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组织架构

2022-07-17

第一篇:体育赛事组织架构

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

古代奥运会赛跑比赛(短跑、中跑、长跑、武装赛跑)

公元前776年----公元394年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 有开闭幕式,比赛日程,比赛项目,比赛规则,授奖仪式以及圣火点燃等更方面的严格规定。 古代奥运会是古代人类社会运动竞赛发展的最高峰。古代奥运会的“五项全能”比赛(赛跑、跳远、铁饼、标枪、摔跤)

运动竞赛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人类不断挑战极限精神力量,现代运动竞赛更是成为社会进步、文明程度及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

(三)现代奥会运

1894年6月,在法国人顾拜旦的努力下,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 1896年4月6日,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开幕,应邀参赛的有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德国、丹麦、美国、法国、智利、瑞士、瑞典和东道主希腊13个国家的300多名运动员。

(一)现代运动竞赛的特征

1、世俗化:今天主流运动形式不与宗教信仰和仪式直接相关。它是娱乐的方式,而不是崇拜的方式。例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全运会、各国联赛等

2、平等化: 所有参赛的比赛者都给予相同的竞赛条件,一切平等。例如:奥运会男子足球比赛,年龄限制等

3、专业化:今天主流的运动形式由专家和观众参与所支配。运动员经常只能参加一项比赛。

4、理性化:今天的主流运动形式由复杂的规则和策略组成。

5、科层制:今天主流的运动形式为国际的、国内的、地方层次的复杂机构所控制。例如:奥运会举重比赛,足球比赛等

6、量化:今天的主流运动形式的特征充满了测量和统计数字。

7、纪录:今天的主流运动形式强调创造和打破纪录。最重要的是世界纪录。例如:博尔特2破世界纪录,伊辛达耶娃破撑竿跳高纪录

(二)现代运动竞赛的分类

1、以赛事规格为标准:国际性赛事、洲际性赛事、地区赛事、国家级赛事、国内赛事。

2、以赛事规模为标准:综合大型运动竞赛、大型单项运动竞赛、一般运动竞赛、小型运动竞赛。

以赛事区域为标准:世界性运动竞赛、地区性运动竞赛。

4、以赛事项目设置:综合性运动竞赛、单项运动竞赛。

5、以赛事功能为标准:竞技运动竞赛、群众性运动竞赛

6、以赛事性质为标准:营利性的商业比赛、非营利性的公益比赛以及教学与交流性质的比赛等。

7、以运动员身份:职业选手赛事、业余选手赛事。

8、以运动员年龄:儿童赛事、青少年赛事、成年人赛事及老年人赛事。

运动竞赛(运作)组织与管理的含义一定的组织运用财力、物力、人力、信息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向社会提供运动竞赛的全过程,其实质是用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过程。 将运动竞赛运作与管理视为由输入到输出地转化过程,实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效率和效果的追求。 效率:对于给定的资源投入,如果赛事运作管理者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就意味着提高了效率。 同样,如果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同样的输出,也是提高了效率。 运动竞赛效果:运动竞赛的效果是运作必须达到赛事的预定目标。当赛事运作管理实现了赛事目标时,运作是有效的。

运动竞赛运作与管理面临两大挑战:其一:在效率和效果间寻求适当的平衡点这对赛事运作管理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二:提高运作效率水平,使赛事运作系统的设计更合理、业务更流畅、工作人员更努力等等。

(一)运动竞赛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1、积极的工作态度

2、能够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

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5、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7、具有不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8、具有竞争意识

(二)运动竞赛运作管理者的从业领域

1、运动竞赛竞赛管理领域

2、运动竞赛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3、运动竞赛市场营销及开发领域

4、运动竞赛后勤保障领域

5、运动竞赛风险管理领域

一、运动竞赛运作管理战略的含义对一项运动竞赛进行定位,使它区别于其他运动竞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赛事既定的运作目标。挖掘、整合、运用运动竞赛管理机构的资源,发挥、完善、提升赛事运作管理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赛事运作目标。 2008年奥运会中国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100枚奖牌

一、运动竞赛的选择

(一)政府机构对运动竞赛的选择

1、考虑地区的体育传统因素广州:2009年苏迪曼杯等羽毛球比赛天津:2007年世界杯女子足球赛;

2、考虑地区的地理及人文因素江西宜春:2004年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宁夏:2007年少数民族运动会。

3、考虑地区经济实力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F

1、女足世界杯、上海网球大师赛和高尔夫球亚巡赛等。青海: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山东:2009年全国运动会

(二)非政府机构选择赛事

考虑以下三因素:

1、政府对该赛事的态度

2、该赛事运作的现金需求

3、运动竞赛运作的人才与经验

申办程序:由省级政府向国家体育总局或教育部提出申办请示,通过考察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由总局或教育部办公会提出明确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类:非奥运项目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行业体育主管部门审批,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需报国务院批准。

单项运动竞赛,申办者向单项体育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由单项体育管理中心发出批准文件。 军队的运动竞赛,由总参军训部体育训练局审核,中央军委领导批准。

2005年10月在江苏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为第一次采取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全运会。 申办程序包括申请、考察、评估、确定公布四个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1、由主办单位向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出申办通知;

2、申办单位向主办单位递交申请书,同时报省一级人民政府同意申办的批复文件;

3、主办单位接到申请文件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及时复函申办单位,接受申请。

4、申办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内容、格式要求向主办单位递交申办报告;

5、主办单位对申办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后完成考察报告;

6、主办单位召开申办工作会议,听取申办报告、考察报告、对申办单位进行评估;

7、主办单位初步确定承办单位,上报国务院批准。

8、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签订综合性运动会委托承办协议书。

对全国运动会申办单位候选资格的确认一般从以下标准进行衡量:

1、申办地政府的支持和可靠的财政保证

2、申办地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3、场馆设施已初具规模,无须再大量投入资金新建场馆

4、接待、交通、邮电通讯设施等方面基本具备条件

5、具备较高的竞赛组织管理水平

运动竞赛总体计划就是定义运动竞赛运作管理的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1、总体计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赛事的名称及组织机构的表述,赛事的背景与“亮点”的规划与描述,主题与指导思想的表述,赛事内容、规模与安排的表述,赛事资源与取得资源方法的表述,整个运动竞赛中的大型活动、主题活动、相关活动的表述和其他表述。

3、制定总体计划的要点

第一,赛事总体计划拟定的目标要明确 第二,赛事总体计划涉及的内容要全面。 第三,赛事总体计划安排的进度要合理。

第四,赛事总体计划要明确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运动竞赛规则是为了避免运动竞赛中人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所有参赛的运动员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赛,需要对竞赛中所采用的技术和器械等做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运动竞赛方法

一、顺序比赛制

1、分组顺序比赛法

参加比赛人数较多时,将参赛组分为若干组,按预赛、次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几个赛次,按顺序分组进行比赛,最后决定名次。

2、不分组顺序比赛 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内不能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同时进行比赛的项目,往往采用这种方法。如:田径比赛中的跳高、跳远及投掷等项目。

二、循环比赛制

循环比赛制也称“轮流比赛制”。所有参赛队(或个人)在全部比赛中都有相遇的机会,事先定出每场比赛胜、平、负的得分,最后以全部比赛的得分决定名次。 循环赛的种类

1、单循环

2、双循环

3、分组循环

循环赛的特点: 采用循环赛,总的优点是参赛队机会均等,实战和观摩学习机会多,能准确地方映出参赛队之间真正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客观地排定参赛队的名次,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和机遇性小。上述优点正是淘汰赛的主要缺点。

三、淘汰比赛制

淘汰赛的基本原则是比赛的负者即被淘汰出局,胜者按赛前轮次的安排继续比赛,直到最后争夺冠亚军。这种比赛不允许平局,每场比赛都必须决出胜负。

1、单淘汰

2、双淘汰赛

四、混合比赛制

五、轮换比赛制按规定的项目顺序,参赛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一个项目结束后按顺序轮换进行下一项比赛,直至把所有项目轮换完为止。例如:竞技体操的团体赛,艺术体操的团体赛等。

六、佩寄制佩寄制是将第一阶段采用循环赛制比赛产生的前四名或分组循环产生的前两名,按以下顺序进行淘汰: 运动竞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动竞赛运作机构为了成功举办一项运动竞赛,实现运动竞赛的特定目标,在运动竞赛运作管理过程中组建、培训、调配、激励、保持工作人员的管理过程。

运动竞赛运作人力资源的构成(1)付薪工作人员借调、委派、专职、兼职等人员(2)志愿者愿者是指在运动竞赛运作过程中自愿提供无偿服务的工作人员。(3)合同商工作人员合同商工作人员是指在运动竞赛运作过程中,受赛事的供应商、赞助商及其他签定合同单位委派,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工作人员。(4)技术官员技术官员是指竞赛裁判员、辅助裁判员及相关技术人员。

1、竞赛规程内容:竞赛名称和简称 竞赛日期和地点 竞赛项目 参加单位 运动员资格兴奋剂检查、血液检查和性别检查 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吗 比赛成绩公布 报名和报到 技术官员和仲裁委员会 未尽事宜和规程解释权

2、竞赛秩序册内容:比赛名称 比赛日期和地点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竞赛组织结构图 竞赛规程和补充规定 组委会、各部名单 各场馆、竞委会和仲裁委员会主任和裁判长名单 参赛单位名单 竞赛总日程表 单项竞赛日程表 竞赛场馆分布示意图 世界、亚洲及全国纪录

运动竞赛市场开发,就是运动竞赛管理机构运用赛事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交换行为,尽一切可能增加赛事收入的过程。

1、运动竞赛无形资产资源:排他性营销权;视觉识别系统使用权(赛事名称、会徽、吉祥物等);赛事比赛冠名权;奖杯冠名权;赛事专用产品专有权;赛事合作伙伴、各等级赞助商、供应商、服务商的授予权。

2、运动竞赛有形资产资源:特许经营权 电视转播权 比赛场馆广告资源 比赛印刷品广告资源 门票 相关活动经营权 体育彩票 社会捐赠 举办地户外广告 举办地政府特许专卖区域 举办的政府市场准入支持 税收优惠政策 举办的政府支持和扶持的其他资源

一、 奥林匹克合作伙伴计划(TOP计划)TOP是The Olympic Programme的简称

TOP计划是国际奥委会接受世界知名企业赞助的主要有效形式之一,其收入甚巨,是现今国际奥委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奥林匹克伙伴的条件: (1)知名品牌 企业及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商业形象,其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每个行业只接受一家赞助。(2)跨国公司 该企业必须是跨国公司,在国际上拥有众多的生产和经营网点,拥有充足的全球性资源。(3)承担责任 成为奥林匹克合作伙伴,不能仅从商业利益出发,而且要热衷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协助推行国际奥委会的营销计划。4)赞助底线 并不是什么企业赞助奥运会都可以接受,国际奥委会明文规定,经营枪支、烟草、和烈性酒的厂家不能成为奥运会赞助商。

TOP计划从1985年开始。以4年为一个周期实施,到2008年奥运会是第六个TOP计划的完成期限。

有60余家中外企业以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不同身份与北京奥组委合作,其数量刷新了奥运赞助史的纪录。

(四)、奥运会的收入类型

1、政府投资型

2、结合投资型

3、私人投资型

2、对主办地的积极影响(1)拉动投资,促进主办地宏观经济的发展2)扩大就业,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水平(3)促进旅游,带动相关服务业的繁荣兴旺(4)提升形象,推进主办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

第二篇:《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以体育赛事活动为基本研究内容,以体育赛事活动的策划、组织、编排为基本管理形式,以综合提高学生赛事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二)编写依据:根据2008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结合运动训练专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及新形势的需要制订而成的。

(三)目的任务:

1.使学生了解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意义,赛事活动的筹备,组织管理,赛事过程的一般规律。 2.掌握体育赛事活动中常见或主要的比赛项目编排组织方法,提高学生的组织赛事工作的

能力,

3.锻炼学生组织各种比赛的技能,使学生能胜任一次比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4.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

(四)课程代码:200800

53(五)教学时数与分配:本课程34学时, 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

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

1 体育赛事活动基本概述、 2 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3 体育赛事活动的运做与策划 4 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编排方法 5 趣味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管理 6 体育赛事活动的市场化运做

学时合计

2 2 2 8 4 2 22

实践2 4 28

录像22

作业2 2

合计 2 2 4 12 8 4 34 学时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1.体育赛事活动基本概述

知识点:

1) 体育赛事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2) 举办体育赛事的意义

3) 体育赛事的价值

4) 体育赛事及赛事项目的分类

5) 现行的体育赛事制度

2.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形式及特点

知识点

1) 高层次(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特点(奥运会、亚运会等)

2) 普通单项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特点(锦标赛、世界杯、黄金联赛、大奖赛等)

3) 主题性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特点

4) 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机构与职能

3.体育赛事活动的运做与策划

知识点

1) 体育赛事活动计划

2) 体育赛事活动赛事规程

3) 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方法

4) 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过程管理

5) 综合性运动会的赛事管理

6) 群众体育(趣味体育)赛事活动的管理

4.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编排方法

知识点

1) 体育赛事方法概论(淘汰制、败者复活制、循环制、混合制)

2) 田径比赛的编排法

3) 球类运动编排法(篮、排、足球)

4) 球类运动编排(网球、乒乓球、羽毛球)

5) 其它体育项目编排法 (体操、棋类项目、跆拳道、击剑等)

6) 主题性体育赛事活动编排法(体育考试、体能比赛等)

5.趣味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管理

知识点

1) 趣味体育活动概述

2) 趣味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3) 趣味体育组织与编排

4) 趣味体育的活动管理

6.体育赛事活动的市场化运作

知识点:

1) 体育赛事的包装与宣传

2) 体育赛事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3) 体育赛事转播权与门票销售的市场化运作

4) 体育赛事的赞助市场化运作

5) 体育赛事活动经营效益分析

四 实验课:

(一)实验名称: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组织方案制订(实验课时:2学时 10分)

1)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组织方案的实际策划和制订,领会和掌握主要体育竞赛项目

组织方案的制订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2) 实验内容:1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方案的制订,2综合性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方案的制

3) 考核形式:以书面作业形式,对学生制订单项和综合性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方案的完成情

况、完成质量进行评定。

(二)实验名称: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编排(实验课时:4学时 20分)

1)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编排,学习和掌握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的编排方法及基

本规律,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2) 实验内容:1田径项目编排法,2球类项目编排法

3) 考核形式:以书面作业形式和课堂实践形式,对学生在田径、球类项目编排步骤、编排

方法进行以及秩序册完成情况、完成质量进行评定。

(三)实验名称:群体性趣味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实验课时:2学时 10分)

1)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群体性趣味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学习和掌握群体性趣味体育活

动的基本特点及组织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2) 实验内容:群体性趣味体育活动设计、组织方案制订

3) 考核形式:以书面作业形式,根据学生对群体性趣味体育活动项目设计,组织方案完成

情况、完成质量进行评定。

五,考核

(一)考核的形式

《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课程的考核形式分为平时成绩(作业、分析报告等)、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等形式

1、理论考试:理论考查内容为该学期讲授的的全部内容。

2、技能考核(实验性教学):分析报告、运动会编排、课堂实践 社会实践等。

3、平时成绩:上课情况、作业等。

(二)成绩的计算:

采用百分制评分。比例为:理论考试50%、技能考核40%、平时成绩10%。

六、教材和参考教材

1) 《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樊智军主编 [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5

2) 〈体育赛事运作管理〉刘清早[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8

3) 〈体育赛事运作案例精选〉刘清早[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3

4) 〈运动竞赛学〉刘建和[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 《田径运动竞赛规则》中国田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6) 《篮球运动竞赛规则》中国篮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7) 《足球运动竞赛规则》中国足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8) 《排球运动竞赛规则》中国排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9) 《网球运动竞赛规则》中国网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10) 《乒乓球运动竞赛规则》中国乒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11) 《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中国羽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12) 《棋类运动竞赛规则》中国棋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第三篇: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论、体育赛事的组织(讲稿)

一、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1、我国的社会体育

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3、我国社会体育的奋斗目标

二、社会体育法规制度

1、体育法制与社会体育法规制度

2、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制度的主要内容

3、社会体育工作的有关法规知识

三、依法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1、社会体育指导与公民的体育健身权利 (1)公民享有法律保障的体育健身权利 (2)获得体育指导是公民体育的权利 (3)社会体育指导与公民健身权利的实现

2、依法调整社会体育指导中的各种关系 (1)依法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管理组织的关系 (2)依法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的关系 (3)依法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健身群众的关系

3、依法维护健身群众的合法权益 (1)保证体育健身指导的科学性 (2)提高体育健身指导的服务质量 (3)维护健身群众的尊严和安全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行为规范

1、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 (1)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规范化的意义 (2)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内容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2、业务指导方面的基本规范 (1)业务指导方面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2)业务指导方面应遵守的规范内容

3、管理服务方面的基本规范

(1)管理服务方面应坚持一健身群众为本的原则 (2)管理服务方面应遵守的规范内容

4、礼仪举止方面的基本规范

(1)礼仪举止方面的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2)礼仪举止方面应遵守的规范内容

五、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职责

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责 (1)经常开展社会体育指导服务 (2)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3)增强健身群众的体质与健康 (4)促进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2、传授健身技能中的主要职责 (1)传授体育项目动作技能 (2)传授恰当运用体育项目技能健身的职责要求 (3)传授合理安排健身锻炼的职责要求

3、组织健身活动中的主要职责

(1)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技能教学活动的职责要求 (2)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职责要求 (3)组织开展健身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职责要求

4、健身咨询宣传中的主要职责

(1)宣传科学健身的理念和知识中的职责要求 (2)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和经验中的职责要求 (3)科学解答健身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中的职责要求

六、基层业余训练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与比赛

1、基层业余训练概述

2、基层业余训练计划的内容与制定

3、群众性体育活动与比赛的工作特点

4、群众性体育活动与比赛的组织发动与实施

5、群众性体育活动与比赛的计划与安排

第四篇: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1)随机分组:这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例如,教师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常在比赛,游戏时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迅速;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爱 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2)同质分组: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 相同. 优点在于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 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缺点是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 因此, 教师在首次进行同质分组前, 最好能给学生解释一下实施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原因, 以免体能和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产生 自卑感和降低学习的信心,技能好的学生产生骄傲和自满情绪.

(3)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各组之间 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 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 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岁平 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 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

第五篇: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课堂任务的实施而确定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切合实际,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目前,我们大部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以性别分组进行练习,这种教学组织方法,往往只片面强调教学内容和要求,因此,在活动中较多采用的是单调、重复和强制的形式,使学生在练习中的内容、难度、要求及进度几乎完全一致,出现了一些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的现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好的组织形式。如:技能组合、性格组合、自由组合、兴趣组合、目标组合等。总之,成功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不同性质的教材、不同单元及课堂目标,而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在近几年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作了初步尝试,下面谈一下我们的体会和作法。

一、技能分组: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按学生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分成几个小组,或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和练习的具体要求进行组合。

体育课和其它学科一样,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能力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运动以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容易把体育的差异表现出来,如果体育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强调了统一安排,统一要求,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或“畏学”的不良情绪。在采用“技能分组”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能因组因人而异,对不同组别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就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课前分组、课中个别调整(有个别分组不当)的方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课前把学生按技能水平分成四种不同等级的小组,然后,教师对各个不同组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练习,这样,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为更好的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设有升、降级制度,对个别学生运动技能有明显提高时,则升到高一级小组练习。对在小组中表现欠佳的则降级。为刺激优秀组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练习一段时

1 间后,可安排该组进行表演赛,其他组参观,对表现好、技能动作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

二、自由组合: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同伴组合成人数大体相等的小组。

这种组合方法,利于同学之间为了共同进步和提高,形成了互帮互学的集体,树立了较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了这种分组方法使同学之间感情比较融洽,同学们对自己推选的小组长比较信任,小组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小组间在学习和教学比赛时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同组同学的感情融洽,小组同学的互帮互学的气氛浓厚,各项运动成绩和技术比自然组的同学提高得快,利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

三、兴趣组合:指由学生按自己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的小组,人数不定。

这种组织形式,一般是在课的结束部分和复习课及综合课中运用。在复习课中,教师安排若干个具体练习内容,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各个练习内容的不同要求,选择自己需要复习的项目。对于一些运动技能较为均衡发展的学生,老师可鼓励其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对某个有特长的项目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有“一技之长”,对尚有弱项的同学则应引导、激励他们,使之增强信心,消除畏难情绪,“练在薄弱处”,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在综合课中,学生可根据课的安排,选择自己比较有兴趣的项目进行练习,以突出特长,一专多能,实现全面提高的目的。

总之,我认为,教学组织形式应遵循这样几点:(1)不管哪种组织形式学生都应该感到心情愉快,不仅有相互间的协作,而且有相互间的竞争。(2)不管是何种形式的组织,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多或可能多的练习时机,又要有赖以区别的途径。(3)无论怎样分组,既要不失教学分寸,又不至于总使学生循规蹈矩。这些基本特性,应成为有效的确定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分组的基本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加强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