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3

摘要: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语言素质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运用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一起进行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形象化教学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内容运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通过赋予不同的语言情感,可以有效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传递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情感教育,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指导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艺术运用;数学用语;规范表达;创设情境;赋予趣味

在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中,教育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各个阶段课堂中教学环境的完善,是经济水平提高之后,进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不同的教学工作者,都需要积极的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对于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革,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生是刚刚接触到正式的教学课堂,在培养学生学习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就需要将语言艺术运用在其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安排紧凑的教学活动,通过规范性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一、加强数学用语

教师在加强数学用语的过程中,可以在优化知识内容讲解效果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技巧,在提高对于课堂时间利用效率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锻炼,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把握语言艺术的基础上,也可以赋予语言情感,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将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课堂中的时候,也可以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学习地位。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平均数”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图示问题,导入新课的讲解,假如小明买了五个西瓜,但是因为自己的姐姐刚刚回到家中,家中的人数就变成了四个,那么小明需要在买几个西瓜,才可以进行平均分配呢,在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平均数概念的讲解,通过加强课堂中的数学用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思维方向的过程中,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互动学习的氛围,从而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在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夠联系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为一共是有四个人,但是习惯却有五个,如果进行平均分配的过程中,因为有一个人已经得到了两个习惯,但是其余的三个人只有一个西瓜,所以小明就需要在买三个西瓜,才可以进行平均分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工具进行合理的使用。

二、规范语言表达

在讲解相关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规范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确保知识内容的讲解质量,在提高语言艺术性的过程中,也能够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在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探究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校园中池塘的面积,进行讨论,在学习过长度单位之后,学生需要对池塘的边长,进行单位的合理选择,教师在学生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课件教学资源的展示,为学生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分分米,以及平方米,其中校园中的池塘,其变成就需要运用米来进行表示,假如池塘的边长是五米,如果是正方形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池塘的面积进行计算在,如果池塘是长方形,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实地的测量,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实践性,在规范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三、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中的学习体验,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延长有效学习时间,因为学生的学习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就需要合理的控制知识内容的讲解数量,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发挥语言艺术的运用效果,优化学生的情景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认识小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的事例,比如在商场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价格标签,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是整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有效的加强,在讲解有关于小数书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对于小数点的位置进行思考,在小数点左边的数字,所代表的就是整数部分,在小数点右边的位置,所代表的就是小学部分,比如3.24,整数部分就是3,小数部分就是0.24,教师通过智能化教学设备的运用,也可以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四、赋予语言趣味

教师在赋予教学语言趣味性的前提下,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是不固定的,有的时候在课堂中的听课表现是非常良好的,但是在决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是非常低下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发挥语言艺术的运用效果,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合理的启发。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口算乘法”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于乘法口诀进行熟练的记忆,这样在进行相关算式计算的过程中,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8乘以5,或者是5乘以7,以及6乘9等,这些在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前提下,都可以进行熟练的计算,教师在赋予教学语言趣味性的前提下,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在运用不同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优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在发挥教学语言优势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计算公式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严谨性。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是非常关注的,这是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进度的根据,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需要赋予语言趣味性,在讲解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进行自主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知识内容的形象化程度,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可以更加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刘英利.浅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

[2]马金燕,宋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二小学

作者:毕圆

小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篇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摘 要: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语言素质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077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不断提升数学语言艺术,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增添活力。

一、语言要准确

数学课堂语言的运用一定要科学、严密、合理、规范、准确无误。教师切不可主观,随意地使用界限不清的术语,使学生误入歧途,更不能随意使用或去掉一些限定外延及内涵的关键字眼,以致造成概念的外延模糊或内涵不定。

二、简洁易懂

数学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还要注重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因此,每节课都要用最明白简洁的语言,尽快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本课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也可开门见山地交代课题,切忌上课时讨论与课题无关的事,扰乱学生思维,影响学生的情绪,错过授课的良好时机。在解释概念、性质、法则等内容时,教师要简洁易懂,要体现“生本”原则,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要有启发性

教师上课后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善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因此语言要有启发性。介绍一种解题方法以后,教师可提示学生思考,能否再用其他分组方法,等学生找出后再提问,不同的方法结果是否一样,启发学生按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要有逻辑性

数学语言一定要符合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与接受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解题教学两条路线,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要有趣味、幽默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讲课时,教师的语言应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之分,能把抽象的知识,描绘得生动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以此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六、对学生的“批评”语言要有艺术性

1.要“吹面不寒杨柳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以和风细雨般的语言和学生商量,提出意见和合理的建议,并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耐心的解释,发掘他们的优点,抓住闪光点。这样,学生的心里就会暖烘烘的,老师的批评语言像三月春风一样吹面不寒而印在心里。

2.要“犹抱琵琶半遮面”。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山庙里有两个小和尚,经常在晚上爬下山去玩乐。有一次师父发现他俩又下山后,就在围墙边等他们回来,当徒弟翻过来时,发现踩着的是师父。这一下,俩人都吓呆了,而师父却毫不在乎地叫他们回去休息。从此两位徒弟再也没有下过山了。在这个故事当中,老师父一句批评的话也没有,却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对于那些自尊心极强,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我们就该少说几句,而多给他们自己考虑的余地,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3.要“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效果怎么樣,取决于其自身,我们提倡气氛和谐的批评,但不反对严格要求,所有的教育手段都是为了使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怒而不火,柔中带刚,为学生找出原因,指明改正的方向,促使其内部思想产生矛盾斗争,由此来改正错误,这比我们那些粗暴的教育方式要好很多。例如,班里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会因为喜欢所以不分时间和场合地玩。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通常不能简单解决问题,而是先和他们谈谈球类运动,适当时可肯定一些好的因素,再指出他们不妥之处,这时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方式。

4.要“润物细无声”。当我们的教育显得亲切自然,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时,学生最易接受,最乐于接受。他们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从而将我们的教育内化为精神品质,外化为行为习惯。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在所学校里有个功课不太好且不怎样活泼的学生,在上数学课时给上课的教师偷偷地画肖像,其实教师早已经发现了他的这种行为,但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激励他上课认真听讲,并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肯定。自此以后,那位学生上课再没有画画,各门课进步都很大,后来还成了漫画家。这类教育成功的例子正是润物细无声“批评”的效果。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从学生发展出发,遵循其内部规律,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到更好的帮助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俭明,马真.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陈之芥.教学语言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龚红强(1985.3—),男,汉族,甘肃漳县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作者:龚红强

小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篇3: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摘 要: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数学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要上好一节课,教师的语言是关键。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研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仿佛身临其境,可见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和深奥的学科,数学教師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让学生接受,这就对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善于运用形象的语言,化简为繁,化抽象为具体。因此,良好的教学语言是一堂精彩好课的前提。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一些看法。

一、规范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教师对数学概念、定理等把握到位。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理解透彻。例如“数字”和“数”,数字只包括0、1、2、3、4、5、6、7、8、9这10个,而“数”是由这些数字所组成的。再如“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和“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增加了”和“增加到”等。大部分学生喜欢把“234”读成“两百三十四”,这里就要纠正:在数学中,只有在说几位数的时候才把“2”读成两,如除56是一个两位数外,只要有“2”就应该读成“二”,这就是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另外,在数学课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干净利落,重点的话不能冗长,抓住重难点进行教学,有收有放,不拖泥带水,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些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多年的学习生涯,我们作为学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上课麻利、简练的老师更受学生喜爱,因为他们上课特别注意避免讲些不着边际的空话,没必要重复的话,也没有“这个”“那个”“啊”“恩”等口头禅,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注意到讲课的内容上。

二、丰富的语言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1.巧妙化设疑,激发求知欲

任何一节课都是从导入开始的,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教师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雄伟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建筑,再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图片的美,然后指出“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就能找到答案了。”通过学生直观地观察,再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设疑,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能集中,自觉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2.多样化提问,提高参与度

如今的小学数学课本,删减了很多文字性的题目,插入了大量有趣、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例题或练习中的情境图问学生:“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你能用文字的形式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我让学生先摸摸手中的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然后提问:“摸了这个角,你觉得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或者说说你摸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摸到这个角是尖尖的。”有的学生说:“我摸到这个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把学生的话用概括的语言总结:“角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这样,教师只是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记忆也会更深刻。

3.幽默化引导,体验其乐趣

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有些数学知识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不带劲,那就需要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的小例子调节课堂气氛。曾经听过一堂二年级的课,是教学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纯粹以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并不会很好,但是老师很巧妙地消除了枯燥的学习氛围。首先图片出示4个人物:爷爷、爸爸、儿子、孙子,然后又解释道:“爷爷辈分最大,所以他代表最长的长度单位米,爸爸比爷爷小一辈,代表分米,儿子比爸爸小一辈,代表厘米,孙子最小,代表毫米,每相差一辈,就是进率10,而米和厘米之间是隔一代的“祖孙关系”,所以1米=100厘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地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积极的语言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听讲。同样的语言艺术中语气如何,也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经常在数学课堂中看到这样的情形: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或者答错时,老师就会严厉地批评学生说:“你在干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这样的话语,很伤学生的心。学生听了这样的话,要么不服批评,要么很悲观,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翻阅过一本教育杂志,说起这样一个实验,教育家洛克把学生分成四组,学习同一个内容。第一组是受表扬组,经常性地被表扬,他们的成绩是扶摇直上的。第二组是受谴责组,经常性地被批评,这些批评刚开始还有用,但是到后来一点用处都没有,成绩直线下滑。第三组是被忽视组,只是听别组被表扬或批评,自己的表现得不到认可,成绩比前两组还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采取任何表扬批评措施,也不让他们听到别组的表扬和批评,成绩是最差的。洛克的这个实验说明“奖励和惩罚在教育上都是必要的,没有奖惩学生的成绩会下降,而且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评价的时机,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从一个信封里逐步倒出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图形,学生开始大胆地猜测,等学生猜出长方形后,我马上把图形从信封里拿出,并及时表扬:“你们猜得可真准呀!”这一句小小的鼓励,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猜图形游戏中更起劲了。再如,课上的一个小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也可以鼓励性地提问:“你说得真好,请你做个小老师,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这一句看似简单平常的语言,对学生来说鼓励性更强,学习的积极性更强。

数学是一门讲究语言艺术的学科,它规范、严谨、艺术。教师的一段有声有色的描述,可以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一句启发性的语句,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用枯燥的语言照本宣科地教授课本知识,会使学生上课昏昏欲睡,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知识,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艺术,让它成为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2]王锡宁.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三个美学趋向[J].数学教学通讯,2005(9).

编辑 李建军

作者:祁丹红

上一篇:有教无类钢琴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