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活力课堂

2022-06-25

第一篇:初中物理活力课堂

让初中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妙招研究

让初中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实践探索

江阴市长寿中学 张长胜

【主要内容】

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充满了人文性和活力。要想物理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只有将物理教学生活化,物理教学才能够真正的“活”起来;物理教师还应该著力营造情感情境,与学生保持亲切的情感交流,多一份微笑,多一份赏识,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乐”起来,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以其亲身生活实验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物理探究课的实质所在,在课堂中真真正正“动”起来才能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才能使物理课成为魅力无限的一门课程,才能使学生的知行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物理

课堂

活力

研究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材用充满人文化、生活化的鲜活素材使物理课显得生机勃勃,如果物理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以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使知识技能、学法指导、德育渗透有机整合,让教学活动更具“活力”;教学中师生关系更具“亲力”, 教学评价更具“人性力”;教学探究内容更具“动力”,一定能使物理学科魅力四射,充满活力。

一.点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让物理课“活”起来

教师要富有时代使命感。作为一位物理教师,我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鞭策自己,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大胆实验,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使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让物理课“活”起来,使物理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1.教学内容情景、生活化。让物理知识走进生活,让生活演绎物理知识。丰富的社会生活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而教育的现代化使这些零散的生活素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搭建优质课堂教学平台,制造一种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氛围,使学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激发情感、提高认识、得出结论。苏科物理教材在声、热、光、力、电等每个物理知识点都有来自生活的写照,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在宽广的人文背景中展开,使学生感觉更加亲切、丰满和人文化,更有利于学生认识立体化的物理,丰富生活常识。其实教材的设置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写照啊!刚出生的幼儿要哇哇啼哭,这就是声现象啊!紧接着要穿衣、吃奶,感觉到热的存在;睁开眼睛看见美好的世界,不就是光现象吗?学走路要用到力气,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要用到力学知识;最后长大了,要学会使用电器,自然就要学习电学了。可见,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啊!书上的一幅幅画面,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举不胜举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也转化为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掌握啊!比如,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学生很难掌握,可以这样理解:“能”有好几个儿子,机械能、内

能、电能、光能等等都是能的儿子;而机械能又有两个儿子动能、势能,如果只是机械能两个儿子之间的转化,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机械能就不变;如果有摩擦和空气阻力,机械能就要转化为他的弟弟——内能,通过这样比较,学生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整合教材内容,尽力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知识更能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成长发生联系。从而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比如,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白炽灯中就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构造方面:用钨做灯丝,并做成螺旋状;灯的外形做成梨形;灯内还要抽成真空或惰性气体等。使用方面:用久的灯壁会发黑,而且还没有新买时亮;在接入电路时注意灯头要接火线等等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解决。又如,学生们骑的自行车中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跟弹簧来减小震动;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构成杠杆来省力,脚蹬板与链轮牙盘构成轮轴;车内胎充气减小阻力;红色尾灯虽不能发光,但晚上可以引起人们注意等等都是物理知识啊!而在厨房中的物理知识更是举不胜举,与热学、力学、电学知识都有关系的。可见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啊!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的影子,靠我们去观察、思考啊!

2.教学方法互动化,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新课程的实施,推动着教师观念的更新,也推动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作为学生的“对话者”、“商谈者”,走进课堂,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甘苦,感受学习乐趣。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投入,善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再次要学会与他人交流,质疑问难,互问互议,各抒已见,教学相长,相益得彰。

新课程理念强调物理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物理教学应以问题教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掌握、理解和判断,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思维的快乐。这种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比如学习凸透镜成像可以这样设计:

1. 将物远离透镜,逐次减小物距,看看像随物距是怎样变化的?不用测量和记录,口述你看到的大致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获得整体变化的印象)

2. 让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改变物距实验两次,在表格中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3. 让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像,改变物距实验两次,在表格中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4. 分析步骤

2、3所得到的数据,猜一猜,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得到倒立等大的像? 5. 试一试,看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把物距和像距记录在表格中。

6.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物体,你能看到它的像吗?这个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是正立还是倒立的?你能在屏上找到它吗? 7.用手指挡住一半透镜时将看到怎样的现象?

8.在成实像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有怎样的现象产生?

9.把蜡烛或透镜上、下移动时,光屏上的像怎样移动?

10.保证物距和像距之和大于四倍焦距后,移动透镜观察光屏上有几次清晰的像产生? 11.小结与交流;

12.阅读教材陈述的结论,与我们得到的结论一致吗?

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学生亲手实验,对所看到的现象印相深刻,使所学的知识被有效掌握,同时增强学生参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联系教学内容把握最恰当的切入口,设置的问题也要考虑: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积

极的反映?学生感兴趣吗?学生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后学生能否生成新的认识?能否更深入地学习物理?一般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积极反应,本身就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使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这样学生不仅享受到思维的快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3.课堂社会一体化。“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开放的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本理论的围城,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崇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就要求物理课必须注重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应该设法将社会知识引进课堂,让课堂内容面向社会,使学生从小课堂跨出来,向大社会迈进。例如,教师可以凭借实物(比如电动机、发电机、水泵、杠杆、滑轮等等很多物理器材)、模型图画(热机四冲程图、日食月食图、海市蜃楼图等)直观教具教学,甚至很多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验课、物理制作课、室外参观考察课等,增强对物理的真实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进行学科渗透。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天平、量筒、烧杯、酒精灯的使用,化学上也要学习的;各种金属化学上都有元素符号的,可以用到物理中来,像铜就写作CU、铝AL、铁Fe等写起来方便。物理和数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很多求解过程都要用的数学计算。本来数理化是一家的,不足为奇,但近几年来,物理很多说理题和语文的分析题相似,要靠自己归纳总结的,语文学得好的人,对物理还是很有帮助的。物理中很多物理量、单位要用字母表示,自然和英语也有关系,像磁体的南极用字母S表示,就是因为南方是South,同理北极用N表示,也是因为北方是North的缘故。在实际教学中,穿插各门学科的知识为物理服务,使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激励赏识,创设情感情境,让物理课“乐”起来。

1.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最温暖人心的语言。课改专家郭元祥曾专门做过一项调查:老师的微笑、眼神、声音、服饰、学识等外在因素,尤其是老师的微笑,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是播撒阳光的、普照众生的事业。教师对学生信任、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而且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情怀,就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教育不是万能的,微笑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但是微笑像一首诗,似一首歌,如一瓣恒久的心香。微笑面对学生,让微笑成为与学生之间的特效润滑剂,成为学生心灵深处的一泓清泉。物理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用最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给他们无限的师爱与信任、发自内心的鼓励与肯定;常把微笑写在脸上,赢取学生最美丽的笑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2.多些赞赏与激励,让学生在得到肯定的氛围终愉快学习。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是,渴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人皆有之。他们在老师的表扬、赞许、关爱、尊重下,体会着被赏识的快乐,感受着被肯定的欣喜,唤醒了自信的力量,找到了进步的支点。所以,教师要善于在各种场合、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给予学生激励与赞赏的评价。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认真听取,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个人独特认识和见解的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即便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学生已经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一想或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快乐,以达到激励享受创新意识。

在作业中重视激励性评价。作业是检测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情况的晴雨表。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作业成果,详细、认真、负责地批阅,借助一些语言文字、符号等评语方式,给学生以正面、积极、肯定性的评价,多一些名言警句,多一些鼓励性话语,多一些心灵的温暖和关爱。或许,一句洋溢着感动和暖心的“你真让老师高兴!”、“老师为你骄傲!”、“你真棒”、“你是物理天才”、“你是电学、力学、光学、热学的方面的天才”等等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尊重,找到快乐,体验成功,享受学习,师生关系才会更加融洽和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才会明显增强。

3.建立适当的多元学习评价模式。改变长久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现象,逐步改为有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评价,既是遵循了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人性化、民主化的体现。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从而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使评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既发挥鉴别、诊断功能,也发挥激励、调节作用,使评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学生的发展状况。

学生互评不仅仅是教师评价的补充,使评价更趋于全面,而且直接让学生参与评价,更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有利于他们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学会欣赏,完善自己;发现同学的问题,启发同学。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教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家长参与评价能充分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习责任感,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如学完上超市一课,可以请家长陪同孩子到超市购物,暗中观察,如实予以评价。

三.探究实验,让物理课“动”起来

相信学生,并发动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让物理课真正动起来,教师要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可操作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所体现。

1.课前准备。像语文等主要学科一样,物理课同样要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预习。除此以外,物理课要特别重视物理实验的能力。学生实验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前有了尝试后的初步体验,能激起主动地、发现式地去学习,自己悟出道理,并指导行为。在探究实验中,我特别推崇物理小制作。物理小制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演讲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途径并形成体系,对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但课堂学习实验受到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学生的实验训练。如果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校实验设备,在完成规定的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课堂学生实验的情况下,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小制作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对物理教学、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比如小制作:

⑴分子有多大(将气球吹足气,过一两天观察); ⑵小天平; ⑶小杆秤;

⑷小量杯(用一次性杯子做源材料);

⑸单摆(乒乓球或钢珠);

⑹用饮料瓶中加细玻璃管感受弹力; ⑺用细线拴橡皮模拟引力;

⑻像批筋测力计;

⑼模拟气垫实验(用一段圆珠笔心、气球和两个瓶盖); ⑽跷跷板;

⑾自制简易滑轮组;

⑿自制喷泉(用饮料瓶和吸管);

⒀模拟浮力产生的原因(用饮料瓶和乒乓球); ⒁自制简易密度计(一只带橡皮的铅笔和图钉); ⒂自制浮沉器(火柴梗或滴管); ⒃自制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等等。

有时候小制作完成时,不仅给学生以成功感, 还能给老师以很大的启发。

(1)就拿自制浮沉器来说吧,有的学生选用滴管放在可乐瓶中,然后放入水,通过挤压可乐瓶壁,发现滴管下沉,撤去外力,滴管上浮,如果用力得当,滴管可停在水中任一位置;还有的学生选用火柴梗制作,在其无火柴头的一端缠绕几圈漆包线,调节漆包线圈数,使火柴梗恰能竖直悬浮在水面附近。

(2)还有自制简易密度计时,有的学生取一枝带像皮头的铅笔,在像皮头处揿上一枚图钉,放入水中就成为一个简易密度计;还有的学生取一根吸管,用像皮泥或口香糖将其一端封住,再在管中放些重物使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即为一个密度计;更有甚者取一枝空的圆珠笔芯,它在水中可呈竖直漂浮状态,就是一个现成的密度计。

(3)自制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中再一次体现学生的灵活性、多样性,有的学生用医用针筒,用眼药水瓶上的小像皮帽把针头堵塞起来,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还有的学生用两个吸盘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挺成功的;更有甚者想出用掏下水道用的两个皮碗来模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一来充分体现了自制教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现象明显、造价低廉、坚固耐用等特点。

2.课中深化。学生有了初步的物理知识、情感体验,还需进一步深化明理,激发道德情感。于是,综合运用诸如表演、辩论、游戏、抢答等等活动,强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设计实验?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实验。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饮料瓶实验,向空饮料瓶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瓶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瓶口封闭,让饮料瓶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饮料瓶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实验中可以向瓶身喷水帮助冷却,现象更加明显);将一个茶杯倒满水,再覆盖一张纸,然后倒置,看水是否掉下来;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从而引入大气压强。不仅探究过程中注意方式和方法,就连在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时都要灵活多样,给学生以新鲜感。实验前发问,实验后就能得到结论。又如在气体和液体中,探究流速大的位置压强怎么样?引导学生向两张自由下垂的纸中间吹气,这两张纸会怎样运动?先猜想后实验。稍微加以分析就能得出结论。最后讲解磁场能穿透哪些物质时,用实验法一目了然。铁架台上系一个马蹄形的磁铁,下面悬浮一根针,二者之间有空隙,将一本书、一块玻璃、一把钢尺、一把塑料尺放入空隙中,观察针是否掉下来。通过学生身边的器材做实验探究,他们会很兴奋的。在讲解练习时,有的题目是实验型的,我们就用做实验去解决。

初中生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竞赛的形式,能改变课堂教学的单调性,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思维能力处于极佳状态,教学印象极为深刻。同时,竞争的结果也会使胜利的一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一方不肯服输,双方都产生了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

3.课后拓展。物理课堂教学需要加强,课外活动同样需要强化。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私营企业,去参观学习,了解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等等,知道物理知识学会后是很有用的。

针对初中物理教育方式单一死板,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以及初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和活泼求新的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物理课外活动,例如物理专题报告会、物理发明展示、物理小制作成果展、播放录像片,举行物理实验操作大赛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既丰富了物理知识,又提高了素质,还培养了能力。

总之,物理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就要以学生为本,挖掘教材,整合素材,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以其亲身生活实验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才能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才能使物理课成为魅力无限的一门课程,才能使学生的知行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参考资料】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北京师大 2.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叶澜 教育研究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解读 张志宏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张长胜 江阴市长寿中学 邮编214424 13915307075 zhangchangsheng333@163.com,455169222

第二篇: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出处:本人撰写

更新时间:2005-11-23 20:11:31

[size=5][/size][color=Black][/color] 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的生命性的理论性初探

(曹东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02级3班

200062) 关键词:生命性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摘要: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者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⑴这恰恰说明主动性是生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当今的物理课堂还是存在教师是每日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的现象。物理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与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理念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着想。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反对把教育之看作是为将来社会生活做准备,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但未提及教学对教师的生命有何意义。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为“生活教育”,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但也没有谈到教育对教师的生命有何重要意义。许多现在在第一线的老师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他们认为也很有必要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他们也在摸索。他们中一些人认为物理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一、手段要多样化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对他们自己的生命的价值还是不很清晰。我也问过一些身边的同学(即将毕业走向教师岗位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同样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也还是没有体会到教学对教师的生命有怎样得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一文中提出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之一:“生命性”。她指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在教育中还有什么东西的价值能比生命的成长价值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⑵教师要“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青少年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并善于开发生命潜力和指导生命发展。”⑶“重视‘生命性’,将使学校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努力完成为生命的健康发展服务的神圣使命。”⑷他阐述了中小学教育如何体现“生命性”的一个初步的框架,同时对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近几年的研究中,有许多的学校和老师积极参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叶澜教授的研究被进一步深化。

基于以上教育名家,叶澜教授,以及自己查到一些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的研究,我认为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忽视师生“生命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我很赞同叶澜教授的思想,我认为再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师生的生命性,特别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这一点。在此,我提出自己在理论上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由于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刚实习结束,实践的机会少,想法可能不太成熟。因此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

一、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者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⑸这恰恰说明主动性是生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现在的许多老师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点恰恰被忽视。

如果我们到高中的物理课堂去走走,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教室里,学生按教师的每一个指令行动,每一个问题作答:教师清楚每一节课要教什么,为何教和教什么,学生却不知道要学什么,为何学和如何学;教师是每日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当然,在课堂上也有一些教师会要求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独立的思考,但最终大多还是纳入教师预设的框架;他们会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规定的和现成的知识 ,但很少会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 ,发现问题,创造解决困难的方法,去独立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⑹这正是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一个忽视生命的价值的最大弊端,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对于高中的物理老师来说,如果一辈子,几十年一直做物理老师,其生命的很大一部分是和学生一起在物理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如果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像上面那样度过,看是老师是主动的在经历他的生命,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看,他只是把以前的每堂课重复一遍,只是下面的观众不同而已。或许会有所改变,但是五年、十年,老师的激情被耗尽,老师开始混日子,那样会有多少学生会被耽误。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仅有一次。从而反映出我们不光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价值,同时也忽视了老师的生命价值。

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每一次的课改,都在努力改变。我想说的是,以前认为课堂是老师的天下,现在应为学生着想,但是,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的同时,别忘了老师,课堂也是老师的生命的一部分。

二、问题的解决

我认为问题的解决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要从理念上改变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看法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涵着多重丰富的涵义。

首先,物理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与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权力去经历自己的生命。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性不应被剥夺,而是应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老师不是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火力和创造力销蚀了,把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的自我可能性扼杀了;而是应该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火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把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的自我可能性加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物理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爱因斯坦在他的自述中这样写到:“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他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⑺所以填鸭式是破坏生命本能——好奇心的最大敌人。物理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

第二、

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二期课改提出课堂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忽视。以前的课堂目标可能没有很好重视这一点——情感目标。它是指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与丰富,以及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因为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物理研究,而物理课堂上对他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许会有意地年年过的影响。“课堂教学完整目标,还应该包含学生意志、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其中每一项,都应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些方面的统合,才构成学生生命整体发展。”⑻

2、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

物理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物理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并不是认为物理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最终掌握的基础性的内容。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 第一,把书本知识按物理学科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是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时,又将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的阶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效率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对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直到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和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群的学习、内化,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结构群和结构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在陌生复杂的新环境中能用综合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是身处复杂多变时代的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自我增生的重要基础。

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教师在寻找这三方面联系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认识领域,并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第

三、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的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三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学习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手脚眼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⑼在物理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师生的生命性,同时最重要的是:“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谈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它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它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⑽可以看出知识的传授知识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是生活的艺术家,学生是生活的艺术家,只是老师经历的比学生多一点,知识多一点,年龄大一点。而课堂则是师生生活的第一线,也应该是师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们自己的课堂,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生存的技能,对待生活的乐观的态度,勇于进取的精神,人生美好的回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和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留给老师的是美好的回忆,成功的体验,自己人生的丰富,对生活的更加热爱,对生命的更加热爱和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营造良好得氛围,充分体现出每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最后我引用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的结束全文:“有个才子讲得不错,他对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⑾ 注释:

⑴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http:///jky/jiaoshou/yelan/ylxzx3.htm (2005年11月1日)

2、 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http:///jky/jiaoshou/yelan/ylxzx6.htm(2005年11月1日)

4、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http:///eduonline/jyky/mub/cxjy101d.htm(2005年11月1日)

5、 李磊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http:///200503/ca645358.htm(2005年11月17日)

第三篇:构建有效的教学行为,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等功能,并规定、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显然,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关键。然而,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主次不清、个性与共性混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正制约着物理教学目标乃至物理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 物理教学目标 新课程 教学设计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行为 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但是课改多年,教法多多,孰优孰劣,莫衷一是。那么,怎样的教学行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教学?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 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目前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抄写他人教案中的目标。②简单罗列知识点。③模式可以套用。我认为,要避免教学目标的格式化和简单化。

二、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使课堂充满温馨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肯定学生、少否定或尽量不否定学生,哪怕学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也不要放过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它犹如社戏中的一套开场锣鼓,又像长剧的序幕和交响乐的序曲,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之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

四、让现代教育技术为物理教学推波助澜

电教媒体声像兼备、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效果显然是靠单纯的语言讲授所无法达到的。例如,学习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时,可将这些不易弄清楚的内容,采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五、让物理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压强》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图钉为什么钉帽很大而钉尖却很尖、书包背带为什么做得很宽„„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物理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物理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参与度

要多元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ISBN-303-05875-3/G.4265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版) 郭根福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作者:彭聃龄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儿童心理发展学》刘金花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第一版) 袁浩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

【6】 《小学德育》 2011年第3期(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及成因分析) 作者:冯文婷 吴发科)

第四篇:浅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向阳乡初级中学赵培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 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进行大胆地尝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呢?

一、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活力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要上好一堂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当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具有事业心,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角色应随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变。时而是导演,时而是演员、时而是节目主持人、时而是导播等。其次,教师要着力培养自己“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学将面对语文素质不断提高,语文视野不断拓展的学生群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能准确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模范的“榜样”,给学生留下具体操作过程的直觉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景中,遇到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师要见机而作。有时可以机灵地把他转移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有时可以幽默轻巧地用来运转课堂。遇到这些事尽可能的不发火或少发火。第三,要注意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标准的普通话及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也是一项教学基本功,我们不能忽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 1

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化学生,如:不随意缺课、迟到、早退,要守时守信,说到做到。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成为身心健全的健康的人。学生身心健全、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师生关系的内在的隐性课程,紧张的师生关系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全健康地发展。对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使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喜欢语文课,必须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位教师,要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让学生感到你心里有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优缺点,并在课堂教学中提其优点,以鼓励为主。

其次,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即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是激励、促进。在教学活动中要多给学生问题,少给学生答案,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堂上多给学生质疑、交流、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等。要注意少给学生空谈理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自信,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真正体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是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服务者的角色,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教师对教育好学生充满了信心和乐观态度,将有效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即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有不同、各有侧重,可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为了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太理想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也不要因为学生的某一方面暂时落后而对学生冷落,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全、健康,教

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要教会学生尊重别人。

第四、要给学生个灿烂的微笑。曾听一位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微笑的老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我想,这句话不无道理。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地看学生,如果这样,无形之中就在学生面前设置了一条无法进入学生心灵的“沟壑”。不进入学生心灵,学生又怎么与你零距离沟通?久而久之,你与学生就会形成一种酷似“阶级的对立”,即使你的课堂没人敢说话、睡觉,但你的课堂也只是“一潭死水”。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语文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语文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语文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三、幽雅的教态,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催化剂

没有教态的帮助,一个人说话会变得很拘谨,但是过多或不合适的肢体语言也会让你这个人让人望而生厌。自然、自信的身体语言会使我们的沟通更加自如。

很多教师,还受着长袍加身的影响,受着“老学究的熏陶”,因此肢体语言运用得很少或者说还运用得不够,自己心里还在阵阵有词:“我又不要当演员,为什么学表演?”其实,表演与教师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师同样是角色的扮演者,如果能用活泼的肢体语言去打动学生的心,学生就愿意和老师亲近,老师的引导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不难想象,如果老师抱着手臂对学生说话,学生对老师的感觉肯定很差。如果老师改变了这种肢体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但这并不是说每位老师都要对学生张牙舞爪,而是要注重体态的节奏和韵律美。身体和语言的协调应该是和谐的。在讲到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的母亲在地坛里寻找儿子的一个画面,就是端着眼镜好像是在茫茫的大海上寻找一条船,

我就摘下眼镜模仿了一下,同学们就很快的想到母亲那焦急的样子,进而想到了母爱的那份伟大和无私。

也许有人认为教学中过多的肢体语言纯属多余。实际上,完全没有肢体语言也是一种肢体语言,因为你人就站在讲台上,也是在做一种信息表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在传递什么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举手投足都会在讲话,而且已经超越了讲话本身。孩子会对你的眼神,动作有相应的反应,就说明你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畅通了。有了这样愉悦的教学环境,还愁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吗?还愁你的课堂没有活力吗?

四、设计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不能无视课堂效率。要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就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原则是“为学习而设计”,不能仅仅只考虑教师教的方便、教的精彩、教的舒服,而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应当符合课时要求,语文课每周的课时相对多一些,课后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布置学生去预习新课、去复习旧知识等,教师做好备课工作,精心设计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1、目标要适度。目标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目标太大,让学生望而却步,学生没信心就会放弃,不参与教学活动,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目标太小,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不屑一顾,不感兴趣。

2、导入要鲜活。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发现和探索知识的奥秘,主动获得知识的导师。在导入中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思维,一个好的导入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崭新的教学意境中。导语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导语的设计需要教师的机智,有时需要现场发挥,随机

应变。如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假如同学们要过一条河,身上背着七个袋子,可桥只能承载4个袋子的重量,这七个袋子里分别装着: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名利、地位、荣誉。那么同学们将丢弃哪三个袋子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看看文中的“她”丢弃的是什么?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致投入到文本中。用自己的学生和借班上课导语是不能一样的,借班上课导语之前要增加一些“见面礼”。如用两三句风趣幽默的“见面礼”,就能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像油锅里滴上几滴水一样地把课堂激活。

3、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贴近生活,有古诗文、有现代文、有活动课等,语文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注意把握内容的新异度和深难度,既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不能让学生感到乏味。具体教学过程中,内容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演一演,做一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直观、生动提供了保证。例如当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录像,既拉近了学生与中国石拱桥之间的距离,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对中国石拱桥的表象,为学习课文设置了台阶。在教学古文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多读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课的教学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让学生去感受,学生从朗读、背诵中能体会诗情,受到熏陶。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何让学生在学语文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唱一唱是一个好办法。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时,让学生唱一唱这首诗,诗的画面就能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对理解诗的意境有极大的帮助。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让学生演一演,对学生悟出深刻的道理和合作交流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从生活经验出发去动手做一做,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想象的空间。语文教学还有试一试、画一画等都是学生喜爱的方式,在使用这些教学模式时,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总的来说,教

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是构建活力课堂的保证。

4、课堂小结要恰当、巧妙。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不但要有别开生面的导入,循循善诱的讲析,还要有回味无穷的结尾,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及课堂情况,采用千姿百态、灵活多样的形式,恰当、巧妙地做好结尾工作,让其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概括式、串联式、点题式等。

总之,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围绕“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目标,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教学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与学生一道融入其中,共同“生成”的过程。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心得浅谈

岳成伟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师生关系的转变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世界观、教改意识、教学理念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放手让学生共同探索物理知识,使师生的交流更加协调、平等、全方位。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种以自己为中心,家长式的,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不允许的做法。

二、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喜欢的程度。“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课堂中应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鼓励他们敢想、敢猜、敢说、敢做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师生间共同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

三、要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所有物理定律均来自于物理实验,并受到社会进步和新的物理实验所检验,并又有新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物理实验,这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不少地方物理实验成了薄弱的环节,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口授、耳听、笔演”,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造成不少学生“高分低能”。这是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大力鼓励学生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四、重视学法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钓鱼的本领”,具备了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成为善学者,才能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作为物理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学物理教材,怎样听课、做摘记、怎样完成物理作业和课外小实验等。之外,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中特有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因为在物理学发展的道路上,成功地创造了一套绝妙的物理方法。例如:观察

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模型方法、理想化实验方法、类比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本身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物理方法,领悟物理学家在探索知识过程中不畏劳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的学法指导应战在完善思维过程和优化思维品质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排除干扰信息、捕捉本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概括地说,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物理观点,物理思想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个目标一旦达到,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素质就有了质的飞跃。

五、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发明创造是多人合作共同搞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思维的检索频率,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同学之间互助互动互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开阔,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意志品质,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才能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上一篇:党风廉政宣传计划下一篇:初中学生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