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反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公民行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良性组织公民行为有利于提升员工敬业度和培养组织信任氛围,其形成机理根源于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结合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知识,笔者从实施伦理和道德驱动、加强政治意识教育、重视心理激励和尝试无意识教育等4个方面提出了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若干员工管理对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深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论文 篇1:

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与治理措施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信用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和金融监管松懈导致的金融泡沫的破灭。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和失业加剧,并使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治理金融危机需要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扩大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并对世界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世界货币体系

中图类号 F014.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8-11-17

作者简介 孟耀(1966-),男,河南驻马店人,东北财经大学《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副编审,经济学博士。

谭小芳(1977-),女,河南漯河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剧烈震荡。在其影响下,各国金融业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银行顷刻间倒塌,还有一些不得不接受政府的援助才能度过难关。随着政府救市的开展,金融业危机不仅没有停止下来,而且有向实体经济蔓延,演变为经济危机的趋势。为了力挽狂澜,美国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元(以后增加到81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欧盟通过了相当于2.5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的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其他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利率,抵御可能到来的全球经济危机。那么,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只有究其根源,才能积极有效地治理,本文拟对金融危机的根源、形成机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治理危机的措施有所研究。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当前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一次级贷款引发的信用危机。随着近些年金融创新的发展,美国金融界不断发展出新的金融工具,其中一项就是次级债务。银行发放贷款通常需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但是,近些年来,美国银行为了扩大业务,大大放松信贷条件,把资金贷给还款能力很低的人购买房产,致使银行资产的风险急剧放大。次贷就是次级抵押贷款的简称,是对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低收入者的住房抵押贷款,相对于信用评级在660分以上的中高收入者而言,这类贷款违约率相当高。之所以这种信用级别较低者也能够获得住房抵押贷款,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房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房产升值,借款人可以顺利地通过资金周转来还贷款,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抵押房贷有利可图,不断吸引投资者进行投机活动;其次是投资银行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eep)这种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放大投机收益。而当房地产出现不景气现象时,就出现了严重的违约风险,信贷泡沫破灭,于是就产生了次级贷款危机,进而发展到金融危机。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股市大跌,几家大型投资银行资产迅速缩水,甚至资不抵债。首先是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宣布破产,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巨头被政府接管,接着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面临破产清算,有着94年历史的美林证券又被政府收购。美国华尔街遭遇百年来的最大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遥遥相应,亚洲股市迅速狂跌。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从2007年最高时期的6000多点下降到1600多点,达到70%以上的跌幅。欧洲国家的股市也呈现不断下跌的局面。

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但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随之而来。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酿成今日的危机。见图1所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之所以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与当今世界货币体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货币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的制度被废止,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消亡,相反,在许多国家仍然把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并以此来稳定本国货币的币值。这种状况使得美国具有世界中央银行的地位和权利,并因而可以没有约束地对全世界发行货币。欧元和日元尽管有一定的能力与美元抗衡,但是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使得美元的霸权地位难以动摇。因此,美元对世界货币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并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活动对世界各国具有直接的影响。美国一向有借债消费的习惯,不论私人还是政府,都崇尚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有人认为,美国今天已经把以后几代人的钱借用花光,他们这种习惯是建立在美国作为世界金融大国和美元作为世界公认的硬通货的基础上。美国自己也承认,只要美国愿意,它就可以开动机器不断地印制美元,并流通到世界各地。但是,任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货币发行量超过实物需要量时,必然引起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美联储当然知道,开动印钞机大规模印制钞票的结果,不仅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同时也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为了回笼货币,美联储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利率,致使已经积累了巨大风险的房地产信贷泡沫被刺破,引发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美国的金融海啸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紧密联系,互相融合,因此当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世界上其他国家立即产生反应。最突出的是,各国股市应声下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股市指数暴跌30%左右,而且数月以来阴跌不止;中国的股市指数受其影响暴跌大约70%以上。此外,由于次贷危机直接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历史上百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在华尔街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难独善其身,其中高盛2008年第3季度盈利下跌70%。据美国银行行政总裁刘易斯预计,这两家投行可能在一至两年内无法维持现状,为了生存下去,目前正在寻求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引人注目的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因宣布破产。给世界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美国的银行机构出现流动性紧缩,缺乏信贷资金,生产和消费都开始大幅度地缩减,直接引起了美国经济的衰退。不仅股市受到打击。许多国家的银行也受到巨大损失。据高盛发布的一份关于亚洲银行受次按危机影响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中

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八个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中,汇丰控股、中国银行受累于次贷危机可能最严重。远离美国的冰岛,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濒临破产。

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直接打击了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贸易量大幅度减少,许多出口产品的企业因为出口量锐减不得不缩减生产量,有的被迫停产。美国失业率持续上升,油价下跌幅度出乎想象,从技术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已经进入衰退。目前金融危机已呈现出即将转变为经济危机的典型特征,实体经济受其影响相当严重,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的汽车工业。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已岌岌可危,面临倒闭风险,而一旦这些具有较长生产链的企业倒闭,将顷刻间引发几万人失业。“失业危机”将成为现实。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和券商至今已裁掉将近15万名员工。花旗和高盛这次裁员之前已遣散一部分员工,高盛曾在2008年4月宣布辞退1500人,花旗在过去一年期间裁撤了1.29万名员工。据美国破产协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全美国在2008年10月份申请破产的人数高达16000多人,比2007年同期大增40%,和9月份相比也大幅增长20%。

3、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有人预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在未来的3-5年内将出现缓慢增长的形势。世界银行近期再次调低对2009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预计发达国家明年的经济将收缩0.1%,而世界经济增速仅能勉强达到1%。由于世界贸易受到影响,生产和消费因此减少,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被迫降低。

4、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打击了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对我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除了外贸出口锐减外,房市低迷,生产减少,企业破产增多,失业增加。我国的股市已经出现一年多的熊市,股市缩水严重,市值已由高达30多万亿元人民币缩水到近1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低迷,房价不断地降低,部分地区形成了竞相降价出售的局面。其他如煤炭、钢材、石油、原材料等,纷纷降低了价格。最为严重的影响是,一些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受阻,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停止生产,有的已经破产倒闭。由于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我国失业率开始上升,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因此,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减缓,失业增加也将成为中国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解决的问题。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09年的增长速度将为7.5%,这是近年来最低的增长率。

如果政府不采取果断措施刺激经济,那么经济衰退的程度将出乎意料。为此,中国政府制定积极的政策,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果断地改变了为防止经济过热采取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坚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的重点是通过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国务院计划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积极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用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是美国金融体系出现了问题,有的认为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长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还有的学者认为是金融发展周期使然。这些无疑都有一定的道理。笔者认为,除金融周期的原因外,以下两个方面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近年来,美国大力发展虚拟经济,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发展迅速,虚拟资本严重超过实际资本的发展。虚拟资本最初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在美国,随着资本化和证券化的发展,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并脱离为实体经济融资服务的宗旨,成为投机赚钱的工具。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金融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机构和引领世界金融发展的金融市场——华尔街。美国作为金融大国,不仅金融工具的创新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而且股市、债券市场发达。虚拟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美国在各个领域的投机活动盛行,风险遍布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经济虚拟化的同时,美国实体经济趋于衰落,制造业发展严重停滞,具有显著的“去工业化”倾向。二战后,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建筑业发展缓慢,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服务业。在1950年,美国制造业创造的收入在GDP的27%,而在2007年却降低为11.7%;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创造的GDP则由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这表明了美国经济日益虚拟化。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如果经济过度虚拟化,必然导致经济泡沫的过度膨胀。事实表明,美国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服务业的过度泡沫,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必然导致经济泡沫的破灭,引发金融危机。

2、放松金融监管,经济泡沫过于膨胀。金融工具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基础,美国金融衍生品被华尔街的银行精英不断地发明并巧妙地运用,这一方面大大推动了美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也给金融监管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出现了监管漏洞。由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虚拟经济中世界套利资金(投机资金充分利用了美日两国的利差进行套利)的高速流动,造成了美元的流动性过剩。由于全球化压低了美国实物经济领域的通胀和获利机会,于是出现了美国特色的虚拟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通胀,在大量过剩资金和投机资金涌入后,在房地产和虚拟经济领域出现三大泡沫:房地产泡沫、金融衍生品泡沫和商品期货泡沫。与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引起的泡沫不断膨胀相比,金融监管却明显滞后。由于受缺乏真实可靠的数据、市场走势不可预测性等因素的限制,监管当局难以设计出一套有效的针对房地产信贷扩张的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致使房地产信贷泡沫继续膨胀,以至于演变成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

四、国际社会抵御金融危机的措施

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在美国引发金融危机,并由美国向全球扩散,造成全球金融危机。为此,不仅美国积极救市,而且其他国家也在寻找化解危机的途径和策略。概括起来,当前国际社会采取的救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向银行注资,购买银行不良资产。美国最先提出向银行注资,购买银行不良资产,扩大银行资本金。美国政府在总统布什的敦促下,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计划通过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来增加其流动性,以便改变岌岌可危的信贷体系。最近,美国财政部宣布,同意向陷入困境的花旗集团注资200亿美元,并向该行账面上的近3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提供担保。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包括欧洲各国在内都提出积极举措,在德、法两国的带领下,欧元区各国已经承诺向当地银行业注资1.7万亿美元。欧洲央行也已经承诺取消贷款上限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德国政府批准了一项价值5000亿欧元的银行业救助

计划。英国政府随后也推出总额高达5000亿英镑的一揽子大规模救市方案。法国推出3600亿欧元的融资计划。俄罗斯向金融市场紧急注资4750亿卢布。日本央行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万亿日元。

2、对银行实行国有化。在拯救金融危机中,各国还将一些商业银行国有化。目前,美国已先后国有化了“两房”(即房利美和房地美)及AIG,英国政府宣布以370亿镑(约5000亿港元)入股HBOS、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及莱斯银行(Lloyds TSB)3家英国主要银行,变相将它们国有化,以重建各方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荷兰国有化了富通银行在荷业务。冰岛将其第二、第三大银行先后收归国有。实行国有化是西方国家在经济遇到衰退时采取的一种救市措施,目的是帮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大型企业不因经济危机而倒闭,从而避免了更大规模的经济动荡。一旦经济由衰退转为稳定,西方国家又开始了私有化,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

3、全球央行联手行动,降低利率,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继2008年10月份全球主要央行联合减息后,跟随中美的减息步伐,欧洲央行及瑞士、捷克、丹麦央行均减息0.5个百分点,英国央行则出人意料地将利率猛降1.5个百分点,创1955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新低。2008年10月13日,为了对全球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美联储宣布,将无限制提供美元给英格兰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这项举动将让这些央行可无限制借贷美元给银行。美联储在一项与其它央行联合发出的声明中表示,英格兰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可以抵押品借贷“任何他们希望的额度”。在向美联储借得美元后,英格兰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将以7天、28天与84天为期,以固定利率提供私人金融机构短期美元资金借贷。这项新的计划将持续至2009年4月30日。

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却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也说明了世界各国加强经济等各个领域合作的必要性。为了加强合作,2008年11月15日,20国金融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各国领导人进行了磋商,虽然各国存在巨大分歧,但仍然达成了某些共同的认识,提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和加强市场透明度等建议,这必然对抵御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仅仅靠达成对金融危机的共同认识还远远不够,因为化解金融危机,防止全球经济危机还需要真正解决实体经济不受到严重冲击的问题。

4、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市场活动的信息透明度。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向金融市场注资的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排查风险。欧盟国家提出,必须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把监管工作深入到各个环节。美国总统布什在20国金融峰会上也表示,美国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市场信息更加透明。

5、逐步改革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自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这场金融风暴之所以发生,不但由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严重失误,同时也由于现有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了严重问题。一般认为,由于西方的主导,现有的经济全球化的规则体系仍主要是以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基础的,基本上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利益,具有明显的亲西方属性。这主要表现在:(1)以不合理分工为特征的国际生产体系;(2)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存在;(3)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存在。美国作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拥有者和受惠者,既有意改革现有金融体系,但同时又不愿意做根本性的改动。因此,从美国的立场而言,各国若能出台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措施,并由此对现有国际金融体制进行一些技术层面的改革,当为上策,这样既能改革现有金融体系的弊端于一时,同时又不至于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但欧盟的想法却完全不同。欧盟国家希望彻底推翻世界现行货币体系,建立全新的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方面,欧美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对当前世界货币体系不合理的反映,但是在短期内改变它是不现实的,它的变革还需要时机的成熟和各方面的成功协商。国际金融体系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国际金融体制的演变历史可以预见,未来的方向必定是对现存的金融体制进行更加符合国际经济形势需要的变革。

五、简短结论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在次贷危机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脆弱性,也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内在矛盾的存在。本次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是长期以来矛盾积累的总爆发,被形象地比喻为金融海啸,说明了危机后果的严重性。危机发生后,各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救市,时间上比较及时,措施极为有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但是,各国的救市行为是否能够彻底阻止全球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在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世界各国还需要继续联手,共同抵御,并着手进行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防止其进一步冲击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孙立冰

作者:孟 耀 谭小芳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论文 篇2:

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理和员工管理对策

摘要:反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公民行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良性组织公民行为有利于提升员工敬业度和培养组织信任氛围,其形成机理根源于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结合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知识,笔者从实施伦理和道德驱动、加强政治意识教育、重视心理激励和尝试无意识教育等4个方面提出了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若干员工管理对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深化建议。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形成机理;思想教育;制度深化

作者简介:吴玺玫(1965- ),女,河南开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一、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述评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Organ(1983)教授及其同事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这一术语。他们将组织公民行为定义为未被正常的报酬体系所明确和直接规定的、员工的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根据Organ(1988)的研究,组织公民行为应由5个因素组成,分别是利他行为、尽职行为、运动家精神、谦恭有礼和公民道德。香港科技大学樊景立等人(2004)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民行为特有的表现形式,如维护人际和谐、保护公司资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组织公民行为这一概念提出后,被廣泛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组织公民行为能提高组织绩效,其关键在于它充当了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减少组织各个“部件”运行时的相互摩擦,从而促进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当然很多学者对企业实际运作中的组织公民行为也提出了种种质疑。Morrison(1994)认为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很难划分清楚,员工会受到个人所知觉到的工作宽度的干扰,工作宽度越大的员工越会倾向于将一些其他的工作视为自己承担的角色内的工作。Hui等人(2000)通过对员工晋升机制的考察发现,某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并非因其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而自然展现的反而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动机。Bolino等人(2004)则认为如果组织中的员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职责外的工作中,会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反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公民行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好,组织公民行为便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否则也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不管是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利他性行为还是利己性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透彻分析,找出背后的形成机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员工进行疏导,帮助员工朝着健康组织公民行为发展。随着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逐渐积累,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团队气氛,创造一个使人更加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并能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创造组织的社会资本,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培育员工的敬业度,进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二、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理

纵观现代组织公民行为形成原因的理论研究,不外乎从主观原因(动机因素、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和客观原因(组织特征、任务特征、领导行为等)两个方面研究。但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人心理?是什么触动了个人最深层次、最本质的心理按键?社会交换理论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一)社会交换理论简述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在讨论社会交换的形式之前,他又区分了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揭示了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理。

(二)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理

社会交换理论是以交互作用为基准的,交互作用表明人们倾向于帮助那些曾经帮助他们的人,因为报答所得到的利益有利于人们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理正是沿着这条逻辑路线展开的(图1)。

1、工作价值观的心理引导。一般来讲,工作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工作及其相关的事务所持有的价值偏好,是人对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工作行为、工作方式、工作成果等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稳定心理状态。在组织中,相对挑战性价值和创新性价值,一般基层员工更加看重工作的物质报酬、安全性及自我实现;喜欢工作中会有适当的升迁、晋职机会,希望能参与各种与职业相关的培训、教育,并由此带来能力的提升和眼界的扩展,这体现了工作价值观中的发展性价值。不可否认,员工乐于助人、易于合作或勤勉尽职的个人特质是影响员工是否从事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组织工作中,发展性价值的工作价值观更像是社会交换价值理论中内在激励和外在报酬的混合和统一,他不仅从心理上引导个人的尽职尽责行动,激励个体达到自我实现的发展目标,还会推动个体对组织的角色外表现。

2、工作满意度的内在驱动。在工作价值观的心理引导下,根据对工作职务或经历的实际认知与评价,员工对工作有一种情绪与情感性反应,产生对自身工作状况满意程度的心理体验,进而会激发工作态度及工作满意度问题。基于交互利益的基点,如果员工工作满意程度高,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凝聚力和归属感等方面较强,可以使员工感到他们的需求正在逐步得到满足,可以使员工明确公司的目标和个人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的责任,更积极地接受任务并兑现自己对公司的承诺,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就更容易产生。Organ(1988)提出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有相关关系,认为工作满意度与上级评定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1,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中利他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33;Organ等人(1995)认为工作满意度、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陈曦(2003)则提出,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显然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公平知觉和组织承诺的意愿性回报。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公平对待可以看成一种被回报的利益。

组织对待可以代表一种利益或者价值导向,组织公平的对待产生的员工公平知觉可能激发员工回报的义务感,为了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高公平知觉的组织成员会表现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会有更高水平的组织支持、感情承诺、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以及更低水平的离职意图;反之,不公平的对待所产生的不公平知觉可能把员工推人需要一种正式规则保护和约束的交换关系中去,降低他们对企业的承诺水平以及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增强他们的离职意愿,从而制约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结果,公平知觉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组织承诺。在这个框架下。Linden(2001)指出从领导——成员交换层面分析,如果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建立了相互尊重、信任的关系,那么员工就会产生“圈内人”的感觉,从而愿意为主管付出额外的努力。如果客观条件(如个人能力等)限制了员工不能无限制改进绩效,员工就会寻找其他途径来回报组织,比如采取组织公民行为。因此,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就是一种基于社会交换的公平知觉和组织承诺的意愿性回报行动。

4、心理契约的互惠承诺。当员工认为他所想要实施的某种组织行为会受到组织或者上司的认可或支持时,那么他就会倾向于实施这种特定组织行为。因此,若个体与组织拥有开放的、相互的信任与共享的价值观,他们就会形成紧密结合的互惠承诺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个体认为应更好地服从组织、积极而忠诚地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正如张继如等人(2007)指出的那样,员工以雇佣关系为基础,基于公平知觉、信任和承诺而形成的对组织责任与自身责任的信念集合,即达成心理契约。由于心理契约会影响组织成员感受到的组织义务,因而组织成员不仅可以根据当前组织的回报作出相应贡献,认可组织、乐于助人、愿意承担角色外行为,表现出利他行为和组织遵从等组织公民行为并加以维持;还可以以此为依据对组织未来的回报进行预期。特别是当组织成员意识到这种指向未来预期的组织承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组织成员可能会把组织公民行为当作增强组织长期履行义务、做出长期承诺的一种手段。

社会交换理论表明,员工不仅以获取物质利益为目标,还包括满足情感、交往及自我实现等的心理需要;它不要求立即兑现回报,而是一种长期投资,以公认的价值观或制度文化为标准。因此,正确的工作价值观、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员工公平知觉、组织承诺、心理契约等都可以通过利益交换框架来实现,而思想教育作为一种开发人力资源的活动,凭借其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契合,可以从人的思想动机、观念、认识等深层次人手,推动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形成。

三、推动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思想教育途径

思想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广义上还包括伦理精神和心理调节等)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得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良性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教育和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存在诸多内在关联和契合点,无论是在目标导向,还是作用对象和手段方式上,都是相通融合的,二者直接或者间接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而影响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品质、态度倾向,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手段,使人们的行为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地朝着角色内和角色外价值目标和行为取向而努力。毋庸置疑,思想教育的引入对推动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知识,本文提出了形成组织公民行为的若干思想教育对策。

(一)实施伦理和道德驱动,增强向心力

伦理和道德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和激励的价值观,是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教育中的伦理驱动作为高于单纯员工行为管理的深层次管理,主要形式是通过灌输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来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依据“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选择“伦理诱导”的方式,从满足人的伦理需要人手,激发和引导员工行为向预期方向发展。因此,企业在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利用思想教育的优势,实施伦理驱动。宋阳(2007)提出通过灌输企业伦理精神(主要是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诚信品格),辅之以民主激励、公平激励、文化激励和教育激励,使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产生凝聚意识和向心意识;其次要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的道德传统和规范,进行系统地提炼和总结,使之升华为企业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核心价值观并最终上升为企业文化,并通过思想教育强化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遵守。松下的伦理价值观(即“七精神”)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亲和一致、力求进步、礼貌谦虚、顺应潮流和感谢报恩。”为了让这种“伦理价值观”规范、约束和激励全体员工,规定每天正式上班后,利用几分钟时间列队唱公司的“社歌”,背诵“七精神”。松下的伦理和道德哲学思想所培育的“松下人”通过其出色的能力和思想道德为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内部增效、强化品牌增色不少。

(二)加强政治意识教育,提高参与度

政治意识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政治信念等的综合表现,是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支柱。在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中,政治意识教育对人起一种能动造就的作用,各种政治宣传、政治思潮、政治理论等,一旦经过主体的选择、接受而内化成人的政治意识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趋势。因此企业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实践、政治生活层面的教育,包括国家新时期的大政方针、具体的政治行为规范(比如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基本的政治原则的教育,也就是“政治观”教育。教育企业员工在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泛參与企业发展,在行动上自觉维护和发展企业政治秩序,保证企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浙江宁波“华通”正是靠员工的广泛参与,员工积极与国家、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所提出的14条降本增效建议,走出了一条降本增效之路。可见,政治意识教育能极大地增强员工主人翁责任感,使员工关心企业、忠诚于企业,参与企业管理,最大程度地推动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

(三)重视心理激励,关注主体意识

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依靠外力和规章制度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局限性。徐子勇(2004)认为思想教育采用非强制性、心理说服的方式,通过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从内心深处来激发人力资源个体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往往能够造就一种具有“天然”的亲和力的大环境,使他们能不遗余力地为企业或单位组织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正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言,要实现员工的幸福最大化,因为雇员决不是单纯的劳动要素,而是有情感的人。企业不是劳动力商品的“仓库”,而是全体员工的

“家”。注重心理激励的外在表现和前提条件必须发挥思想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弘扬和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为目标,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这就需要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和塑造人的主体人格。

(四)尝试无意识教育,提高“软实力”

上述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思想教育属于有意识教育范畴,但正如杨伟(2005)指出的那样,如果过分强调或过多依靠有意识教育,容易引起职工疲劳,甚至会引起职工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往往是教育者讲了许多道理,但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在坚持有意识思想教育主导方向的前提下,实施无意识教育,根据其依附性、愉悦性、潜隐性和灵活性等特征,加强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以满足企业思想工作对象的迫切要求。首先,要建设好企业的硬环境。设计合理的物质环境,能渗透思想精神,强化和升华道德情境,给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其次,要加强企业软环境建设。创设足够多的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平等交流、沟通的机会,如座谈会、个别谈心、文艺演出、媒体论坛、聚会等,并将教育的触须延伸到私人生活,使组织更具亲和力,内部人力资源整合更具活力,员工工作动力更加强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四川五粮液集团公司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对职工实施“无意识教育”的思想工作方法,被列入公司经营管理“七大创新”内容,该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卓越员工队伍,提倡示范型思想工作,企业党委采取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法来教育和引导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公司还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把美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思想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利用公司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本身的教育功效去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推动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深化途径

(一)建立雇主品牌规划下的人力资源招聘制度

企业根据组织雇主品牌发展战略,要制定能够与组织总体发展战略的和业务战略相互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在招聘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将根据雇主品牌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人力资本招聘制度,特别是要善于发现、识别、培养和保留那些具有集体价值取向、高责任意识和对领导信任等组织公民行为倾向和潜力的员工,然后综合运用无纸化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情境面试和人格测量等筛选工具,通过将应聘者的人格特质、潜在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其与组织文化价值观的统一列入考核标准中,将那些较易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员工挑选出来,从而为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奠定基础。

(二)全面优化培训和绩效考核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适当地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在培训的需求分析、规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等制度环节落实组织公民行为教育要求并采用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能力,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进而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水平;推行“绩效为王”的管理策略,真正把组织公民行为素质标准贯穿于工作因素分析、考核设计、实施的各个制度环节中,进行即时评估,强化落实绩效管理观念,重新审视并修订各项培训和绩效管理制度等,以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制度环境。同时在绩效管理中,不仅要关注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任务绩效”,也要加强以处理关系为中心的“周边绩效”,即设置一些指标对组织的社会、心理背景,能够促进组织内的沟通,对人际或部门沟通起润滑作用的要素作为周边绩效来加以评估。这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促进和催化作用,有利于员工任务绩效的完成以及整个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提高。

(三)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强化组织公民行为

强化理论指出,如果员工有益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则这一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就会越来越小。因此,应该根据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培训和绩效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全面薪酬体系和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福利制度和政策等;不仅要注重工资、奖金、福利等经济性的报酬,更要注重令人愉快的工作体验、融洽的人际关系、领导者的信任与认可、自我实现的机会等心理性或社会性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非经济性报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薪酬福利制度条件和环境,从而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五、结束语

进入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一方面似乎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中国经济也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但另一方面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和中国经济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经济危机时刻还会回来,甚至加剧,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衰退。我们进入了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状态——“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根据岗位变动和工作分析,往往以“辭差引优”或裁员增效,简单地进行人力资源组织和调配,使部分员工留在组织中并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的理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环境的要求。员工必须能够超越其角色规定,主动承担和完成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组织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一方面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和理解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思想教育为良性组织公民行为形成提供“软约束”,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各个制度环节的流程反思,创设良好宽松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硬制度”环境。这样“软约束”和“硬制度”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教育环”和“管理链”,以推动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形成。

(编辑:军普 校对:蜀丹)

作者:吴玺玫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论文 篇3:

厦门展览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

在阐述了国内外产业集群成因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方法识别了厦门展览业的的产业集群现象,并分析了厦门展览业的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力图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性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厦门展览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文献标识码:A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分工合作或竞争融合而在空间上的集聚在一起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从而提高产业及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展览业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展览业为核心业务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经济现象。以往的研究仅对厦门市会展业的产业集群的进行定性识别,缺少其形成原因的分析。本文运用国内外产业集群成因的理论,对厦门市展览业的产业集群成因进行实证研究。

1国内外产业集群成因的研究簡述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某一地区各企业分工明确、工有所长、业有所精,相互配合,也就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提高了生产率;马歇尔认为是外部规模经济形成产业集聚,通过对英国近代产业发展史的研究,马歇尔还发现了交通运输费用降价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阿尔弗雷德·韦伯认为经济成本最小化是引发产业集聚的动因,主要原因是由自然条件先天形成的;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克鲁格曼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理查德森(1987)认为“非经济因素”尤其是企业家的偏好、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对集群形成起很大作用。我国的金煜等发现: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集聚,而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工业集聚;沿海地区具有工业集聚的地理优势;也有的学者提出,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历史和偶然的因素在引起区域产业集群形成时往往起决定作用。一旦某个区域率先进入某个新兴产业,收益递增将使该产业在那里生根开花。这是因为,率先者会取得某种“先行者效益”,出现先行者的实践样板,产生诱导作用,通过相互博奕,促使最初的优势不断地自我积累和强化,从而形成持久性的优势。

2 厦门展览业产业集群现状

2.1 厦门展览业的发展的历程

厦门的会展业,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伴随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成长。厦门展览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5年到1997年,以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的建成并投大使用和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主要标志。第二个阶段,1997年到2000年,这是厦门会展业发展壮大时期,以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主要标志。这一期间,“投洽会”从福建地方性展会升格为国家级的展会,厦门会展业发生了质的飞跃;200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以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标志,现代化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为大中型展会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一批与本地产业紧密相关的展会应运而出,蓄势成长,展览的规模和数量连年增长,2011 年,厦门市展览市场在全球经济依然疲软的影响下,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 149 场,展览面积 126.4 万平方米, 3万平方米以上展览 10 个,名列全国二线城市规模以上展览数前茅;出现了一些全国知名的会展品牌,如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等。

与此同时,厦门展览业企业数量增长很快,在2000年厦门仅有数家专业展览机构和企业,到2011 年厦门共有140多家专业展览机构和企业,其中展览承揽机构和企业达36 家,场馆中心有3家,从事展览服务的企业有 100 多家。

2.2厦门展览业的产业集聚程度

产业集聚度是衡量特定区域某一产业是否形成集群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在关于产业集聚度的研究中常用的指标有:CRn指数、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等统计指标,本文运用区位商系数LQ对厦门展览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简称 LQ)亦称专业化系数,具体表达式如下:

LQ=(E ji /Ej)/(Eki/Ek)

以 LQ 是否大于 1 为标准。当 LQ >1 时,则表明该区域存在产业集群; LQ的数值越大,该区域的专业化水平就越高。

本文选用2001年到2009年厦门及全国展览业直接收入、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来计算区位商,E ji为厦门展览业的直接收入;Ej为厦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Eki为全国展览业的直接收入,Ek为全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具体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到2009年间,厦门市展览业的LQ值比较高,在2以上(在2.17和3.87的区间内),可以断定:厦门市展览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并且专业化水平较高。

3厦门市展览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3.1 市场需求

展览业是集商贸活动、产品展示、对外宣传“三位一体”的新型现代服务业,参展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手段,可以促使各方的同行、买(卖)方、投资者相聚一堂,彼此交流,不仅促成了交易,还调查了市场、获得了信新息、得到了启发,因此展会被看成是国内外贸易的平台、衔接上下游产业链和国内外供应链的纽带、展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窗口,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厦门展览业直接服务于闽东南地区和台湾省,市场潜力巨大。闽东南地区包括福建沿海的五个地市,人口近2000多万 、面积4.2万平方公里,形成了石材加工、电子、机械、服装等一些优势产业,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近1.3万亿人民币;海峡对岸的台湾省2300万人口 、3.6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近2.1万亿人民币。厦门展览从1985年起步,展览面积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到2001年为27.6万平方米,再到2011年的126.4万平方米,随着我国 GDP的稳步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提高,展览市场需求仍将不断增长。

3.2区位优势

厦门市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中国东南沿海的航运物流中心、福建省的最大贸易口岸,几乎坐落于我国南部两个展览中心上海和广州的中点位置,南距上海铁路里程1100多公里,北距广州铁路里程880公里,避开了与上述两市的直接竞争,同时也拥有了广袤的经济腹地;厦门也是离台湾最近的中心城市,是大陆对台的贸易中心,与台湾素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之亲,与台湾在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方面具很大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是台商了解大陆的窗口,也是大陆引进台湾资金和台高科技的桥梁。

3.3 运输成本优势

韦伯的区位理论认为的运输成本是产业聚集的关键因素。厦门市交通便捷。厦门空港是中国第四大、福建第一大国际航空港,开通国内外航线126条,与国内外70多个城市直达通航;厦门铁路、高速公路发达;通过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参展客商可以迅速到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实现便捷、低成本的人员及货物运输;厦门是经济特区,特别是在两岸三通之后,由于两岸直航的实现 台湾地区的货物经过台湾海峡直抵对面的厦门港,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3.4 建设展览基础设施,获得先发优势

厦门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市政府比较早的了解到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花大力气、投入巨大资金建设会展基础设施,发展会展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1985年建成的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拥有展厅面积达到36500平方米,国际标准摊位1500个,是当时中国十大展览中心之一;2000年9月,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首期工程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共设有5个室内展厅,可安排1800个国际标准摊位,是当时国内占地面积最大、单体体量最大的展馆。为促进厦门市会展业的发展,厦门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积极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出台了鼓励会展业发展的促进政策和扶持措施, 2003年厦门市制订了鼓励展览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了一套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办展机制。

3.5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在展览业中,大量企业的集聚能够扩大上游产品的需求市场,吸引各种各样的专业化展览承办、展览设计、展台搭建,材料供应商在同一地点的集聚而形成专业化的供应商网络,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集聚的规模并且完善了上游产业链;企业集聚的外部性还表现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集中的厂商比孤立的厂商拥有更好的知识溢出渠道,使得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例如2011 年厦门市举办经贸类专业展 33 个,其中新办经贸类专业展 10 个,总面积 7.23 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展览总场次、总面积的 30%和9.3%,国际航空维修展、国际泵阀管道展、国际厨房卫浴展、橡塑工业展、浆纸技术展均为首次在厦门举办,填补了厦门展览门类的空白。

3.6 文化要素

不同的文化观念、 不同的价值系统导致不同的行为,从而引发不同的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根植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经营行为。以厦漳泉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提倡“爱拼才会赢”,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区域文化而言,闽南文化有较高的风险承受性、较强个人主义倾向性和较明显的包容性。这可以从图1看出,厦门展览业积极进取,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会、发展壮大,在2003年全国展览业受非典的影响严重,总展出面积下降了4.4%,直接收入下降了4.3%,而厦门总展出面积却增长了2%,直接收入增长了6.7%;2007年夏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全球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有着巨大冲击,我国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展览项目数和展览面积双双下降,2009年我国展览总直接收入同比下降了3.2%,与2007年相比,仅仅增长0.1%;与此同时,厦门展览业却逆势而起, 2009年同比增长4.6%,与2007年相比,增长19.3%。

4结论

本文使用2001到2009年间厦门和全国的展览业相关数据,计算了厦门展览业的收入区位商,并利用区位商法确定了厦门展览业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了厦门市展览业的产业集聚机理。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November December):3035.

[2]李华伟.浅议厦门会展业的整合[J].中国商贸,2011,(36):234235.

[3]郭牧.从量变到质变:中国会展业的新趋势[N].东方早报,2012-7-17.

[4]厦门市商务局.2006—2010年厦门会展业发展规划[EB/OL].www.xmtdc.gov.cn/jmzx/xmhz/zcfg/255738.htm.

[5]蔡清毅,郭肖华,陈小颖.厦门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观点[EB/OL].http://www.cces2006.org/yjcg/20113/6812.shtml.

[6]姚恒美.会展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EB/OL].(2012717).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7471.

[7]王秉安.产业集群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研究——以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4246.

作者:徐建忠

上一篇:对外直接投资分析论文下一篇:我国企业物流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