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程视域科技创新论文

2022-07-03

摘要: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工程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优秀工程类人才的基础,迎来新一轮改革与发展高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工程视域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大工程视域科技创新论文 篇1:

学科交叉视域下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摘 要】 随着国家“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培养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论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动向,阐述了“新工科”“创新创业”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 “交叉网格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一体化”新工科实践平台,加强新工科人才“以赛促学”等应对机制,全面深化新工科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以期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创新创业需求的适应性。

【关键词】 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科交叉

当前工程科技创新创业不仅是全球科技进步的推动力量,而且已成为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引擎、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据悉2020年全国实施工程教育的高校约有1100多所,开设工科专业近2万个,工科在校生560万人。未来十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重点领域,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与供给依然存在巨大缺口,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预计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随着国家“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培养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一、国内外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动向

国外为青少年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或项目目的是使其能成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或者未来的科技创业者,这些培养项目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积极探索调整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该学院航空结构学教授Edward Crawley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ion);2017年该学院秋季启动了新工程教育改革(NEET)计划,围绕“新机器和新系统”设置了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Project-Center Curricular Construct),以反思与重构工程教育为目标,增加教学多样性、提高项目灵活性、转变学生思维方式,建立了新工程教育转型培养体系。

在2016年2月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工程认证协议,教育部从2017年2月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开展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我国的“新工科”建设逐步走向纵深。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新工科人才。2018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清华大学2013年启动的X-Lab被称作“三创空间”,是集创造、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致力于给学生传输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十六个院系共同设立X-Lab,使其具备了跨学科属性,围绕“三创”探索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举措。

二、“新工科”“创新创业”概念内涵

新工科在迅速发展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机器人、数字化转型等新工业经济领域人才匮乏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工科”主要是指当前新兴、新型、新生的工科专业和传统工科的转型升级,“新工科教育”就是要围绕高校工程科技专业教育政策制度、发展理念、核心素养、知识技能、优化举措、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一个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工科”理念的诞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提出未来的新工科人才不仅应当具有丰富的工程知识、精湛的专业造诣、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广阔的全球视野、人文精神、意识、思维、素质和技能五要素构成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其培养模式核心要义是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相生关系”,“创业”前加了“创新”,则是一种方向引领,规定了创业要以创新为基础,是科技型、高增长的创业,提升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在“创新”后加上了“创业”,即规定了创新的归属属性,强调此类创新要注重科技价值导向性、重在促进成果市场商业化;新工科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创新创业能力是在工程科技实践中创造出具有价值导向的深化拓展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学科交叉视域下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一)打造跨学科创新型“交叉网格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工程教育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体系,要打破课程之间的结构性障碍,从课程割裂状态向跨界交叉转型,做好融合的基层设计,实现动态调整,还要突破院系的专业界限,实现工程教育跨学科、跨专业资源共享,探索高校工程教育合作开放教育资源互联,实现線上线下课程共享,做到校内外优势专业、特色课程互补,最终生成创新型“交叉网格化”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制定相应的工程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选择不同的学科专业方向、选修不同的课程组合转变为交叉学科以及跨领域知识的学习,培养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工科人才。

从传统工科到“新工科”的转向,为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方向感,邀请学术或行业内领军人物作专题报告,介绍最新学术前沿动态和最新技术发展,掌握目前企业生产管理概况,让学生了解工程科技发展前景;高校教务部门应统筹协调,请企业专家参与各专业课程交叉体系的设置,把企业最新的信息技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建立双方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度,应该结合不同专业各类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来培养跨学科的学术人才,构建有利于跨学科教学和科研有机融合的、内外开放的学术生态环境。

(二)优化建立“一体化”新工科创新创业专项化实践平台

高校工程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通常是实训、讲座、竞赛等活动,新工科实践需求导向要从学科转向产业,还应增设“新工科”产学合作项目平台,鼓励学生以“新工科”小组或团队形式参加“真实的”工程科技创业项目;该平台在产业界或企业征集项目选题,并将这些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在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以及需要升级的项目或现实问题反馈给项目小组,平台导师经过甄别选择之后,挑选难度适中的项目设立目标及挑战,作为“新工科”工程科技项目选题重要来源,把课程理论带入项目平台,培养新工科平台选手系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产生创造性方案的能力;平台项目的引进和解决不仅促进“新工科”实践教育服务于现代化经济生产,而且引领社会重新定义“新工科”教育的内在价值。

为提升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小组科技水平和科研含金量,学校要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创业管理和运营的教育和培训,应利用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集中优势,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实训实践,引导学生挖掘个体或团队的创业潜能。通常一个真实工程项目的解决需要多个工程以及非工程学科的协作,组建跨学科学生项目团队,安排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参与同一个工程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作为学生项目导师,需要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剖析工程问题所必备的跨学科知识,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为学生提供思路。

(三)全面建设新工科教育师资“评、聘、学”精准化指导队伍

“新工科”要引进国内外相关或相近行业领域顶级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高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水平和新工科学子的创新创业能力;突破高校师资聘任体制机制上的束缚,选聘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专家以及技术人才,同时形成同区域校际师资互聘;高校应探索建立“新工科”专家智库,行业、企业多方参与,借助产教融合平台,通过项目研究等方式将行业领军人才、劳动技能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专家集结成人才智库;建设学生与企业家互动平台,发挥专家团队在引领示范、智库咨询、项目攻关等方面的作用。

相比现实需要,高校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强化教师工程设计开发能力、流程实践能力和教研教学技术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经常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工程领域的理论水平,做好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定期组织和派送工程科技专职教师到相关企业进修、访问、挂职或顶岗工作,在经验丰富、工程能力强的工程师指导下,加强他们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持续跟踪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实践热点,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四)综合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效能化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高校“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突破口和实效路径。首先政府层面应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如针对工程科技的创新创业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新工科科技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新工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创业金融支持政策改善“新工科”大学生创业资本的状况,或通过青年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场所的支持;通过适当减免税收、给予特定补贴等方式为提供“顶岗实习”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校企合作绩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新工科”专业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企业给新工科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也是自己收购“人才原始股”的机遇;校企双方共建合作制度包括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管理系统、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学制度、校企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学生企业实习监督制度与考核评价等方面,校企双方要分工明确,规范管理运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通过“真实”的实践机会,促进新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对社会创新创业需求的效能性。

(五)加强新工科人才“以赛促学”及质量评估量化机制

近年来,各级各类“双创”竞赛层出不穷,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科技创业单元、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竞赛、节能减排竞赛、信息化云平台竞技、绿色建筑设计竞赛,智能技术应用竞赛、虚拟空间设计建模以及各种单片机、无人机、水中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各类型技能竞赛为“新工科”教育教学带来挑战和活力,深化了学科改革、促进了学科建设;“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竞赛氛围中,可以使新工科大学生更高效、更深入地进行工程专业学习和训练,提升参赛选手专业项目程序复杂性处理能力以及工程科技训练综合性技能。

人才培养离不开严格的“新工科”教育教学评估评价活动,通过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的应用,保障管理部门、专家、同行教师、学生、企业导师、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第三方机构等多个评价主体之间对新工科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督导;除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之外,还应明确将工程创新创业能力考核归纳其中,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度,包括创新创业实验、实训以及“顶岗实习”学分等,将学生平时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折合相应的学分纳入“创新创业学分”,进一步完善个体创新创业驱动机制。

“新工科”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转型培养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答错或答慢,都等于在后退。创新创业教育应始终贯穿“新工科”人才培养,高校应充分考虑人才培養机制与社会工业产业实体技术进步和更替的匹配,进行整体设计和建设新工科课程交叉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模式,形成自己特色国际化“新工科”培养机制,担当起“新工科”战略性人才培养的角色和重任,助力新工科大学生早日实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参考资料】

[1]冯蕾.从历史到未来 工程教育再出发[EB/LO].[2018-10-09].https://gaokao.eol.cn/news/201810/t20181009_1627823.shtml.

[2]高树昱.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2013:169-170.

[3]克劳雷.重新认识工程教育: 国际 CDIO 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11;

[4]刘进,王璐瑶.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源起、框架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163-171.

[5]胡博.“新工科”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132-136.

[6]韩旭.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D].杭州: 浙江大学,2020:160-161.

[7]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义与周边关系论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1-26.

作者:刘晓辉

大工程视域科技创新论文 篇2:

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实证研究

摘要: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工程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优秀工程类人才的基础,迎来新一轮改革与发展高潮。借助实证调查与专业类型的分组分析,发现当前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面临的实习行为异化、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彼此分离、素质能力培养维度单一等问题,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创业积极性的提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工程类专业;素质教育;对策

一、引言

工程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建筑、道路、桥梁、港口、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上一世纪著名的流体力学家Theodore Von Karmanshui说过:“工程师致力于创造从没有过的东西,而科学家则致力于理解已有的事物。”因此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综合应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国家“大改革”也是高等教育“大改革”时期,工程类专业由于其独有的特征,其培养模式大多强调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因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结构性的生源矛盾。一方面由于名牌综合性大学的扩招,而使得工程类专业的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招生规模普遍持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生源数量在质量下降基础上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高校就业率下跌又会反作用于高校的招生工作。

第二,办学资源的相对缺乏。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相比,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受到当地教育投入和自身专业优势的局限,使得校内缺乏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验基地,校外缺少与企业合作。

同时,由于学科体系设计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环节薄弱,而使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和开展的过程中受到的约束和局限更多。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工程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高等工程类专业人才的支撑。现有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参差不齐现状、办学资源与办学质量的局限,已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因而,了解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就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前提。

本研究以工程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解构,将创新创业素质分为个人基本素质、创业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4个维度,对四川省成都市11所高校1000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调研,掌握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实际情况,并按照专业类型进行数据整理。数据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进行专业的横向对比,显示高校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水平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帮助高校管理者制定提高创新创业素质的对策和适应性发展战略。

二、文献回顾

(一)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制度构架的核心,它直接构成了教育活动的环境和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行为的过程和结果[1]。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呈现出如下几种类型。

(1)实践教学。在基础实践教学上,侧重于社会实践、工程教育、外语实践、计算机实践、基础实验、工程基础训练、实习设计等。在专业实践教学上,校外重视与实习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工程项目攻关过程中;校内则在实习辅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实习、设计[2]。

(2)学科交叉教育。由于当代工程技术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专业、广泛的知识基础,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学科交叉是提高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3]。

(3)竞赛活动。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各类工程设计大赛(石油工程、桥梁工程、船舶与港口工程等),为大学生提供应用、创新、交流的舞台,推进大学生工程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使得“学、赛、研”三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4)综合性教育。提出德育是先导、工程教育是基础、实践教育是核心,三者互通互融、互促互进[4]。2010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重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强调创新能力培养[5]。

虽然近年来对高校工程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在不断探索,但是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仍存在不足。首先,国内高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较单一,包括工程训练、竞赛、专业实习。由于经费和师资力量的制约,校内的工程训练项目与实验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参与竞赛的学生也仅是少数,涉及面较窄,不能惠及大多数;专业实习的质量难以考量,培养效果不明显[6]。其次,创业能力的培养长期被忽略。创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包括了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情绪智力等多个方面。在培养“宽口径人才”的传统观念下,工科专业片面强调专业深度,而忽视了学生整体能力优化、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而面对当前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就业不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应该利用专业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提倡自主创业来缓冲就业难的压力。

如何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在于其“执行者”和“行为者”,即高校和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工程类专业特点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创新创业素质、如何进行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问题关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维度研究

早在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7]。我国提出的创新创业,是在兼顾创业需求和我国创新趋势下提出的“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8]。

要想培养一名优秀的创新创业者,首先就需要深刻理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到底包含哪些,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素质”是一个囊括创新、创业的综合性词汇,内涵丰富。西方主要是根据创新创业具体活动来分析其素质维度的,包括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对机会的认知力和行动力[9]、熊彼特提出的在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个体首创精神[10]、威廉·D·拜格雷夫和斯蒂文森等人总结的想象力、灵活性、思考力、资源控制力和创富能力[11][12]。而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维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教育体系,从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认知结构来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素质体系,包括了必备的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13][14][15],还包括个体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16]。综合以上说法,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维度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家庭背景、文化背景、身体素质、创业意愿)、创新素质(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创业素质(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资源控制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心理素质(情绪智力、抗压能力、职业道德)。同时,创新创业素质还会受到创业环境、创业过程、激励措施等影响。这样的定义既包含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又兼顾了高校教育的宏旨和目标,还考虑了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实证调研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现状,以便于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展开对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教育,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在2015年11月对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11所高校的1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按照专业类型进行数据整理和差异对比。问卷调查历时3个月,发放问卷1500份(实地发放1000份,网络调查500份),实际回收1041份,其中网络调查288份,实地问卷753份,问卷回收率为69.4%。

问卷调查首先是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家庭背景、生源地背景,以便于利用该因素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其次,是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调查和自我评价,旨在获得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解和主观评价。调查问卷设计的题项,主要依据上述的创新创业素质四维度,兼顾创业环境、创业过程、激励措施,并参考了冰山素质模型、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九型人格测试和性格色彩测试的题目,将原问题提炼形成创新创业素质,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由于题目较多,故在对单个个体测试时误差较小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调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4∶5,性别比例基本平衡,能够避免性格特征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对象以大二、大三为主,占总人数的97%(大二、大三的学生普遍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开始接触和认识创新创业并且没有找工作和考研压力,调查结果更可靠);在专业上,此次调研几乎涵盖了全部学科大类——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医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体育,能够全面反映各个学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也便于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对比。

(二)创新创业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从专业划分来看,有实习经历、有竞赛经历的大学生中,工程类居中,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有创新创业知识基础的大学生中,艺体类和经管类占比较多,工程类最少;有创新创业活动经历占比总体上比重较低,工程类仅0.29;有创新成果的占比数值总体最低,仅有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占比超过了0.2。

由此说明:(1)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应该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传统思维上实习积极性与必要性较高的专业类型,但其比重却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专业方向的“必然性”和“理所当然”使得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越发减弱。很多学生表示:大四时会统一要求专业实习,何必在这之前去实习?这样既花费时间、影响学业成绩和绩点,又不能拿到专业实习的学分。“专业实习”原本促进学生参与实践的初衷,却异化为学生逃避实习、抵触实习。(2)在创新创业的知识普及上,工程类的占比最低且横向差异很大;在创新创业成果的取得上,工程类专业的占比却最高。原本最容易产生创新成果的专业却最缺乏创新创业的知识,这使得创新与创业仍然在个体中处于分离的状态,创新行为难以与创业行为相结合。(3)从创新创业的活动经历、竞赛经历上看,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比例最少。访谈发现,每年的工程类竞赛活动并不少,但由于专业人数多而参赛人数有限使得活动竞赛的真正受益面较窄。同时,学生以参与学科竞赛为主,创新创业竞赛由于历时较长、实际承办企业的成本过高而很少举办。即使举办,学生也会由于投入的时间成本太高而不愿意参加。由此反映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机会少,且学生缺少参与动力与激励机制,使得双方积极性都不高。

(三)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评价

如表2所示,在专业的对比上,文史哲专业学生对个人基本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他们普遍认为专业对阅读书籍的要求为他们塑造了个人的自我素养,自我认可度高;工程类专业学生对创新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工程类专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因此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对成果产出和实际工作的意义,这也是对自我的肯定过程;艺体类专业学生创业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艺体类的学生往往特立独行、不受约束、感情敏锐、不落俗套、富有创造性、不断冒出新点子、新思想,是最具有创业潜力的群体;理学类专业学生对心理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他们普遍认为基础科学的研究创新不易,需要高度的抗压能力、判断力和思考力,同时研究的过程也能够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升。

由此可见: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肯定突出。但整体来看,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评价,呈现出焦点分散的情况,各个专业只是集中一点而不能全面发展,这使得创新创业素质的4个维度很难发挥协同作用。素质的塑造,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工作,不能因为专业的原因而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约束。

(四)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性评价

如表3所示,在专业的对比上,与传统的研究结果一致,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重视个人基本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重视创业素质的培养,而艺体类专业的学生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素质的重视程度最高,对创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均很低,这充分体现了学生难以全面看待自我能力的塑造、创新与创业在个体中仍然存在分离的现象。

四、对策研究

由于创新创业素质内涵的综合性与广泛性,且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素质能力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数据的整理分析并结合工程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素质、心理素质4个维度,它们支配着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7]。这几种素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了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如下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专业实习的“必然性”引起重视程度降低

工程类专业统一安排的专业实习,其本意在于督促学生获取实践能力、积累技术工作经验而增强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将专业实习的“必然性”和“理所当然”当成了在校期间不参与实践、推迟实践的借口,异化为学生逃避实习、抵触实习。鉴于此,应当将专业实习的相关规定灵活化,把专业实习的学分平均分配到每一学期,提前修完学分的同学获得考核“优秀”;同时专业实习证明也不应该拘泥于公司证明、实习日志、拓章等书面化的文件,应该有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视频、音频、照片等材料,而对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要情况真实,即使是缺乏公司实习证明也予以承认。

(二)创新创业的“分割性”引起创新成果难落地

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最具有创新潜力而创新创业知识最为薄弱。传统的工程类教育模式,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的平台和基础,却缺少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业素质的培养。这使得知识基础与实践活动在个体中严重分离,创新成果难以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而大多被科技公司购买,经济价值被公司获得。大学生创新的经济激励减少会引发创新积极性降低并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工程类专业的培养过程,需要拉近创新成果与创业实践的距离。工程类专业可以开设创业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学科的概论课程或联合培养,启发工程类学生的市场思维、管理思维;与已经成功创业的学长建立联系,交流工程科技创新作品合作、技术推广与转化的经验,强化对创业行为的感性认识。

(三)素质培养的“分散性”引起能力维度难协同

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肯定突出。但整体来看,无论是素质能力的自我评价还是重要性评价,都体现出焦点分散的情况。他们普遍缺乏自我肯定、片面重视创新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只是集中一点而不能全面发展,这使得创新创业素质的4个维度很难发挥协同作用。因此,应该强调素质培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①针对不同的年级需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弹性管理创新创业课程——启蒙阶段,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培育阶段,强调创新创业素质塑造;孵化阶段,落实创新创业实施与成长。②强调“行、思、知、学”、“知行合一”——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采用案例教学、研究教学、模拟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增设文化课、创业课,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三课”互补;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举办各种学科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生产实习与实训等特色活动;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培养等方式,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常态化。[18]

五、结论

通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维度分析、对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素质的实证研究发现:专业发展的“理所应当”引发了学生参与实践行为的异化;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彼此分离”使得工程类创新成果难落地,难以推动创业活动的进行;素质能力培养的“单一维度”和片面性使得素质能力维度难以协同,影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考虑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强调工程类专业素质培养的特色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2]周建华.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9(7):135-137.

[3]刘华,邢怀滨.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交叉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27-130.

[4]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48-51.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6]叶红.美国高校电子工程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7(6):64-67.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R].1989.

[8]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7-8.

[9][美]德鲁克,著.创业精神与创新:变革时代的管理原则与实践[M].柯政,译.工人出版社, 1989.

[10][美]熊彼特(Schumpeter),著.经济发展理论:创新是资本积累、个人致富之源[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

[11][美]威廉·D·拜格雷夫,著.企业家实务[M].陈宪,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12][美]霍华德·H·斯蒂芬森(Howard H.Stevenson),迈克尔·J·罗伯特(Michael J.Roberts),H·欧文·格劳斯贝科(H.Irving Grousbeck),著.企业风险与创业家(英文版)[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3] 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72-74.

[14] 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36-39.

[15]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79.

[16] 刘道玉,编著.创业与人生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5.

[17] 岳锋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模式及实现途径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156-157.

[18] 钱宗霞.浅析三螺旋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2):38-42.

作者:孙德刚 吴欣桐

大工程视域科技创新论文 篇3:

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路径选择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农作物结构、农业科技发展、农村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农业经济的深入探讨,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农村的各个方面下一步如何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乡村振兴各个方面内涵的高度概括。新时代下,对农村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度保持一致,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问题事关全局,事关民生。所以,客观准确认识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结构、农业科技、农业人才、绿色经济等问题,辩证探究,对症施策,从而起到引导农业经济持续绿色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1 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当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稻谷、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100%,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战略目标。但是新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農产品结构有待优化。2014年以来,我国农业在供给侧存在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区域性结构不合理等。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在1.33万亿斤,然而依然存在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进口、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主产区粮食过剩沉淀国有粮库,主销区却存量低于往年等情况。我们国家的粮食供需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是大豆,为此,国家专门进行了大豆振兴计划,大豆面积连续几年恢复增加,去年恢复到1.4亿亩,是历史上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大豆还有缺口,产不足需,而且产需缺口逐年加大,每年进口8000万吨到900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农产品结构还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精端产品稀缺的情况。具体表现在缺品类,想要国内也买不到;二是缺高端产品,有的品类大部分靠进口,有的甚至100%靠进口;三是量的失衡,有的品类过多、有的低端产品大量过剩。

(2)农业科技发展有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提升带动农业的科学发展进步。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相比往年逐步提升,然而对比发达国家超过70%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相比其他学科,政策上和社会上对农业科学的重视还是不够,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对较弱,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不够;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研发“两张皮”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相对涣散,技术推广缺少资金支持等。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中产品科技含量不足,产业链较短等情况,从而不利于农业经济链的延长。

(3)农业人才与乡村振兴要求难以匹配。人才是科技的驱动,是创新的根基。一方面,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由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农业科技人才在学成后向其他待遇更高、条件更好的行业转行的情况较为普遍多,年轻人投入农业科研意愿不强。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匮乏。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初中、小学、未上过学)文化水平人员占比达到91.8%,高中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员占比仅有8.3%。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难以适应新的农业经济形势。

(4)农业经济绿色发展难以持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它是乡村振兴的有力驱动器,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我国一些地方农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存在农残超标、畜牧业发展排放污染、种养结构失衡、化学肥料滥用等问题造成土壤肥力降低以及土壤与水富营养化。同时,农村绿色农业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标准分类和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资金保障不足。此外,绿色农业发展的意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农业生产者通过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产量,既污染了农产品,也污染了土地和水。绿色食品的概念在消费者中还没有普及,绿色产品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拓展。目前粮食安全、环境污染、水、土富营养化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是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最大的挑战。这对我国农业持续绿色发展带来了挑战。

2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要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要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市场加计划“两只手”的方式共同引导农产品结构调整,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资源,引导市场消费和供给。要增加市场缺、销路好、质量高的农产品生产,如大豆、绿色产品等,调减玉米等滞销品种生产;适应粮食安全新形势,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丰富农产品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农产品供给和选择空间;从全局出发,以政府为引导,融合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共同参与,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缓解农民传统农地经营的脆弱性,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的发展平台。要合理统筹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等产业链发展,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增值。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彰显自然特色,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益,全面提升农业结构合理化。

(2)要坚持科教兴农,建立新型农业科技体系。构建农业科技联盟,加大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目的就在于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播种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和有机肥的常态化使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基础科学的研究,改造旧学科体系,构建“农业科学新学科体系”,以满足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幸福中国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如基因编辑技术对精准育种的作用,又如合成生物学把植物中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去,用来生产某些特定的物质,这有可能完全改变当前某些农作物的生产方式。促进科教兴农,加强农业科技向下延伸,通过农业科教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走向田间地头,真正实现良田与良法相结合。

(3)为现代农业造血,培育新型农业人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开发人力资本,完善农民待遇保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回报乡村的人看到希望。因地制宜地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构建新型农民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新型农民资格制度,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设立贴近农民生活的课程内容,期望通过构建新型农民队伍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化,把我国潜在的农业产能激发出来,让运用新理念、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要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为农村配备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管理队伍,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4)坚持绿色引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农村突出环境的治理。农业绿色发展不是以某一种资源为代价去换取另一种资源的出现。一是通过不同产业间的结合,不断提升资源的效用,进而使其产生经济效益。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于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和兽药等农资市场的安全源头和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重大植物病虫害预警系统。推进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监督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和控制能力。建立了一批畜盒,有机大米、蔬菜、茶叶等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二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培育绿色优质品牌。通过品牌领导,回收和整合三大产业,探索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产业链。三是完善绿色农业发展体系,政府从制度、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制定出台绿色农业的考核体系,为农业绿色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 结语

在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落后、人才储备不足及农业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此背景下,提出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路径分析是对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清晰把握。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农民有效增收和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发展,让全体民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益,柳苏芸,张璐,等.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与重点[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5(02):97-100.

[2]秦香苗.乡村振兴视野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河南农业,2020,(31):9+16.

[3]潘庭杰,刘建文,冯仁泽,等.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20,(10):73-75+78.

[4]蔡宁,王莹,尚丹,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发展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0):253-254.

[5]齐平,李如潇.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对我国农业资源整合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9,(01):108-109+145.

[6]许智宏.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06):3-4.

[7]高亚楠,马培衡.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为例[J].粮食经济与科技,2020,(04):50-51.

[8]鄧建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域下新型农民队伍建设的构建路径解析[J].粮食经济与科技,2019,(07):28-30.

作者:焦倩

上一篇:高职院思想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