产和商品流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项目区内部的田间道路分布不合理,部分路面破损严重,有待进一步建设。

(2)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9293亩耕地,有部分低产田和撂荒地,区内多为原有土渠,不利于灌溉,且占地较大,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项目实施后需配套“U”型灌溉渠道。

(3)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10KV高压线路通过项目区,现有电力设施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的用电要求。

(4)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内周边有部分林地,总体上林网建设比较薄弱,由

- 56

3、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部分撂荒地和设施配套不够的中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实施该项目既是项目区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六、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1、建设原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在建设中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对有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植被和设施加以保护。充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并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原则

本项目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74号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符合当地相关规划。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从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改善项目区土地利用

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新开发整理的项目区内的土地分布格局,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

(4)综合考虑土地开发整治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对区域内的低产耕地、撂荒地等进行开发整治。为项目区内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机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具体的保障措施;项目的实施,能调整项目所在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开发整理后区域内形成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形成高质量的农田、林地,使土地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工程设施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统一。

(5)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本项目开发整治要符合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要求,远近兼顾、持续开发方针,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趋利避害,确定土地最佳利用方向、土地利用目标、各项工程的规模等级及其布局。

(6)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项目建设涉及农、林、水、电等各业,涉及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政府决策的基础上,广泛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获取广大群众的支持,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公众参与

- 910

(3)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实现园田化。

2、水利措施

灌溉工程:灌溉渠系科学规划,干、支、农、斗渠配套完善,井、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3、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条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条田。

(2)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镇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3)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4)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项目区建立优质啤酒大麦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贮藏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5)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4、林业措施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进行植树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5、科技措施

(1)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2)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垄作沟灌、农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3)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村社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6、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渠、路、桥、井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2)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培

- 1314

2、社会效益

(1)项目实施后,可年节水18.6万m,有效提高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率。

(2)项目实施后,有效提高项目区农业高新技术普及率,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3)项目实施后,将促进和带动项目区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4)项目实施后,能带动头坝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5)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渠系,节约用水,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有效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6)项目的实施将为东寨镇头坝村提升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明显的扶贫开发效果,能够带动头坝村脱贫致富。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保障措施

3

项目实施中必须严格遵循公告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制、法人责任制和审计制等六项基本制度。

1、公告制度。为了保证潜在投标人平等、便捷、准确获取招标信息,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东寨镇人民政府在头坝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实施或执行前的14-28天按照规定的内容、期限、方式、范围等发布项目公告,负责对公众提出的有关问题及反映的情况进行解答,以增强投资和资金使用透明度,密切联系群众,加强社会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益,为项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招投标制度。为防止暗箱操作,节约资金,保证工程质量,镇政府分标段对工程内容逐一分解,严格按《招标投标法》和《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投标办法》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招投标。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项目施工单位,以便实现公平竞争,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降低建设项目成本。

3、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单位由东寨镇政府考察确定后委托监理。工程监理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投资,公正地管理合同,使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得以最优实现。监理单位代表建设方对工程进行监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协调有关各方的工作关系,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对所有分项工程的建设内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监理。

4、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建设涉及招标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管理合同等多项合同,镇政府通过招投标,将项目工

- 1718 -

第四篇:学生食堂宿舍改造项目建议书

食堂(宿舍)改造

项 目 建 议 书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

第一章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7.6万平方米。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由于建校时设计规模较小,占地面积不足,以致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紧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深入发展,学校办学规模难于扩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办学需求却日益增长,供需矛盾必须得到解决,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标本兼治",通过多元化渠道,引入资金,扩建校园,将是东北大学办学史上一次改革方式的重大突破,此举必将拓宽东北大学的发展的空间,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第二章

项目概要

2.1项目名称

东北大学一二舍食堂(宿舍)改造项目 2.2项目建设地点

2.2.1拆迁现有一舍、二舍,预计拆迁面积约1000平方

项目建议书

米,建造为更加规范的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服务性建筑。 2.3建设规模及内容

认真规划 ,共拆除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 建设各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以及配套的其它辅助设施,如:校园通道,绿化工程等。 2.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

项目法人:东北大学 法人代表:丁烈云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提出理由

3.1市场现状分析

东北大学注重科学的定位,明确培养目标,针对市场需求办学,广泛联系企业,加强职业指导,实现了高就业率。东北就业率以及继续深造率稳定居高,保持95%以上 读研比率30%以上,某些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供不应求。而且招生人数也是历年呈现增加的趋势。

项目建议书

3.2东北大学一舍、二舍食堂及宿舍教现状

(1)我校发展形势喜人,在校生已达18000人。由于学校身在沈阳的繁华地区,地价贵,占地面积小,而且不能外扩的状况。东北大学现有的一舍和二舍两栋学生宿舍 其结构均为3层的的低层建筑,容量极低。宿舍内部六个人一个寝室,空间狭小拥挤,而且食堂面积不够,每到开放时间,都会人满为患。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基础条件的不足,学校需要重新建设二幢高层学生宿舍楼

(2)学校学生公寓是国家和学校为了方便在校学生就学而优惠提供的住宿场所,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公共场所,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课堂。

(3)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服务,学生公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一舍、二舍食堂(宿舍)改造工程就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

项目建议书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4.1建设规模

根据学校教学和后勤服务需要,主要建设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各种建筑物,项目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规划控制指标

1)学生宿舍:面积800平方米,均为男生宿舍,可设臵4人间、二人间、和单间。单间标准按4星级宾馆建筑以供外校人员、单身教工等人招待用。

2)学生食堂(内含教工餐厅):按5000人规模、满足2800人同时用餐规划;

3)生活服务用房和后勤服务用房及设施:面积200平方米;主要有开水房,浴池等公共设施。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 ,共24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成立东北大学改造项目领导小组,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及报批立项;

项目建议书

2、 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规划编制,完成可研报告;

3、 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批拆迁原来一舍二舍的建筑 并转移一二舍师生;

4、 2012年11月,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批准;

5、 2012年12月,施工招标;

6、 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房屋建筑及配套设施施工;

7、 2014年5月,工程收尾及竣工验收。

第六章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000万元,资金筹措如下:

1、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00万;

2、省市专项资金200万;

3、学校自筹建设资金400万元;

4、向银行申请贷款200万元。

5、项目建设期为4年,建设资金按每季度25%的比例投入。

项目建议书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1、通过研究表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点是人才的竞争,党中央,国务院上个世纪来就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东北大学校园扩建项目是合理配臵教学资源,完善扩大教学规模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完善办学规模和教育设施,更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2、项目建设场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质稳定,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

3、项目的生源丰富,项目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7.2建议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结论,建议上级领导机关和投资单位尽快批准项目实施,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资扶持,使项目早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篇:德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议书

承 担 单 位 :承德市农业局 项 目 负 责 人 :马家敏 主 管 单 位 :承德市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 :袁福 申 报 日 期 :一九九七年四月一日

一、自然条件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麓东经115°54′-119°15′,北纬42°12′-42°40′之间,面向京津唐,背靠内蒙古及东北三省,属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类型区。海拨300-1200米,无霜期62-182天,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年≥10℃积温1800-3980℃。农业人口达287.9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3.4%。总耕地面积508.08万亩。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中低产田面积大。全市中低产田面积达3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8.9%,其中坡地274.2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78.3%,人均中低产田面积达1.22亩。特别是我市丰宁、围场两县坝口及接坝地区中低产田面积达120万亩,占全市中低产田面积的34.3%。因此我市中低产田面积大,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限制了农民依靠种植业奔小康的步伐。

2.土壤耕作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我市中低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土体结构不良,土壤耕层薄,多含砂砾,蓄水保墒能力差;二是坝上地区农田土壤蚀沙化严重;三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肥的耕层土壤常被雨水冲走,造土壤肥力不高,缺氮少磷,微量元素不足,有机质含量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89年全市 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中低产田平均单产不足100公斤,90万亩中低产田绝收。

3.中低产田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我市1996年粮食总产达到14.77亿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平均单产达322.2公斤。但是粮食生产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中低产田产量低不稳,全市350万亩中低产田平均单产仅190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水平低41%,即用68.9%的耕地收45.1%的当量,特别是坝上及接坝地区粮食单产不足100公斤。

4.品种老化,技术含量低。大部份中低产田为坡耕地以玉米、谷子、高梁、杂豆类作物为主,品种严重老化,加之坡耕地新技术推广难度大,技术含量低,严重制约了中低产田产量的提高。

5.对中低产田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我市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粮食基地县建设在中低产田改造上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对不同类型的中低产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坡改梯、挖丰产沟、埯条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等工程措施和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更新品种,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用化肥等农艺措施。使全市中低产田的产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并为大面积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探索了成功的经验。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本项目1998-2000年三年时间,在兴隆、宽城、平泉、滦平、承德、隆化、丰宁、围场八县实施,到2000年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比项目建设前亩增产110公斤,增长幅度为57.8%,占全市中低产田总面积的57.1%,单产达到300公斤,本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84亿元,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1.修建水平梯田50万亩。目前现有水平梯田仅75万亩,至本世纪未,对坡度在15度-35度的坡耕地再修建水平梯田50万亩,使全市水平梯田面积达到125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5.7%。其中1998年修建20万亩,以后每年修建15万亩,按每亩补助运用土石方及火工器材款100元计算,共需投入资金5000万元。

2.修建水利工程。全市现有水田及水浇地面积138.96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07.13万亩,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1.08%,因此到本世纪末要努力扩大水浇地面积,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市水浇地面积共新建水浇地60万亩,使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167.13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2.9%,在本项建设过程中,每年扩大水浇地面积20万亩,共需要打机井5000眼,需投资6000万元。

3.挖丰产沟。本项目建设期间在坡度15度左右缓坡且土层较厚的坡耕地,每年挖丰产沟10万亩,到本世纪末达到30万亩,按每亩补助50元计算,需投资1500万元。

4.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已在我市推广多年,具有良好的保墒提墒,保温增湿的效应,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单产的一条成功经验。现地膜覆盖面积25.87万亩,仅占全市播种面积的5%。在本项目建设期,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以“地膜上山,地膜下洼”为主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全面提高中低产田的单产水平。到2000年全市地膜覆盖面积达到80万亩,占全市总播面积的15.7%。购置铺膜机5000台及地膜补贴共需投资1000万元。

5.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是的改造中低产田的基本途经。因此,在项目建设期间,千方百计增加农家肥投入,从根本上改良土壤结构。采取启炕洞土,挖圈底,清茅等办法,多渠道挖掘有机肥源,每亩中低产田农家肥施用量达2.5方。同时充分利用承德八月份气温高、降水集中,植物生产旺盛的优势,利用田间,地头广积绿肥,每亩中低产田压绿肥达到0.5方,八县及市区建设农家肥加工厂及标准压绿肥池共需投资900万元。

6.优化中低产田种植结构。针对全市中低产田种植品种老化的问题,在对老品种进行提纯扶壮的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全市中低产田用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使种植结构得到优化,需投资500万元。

7.修建蓄水窖,提高抗旱能力。在蓄水能力差的坡耕地,修建蓄水窖,并配套引流等设施,蓄住自然降水,增加抗旱能力。到本世纪末,修蓄水窖2000个,保浇面积5万亩,共需资金1000万元。

8.大力实施机械化系列作业技术。为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对蓄水、保墒、改良土壤结构和耕层微生物环境的作用,在本项目建设中,重点推广机械深松耕,机械沟播和机收系列化作业技术,到2000年达到70万亩,同时推广玉米机播技术50万亩。全市成立3个机械化作业队,装备大、中、小型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及配套设备等,共需资金2500万元。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到2000年,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00万亩,单产达到300公斤,比项目建设前亩增产110公斤,增加总产量2.2亿公斤,新增总产值1.1亿元,纯增效益0.6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2.9元。

2.社会效益。该项目通过大力实施工程、农艺、生态和农机措施,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中低产田由“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变为“三保田”(保水、保肥、保土),增加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为到本世经末全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四、项目保证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把中低改造作为确保全市粮食总产再突破,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民依靠种植业奔小康的关健措施来抓,列为全市农业“26推”的主要内容,以政府名义地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并作为核定县乡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务求落到实处。市政府专门成立由袁福副市长任组长,农业、水利、财政、金融、农资、物资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中低产田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指导组和物资供应组,具体负责技术措施的实施,物资供应、资金,配套情况反馈及检查验收等工作。各县也相应成立专门机构,确保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

2.搞好技术培训,针对中低产田改造面积大、地域性强、工程量大、技术面广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分区实施方案,采取行政技术一齐上的办法,组织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含量,全面提高中低产田改造水平。

3.推行政技和集团承包。市县都要由行政领导带队,选派技术过硬的科技干部,深入项目区,实行集团承包,组织落实各项工程的技术,保障项目所需物资的有效供给,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市县集团承包总面积每年要达到20万亩。需物资的有效供给,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市县集团承包总面积每年要达到20万亩。 _

上一篇: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下一篇:那一次我成功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