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古筝作为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作为一项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被周边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和热爱,日本遣唐使在唐朝见到这一乐器之后,将其带回了本土,并发展出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特色以及特有的“日本箏”。通过对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得出结论,以此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观进行对比。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古筝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篇1:

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古筝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也是现代音乐爱好者、收藏家关注的重要内容。古筝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被传承和发扬,且古筝的外延性和创新性,使其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依旧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展开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希望古筝这一特殊文化内容能够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古筝文化;传承;发展

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历来是音乐家、收藏家炙手可热的器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如古筝、琵琶一类的乐器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也被西洋乐队所关注和追捧。[1]古筝属于弹拨乐器,又名汉筝、秦筝以及瑶筝,不仅乐器本身的名称古典、优雅,以古筝演奏的曲目音色优美,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思想和灵魂。古筝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非同一般的表现力,除了业余爱好者,我国众多的音乐培训机构、教育院校多数开设了古筝音乐课堂,让这一特殊的音乐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1 古筝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 古筝文化传承的问题

古筝艺术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一般为宫廷、贵族阶层才有资格欣赏的乐器,自古代开始就属于高雅音乐领域。近些年来,古筝的普及力度不断增大,尤其是随着古筝爱好者和古筝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多,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古筝培训班,人们对古筝技法、曲目、历史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值得欣慰的。[2]但同时也还伴随着一些问题,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大气候并不乐观。古筝随着时间的沉淀,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曲目,而随着古筝的普及,其筝曲的创作也开始繁荣,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多人并不清楚传统曲目和创作曲目的概念,对两者混淆不清,有的创作只是单纯地从旋律指法上进行,而没有重视古筝文化的传承,也没有从地域风格上加强创作,导致古筝文化传承受到了影响。

1.2 专业人才不足

古筝的专业人才不足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虽然古筝的喜爱者、学习者众多,但多数是自学或是业余爱好者,并没有完整、全面的了解、接触以及学习古筝。古筝的专场演奏在我国较为少见,也并非音乐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古筝可为伴奏,但多数为独奏。由此整体来看,我国的古筝专业人才较少,不利于古筝的传承和发展。从我国教育领域、音乐私人培训机构的整体情况来看,古筝学习者的数量远不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且古筝较为专业的人员多数为演奏人员或教师,只能通过专业的渠道去学习。社会上所开办的古筝学习班,若报名者和参与者较少,则会直接放弃开班授课,音乐院校多数也是选择较为知名的、大众化的乐器教授,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古筝的传承和发展。

1.3 传播渠道窄

古筝文化的大众传播力量薄弱,基于对古筝的认知、了解较少,古筝的传承力度也并不可观。从传承实际效果来看,古筝表演是现今唯一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传承方式,但古筝表演的关注度较少,多数人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古筝,由此对古筝的兴趣也较为薄弱。现今新媒体崛起,各类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扩展,但从网络的实际搜索量来看,除了古筝的爱好者,很少有人关注和搜索古筝。在这一形势下,古筝的传承和发展将更为艰难。

2 古筝文化有效传承的发展对策

2.1 提升古筝文化的影响力

多角度文化传播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要想提升古筝文化的影响力,改变这一现象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展古筝文化的传播媒介,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筝,感受到古筝的魅力。现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搜索引擎的功能也逐步开发,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触古筝,感受到古筝曲的美好,体会古筝曲富含的情感韵味。由此,利用电视、网络、APP、移动终端等各类现代化传播媒介,制作专业、系统的古筝学习网站、知识数据库,针对古筝的特性制作宣传广告,在艺术音乐发展方面融入古筝文化元素,让古筝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加深人们对古筝的认知,从而实现古筝文化大众传播的目标。

2.2 培养古筝表演人才

古筝文化不仅要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深人们的认知,更要与教育相融合,培养专业的古筝表演人才。除了专业的音乐教育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也可以增加古筝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够接触和认知古筝,了解古筝的历史、发展以及作用。以教育为媒介普及古筝文化知识,能够循序渐进,从历史背景、基础理论入手,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层次了解古筝文化,感受到古筝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古筝文化的兴趣,从而自觉自发的养成古筝文化的传承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履行传承古筝文化的任务。高校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除了在音乐类专业体系中开设古筝类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还可以开设古筝社团,创办古典音乐表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2.3 重视古筝文化的创新发展

紧跟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脚步,应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优势传播古筝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古筝文化的创新发展。古筝作为一种传统音乐,传统的古筝曲目优雅、清淡,由此只符合部分受众的审美。若要争取更多的受众,古筝文化应该逐步从单纯的表演转型,向产业化发展进军。古筝文化传承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遗留的精髓,而要汲取几千年以来传承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其符合更多受众的审美观,获得更多的关注。除了创作古筝新曲之外,将古筝与瑜伽、太极、书法、古诗词等众多元素相融合,与其他文化共同传承和推广,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

3 结语

古筝是我国历史发展中著名的乐器,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传统手工艺品。古筝以及古筝曲目都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不仅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更在多年的发展中深受人们的喜爱,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对日益现代化的音乐形式,古筝文化传承已经被人们所重视。相信在未来发展中,古筝文化能够多元化传播和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钱晨音.论校外古筝教学中融入吴地音乐对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7(16):37.

[2] 劉艺.古筝的区域文化研究——以河南传统筝派与山东传统筝派比较为例[J].文教资料,2012(11):79-81.

作者简介:白娟(1980—),女,山东济宁人,山东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筝理论研究与演奏。

作者:白娟

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篇2:

古筝与日本筝文化发展对比探究

摘要:古筝作为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作为一项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被周边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和热爱,日本遣唐使在唐朝见到这一乐器之后,将其带回了本土,并发展出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特色以及特有的“日本箏”。通过对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得出结论,以此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观进行对比。本文将通过中国古筝和日本古筝的历史、创作以及乐派等三个角度对他们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结论,以期对以后古筝文化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古筝  日本筝  对比

中华民族孕育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胜其数,古筝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极其悠久和丰富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古筝最开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随着中华民族不断的迁移和朝代的更替,其中的种种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最开始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更改,最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和听到的“古筝”。

相对来说,日本筝整体起步较晚,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整,使其逐渐有了自己民族的相关特色,现如今我们所看见的就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自成一派的日本古筝,这其中有着他们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色彩。

对两者的对比鉴赏,将对世界文化音乐宝库,以及东亚弦乐器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历史、创作以及乐派等三个角度对二者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以期在以后的音乐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古筝与日本筝的历史发展

谈起音乐的发展,这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呈现至今以来就没有停止过的事件之一,现如今在文化艺术的美学领域中,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存在一直吸引着人类。在世界音乐宝库中,存在着很多的乐器,这些形状各异的乐器往往是由于其本身的发源地以及相关的文化影响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提起古筝,人们耳熟能详,事实上,弦类乐器的研究一直是音乐研究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古筝的来源和发展直到今天都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前进,研究乐器的历史对我们研究音乐本身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古筝在中国的历史脉络

泱泱大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这里,中国先民创造了无数数不清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继承,我们发展,古筝就是这数不清优秀文化中的一份子。

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文化乐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使其得以完整,变得更加优秀,进而出现在我们面前。

秦代的时候,它被称为“秦筝”,后来逐渐变成丝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得以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古筝逐渐的在中国大地上划分流派,并且有着自己所专属的技法特点和音乐内涵。

战国末期,筝的形制就从一开始的五弦发展到了十二弦,这时候,筝也逐渐进入上流社会。曲觞流水,一片祥和中,丝竹乐的演奏慢慢展开。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古筝演奏中分“雅”“俗”,十二弦的筝用于雅乐,十三弦的筝用于俗乐。

历史开始转动,转眼又来到了一个世界文化中心——唐朝。说到唐朝,在这里可以稍微提一点有关于隋朝的历史作用,实际上,区别于以往刻板印象的影响,隋朝的经济实力实际上远高于唐朝,甚至可以说,唐朝的繁荣是建立在隋朝经济基础上。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古筝自然经过了隋朝时代的积淀,已经有了完整的形制和详细的制作工艺以及技师的传承,唐朝将其继承发扬完整。当然古筝在民间的流传和安史之乱也有一定的关系,安史之乱之后,人民流离失所,以及皇宫内室的短暂流落,导致古筝文化也流落民间,这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转眼间来到了宋朝,得益于当朝者的开明以及宋朝重文的习惯,实际上,古筝在民间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宫廷音乐。

明代时期十四、十五弦筝逐步取代了十三弦筝的位置。清末,筝发展至十六弦,并且以钢丝弦取代沿用2000多年的丝质弦,筝的音色变得更加明亮、饱满。

(二)日本筝的历史发展

提起日本筝的历史发展,又要提到唐朝,在唐朝巨大的世界影响力之下,日本派出了人员来到中国学习,这也就是遣唐使。而遣唐使在中日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们扮演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角色,而他们所传播的文化很大一部分都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这其中就包括古筝。

古筝从他们手中传回日本之后,当时的日本上流人士为此倾倒,并且逐渐将其应用于常见的音乐演奏中,在此之后,日本一直将其作为音乐演奏中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主要还是伴奏,当时也被称作“乐筝”。

平安时代,乐筝传入民间,尤其是其末期,已逐渐在民间流行。等到在平氏灭亡后,乐筝随着百姓的流散而被日本九州大众所熟悉。

此后数年,乐筝就这么流传在了日本大地上,当然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筑紫筝”,这一流派起源于1547年到1636年数十年期间,和一个法号贤顺的僧人有关,这是结合了善导寺的雅乐和当时在九州流行的筝乐以及中国的,最后大创立出的新的形式。这种形式由于演奏前必须沐浴焚香,其演奏流程相对繁琐,所以无法在大众环境下生存。

17世纪,八桥检校将筑紫筝曲加以改编创作,使其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逐渐开始在民间传播,被称为“俗筝”,但依旧不够普及。

在以上的基础上,日本古筝文化已经脱离中国本土古筝文化的影响,变成了独立的个体。而综合筝类文化的传播,日本先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种音乐形式广为传播下去,在后世,他们吸取经验,为了使其便于传播而进行改变,逐渐出现了两支流筝派,即生田流和山田流,此后,作为俗筝的两个流派沿着自己的发展轨迹,保留着各己的风格特色并且传承至今。

二、古筝与日本筝的创作发展

音乐的传播离不开文化的迁移,而古筝乐曲的创作也受到了影响,在浩大的世界发展中,结合了历史和地域以及人文,最后展现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音乐曲目。而两者的创作发展大体一致,但仍旧存在一些差别。

(一)古筝

在前面的章节中,可以看得出来,相对来说,古代筝类的发展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发展的,受当时当代执政者以及文化经济的影响较大,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民对音乐的喜爱,南筝、北筝以及其所附属的不同筝派也促进了地域融合。

在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以及意识封锁下,古筝发展被限制,当然,不只是古筝,在那个时期,很多文化都受到了影响。后来战争爆发,众志成城,一心抗战,直到战争结束,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是停滞不前的。

而说到现代筝,就要提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了,政府逐渐关注到音乐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各个流派的古筝又开始发展起来。

现代古筝发展主要还是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文化意识得到发展,中国人民开始重视本国本土文化的发展,此时,传统筝曲的创新迫在眉睫,新的国乐艺术也在此时诞生,新旧音乐和中西雅俗音乐文化之间相互冲撞、交流、吸收直至融合。新旧音乐中国筝乐在大环境改革背景的影响下,在传承中改良和变异,不断衍变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新的筝乐格局。

笼统来说,现代古筝的发展主要是三个时期:

第一,1949—1965年间,早期时期,受当时战争的影响,文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滞,战争结束之后,百废待兴,此时的古筝文化主要是不断的复兴和整理过去的内容,技法相对传统,人们更倾向于搜集原有的曲目,而创作也多是在原有的曲子内取材。

第二,1966—1976年间,中期,这一时期的古筝发展开始借鉴西方音乐模式,并且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和元素的影响,在技法上面推陈出新,开始有了快速指序的作曲手法,而曲目的创作也受当时的影响,出现了新的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特色曲目。

第三,1980—2000年,发展后期。现代古筝的音乐发展过程中,受一些不可言说元素的影响,中间出现了小小的断层,但总体来说衔接并没有断裂。随着改革开放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古筝发展似乎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出现了拍板、双摇、双轮、悬摇等演奏技巧,而此时国人对传统音乐文化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古筝在这一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气息。

(二)日本筝

日本处于岛国地域,其发展主要也是外来文化的刺激,包括古筝的创作。说到其文化飞速发展时期,就要说一下明治维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政治、教育迅速发展,其中包括日本筝,日本筝乐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西方文化对东亚文化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不仅是中国,日本也是。日本音乐史上比较有名的“新日本音乐运动”就是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此时的日本整体音乐文化都受到了西方古典音乐作曲的影响,日本创作家们开始使用新颖的创作方式,日本筝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新日本音乐文化三十年之后,作曲家们不再痴迷于西方音乐文化,而是在自身文化中进行探索,创作出大量具有日本雅乐风格的现代邦乐作品。

不得不说,这一方法无疑是成功的,在当时的国际乐坛上,日本邦乐被誉为最具有东方音乐特色的代表。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日本筝开始有了工业化、现代化、时尚化的感觉,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日本原有流派在这其中始终是巍然不动,保留有完整的传承。

日本筝乐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1900—1945年间,代表人物宫城道雄,这个时期的作曲技法多以日本的传统定调以及旋律写作为主,还有少量使用从西方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所呈现出来的演奏风格有着明显的日本音乐风格,兼顾着少量的西方音乐元素,代表作品有《春之海》《水之形态变化》。

第二,第二个时期是在1945—2000年间,代表人物有三木捻、武满彻以及诸井诚,这个时期的作曲技法大量借鉴了欧洲古典音乐、浪漫派音乐、先锋音乐等技法,创作风格既有日本传统音乐风格,在兼顾西方创作思维的基础上还有着强烈的现代音乐气质。

三、古筝与日本筝的乐派发展

古筝实际上是汉民乐器中的一种典型乐器,战国时代在秦汉开始风靡。传统的中国筝乐大致分为南北两种,即南筝和北筝。流派二词的名称来源往往仅代表模糊的界限,以及各种与之密切相关的争论,而在对古筝流派的划分中却没有这样混乱,这取决于古筝特有的多种指法和演奏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不断进步和升华,今天的人类在对于“美”的享受上更进一步,通过对现有的乐器等艺术形式进行再创造,达到了又一个新的文化高潮,其中,古筝也势必占有一席之地。

传统古筝向来是左右手协调一起,是右手司弹,左手司按,并且注重以韵补声,讲究音韵,有些流派中十分注重演奏者手部状态的演奏,要求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一朵莲花的形态,这也是传统古筝的精妙之处。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在古筝的流传过程中,伴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地域来说,传统古筝就可以分为九大流派,在这里,就不详细的一一列举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肯定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统古筝文化的发展传播过程中,地域特色无疑是一个发展重点,也是值得被演奏者学习的地方。

现在的日本筝相对来说是属于两者并存的状态,一种是有着严格传承的古老流派的日本筝,在日本音乐专业的学习中,对于传统流派的继承和学习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必须按照古时的方式进行学习,且不得外传;另外一种就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之后出现的现代古筝。二者在日本音乐文化中一起存在,一起發展。

四、结语

无论是中国传统古筝,还是在中国古筝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古筝,在今天看来,都是属于世界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东亚文化面向世界的精神面貌,都是现如今世界文化音乐美学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我们相信,经过人们的努力,民族音乐文化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喆.古筝、伽倻琴与日本筝的音乐文化比较[J].戏剧之家,2019(03):60-62.

[2]宋蕊,王洪丽.浅析古筝、日本筝和伽倻琴的形制及演奏技巧[J].艺术科技,2017(07):175.

[3]熊威威.浅谈唐朝以后筝在中日间的发展[J].黄河之声,2017(12):60-61.

[4]代昕.唐朝时期东亚地区筝文化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9(03):245-246.

[5]王琨.浅析中外筝文化之异同[J].中国民族博览,2019(06):151-152.

作者:沈笑予

古筝文化研究论文 篇3:

跨越历史 声游秦地

【摘要】本文首先对静听秦声音乐会的背景进行介绍,然后从乐队编制、演奏技巧、创作风格等多个方面对音乐会曲目进行描述,最后指出该场音乐会的优点与不足,如作曲家挖掘传统的意识、学习传统的精神等。

【关键词】静听秦声;音乐会;创新;融合

2019年6月19日,笔者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聆听了2019“静听秦声”系列音乐会之二——静听秦声·新作品专场音乐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音乐会的所有作品全部为委托创作,以秦地为创作中心,即古时秦国所统辖的地域,包括陇右地区和陕西关中大部,以秦地民歌、戏曲、舞蹈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作为创作素材。

为了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和了解“秦声”,主创团队前往陕西进行学习与考察,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仅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等专业研究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学习,也聆听了民间艺术家的演奏与讲解。从阵容来看,作曲家分别源自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演出团队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意境室内乐团、Comet现代室内乐团及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是当前中国音乐界的青年翘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中国青年音乐家的素养与水平。从现场效果看,基本实现了该项目的宗旨,即响应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升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将陕西地方音乐“带”入专业高校。

第一首作品《流风遗韵》,由王浩宇为一个主奏古筝和混合室内乐团(板胡、大提琴、笙、打击乐)而作,是所有作品中唯一的一部无调性作品。作品以古筝开场,营造了一种典雅的氛围,同时打击乐清脆、灵巧的声音,又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随后,乐队的无调性先是让人感觉与古筝的音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有些突兀一般,但是渐渐地与古筝融合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大提琴低沉、婉转的音色与揉弦、滑音等技巧的融合,给人以忧郁、苍凉之感,板胡的抖弓及大鼓的加入,营造了一种紧张、热烈的气氛。之后古筝速度明显较之前加快,打击乐逐渐成为主角,或独奏或齐奏,进行了技巧展示,最终以打击乐收场。作曲家通过“吹”“拉”“弹”“打”的乐器组合形式设定作品的音响格局,受到“秦腔”艺术的启发,作品整体上分为“文场”与“武场”两个部分,文、武场的划分,主要是通过速度的变化体现,同时选用秦腔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板胡,发音尖细、清脆的同时又极富节奏感。此外,将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中常用的“锣鼓经”用于全西洋打击乐之中,可谓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第二首作品《水墨秦声》由尉港垣创作,仍由古筝作为主奏乐器,乐队则由单簧管、琵琶、古典吉他、长号、大号、大提琴、低音提琴、打击乐组成,低音更为浑厚。试图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秦声融合,进而形成一幅音画,可谓是本作的最大亮点。为此,借鉴水墨画中焦、浓、重、淡、清五种颜色形成的丰富对比,作曲家调配了五种音色组合,由此将“作曲”变为“作画”,显示了作曲家丰厚的艺术底蕴与文化素养。古筝在古典吉他、单簧管、长号、大号的衬托下进入散板,奠定了全曲“舒缓”的基调,随后古筝与乐队展开对话,先是通过古筝的泛音、滑音勾勒出水墨画的意境,接着管乐、打击乐的加入丰富了作品的音色,以小军鼓进板,与单簧管的长音、古典吉他的扫弦、长号的滑音、古筝的拉弦形成五种音色对比,后又与长号、大提琴等樂器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体现了秦腔丰富多变的表演形式及表演技巧。随着管乐由坐在前排演奏到走到乐队最后以站姿演奏,乐曲整体风格变得更加悠扬。作品以静收场,仿佛水墨画般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同时在整部作品中也不乏对于秦筝演奏技巧的诠释和重组,体现了作曲家在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造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渭城曲》,也是第三首作品《渭城雨》的曲名来源与情感来源。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即秦代咸阳古城。或许由于作曲家孙兆余为女性的缘故,该作品总体听来,情感表现较之前者更为细腻。古筝大量使用揉弦、摇指与滑弦,在弦乐四重奏的衬托下,使人顿感离别的悲伤。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轮番在不同音区奏出主题,与古筝相互呼应,随后打击乐的加入使乐曲风格摇身一变欢快、愉悦起来,描绘了朝雨过后,客栈周围的柳树显得格外清新。第三段开头通过古筝与长笛、单簧管之间形成的不协和音程将情绪再度转为离别的不舍与惆怅,并且与前段形成的强烈对比使离别的情绪更为浓重,随后乐曲渐强,在最强处结束,将全曲情绪推向高潮。整个乐曲的情感变化与王维之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作曲家的匠心,同时赋予艺术作品以文学背景,也体现了作曲家的巧妙构思。

我国风格多样、特点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一直为作曲家所钟爱。由文子洋作曲的古筝协奏曲《吼天》是本场音乐会的第四首作品,作曲家从华阴老腔、秦派古筝、秦腔、信天游等陕西地方音乐素材获得动机材料,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与改编,再通过作曲家高超的技巧贯穿在整个作品之中,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据作曲家介绍,“吼天”是其对“信天游”的独特称呼,亲临延安感受信天游,使其为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原的盲人说唱歌手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故作此曲表情。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用多种形式再现传统音乐素材,例如用木块敲击板凳产生的声音,笔者推测应为模仿华阴老腔中檀板的声音;以板胡奏长音,辅以梆子、二胡、琵琶、镲等陕西地方戏曲代表乐器,应为模仿渭水船工号子中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

《长安古意》,原为初唐四杰卢照邻的七言绝句,此诗借古意而抒今情,描绘了当时长安的社会生活,也为刘天琪创作同名作品提供了素材。竹笛散板开头,引人回到初唐,感受诗中“长安大道连狭斜”的繁荣景象。进入第二段后,乐队变得富于节奏感,给人以热烈、欢快之感,其中多次由弱到强、由慢渐快,使作品极具张力同时又动力十足。随后乐队进入慢板,音乐处理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浓烈,与之前的动感形成鲜明对比,大有再现唐代宫廷音乐之势;最后一段,各乐器轮流领奏,释放张力的同时也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推向顶峰。全曲各乐段间以竹笛衔接,并且作曲家在乐曲中有意识地改编和使用陕西地方戏曲、民歌等音乐素材。如果说王维用文字描绘了初唐长安的社会风貌,那么该曲便是作曲家试图用音乐描绘初唐时期下到长安百姓、上至官宦人家的生活图景。

最后一首作品是由陈宇晟创作的《地图腾II:黄土地》,该作品是作曲家“地图腾”系列的第二首,为意境室内乐团,同时也为本场音乐会而作。全曲曲调正如陕西民歌信天游般悠扬高亢、粗犷奔放,以富有张力的引子开场,以笛子的长音模仿黄土高坡上人们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以板胡特有的音色体现秦腔的板式变化,以打击乐模仿安塞腰鼓特有的节奏型,表现了陕北人民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作曲家挑选最具代表的陕北元素融入创作之中,用音符对陕北高原上质朴纯真的劳动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及风土人情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纵观整场音乐会,笔者感触良多。首先,回归传统方面。由于整场音乐会均以“秦地”为主题,所以在六首作品中不乏陕西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的身影,使作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曲家对传统音乐素材的重视。此外,该场音乐会中有两首作品取材自唐诗,一首作品灵感源于中国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于传统的拥抱与回归。更难能可贵的是,“静听秦声”的主创人员为了获得一手资料 ,特地前往陕西对秦声、秦韵进行考察与学习,还虚心向民间艺术家请教,这种走出象牙塔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肯定与学习。

其次,突破创新方面。该场音乐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许多创新之举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在《流风遗韵》中作曲家使用无调性创作技巧表现传统的秦腔艺术,将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中常用的“锣鼓经”用于全西洋打击乐之中;《水墨秦声》中作曲家尝试借鉴水墨画的色彩对比构建一副音画,给人以听觉、视觉的双重享受等。创新需要的是思维上的突破,而更难的是如何将其与传统融合在一起,本场音乐会的作品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最后,不足之处。从现场演出看,有许多失误令笔者着实感到诧异与意外,如演奏过程中古筝的指甲飞落台下,琵琶的弦断了、打击乐看错乐谱等。虽然他们后来都通过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解决了问题,但是坐在台下的笔者还是替他们捏一把冷汗。无论是从乐团指导教师的水平还是演员自身的实践经历来看, 乐队演员都不应出现如此明顯的失误,或许唯有排练次数少、心理素质不好、对演出场所不够熟悉等原因能够勉强解释这个问题吧。此外,《水墨秦声》的实际演出效果与作曲家的预想存在较大的差距,听觉享受相信观众们都感受到了,但是所谓的视觉冲击则体现得不明显,或许可以考虑加入舞蹈、背景视频等元素。从作品本身看, 笔者通过分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发现其不仅反映了繁荣的长安生活,还有对权贵骄奢淫逸的讽刺,同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揭示了世事无常的哲理。而乐曲《长安古意》则更多追求还原长安的繁华图景,与诗作的深度相比略显不足。《吼天》的作曲家几乎让每件乐器都有一个独奏、炫技的机会,致使全曲听来略显冗长,反而不利于情感的抒发,作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不妨适当精简,从作品的吸引力与观众的期待中寻得平衡。

总之,虽然本次音乐会有些许瑕疵,但作曲家挖掘传统的意识、学习传统的精神、突破创新的行为,使笔者感到中国音乐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狄马,王建领,马治权,王鸿雁.一场关于陕北民歌的对话[J].西部大开发,2019(4):130-137.

[2]李樊.秦筝“声”与“色”的文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166.

[3]刘雨佳.华阴老腔:来自黄土高原的呐喊[J].中国民族教育,2018(10):59-61.

作者:苏思颖

上一篇:公园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环境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