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项目总结报告表

2022-08-21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培训项目总结报告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培训项目总结报告表

2012项目培训总结报告

回顾2012年项目部培训工作,我们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项目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项目部共组织了9次101所项目部全体员工培训活动,组织了6次外送培训,并取得了圆满的成效,不仅为公司管控模式的强力推进做好基础,而且为推动公司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做了以下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在3月份项目组织了岗位及业务学习、项目成本管理软件学习、绿色文明安全管理手册学习、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管理手册学习、质量/安全/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程序文件学习,项目部所有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4—6月份项目部组织大家进行外送学习,项目部部分报名参加八大员学习的人员才加了此次培训。

在3-9月份组织标准/规范学习,项目部所有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5月份项目组织了长城杯质量标准和安全文明样板工地标准的学习,项目部所有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10月份组织冬季施工相关知识培训,项目部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通过以上的多次学习,我们项目部的老员工和新员工都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作为老员工,通过这几次的学习,很好的实现了老知识的再学习以及新知识的吸收,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更是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良好效果;作为新员工,这一年来学习的东西基本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比如说长城杯知识的学习、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知识的学习等等,通过学习,对年轻员工实现了知识的快速积累,再辅以工程现场的实践结合,这一年年轻员工的工作能力实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在项目部组织的本培训中我们项目部收获颇多。通过培训学习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们项目部所有员工的工作能力,而且通过本的培训,我们进行了总结,总结在培训中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到位的地方,为来年的再次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云岗项目部也一定会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通过项目培训不断的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优秀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云岗项目部

2013.1.20

第二篇:项目总结报告

自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校申请的《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的大学英语改革立项后,外语系主任舒大平立即着手组建了《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由一名组长和具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6名专职英语教师组成。 课题研究小组成立后,立即就该项目的具体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经多次研究决定以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为主要研究课题。因为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语法讲授和过级考试为主,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缺乏、语用能力较弱,导致交际失误。

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课题小组又先后多次召开会议,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和公共外语二年级学生进行测试调查。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实施项目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明确了完成相关议题的具体方法、进度以及每位成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

该项目的实施完全严格遵照项目组所确定的先进行项目分工,再制定项目框架,然后研究调查问卷并筛选问卷题目、实施问卷调查,最后再综合定稿的项目流程和日期进行,确保了数据采集的真实性,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和研究分析的可行性。并最终于二OO八年十月完成了《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的终稿论文并配以相关的一手调查分析资料。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这一项目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应仅仅局限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试能力上,教师在教学中即要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讲解更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而只采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与我国改革开放,增加国际交往的大形势背道而驰。在学生需要接受更多的认识西方先进文化,了解西方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交际方式时,作为传播中西方优秀文化主阵地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高职高专的一线英语教师,客观正视问题的现状,积极主动地改革教学模式,利用先进文化的熏陶,利用语言教学,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一文,对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调查,分析了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把跨文化交际知识加入到公共外语教学中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论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对辽宁省内的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电子专业、机电专业和文秘专业的200名大专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了取得真实可信的调查数据,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针对大专二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三个学期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采用了中文和英语两种方式进行同步调查。调查问卷共设15道汉语题和10道英文题。内容所涉及的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差异、行为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语用迁移影响等在日常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选题紧紧围绕大学英语教材所出现的语言知识和应当掌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进行。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高专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略强于非语言交际能力。约有一半的英语专业的学生(46%)在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存在问题,非英语专业学生则大约占到三分之二

(61%)。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存在问题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9%和39%。

经对调查问卷的细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受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所表现出的直觉整体性影响,26%的英语专业学生和49%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所注重的逻辑和分析的思维模式。而由于缺乏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半数以上的学生会用其自身所处社会的行为标准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从而使交际中常会产生误会而最终导致交际失败。

对于不同文化所独有的价值体系差异的理解方面的缺失,使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交际对方的价值观不能正确理解。而在语用迁移的影响程度上,也有同样数目的被调查者不能达标。

综合各项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语用失误率都达50%左右。因此,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亟待加强。

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缺失。传统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书本,重视语法教学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了解只能来源于课本中所涉及的零星知识点,基本上没有机会进行系统和全方位的了解和学习。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接触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机会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在教学方式上,高职高专的教学一般以语言和课堂知识的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对于文化和课外知识的导入很少。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专门的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很多学校所聘请的外籍教师一般也只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教学,公外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训练。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的调查结果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教学。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由课堂、家庭逐渐向社会各方面展开,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应该先从教师的培养入手,让教师先感觉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质。再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贯穿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去,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目的,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合适的语言交际环境,对于有条件的学院,应适当增设公外学生的外教课程,让学生有机会直接与外教交流以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文学作品、英美报刊杂志等,使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和社会关系等相关交际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拓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只有正确地认识到现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适时合理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国家对外开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虽然我们已经力求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但由于受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的局限,没能进行更广泛地调查取样,分析研究中可能会有与个别高职高专院校现状不尽相同之处。对此,我们将进一步跟踪调查,不断完善。

尽管有一点点遗憾,但总的来说,《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是真实可信的,是我们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反映。希望《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能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助一臂之力。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

二OO八年十一月

第三篇:项目总结报告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总 结 报 告

学校名称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 14397 专业名称(代码)护理(630201) 专业负责人 杨芳萍 学校举办单位 运城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运城市复旦西大街2155号

教育部 财政部 制 二○一三年九月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总结报告

一、 项目概况

(一) 项目简介

(二) 进展与管理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一)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二)完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三)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四)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五)实训实习改善情况

(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校园建设情况

三、建设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二)实训设备

(三)课程改革

(四)工学结合

(五)校企合作

(六)职业技能培训

(七)专业教育质量

(八)实训基地运行于管理绩效

四、预算执行

五、存在的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一)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二)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

(三)对护理实训环境的进一步改造

1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总结报告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全体教职工经过近一年的共同努力,使我院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跃进了一大步,为本地及周边地区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根据教育厅关于报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执行情况的说明要求,下面就我院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2012年8月,我院护理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在这一年中,为实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我院提出的把护理专业建成骨干专业、品牌专业的发展规划,根据《建设方案》的具体要求,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培养适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具有护理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全面实行院校对接,强化实践育人,推行“一贯穿、两一体,三融合”一体化培养模式。 2015年将迎来我院第一届毕业生步入社会,通过建立初步完善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力求使我院毕业生能够获得高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2

近期,按照《建设方案》要求,学院对建设项目的总体任务、各子项目完成情况、建设效益、专项经费决算等进行了全面自查。自查结果表明,建设经费方面,配套资金及时到位,财政资金使用严格按规定执行,无违规行为。资金效益明显。基本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与建设之前相比,特色鲜明,成效凸显,学院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进展与管理

建设之初,我院升格不满一年,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之关键时期,虽然朝气蓬勃,但也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与岗位素质和技能需求不相适应,护生数量多与教师人数寡、实训设备数量少之间的矛盾,护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滞后问题,校企合作、岗位对接的差距问题等,学院正是在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同在、办学优势与困难问题并存的基础上开始启动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

一年来,学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和协调会,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了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总体任务,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建设工作组织严谨,建设过程井然有序,顺利地完成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护理教学团队、工学结合道路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建设成果,努力为高等职业护理专业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高等职业

3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山西省护理事业发展发展塑造一个服务社会、就业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典型。

1.领导重视,深入调研,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院组成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资金落实、监督管理等,确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成立机构,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成立以院长为负责人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包括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为了确保建设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建设项目实施责任制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和子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根据建设任务书,合理分解目标任务,任务到人,责任明确,严格标准,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按时完成。

3.全程监控,保质保量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加强对建设过程的全程监控与管理,从落实任务到项目验收“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定绩效”,强化过程管理,实时监控和效果评价;同时,按照“月有安排、季有检查、年有考核”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监控评价体系,使各项工作始终处于自我要求、自我监测、自我修正、坚持完善的良好运行状态。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一)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专任教师开展行业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护理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4

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从而确定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根据我院专业基础和人才市场需求,大力拓展护理专业培养方向,逐步在专业中拓展老年护理、母婴护理专业方向。

1. 2012年8月,护理专业教师赴各地实地调研,与临床专家共同讨论、共同制定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考核方法。

2.开设护理课程之前,邀请临床专家和教学一线人员共同讨论修订教学大纲,结合临床修订教学重点、难点。

3.通过进一步调研,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订2013年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完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

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编、自编教材,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紧密结合护理实践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1)修订课程标准:修订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等12门课的课程标准。

5

(2)建立护理礼仪、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等5门课程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3)自编教材:手术室护理及实习指导、急诊护理及实习指导、康复护理学及实习指导、护理技术实习指导、基础医学、临床护理实习指导(内、外、妇、儿)实习指导等专业课及课程指导。 (4)题库建设:建立完善护理核心(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的题库。

(5)27人参与编写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4部,31人参与编写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5部。

2.教学方法的创新 (1)项目教学法的大力开展

2013年6月,在王凤婷书记的带领下,我院一行7人前往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的大力开展,真正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护理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模式。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学习归来,我院教师采取知识分享、经验传授等形式,目前王勤苗老师已在康复护理《运动治疗技术》尝试开展,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同时在《护理学基础》、《护理礼仪》等护理专业教学中初步运用项目教学法,2012年11月,护理专业刘晓霞老师参加“创新杯”全国说课比赛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并获得一等奖。 (2)模拟教学的尝试

6

2013年7月,教务处史俊青主任、李军主任等一行4人前往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参观访学,对模拟教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我院教师也不断的尝试模拟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三)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1.培养专业和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2名:杨芳萍、田连珍。从学校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专业人员中选拔部分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及培训等途径,使之成为具有广阔护理视野,在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把握护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专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

杨芳萍、田连珍两位专业带头人均担任2013年运城市护理技能操作大赛的评委,并给予精彩指导,二人主持参编科学出版社《社区护理》、《护理学基础》等教材编写,所编教材被评为十二五规划教材。

2.教师顶岗工作,突出“双师”能力

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及时了解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教师的教学轮训经历不仅要求从事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完成一个轮次的实验教学,还要求教师完成每年三个月的临床进修任务。选择运城

7

市中心医院、运城市急救中心、运城卫校附属医院三个临床教学医院,在医院护理部配合下从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遴选出一批符合要求的优秀带教教师,负责按照进修计划指导护理学院教师深入到临床教学医院相应科室进修学习,坚持随带教教师一同全日制值班,参与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赵益、张晶、赵琳潇等5为教师,均赴不同医院顶岗进修,收获颇丰。

3.骨干教师培训,紧跟专业发展动态

选拔李军、史俊青、翟朝霞、贾淑云等10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护理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2013年6月,这些教师分别去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参观访学,学习项目教学法、情境模拟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师资团队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因而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使我院护理专业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进步,使教师的培养、发展有章可循,制订并贯彻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5.组织开展面向基层的医疗服务2次,为基层医院开展岗位培训。

为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教师服务能力,我院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厂矿、农村、企业大力开展了护士执

8

业资格培训、乡村医护士、保健按摩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培训效果。

(四)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医教合作机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我院直属附属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教学设施,力求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多功能教学实训基地”,成为让学生见习和护理操作的现场教学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成为让专业教师临床顶岗锻炼的实践锻炼基地。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运城市急救中心作为“护学合作”单位,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签订“联合办学,双向培养”协议,进行实质性合作,聘请临床知名专家开展专业讲座1次/月,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和骨干教师轮流到不同医院的不同岗位进行培训和岗位实践锻炼。

2.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一步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一学期:主要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促使学生认识“护理专业”,感悟护士职责。

第二学期:除在校的理论学习之外,以深入社区见习为主,激励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第三学期:根据理论学习情况,进入医院临床见习,每次见习有明确的见习内容、需观摩的护理技术、应达到的目标、带教老师带教重点、必须学会的护理技能等。

9

第四学期:根据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在真实工作岗位感受护士职责,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学会基本的疾病观察方法、观察内容、病情的判断。

五、六学期:顶岗实习,实行“学院主导、医院主体、校院共管”的管理模式。

(五)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了护理实训基地面积,完善急救智能化教学系统、仿真模拟教学系统、静脉输液系统,心理咨询室、模拟实训室的设备仪器,购置并投入使用。在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训基地对学生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

10

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

2.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加大实训技能培养

为解决护生数量多与教师人数寡、设备少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体现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校内实训环境和设施改造的投入。建设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帮班制:将实验课程合理排开,每位教师既是某些班级的任课教师,也是其他班级的实习指导教师。即在某位教师没有课的时候,为别的实训课帮班,力求做到每个实训室配备一名教师,指导时不离岗位,这样既减少实验老师的人数和成本,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2)学生实践考核常态化:实训成绩总成绩由数个阶段子成绩组成,也就是在3-5项操学完之后就进行一次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练,提高效果;也就是护基实训不但要有成绩,而且由4次考试组成,为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练习的积极性,可以与学生的星级管理甚至毕业证挂钩实验证明,学生实践学习动力提高,成绩进步。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我院护理专业具有38家实习基地,为了发挥实习基地更大的优势,为专业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零距离”对接提供保障,我院依托运城卫校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实现“一贯穿、两一体,三融合”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

11

中的每个环节去体现,入学后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从一年级每半年一次的轮流见习到二年级每月一次的轮流见习,不断增强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情况

1. 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培训

计算机作为一种媒体,一种工具,自己感官与肢体的延伸,更生动且高效地施行他的教学实践,演绎现代教育精神。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期望借助计算机媒体,强化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精神,为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具体的支持。我院多次组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使用水平。

2.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普及化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景象,可以使知识变抽象为直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方法,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院多次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培训,使每一位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使用专业课程课件,把课件的制作做精做细,目前,我院教师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5%以上。

12

三、建设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通过深入临床、参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型内涵能力;通过编写教材、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科研与创新能力,通过建设,培养锻炼了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 护理专业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山西省第七届护理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二)实训设备

利用中央补助资金新增了情景化静脉输液训练室、急救护理实训室,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手段,使专业实验开出率达100%。在设备配置上既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训所需常规设备,又注重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设备的引进,使护理专业实训室不仅在设备数量上得到扩充,实训室的先进性、实用性、对外服务能力也明显提升。

(三)课程改革

1.根据护理专业职业岗位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与开发课程 根据对护理行业发展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广泛调研,目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对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和康复护理4大岗位群,根据4大岗位群培养的护理人才应该具备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熟悉各专科护理,对各门课程中常见病种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对社区人群、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对慢性病人的康复指导。根据4大岗位群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做到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实际需

13

要接轨,融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认证标准,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模块。

2.以工作岗位群和学生发展建立新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四大护理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涉及的理论、实践任务并融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认证标准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精减、融合、重组、增设、优化教学内容。强调三个对口: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口。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4大岗位群,根据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四)工学结合

根据护士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护士职业岗位需求,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改变以往传统的“2+1”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专业技能递进、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一贯穿、两一体,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贯穿”即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校内教学与校外学习一体;“三融合”即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相融合,实践教学与护理临床任务相融合,技能考核与护理操作标准相融合。

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及评价指标。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一个或数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均制定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并汇编成册,内容包括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实验实训报告及毕业实习手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为1.2:1,形成实践教学特色:“一主线”——以护士职业能

14

力培养为主线;“二需要”——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护士执业资格的需要;“四轮训”——护理基本技能轮训,校内综合技能轮训,临床实习前集中轮训,临床顶岗实习轮训。

(五)校企合作

通过财政支持奖励建立了一所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设备完善,具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护理实训中心,成为向山西省乃至全国输送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基地。与晋南周边地区二甲以上的近40家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使学生能逐渐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实现了学生与实际护理岗位的零距离。

一是行业(医院)参与专业建设,成立了由学院专任教师和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及各项教学方案。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讨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及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等问题,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二是学院为医院提供服务,与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了校企合作,学院为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训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训场地。

(六)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根据社会需要开发了新的培训项目,更新培训内容,开展了护士执业资格培训、乡村医护士、保健按摩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培训效果。

15

(七)专业教育质量

形成了适应行业发展形势,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了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新建的实训场所及其设备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还能够在创新教育和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作用,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一致,与当前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及其规程和运作相衔接。

建设的实训室按照医院标准设置,实训过程也按照临床医护工作程序进行,所用设备具有很高的仿真性,实训项目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做到实训环境和实训过程具有职业岗位的仿真性,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公开发表护理教研、学术论文33篇;

●参编公开出版发行的护理教材24部,自编校用护理教材14本; ●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护理礼仪》为院级精品课程。

(八)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绩效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改变实验实训室以往由教研室管理设立了实验实训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实验实训中心作为单独的教研室,履行全系实验室、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为专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为了使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制定了 “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纪律暂行规定”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的有关组织纪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训耗材的使用、实习场地的安全、卫生等都有明确规定。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受到严格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16

四、预算执行

一年来,在教育部、财政部、山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的全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学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和协调会,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了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原则实行项目管理,具体为:第一,“实训实训条件改善”总投入53.6万元,其中使用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学校自筹3.6万元;第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总投入9.2175万元,其中使用中央补助资金8万元,学校自筹1.2175万元;第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总投入0.2646万元,全部为中央补助资金;第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总投入7.8万元,其中使用中央补助资金7万元,学校自筹0.8万元;第五,“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总投入18.4894万元,全部为中央补助资金;第六,“实训实习耗材补贴”总投入6.204万元,其中使用中央补助资金6万元,学校自筹0.204万元;第七,“实习意外伤害保险”总投入2万元,全部为中央补助资金;总利用中央补助预算资金91.754万元;学校自筹5.8215万元。中央补助资金未用于基本建设、人员经费和化债等与项目实施无关的其他支出,严格把握设备购置方面的支出(未超过50%)。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总体任务,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建设工作组织严谨,建设过程井然有序,顺利地完成了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

五、存在的问题

17

1. 护理实训基地项目的发展受到场地条件的制约。由于在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未含有场地建设经费,随着护理实训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培养人员的快速增加,实训场地对实训基地项目的制约作用开始凸显。

2.护理实训基地的运行体制还需进一步创新,逐步形成培训、生产、科研等多功能的运行体制。

3.在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修订方面,我院护理专业大胆尝试“一贯穿、两一体,三融合”一体化培养方式,“一贯穿”即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校内教学与校外学习一体;“三融合”即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相融合。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资源配置方面需要大的调整和改革,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我们要将这个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

4.建设周期过短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是长效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周期比较短,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一)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本项目建设,购置了高级成人护理模型、急救医学模拟系统、情景化静脉输液系统等模型和仪器,承担了运城市各级医院医疗及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如乡村医士、乡村护士培训、技工学校学生学历班等。同时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双方依托校企合作优势,深化

1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科技服务、互通信息、护生就业方面深层次合作,以追求互惠互赢,资源共享的目标。

(二)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护理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把教学活动与医护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衔接,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积极实施“双证书”教育,教学内容与国家执业标准相衔接,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三)对护理实训环境的进一步改造

护理实训室不同于一般理化实验室,它需要在设计上真正模拟病房的环境,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护理实训室申请改造现有装修状态,并且完善相关设施。

1.请专业人员重新设计装修,走廊墙面、地面、吊顶,室内墙面、地面、吊顶(附屏风、轨道)、床头治疗带设计,力求温馨淡雅、美观简洁。

2.文化建设方面,可在走廊墙壁上悬挂装饰画、南丁格尔画像,在室内墙壁上悬挂护理操作流程、礼仪姿态、实训室规则等物品。

19

第四篇:项目总结报告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项目总结报告

公文 总结报告

项目绩效

依照项目进度和预算基准衡量,项目进展基本顺利,整个流程能按照时间控制表进行,开支所超出的预算费用在应急费用范围之内。在晚会进行过程中,由于推迟20分钟开始,为减少与原定时间的偏差,小组成员决定临时删减一个游戏。但晚会气氛仍如预期一样热烈,确确实实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直至晚会结束之后,参与的同学仍在网上进行热烈的讨论。

管理绩效

在此次项目中,为了灵活应变,提高组织效率,项目小组成员采取各自行动的策略,每个部门都可以对变化及时产生反应。这样的策略虽然确实保证了整个项目小组的高效运作,但是也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系而导致了部分工作重叠,而部分工作无人实施的问题。经过总结分析,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在保证灵活运作的同时,每个部门应该及时向项目小组负责任人反馈信息,由负责人进行统筹兼顾,以确保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合作。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组织结构

我们项目小组实行的是职能型结构,以项目经理为中心,下设5个部门:策划部,公关部,后勤部,财务部,宣传部。在这次项目中,各部门各施其职,分工合作,团队精神自始至终体现在小组每个成员的工作中,这也是我们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譬如公关部跟宣传部部分工作存在重叠,部分职能孤立使得实现跨部门合作比较困难。以后我们小组会努力改进的。

团队绩效

在此次项目活动中,通过开展小组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小组讨论,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了项目的愿景,人员的分工。在实施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以下是团队成员绩效评估表:

团队成员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任务

绩效

练国君(组长)

统筹全局撰写项目策划书;人员分工; 策划并确定晚会流程节目,组织节目彩排。

目标明确,分工到位,协调组员关系,晚会顺利进行。

朱涵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申请场地,安排并联系表演人员彩排。

成功解决晚会场地问题,表演人员严格按照时间表彩排,晚会前按部就班

黄宇锋

负责晚会场地的布臵,采购晚会所需物品,设备等。

会场布臵得当,晚会所需物品、设备准备充足,晚会结束后场地清理

赖文辉

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收取班费,严格控制预算,保持收支平衡。

准确记录财务收支,每一笔钱都花在实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财务支出。

陈晓璇

活动宣传,向班上每个同学发出邀请, 发动每个同学参与,并制作海报。

宣传到位,邀请人员出席率达90%以上,海报以及嘉宾小礼品的制作

同时,项目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准备过程的时间分配不够细分,项目周期过长。

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体来说,此次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顺利完成!

项目管理技术

在此次项目活动中,主要运用的技术有Microsoft Office Visio,MS project,制作工作分解结构(项目流程)、时间控制表(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分配表、资源控制表(包括项目的完全开发任务表、网络活动时差和资源需求、网络资源负载表)等。

对团队和集体的好处。

一方面,在合理分配工作和适时的进度调整下,该项目顺利开展,也达成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甚至更好,参加人数超过之前估计,经费控制不超支,晚会流程控制顺利,晚会圆满落幕。另一方面,该次晚会在班集体的影响力极大,同学间的密切程度加强,过后积极反应较强烈,这对一个班集体而言无疑是凝聚力的提升。 公文

6

第五篇:项目总结报告

陕西一建GEPS系统项目总结报告

建立日期: 2011-10-20

修改日期: 2011-10-20

客户项目经理:

日期: 广联达项目经

理:日期:

1、项目背景

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3年,是公共与民用建筑的重点企业。总部设立在西安太白北路199号,年产值达到30亿人民币。在职员工1300多人。

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运用GEPS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得总公司、各分公司、各项目部能够拥有一个纵向的管理平台,使得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最终能够通过成本管理实现项目部的各类数据的分析与管控。

2、项目回顾

1、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

陕西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项目组由广联达方和客户方共同组成。广联达方项目经理由胡婷婷担任,任亚州、何亮、梁国明和付宏伟作为项目小组成员。客户方由张永新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包括李茜、段高、王宏权和张顺宏。

2、项目实施的时间、范围

陕西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时间为2011年8月初至2011年10月底。实施的范围包括,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合同范围对GEPS软件所包含的所有模块进行实施。实施范围仅限于陕西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单独的一家公司,不包含其他公司。 本次实施范围也不包含合同范围之外的相应服务,比如网络建设等。

3、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

项目的实施经历了项目规划、业务分析、蓝图设计、切换准备、系统切换和持续支持等主要阶段。

在项目的规划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项目实施小组的组建、制订项目主计划等工作。 在业务分析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安装培训和测试环境、理念和产品分析、业务需求分析等工作。

在蓝图设计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解决方案设计、静态数据准备、系统测试、解决方案确认、业务应用标准操作手册等工作。

在切换准备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内部支持体系、生产系统准备、业务权限规划和分配、最终用户培训等工作。

系统切换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静态数据转换、动态数据转换、数据的导入、系统正式运行等工作。

支持运行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上线运行支持的工作。

4、项目实施的重要任务和活动

回顾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的重要任务包括:制订项目主计划、进行项目培训、进行业务需求调研和分析、制订解决方案、数据准备、系统切换。

在进行制订项目主计划这个项目任务的时候,广联达项目经理、客户项目经理和总经理进行大量的沟通。根据项目目标和可交付成果确认了项目的几个主要阶段,并制订了相关的时间表。为项目的时间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项目的进行提供了基本的行动指南。

3、项目经验总结

1、 项目实施的经验总结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尽管有一些困难,但项目组在项目经理的周全安排下,各成员通过努力,有效地克服了困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前期数据的导入工作量和准备时间存在比较大的矛盾,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对所有项目的数据进行了衡量,并安排一人对多项目的方式,进行数据导入,在做材料出库时,有的出库单是按批次出、有的是按先进先出的,这样导致部分材料的单价存在变化,为了克服这一点,我们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补录(先对整条记录,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把与库房有关的各类单据都进行了考虑),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程度,项目经理决定按照互查的方式,对每人所导入的数据进行了审核,按照要求完成了最终的任务。

2、 项目实施的教训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够好的方面,最终对项目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数据的导入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处理方式,对客户原有的数据进行补录。当系统上线后,问题发生的比较多,实施顾问进行了返工,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加大了项目实施的成本。

3、 如何吸取经验教训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验和教训,将通过各种采集、记录方式进行整理。以便所有实施人员借鉴。

4、附:项目文档:

(一)项目规划阶段关键文档:

《双方项目组成员名单及职责》;

《项目工作任务书》(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项目实施主计划书》(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项目启动会议纪要》

(二)业务分析阶段关键文档:

《培训计划书》(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培训总结报告》附:考勤记录、考核记录;

《培训工作确认书》(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调研提纲》

《需求调研计划》(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需求分析报告》(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四)蓝图设计阶段关键文档:

《业务解决方案》

《数据准备方案》附:《静态数据准备表单》、《静态数据准备计划》(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测试计划》

《测试问题记录》

《系统性能报告书》

《测试报告》附:《测试问题记录》(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业务解决方案》注:经测试调整后的方案(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最终用户操作手册》

(五)切换准备阶段关键文档:

《系统运行制度》并发布执行

《内部支持人员及职责》并发布执行

《系统安装确认书》(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最终用户培训计划》

《培训总结》附:《培训考勤记录》、《培训考核评估记录》(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六)系统切换阶段关键文档:

《数据转换计划》(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动态数据转换计划》(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动态数据准备方案》

《系统切换报告》(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七)持续支持阶段关键文档:

《现场支持记录》

《项目验收报告》附:各阶段验收报告(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上一篇: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下一篇:青春励志演讲稿高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