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业5教师版

2022-10-01

第一篇:高三语文作业5教师版

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通用5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快快来写一份述职报告吧。你还在为写述职报告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1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告以段落。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对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为此,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我希望通过我的学习,可以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更加牢固地树立了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为培养一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重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快速提高了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来,我总是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为了提高教学能力,我不但潜心研习理论专著,汲取名师教法精髓。在教学实践中,我反复探索,积极创新。今年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在总复习阶段,要抓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找到总复习教学的结合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我是这样做的:

1.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阅读《译林》、《散文》、《读者》等优秀报刊。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除让学生广泛阅读外,每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因为在短时间进行大量的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到初三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老师只启发和点拨即可。

2.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4.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一开始到高三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两到三本书。

5.我把听说教学放在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每天开展课前5分钟讲演、诗歌默写比赛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勇于钻研,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

几年来,我始终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时常早出晚归,以校为家,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书育人。另外,我还经常利用课余及节假日休息时间钻研业务,加强基本功训练,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的好老师。

经过努力,我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中,才不会一下子干涸。我总是想把自己置身于集体这个大熔炉中,不断锻造自己。身为语文组组长,我时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开展教研课题的讨论,开展听评课和说课活动,使全组形成了浓郁的科研气氛。虽然今年担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紧、压力大,但我和我的组员还是全力以赴参加了宽城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大赛。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校虽然地处僻远,但教学活动开展的却毫不退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2

20xx—20xx学,本人担任高20xx届3、4两个班高三语文教学,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下,恪尽职守,努力拼搏,积极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此,作以简单总结和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政治思想表现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始终保持鲜明、崇高的政治觉悟,政治思想觉悟高,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时刻注意思想品德修养,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时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热爱学校,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勇于承担工作,任劳任怨,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前后顶课一个月、顶班主任十八天;待人热情,关心集体,处事公正,团结同事。

二、思想教育管理

第一、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注意教师形象和素养,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教学和辅导、批改作业等工作,能够认真完成教研组和备课组分配的各项任务。

第二、热爱、关心所有学生,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学习、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注意激发学生奋力拼搏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坚持勤跟,坚持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严格管理,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错误,坦诚交流。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

三、课堂教育教学

第一、根据学校的高考任务和教材内容,认真研究资料和方法。

通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准确把握考试说明、正确理解教材、合理安排复习资料的使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第二、有机地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

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第三、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备课、辅导、考练三个环节上下功夫,花气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

较好学生点拨式辅导、较差生详细型辅导、很差学生鼓励性辅导;考练不超越考试说明、注意结合课本、注意考题的固定性和灵活性,考后认真改卷,及时反馈并查缺补漏。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虽然作为普通班无尖子生、整体基础差,但所带班级月考语文成绩明显上升(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在第三次月考中名列普通文科班第一)。

四、教研教改方面

第一,认真组织教研组工作。根据教学实际,共同探讨并制定上报教研组计划。坚持教研组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鼓励为主,客观评价,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期末进行认真总结。

第二,协助教研室完成校刊编辑工作。

第三,注意抓好第二课堂。根据高考实际,结合语文学习,发掘写作兴趣,进行提高培养,使大多数同学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学期初,组织学生观察二部风景,撰写旧体诗词一百二十多首。

第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研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在去年发表五篇教学文章的基础上20XX年XX月底前在省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教学论文六篇。

经过语文组教师共同努力,语文组被评为20XX—20XX学优秀教研组,本人被评为20XX—20XX学优秀教研工作者。

总之,在20XX—20XX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与全体同事共同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特别是我校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点成绩。同时,自身肯定有诸多不足之处存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虚心学习,继续努力。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班和高三(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所教高三(6)班是理科专科班,语文底子本就薄弱。高三(5)班虽然说是文科重点班,但是班级以美术特长生为主,这学期,学生几乎把心思都放在了美术联考上,给予学习语文的时间寥寥无几。加上自己第二次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缺乏经验,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比较大,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不予以置评。我只想说,走过一半高三,我无怨无悔,在不停息地努力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对现在的教学工作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深入研究《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结合学情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我们学校学情特殊,每年的会考都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标准,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根据要求选择练习,强化训练。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会考的基础巩固,顺带拓展高考的要求,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同时,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担任过高三教学工作的老教师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学习教材,这些经验都是直接得出来的,是对高三教学工作的集中反映。只有通过交流学习,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更显著的提高。特别是我校实行的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听课——交流——实践——总结”这一途径,让自己的教学管理不断丰富和提升。

二、落实课内基础,强化知识点

语文会考虽说不难,但我们学校亦有部分学生处于过与不过的临界点。而且,高一高二的松懈导致很多学生对教材陌生、知识点漠视。所以会考的统筹复习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势在必行的。

于是我在高三初期就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十月初开始进入会考复习,用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课内文言文,也强化大纲要求的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具体落实知识点,分点一一击破,主要是通过典型试题练习,过关检测、漏洞补查来完成,当然中间会穿插综合试卷。至于课内现代文的复习,以练习带动相关知识点的落实,也用了相当一个月的时间。

会考试题不难,都直接取材于课本,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要求背诵的篇目,就基本能拿满分。但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课本的`背诵篇目,每节课前,五分钟默写。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又一轮一轮地测试、检查背诵。

三、灵活安排,注重体系

由于高三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因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出发,我复习还贯彻“灵活性”这一原则。例如,在复习基础知识三四天后,就安排一堂课作文课,这时,学生的效果也比继续按部就班地继续基础复习好得多。当然,有时基础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还可以动员学生参与到讲题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其乐无穷。再如,可把语言表达练习和名句默写结合起来,穿插进行;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练习相辅相成,等等。总之,灵活掌握高考各知识点的穿插、配合,使学生经历一个既完整、系统,又灵动高效的复习学习过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识点互为联系、综合渗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潜能,从而相对避免、因过长的同一内容复习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性。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还要有高度的全局观念,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穿插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又能保证使各个考点都能在整个过程中时时有所体现。

回首这一学期,我收获颇多,但是我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吸取组里教师一些好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4

我今年担任高三年级五、六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年又结束了,在这里我对一学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2、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

3、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

4、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艺术生受特长学习影响。

5、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

6、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

7、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教学体会

在正式展开复习之前,我针对20××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读了××年考纲、考试说明以及20××年全国总共18份高考试卷,特别是重点关注福建以及5个新课改区(广东、海南、宁夏、山东、江苏)的高考试卷,认真分析,深入领会,精心选题,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真制定第一轮复习计划。

还注意和同事研究学习,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讲授到复习考试的合理安排等教学环节,认真吸取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制定计划。按照学校要求,高三语文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扎稳打,对高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要面面俱到,即使没有涉及到的,只要和高考有关的,仍有复习的必要。备课要细,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补漏要勤,检测要有针对性。为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做准备。

第二阶段,知识的网络系统阶段。以专题训练为依托,以第一轮复习为为基础,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以专题促归纳,让学生对所有考点的知识心中有数并自我成体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归纳,这样的东西才是他们自己的。

第三阶段,模拟提高阶段。在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必须精讲,而且坚决不再留任何尾巴,不把遗留的问题带到下一次的考试。不论哪类班级,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重视语文学科学习,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比较大,我只想说,走过高三,我无怨无悔。我只想把我的做法谈谈。

1、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大部分学生总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高考语文成绩完全靠运气,而且到高三,各学科大量的做题,势必给可怜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没时间做语文看语文的局面。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在课堂上要质量,要效率。努力为学生学语文、自己教语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

2、营造民主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上多关注语文弱科同学,给他们精神鼓励,让学生在自信的阳光下成长,学习。对各班成绩优秀但语文总拖后腿的学生,利用课余和周六时间帮他们扫除学习中的疑问,耐心的讲解以此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收到良好效果。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某一闪光点,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3、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

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我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其次,讲清试题的角度,即是怎样来考的,如,试题自身是给一篇科技短文选择题,实质是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倾向,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再如,以变换了的种种说法,考查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以句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翻译能力(即翻译时加上什么样的关联词)。

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如判断语句是否有语病常用三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法、逻辑事理分析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法。

纠正错误务必落实。对于教师而言,要了解学生错在何处,为何错,哪些学生错,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要求答错的学生要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改正,掌握避免差错改正错误的规律。

要讲究拓展。某题考查某内容、某种角度,同样的考查内容,还可以从哪个角度考。同样的要补充,有些变化的更应补充。这样,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复,加上一定的变化,来增强对此一类题的理解,做到练一些题,通晓某一类题。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自选课外题,以拓展对某一类题的范围、考查方式的认识。另外,还特别注意在讲评中坚持正面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到差距,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总结教训,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批评、指责、扬一批人压一批人,或者以“高考题比我们的练习更难”相威吓,都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负面效应。

4、深入研究考试大纲,重视信息的沟通

在高三开始时就细致研究分析××、××年的语文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在教学中,除了抓紧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外,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4~6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题,还有作文。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细化内容,序化训练,深化辅导,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三、专项复习,狠抓薄弱环节。

1、复文言文,我们把大纲规定背诵的篇目归拢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将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归纳总结也印发给了学生。

2、诗歌鉴赏,我们分三步进行复习:

(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

(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作为一般常识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

(3)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3、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

(1)要求学生借阅《读者》《青年文摘》等,订阅《语文报》等优秀报刊,在班级传阅。

(2)要求学生坚持抄范文,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

(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

(4)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坚持每周背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四、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感谢领导对我的工作支持,感谢学生对我的配合,让我艰辛而快乐地走过了一段值得我久久回忆的苦辣酸甜的岁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会继续快乐地奉献我的才智与汗水。高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5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3)班、(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随着这一学期的结束,我的语文教学阶段性任务也圆满地完成了。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现对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深入研究高考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新课标,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高考要求,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2、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3、利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在本学期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只要有征文比赛,我就让全班学生都写,再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参加。这样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有了一定的提高。还在语文课上,强化背诵,取得了很好的收效,这一大胆的尝试,受到学生热烈欢迎。使整个课堂体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4、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我每周准时参加语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在研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听课、评课,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一至二节,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个人学习

在平时工作中,我还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充实自己的大脑,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尤其是敢于运用新课改的先进观念,创新性运用到课堂中去,大胆让学生去组织、创新,教师起到指导作用。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还订阅《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学习》等语文教学理论性杂志,虚心学习,勤于总结,锐于改革,勇于科研。我能够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对工作一丝不苟,以认真扎实赢得了学生的尊敬,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各种手段,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现在班级情况稳定,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互帮互助,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

回首这一学期,我收获的相当多,但是我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吸取组里教师一些好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

第二篇: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一、基础训练(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舟楫/编辑 暴晒/一暴十寒 大煞风景/煞有介事 ......B.翘首/翘尾巴 道观/洋洋大观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熨斗/熨帖 识文断字/博闻强识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D.伺候/伺机 呼吁/长吁短叹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解析:B(A、jí

bào/pù

shā /shà

B、qiáo/qiào

guàn/guān qū/qǔ

C、yùn/yù

shí/zhì

yìng

D、cì/sì

yù/xū

páo)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席间杨六通意气风发,纵论时势,谈锋之健,无人可及,充分展示了他的纵横捭阖之才。 ....B.小区后面也就是

八、

九、十号楼后面停放的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的车,小区日后的繁荣略 .见一斑啊! ...C.我和小李出生在同年同月同日,我们的出生时辰双方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兴趣爱好又完全相同,我们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D.当记者就更应当追求标新立异,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一些记者却总是喜欢去当叫花子,干些拾人牙慧的事情。 ....解析:D (D拾人牙慧: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残渣。比喻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A项纵横捭阖: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联合;此处用来形容谈话才能,不准确。B项略见一斑: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但小区现在停车的情况和日后的繁荣之间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在此处不当。C项难兄难弟:nán xiōnɡ nán dì,形容两兄弟同样好,难分上下。今多反用,讽刺两兄弟同样坏;nàn xiōnɡ nàn dì,指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也指曾经共患难的人。此处两种读法和意义都不恰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 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 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 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三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今年10月飞向太空,任务实施期间,将由一 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解析:A(B句语序不当,句中“下一批”不应限制在“湖北”前,应放在中心词“直航点”才合句意表达要求。C句谓语“发生”与宾语“超警戒水位”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出现”,并在句末加“的情况”。D句“三名航天员搭载神舟七号„„”说法不合逻辑情理,应是“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或理解为主谓搭配不当,将谓语“搭载”改成“搭乘”。)

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后工业化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风险社会”

②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③这是权力的基本职责所在,更是职业的底线道德所在

④为大发展、大跨越欢呼时,社会管理者尤其需要保持警惕、完善制度 ⑤做好应对“文明的风险”的准备

⑥这样的风险更多地来自人类自身,是所谓“人造风险” 或“文明的风险” ⑦种种事故验证了德国社会学家贝克一个这样的结论

A.⑦②⑥①④⑤③ B.①⑥④⑤③⑦② C.⑦①⑥②④⑤③ D.①②④⑤⑥⑦③ 解析:C(⑦句是总起句,指出有这样一个“结论”,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阐述结论的内容)

二、古诗鉴赏与名句默写(共13分)

⒑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3分)

解析: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王诗将木兰花、庙宇的三十年间由盛而衰的变化来突出人、事沧桑之感;崔诗将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对比”手法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各1分,共3分。如未分析情感扣1分。)

⑵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试分析不尽相同的原因。(4分)

解析:不同之处:王诗写了作者因看到木兰院从兴盛到衰败,寺僧已发白齿落的情景而发出今不如昔的悲凄感叹;崔诗写诗人去年寻春遇艳的惊喜,今年却重寻不遇,因而有怀人、惆怅之情。(每首诗分析各2分,共4分。)

⒒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 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

⑵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潜《桃花源记》) ⑶连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⑷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⑴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⑵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⑶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⑷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班会课上,讨论“宽松民主与严格约束”哪种班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问题。请在横线上填入话语,进行辩驳,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组所填辩驳话语不得超过30字。(6分) 第一组:

正方:我们可以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难道你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吗? 【答案示例】反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3分)

第二组:

【答案示例】正方:难道你希望当一匹被笼头套住的马,不再自由驰骋吗?(3分) 反方:断了线的风筝不仅不会飞得更高,反而会一头栽在地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正确运用修辞手法(1分),内容与对方相对、观点鲜明(2分)。每超1字扣1分。

23.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在人们揽胜景、度佳节的同时,景区中 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集中凸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发出呼 唤文明的声音。请在以下范围内任选两点,各拟写一则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广告。(6分)

范围:①不乱丢垃圾;②不攀摘花草树木;③自觉排队轮候;④遵守交通规则。 要求:①内容贴切;②语言得体、生动;③不超过20字。 示例:①投入大自然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②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答案示例①] 范围:② 公益广告: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答案示例②] 范围:④ 公益广告:绿灯行,红灯停,自觉守则你最行。

[6分。每则3分。内容1分,得体1分,生动1分。]

四、写作训练(13分)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因此,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和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为这则材料写一个炫丽的标题和精彩的开头。 参考答案: 【炫丽标题】

1. 《遥远的诱惑》

2. 《在那遥远的地方》 3. 《路在脚下,梦在远方》

4. 《流浪的远方》

5. 《身未动,心已远》 6.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远方》 7. 《梦归远方》 8. 《流浪着去远方》 9. 《向远方借梦》 10. 《让心灵去旅行》

【精彩开头】

1. 青虫脱茧,心系远方,满怀希望与向往;鸿鸟离堂,心怀远方,满怀热情去流浪;凤凰涅槃,心装远方,回蓦曾经痛苦中的绝望。

2. 天空中没有路,苍鹰依旧在飞;沙漠中没有路,驼铃依旧在响;生活中没有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流浪到远方。

3. 此处是喧闹,彼岸是宁静;此处是繁杂,彼岸是简单;此处是勾心斗角,彼岸是光明坦荡;此处充满着竞争,彼岸满是希望。

【导写分析】

这是一篇自主命题作文,给学生的空间较大,选材主要围绕“远方”展开,可以写追求、向往、探索、梦想在远方等方面的内容,材料比较好组织,便于抒情议论,学生有话可说,考查的重点在语言和材料的挖掘,以及探讨的深度,平时作文基础好,尤其是文笔好的同学分数不会太低。

五、美文欣赏

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

张丽钧

我给高三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画的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取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道材料作文题,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人生镜鉴。终于废寝忘食地熬到了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题、万种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锯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因为它无法连接梦想的两岸。

何止高三?人生时时处处不都是如此吗?

“小聪明”不是“智慧”,但“小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聪明的手一次次地锯断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地宣布了一项新纪录的诞生。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总是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某处,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

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造出了这些词,预备给后人恰当地使用。而我们,果然就用上了,并且用得恰当到让人悲凉。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欲望的本能动作。残缺的十字架,诅咒般地投影于你我他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马路上有之、空气中有之……只有汇报材料的数据中没有,但这是一种更大的取巧。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明了: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第三篇:高三语文提优散文阅读(教师版)

锦绣前程

高考语文(散文)【

日】

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到石码去

□ 舒 婷

1.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可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一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2.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砺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张开,褐色的宽裤管带起腥味的风。鱼尾甩动的大箩筐辚辚地拖过条石街,到处是闪闪发亮的鳞片。

3.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石街像一条流动的火河。临时请来帮忙的渔妇靠在门框上,被正午的倦意侵袭,渐渐打起盹来。

4. 一支蜡烛在硕大无朋的圆桌上自得其乐。

5. 妈妈的床缩在大房子的最深处,垂着蚊帐,像一艘落下帆的小船,泊在荒凉的海边,涛声时高时低。

6. 外乡、独处,又怀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生命。她好幻想又多愁的气质足够让她在阵痛的间歇中体味处境的寂寞和神秘。也许她想起外婆家她的清净的卧室,风百无聊赖地翻动遗忘在钢琴上的乐谱,自鸣钟一下一下地测量着岑寂,枕边那一册《聊斋志异》犹夹着多少狐仙和鬼异的故事呀,在她们那一帮教会女生中,她时常拿这些故事吓唬吱吱叫的姑娘们,其实多半首先吓唬了她自己。 7. 突然一阵风,凉凉的(妈妈一直这样强调,而且声明她决没有睡着),烛焰低抑,一个黑糊糊的影子隔着蚊帐撞往妈妈怀里。妈妈大惊,猛地撩起蚊帐,只见那渔妇靠在门框睡得正熟,一只黑猫蹭过她厚实的赤脚,一窜上了街。蜡烛快燃尽了,小小的火焰犹如一面小旗,飘动、展开、垂落……

8. 我在那天下午出生,妈妈那天看见了什么,谁知道呢,但从此我便有了“精灵儿”的绰号。 9. 满月之后,绸缎庄老板把他的三小姐和外孙女一同接回大都市。我那常在地方小报上发点歪诗的爸爸,抱着他的鬈发黑黑、肤色雪白的“精灵儿”,在花园回廊上大叫:女神,我的女神。尽管后来女神长成了丑八怪,但父亲对我的溺爱有增无减,原因也和我的“精灵”有关。走在街上专挑沟沿、栏杆走,和男孩子去钓鱼,上树,吊在龙眼树上偷嘴,都有我的份。尤其我们的家在政治风云中遭难之后,妈妈遇事总得和我商量,在她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常是一声“精灵鬼”。

10. 有一天我要填履历表了,妈妈告诉我籍贯要写泉州。什么?我明明出生在石码嘛!泉州我随爸爸去过,我一点儿不喜欢。泉州是一条又一条绕来绕去绕个没完的小巷,一张又一张据说是亲属而又从未见过面的脸孔。籍贯在泉州是多么暗淡呀。

11. 而我的石码镇白天有慷慨热烈的阳光,存在石缝,流在海滩。到了晚上就发酵成浓浓的酒香。清冷的月芽儿像一弯快镰,收割一簇一簇浪花,波涛哧哧笑着,纠缠着苍白的石阶。码头边泊着小小的渔船。透过船篷是红红的灯,看得见古铜色的脊梁护卫着一窝甜甜的梦,梦中的渔家孩子像黑鳗一样扭动着。啊,咸味的梦和大海息息相关。

12. 让我籍贯一栏藏着我的渔镇吧,今天填乡音如缕,明天填南由一管。我在我自己的热爱中,吮吸爸爸妈妈的回想,丰满了我出生的那一块热土。

13. 过了许多年,我在一些场合认识了不少石码人,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去玩,并且告诉我,再也没有那条石街了,都成了柏油路,那种古堡似的老房子怕也不在了,甚至鱼也少了,现在镇上的主要经济是工厂。

14. 终于有一天,我把一张六角钱的船票端详了许久。六角钱,这么简单,一艘突突突弥漫着汽油味的小机轮就能把人带过三十二年辽阔的怀想,抵达梦之湾吗? 三十二年,小镇的人与事也在我的思念中成长与凋谢。我常想那一只那么残酷地掴我屁股蛋的蒲扇大手,现在一定像老树皮那样搁在膝上,还会有孩子愿意听他讲陈年烂芝麻吗:三十多年前,有位爱抹眼泪的“先生娘”在

- 1锦绣前程

高考语文(散文)【

日】

少爱意的种子在细雨中萌芽,有多少缱绻的情丝在小雨中梳理,这其间,往往有件不经意的道具——油纸伞,那颜色多是粉红,在江南的粉墙黛瓦之间,在水乡的濛濛水雾之间,点缀为一团灿然的意境。油纸伞真是一件好道具,一旦从雨巷中飘出,就将好些个目光牵了过来,目睹着举伞的人过了石桥,下了石阶,上了乌篷船,那伞依旧是恰到好处地斜撑着的,船随水去,在密密的雨幕中渐行渐远,只有油纸伞的粉红依旧明亮,当然,它也渐渐地被细雨调成了一点红晕,最后在远处完全融进了雨幕,直把失落和怅惘写满了那些从窗格子里伸出的男人们的头颅。

④江南总是多雨,油纸伞就会经常在小巷中游弋,就有人窥得了油纸伞下姣好的面庞,就有胆大的约了喝茶、听戏、逛园子,一来二去,竟然就走到一把油纸伞下了,执了纤纤素手,还去挠那手心,那手心已有些潮了,同样潮的还有那举伞的手,就有些持不住,两人拥到了一起,那伞就顺着石阶跌了下去,径直滚到水中,被淘米者拾起,摆落了水珠,悄悄地立在后生和女子身边,端着米箩走了……

⑤在江南,油纸伞并非仅仅是遮雨的工具,它的确还是爱情喜剧中的一件道具,是诗歌和散文的意境。

⑥其实,油纸伞并不是江南才有,在我的家乡也是有的,当然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而是有钱且生活仔细的人家才有。我记得二姑妈家里就有一把油纸伞,她家虽算不上富裕,却也是过得去的人家,一家三口两个人劳作,二姑父又有裁缝手艺,经济上不算困难,家里就有一把油纸伞。打油纸伞是二姑妈的专利,二姑父和祖庭哥在雨中出门都是戴箬叶斗笠,只有二姑妈雨中出行才打那把油纸伞。那时祖父还在,二姑妈便时常来看她的父亲,而且多半是下雨时来,因为下雨出不了工,出不了工的时间正可以培植亲情。远远地看到对门山岭上有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在移动,就知道是二姑妈来了,这时母亲便忙从火塘里取下一块腊肉,烧、洗、剁,上了鼎锅煮上了,二姑妈还没有到,她裹了一双小脚,加之怕摔坏了她的油纸伞,走那段路就特别费时,待她走到时,那锅腊肉差不多快熟了。

⑦二姑妈特别爱惜她的油纸伞,从不借人自不必说,每次用过,必定立马撑开,倘是出了太阳,一定拿出去晒,但必是早上的太阳或是傍晚的太阳,正午的太阳太烈容易把纸晒脆。

⑧不论怎么爱惜,也有坏的时候,那一回,二姑妈打着伞在林间小道上摔了一跤,油纸伞被树枝子戳破了几个小窟窿,她待纸伞晒干,连忙找来糊窗户的丝棉纸(我们叫皮纸)补好窟窿,又要祖庭哥去学校找老师要来一笔管红墨水将补丁染成红色,本想再找点桐油油一下,实在没有找到,倒是有人教了他一个土法——摘下两个尚未成熟的青桐子,掐了那小尖尖,把那流出的油质的东西涂在补过的地方,二姑妈方才心满意足地收起了油纸伞,装进了二姑夫专门为其缝制的布袋子里。_ ⑨那年端午节,二姑妈给祖父送包面来,其时我们刚从外婆家领回一只半大的白狗,它还不认得二姑妈,二姑妈刚一上稻场坎,它就扑过去了,情急之中,二姑妈用油纸伞来挡,狗把油纸伞撕破了一个口子,二姑妈的气愤可想而知,忙从柴禾堆里抽出一根棍子去追打那狗,一个小脚女人怎么可能追到一只狗呢?追打不到便更加剧了她的愤怒,骂骂咧咧说了些很不好听的话,母亲已经要发作了,看着父亲还是忍下了,还给二姑妈赔了一堆的不是,说卖了鸡蛋凑够了钱给她买一把新的,二姑妈也没再说什么。那狗也若无其事地睡到火塘里的狗窝里,谁也没想到二姑妈竟然会突然袭击,她冷不丁打了它一棍,而且下手那么狠,白狗一声尖叫,爬起来就跑,可是它已经跑不快了,有一条后腿已经不能着地。母亲再也不能容忍了,把二姑妈指责了一通,二姑妈站起来就走了,那个端午节就这样给搅了。

⑩从那以后,二姑妈好几年没到我们家来,以后看祖父总是差二姑父或是祖庭哥来。

⑪后来她就病了,而且病得越来越重,我们去看她,母亲也去了,给她带去了两把伞,一把是那把破的,一把是我们新买的,二姑妈把旧的留下了,新的终是没要,还握着母亲的手,说了一遍又一遍的填情话,直说得母亲的泪水涟涟。

⑫二姑妈去世好些年了,每到雨天,我眼里总是浮现出她举着油纸伞蹒跚移步的样子。 ⑬油纸伞总在故乡的意境中摇曳。 (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6期) 5.将开头一段改为“油纸伞不知何时就悄无声息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锦绣前程

高考语文(散文)【

日】

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琅琅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9.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

(2)二者形成一种对比(反衬)关系,旨在突出现代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现状。 10.文章结尾说:“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在“繁华”中“诗意栖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

11.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第四篇:教师版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教师版)

主备人:朱泉辉

2018年10月16日

1.(2018南京、盐城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

黄庭坚

关寒塞雪欲嗣音①,燕雁拂天河鲤沈。 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 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②。

[注] ①嗣音:传递信息。②《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 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分析诗句蕴含的情感)诗中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感情?(6分) 明确 (1)前两联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宦游在外,思念亲人,却只能以书信和叔父交流,想见不得见,想归不得归的惆怅寂寥。

解析 (1)解答这类题目抓住题干、作者、注释、关键词、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由注 释“嗣音”可以得知诗人身处“关寒塞雪”的艰苦环境中,想要给叔父写信;“燕雁”和“河 鲤”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传递书信的意象,然而条件艰苦,书信难达。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叔父交谈互相慰藉的迫切,然而归期未定。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后两联多用虚笔,请做简要分析。(5分) 明确 (2)后两联诗人运用虚写,想象自己回到家乡,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田园之美。既表现了自己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又构想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解析(2)题干已点明手法为虚写,学生应侧重于其表达效果。“弓刀陌上望行色”一句,诗人站在塞外的道路上,见行色匆匆归去的人们,联想到自己归乡之后的情景,想要与儿女家人欢聚一堂,秉烛夜话。尾联用一个“更”字,加深了诗人欲与叔父东归而去的渴慕与期盼。结合注释,可知尾联化用《世说新语》典故,表达了诗人离乡之远,时间之久,颇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

2.(2018苏北四市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问题。(11分)

月下呈章秀才 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注]过。

[注] 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①视听结合、借景抒情;②借蟋蟀鸣叫和寒鸟跳动,写自己难以入眠的愁苦;③承

1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接开头的“摇落”和“奈此何”,引出下文的身世感慨。

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颔联是写景的句子,然后从写景艺术中寻找恰当的手法加以表述。上句从听觉写蟋蟀鸣叫,下句写寒鸟在树枝间跳跃;同时,诗句中写景的诗句必然会包含作者的情感,由景入情,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即可。

(2)(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5分) 答案 (2)①草木凋零的无奈;②人生向老的忧伤;③被贬他乡的哀怨;④家贫无以招待好友的愧疚;⑤对章秀才的赞美(赞美章秀才有魏晋名士的风度)。

解析 (2)“百感”是全诗的核心字眼,统领全诗。对于此内容应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联中写自古以来,逢秋悲寂寥;颔联借景抒情,写出内心愁苦;颈联“向老”二字可见人生流逝的悲苦,同时也可见贬谪之苦;尾联紧扣友人之感,颇为复杂。

3.(2018无锡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相关问题。(10分)

蝶恋花 [清]谭 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1)(鉴赏艺术技巧)词的上阕前三句是如何刻画主人公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以环境的幽深烘托女子的孤单寂寞;通过埋怨鹦哥错报信息的行为(心理)描写她思郎心切。

解析 (1)首句写庭院幽深之景,以景物相衬;

二、三句通过心理活动来直接表现人物的形象,通过埋怨鹦鹉错报信息从而曲折委婉地传达出自己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试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下阕虚写,前三句通过想象男子在江南生活的情景,担心男子留驻江南,希望他早日回家相聚;后两句是侧面描写,表达对男子的思念心切;想象自己变成车前草,阻断男子西去道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解析 (2)下阕整体属于虚写,前三句,通过想象男子在江南生活的情景,同时以反问之句侧面表现盼归之切;后两句想象别后之行,以此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 4.(201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梅 郑 谷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 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 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

(1)(鉴赏首联作用)简要说明首联在全诗中的主要作用。(4分) 答案 (1)点明离别的时节,“寒”、落梅等渲染离别惆怅气氛,梅花飘落为下文“孤香黏袖” 等做铺垫。

解析 (1)关于诗歌中某一联的作用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首联侧重写景,写早春时分,点明时节;“寒春”一词在表明时令的基础上写出寒意袭人,同时后一句中“雪飘飘”通 2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过写梅花飘落更添惆怅之意,渲染离别时哀愁的氛围;首联写梅花飘落为下文做铺垫,同时点题。

(2)(分析诗歌内容)这首诗是如何借梅来抒写离情别绪的?结合

三、四两联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作者不直言离人不忍离去,而是通过写梅花在酒杯中照影,黏在离人的衣袖上,离人踏上行程,梅花又跟随过桥,表现梅花的多情和依依不舍使离人断肠,作者写梅花的多情其实是写离人的多情,这些写显得委婉含蓄。

解析 (2)题干中已明确指出“离情别绪”的情感,学生答题时应该紧扣此词;同时答题指向为借助梅花的描写,将两者结合即可。第三联先将梅花与桃花作比,突出梅花的“素艳”之特点,同时后一句直接描摹“孤香黏袖”写依依惜别的深情;第四联写离人肠断,直接抒情,同时写梅花片片跟随,无情之物顿时也具情感,两者交融。 5.(2018如皋中学月考,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①赋,何意陆沉黄绶②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③,割鸡④令得近乡关。

[注] ①凌云: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中有“飘飘有凌云之气”。②黄绶: 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③湔祓(jiān fú):举荐提拔。④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首联运用了用典和对比的表现手法。第一句用司马相如的典故不仅盛赞朋友才华 横溢,还与下一句形成对比,突出了朋友高才华(高志向)与低职位之间的强烈反差。

解析 (1)诗人首先用典,“凌云”,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陆沉”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常用来称“市隐”之类的处世态度。再运用对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将高才与低职相对比。

(2)(分析情感)诗人在尾联向执政“诸公”发出“寄语”,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6分) 答案 (2)①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与关切;②对统治者重用人才的渴望;③对埋没人才这种现实的不平与愤懑。

解析 (2)尾联出语婉转,但仍包含怨愤不平之意。“割鸡”呼应首联的才高位卑。尾联为友人向执政诸公吁请,希望他们从中斡旋,让他能在近乡之处做一个地方官。诗中人物的贫贱自守、兀傲奇崛、放旷不羁、愤世嫉俗,也正是黄庭坚的自我写照。诗人为其坎坷遭遇大鸣不平,抗议世道的不公,实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6.(2018扬州中学阶段检测,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梦 回① 林景熙②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 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1)(分析诗歌的内容)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3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答案 (1)诗眼应该是:“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1分)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第一句,描写了梦醒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来的景物描写、个人感情的抒发做铺垫。

解析 (1)本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愁”字,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愁。第一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自然引出下文梦醒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6分) 答案 (2)①最后两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深夜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②衬托手法,用“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长夜难眠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

解析 (2)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无风”是静,“莲叶响”是动。“水寒”之下的“未眠鸥”,衬托出未眠的还有人。一联诗句中,可能多种手法并用,注意要点是否答全。 7.(2017常州一模,10—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问题。(10分)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 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点明时令气候,营造了空阔寂寥的氛围;以“北风寒”烘托别时悲凉的心情。 解析 (1)送别诗的写景除了交代背景(时间、地点、事件)外,还有渲染气氛的作用,答题时可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北风”说明是在冬季,“寒”既指天气寒冷,还指因与友人分别而内心寒冷。

(2)(分析情感)“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案(2)道路遥远难行,表达对友人此去的关切担忧;山川阻隔,后会难期,抒发离愁的沉重。 解析 (2)写景是为了抒情。“吴楚”说明两地相隔之远,其道路之艰难可想而知。体现诗人对远去的友人的关切担忧与思念。

(3)(鉴赏诗意)

三、四两句与王维《渭城曲》中哪两句的诗意相似?(2分) 答案(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果记得,书写出来不是难事。因为两者都有举酒属客之意和感伤离别之情。

8.(2017南京、盐城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 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 ①大历四年(769),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此诗即作 于成都客舍。②其那:怎奈。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5分)

4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答案 (1)不受重用;韶华易逝;苍生之痛;羁旅之苦;孤独寂寞。

解析 (1)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续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主观原因: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年华易逝;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心忧苍生;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羁旅之愁;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愁无知音。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请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江上蝉鸣空满耳”的妙处。(6分) 答案(2)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解析 (2)赏析,就应先说手法,再说内容、情感、效果等。末句是写景句,可见是以景结情。末句紧承前句愁无知音之意,此句意在强调只有满耳蝉声,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反倒更引出无穷愁绪,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9.(2016南京、盐城一模,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避地寒食 韩 偓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 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①便息机②。

[注] ①当年:壮年。②息机:息灭机心。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中作者言“愁”,有哪些具体缘由?(4分) 答案 (1)恰逢寒食,淹留异地,知己稀少,时局艰危。

解析 (1)首先找出诗中言“愁”的句子,其中第三句直接点明了“愁”,那么缘由便集中在第三句前后,分别是第

一、二句,以及第

五、六句;继而进行概括,得出“淹留异地”“况逢寒 食”“知己少”“时局危”几点。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请简析本诗颔联运用的手法及其妙处。(4分) 答案 (2)借景抒情,表达孤馆独坐之愁。上联以浓春盛景反衬,下联以斜日空园之景烘托。 解析 (1)首先找出诗中言“愁”的句子,其中第三句直接点明了“愁”,那么缘由便集中在第三句前后,分别是第

一、二句,以及第

五、六句;继而进行概括,得出“淹留异地”“况逢寒 食”“知己少”“时局危”几点。

(2)本题提问非常明确,指向是颔联,首先答手法,而后分析手法的作用。颔联写景,景中含情。手法即“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而后再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妙处。 (3)(分析诗人心理)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3分) 答案(3)一方面感慨为功名所累,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壮年就息灭机心的不甘。

解析 (3)既然是矛盾心理,肯定包含对立冲突的两方面情感。阅读尾联诗句内容,并结合相关注释可知,前一句感慨为功名所累,后一句则表达了壮年就息灭机心的不甘。 10.(2016无锡期末改编,10)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9分)

如梦令·建康作 赵 鼎[注]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 [注] 赵鼎(1085—1147),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 (1)(鉴赏诗句)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1)①写出了楚天的空旷与寂寥,暗衬出词人的心境;②为全词最后的情感表达积蓄了力量。

5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解析 (1)赏析诗句表达效果题要重点把握诗句所表达的内容、情感以及作用。

三、四两句 为写景句,先考虑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再考虑其跟词人情感的关系,最后再联系上下文探讨这两句的作用。

(2)(分析词人情感)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 (2)孤独(凄凉)之感,寂寞思乡之情,忧郁(忧愁)茫然之意。

解析 (2)“目送孤鸿千里”是说词人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看到孤鸿也随江流远去。“孤鸿”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孤独、哀伤的代名词,此处也是一样,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之感。千里之外为家乡,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另外,结合前面的“迢递”可知,该句还表达了词人的忧郁(忧愁)茫然之意。

11.(2018无锡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湘 中 [唐]韩 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 贞元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此 诗即为作者被贬谪途经汨罗江时所作。

(1)诗的首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 (1)画面:两岸山猿哀愁,江中鱼儿狂跳,江面波涛汹涌的汨罗江景。作用:营造出一种愁惨感伤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抒发诗人因谗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解析 (1)此题分设两个考点,一为景物形象的概括,一为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画面的描述可在原诗句解释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找出主要景物并简要概括其特征。原句中写到三个景物 “猿猴”“江鱼”“水波”,分别加以概括即可。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表现诗人的情感。“猿愁”可见愁苦之情鲜明,同时结合注释, 写到诗人因为上疏奏请而遭贬,悲凉之感很容易看出。

(2)“空闻”二字感慨深沉,请结合全诗内容及诗人生平简要分析。(5分) 答案 (2)“空闻”,即没有欣赏的兴趣;本想借凭吊屈原寄托失意,却无处祭奠,渔父歌声令人茫然、

愤慨;诗人以屈原自况,没有对渔父的企羡,而愿效仿屈原万死不辞。(意思对即可) 解析(2)从诗歌整体内容看,“空闻”二字在尾联属于转笔之作,应结合前文分析;同时联系屈原的典故以及诗歌的注释,可以看出诗人以屈原自况,有效仿屈原之意,却无从施展;对渔父并无羡慕之意。

12.(2018盐城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相关问题。(11分)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赵 鼎①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绿琴三叹朱弦绝, 与谁唱、阳春白雪。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欃枪②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 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

[注] ①赵鼎(1085—1147),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②欃(chán)枪: 这里指金兵占据北部中国。

(1)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5分) 答案 (1)环境凄清,知音难觅,中原沦陷(有家难回),壮志难酬,老来漂泊。

解析 (1)“愁”是全词的词眼,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应该结合全词分析。上阕前几句集中写

6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景,尽显萧瑟之感,环境凄清;接着通过琴声的描写,表示知音难觅;下阕回首中原,尽是满目疮痍,故土沦陷;回想年少时光,曾有豪情壮志却无从施展;最后感慨自身年老,四处漂泊。 (2)词的下阕对比手法鲜明,试做赏析。(6分) 答案 (2)①将年少时的横槊风流和老来的漂泊憔悴进行对比,表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

②将现实中看人脸色的生活和想象中枕流漱石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解析 (2)本题题干中已经明确手法为对比,比较容易作答。可从年少与年老、现实与想象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可以看出词人在年华老去之时依然存有壮志难酬之感;最后一句通过写“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可见归隐之意。 13.(2018南通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 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注]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 荛:樵夫,这里代指普通人。

(1)诗的

一、二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①“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表达了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②“诸公谁听刍荛策”表达了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③“吾辈空怀畎亩忧“表达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解析 (1)首联以简洁的笔墨概括了金兵南犯的经过,同时也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时局艰危。处此危难之际,诗人多想挺身而出,联合抗金志士,为国除危,为民解难。可是,只求苟安、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早已把他看成心存不轨的异己分子,不容许他执掌重兵、慷慨赴敌。意识到这一点,诗人内心充满愤慨:“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作为备受歧视的在野人士,他只有徒然地为时局担忧。这两联前后照应,因果分明,对比强烈:一边是诸公堵塞贤路,不恤国计;另一边则是诗人系念时局,忧心如焚。 (2)请简要赏析第三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2)①借景抒情,借描写急雪打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②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与七兄登高望远“涕俱流”的细节,表明诗人心中对七兄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解析 (2)此二句整体借景抒情,亦见其愤慨之烈、痛苦之深。“危楼”,即高楼。当时,诗人身受羁绊,无计可施,拳拳报国之心竟与打到窗上的急雪一样碎成粉末;登上高楼,远望狼烟四起,诗人更不禁涕泪交流。这一切,虽已成为旧日之事,却深深地镌刻在诗人的记忆之中。同时通过细节描写,更加细致深刻地传达出其内心的忧虑和思念。 14.(2018南通二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

王 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 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

7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 了本词。

(1)词的上片运用“杜宇”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借“杜宇”的典故,表达思归而不得的愁苦及家国之痛;使这首词含蓄蕴藉,具有艺术感染力。

解析 (1)“杜宇”之典故,在诗歌鉴赏中较为常见,教材中也曾出现“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此典故一般表示思念忧伤之意;联系语境可知,作者思念故国却不得归去,只得通过“杜宇”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意,用“孤负殷勤”表示思归而不得的痛苦。 (2)请简要分析下片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 答案 (2)由对故土失陷的痛惜、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到对受难百姓的同情、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再到激起报仇雪恨的决心。

解析 (2)此题要求分析作者的情绪变化,应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下片前三句,通过“遥想”和“今日”对比表达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之感;接下来三句借助燕子归来无家可寻,暗指自己若归故国也难寻家园;然后三句直接描绘战争的场景,百姓饱受战乱之苦,遍地惨状,作者对百姓深表同情,同时也对金兵入侵的暴行痛恨不已;末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报国之志,想血洗残虏,抗击金兵。

15.(2018南通三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送人游蜀 马 戴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雨雪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1)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4分) 答案 (1)颔联写想象中离别后友人改变的容颜,颈联写想象中友人的艰险旅途。

解析 (1)颔联写别后的情景,清猿哀啼让人产生愁思,白发渐多表明容颜衰老,此句属于想象之景,由此概括为:想象离别后友人因愁思而容颜改变。颈联写沿途雨雪侵袭,一路艰难险阻,由此概括为想象友人此去的艰险旅途。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点。 (6分) 答案 (2)《送人游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通过想象锦城美好的春景,劝慰友人不要因别离和路途遥远、艰险而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分别而忧伤。

解析 (2)对于抒情方式要概念清晰,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送人游蜀》的尾联写经过一路的艰难险阻之后,愁绪过后,想象到达锦城后,满眼春色,风光秀丽,以此来劝慰友人不要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题干中暗示分析不同点),劝告友人不要因为分别在即,而像小儿女一般满眼泪花、哭哭啼啼,由此劝慰友人不要因分别而忧伤。

16.(2018南京、盐城四市二模,10—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满庭芳

8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宋]苏 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洛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1) 上片写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境况?(3分) 答案 (1)多年漂泊,仕途失意,年华老去。(3分,每点1分) 解析 (1)上片整体回忆词人前半段生涯。首先从“三十三年,飘流江海”可见词人漂泊在外多年,颇多愁苦;“青衫”一词意为低级官吏所着服饰,“穷途”一词含末路之意,暗示词人仕途失意;“憔悴”一词暗示词人年华老去。 (2) 请赏析词中“巉巉”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 (2)实写南山高大突起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苏轼傲岸不屈的精神;暗示出从舟中到山中的游踪变化,与上片结句的情境构成逆转,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5分,每点1分) 解析 (2)“巉巉”一词本义为山高耸突起的样子,这里取其本义;同时诗歌中对物象的描写都有象征之意,以物写人,以山之高大突出苏轼傲然不屈的精神状态;另外,对照上、下片所写之景,上片侧重写行舟中所见之景,下片则攀援而上,写山中行走所见所闻所想。 (3)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3分) 答案 (3)对命运的豁达乐观,与老友的相知相得,对故乡的牵挂眷念。(3分,每点1分) 解析 (3)下片通过写词人登山所见之景引发所抒之情。“笑挽”可见词人面对坎坷仕途的豁达乐观之意;“步携手林间”可见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莫上”一句表明词人对友人的劝慰之意;最后三句,通过虚写表达对故乡的牵挂眷念。

17.(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10—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殢人娇①后庭梅花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②,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③。 [注] ①殢(tì)人娇:词牌名。②江楼楚馆:泛指旅舍。③羌管: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 (1)“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在上片中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4分) 答案 (1)交代了观后庭梅花的地点和自身处境,以及寂寞无聊的心情。 解析 (1)作答此题时需要关注题干中的要求,提问该四句在上片中的作用。“江楼楚馆”为 婉约词中常见意象,表明词人所在地点;“闲”字则表示词人此时的心境,百无聊赖;“凭栏翠帘低卷”则进一步暗示词人此刻心情低沉、寂寞,有淡淡的哀愁。 (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描绘了与友人品酒、赏梅、高歌的欢娱,表达了对大好时光易逝的惆怅,对美景乐事的珍惜。

解析 (2)下片“坐上客来……云断”,写宴席之上,词人和友人欢声笑语共同饮酒,歌声美妙有如行云流水,整体呈现欢乐的氛围;“频剪”梅枝,则暗示大好时光的易逝,心生惆怅之

9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意;最后,“莫直待”含有劝慰之意,不要等到思念之时才想起这般美好,应及时珍惜眼前美景乐事。

18.(2018苏州一模,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破阵子·远眺 [明]徐允贞

万里孤峰匝地,一湾新月如钩。点点寒鸦争晚树,片片轻帆落远洲。黄昏犹倚楼。 暮雨又归南浦,潮声惊满长楸。玉笛只悲征客梦,小艇才闻渔夫讴。风吹无限愁。 (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5分) 答案 (1)“犹”,“仍然”的意思,既表明倚楼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难于排 遣。紧扣题旨,点明新月、孤峰等是倚楼远眺之景。

解析 (1)此题有两个考查点,需要分别作答。对于炼字,首先是就该字进行阐释(“仍然”的意思),接着做具体阐述,结合“倚楼”表明黄昏时倚靠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 关于作用的思考,需要从内容和结构的层面解释,关注诗歌中倚楼远眺之景。 (2)词人所说“无限愁”具体包含了哪些愁绪?请结合词作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词人身为“征客”,远离家乡,充满了思乡之愁;寒鸦归巢,轻帆泊岸,自己却依旧漂泊在外,倚楼眺望,反衬出词人羁旅之愁;“渔夫讴”的自由快乐,唤起心中奔波在外,劳心于俗事的愁怨。

解析 (2)题干中已经明确“愁”为词眼,需要结合全词就该点做仔细分析。上片前两句,描绘离家万里,弯月的意象直接点明思乡之愁;后三句,通过写寒鸦傍晚时分归巢,帆船泊岸,暗含归家之意,而自己依然远眺,形成对照,愁思更浓;下片回到眼前之景,通过“玉笛只悲征客梦”直接抒发漂泊在外的游子之思,同时以渔夫的自由快乐映衬自己在外奔波劳碌的无限愁思。

19.(2018南通中学开学检测,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惜余春 贺 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注]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 西曛:斜阳。

(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答案(1)由惜春到思归再到怀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全词的情感思路的梳理能力。前三句,照应题面中“余春”二字,爱惜之情,亦于言外发之;后两句写游子思归之情,直接明了;下片围绕思念之情展开,“关情纸尾”“鸳鸯俱是白头时”这些常见意象均是闺怨词作中常见的,由此可以判断下片侧重怀人。 (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2)“春归”本是自然现象,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

解析 (2)“年年游子惜余春”,给出惜春情怀的时间持续度,语气即显得更为沉郁。游子年年惜春,可谓专情于春矣,而春天归去时却想不到招呼老朋友一块儿走,实在无理。如此造语,可谓奇妙。

10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3)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3)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以“鸳鸯”喻夫妻(或有情人),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或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 解析 (3)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词人熔铸唐诗,以己意出之:“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谓夫妻二人,已垂垂老矣,却一在江南,一在渭北,关山千里,天各一方。这两句只说离人年龄之大(分别时间之长)、分别距离之远,此外不置一辞,词意戛然而止,但余味不尽。千山万水,音讯难通,一封家信,纸尾关情,可见那情该有多深。

20.(2017无锡一模,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11分)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②。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 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触怒权贵,被贬徐闻典史(今属广东省),本诗作于赴任途中。②霏 微:迷蒙。

(1)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案 (1)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枫叶、夕阳中沉默的秋蝉等秋天的景物,寓情于景,点明了时令,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怆的感情基调。

解析 (1)枫叶入秋,如火如荼,本来应该是极美丽的景致,作者却由此感受到了萧瑟的秋意。蝉饮风餐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君子清贫自守的象征,如今,它也被阵阵寒意包围了,再也唱不出轻快的歌声。首联的景物描写显然体现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景物描写的作用无外乎交代时间地点,烘托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2)本诗的颈联中“随”“满”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请做简要赏析。(4分) 答案 (2)“随”字写出两岸山色随小舟行进,不断变换色彩的状态;“满”字写出了水面的粼粼波光与夕阳辉映,洒满了游子的衣襟。两字化静为动,以乐景衬哀情。

解析 (2)诗人伫立船头,观赏沿途景色,两岸山色随小舟的行进而不断地变换;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洒满了游子的衣襟。“随”写出了行踪的变化,“满”写出了所见之景象。炼字题必须要结合文句写出其语境意义。

(3)曹操以乌鹊南飞比喻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在浓郁 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而作者则是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以“孤鹊”自喻, 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

答案 (3)化用诗句,表达了作者孑然一身、独自徘徊的孤独愁闷与报国无门、无可依托的不平。

解析 (3)曹操以乌鹊南飞比喻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而作者则是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以“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

第五篇: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篇:

2020年,学校高考创造了新的辉煌,作为_的一份子,由衷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以业务为根

本学期,我始终把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提高业务水平作为自身成长的基本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认真研究高考备考指导策略,在课堂教学上始终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学、研讨、质疑、答疑等充分的碰撞后,对所学知识点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深度理解。也始终坚持坚持教师主导课堂,在实践锻炼中增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进行方法指导、心理疏导、问题开导,注意激发学生拼搏进取、永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尽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在不同侧面发现自己的优势,进而找到自信。在尽力培优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放在补弱上,力争做到不让一人掉队。

四、以反思为镜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做到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做好教学各项工作,争取工作水平有新提高、学生成绩有新提高、自身成长有新提高,为新一轮高考再创辉煌贡献力量。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篇:

高三上学期对专科班高三(9)班来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候,学生们开始真正进入高考复习阶段,相较而言,他们的基础较为薄弱,因而在第一轮的高考复习中,我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落实,力求在第二轮、第三轮的复习中,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依据,并以此有一个更高的跨越;于美术班高三(8)班而言,这学期在校的时间前后相加不过2个月,时间紧迫,但基于他们的现实情况,我仍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高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所以,对于这学期的教学,我做如下总结

一、课前准备:备好课。

(一)制定语文高考一轮的复习计划和纲要,以全面兼顾,落实重点为原则进行深浅适宜的学考复习。

例如文言文,要对其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如重要虚词、实词、文言句式等要进行知识点的落实,尤其是教会学生解题的重要方法和技巧,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并自如解题。

(二)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和习惯,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有序,练习有方

语文的高考复习重在对知识点的落实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率高,课堂氛围活跃,对课文的掌握度也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复习,又一轮继续基础复习好得多。当然,有时基础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还可以动员学生参与到讲题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其乐无穷。再如,可把语言表达练习和名句默写结合起来,穿插进行;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练习相辅相成,等等。总之,灵活掌握高考各知识点的穿插、配合,使学生经历一个既完整、系统,又灵动高效的复习学习过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识点互为联系、综合渗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潜能,从而相对避免、因过长的同一内容复习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性。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还要有高度的全局观念,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穿插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又能保证使各个考点都能在整个过程中时时有所体现。

四、加强语文学习意识,重视批改。

学生,一个晚上,可以花几个小时背政史讲,不仅是老师讲,而且也让学生自己讲,讲得不对,其他同学补充,直到讲对为止。尤其是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每道题我们都不厌其烦自觉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广泛吸纳现代教学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成果;并将其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灵活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辅导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在备课方面,自己能深入细致把握其改革方向、命题思想、命题思路、知识考查的深度与广度、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做题规范化要求等等。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情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和学案。

在课堂教学方面,自己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着力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促成师生双方的通畅交流与双边互动;在基础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效加以改进与丰富。再者,自己能够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

在学生训练方面,自己能够坚持进行认真批改讲评。对于共性问题集中讲评,个性问题分别指导。同时加强考后的分析和总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进步趋势,并据此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发挥练习对日常教学的及时指导作用。

三、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和优势,博采众长,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在教研方面,自己能在备课组会议上积极发言,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学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能坚持听课,不断更新和改善,以便适应新教材、新要求、新高考,再者,自己对前沿教学理论和成果学习借鉴得仍然不够。

2、语文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语文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作出贡献。

3、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仍然肤浅,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动态发展情况还不能做到全盘把握、了如指掌。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和反思,它将指引我今后的工作,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上一篇:秘书学第2阶段测试题下一篇:会计人员工作总结4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