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2022-07-13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日行一善活动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德庆县高良中学2018年开展“日行一善”

主题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切实抓好面向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根据教育局的工作要求,我校决定组织开展 “日行一善”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

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修身、修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时间 2018年3月-5月

三、活动内容

(一)让学生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这一件好事可以是:帮助同学搞卫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通过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地去记录、去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

第二篇: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博恒中英学校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为了落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特点,本学期将继续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品的品质优化与完美,让学生以善小而必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

4、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

5、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

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善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并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行善、为善的内容、要求、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长期地坚持做好事,长期的践行、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行善

通过家长会、及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 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践行孝道。学校要深入开展学生之间的“学习雷锋、互帮互助”活动。从小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3、扬善

通过评选先进、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有积极上进的信心,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上能自调,行为上能自律,情感上能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能接纳他人,尊老爱幼,友爱他人,乐于助人,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能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能具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共生共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对自然环境要倍加爱护,对各种动植物要倍加保护,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积极主动做好事,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情感自控,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动过程:从想善、言善、写善到思善、行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言善: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写善: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

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善的一个过程。思善: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善友好相处等。扬善: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对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

七、活动要求

一是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首先管理好自己,从学习、纪律、卫生、安全、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情;其次要帮助他人,能给需要帮助的人以援助;再次,要求学生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人打招呼,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是要求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一点一滴,每天坚持,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广大教职工把德育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率先垂范,以身作责,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五是德育处积极发动学生收集向善从善的名人故事、诗词和身边的善人善事,要求每人会讲一个善人善事故事,宣传中华民族优秀善德,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通过讲座、升旗等形式宣传。

第二阶段:深入实施阶段:

实施关爱贫困生“爱心传递”行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活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贫困生、学困生的关爱之中。

第三阶段:全面推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常态化

在认真总结实施“日行一善” 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日行一善” 教育实践活动,常抓常新、突显特色、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博恒中英中学

2017.09

(图为两名同学扶着受伤的同学准备下楼梯)

(图为学生在家喂生病的弟弟吃饭)

(图为学生在家帮刚下班疲惫的爸爸捶背)

第三篇: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2013-2014学年度

左家坞镇中学“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特点,本学期将继续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品的品质优化与完美,让学生以善小而必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

4、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

5、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

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善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并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行善、为善的内容、要求、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长期地坚持做好事,长期的践行、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行善

通过家长会、及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 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践行孝道。学校要深入开展学生之间的“学习雷锋、互帮互助”活动。从小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3、扬善

通过评选先进、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有积极上进的信心,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上能自调,行为上能自律,情感上能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能接纳他人,尊老爱幼,友爱他人,乐于助人,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能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能具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共生共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对自然环境要倍加爱护,对各种动植物要倍加保护,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积极主动做好事,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情感自控,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动过程:从想善、言善、写善到思善、行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言善: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写善: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

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善的一个过程。思善: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善友好相处等。扬善: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对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

七、活动要求

一是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首先管理好自己,从学习、纪律、卫生、安全、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情;其次要帮助他人,能给需要帮助的人以援助;再次,要求学生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人打招呼,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是要求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一点一滴,每天坚持,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广大教职工把德育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率先垂范,以身作责,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五是德育处团委积极发动学生收集向善从善的名人故事、诗词和身边的善人善事,要求每人会讲一个善人善事故事,宣传中华民族优秀善德,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9月)通过讲座、升旗等形式宣传。

第二阶段(2013年10-12月)深入实施阶段:

实施关爱贫困生“爱心传递”行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活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贫困生、学困生的关爱之中。

第三阶段:(2014年2—2014-08月)全面推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常态化

在认真总结实施“日行一善” 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日行一善” 教育实践活动,常抓常新、突显特色、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左家坞镇中学

2013.09

第四篇: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贯穿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使孩子们从小受到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熏陶。决定从2014年春季开始,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区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区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

1 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2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七、活动措施及要求

1、各校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

3 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已开展的“三礼”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做好记录。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行善”日记》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写成“行善日记”。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对学生的“行善日记”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少先队大队部、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4、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可以与品德课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班级的“每周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纳善言应该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与语文的摘抄、日记和周记等结合。总之,要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5、把“日行一善”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着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行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对一”、“多帮一”活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关爱之中。二是成立“少年警校”,组建“少年小交警队”,把“日行一善”落实到交通

4 安全宣传、维护交通安全、帮助老弱病残安全过马路等行动之中。三是开展“绿色小卫士”行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实践等行动之中。四是班级成立“日行一善”志愿者小分队,利用下午放学、周末及节假日,深入社区,进行法制、环保、禁毒等方面的宣传,开展教授普通话、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四是进一步加强路队安全教育与管理,要求中小学3个以上学生在马路上行进,不论年龄大小,不管年级高低,都要自觉排成小队,走在人行道上。不仅自己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教育他人,同时帮助老弱病残等行动不方便者安全通过马路。

6、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动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日以学生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为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庭,献出自己的爱心。

7、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8、校政教处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发动学生收集向善从善的名人故事、诗词和身边的善人善事,要求每人会讲一个善人善事故事;每月办一期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善德,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

9、校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做好师生心灵感悟文章的收集整理工作。在师生中征集“心灵感悟”,组织人员开展评比,筛选优秀的感悟语言在全校师生中推广。

九、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

2014年3月上旬,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活动范围和学生分层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体,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通过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每天认真记录“行善日记”。

2、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学生《“日行一善”成长手册》,通过看、读进行体验并记录下来,定期在一定的范围内汇报,各班要及时组织总结,开展总结评价,发现闪光点,将突出的人和事加以推广。

3、发动学生通过看、读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和善人善举的故事。

4、组织开展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做善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校报、黑板报、广播等途径宣传优秀事迹,把做好人好事作为学校的一种校园时尚。

5、少先队大队部要在全校各年级举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队会比赛,检验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第三阶段:学期总结表彰阶段(2014年6月)

在各班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将结合活动,对“日行一善”活动的情况进行阶段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深入实施阶段(2014年7月以后) 在认真总结实施“日行一善”活动一年来的经验和成果的

6 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深入开展“日行一善”实践活动,并将活动逐步引入家庭,走向社会。

第五篇:学校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小学“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活动内容: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开展的“评星”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与品德课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班规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纳善言应该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

4、把“日行一善”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二是把“日行一善”落实到交通安全宣传、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路队,上下车不拥挤,安全过马路等行动之中。三是开展“绿色小卫士”行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实践等行动之中。四是班级成立“日行一善”志愿者小队,利用下周末及节假日,深入社区进行敬老爱老活动。五是落实到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中,活动不扰民。

5、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动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日以学生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为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庭,献出自己的爱心。

6、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7、要求教导处和大队部积极发动学生收集向善从善的名人故事、诗词和身边的善人善事,要求每人会讲一个善人善事故事;每月办一期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善德,表扬好人好事。

上一篇:人事专员岗位说明下一篇:人员外出报备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