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记录法治建设

2022-07-04

第一篇:会议记录法治建设

在法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司法局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辅导,县政府法制办通报了近年来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县公安局等部门进行了交流和表态发言。从发言看,大家对建设法治**思想很重视,认识很到位。陈红星同志就法治**建设和近期重点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

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法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人事管理几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法治**建设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法治**建设,法治**从字面上看是法治问题,但实质上是执政问题。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今天这个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夯实措施,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一)深化认识,理性剖析法治薄弱的问题和根源

当前,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薄弱,尤其是在信访接待的问题上,很多问题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由于法治不健全,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解决;很多事情本来可以通过法治渠道执行到位的,但由于法治程序跟不上,导致各方面工作非常被动,群众很不满意。这些既是**的现实问题,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目前,法治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不能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不能严格依法公正司法、公民不能自觉学法守法。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也有三个方面:权大于法,情干预法,监督不力。首先,在我们的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行使执法权、司法权的过程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较为突出和普遍,权大于法,导致法治失去作用;其次,中华民族有注重人情关系的传统,对于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干扰太大,执法者很难挣脱巨大的人情网络;再次,监督部门没有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导致各级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面前人与人不平等的问题,很多不作为、乱作为、徇私枉法的人和事没有得到相应的惩戒。推进法治**建设,关键是找准症结和根源,对症下药,着力解决权大于法、情干预法的问题,着力强化法治监督,全面提高法治化水平。

(二)夯实措施,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一要强化法治意识。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大值得关注的是代表们谈和谐社会的相对少了,谈依法治国的多了。这是因为大家普遍认识到,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最根本保障,没有法治就没有和谐。所以,十八大报告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要求,并作为党和政府执政的最基本方式和最基本战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法治化,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全民守法;再次重申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基本方针,充分说明了法治在治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管理社会、保障民生、化解矛盾、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上,原来的提法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十八大特别加上了“法治保障”,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最根本要靠法治,法治是最终保障。国家把法治提到这样的高度,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法治对于县域治理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特别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进一步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干任何事不能主观、不能盲目、不能随意、不能与法律相抵触、不能违背法律程序,真正做到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推动工作。要切实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创新普法教育方式方法,既要用反面事例开展警示教育,又要用典型的事例引导全民,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理性维权。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人人平等的法治环境,用规范透明的行政执法和公平公正的司法,使群众相信法治,逐步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状。

二要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并把法治意识贯穿于政府决策、政策执行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制度保障,用制度约束倒逼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本届政府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法治依然薄弱、效果依然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度保障不到位。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社会管理机制,逐步把决策、执行和推进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特别是要完善依法决策程序,没有程序的公平就没有结果的公平,只有决策依法科学,执行落实才不会走样。县政府法治办要从决策环节入手,加大依法科学决策的研究和探索。

三要高效廉洁公正地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树立高效、廉洁、公正的司法形象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虽然县检察院和县法院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服务不优、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司法队伍的思想理念、干部作风、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县委政

法委就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促进全县司法系统转变观念和作风,在优化服务上下工夫,在提高司法效率上下工夫,特别是要在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上下功夫,切实维护法律的威严。

四要完善法治保障机制。完善法治保障机制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会后,相关部门要抓紧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

依法行政保障机制。由县政府办负责,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负责人依法行政述职评议制度,夯实“一把手”依法行政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的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依法信访机制。由信访局负责,抓紧制定信访引导疏散制度,凡涉及民事纠纷、行政诉讼等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解决的信访问题,引导上访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抓紧制定信访执行保障制度,确保交办、批转的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抓紧制定信访秩序保障制度,依法处置闹访、缠访、重访问题,特别是对群体性非法访、寻衅滋事、扰乱正常办公秩序的,公安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依法征迁机制。由住建局、国土局负责,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切实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无理对抗、恶意阻挠、漫天要价等问题;依法保障建设环境机制。切实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依法处理无理阻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扰乱建设环境的人和事。法院高效执行机制。着力解决法院判决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切实维护国法的尊严和司法的公信力。以上五项保障机制,由县政府法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分头加快完善。

五要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当前,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硬是法治**建设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县委政法委要牵头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要严格执行学习制度,请公检法系统的专业人员授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要建立健全淘汰制度,对法律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的执法人员,实行淘汰或建议调整岗位,不能再让不具备执法能力和素质的执法人员破坏法治形象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因失职渎职、徇私枉法造成冤假错案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执法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强化监督,确保法治**建设取得实效

强化监督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五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建议县人大就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建立依法监督机制,建议县政协就法治**建设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希望县人大、县政协能够积极主动履行监督职能,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并且作为监督者也要自觉接受监督,今后要对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的监督者实施问责。二是加强行政监督。监察局要认真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行政监察执法职能,加大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政风行风。三是加强司法监督。检察院要加强对依法司法和依法行政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四是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当前最积极、最有力度的监督方式,我们既要大力欢迎社会舆论的监督,又要正确对待和稳妥运用舆论监督。五是加强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是防范权力干预和人情干预最好的防火墙。下一步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关于法治**建设我就强调这三个方面的意见,目的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形成政府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机关公正高效司法、广大群众自觉学法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关于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基层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不仅要系统全面的学透实质、领会主旨,更要从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掌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向,以及党中央和国务院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抓住工作的重点和要害。通过对十八大精神的系统学习,我认为改革、反腐、法制、价值观、民生将成为未来五至十年发展的最强音。一是改革。李克强同志讲了,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前途,改革是未来要持久推动的工作。大家学习十八大精神要注重领会关于改革的内容。二是反腐。最近,总书记和王歧山书记在各类场合都发出了很强的反腐之音。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腐败问题不解决最终会导致亡党亡国,反腐倡廉是当前凝聚民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央可能在明年就反腐败工作出台重大举措。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要求,从现在起就要自觉自省、严格自律,决不能触碰贪腐红线。三是法治。这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未来党和国家执政、推进发展和管理社会将全面实行法治。四是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明确倡导民主、自由、诚信、友善、敬业、奉献等价值观,这些都是普世价值观,是所有人都要接受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十八大倡导普世价值观,意在重建国人的价值观念。五是民生。民生的核心是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关键是加快推进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请大家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时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

三、关于人事管理

县政府办公室就人事管理问题专门印发了“六个严禁”,请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正在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因此县上决定冻结人事调动,请各部门自觉遵守,严禁在此期间随意签字进人。对于紧缺和特殊人才引进,以及编制外聘用人才,人社局要严格把关,并按规定进行试用,对于试用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法治**建设问题,同时也安排了其它方面的工作,请大家深刻领会,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篇:区长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大全)

区长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区长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XX 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创新务实,着力化解行政争议,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学法懂法用法,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让依法行政融入 XX 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 “能够承载法律旺盛生命力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法治政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区委书记 XXX 同志亲自担任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全区领导干部全面提升法治意识,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一定要依法依规办事,用法治的思维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去年 9 月,区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政府系统各部门要按照 XX 区《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的安排,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提高政府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法治能力,政府常务会议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20XX 年,《x 反家庭暴力法》、《x 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相继进入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课堂”。

二、扎紧制度藩篱 “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由法律来界定,政府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程序正当。为了扎紧制度藩篱,我区一方面大力深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一方面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动态管理。20XX 年,我区共确定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 85 个、备案规范性文件 XX 件、“三统一”登记 XX 件、清理规范性文件 349 件。

三、坚持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有理有据、规范文明,行政裁量公平公正,不仅体现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还体现现代文明政府的治理能力。XX 区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重加强执法监督。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目前全区共有 XX 个法定行政机关、XX 个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各单位选送的 XX 卷行政许可案、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征收、仲裁、调解案卷进行重点评查,对评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馈,下发《执法监督通知书》XX 份。

四、依法科学决策 依法科学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命线。为提高决策水平,XX 区建立了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成立了由 XX 名专业律师担纲的 XX 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参与各类听证论证、研讨座谈、矛盾调处。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全部纳入《XX 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严格管理。涉及重大行政决策,都会根据要求依法召开行政决策听证会,广邀各方代表参加,真正做到问政于民。出台了《XX 区政府合同管理办法》,

对政府合同严把关、严审查。去年,全区共审查政府合同 XX件,登记 XX 件。

五、化解社会矛盾 近年来,XX 区坚持敞开大门,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多措并举推动复议办案,化解社会矛盾。20XX 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XX 件,审结 XX 件。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保护当事人切身利益和解决纠纷的角度出发,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切实做到依法审查、公正裁决,“定纷止争”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为扩大行政复议的知晓度,我区先后在新安、高车、汇金等社区建成了 X 条法治政府建设宣传长廊,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当下的 XX,正是“率先五个XX,建设美好 XX”的关键阶段,XX 区政府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力争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大作为。

第三篇:市长在全市公众法治环境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8月8日)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六五”普法启动以来,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法治环境建设工作。刚才,茂明主席宣读了《关于我市各县区公众法治环境满意度在全省调查结果的情况通报》,保斌主任宣读了全市法治环境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方案,长根书记安排部署了我市当前法治环境建设工作。这些意见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不断把我市公众法治环境满意度提升到新的层次,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下面,就全面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我再强调几点。

一、高度重视法治环境建设

从刚才通报情况看,我市公众法治环境满意度在全省排序普遍较差,10个县区得分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没有一个县区达到满意分(80分)标准,而且有几个县区排在全省后几名。调查涉及的八个方面内容,我们有6项指标在全省排序靠后,特别是依法保障投资经营环境在全省排序倒数第一。这个结果非常出乎我们意料,也给我市带来了很大压力。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基层基础工作抓得不牢,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群众还不太满意;另一方面说明,有些地方对公众法治环境满意度测评重视不够。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反思、高度警醒,切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

- 1

和***实际,我们组织了几次招商活动,我跟投资商最先讲的就是***的投资环境,***如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亲商、重商、安商、富商,而且我们还向投资商郑重承诺,到***投资创业,企业家能够成就***的发展,***能够成就企业家的未来。尤其是***正在全面建设“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一市”,就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区”,就是国家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两枢纽”,就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一基地”,就是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依靠***的自身积累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要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作为提升现实软实力和长远竞争力来抓。

第二,法治环境建设事关和谐稳定。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依法治理的工作理念、制度、机制和载体上积极创新,各项学法用法制度和考核评估、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健全,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自觉性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保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还远未形成法治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虽然经常强调“依法依规办事”的重要性,但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树立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观念,还有一些同志不善于将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目标和基本方式。近年来,我们在法制宣传教育、公众法治环境建设等基础工作上,每年投入的财力和精力都很大,很多工作我们也做了,但成效还不尽人意,群众还不太满意。我们的各级政府、政法机关、司法机关,都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切实把我们

- 3

留盲点,扎扎实实推进全市法治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公众法治环境满意度。

二、积极推动法治环境建设

当前,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持续提升法治环境建设水平,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推动法治环境建设。

(一)围绕重点工作来推动。一要以法治环境建设促发展。当前,我们的发展任务很重、要求很高,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特别是在推进城乡统筹、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农村改革试验、项目建设、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中,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来保障。比如我们的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现在发展势头很好,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一方面需要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产业配套和产业集聚,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环境和法治环境。当前在法治环境建设上,凡是法律能够解决的,各级各部门必须依法提供保障;凡是法律没有明确的,就要通过制订规范性文件和政府规章来解决,能够上升为法规的,要积极上升为法规。在这方面,《河南省***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促成省人大立法,就是成功的先例。二要用法治环境建设惠民生。我们要坚持以法治惠民为目标,不断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依靠法治途径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等问题上要充分集中民智、尊重民意,在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充分维护民利、保护民安,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

- 5

系。健全完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积极为重大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调整、信访、民生等领域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服务接受者权益保护制度,建立服务质量纠纷调处机制,切实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三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要严格实行法官、检察官的准入制度,优先从具有法律资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中公开选拔考核,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干部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实行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评定,提高法律服务队伍素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四)严格权力监督来推动。法治建设的核心是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要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一要完善法治监督体系。要加强权力机关监督,强化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和党内监督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行政执法的长效监督机制,提升行政层级监督的效能。各级政府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机构,各级监察部门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监察机构以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助,形成合力,确保法治建设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二要强化社会监督管理。要将有关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人员、执法程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人民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监督;加强和改进信访举报工作,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群众监督渠道。三要严格行政问

- 7

和领导干部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法治建设,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法治建设与全市新一轮大发展同步。要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做到目标明确、标准明确、宣传到位、工作到位,确保法治环境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全市法治环境建设水平和公众满意度有大的提升,彻底扭转被动局面。今后,凡是法治环境建设落后、公众满意度差的单位,所属地区或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要向市委、市政府作出说明,并将调查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志们,加强公众法治环境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统一思想,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努力开创我市法治环境建设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在法治安庆建设暨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主持词

法治岳西建设暨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

主持词

中共岳西县委副书记杨林建

(2012年4月10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法治岳西建设暨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县“五五”普法和“十一五”依法治县工作,动员部署我县“六五”普法和“十二五”法治岳西建设工作任务。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全体常委、县四大班子组成人员、县纪委常委、人大、政协各专委会主任;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各乡镇政法委、宣传委和司法所负责同志;县直独立副科级以上单位党政负责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等。

今天的会议共有五项议程:

一、书面传达省、市法治创建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县委常委、副县长储昭霞作全县“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六五”普法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

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彰平同志宣读县委、县政府表彰决定;

四、颁奖;

五、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中汉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书面传达省、市法治创建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第二项,请县委常委、副县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副组长储昭霞同志作《关于全县“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六五”普法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请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彰平同志宣读县委县政府表彰决定。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

请荣获全县“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上台领奖。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请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中汉同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刚才会议对“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六五”普法和“十二五”法治岳西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动员部署,宣读了县委县政府表彰决定,表彰了2006年-2010年全县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中汉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发表了重要讲话。

刘县长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法治岳西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十二五”期间建设法治岳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贯彻。一是认真组织这次会议精神

的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开展“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明确建设法治岳西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法治岳西的重大意义,切实担负起领导建设法治岳西的重大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司法行政牵头、各部门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保障,确保“六五”普法规划和纲要的顺利实施。要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切实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要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切实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要加强媒体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努力创造出法治建设的新经验和普法教育的新亮点。四是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尽快出台“六五”普法规划、法治建设纲要和目标措施,尽快召开“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启动工作会议,各级各部门启动情况要及时报依法治县办公室。五是县依法治县办公室要加强对建设法治岳西和普法工作的督促检查,认真做好综合协调、检查指导、考核验收和情况交流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宣传和司法行政部门要承担起综合协调的职能,充分发挥好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强大合

力和整体效应。

同志们,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设法治岳西既是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社会管理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不断推进。希望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把“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十二五”法治岳西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在全县掀起普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新高潮,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五篇: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暨法治工商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凝神聚力提效能 服务发展新跨越

——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暨法治工商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源超 (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暨法治工商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交流各地经验,表彰市州工商局目标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全省工商系统岗位能手和依法行政、法治工商建设示范单位、“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部署2012年工作。下面,我代表省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一、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显著成效,开创监管服务新境界起步良好

2011年,全省工商系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跨越式发展的动员令,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五个更加”要求,强化“两个第一”工作理念,突出“开创工商监管服务新境界”的奋斗主题和“三最一高”目标,自我加压,跳起摸高,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市场主体增量提质打开了新通道。省局制发了《关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以全心、全程、全面服务,大力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

得到李鸿忠书记等省领导批示肯定。黄石、襄阳等地争取政府牵头成立“市场主体增量行动”领导小组;荆州、黄冈、咸宁等地把“市场主体增量行动”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考核范围。2011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8.32万户,比上年增长24.7%。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19.05万户,比上年底净增31.36万户,增长16.7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063户,比上年增长33.88%;新登记私营企业6.26万户,同比增长22.15%;广告业经营主体突破1万户,广告经营额突破50亿元。

1.政策试验,强化引导。省局出台了试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债权转股权登记、市场主体转型升级等政策措施。制定了支持“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促进大别山和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与黄石、黄冈、恩施、仙桃等市州政府签订了局市合作协议。联合省政府研究室开展了市场主体发展专题调研,提出做多做活市场主体的政策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武汉市局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2.分类扶持,催生助长。采取引导创业发展一批、服务招商落户一批、治理无照转化一批、指导转型升级一批、扶持上市带动一批、帮扶改制助长一批、服务融资壮大一批、规范经营搞活一批等措施,培育发展市场主体。编印了“工商登记前置许可参考目录”,试行“一人审查核准制”,下放内资股份公司登记权,提高网上登记和年检率,实行“四减五制三集中”无障碍服务措施,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和服务效能。恩施州局、仙桃市局获得国

家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授权;十堰市局开展了市场主体增量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鄂州市局开展“优质窗口服务、优化登记效能、优良工商形象、优美工作环境”创建活动,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3.优化服务,做大做强。一是融资助企。加强股权出质、出资和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登记指导,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村镇银行、股权基金公司。省局、省个私协协调工商银行湖北分行安排个体私营主体贷款额度100亿元。荆州市局指导福娃集团“福娃”商标质押获得8000万元贷款。黄冈市局联合工商银行举办了个私经济融资推进会,随州市局争取市政府召开了动产抵押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工作会议。全省工商系统办理股权出质3512件,融资586.58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4427件,担保主债权金额362.97亿元;新登记小额贷款公司57户,注册资本35.59亿元。二是商标兴企。积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创建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宜昌市局发挥参谋、指导、协调和保护四个作用的经验,完善争创驰名商标联系点制度,加大“名标”发展指导力度。全省新注册商标14484件,新增驰名商标27件、地理标志11件、著名商标124件;全省已有注册商标95853件、有效著名商标828件、驰名商标90件、地理标志41件。许多市县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的政策意见,有的争取把商标战略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范围,荆门市局成功举办了首届鄂中商标广告展示会。三是合同帮扶。优化合

同指导服务,发布了合同信用调查报告;指导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6.95万份,制定发布合同示范文本17种,推行示范文本178.5万份;调解合同争议1667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079.76万元。四是服务强农。推进农村“七有”工程实施,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促进订单农业和农产品商标发展,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保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全省千人以上行政村“七有”覆盖面达到76.7%。

(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采取了新措施。全省工商系统突出“名优保护”、“民生保障”、“公平促进”三个主题,加大“市场秩序优化行动”实施力度。

1.打出专项整治“组合拳”。一是打假冒,保护名优。开展了侵权假冒“双打”行动,串联“保障节日消费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市场秩序优化”百日集中整治和“净化市场环境”百日执法行动,结合“一打四保”、节日市场、建材市场、成品油市场、“红盾护农”整治展开,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17万件。省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双打”行动先进单位,宜昌、鄂州、孝感等市局被国家工商总局表彰为“双打”行动先进集体。二是防风险,保障民生。把“食品安全”作为第一风险点,加强专项整治。重点强化乳品、散装白酒、食用油市场监管,清缴彻查非法食品添加剂;积极履行省政府赋予的现场制售食品监管新职责,严厉打击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共查处食品经营违法案件13725件,案值3401.61万元。十堰市局约谈大型超市零售商、供应商负责人,强化经营者食品

安全自律。三是出重拳,促进公平。开展了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治理商业贿赂和打击招商加盟商业欺诈等执法行动;与有关部门联手开展“拍卖行业”、“违法广告”和“打击传销”整治行动,查处案值1000万元以上的违法拍卖案件5件;取缔传销窝点952个,遣散传销人员14344人次,解救受骗人员985人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3923件,全省广告平均违法率、五类重点广告违法率大幅下降。随州市局开展广告监管“亮剑”执法行动,集中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省局制定了直销监管工作意见,建立分工科学、上下协调、无缝衔接的直销监管机制,得到国家工商总局肯定。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暑期集中行动,查处黑网吧522个,没收违法工具1172台。

2.探索市场监管新机制。省局积极推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工商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的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监管响应制度,制发了工商所网格化市场巡查规范,出台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指导意见。襄阳市局探索巡查痕迹化管理,孝感市局试行电子化巡查,潜江市局实行效能巡查、三长(局长、科长和所长)督察。省局依托所属的商品质量检测机构强化食品质量监测,制发了工商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开展了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达标创建活动,推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和食品安全监管公示制度,加大食品经营户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全省工商系统组织商品质量抽检16.11万批次,其中:抽检食品

2.9万批次,是上年的3倍多;抽检农资3419个批次、其他重要商品13084个批次;组织工商所快速检测11.6万批次。宜昌市局将食品安全监管、市场巡查和12315行政执法等工作体系,与城市管理指挥系统对接,依托社区管理和群众监督,促进问题早发现、快处理,受到回良玉副总理等领导肯定,荣获首届“全国食品安全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各地推进监管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宣传引导、行政指导、信用约束、沟通协调、业主自律、社会监督等方式,实施综合监管。省局全面开展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组建了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并推动组建全国首家省级食品流通行业协会,重视发挥各类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3.探索专业化执法新模式。按照“一支队伍办案”思路,逐级设立了经济检查机构,初步形成了以经检机构为主干,系统上下联动,个案突破与类案指导相结合,各业务机构协同作战的专业化执法体系,得到国家工商总局肯定。襄阳、荆门、孝感、潜江、神农架等地工商局办案数量和案值比上年大幅增长;黄石、宜昌、咸宁等市局大要案件查办力度明显加大,鄂州、咸宁、黄石、潜江等市局人均办案量持续攀升。全省工商系统全年共查处经济违法案件12.1万件,案值16.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7%和34.57%。

(三)维护消费者权益体现了新力度。围绕提振消费信心、净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深入实施“放

心消费保护行动”。

1.消费维权教育更有影响力。积极开展“3〃15”纪念活动、年主题宣传、维权典型表彰、维权成果展示、消费警示发布、侵权案例曝光、消费调查和消费评议等活动,提升了消费者维权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

2.维权网络体系更有渗透力。制发了12315工作规范、12315“五进”实施方案和基层维权网络规范化建设意见,省局与市州局12315指挥中心实现视频通话、数据共享和“一屏式监督”。全省城镇社区和行政村累计设立消费维权站3.27万个,创建省级“12315维权站示范点”100个。黄石市局通过12315“五进”软件平台,实现维权站示范点与工商所对接,高效处理申投诉。荆州市局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办维权“三剑客”栏目,精心打造维权品牌。恩施州局实现村村有维权站,农民消费纠纷基本不出村。仙桃市局争取政府批转“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方案,推动建立了消费纠纷调解协议司法效力确认机制。全省工商系统全年处理消费者申诉9.47万件、消费者投诉2.99万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亿元。

3.消费侵权查处更有惩戒力。建立了消费者申诉举报数据分析、申诉举报转立案查处制度,突出建材、家电、手机、服装、母婴用品等重要商品,突出虚假欺诈、不平等格式条款等重点问题,开展维权执法行动,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2.97万件,案值5635.16万元。在全省推行“食品购假工商先赔”制度,已先行赔

付1484件、金额12.87万元;立案查处1409件,案值29.3万元,得到国务院食安办充分肯定。

(四)自身建设构建了新格局。一是以实施市州县工商局新“三定”为契机,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一个窗口许可、一张网格监管、一条热线维权、一支队伍办案”的服务监管体系,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工商督察体系,市县工商局领导班子得到调整优化。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积极争取经费支持,稳妥落实规范津补贴政策,人员经费水平稳步提高,财务保障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二是以实施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达标升级工程为重点,加强基层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召开了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创建了一批规范化建设达标工商所,省局认定AAA工商所28个,基层基础设施、工作生活环境和干部精神面貌有新的改善。天门市局筹资900多万元,全面推进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省局制发了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公开招录和遴选公务员和工作人员515名。组建教育培训师资库,开展了岗位资格等级考试认证制度试点,分级评选表彰了一批登记注册、市场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和法规工作能手。全省工商系统共举办培训班1354期次,培训干部1.16万人次,完成了国家工商总局部署的网训任务。省局分级分类制定能力席位标准和组织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等作法,分别得到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三是以依法行政为主线,积极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制定实施了法治工商建设指导意见和全省工商系统“六五”普法规划,举办

了“劲牌杯”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和“工商法制大讲堂”;制定了行政指导考评办法、行政执法案件(卷)质量评查办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试行办法,修订了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为规范,完善了工商所法制员制度和涉嫌犯罪移送、疑难案件合议制度,深化落实行政执法“三制”,涌现了一批全国、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仙桃、潜江、天门市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四是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持续强化作风纪律建设。扎实开展了“强化责任心、强化落实力”为主题的队伍作风纪律整训和治庸问责工作,积极参与“三万”活动。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统筹推进机关党建、文明创建、“六型机关”、“党员示范岗”、“三满意”、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五是以督察督办和目标责任制管理为抓手,推动全省工商系统执行力提高。围绕干部队伍作风纪律、重点工作落实等事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明察暗访、交叉督察、专项督察,全年组织大规模、多层次的系统性督察7次,问责追究1346人次。武汉市局探索数字绩效管理,完善去庸提能、奖勤罚懒机制。六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组织评选廉政教育优秀教案,深化岗位廉政教育,延伸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实施了制度廉洁性评估和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完善源头治腐工作机制。在工商所统一配备了纪检监察员。通过行评“回头看”,持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一年来,全省工商系统各级后勤中心、宣传中心、工商干校、信息中心、消委(协)、个私协会、广告协会、商标协会、工商学会、广监中心、质管站、信用促进会、小额贷款公司协会、食品流通行业协会等单位,紧紧围绕全省工商系统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一年来,全省工商系统“十二五”奋斗主题和目标已经形成共识,工商改革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主要工作指标比上年明显增长,有的实现突破性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心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工商系统努力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工商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作落实不够、效能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地方履职不到位、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突出;有特色的亮点工作、创新措施还不多;新“三定”实施后,有些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运行机制有待优化。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把握“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工作的基调,奏响工商部门服务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强音

今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湖北加快构建战略支点、推进跨越式发展

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全国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求继续抓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现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以跨越式发展服务全国大局,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基调。李鸿忠书记指出,湖北之稳,不同于全国之稳,我们肩负构建战略支点的特殊使命,在发展上必须快于、重于、优于其他地区。国家工商总局将“全面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作为今年工作的主题。全省工商系统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在把握大局中认清使命,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

——要稳神提劲。一是稳服务发展之神,坚持“第一要务”。服务发展是工商部门的第一要务。在当前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深化“市场主体增量”、“市场秩序优化”、“放心消费保护”三项行动,服务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意义更重要、任务更艰巨。要紧扣“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主旋律,赋予各项行动以新的内涵,实现“三项行动”逐步深入、拓展推进,追求主体发展环境更优、市场监管更有效、消

费维权更有力的成果。二是稳依法履职之神,强化“第一责任”。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第一责任,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双重期待”,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责任更加重大。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增大贡献,是事关工商部门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行动。三是鼓足干劲,不断开创监管服务“新境界”。省局提出的奋力开创“工商监管服务新境界”的主题和努力实现“三最一高”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的工作部署,而是全省工商系统“十二五”时期的奋斗主题和目标,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激扬的干劲,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省局正在研究拟订工商部门围绕“五进”抓服务、促进发展新跨越的意见,将以2012年1号文件印发。以此作为统领全省工商系统新一年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和亮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向全省工商系统发出动员令,向党委、政府和市场主体、人民群众作出承诺。

——要定心加力。各市州县工商局新“三定”已经基本实施到位,机构、编制、人员调整已经告一段落。我们要定下心来,加力推进各项服务、监管、维权、执法工作,积极防范市场秩序风险和工商履职风险,提升业务建设水平。引导广大工商干部集中精力履行岗位职责,有效杜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市场监管事故发生,以无懈可击的监管强度、更加高调的执法声势、更加主动的服务姿态,充分展示工商部门的职能作为、过硬素质和良好形

象。省局要在业务研究指导的专、精、深上下工夫,加强工作谋划和督办,加强经验总结和推广,给予基层及时有效的权威指导。市、州、县工商局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创造性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上下工夫,创特色、出亮点,提高执行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力争各项工作进入全国工商系统的先进行列,进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先进行列,进入各级各项评选表彰的先进行列,把工商部门打造成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想得起、离不开、信得过的市场经济卫士。

——要创新增效。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增强工商履职效能、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实效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工商职能,提高服务和促进全省跨越式发展效能的新举措。要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市场主体的发展需求,提供差别化服务,在服务市场主体跨越式发展上加强探索;要加强对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区域性重点违法活动的分析研究,在找准症结、摸清源头、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定位精准、源头治理、有效杀伤的“靶向式”整治方式,提高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抓住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契机,争取将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融入社会管理体系,更广泛地利用社会管理力量、管理平台和联动机制,提高监管维权网络的覆盖面和运行效能,同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的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配合监管的作用。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商业务的深度融合,以业务需求为

导向,强化软件开发和应用,夯实数据基础,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信息化工具,强化工商部门提能增效的技术支撑。要在谋划工作的同时策划宣传,积极打造、不断亮化工商监管服务品牌。

2012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部署,突出开创工商监管服务新境界的奋斗主题,围绕“三最一高”目标,继续深化“市场主体增量”、“市场秩序优化”和“放心消费保护”三项行动,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着力强化监管执法职能,着力夯实消费维权根基,着力强化自身建设保障,以服务全省跨越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宽准入、优服务、强保护,促进市场主体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最优地区

市场主体的跨越式发展是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今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将“坚定不移地做多做活做强市场主体”作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根本性措施。在我省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为主向自主增长转变、全省市场主体正在进入增量提质上升通道的关键时期,全省工商系统要按照最大限度做多增量、做活存量、提升质量、增强能量的发展思路,把繁荣“草根经济”与强壮“支柱主体”结合起来,把促进市场主体个体发展和集群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做多做活做强市场主体。力争今年市场主体总户数增幅达到8%以上,其中

私营企业总户数增幅不低于10%;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增幅不低于10%。

1.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凡是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就大胆放、大胆试、大胆扶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政策争取和政策落实力度。综合汇编市场主体发展政策,优化准入向导服务。按照李鸿忠书记提出的“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的要求,以“简、快、优”为原则,推进行政审批职能、事项、人员“三集中”,完善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精简内部审批环节和手续,健全完善“一个窗口许可”机制,推行表格一次发清、受理一次审清、咨询一次讲清、材料一次收清等“四清”服务,打造市场主体准入便捷通道。开展“市场主体增量”行动竞赛,实行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月度通报制度,探索市场主体发展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推动政府主导、工商主抓、部门联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

2.优化分类扶持。完善“八个一批”措施,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成长、成熟全程服务机制,根据市场主体不同发展周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对新生期市场主体,强化政策引导、登记指导、办事向导、创业辅导等催生助产服务;对成长期市场主体,强化商标培育、广告宣传、融资扶助等保育助长服务;对成熟期市场主体,强化打假维权、信用提升、市场拓展等维权保障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所需的要素汇集衔接,增强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股权出质、出资、动产抵押和商标专用权质押指导服务,引导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

股权投资公司及典当、拍卖等融资服务机构,提供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增加商标总量,提升商标质量。分级建立商标战略示范城市、示范企业联系点,完善示范梯队建设,放大创建和示范效应。开展“注册商标规范使用年”活动,提高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培育发展商标集群,开展著名商标培育与认定工作,按照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调整争创驰名商标企业联系点,创建一批更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3.促进结构调整。一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服务“千亿元产业提升计划”、“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支持网络经济等新兴业态和新兴主体健康发展;大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加强广告业发展统筹谋划,进一步研究支持全省广告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推动湖北广告创意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组建集团、兼并重组,争取上市。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参与淘汰落后产能、环境污染治理等工作,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把好登记准入关。二是壮大个体私营经济。把突破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促进市场主体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为促进就业的主要着力点。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创业就业。积极扶持民间投资创业、支持小微主

体转型升级、促进私营领军企业培育,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全覆盖。三是促进外资入鄂。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支持外商以股权出资、出质和拥有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作价出资等方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四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我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总目标,完善与工商职能相关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体系,积极服务“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大别山和武陵山“一红一绿”两个试验区建设、荆州“壮腰工程”、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

4.支持“三农”发展。进一步加大主体活农、商标富农、合同帮农、红盾护农、维权安农等强农惠农服务力度,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年底前实现金省千人以上行政村“七有,全覆盖。开展“合同服务三农”活动,引导一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行一批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办理一批涉农动产抵押登记、指导签约一批农超对接合同。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保夏种、保秋播”系列行动,扩大农资商品质量监测范围和数量,建立农资商品信息库,完善不合格农资及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推进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环境。

(二)打假劣、保安全、防风险,实施市场秩序突出问题“靶

向式”整治,建设市场经济秩序最优地区

强力推进“市场秩序优化行动”实施,连续开展“净化节日市场环境”等系列主题“百日执法行动”,系统上下联动,各业务条线协同作战,综合运用工商职能,打好“组合拳”。将专项整治行动与常态化监管措施有机结合,更加有效防控和应对市场秩序问题,为全省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以解决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实施“靶向式”整治。借鉴医学上的“靶向治疗”思路,瞄准违法活动源头、多发部位、易发高发对象等重点“靶位”,实施精准打击的“靶向式”整治。一是以农村市场、节日市场、批发市场、现场制售食品门店(摊点)等为重点靶位,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治,以食品质量抽检和市场清查为主要手段,及时发现和清除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食品安全“一季一整治”效能。强化现场制售食品行为监管,责任到人,逐户清理规范,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全面推行《湖北省现场制售食品行为规范》,引导和督促经营户落实自律制度。建立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一季一考评”机制,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水平。二是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权假冒案件高发地和商标印制企业等为重点靶位,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深化“双打”工作,多渠道搜集、深挖侵权假冒线索,完善预防、监控、整治制度及措施,不断提高整治的准确性和威慑力。“315”期间,各市州工商局要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

曝光典型案件,扩大打假声势。三是以公用企业、垄断行业、大型零售商为重点靶位,依法治理强制交易、限制竞争、商业贿赂、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强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工作措施,建立行政指导、专项检查、违法查处、企业自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有效互动的反垄断执法机制。四是以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老式居民小区等为重点靶位,严厉打击传销。健全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联动防范和打击传销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无传销社区(乡村、县市)创建,定期排查与联合集中整治相结合,做到动态监控、严厉打击、有效遏制。健全落实工作台账、分类监管、日常检查、行政指导、诚信守法经营承诺、违法案件报备等监管制度,从严监管和规范直销行为。五是以医疗服务、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广告为重点靶位,强化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加大广告监测力度,拓展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率,对重点媒体广告违法行为实施动态监管,推进虚假违法广告联合整治工作常态化。出台进一步加强广告监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广运用广告监管信息化平台,建立广告市场主体和监管对象数据库,规范广告行政审批行为。六是以黑窝点、黑网吧等为重点靶位,大力整治无照经营。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共享信息,联合执法,创新管理,突破难题。研究拟定治理无照经营控制目标,遏制增量、减少存量、消除隐患,做到可控有序,力争主城区、县城及中心集镇重点行业、高危行业的无照经营基本消除。

2.以改进监管方式为提效之策,深化监管创新。将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实现高效能监管的重要措施,不断改进监管方式。一是积极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整合食品流通许可、食品安全电子监管、食品质量监测、舆情监测、经营者自律、食品购假先赔、食品违法行为查处等职能、制度、机制,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在食品总经销、总代理和大型批发经营户中推广应用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加强流通环节食品进、销、存管理。完善食品购假先赔制度,将工商先赔与食品市场主办者、食品经营者赔偿有机结合,提升赔付到位率。二是健全完善商品质量监测机制。制发《湖北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建立与质检、商务等部门互动的联合执法机制,实行重大商品监测信息向党委、政府报告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季度评析制度和监测不合格食品清查追查综合执法机制。省局全年组织食品质量抽查1万批次,市县局食品送检、抽检1万批次,工商所散装食品快速监测10万批次。突出家用电器、低压电器、建筑装饰材料、通讯器材、农资、成品油、天然气(液化气)、汽车配件、服装、母婴用品等重点品种,全年抽检重要商品不少于1万批次。三是建立“名优保护”工作机制。以打击“傍名牌”为重点,建立完善挂牌服务、双向联络员、定期走访、联络沟通、行政指导、跨区域维权等名优保护制度,建立行业协作、区域协作和信息网络平台,实施索证索票备案、联手打假维权、部门执法协作等监管措施,形成常态化、综合性、系统性的打假维权行动

机制。四是探索建立市场秩序分析及管控机制。实行市场秩序定期分析制度,及时综合专项整治、市场巡查、质量监测、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等监管信息动态,研判监管风险隐患,实施动态化管控。完善工商所网格化市场巡查规范,总结推广基层市场巡查方式创新经验,着力解决基层市场监管薄弱问题,切实提高市场巡查效能。五是完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将其作为工商部门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建立“一库两平台”的目标任务,建立“经济户籍库”,完善信用监管系统,实现监管信息互通和集成,建立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确定监管任务,配置执法力量,采取监管措施,实施信用激励和惩戒。依法公开信用信息,优化信用查询服务,满足社会征信需求。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农资经营主体、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和经营主体诚信自律建设,推行大型超市、批发市场信用等级公示制度。联合省文明办开展文明诚信市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认定活动;开展新一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活动,完善认定公示体系,合理设定评价参数和标准,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向省政府、国家工商总局推荐一批诚信企业典型。六是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落实省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实施指导意见,建立网络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平台,依法处理网络商品交易申(投)诉举报,维护网

21

络市场经营秩序。

3.以强化专业化执法办案为基本途径,提升执法权威。坚持积极办案导向,完善“一支队伍办案”专业化执法机制,在发挥经济检查机构执法办案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打造工商监管执法的有力拳头。进一步健全完善案件线索分析、查办指挥、疑难会审、分析报告等机制建设,力争在案源案件研发、办案协作、大要案件和新领域案件突破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推进执法办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常态化办案培训、案件研析、模拟办案、跟班学习、案例评选制度,培养一批依法行政意识强、执法办案业务精的专业化人才。

(三)扩内需、护民生、促和谐,探索消费者权益社会化维护,建设消费环境最优地区

积极服务扩大内需,更加关注民生,主动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化“放心消费保护行动”,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一是倡导科学消费理念。开展“3.15”消费者权益纪念日和年主题宣传,组织“百万消费者评诚信”活动,深化维权教育,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引导经营者履行消费维权社会责任,防范消费风险。二是健全消费维权机制。完善12315申诉举报体系建设,加强市州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一屏式”集中监督,确保12315业务平台在线率达到100%、12315系统数据完整率不低于98%、消费者申投诉调处成功率、满意率不低于90%,提高“一条热线维权”效能。落实省局关于12315消费维权

22

网络“五进”工作实施方案和“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探索基层群众自助维权与工商行政维权对接调处机制和消费纠纷当事人、工商调解员、维权志愿者“合议庭”调解机制。全年新创建100个省级12315维权示范站点。积极推动基层维权网络与城乡社区管理平台的对接,加强消费维权与社会管理联动,促进维权监督社会化。在开展合同行政调解的同时,探索引入仲裁机制处理合同纠纷,联合仲裁机构在省局成立合同争议仲裁中心,提升合同纠纷处理效能。三是加大侵权查处力度。强化12315申投诉数据综合分析,针对质量安全、虚假欺诈、强制消费等重点问题,开展公共服务行业、建材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以通信、房屋买卖、,物业管理、供电(水、热、气)等行业为重点,开展不平等格式条款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消费侵权行为。

(四)打基础、强保障、利长远,增强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提升工商系统自身建设水平

1.扎实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坚持把法治工商建设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这次会议还将对法治工商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部署,深入落实全省工商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加强和改善依法决策、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推进行政指导与各项业务有机融合,探索建立全省工商系统法律援助中心,强化法律支持保障,不断把法治工商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

2.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全省工商

23

系统各级领导班子配置,增强领导班子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服务科学发展、支持改革创新、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落实全省工商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努力建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效能较高的工商人才队伍。坚持全员培训和分层分级分类培训,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培训资源。继续举办优秀所长培训班,适时组织干部巡回培训,推行岗位资格等级考试认证制度,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全面开展人才库建设,有序实施领导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型人才开发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层监管执法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紧缺人才引进开发工程、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基层一线监管执法力量,不断改善队伍结构,充分盘活优化人才资源,为全省工商系统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3.扎实推进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规范促发展,确保按期完成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达标升级工程三年规划任务。省局再认定一批AAA级工商所,并对各地认定的AA级工商所检查验收。适时召开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达标升级工程促进会,表彰奖励一批省级达标升级单位。

4.扎实推进“四创”活动。把机关党建、文明创建、“六型”机关创建和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抓机关带系统、全方位服务基层的重要载体,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突出特色、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把创建的各项要求贯穿和落实到机关建设、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提高全省工商系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七一”国家工商总局将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总结表彰,省局也将

24

适时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队伍作风纪律整训和治庸问责活动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大工作督察力度与频次,探索建立干部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落实力和创造力。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引导广大工商干部遵循“政治坚定、忠于职守;执法为民、高效服务;依法监管、公正维权;严守禁令、廉洁勤政”的工商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培育工商文化品牌,建设工商人员共有的精神家园。

5.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为不断开创工商监管服务新境界提供政治和纪律保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实施细则。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深入推进工商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及实施办法,以落实风险迹象管理和预警提示制度为抓手,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继续推进具有工商特点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措施,规范权力行使,最大限度遏制和减少违纪违法问题。

今年是我国、我省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全省工商部门服务新发展、展示新作为的重要一年。全省工商系统要坚持开创监管服务新境界、实现“三最一高”的目标不动摇,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工商履职水平,为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