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医药养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久前,随着虚假中医宣传的被查处,人们也开始对中医药的认识进行反思。事实上,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是属于有明确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药品,在中药的使用中,一定要科学、规范,遵循中医的治疗原则。

第一篇:中医药养生论文范文

论健康管理与中医药养生方法

前 言

健康管理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21世纪初才传入我国。不过,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记载。它孕育着“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思想。此外,“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与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保健养生服务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学以“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的养生保健,倡导人们珍爱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强调在预防保健中以养生为要务,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多样化而且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种中医预防或治疗的手段,如摄生调养、中医内外治法、导引等,以防止疾病发生、趋向严重的方法。“治未病”包含三层含义:1.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2.得病之后防止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进程;3.疾病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强调病后的改善。“治未病”能综合利用各种中医治疗手段与健康干预方法,如中草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足疗、药膳、运动疗法等行之有效的多重健康干预方式,进行病症的防治。

二、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管理

过去,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觉得生病或身体不适时才去医院就诊“看病”,甚至认为正常体检都没有必要。近些年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很多人每年固定去体检。但是,医院的体检,查出来的是病症,这往往已经是十分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在发生前均有着漫长的的“发展”过程。然而在大健康时代,医疗不再是有病才治,更应该提前预防,且是精准的预防,精准的干预。健康医疗新时代已经到来,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行动的实施”,大健康行业领域即进入全新的“数字化健康管理”的时代。当前,在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形式的推动下,健康管理不仅是医疗行业的独家买卖,而是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健康管理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目前,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管理融合发展的局面已经逐步形成。个体化健康管理的着陆路径是:运用现代医学成果及管理学方法,针对个体健康意识,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个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为此,要提供生活方式调查表,了解家庭历史和个人历史,包括运动心理学和睡眠模式、智能掌握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等,提供一个真正个性化的体检方案。这就是健康风险管理带来的优势,健康管理将从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中医体质辨识、膳食评估、运动计划和疾病评估6个纬度评价体检后的危险性。根据疾病的情况对总检查结论进行编码,实现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健康管理计划的身体化、规范化和智能化。这既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居民健康带来全面发展的项目,也是投入健康管理行业者的新商机。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模式

《關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并预估行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WHO预测2020年全球健康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3.39万亿美。健康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新兴“朝阳产业”,成长性高、就业拉动作用大、创新能力强、关联度高、资本需求大,既可以满足人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体系。”十九大报告中把“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到战略高度。政策环境的利好,是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和体系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及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随之发生变革。为适应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健康全生命周期医学新理念,目前医科院校陆续开设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建好新医科,一是要践行教育新理念,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树立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二是推进专业改革,加强传统医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发展更多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新专业,尤其是推动跨学科专业的多维发展;三是打造一流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类医学“金课”;四是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五是搭建医学教育的新型平台,创新医学教育保障机制,培育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人才。

四、“中医药养生方法+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展望

中医药养生保健已成为众大众需求,社会上养生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养生、长寿的快速升温,健康管理可以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因此,整合产业技术资源,向市场提供一整套的健康解决方案势在必行。同时,通过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控疾病和维护健康,大大地降低医疗成本。这不仅与政府、保险公司的目的相一致,同时也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此外,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其参与养生保健的能动性,从而改善了以往医疗消费模式。所以,健康管理介入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可以带来诸多益处。在“大健康”快速发展的局面下,此种健康服务模式将开创防病、治病的新篇章。

作者:杨寄渝

第二篇:中医药养生, 这些误区不该有

不久前,随着虚假中医宣传的被查处,人们也开始对中医药的认识进行反思。事实上,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是属于有明确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药品,在中药的使用中,一定要科学、规范,遵循中医的治疗原则。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需求越来越迫切,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门类繁多,加上电视、报纸、微信平台等媒体的推波助澜,养生类节目、书籍非常多,各类“名方验方”层出不穷。很多人基于对中医药的信任,选择中医药养生,但由于中医药知识匮乏,存在诸多误区。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使用中药治病养生的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 ,贵的就是好药

现在,很多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乏力、汗出、失眠多梦、疲倦等症状。在一些人看来,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养生”,自己有点“虚”,就需要进补,因而很喜欢买中药进补,甚至选择名贵中药,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中医讲究阴阳气血平衡,缺什么才补什么。“身体有点虚”,却分不清楚究竟是阴虚、阳虚、血虚还是气虚,就乱“补”一通。有的人本来身强体壮,觉得“补补总没害处”,就长期服用某种滋补中药,结果越补越虚。

误区二 ,中药没有副作用

很多医药产品在宣传时,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选择性地忽略,给人“中药是纯天然、无害”的认识。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仍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药物本身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并不代表其没有其他副作用。中药应用不当,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误区三 ,清热泻火,常服凉茶

由于一些产品的宣传,导致人们产生一年四季都“上火”的印象,大部分人有“上火”症状。人们常遇到的小毛病如咽痛、牙疼、有点口干等,一律判断为“上火”。随之而来的就是板蓝根、青天葵、菊花、夏枯草等统统泡茶、煲汤一起上。清热解毒的中药,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患者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误区四,中药可以减肥美容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气虚等有关。中药减肥从益气、健脾、化痰等着手,利用中药优势,祛湿、活血、健脾、行气等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令身体气血运行更佳,加速新陈代谢。中药美容是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来延衰、驻颜或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一种综合治疗。如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中药有“好颜色”、“悦泽人面”、“白丽”等功效。市面上很多自称中药成分的减肥美容保健品中含大黄、芦荟、番泻叶,甚至添加西药激素等,包装成“润肠、通便、排毒、瘦身、养颜”的保健品。大黄、芦荟、番泻叶实际为泻下药,会引起腹泻。中医讲究辨证施用,减肥美容也不能例外,因此中药减肥美容应找专业中医师咨询后方可应用。

误区五, 食疗人人适宜

食疗是千百年来,华夏文明饮食文化的瑰宝,在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某些食疗宣传非常火,疗效夸张,仿佛通过食疗,身体不适就立马缓解。有各色食疗养生馆,观其食谱,大部分是甲鱼、海参、鲍鱼、乌鸡之类的滋补食材,也有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枸杞子、青天葵等平补及清热解毒中药,虽样式繁多,但一般都是简单拼凑,不能根据食用者体质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使食补不能达到“补”之功效。

误区六, 食疗多多益善

官方公布的既属食品又为药品的中药名单有101种,如山药、山楂、白果、白扁豆、龙眼肉(桂圆)、百合、阿胶、莲子、薏仁等。药食同源是中药特色,这些品种虽是食品但也是具有药效的中药,大量或过量使用会引起身体不适,如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

误区七, 膏方是纯补品

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阴阳脏腑气血平衡则能健康无恙,延年益寿。《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习惯,因此许多人认为“膏方是很补的”。进补的含义是指补充人體的营养物质,调节或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膏方除了能“补”之外,还有治疗疾病的功效。每剂膏方都是中医专家针对每个人的症状和自身特点而专门拟定的,应一人一方。就算是协定膏方,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辩证使用。故膏方“纯补”之说并不正确,不要盲目追崇膏方。

作者:蓝义琨

第三篇: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

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陕西省铜川市立足中医药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六大园区、八大工程”,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集群,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健康医养城市的华丽转身。

千年药王情,魅力新铜川。9月10日,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药王故里陕西铜川盛大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中医、中医药界学术名家、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代表、文化旅游各界名流云集铜川,把脉中医药文化发展,共商中医药发展创新。

当天下午,在孙思邈中医药发展研讨暨健康产业推介会上,铜川成功签约项目54个,涉及金额285.4亿元。项目涵盖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独特的文化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大医精诚,唱响“孙思邈中医堂”品牌

耀州区演池乡新兴村卫生室,装修一新的孙思邈中医堂格外引人注目,看病的村民络绎不绝。坐诊的医生是村医王彼晨,周围群众叫他“郎中”。

王彼晨1997年从县卫校毕业后一直在乡卫生院做西醫大夫。由于技术全面,2017年,他被推荐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之后便回村卫生室孙思邈中医堂坐诊。不久,他就让村民们见识了中医的厉害。

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签约现场。

患者王建国患大骨节病下不了床,孩子拉着他把周围的医院跑遍了,就是看不好。闻听村上开了孙思邈中医堂,王建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王彼晨扎针治疗,没想到三个疗程下来,竟然能下床走路了。村民们点赞说,“孙思邈中医堂真的不一般,神!”

孙思邈中医堂是铜川市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在全市社区医院和村医疗室实行中医药房和中医门诊服务民众的惠民工程。铜川市发改、财政、人社、卫生、中医药、药监6部门联合下发《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作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按照“六统一”标准,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医药综合服务建设项目。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逐渐受到市民青睐。

建成后的孙思邈中医堂涵盖中医门诊、康复理疗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全市中医药服务环境,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特色,使群众体验到发展中医药带来的实惠。同时,铜川大力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组织人员参加省级中医师承教育、临床骨干培训和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通过县级中医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聘请当地基层名医、高职称大夫轮流坐诊、吸收新毕业的中医药大学生等方式,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中医药医疗、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孙思邈学院、孙思邈博物馆和孙思邈中医医院;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资源优势,举办中医药技术、中医骨干、中医药管理人才培训。

现在,全市共一所市级中医医院、7家县级医疗机构和3所市属民营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部开展了中医服务。全市28个乡镇卫生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全部完成,330个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铜川市及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被授予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66所孙思邈中医堂服务万千群众,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诊疗服务网络,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产业带动,中医药种植如火如荼

耀州区董家河镇土桥村和丰专业种植合作社内,成片的金银花已采摘完毕,准备发往山东药厂,药农们正忙着盘点收获。

和丰专业种植合作社主任赵建平是土桥当地人,以前做钢材生意。一次他去山东跑业务,忽然发现金银花在山东很走俏。金银花这东西他太熟悉了,家乡到处都是,但是和人一聊才知道金银花的金贵,也有了试着种一种的想法。

铜川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大自然赋予了铜川独特的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据调查,全市共有中草药品种683种,载入国家《药典》的有198种,其中质地优良、产量较大的有30多种。党参、黄芩等道地中药材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铜川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为旗帜,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涉农企业和农民扩大中药材种植。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 2016年7月,赵建平注册成立了和丰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项目引领、农户入股参与就业、提供技术培训的形式,开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现拥有社员51人,种植金银花300余亩,带动农户种植金银花1000余亩。

除了赵建平这样的种植合作社,许多大公司也纷纷加入到中药材种植中来。陕西上和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组织+贫困户”的方式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以小丘镇和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了耀州区10多个贫困村开展丹参药材产业扶贫,发展丹参基地1900余亩;陕西起源农业科技公司也建成植物工厂4000平方米及云南昆明炼苗基地200亩,年产中药材种苗1亿株以上。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和品种的扩大,铜川市邀请国内中药材种植专家,开展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良种选育繁育,建设铜川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中心,各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0000亩,从源头上保障优质中药材生产。在此基础上,建设了 “耀州黄芩”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发展党参、黄芩等道地中药材7万亩,仅野生连翘面积就达到30万亩以上。

络绎不绝的患者来到社区中医堂寻医问药.

土桥金银花种植基地之一。

目前,铜川市有中药材种植企业11家,种植专业示范乡镇5个,种植专业村16个,专业合作社26家,100亩以上种植大户32户,形成7个重点区域、3个产业示范园、10个规模化示范种植点的多品种、多基地发展格局。

聚合发力,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保健思想和中医药方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转型路上的铜川,全方位挖掘传统医学资源,引进一批好项目,做强一批大品种,培育一批大企业,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铜川重点建设中药材种植重点园区、中医药工业引领园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园区、中医药流通自贸园区、中医药旅游示范园区、中医药人才聚集园区,着力打造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中医药制造业速育工程、中药材自贸区建设工程、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工程、药王故里形象提升工程、中医药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中医药人才引智支撑工程和中医药产业金融扶持工程,让中医药根植于铜川,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温暖造福全人类。

黄芩地理标志证书。

中医药产业园、中医药制造基地和中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吸引了一大批中医药知名企业投资、生产、科研。

兴盛德药业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饮片企业,年加工能力15000吨,产值5亿元;陕西百年寿药业有限公司投产后将实现年产中药饮片800吨,年产值4000万元;陕西新丰禾制药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灯台叶总生物碱”新药研发达成合作,新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除此之外,更多中医药企业也将陆续建成,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铜川市在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引领和中医药人才引智支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进展。除了积极对接国家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等科研院所,推进新产品研发、新成果转化和项目落户,还引进设立了葛均波、胡大一院士工作站,吕仁和国医大师工作站和王显、米烈汉名中医工作室,建立了铜川市中医药发展专家智库,储备专家学者27名,形成了以名中醫为引领、中医骨干人才为基础的中医药人才梯队,中医药人才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同时,铜川市围绕药王山、玉华宫、照金香山、陈炉古镇等历史文化古迹,发展融中医药康养、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还举办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扩大药王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在如画的山水和千年文化的脉动中,一个新铜川正在被塑造,并以昂扬的姿态大踏步地迈向美好的明天!

作者:屈路影

上一篇:英语听说课论文范文下一篇:广告学概论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