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分析第六章小结

2022-08-27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值分析第六章小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数值分析第六章小结

毛概 第六章 小结

第六章 小结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的演进。“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知识要点: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推进的。通过发展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 2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 3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们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4 、发展才是硬道理

( 1 )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一是发展同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紧密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二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最大的发展。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持续性、全面性,不断寻求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理想状态。四是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第二,这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三,这是党实现对所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6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怎样坚持以人为本?

——要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了解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

——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归纳: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益;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生态建设要着眼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7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8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是这个国家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全局性的谋划。它一般以经济发展为主,同时包括有社会发展的内容,故通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它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中居于纲领性的地位,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全局性是指对发展过程总体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方面所做的统筹和谋划;长远性是指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而不是一年或几年的短暂时期所做的统筹和谋划;具有根本性,实质是解决发展过程中重大的、关键的、生死攸关问题的方针和谋划。

9 、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 1 )什么是小康?从狭义理解,“小康”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小康”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水平。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 2 )总体小康: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3 )全面小康: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就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

10 、中国梦

( 1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2 )中国梦内涵的内在逻辑: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终目的。

( 3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再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最后,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实干兴邦”。“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 练习题

一、 辨析题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与继承,又是发展与创新。

2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3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没有区别。

6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论述题

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谈谈你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命题的理解。 2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 、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分析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当前我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2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口号,也有过“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清醒认识。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请结合对上述论断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见解。

第二篇:税务会计第六章小结

关税与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0911029118 09会计2班

刘军林

由于出口关税是对销售环节征收的一种税金,因此其核算应作为营业税金,通过“产品(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进行。企业计算出应缴纳出口关税时,应借记“产品(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科目。实际缴纳出口关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4]某企业直接对外出口产品一批,离岸价为2000000元,出口税税率为15%,则应纳出口关税额为:

应纳税额=2000000×15%

=300000元

若该企业为工业企业,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 300000

若该企业为商品流通企业,则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 300000

以银行存款缴纳出口关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二)代理出口

对于代理出口业务,外贸企业在计算应纳出口关税时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科目;实际缴纳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对于委托企业,收到外贸企业账单时对于出口关税,借记“产(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5]宏远公司委托天兴公司出口商品一批,离岸价为1000000元,出口关税税率为30%,则:

应纳出口关税=1000000×30%=300000元

则天兴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出口报关时:

借:应收账款--宏远公司

3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 300000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关税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实际与宏远公司结算时,将出口关税从应付账款中扣除,则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宏远公司

300000

贷:应收账款--宏远公司

300000

宏远公司在收到天兴公司报来的账单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00000

贷:应收账款--天兴公司

300000

第三篇:第六章《质量》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天平的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天平及砝码、橡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点出实物】课桌和凳子,大头针和铁锤

【设问】这些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

【总结】像大头针、铁锤、课桌和凳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

二、进行新课

、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引入】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自学指导】

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

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

【过渡】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

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过渡】实验室使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叫做天平

(1)认识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的构造

【设问】

、能否用天平测量我们自身的质量?

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码?

3、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和化学物品的质量?为什么?

【总结】

(2)使用注意事项

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量程);

②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设计合作探究一: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

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你桌面上橡皮的质量呢?

(3)正确使用天平

①把橡皮放在左盘

②用镊子夹砝码放在右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砝码从大到小添加)

③当右盘中加入最小质量的砝码时,若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去掉小砝码,用镊子向拨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直到指针指分度盘中线横梁再次平衡。

橡皮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

游码示数读法:先认清分度值,再读游码的左边所对刻度值。

【过渡语】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什么特性呢?

3、质量是物体本身属性

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质量有没有变化,即所含物质多少有无增减?

(1)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冰熔化成水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拓展与延伸】

、用天平如何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2、用天平如何测液体的质量?

三、课堂小结

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

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迹工整

教师巡视、出示答案、给予指导帮助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四篇: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小结

第六章

本章小结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应。思维具有概括性与间接性的特点。

2.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3.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的思维活动。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4.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5.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

6.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7.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8.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9.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10.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11.顿悟通常包括对问题元素的重新组织,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是解决问题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方法。

12.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

13.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14.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15.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

16.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7.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包括: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典型化四种形式。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8.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9.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五篇:第六章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一、XX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土方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4年4月15日XX省XX高速公路工程,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挡土墙基槽边坡土方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04年3月2日XX省某土建工程施工公司给非本单位职工王某等人开具前往建设单位—XX省某公司联系有关工程事宜的企业介绍信,并提供该单位有关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建筑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证、建筑安全资格证等)。由王某等人持上述资料前往该建设单位,联系洽淡有关XX高速公路XX标段的路基挡土墙工程建设事宜。该土建工程施工公司又于当年3月3日和13日分别给建设单位开出承诺书及XX高速公路XX标段路基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审查后,确定由该公司承接XX标段路基挡土墙开挖和砌筑任务。

2004年4月5日,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发函,通知其中标并要求施工单位于2004年4月6日进入现场施工。协同承揽工程并担任施工现场负责人的李某未将通知报告某施工公司,擅自在该通知上签名,并于4月5日以该单位的名义与建设单位草签了合同。4月6日李某再次以土建工程施工公司十一项目部的名义,向建设单位递交了开工报告和路基挡土墙土方开挖砌筑方案。4月6日建设单位回复同意施工方案。4月7日开式开挖,10日机械挖土基本完成。13日,王某、李某从一非法劳务市场私自招募民工进行清槽作业,15日分配其中8人在基槽南侧修整边坡,并准备砌筑挡土墙。9时50分左右,基槽南侧边坡突然发生坍塌,将在此作业的7人埋在土下,在场的其他民工立即进行抢救工作。10时20分,当救出2人时,土方再次坍塌,抢救工作受阻,在闻讯赶来的百余名公安干警的协助下,至12时50分抢救工作结束,被埋的5人全部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在基槽施工前没有编制基槽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基槽支护措施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施工过程中既未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放坡,也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在修理边坡过程中没有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而是在基础下部挖掏,是此次事故的技术原因之一,

293 也是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未按规定对基槽沉降实施监测。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应在边坡上口确定观测点,对土方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垂直度进行定期观测。由于在施工中未对土方边坡进行观测,因此当土方发生位移时,不能及时掌握边坡变化,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是此次事故技术原因之一,也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管理方面

现场生产指挥和技术负责人不具备相应资格,违法组织施工。该工程现场负责人王某、李某和技术负责人刘某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不具备建筑施工专业技术资格,违法组织施工生产活动,违章指挥,导致此次事故发生,是此次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原因。

建设单位违反监理工作程序,未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建设单位回复同意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现场未检查、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是此次事故发生的另一个管理原因。

(四)事故的结论与教训

这是一起严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表面上看此次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土方施工过程中没有根据基槽周边的土质制定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放坡或者采取有效的基槽支护措施。但实质上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或者是监理单位,其中的任何一方如果能够严格履行管理职责,都可以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建筑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该施工公司违反《建筑法》的规定,允许非本单位职工王某等人以单位名义承揽工程,同时,也未对其行使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如果该施工公司能够认真落实《建筑法》,严格执行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拒绝提供企业施工资质,就可能终止王某等人的此次违法施工的行为。

建设单位未进行有效的监督。在王某组织施工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在对土方施工工艺,还是对劳动力安排,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如果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严格进行审查,对施工过程严格监督管理,就完全可以预防此次事故的发生。

此次事故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有明显漏洞。土方坍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它是因土质密度较低,在受外力作用下产生切变线,由此土方发生位移导致坍塌。若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技术规范在土方边坡设定观测点定期观测,将可以预先发现槽壁变形,及早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94 因此,该工程现场负责人王某等人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应负行政管理责任。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加强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招投标管理。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应该严格依法进行,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加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这样就可以减少其中的一些违法行为。

2、依法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等手段,强化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维护企业利益,充分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加强土方施工的技术管理。土方工程应该根据工程特点,依照相关地质资料,经勘察和计算编制施工方案,制定土方边坡的支护措施,并确定土方边坡的观测点,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的观测记录和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预报、提出建议和措施。

(六)工程建设各方的责任

此次事故反映出在该项建设工程中存在多方面严重违反规范的行为和管理缺陷。

1、在此项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和相关手续没有逐项认真审查,在缺少施工企业法人委托书的情况下,即将工程发包,未对工程承包人的执业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2、某施工公司违反《建筑法》的规定,允许非本单位职工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对参与招投标的过程不闻不问。同时对其组织施工生产疏于管理,既没有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也没有对承接的工程项目派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由于该工程现场负责人王某等人未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不具备建筑施工专业技术资格,因此在组织施工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了《建筑法》和专业施工技术要求。

4、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并按照监理规范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时果断行使监理职责,要求停工整改。在此次事故中,工程监理乏力,没有有效制止施工生产中的不规范、不安全的现象和行为。因此在此次事故中,工程监理也存在事实不作为。

二、某隧道施工中巨石坠落事故

(一)事故简介

某公路隧道改造工程,在洞口清土过程中,由于洞口上方崖石滑落,造成一人死亡事故。

295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03年12月11日下午,某项目部在某隧道整修过程中,临时工陈XX准备清理洞底泥土,由于清土工具放在洞口上方约3m的崖石上,陈即从洞里出来去崖石上取工具,由于该公司在整修隧道过程中,已经把崖石下的泥土碎石掏空,没采取支护措施,当陈XX爬上崖石准备取工具时,崖石失衡,从洞口上方滑落,陈XX随崖石滑落,在洞底被挤压在崖石下,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违反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中‚边坡、仰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的要求。

(2)违反了建设部建监安字[94]第15号《关于防止拆除工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通知》中第7条第2点‚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实‛的要求,该公司在掏掘前,没进行任何支撑措施。

(3)违反了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第3.0.5条基坑支护及模板工程中‚基槽施工,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下情况,制定施工方案进行固壁支撑‛的规定,该公司在施工前对现场既不进行勘察,又不了解崖石的根基,且不制定固壁支撑施工方案,就进行施工。

2、间接原因

(1)项目部对工人没有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教育,工人安全意识差。 (2)监理单位对工人安全培训监督不够。

(四)事故教训

1、明洞地段土石方的开挖时,项目部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及仰坡的稳定程度和图纸要求,提出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作业时间以及防护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并认真组织实施。

2、隧道修整,涉及天然崖石的修整加固,必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当崖石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应对现场勘察了解,制定施工方案,不能盲目施工。

3、崖石根基掏掘必须执行建设部建监安字[94]第15号文《关于防止拆除工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通知》中的第七条,应对崖石先支撑牢固,再掏掘整修。

(五)防范措施

1、基坑支护及一切工程改造只要涉及土石方工程的,必须执行公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和安全检查标准,对现场及工程先勘察了解,制定施工方案,经过审核,确认为安全可行,再组

296 织交底施工。

2、基坑及涉及类似该工程施工必须先固壁支撑牢固,再组织施工或掏掘崖石下的泥土碎石,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上海某地铁车站工程深基坑滑坡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 8月 20日,上海某建筑公司土建主承包、某土方公司分包的上海某地铁车站工程工地上(监理单位为某工程咨询公司),正在进行深基坑土方挖掘施工作业。下午18点 30分,土方分包项目经理陈某将11名普工交予领班褚某,19点左右,褚某向11名工人交代了生产任务,11人就下基坑开始在14轴至15轴处平台上施工(褚某未下去,电工贺某后上基坑未下去)。大约20点左右, 16轴处土方突然开始发生滑坡,当即有2人被土方所掩埋,另有2人埋至腰部以上,其它6人迅速逃离至基坑上。现场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准备组织抢险营救。20时10分,16轴至18轴处,发生第二次大面积土方滑坡。滑坡土方由18轴开始冲至12轴,将另外2人也掩没,并冲断了基坑内钢支撑16根。事故发生后,虽经项目部极力抢救,但被土方掩埋的四人终因窒息时间过长而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程所处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基本上均为淤泥质土,其中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达9.65米,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达5.9这种饱和软土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现象。且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影响,造成长达171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而在执行小坡处臵方案时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目前,在狭长形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对纵向挖土和边坡留臵的动态控制过程,尚无比较成熟的量化控制标准。设计、施工单位对复杂地质地层情况和类似基坑情况估计不足,对地铁施工的风险意识不强和施工经验不足,尤其对采用纵向开挖横向支撑的施工方法,纵向留坡与支撑安装到位之间合理匹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该工程分包土方施工的项目部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在基坑施工中,采取分层开挖横向支撑及时安装到位的同时,对处臵纵向小坡的留设方法和措施不力。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上海五建对基坑施工中的动态管理不严,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97

3、 主要原因

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厚,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长达171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处理结果

1、 本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40万元。

2、 事故发生后,总、分包单位根据事故调查小组的意见,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1) 土方单位现场项目部领班褚某,在小坡施工中未能严格执行施工方案,造成小坡坡度过陡引发事故,对本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决定对其作留厂察看一年处分。

(2) 土方单位现场项目经理陈某,未能根据工况实际对领班和操作人员作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同时也未能认真执行放坡规定,对本次事故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决定撤消其三级项目经理资质,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3) 土方单位总经理周某,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够,对项目部及管理人员监管不力,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决定给予行政警告处分。上海市建设和建筑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土方单位暂扣资质证书六个月。

(4) 监理单位现场总监张某、监理马某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危险点未能以书面形式下达,对施工动态监控、管理不严,对本次事故均负有一定责任,决定撤销张某担任的地铁车站监理组总监职务,决定给予马某行政记过处分并调离地铁车站工作。上海市建设和建筑管理委员会决定对监理单位暂扣资质证书六个月。

(5) 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朱某,对分包队伍日常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检查、督促不力,对本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决定对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6)总承包项经部经理鲁某,对项目部及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管不严,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决定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决定对总包单位暂扣企业资质证书六个月。

第二节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一、某桥梁工地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

298

(一)事故简介

1999年9月,某大型桥梁工地门式索塔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的严重后果。

(二)事故发生过程

1999年9月,某大型桥梁工地门式索塔,塔高约80m,采用卷扬机提升系统。9月5日晚10时左右,载有4名工人的吊笼离地提升,运行4min左右,听到上方有‚咔嚓‛的断裂声响,随后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吊笼坠地,造成3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的严重后果。

(三)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以后,有关部门的调查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卷扬机提升系统进行了全面勘察和实地测量,并对该升降机的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审查,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提升钢丝绳为ф16mm,有两处被拉断,一处位于吊笼上方的滑轮架处,钢丝绳断口整齐,另一处位于卷扬机与导向滑轮之间,此段钢丝绳有6-7m长,有挤压、松散的现象,呈现典型的拉伸破断特征。在卷扬机的卷筒上尚存有180-190m的钢丝绳,排列整齐。起升钢丝绳总长280m,说明卷筒已放出钢丝绳99-100m左右,塔高约80m,可以说明吊笼已升至塔顶端附近,吊笼是在塔顶端坠落的。吊笼上部滑轮架和滑轮有挤压损伤痕迹,证明吊笼顶部与支承架的横梁撞击过,吊笼已经冲顶,可是卷场机仍在旋转,造成卷场机与导向滑轮之间钢丝绳被拉断,而顶部的钢丝绳被拉紧挤压直至被剪断。

2、吊笼提升系统的控制,设有2个并联的按纽开关和闸刀开关,未设紧急开关和失压过流等保护装臵。按纽开关未设臵在吊笼内部,而是设在上面某个位臵,用来控制停止或运行,事故发生以后,按纽开关被打碎散落于地面。

3、在塔顶下方设有限位开关,但已不起作用;塔顶上方没有设臵上限位开关和上极限开关。在塔底没有设臵专用缓冲器,只是采用2个轮胎代替。

4、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钳已经失效,安全钳上没有防护罩。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钳上落满了混凝土,联杆机构严重锈蚀,弹簧已经失效,根本起不了安全保护作用。

5、所有滑轮均系自制件,滑轮槽型不符合国家标准。导向滑轮的直径在170-200mm之间,与ф16钢丝绳不匹配,导向滑轮位臵布臵的不合理,在运行中钢丝磨擦塔壁。

6、没有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没有电气控制系统图,没有任何技术文件规定额定起重量、钢丝绳型号以及卷扬提升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四)事故结论与教训

根据以上现场调查的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结论和教训:

299

1、该卷扬机提升系统采用按钮控制,按钮位臵设臵不合理。按钮控制应设臵在吊笼内部,以便随时能起到控制作用。若设臵在外部,应采取其它有效措施确保能实现有效控制,随时实现吊笼的安全运行或停止。该控制系统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按钮设臵处,没有专人负责控制。当吊笼上行至按钮处,由于笼内工人不能按动外面的控制按钮,或者此时按钮处于失灵状态(由于事故后按钮已被打碎散落,无法查证),笼内人员无法与地面人员联系,吊笼本已运行至顶端,卷扬机却继续旋转,以至发生事故。

2、该升降机安全装臵不全,未设臵上升限位开关以便切断控制电路,也未设臵上升极根开关以切断总电源回路,致使吊笼失控后冲顶造成钢丝绳拉断使吊笼高空坠落。

3、安全钳失效,在钢丝绳被拉断后未能起到保护作用。这时本应由安全钳有效地钳往滑道钢丝绳,防止吊笼坠落。但是由于安全钳无防护罩,未能进行认真的日常维护,整个装臵上落满了混凝土,联杆机构严重锈蚀,弹簧失效,使安全钳失去断绳保护作用,造成吊笼坠落塔底。

4、底部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装设良好的缓冲装臵,以吸收巨大的撞击能量。只是装臵了2个轮胎应付了事。按照GB10054《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规定,‚缓冲器是一种装在升降机底座上,用以减轻冲击的缓冲装臵。……它可以吸收吊笼的撞击动能,有弹簧式和油压式等等。‛该升降机没有设臵缓冲装臵,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升降机的吊笼属于高空作业设备,该设备的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隐患,主要表现在开关设臵、安全装臵设臵、缓冲装臵设臵等一系列问题。该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低劣,表现在滑轮制造、导向滑轮安装等方面。劳动安全管理部门不应该发给这种设备以使用许可证,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

2、这是一起典型的野蛮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杜绝野蛮作业行为,保证安全生产,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操作工人必须要进行岗位培训。经过培训、具有一定素质的操作者面对这样一台升降机一定会拒绝使用的。可是他们没有拒绝这台存在巨大隐患的设备,结果造成了悲剧。

4、工地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工地负责人对这起事故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他们须有一颗为工人生命负责的责任心,为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上述隐患,并可采取积极的措施,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5、必须认真贯彻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按规定定期检查钢丝绳、安全装臵等关键部位,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及时清除安全装臵上的杂物,察看钢丝绳的断丝、摩损情况,达到报废标

300 准坚决不准继续使用。

6、监理单位应加强督促有关方面对设备和安装的检查,发现存在安全事故的隐患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同时应督促加强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安全生产。

二、某桥梁工程引桥支架坠落事故

(一)事故简介

某桥梁工程在拆除引桥支架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

某大桥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进行南引桥下部板梁支架的拆除工作。1997年10月7日下午3时,该项目部领导安排部分作业人员去进行拆除作业。杨某(木工)被安排上支架拆除万能杆件,杨某在用割枪割断连接弦杆的钢筋后,就用左手往下推被割断的一根弦杆(弦杆长1.7m,重80㎏),弦杆在下落的过程中,其上端的焊刺将杨某的左手套挂住(帆布手套),杨某被下坠的弦杆拉扯着从18m的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当即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前,没有编制支架拆除方案,也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之人员少,就安排从未进行过拆除作业的木工冒险爬上支架进行拆除工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作业人员杨某安全意识淡薄,对进行高处拆除作业的自我安全防护漠然臵之,不系安全带就爬上支架,擅自用割枪割断连接钢筋后图省事用手往下推扔弦杆,被挂坠地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管理方面

(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必须有人监护,但施工现场却无人进行检查和监护工作,对违章作业无人制止,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3)对作业人员未进行培训和教育,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盲目蛮干,管理失控。 (4)监理单位对高处拆除作业监督不力。

(四)事故的结论与教训

301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主要原因是个人严重违章操作,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现场无人监护,冒险蛮干导致事故的发生。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该项目忙于赶工期、抢进度,忽视了安全管理,既没有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也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拆除技术交底和培训,对违章作业无人监督检查,现场管理失控。

3.主要责任

(1)项目负责人施工前不编制安全拆除方案,也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负有管理失误的责任。

(2)作业者杨某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冒险蛮干,应负直接责任。

(3)现场管理人员不进行检查监督,对违章作业不及时纠正和制止,应负违章指挥责任。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施工前编制拆除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都有明确规定,对危险性大的、专业性强的作业都要预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2.先培训后上岗

项目应对高处拆除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后才能上岗。施工操作前,一定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清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故。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要立即制止和纠正。

第三节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一、门式起重机吊装模板滑动造成挤伤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3年11月,某特大桥项目部的混凝土预制件场搬迁,用门式起重机吊装钢底模板,在往5t东风货车上卸载时,由于重心偏位,钢底模板在车厢铁皮板上侧滑,将搬运工甲挤在车厢尾部与挡墙之间,搬运工甲头盖被挤破裂,当场死亡。

(二)事故发生过程

2003年11月3日,某特大桥项目部的混凝土预制件场,搬迁工作已处于尾声,该场的工

302 长组织有关人员用门式起重机装车,将制作预制件的钢底模板运走,运输工具是东风牌5t载重汽车,当吊装第二车第一块钢底模板时,所吊的这块钢底模板面积为4×3.8m,重量为1.8t,一面两角裁切,采用2根吊索斜对角起吊。本应用4根吊索吊挂4个吊点,因为该场处于搬迁阶段且已接近尾声,当时只找到了2根吊索,因此钢底模板吊起时,重心有所偏位,钢底模板处于侧斜不平稳状态。当龙门起重机吊起后往东风货车上落钩时,侧斜的钢底模板与车厢底板铁板面先接触。这时吊装指挥(信号工)乙在汽车驾驶室一侧准备作调整,而搬运工甲则站在车厢尾部稳钩,该场的工长发现甲站位很危险,就喊他快躲开,而甲在没有接到乙发出指挥信号时,就喊落钩,落钩的同时,甲也看到了钢底模板在车厢底板上滑动,便慌忙从车厢的尾部往下跳,车厢尾部跟后面的挡墙有1.2m左右距离,挡墙高2.2m,这时侧滑的钢底模板正在车厢底板上往挡墙冲过来,甲躲闪不及,头部挤在砖石挡墙上,甲的头盖被挤碎,致使甲当场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钢底模板吊挂方法不正确,被起吊的钢底模板应该用4根吊索吊挂在模板的4个吊点上,可这次吊装作业却只用2根吊索吊挂2个吊点,而且挂钩部位不正确,使吊装的钢底模板处于不稳定状态。

2、搬运工甲在稳钩作业中站位非常危险,现场作业的领导工长虽然发现,但为时已晚。而作为现场的指挥乙却没有发现这种危险情况或者发现了竟无动于衷,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制止。

3、甲在东风载重卡车上稳钩作业,他并不具备指挥资格,却在具有侧滑趋势的钢底模板接触东风卡车车厢底板时喊落钩,造成钢底模板滑动,并且最终造成事故。而真正的指挥人员却不紧盯着载重物,到司机室另一侧考虑调整钢底模板位臵,在指挥没有发出指挥号令的情况下,门式起重机司机竟然听取了甲的指挥,并且采取了快速落钩的不正确措施,这是典型的违章作业行为。从这三个人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都没有遵守作业规程,最后酿成了这起严重事故。

4、该预制件场忽视安全生产,尤其在搬迁工作中放松安全管理。首先是从事这种大件的吊装,竟然连吊索都没有作好准备,野蛮作业;其次,在搬迁过程中,租用的东风货车,不具备运输大型构件的能力,东风载重卡车也没有采取任何铺垫措施。

(四)事故结论与教训

这是一起作业现场混乱,从领导到工人安全生产观念淡漠,在工场搬迁过程,毫无章法,凑凑乎乎作业,结果酿成这起严重事故,这起事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303

1、起重吊装作业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项目,现场指挥人员、挂钩工人、吊车司机都应受过专门训练和培训,并应通过规定的技术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操作。在本起事故中,工人甲没有证书,但擅自发布落钩指令。指挥人员乙,在没有确保吊装安全的情况下,使吊车吊起重物,并且运移到载重卡车上方,待发现钢底模板重心偏位,模板侧斜,处于不稳状态时,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将吊装重物迅速落在安全位臵,而是在吊起状态下准备调整,这不符合指挥人员的素质,没有按操作规程办事。吊车司机应该为安全生产把关,当吊装重物方法不当,没有确保安全情况下,应拒绝起吊操作,但门式起重机司机没有作到这一点,而且没有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违背了操作规程,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2、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管从事什么作业项目,都应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本案例中工场搬迁,应该充分作好准备工作,使搬迁有条不紊的进行,准备好吊装配件、车辆、工具、吊具等,并应在现场有专职干部负责指挥,做好人员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绝不应出现混乱局面,不能‚凑乎‛、‚将就‛生产。

3、领导干部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安全管理。

4、监理单位应督促现场有关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督促检查持证上岗,还应经常到现场进行巡视。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凡从事特殊工种,起重工、起重机司机、挂钩工、指挥人员都应接受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2、坚决落实岗位责任制,这些特殊岗位,必须制定好岗位操作规程,落实责任,严禁违章作业,强调劳动纪律。

3、起吊装卸重物,最好使用专用吊具,如无专用吊具,吊装方法一定要科学和可靠,不能凑乎,马马虎虎就可能出大问题。

4、领导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确实负起责任,除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以外,还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现场,随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且切实解决。

二、起重机在吊运钢板时产生挤伤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2年7月,某桥梁工地材料仓库利用一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在吊运钢板作业时,由于 304 起重机操作者站位不当加上误操作,操作者被载挤压在钢板垛之间受重伤而死亡。

(二)事故发生过程

事故现场为一材料仓库,发生伤人事故的部位是钢板垛之间,钢板垛之间距离较狭窄,吊载运行通道不畅。仓库光线较暗,起重机操作者受挤压重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从事起重运输的起重设备是一台地面跟随式操纵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其起重量G=5000kg、跨度S=10.5m、起升高度H=6m、起重机运行速度Vk=45m/min。

当天的作业内容为从仓库内向外运输钢板,仓库内贮存待运的钢板每张长6m、宽1.6m、重450kg。每10张钢板为一组,每组间均匀地垫放3根方木,每垛钢板高约2m左右,每垛钢板之间间距大约0.4m左右。

正常情况下担任钢板吊运装卸车任务由一名专业吊装司索人员甲担任,当临近下班之前,一辆卡车开进仓库停靠在最外边的一垛钢板旁边,此钢板垛已运走一半之多,约有0.9m之高。由于甲当时脱岗不在现场,便临时由一位仓库管理人员乙替代甲吊运钢板装车,乙虽会操作起重机运转但不甚熟练。由于卡车停靠钢板垛太近,乙选择了站在两个钢板垛之间(约0.4m间距)吊装钢板,用钢板专用吊具装好一组重4.5t的钢板组,乙按动手门起升按钮使吊载起升距地面1.5m高左右,乙应该按动向卡车方向移动的手电门按钮,不料按动了向卡车相反方向移动的按钮,结果吊载4.5t重的钢板组以45m/min速度向操作者乙冲来,由于乙站在钢板垛的狭缝中躲闪不及,当时被挤压在吊载与钢板垛之间,经抢救无效而身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事故现场调查,向卡车司机知情人了解情况及事后事故分析,这起伤人致死的事故原因如下:

1、发生这起事故灾害的直接原因是起重机操作者乙自身操作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从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2、操作者操作起重机选择的站位错误十分明显,站在钢板垛狭窄的空间操作本身就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有异常而不易躲闪,事实上站位不当也是造成亡命的原因之一。

3、起重机自身的操作方式有缺欠,操作方式为跟随或造成操作者距离吊载太近,势必存在有吊载撞击的潜在危险,操作者没有重视这一点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

4、起重机运行速度为45m/min,作为地面操作速度有些快,再加上没有调速机能起动太快太猛,吊载的冲击力很强而加重了对操作者的撞击及挤压力量。

5、操作者违章操作,又无证上岗,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6、监理单位对特种岗位工人是否持证上岗检查不严,以及巡视不到位。

305

(四)事故结论与教训

这是一起严重的缺乏安全操作要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典型的误操作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案例。

1、地面操作的起重机由于采用跟随或操作使操作人员离吊载太近,经常发生吊载撞击、挤伤、砸伤操作者,所以凡是使用跟随式地面操纵的起重机操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注意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2、地面操作式起重机的操作者在起重吊装作业中,必须善于观察好作业环境,选择好吊载的安全通道,选择好自己安全合理的站位。

3、看清看准操作按钮后再按动,以防误操作,为了安全可以采取先点动一下按钮不要直接起动。

4、起重机操作者要保持精神集中不可麻痹大意,不然后患无穷。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地面操作的起重机一般没有固定司机,所以必须用制度加以管理,应持证上岗,没有经过培训的人不得随便操作使用。

2、加强管理,提高操作者自我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3、为防止吊载伤害操作者,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是采用非跟随式操纵,将手电门悬挂在一单独滑道上,操作者可自由选择自己的合理站位。不具备非跟随操作的条件,经常在狭窄的空间或有障碍物作业时,可采取加长手电门悬挂的电缆,以利远离吊载操纵来保证自身安全。

4、当起重机启动过猛时,可以采取双绕组变极鼠笼电机或采用调频无级变速,使起动、制动用慢速以防起动、制动时吊载摆动冲击伤人,正常运转时采用快速以利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设专人负责安全以利减少事故发生。

第四节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一、电气线路架设混乱触电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4年8月12日,X X高速公路X X项目部的匝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工地的电气线路架设混乱,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

306 XX高速公路XX项目部的匝道由某建筑公司承包。该工程发生事故之前正在进行匝道的混凝土地面施工,匝道总长度90m,宽7m,匝道地面分为南北两段施工,南段已施工完毕。2004年8月11日晚开始北段施工,到夜间零点左右时,地面作业需用滚筒进行碾压抹平,但施工区域内有一活动操作台(用钢管扣件组装)影响碾压作业进行,于是由3名作业人员推开操作台。但由于工地的电气线路架设混乱,再加上夜间施工只采用了局部照明,推动中挂住电线推不动,因光线暗未发现原因,便用钢管撬动操作台,从而将电线绝缘损坏,导致操作台带电,3人当场触电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线路应按规定架设,否则会带来触电危险。

(2)按照规范夜间作业应设一般照明及局部照明。该匝道全长90m,现场只安排局部照明,线路敷设不规范的隐患操作人员很难发现。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气安装应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装臵,当发生意外触电时可自动切断电源进行保护。而该工地电气混乱,工人触电后死亡。

2、管理方面

(1)该工地电气混乱,未按规定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因此隐患多而发生触电事故。 (2)电工缺乏日常检查维修,现场管理人员视而不见,因此隐患未能及时解决。 (3)夜间施工既没有电工跟班,也未预先组织对现场环境的检查,未及时发现隐患致夜间施工的工人触电后死亡。

(四)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是因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临时用电工程未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现场电气安装后未经验收,施工中又无人检查提出整改要求,在线路架设、电源电压等不符合要求下施工,保护接零及漏电保护装臵未安装或安装不合格导致失误,再加上夜间施工照明面积不够,施工人员推操作平台误挂电线造成触电事故。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施工现场用电违章操作,现场指挥人员违章指挥,管理混乱,隐患未能及时解决。

3、建设各方责任

(1)项目工程生产负责人不按规定组织编制用电方案,对电工安装电气线路不符合要求

307 又没提出整改意见,夜间施工环境混乱导致发生触电事故,应负违章指挥责任。

(2)某建筑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施工现场不编制方案,随意安装电气和现场管理失控,应负全面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3)监理单位未严格审查施工用电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电气安装后未督促参加验收应负监督不到位的责任。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应该对企业资质等级进行全面清理。该施工单位对临时用电不编制方案,电气安装错误,保护措施不合要求,漏电装臵失灵,夜间施工条件不具备,触电事故发生后不懂急救知识等表现,都说明该项目经理及电工不懂电气使用规范,上级管理部门来现场也未提出整改要求。如此资质的企业如何能承包建筑工程,如何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2、主管部门应组织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临时用电规范为1988年颁发,时至2004年已有16年之久仍不了解、不执行,却在承包工程施工,本身就是管理上的失误,应该采取定期学习法规、规范,针对企业的实际及施工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

3、伤亡事故统计表明,建筑企业的五大伤害中触电事故占有较大比例。为加强施工用电管理,建设部颁发了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各地严格执行。

4、本次事故的施工现场严重违反了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因此当发生意外触电时造成死亡事故;现场用电不按要求设臵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装臵,当有人触电时不能得到保护,作业人员实际上是在无保护措施条件下施工;夜间生产照明不足又无电工跟随班作业,当临时发生问题无人解决,给夜间施工带来危险。

5、施工用电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弱项,现场管理人员多为土建专业,缺乏用电管理知识,而施工用电又属临时设施多被忽视而由电工自己管理,当现场电工素质较低,不懂规范、责任心不强时,会给电气安装带来隐患。必须加强专业电工的学习和对项目经理电气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一般基本规定以加强用电管理。

二、爬梯触压电缆线事故

(一)事故简介

某桥梁桩基工程,爬梯触电缆线造成一人死亡,二人电伤。 (二)事故经过

1998年8月12日上午8时,某公司两台钻机已安装就位,急需接通电源试钻。工地值班电工李XX到指定的配电箱处勘查,发现距钻机较近的21号配电箱周围有0.5-0.8m深的水坑,配电箱距水面高度约 2.5m,难以接通电缆,即向施工队长魏XX、副队长杜XX汇报,后魏、杜、李三人又向项目部副经理庄XX和安装处工程师童XX反映,庄和童让施工队自行解决。

308 下午16时,电工李XX将90mm2的输电电缆拖到21号配电箱去接电。因现场找不到木梯,李XX和唐XX找来一块床板做梯子,李用感应电笔测了水中无电,用床板试了一下,高度不够,两人又去宿舍附近找来活动板房铁栏杆作为登高梯子,长约3m,又叫上马XX共四人来到配电箱处,但仍够不着拉闸接电,就把90mm2电缆吊在配电箱下面,后李XX让马XX和刘XX找到2根长约2m的脚手管,将脚手管用铁丝绑在梯子下方(共长4.5m)。16时45分,马XX、唐XX、李XX、刘XX四人把梯子竖起来,马XX爬上梯子试稳不稳,这时,某局某公司的汪XX过来和李XX说话,等李XX转过来看梯子时,梯子上端已压在原打井队从21号箱引出的一根剥去一段护套的电缆线上,李XX边打势边喊‚别动,别动‛,此时,马XX等四人触电倒在水中。李XX边跑边喊:‚快停电、快停电‛,汪XX立即跑到总配电柜去拉闸。李跑到水边时,唐XX已爬到水坑边,李XX把唐XX拉上来,然后下水把刘XX和李某拉上来,因马XX同他们三人所处的位臵不同,李又跑到土台处,滑到水里把马XX的头托起来,这时电已停,近处的职工过来和李一起把马XX抬出水来,急忙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同时拦截进料的卡车将四人送往医院抢救。XX等二人住院观察,医生认为没有伤害,于第二天重返工作岗位。而马XX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日17时45分死亡。这起事故直接损失6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

马XX爬上靠在有积水的电杆旁的铁梯子试稳不稳时,梯子上端磨破打井队从21号箱引下的一根剥去护套的电缆绝缘层,电流经铁梯造成马XX触电,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该工程项目部在制度落实、人员配备、机构建立没有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匆忙组织人员进场,忽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施工现场用电不及时认真检查,设备不及时检测,积水不及时排除,以至隐患存在,没有为施工队提供安全生产条件。施工队安全教育不够,管理混乱,队长魏XX不积极排除隐患,而是依赖、等待,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电工李XX擅自用活动板房栏杆和钢管脚手接长的铁梯接电,本人违章又使他人从违章作业,也是这起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监理单位巡视施工工人用电防护方面不到位。

(四)事故教训

公司部分领导放松安全管理,对该工程项目部安全监督不到位,特别是在施工准备阶段未能认真组织和督促有关人员到现场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排除,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机械设备不及时检测,积水不及时排除等,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五)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1、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和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

2、加强对特殊工种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现场所有钻机进行检测,确保机械设备完好。

309

3、按照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对现场临时用电重新进行布局,所有线路进行架空,填平积水坑,加固周围防护栏杆。

4、对新开工程,必须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在设施方面,采用国家电工委员会认可生产的漏电保护装臵,设臵三级配电保护,减少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在个人防护方面,按规定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带电作业应有人监护。在电器设施使用中,经常检查,发现有事故隐患要及时纠正,避免发生事故。

第五节 机械伤害案例分析

一、混凝土搅拌机料斗挤压伤人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4年10月14日下午3时40分许,某县级公路工地发生混凝土搅拌机料斗挤压伤人,造成1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

10月14日下午3时40时许,蔡XX操作搅拌机时,当料斗提升到距地面1.4m时,发现料斗下降困难,经检查系搅拌机提升滚筒上钢丝绳跑出滚筒处,夹在转轴与轴承之间,此时蔡XX在搅拌机旁边寻找了一块150cm × 30cm的钢模支撑料斗后端中央底部,使料斗提升钢丝绳松动,以便将夹在转轴与轴承间的钢丝绳理顺出来。蔡某站在料斗后端右侧面用钢模支撑料斗后,料斗钢丝绳松动,而钢模受力后上端从料斗后端底部滑出。

由于料斗冲击力大,致使料斗制动刹无法刹住,导致料斗突然坠落,蔡XX来不及避让,被满载负荷的料斗(约350kg)压在底部,造成蔡某颅脑创伤,脑肋骨断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时间为当日下午6时许。

受害者系该集团公司第一项目部搅拌机操作工兼机修工,已满62岁,为超退体年龄人员。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蔡XX在排除机械故障时未能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未将料斗挂牢。 (2)发现机械故障后,蔡XX未能及时报告工地负责人调动人员协助排除。

2、间接原因

(1)项目部对施工机具维修保养制度执行不严。 (2)项目部使用超退休年龄人员。

(四)事故防范措施

1、搅拌机料斗挂钩部分应完好,维修料斗时一定要将料斗挂好。

2、机械维修时一定要有辅助人员进行监护。

310

3、严格机修工持证上岗制度,不得使用超龄人员从事机修工作。

4、监理单位在巡视过程中,应检查混凝土搅拌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对于超龄人员从事机修工作应当制止。

二、无证操作挖掘机造成死伤事故

(一)事故概况

某二级公路工程由某土建公司承建(总包),其中挖土工程分包给某挖土工程公司施工。2003年5月19日下午16时30分由无证人员驾驶挖掘机造成一死一伤。

(二)事故经过

5月19日下午约16时30分,挖土工程公司安排胡XX进行挖掘机的操作,胡在没有取得场内机动车驾驶操作证、现场没有专人负责指挥,并在酒后情况下登机操作,在未确认作业区内无行人和障碍物的情况下,进行挖掘机倒行,把正在搬运钢管的水电工、电焊工压倒,造成一死一伤的事故。

(三)事故原因分析

1、胡XX在没有取得场内机动车驾驶员操作证、现场没有专人负责指挥,并在酒后情况下登机操作,在未确认作业区内无行人和障碍物的情况下,进行挖掘机的倒行,以致压倒2人,造成一死一伤的事故,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该挖土工程公司作为一个土石方工程施工企业,没有挖掘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章制度,在挖土作业中未派专职指挥人员(或现场监护人员)进行现场指挥(监护),又缺乏必要的警示标志,就安排无挖掘机操作证的人员从事土石机械的操作,这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3、某土建公司是某土建工程的总包单位,虽与分包单位有施工协议,但分包未经有关管理单位鉴证,在工程立体交叉作业中,缺乏统一协调,在安全管理上不严格,特别是在特别狭小的作业场所进行挖土,检查、监督不到位,这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监理单位对分包监管不严,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

(四)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特种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工程立体交叉、多支队伍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有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安全管理网络,总分包之间严格按照安全职责,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3、对作业危险区要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设有专人监护。

第六节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311

一、吊运钢筋高空散落事故

(一)事故概况

1999年4月5日下午1:30,由某桥梁公司承建的某桥梁工程,2名钢筋工用井字架吊钢筋时,在吊运过程中索具断裂,钢筋坠落击中施工员头部,造成一起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二)事故经过

4月5日下午1:30左右,2名钢筋工用井字架吊臂吊桥梁墩台钢筋,他们用直径18mm的生麻绳,捆绑了约74根平均长度为3.2m的直径14mm螺纹钢,重量约270kg。当吊物起吊至13m高处,工地施工员唐XX经过吊臂下,工地有人叫喊‚老唐,老唐,吊臂在吊钢筋危险‛,约喊了

三、四声,因当时工地上切割机、砂浆机杂音较大,唐ХХ未能听见,这时吊在空中的钢筋捆绑索具(生麻绳)突然断裂,钢筋在空中散落,正巧砸在唐XX的头部和身上,施工现场人员立即将伤者送医院进行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现场二名钢筋工负责捆绑钢筋,采用了生麻绳作为索具,现场所使用的直径18mm生麻绳破断力为254.34kg ,而起吊钢筋重量约270kg,索具的破断力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施工员唐XX安全意识谈薄,站位不当,不应站在吊臂下,在吊运钢筋索具断裂时,散落的钢筋正巧击中唐XX的头部和身子,其中6根钢筋击穿安全帽,进入头部钢筋最深有12cm,这是故事的主要原因。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薄弱,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对作业人员使用生麻绳吊运钢筋的违章行为没有及时提出制止,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四)故事教训与防范措施

1、吊运物件起重索具必须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2、在起重吊运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设定警戒区。

3、加强现场安全巡回检查,发现违章作业为必须立即制上。

4、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巡视不到位。

二、钢模板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3年某桥梁工地,由具有一级资质的某桥梁公司承建。在墩台施工清理钢模板,发生钢模板坠落,造成一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

312 5月19日下午,柏XX等3人在工地2号墩台处清理钢模板,架子工谢XX将爬升架爬升受阻的情况向项目工程师蒋XX汇报,当时蒋说,你们自己拆一下(模板),而架子工未答应。下午上班后,架子工谢XX看到木工王XX刚好在该处脚手架上加固模板,因此,谢XX就向王XX说了这个模板和钢管碍事爬升,王XX就一手抓钢管,一手拿鎯头自行拆除这块钢模板,因为钢模板与混凝土之间隔着木板,使钢模板没有水泥浆的粘吸附着力,当王XX鎯头击打掉回形卡后,钢模板就自行脱落,由于拆除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因此钢模板从脚手架的空档中掉落,钢模板在下落时,击中了正在该处下方清理钢模板的柏XX头部,击破安全帽,造成柏XX脑外伤。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当即栏车将柏XX急送医院抢救,因抢救无效,于当日15时15分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认为:

1、木工王XX未按高处拆模的安全操作规程拆除钢模板,是造成这起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第2.0.6条规定:‚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而木工王XX在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违章拆除钢模,是造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管理协调不力,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其一,施工员未时安排有经验的工人清除障碍;其二,在上部有人作业的情况下,下部却安排工人作业,未实行交叉作业安全防护;其三,安全挑网未及时设一道;其四,地面人员作业无安全防护棚。上述四点构成了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事故教训

这是一起因违章作业,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责任性事故。

1、当架子工反映架爬升受模板阻碍问题时,施工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安排清除障碍物,在此以前,在下方应设立安全禁区,派专人监护。

2、悬挑脚手架必须按规定设臵水平挑网,架体底部必须严密封闭,高层建筑底部作业人员必须在双层防护棚内进行作业。

3、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服从施工管理干部指挥,既不得自作主张随意作业,又不得未经管理干部同意指挥他人作业。

4、施工过程是多工种配合过程,因此各工种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要求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中的相关要求),精心施工,严防本工种作业不当引发他人发生事故。

5、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不够细致。

(五)事故防范措施

桥梁施工现场的特点,是高空作业多,作业人员分散,在一个建筑群体中,每一位操作工人都必须有较强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313 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做到:

1、安全生产教育天天讲,使得施工现场的每一位管理人员、每一个工人都能保持警觉,自觉遵章守纪,抵制和防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安全生产检查天天查,通过天天查,就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第七节 爆破事故案例分析

一、某交通工程公司开山爆破事故

(一)事故简介及经过

某县要修一条县级公路,郭某通过关系承包了一段10公里。随后,郭某将其转包给张某,张某又将转其分为三段,分别承包给于某、范某和林某。林某承包的路段由于开山架桥的地方较多,因此雇用了较多的施工人员。为了尽量减少开支,林某明知刘某之子刘甲、刘乙、 刘丙无爆破员作业证书,仍以每天11元的报酬雇用,并要求刘甲既要完成其自己的爆破任务,还要管理好其两个弟弟的爆破作业和负责爆破现场的安全管理。为此,林某每天多给刘甲3元。

由于刘甲等人均是当地农民,根本不了解爆破安全操作远规程,在爆破过程中仅仅根据常识进行判断。同时,林某也没有制定或要求刘甲制定安全措施。因此,爆破施工中,经常发生一些小事故。但林某不以为然,直至在一次爆破作业中,刘甲因操作失误,造成2人死亡,多人重伤。

(二)事故的原因分析

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3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本案中,正是由于施工者没有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关操作规程资格、违章作业,结果造成人员死亡事故。实践表明,发生爆破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和落实安全措施。血的教训要求我们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必须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的安全措施的落实。

2.此案中,林某应当专人负责爆破现场的安全管理,但其为了减少开支,没有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而是让刘甲兼任安全管理员。

3.《安全生产法》还要求爆破现场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爆破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但是林某既没有做到这一点,也无视多次事故的发生,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防范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4.另外,林某还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关于工程承包的规定。根据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

314 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事故的责任性质

这是一起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作业资格,以及违章作业程序等原因引起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属于责任事故。

(四)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及其处罚原则

1、《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交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赠赔偿责任。首先刘甲作直接作业人员,不具备操作资格,施工失误造成事故,应承担事故的直接责任;工程郭某是第一承包人,将其工程转包给张某,张某分段组织实施,两者负有承包组织施工的施工管理责任;同时,林某与刘氏兄弟也应当承担相应连带责任。

2、监理单位对分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审查不严。

二、某桥梁工程项目部锅炉爆炸事故

(一)事故简介

1998年9月16日下午4时10分,某桥梁工程项目部一台锅炉在运行中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二)事故发生经过

9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当班锅炉操作工周某以锅炉进行点火升压。1个多小时后,锅炉压力达到0.2Mpa,操作工周某就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到食堂吃饭,中午1时多才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操作锅炉。当锅炉压力升至0.3 Mpa时,开始供气。下午2时50分左右,项目部停电,锅炉也停止运行。当第二次来电时,因锅炉房灯泡不亮,周某让相邻锅炉房操作工张某照看自己操作的锅炉,他去找锅炉班长领灯泡,就在周某返回距锅炉房20多米远时,锅炉突然爆炸,时间是下午4时10分。

(三)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对锅炉爆炸现场进行了勘查和对锅炉的损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如下:

1、现场勘查情况是:锅炉爆炸后,强烈的冲击波造成锅炉房全部倒塌,周围的房屋、库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2、爆炸锅炉情况是:

(1)锅炉前烟箱盖冲出距锅炉本体15m;后烟箱盖冲出4m;炉门、炉条分别冲出距锅炉本体28m和46.4m;操作工作某倒卧在距锅炉正前方向26m处。

315 (2)锅炉前管板烟管以上区域,存在着明显的过热现象,在炉胆的正上方大面积已变色,存在着严重过烧现象。

(3)锅炉炉胆曾大面积挖补过,补板不规则,呈梯形状,补板纵向长度为2440mm,坏向长度分别为1180mm、1200mm。炉胆补板纵向爆炸撕裂长度有三处,在距炉胆口1067mm处(爆炸口比较对称),左侧长度为1015mm,右侧长度为900mm;在炉胆右侧1610mm处,爆炸长度为500mm (4)从爆炸的断口可以看出,爆炸撕裂的断口呈刀刃状;爆炸撒裂的补板焊缝中,存在严重的夹渣,其中一处在炉胆左侧补板焊缝中,未焊长度为420mm,补板与炉胆焊接错边10mm,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焊透,焊接质量无法保证。

(5)安全阀超期无校验,两台安全阀分别是:A47型,弹簧压力范围0.65-0.90 Mpa;A48型,弹簧压力范围1-1.27 Mpa,全部都超出核定工作压力范围。右侧水位表汽、水连接管全部堵塞,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左侧水位表水连接管堵塞,汽连接管堵3/4,锅炉水位反映不准确,不真实,没有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臵,安全附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6)锅炉操作工无证上岗,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培训,盲目操作,违规违纪,串岗作业,擅离工作岗位,这些都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7)项目部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漏洞。如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建立设备运行各项记录,事故发生后,无据可查。

(四)事故原因

1、锅炉没有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臵,由于水位显示不准确,造缺水干烧,在操作工判断失误的情况下,盲目操作给水,致使锅炉产生大量蒸汽,压力骤增,炉胆不能承受外压产生爆炸。

2、补板焊缝质量不符合规程要求,焊缝结构本身存在着严重埋藏缺陷,致使锅炉炉胆不能承受工作压力的要求,是造成锅炉爆炸的主要的原因之一。

3、安全附件失灵,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起到安全附件应有的作用。

4、锅炉操作工无证上岗,盲目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对事故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只注重生产,轻视安全管理,违规违纪的现象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为了吸取事故教训,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对锅炉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对于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锅炉重要受压元件的修理和改造,必须申报劳动监察部门同意,杜绝无安装修理资格

316 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安装修理工作;对安全附件应该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安臵,确保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可靠性。

监理单位对项目部特殊岗位职工必须检查持证上岗情况。

第八节 拆除工程的事故案例分析

一、某桥梁工地拆除施工电梯的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14日13时40分,某桥梁项目部在某工地进行拆除58m高的ST-2A型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作业中,发生电梯笼失控,从52m的高空坠落的重大事故,造成4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

6月9日,某桥梁项目部研究电梯拆除工作,成立了有机械技术员宋某等11人的拆除小组,由项目经理黄某负责领导和地面指挥,项目安装工程处安监科主任邹某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和安全交底,宋某具体负责电梯拆除工作。

6月14日,正式开始电梯拆除工作,上午10时左右,第一节立柱和四个滑轮顺利拆除。准备把梯笼下滑到预定位臵拆除第二节立柱时,限速器发生动作,梯笼被锁卡在导轨中不能升降。当时梯笼内有宋某和王某二人,宋喊在脚手架上的雷某下来两个人帮忙。雷到梯笼内后,宋打开限速器闸,发现调节螺栓松不动,无法调整,就用管钳扳手拆限速器南面的螺栓,雷拆限速器北面的螺栓,限速器整体拆除,宋把梯笼滑到预定位臵,由王某固定好保险钢丝绳后,拆除第二节立柱。11时30分左右,第二节立柱顺利拆除,然后,将梯笼停在第三节立柱的位臵上,距地面高度为52.8m,作业人员从楼梯下楼吃饭。

13时20分,宋某等5人通过外脚手架到梯笼上,其中2人留在梯笼顶部工作平台上负责扶小扒杆。松动立柱螺栓,三人在梯笼内。黄经理在地面指挥。当宋操作电气开关,梯笼下降500mm后,又被卡阻在导轨中,既不能下降又不能上升。宋叫雷用手压开电磁抱闸,扳动一下传动轮,但传动轮扳不动。宋又用电气开关启动,梯笼仍然不动。宋就拿管钳和扳手调整刹车,螺栓松了约1.5个螺纹之后,继续用电气开关启动,梯笼还是不动,就命雷出梯笼检查。雷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宋想再试一下,就在这时只听‚哗啦‛一声,梯笼失去控制,从52.8m的高空坠落下去,造成梯笼内2人和梯笼顶部2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

1、该设备在拆卸立柱作业中,平衡重业已拆除,电梯在不平衡状态下运行,依靠自重和涡流制动下降,依靠电磁制动器刹车、限速器保证安全、而宋在发现限速器发生动作后,不是设法修复,却擅自将限速器整体拆除,使梯笼失掉了安全保证。

317

2、限速器被拆除后,电梯已处于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只能增加,绝不允许有丝毫减少,以确保刹车。但是宋违章松开电磁制动器刹车和调松电磁制动器,减少了制动力矩,加速了坠落速度。

3、保险钢丝绳挂设不当又未进行验算。致使直径12.5mm的钢丝绳在梯笼失控自由坠落时,抵不住巨大冲击力,被导轨架上角铁切断,没有起到保险作用。

4、厂方提供的人货两用施工电梯说明书的型号和设备电气原理因与实物不符,使现场技术人员对设备的技术性能了解不够,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5、监理单位巡视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

(四)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1、建筑安装工程处处长,抢工组组长王某,因对公司的拆除方案,未按规定进行审批把关,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决定给予行政降职处分。

2、建筑安装工程处党委副书记、抢工组副组长王某;副处长、抢工组副组长刘某,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决定分别给予记过处分。

3、某公司经理,拆除电梯的现场指挥黄某,工作马虎草率,指挥失职,对本次事故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决定给予撤销公司经理职务,降为一般干部处分。

4、某公司党总支书记熊某负领导责任,决定给予记大过处分。

5、安监科主任监察员邹某,6月14日13时30分未按时和拆卸人员一起上班,履行监察职责。14时才到达工地,对本次事故负有监察不力的责任,决定给予记过处分。

二、脚手架拆除的事故

(一)事故概况

某桥梁工地一号墩台,在拆除脚手架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二)事故经过

2002年4月7日14时04分左右,总包单位的架子工张XX、黎XX、詹XX、张XX四人执行脚手架拆除任务,当K4处的脚手架拆除基本结束,张XX从K4 —K5之间的次梁经25#双拼斜撑向K5方向转移,拟拆除K5处的脚手架,在距K5处尚有1m多远时,不慎从斜撑上坠落(标高67m),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1、作业人员在拆除脚手架时,虽然系了安全带,戴了安全帽,穿着防滑鞋等防护用品,但在转移行走时,安全带无处可挂,从次梁走过,失足坠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拆除墩顶67m高处脚手架时,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318

(四)事故教训

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审查不严,对分包单位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力,监督、检查不够,放任自流,是造成该事故的重要原因。分包单位在安全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盲目蛮干,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这次事故教训是深刻的,是一起严重的由于防护措施不力,违章操作造成的恶性事故,要以这次事故为教训,加强安全常识教育,加强总包对分包的管理与协调,对特殊工程施工的安全措施要全面细致地制订和落实,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科学组织、严密施工,确保安全无事故。

监理单位对分包单位安全(审查)不到位。

(五)事故防范措施

1、总包单位应切实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负责,要召集所属各工地和各外包队伍负责人会议,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并重新对所有外包队伍的安全资格进行一次认真的审查。

2、对所属施工范围进行一次认真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

3、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的要求外,在墩台下方架设安全网以杜绝事故的重复发生。

4、总包单位要加强管理力度,认真审查和完善分包单位的各种有关手续,按建筑市场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第九节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一、工地便道岔路口发生撞车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3年12月20日XX省XX高速公路的便道与某二级公路交叉的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发生两车相撞,一人死亡,三人受伤。在工地便道的岔路口,下夜班的几名工人,听到一声巨响,只见两车相撞,乘员被抛出车外,血流满地。公安交通干警接到报案及时赶到现场,见‚面包‛车倾翻于路口内,两车相距18米远,倒地的伤者,有的呻吟、有的昏厥过去的。公安干警急忙标记人倒的位臵。并将作者全部护送到医院抢救。据查,当夜某厂司机何某驾驶吉普车送出差的干部去火车站,由西往东行驶,而另一方是工地司机王某驾驶‚面包‛车送病号去医院,由南往北行驶,两车驶进路口,因双方司机事前均未发现对方,临近时措施不及,以致‚面包‛车因左前角与吉普车右前门相撞,造成两车翻覆,吉普车内乘员龙某颅骨骨折救治无效死亡,‚面包‛车上的乘员3人轻重伤。两车严重损坏。

(二)事故发生经过

‚面包‛车头东南,尾西北向左侧翻于岗亭迤南路面上遗有该车右侧前后轮呈西南向东北走向不规则的挫痕,分别长11m和13m,两条挫痕起点分别距岗亭东西延长线为4m和6m,从而证明该车在接近路口中心时与对方车撞触的;吉普车头西北尾东南停在路口迤东北侧机动车

319 道内,该车迤西的路面上遗有大面积绿色漆物挫痕,长12m。漆物经与吉普车表漆比对,是在该车翻滚时与地面挫划而造成的。在漆特物挫痕迤西4m处,遗有一条轮胎挫印,长13m,起点距岗亭南北延长线5m,从而证明该车也是在接近路口中心时与对方车接触。

经勘查发现‚面包‛车前保险左端及转向机横直拉杆损坏变形,左前角及车门凹进、左侧车身大面积挫痕,吉普车两侧前后门、门柱、车底盘、车棚支架变形,右前座向后移位。因两车严重损坏对其制动效能无法检测。

经勘查未发现路面有两车刹车印痕,证明在发生事故瞬间均未采取刹车措施。

(三)事故原因分析

1、路口黄灯信号闪烁法定效力问题。

路口只有黄灯闪烁,是按有信号灯路口管理,还是按无信号灯路口管理。经请示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答复:‚黄灯闪烁通常是夜间单独设立在路口,用以提醒各方向的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注意交叉路口的信号,它不具有控制交通先行和让行的作用。因此,设有黄灯闪烁信号的路口,不同于红绿灯变换控制的路口,应视为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车辆、行人通过设有黄灯闪烁信号的路口,既要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10条(5)款的规定,即‘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也要执行《条例》第34条关于‘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路口’的规定。‛

2、支、干路等级定性问题。

故事发生在路口内,在认定故责任时涉及路口各方来车谁让谁先行的问题,这就是必须首先弄清当事双方各自驶来方向的道路是支路还是干路,因此,对路口两侧道路、交通状况作了实际比较,其结果是便道属支路某二级公路属干路。

3、认定吉普车车速问题。

通过两车相撞,吉普车向前挫滑翻车及路旁证人的证言来认定其车速不低于70km是不可靠的,因此,聘清汽车科研所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试验。经鉴定认为吉普车初速度为70—80km/h,如将吉普车翻滚损失的能量考虑在内,该车速度将高于80km/h。

4、对吉普车翻滚运动过程的分析问题。

两车进入路口,‚面包‛车左前角与吉普车右前门相撞,吉普车右前侧受撞击力,加上本车的巨大惯性力,致使吉普车顺时针旋转90。,向左侧滑13m后,向左翻转180。立起。

(四)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认定

双方车辆驶抵路口时,根据两侧停车线至接触点距离基本相当的情况,如若双方司机认真瞭望两侧是完全可以发现对方的,但双方司机的事前均未瞭望。当两车临近时措施不及造成了事故,属双方混合过错。但王某的车是从支路驶来,按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王某应让行驶在干路的车先行,由于其忽视交通安全未避让,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43条‚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路口,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依次让行中的第1款支路车让干

320 路车先行。让行车辆须停车或减速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准通行‛的规定。何某驾车通过路口虽是优先行驶方,但其车超速,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鉴于双方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定王某负主要责任;何某负次要责任。

(五)事故预防对策

1、工地便道与其它干路交叉时白天应设臵红黄绿信号,夜晚设黄灯闪烁。

2、对工地司机应加强对《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培训。

3、监理单位对工地司机培训应进行督促与检查。

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驾驶拖轮致残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1年5月19日某桥梁工地水上作业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徐某由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残。

(二)事故经过

某桥梁工地从外地招了一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拖轮船上工作。为了节省培训费,项目部只对他们简单交代了安全注意事项,而对水上作业存在的危险、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根本没有提及。5月19日下午,项目部所属的115号驳船在码头装油完毕后,项目部安排一艘拖轮拖带驳船离开码头。当拖轮船首接近115号驳船左舷2号与3号系缆桩之间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拖轮驾驶员王某指挥115号驳船船员带缆作业,而同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115号驳船船员徐某及同船水手李某并未提出反对意见,二人共同接过拖轮船员递交的一根包头缆开始作业。

在此过程中,拖轮驾驶员王某没有明示缆绳该系哪个桩位,徐、李二人也未主动询问,便将包头缆套在2号系统桩上。钢缆套好后,拖轮驾驶员王某指挥将钢缆由2号桩换至3号桩,徐某便将钢缆由桩底往上拉。由于拖轮正随水流后退,钢缆绷紧,徐某的双手被轧在钢缆与系缆桩之间,致使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八指前二节被轧断。经医院鉴定,属于三级伤残。

(三)事故原因分析

1、这是一起由于从业人员未经过安全生产培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伤残的生产安全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2、《安全生产法》第21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第3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人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21

3、由于桥梁工地项目部没有对招收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导致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在此条件下,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从而造成此次生产安全事故。

4、监理单位对项目部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养工作未监督,监督不力也是原因之一。

(四)事故责任与教训

桥梁工地项目部应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三、翻船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公路工程公司第四项目经理部在WH公路大桥施工中,发生了一起渡船翻倾事故,造成1人淹溺死亡。

1989年6月10日,WH地区刮起了5-6级大风。该公路工程公司第四项目经理部领导研究决定:因风大,全队放假3天,主要领导去市里联系工作,购买机械配件。6月11日,领导出发后,风力渐渐变弱了。于是,该队职工G(有船工证,负责出水桩头的处理和驾驶渡船)吃过午饭后,在大约12:40时想起江中某桩头还没有处理完,就叫上一名民工同他一起上了船,船开动后径直向目标前进(与水流方向呈90°角,属于违章行为),当行至岸边约150米处,风力突然加强,江水流速加快,渡船尚未来得及调整行驶方向,已经被掀翻。船上二人同时落水。码头上值班人员发现后,急忙呼救,项目的职工沿着江水往下追去,大约追出400米时,在岸边浅水水面上发现了那名民工,一些人对民工施行抢救,其他人继续往下追。追出大约2公里后,仍不见G的影子,遂放弃了追赶,改为在江两岸寻找。寻找工作同样没有结果。直到6月12日下午16:00左右,G的尸体才被下游2公里左右的某村村民在一个水湾中发现。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G违反操作规程,在禁止行船的大风情况下驾船,并不按规定航线,不按规定的逆水角度前进,人员未穿救生衣,导致死亡事故发生。

2、管理方面

(1)领导全部离开项目经理部,且未指派人员负责项目经理部工作,使项目经理部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该项目经理部没有完善的渡船安全管理规定和船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渡船管理

322 人员的职责,虽然项目领导研究决定全体职工放假3天,是出于对安全生产的考虑,但并没有明确强调不准开行渡船。致使看守渡船码头的人员无法制止G出船行为。

(3)疏于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漠。

(三)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有漏洞,安全规章制度不齐全,船舶码头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发生事故前后项目处于无人指挥状态,驾船者违章行船偏离航线,逆水角度不符合规定而引发事故。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该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有漏洞,安全规章制度不齐全,重点部位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不到位,项目领导不在岗的情况下没有指派专人负责,同时,缺乏对船舶等特种设备及其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

3、主要责任

(1)船舶驾驶员擅自违反操作规程驾驶船舶是引发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项目主要负责人失位,导致现场处于无人指挥状态,加之,该项目安全规章制度不齐全,管理职责不清,各项安全措施不落实等情况。因此,项目主要负责人应负主要领导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以及项目主要负责人疏于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1、根据施工过程,全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重大危险源评价工作。并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详细的安全控制措施,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渡口码头,船只使用、出行应建立安全管理控制程序。

2、项目经理部建立领导值班制度,并认真执行。

3、渡口码头等重点部位应有项目派出的管理人员现场监控。

4、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323

上一篇:述职报告与工作总结下一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