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转型的传奇故事

2022-11-03

第一篇:董事长转型的传奇故事

可喜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朴杰董事长的故事

2011年10月14日,在优美的阿里郎旋律中“第十四届北京朝鲜族运动会暨第一届民俗风情节”在北京朝鲜族聚居区-望京盛大召开。这次的活动首次把运动会与民俗风情节结合在一起,以文艺演出及歌唱比赛为主的民俗风情节更是把活动现场推向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在北京举办朝鲜族运动会以来第一次加入的“首届民俗风情节”中可喜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朴杰董事长慷慨解囊,赞助了10万元的奖金及物品。

朴杰董事长是北京众多朝鲜族企业家当中对社会公益事业最积极参与的一位。除了上述的北京民族风情节以外,他还积极支持了中央人民广播局民族中心成立55周年、当代朝鲜族舞蹈发展论坛、延边电视广播电台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制作、延边电视广播电台的节目“走向爱”的制作等相关活动。还向北京阿里郎老人文体交流协会,北京爱心助学金基金会等团体赞助了少则万余元,多则十万余元的赞助金及物品。除此之外,朴杰董事长对《可喜安爱康365站》爱心捐助公益活动、青岛盲人学校、北京市密云第三小学等单位也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虽然朴杰董事长积极参与支持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但是由于他本人几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因此他的这些善举都鲜为人知。可喜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如朴杰董事长的风格,更加注重公司内部的基础实力,以坚实稳步的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我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之前我也做过各种生意。”

在位于北京望京的可喜安公司宽敞的董事长办公室里,朴杰董事长和记者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江西村的朴杰董事长在19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之后他从语言比较有优势的延吉开始,走访了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国内二十几个城市,主要以贸易业为主开展了个人事业。2007年末,被聘请为可喜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之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10年3月正式被任命为公司的董事长。

“以我的性格,我从来就没有这样消极的想法,我经常和我们的事业者说,我这个人从农村出来,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钱,靠我一双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所以你们也可以做得到。”

就凭这股坚忍不拔的精神,朴杰董事长使默默无闻的可喜安成为了如今的行业佼佼者。重新调整公司内部结构,广纳人才,使几百家代理店遍布在全国各地,如今的可喜安公司蒸蒸日上,在业内被公认为经济效益最好,发展势头最佳的企业。可喜安公司生产、销售可喜安温热电位治疗仪、颈椎功能枕、功能性还原水机、净水器等数十种医疗保健产品的同时,又陆续研发推出各种新型产品。如今,在延吉和青岛两地拥有组装工厂的可喜安公司到2011年为止已经连续七届获得了“中国质量500强”,“中国十大医疗器械品质保证品牌”等荣誉,朴杰董事长也于2011年11月份被评选为“中国品质保证诚信人物”。

除此之外,朴杰董事长还经营着北京丰茂串城,苏来港等数家餐饮类公司,使这些当初濒临停业的店不但扭亏为盈,而且生意兴隆。以丰茂串城为例,从开业第一天就有数万元的营业额,如今到了用餐时间,等着要用餐的人排起长龙在门口等候。对于这些事业成功的秘诀,朴杰董事长是这么说的,

“我跟我的职员们常说,为别人付出、为别人而做,你付出了多少,所得到的回报会更多的。你为别人付出了,对方也会以感恩的心再为别人付出的。”

心胸宽广能凝聚人气,人气旺,生意自然也会兴隆。不管是以前经营其他的公司,还是选择医疗器械行业或者餐饮业,朴杰董事长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赚钱。或是因为无法推辞熟人的请求,或是因为考虑到周围的人而选择的。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话,不会一直这么辛辛苦苦的。

“如果问我事业目标的话,我希望不仅仅是我自己,不仅仅是我的家人,那些所有和我在一起的人,所有和我一起辛苦过的人都能过上好生活,这就是我的目标了。”

当记者问到公司今后的发展目标时,朴杰董事长的回答让人感到出乎意料,他的回答可能和其他公司那些宏伟的发展目标有所差异,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当公司的每一名职员都达到了富足的生活水平时,也就是公司运营状态最好的见证吧。听到这些肺腑之言的那一瞬间,又一次的让人感受到了朴杰董事长把自己周围的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包容,为他们去奋斗的那种雄心壮志。

第二篇:合时代:金融转型助推经济转型的着力点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是经济驱动向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出口拉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拉动的作用相对较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大力扩大内需、实现内外需结合,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转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等特点,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尽快摆脱“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老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三是经济格局向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与此同时,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平衡现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较为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问题。

四是经济制度向更好地促进包容性增长转变。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制度改革等手段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努力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二)金融转型的着力点

“十二五”时期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不仅要考虑金融机构自身的需要,更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综合权衡金融服务需求方和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利益与需要,结合金融危机以来对金融管理体制的反思,对现阶段金融改革与发展思路进行必要的调整。为了适应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变化的需要,要以金融发展为中心,统筹安排金融改革、发展、开放和监管等各项工作,把改进对国内企业和公众的基本金融服务放到更加优先的地位,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着力促进内需。金融机构要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支持居民多样化消费融资需求的满足。继续落实房地产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合理满足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地产开发贷

款,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融资需求,推动个人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信贷结构调整重在“优化”二字。主要是: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积极支持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业务,严控“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项目的授信,真正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信贷业务的资本配置,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高经济增加值的信贷项目;优化信贷业务发展目标,抑制规模扩张冲动,更多地关注信贷业务的质量和效益;优化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需求。通过行业结构、资本配置、绩效目标和信贷产品的优化推动信贷结构的优化,进而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着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银监会高度重视支持“三农”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适度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等。下一阶段,将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特点,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努力推进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金融网点建设工作,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提供金融支持。

四是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的金融可获得性,着力促进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制度特征,就是国民大众合理分享增长成果,强调发展权利同质均等性。落实到银行业,就是要努力将银行服务惠及所有人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渗透力。二是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含票据融资)达10.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9万亿元。下阶段,要继续推进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六项机制”,提高小企业信贷技术。三是重视发展小额信贷,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努力使低收入群体越来越方便地享受金融服务。

第三篇:关注课堂转型(一)课堂转型的挑战钟启泉

关注课堂转型

(一)课堂转型的挑战钟启泉

【编者按】

深深地沉下去,倾听教育一线的声音。高高地昂起头,仰望教育发展的前沿。

当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当我们开始强调“内涵发展”,我们应该直接聚焦课堂,迎接课堂转型挑战。课堂教学改革直接关系教育质量提升,应该置于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转型是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没有课堂的转变,学校教育的效果可能南辕北辙。近期,我们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钟启泉的系列文章,与您一起探讨课堂转型这一教育难题。

自2001年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正处于转型之中,这是确凿无疑的。但同样确凿无疑的是,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盲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应当强调“内涵发展”了,但不是什么“校舍”、“课桌椅”之类的学校硬件建设或者走班制、集团管理之类的教育组织问题,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学科设置、教师研修,特别是课堂变革的问题。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是推进新课改的当务之急。 迎接课堂转型挑战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就是学校改革的定律。

所谓课堂革命,说穿了,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从灌输式教学转型为建构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基于客观主义理论,以为只要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就能习得教师传输的微言大义,于是衍生出一套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如课本中的知识,是万古不变的,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记这些真理。建构主义并不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的东西,而是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要使得课本中的文字符号本身具有意义,就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解或者经由学习者凭借个人的经验去领悟。所以,建构式教学认为,学习者必须有假设、预测、操作、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想象、发现和发明等经验,借以产生新的知识建构。这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造: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方式转型为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过去了。 建构式教学是尊重差异的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差异,即学生的多样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风格:有偏于直觉的或感知的,有偏于图像的或语言的,有偏于归纳的或演绎的,有偏于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有偏于外向的(同他者合作)或内向的(反思型)等。差异也表现为不同欲望、认知差异、情感差异、社会差异、文化差异等。学生差异绝不是课堂教学的困惑或是负担。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教学不是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教师上课的本质恰恰在于,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尽可能地调动儿童活跃的思维,发现不同的思路,激活认知冲突,展开集体思维。学生的疑难、困惑、冲突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是课堂教学的困惑与阻力,恰恰是教师指导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洞察课堂教学本质

革新的教师首当其冲的课题是,洞察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班级集体中,按照一定的目的而展开的,它是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的统一。自赫尔巴特以来,对作为教学之前提的“管理”的认识得以普及。不过,从教与学是“儿童自身的事情”这一观点看来,管理其实是儿童学习集体的指导问题,是为儿童自身参与课堂教学开辟道路的。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涵盖了两个过程——学科内容的教学与对学习学科内容的儿童集体的指导。着眼于教学实践的这种结构,现场的课堂研究可区分为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的研究,关于是教学的集体过程的独特课题,是作为确立学习动机与学习纪律的过程来抓的研究。

不过,根据日本学者吉本均主编的《现代授业研究大事典》中的观点,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是不可分割地进行的,课堂教学的优劣取决于这两种过程以及两者结合的基本方式。第一过程是以教学内容的习得作为直接目的而展开的对话过程。就是说,学科内容不是直接地灌输给儿童的,而是借助对话来逼近学科内容的。学科内容的把握必须靠学生自身自主、能动的知性活动。第二过程是形成儿童集体的指导过程,即所谓学习集体、学习体制、学习纪律的层面。如果说,第一过程是学科逻辑、教材逻辑的分析,那么,第二过程是基于集体逻辑的分析。 排除课堂转型阻碍

课堂转型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种种焦虑和诸多盲点,这些盲点违背了新课改的诉求,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恶性膨胀的结果。

盲点一,“翻转课堂”。这种师法美国的翻转课堂,诀窍是“先学后教”——学生先在家里学习教材,然后带着问题在学校的课堂里展开讨论。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下,仅仅满足于知识点的灌输,在解题技能熟练的条件下实施这种实践,无异于扩大了应试教育的地盘——把学生捆绑在教科书之中,不得动弹。同时,也把教师原本应当承担的教学责任轻飘飘地转嫁给了家长。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课堂转型课题,不是东施效颦式的花样翻新,而是应当首先翻转“教育观念”,潜心于儿童理解与儿童研究。因为,倘若离开了对于儿童的认知方式、知识基础、生活体验的把握,离开了集体思维的组织与展开,教师难以指导儿童基于各自体验,共同展开信息梳理,并达到知识(概念)的建构。

盲点二,“借班上课”。所谓上课,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求得彼此的不断变化。学生借助这种影响,获得新的知识、技能、见识和人生观,完成自身的人格。倡导借班上课或许是一种无奈,对新任教师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这种课堂绝不是真实的课堂,本质上不过是老练的教师表演其成熟的教学技巧而已。这种课堂从表面上看,环环相扣、对答如流,简直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原本应当出现的种种认知过程与集体思维的特征——迷茫、困惑、挫折、冲突、发现、惊喜等,丧失殆尽。严格说来,这种课堂是不真实的、虚假的,而且是两败俱伤的:对于担任主讲的资深教师而言,其实践智慧与上课的风采势必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充当了为教师的表演服务的一种“跑龙套”角色罢了。 盲点三,“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落后于时代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曾经进行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仅有一部分调查证实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大部分显示了无效性与危险性。分层教学在教育上带来否定性效果是所有调查研究的总体结论。美国学者奥克斯(J.Oakes)得出的判断是,其一,分层教学并不有利于学生学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下位”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是危险的。其二,分层教学对人际关系与学习态度会产生影响。初中“上位”组学生热心于学习,但“下位”组学生显示出被孤立、被排斥的倾向。“上位”组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否就是分层教学的效果,尚不明确。其三,通过分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力落差更为加剧。其四,分层教学对整个学校的学力提升是无益的:分层教学对“上位”组的一部分学生能发挥有效的功能;但对“上位”组的众多学生、“中位”组的学生而言是无益的;对“下位”组的学生是有害的。从本质上说,分层教学是上流阶层与中流阶层对精英教育的垄断和阶级、阶层歧视的固化。

取代分层教学的是“协同学习”。协同学习可以排斥个人主义竞争、走向集体主义学习,为尊重差异、共同学习的互惠学习提供准备。美国的科恩(A.Kohn)在《超越竞争社会:无竞争的时代》中断言:大量历史的、实证的研究表明,“竞争有效性”的主张不过是基于错误信息编造的一套神话而已,协同学习的效果优于竞争学习。课堂教学绝不是在提供或者灌输现成标准答案这一意义上的积累知识、技能的活动,也不是凭借这种知识、技能的积累决定集体中优劣的活动,而是三种对话性实践的活动: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头脑中琢磨、认识周遭的自然与社会的种种知识与技术,亦即通过反复地咀嚼与回味所经历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形成与重建自己的判断;在同新的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相遇的同时,同新的自身,即形成新思考与新见解的自身相遇;在同伙伴的交流之中获得不同思考与见解,发现秉持不同思考方式与见解的伙伴,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受到学习行为本身带来的乐趣与喜悦。

这样一种教学的意义倘若实现,就意味着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的转型。(作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 2015-3-16

第四篇:经济转型的考验

——陈清泰所著《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一书摘登⑤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研究显示,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阶段。

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是以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环境和低技能廉价劳动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地产业和企业借助廉价资源优势,在资源消耗量大的产业率先得到发展,发达国家该类产业也伺机向当地转移,当地开始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在这阶段企业没有创新能力,技术主要来自模仿或外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主要靠价格竞争。这类产业具有方便的“替代性”。低成本优势不可能永存,当其他后发展的地区一旦进入这一发展阶段,该地区的优势很快会丧失,产业的再转移将不可避免。

投资驱动阶段,是以资本投资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此时政府有强烈的投资愿望和较强的投资能力,企业有极高的产能扩张的冲动。大规模投资使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规模扩大、企业实力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上升、金融环境和竞争环境得到改善,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缩小,从而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赶超期”。这一阶段主要依赖国外的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的是标准化而非差异化产品,与先进技术水平相差一代至两代,企业主要在价格敏感的同类同档次产品中竞争,各地产业结构趋同。这一时期较成熟的原材料、零部件会有一个较大发展,但由于对国外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依赖,很难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一时期在资本密集、劳动密集,特别讲求规模经济,而不太讲求售后服务的标准化产品,可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投资驱动阶段显著的特点是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加剧,进而使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劳动和要素成本上升。这一阶段后期,由于对原料和投资品过度需求,造成生产要素持续涨价;由于产能过剩,所生产的产品不断降价。两者的“剪刀差”造成GDP增长很快,但财富积累相对缓慢、投资效益呈递减趋势。

创新驱动阶段,是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发展涉及的各个领域相继出现创新要素,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结构、组织、人力资源和分配机制等的创新。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动力,技术进步使劳动效率和资源效率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经济增长质量大幅度提高。企业不再局限于引进、吸收国外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由专注产能投资转向更加关注创新能力的投入和建立核心竞争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技术和产品的差异性。正因如此,企业对成本和汇率变动的承受能力增强。在这一阶段,大学、研究机构的水平提高、数量增加,产学研研发体系形成,智力型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发挥。这些新机制会进入自我强化的状态,在某些地区可以聚集某些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以率先形成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向纵向和横向扩展,形成更高层次的区域竞争优势。此时企业也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差异化环节投资于国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生产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起步。20世纪90年代,中国较顺利地进入高储蓄率的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以持续大量投资,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引进从全球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先进技术、技术装备,建立起现代化、高效率,适应于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在资本密集、劳动密集、规模经济特别明显的基础原材料、标准化产品和零部件等产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在此期间,企业完成了资本积累,具备了对国外技术的改进能力,全社会创新活动逐渐活跃。较好地实现了投资驱动阶段的历史任务。

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可以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型,那么因缺乏技术进步的支撑,经济效率上不来,使投资效率呈递减趋势。不仅居民

不能更多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资本积累获得的可能是“负财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终结。例如前苏联的结局和以阿根廷为代表的南美国家掉进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很值得借鉴。

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对很多国家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门槛,能成功跨越的事例并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只有日本、韩国实现了成功跨越,其后是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中国能不能顺利实现转型,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严峻考验,关系未来国家的前景。中央不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所有这一切的一个根本的含义,就是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型。由于体制上的缺陷,各地对投资驱动增长方式产生了很强的依赖;由于人们对这一转型的规律性、必然性缺乏认识,使转型的步伐十分艰难。

第五篇:李宁的战略转型

李宁的战略转型 一.(背景)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2004年,李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后,重新规划了公司的发展目标:2005-2008年,专注国内市场,争取在本土市场从内外夹击中突围;2009-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专注加强国际化能力;2014-2018年为全面国际化阶段。

2006-2007年,李宁公司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与目标消费人群相比,有了一定偏移,即整体年龄偏大,近35-40岁的人群超过50%。另一方面,消费者,尤其年轻消费者,对李宁品牌的印象上,“积极向上”、“有潜力”、“中国特色”、“认同度”等方面得分很高,而“酷”、“时尚”、“国际感”等特质则相较国际品牌略逊一筹。由此可知,李宁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70后和80后,在90后市场则表现不给力。

另外作为本土体育品牌最早的上市公司,李宁最早与国际品牌短兵相接,而经验和教训是要想与阿迪达斯和耐克这样的国际品牌相抗衡,仅仅成为物美价廉的大众品牌是不够的。

二. 这些促使李宁开始着手研究品牌重塑课题,启动品牌重塑工程。

于是李宁开始采用密集型成长战略,着重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李宁的国际化也踏上了征程。

2007年5月,李宁公司开始与外部合作伙伴接触,探讨品牌重塑事宜。

2008年1月李宁集团美国设计中心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投入运营,专注于鞋类产品的高端技术研发、人体工学科研和专业运动鞋的设计、开发、测试工作。

2008年8月,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凌空绕场一周的飞天表演,在奥运开幕式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也大大提高了李宁品牌的知名度

2009年4月,李宁签约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至此李宁已与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体操队、中国射击队、中国跳水队五支金牌梦之队签约。

2009年5月,李宁冠名赞助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邀请赛。以李宁全套装备全新亮相的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勇摘桂冠。

也是在此年,李宁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超越它的竞争对手阿迪达斯。

2010年4月,李宁公司率先宣布鞋类产品提价11.1%,服装类产品提价7.6%;同年6月,李宁公司又宣布鞋类产品平均售价提高7.8%,服装类产品提价17.9%。同年9月,李宁公司再次宣布鞋类和服装类产品各提价7%和11%以上

2010年6月30日,李宁有限公司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打造“90后李宁”。李宁公司新口号为“Make The Change”。

三.但事实上李宁什么也没改变。

从2007年李宁开始转型到现在,李宁的库存大量增加,到2011年8月,李宁的库存已经达到了10亿元,李宁陷入了巨大的库存困境。李宁高层也危机四起,到2011年11月,李宁已经有5位高层出走。2012年2月,李宁又放出了裁员的信号。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李宁的战略转型已经失败,而李宁如何处理高库存、品牌转型窘境成为了李宁活下去的关键。

四.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是李宁的“大跃进”让李宁跌了跟头。可以说,李宁做了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即在自己的产品开发还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时候,仅仅依靠市场渗透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详细的来说,李宁在产品还没有大的改变,至少说在消费者心目

中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单纯的涨价和广告宣传难以起到理想的作用,反而让70后和80后感觉李宁背叛了自己,李宁与70后和80后渐行渐远,而90后则对李宁的时尚、酷、国际感依旧保持怀疑,90后市场也没有取得大的改变。

上一篇:董事长开业致辞演讲稿下一篇:导师对研究生答辩评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