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2022-06-28

第一篇: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一):自己的自由要自给

邂逅这本书,缘于市机关工委"悦读?分享"读书沙龙活动。"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熊培云用他的文字,在笔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他说的每一句话,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后的一根稻草。自由,一个极具思想高度的词语,熊培云用一种亲和平缓的语言向读者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读罢,深深地被书中的自由和赤诚所打动。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枷锁,而在于打破枷锁,为自由担起责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分设一个参照组和实验组,最开始的时候,参照组和实验组的跳蚤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跳起3米高,15分钟后,在实验组1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挡板,不管怎么努力,跳蚤都只能在1米的地方挣扎,无法跳得更高。再过15分钟,取下挡板,实验组的跳蚤不知道自己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跳出3米高,却只能永远在1米高处跳动了。说明类似结果的实验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望文生义,"习得性无助"即是人在一个长期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助感。而这个概念也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感就形成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先贤确实走过很多荆棘道路,带给我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也会发现,我们的国度似乎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感。举个例子,"洋节"和"土节",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公共产品,却有人假借"爱国"与"爱传统"之名"驱逐异端",时刻保持警醒、提防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和平演变".而从小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自小就被驱赶着跑步前进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跑在人前才不致于落后。这样的观念会让自己疲于奋斗,却未曾思考奋斗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放弃心中曾经萌芽的大胆新奇的念头却只能墨守成规;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在张扬个性与畏首畏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后者。人大概就是这样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成为只能跳出1米的跳蚤吧。

莎士比亚写在《哈姆雷特》里的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做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把自己解脱出去。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而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为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星巴克文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绑架人生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嫁鸡随鸡"、"逆来顺受";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周遭并没有充斥着对你的种种排挤。据我所知,我们眼中的那些"文明国家"也在一直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问题呢。不按大众认知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才会有激情。你的人生道路不需要抄袭别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可以在空间上远离国家,可以在时间上找回自己。

当然,实际情况是,即使你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视者,鼓起勇气去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有时候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的时候,那看得见的枷锁仍然让人进退失缩、左右为难。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或侧面,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自己的自由要自给,只有解放自己的心灵,寻得自己的归属,才能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

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END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二)

乔杰

《自由在高处 》这是一本2011年1月1日由新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奖获图书。

自由,每个人都在向往,帕特克里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在自由与自救中纠结着、矛盾着,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自由,那就是"生活自由、思想自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一个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各种利弊中纠结着、徘徊着。熊培云告诉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那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精心而立,不难发现,在我失意时,《自由在高处 》有我心灵的契合:"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当我困惑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指引:"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却忘了提取意义时存在的视觉盲区。" 当我自满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警醒:"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这本书是一本适合慢慢阅读的书籍,翻开的每一页,看到的每一句,都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和对自由另一种诠释。他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将我们视若无睹或仿徨无计的问题都一一剖析开,让我们无形顿挫,更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本身以及问题的核心。我们不去评判他本身的对错,只是跟着这样一位作者领略他的思想以及精神世界,感知自由的另一种迷人风采。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三)

杨志豪

《自由在高处》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够获取许多珍贵的思想,我们能够用更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我们甚至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自己,用文字来解放自己。《自由在高处》不是简单的社会评论,作者熊培云在评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不断地启发读者,让读者不得不怀着批判与质疑来阅读这本充满思想的大作。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快速地浏览这本书,这不是一本需要每一句都得细细品读的美文集,你只要用心去品味,这本书就能给你带来非凡的感受,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思考书中谈及的自由与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这是此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领导自己的人生"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却甚是寥寥。如今有多少学生能领导自己而不是被分数所领导呢?也许多数人会说没有分数就没有以后考学的保证,但如果我们一直只被分数所领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领导自己去走我们向往的那条路,那么我们无疑会成为那些放弃自由的流浪者,在缺少思想财富的生活中麻木地活着。

社会上有太多希望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但他们往往连自己都无法带领好,正如新闻上频频出现的腐败官员,或许昨天他还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呼吁大家反腐反贪,希望带领着大家坚定正确的道路,而在今天他却因贪污被打下马。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由,被套上无形的枷锁;但自由过度,又有太多的人看不到责任的边界。

在这个围绕自由的话题中,作者还谈及了那位在瓦尔登湖离群索居的梭罗。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是像梭罗这样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害怕时间的不够用,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伪装自己,我们可以尽情思想,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获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推荐语】作者能在基本读懂书中观点的同时,结合现实事件和自己的体验去分析和评论,真正有思考,才真正有收获。

第二篇:读《自由在高处》小感

读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有所得,也有疑。

最喜欢他的一段话,“清晨,阳光照进世界的每一座庙宇。有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弄清楚:一个人如果有信仰,为什么还会去信宗教呢?如果是因为没有信仰而去信了宗教,宗教岂不成了信仰的替补品?但我知道我自己是有信仰的,我也愿意吸收任何宗教信条中有价值的东西。我不相信上帝,我会想念他;我不信佛陀,我仍会想念他。而我的信仰,在心底,在笔端,从每日清晨写下第一字的时候开始。我用文字祷告,我用文字诵经。我愿意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这一切。”

这里,熊先生虽然是问的形式,却明确的给了自己的答案:信仰自己,和自己的笔。是的,从他的文中,感觉一个自信的,态度平和,观点犀利的真实的人,对社会充满关注和感情的评论者。

这话,于我有益。我甚至想,信仰是什么?难道一定要某某崇高的啥吗?我个人觉得,好像人人都需要信仰的,只是这个信仰对象不一样。假如,自信的人信仰的是自己,或者是自己的思想,那么对一些不自信的人,他可能需要非“自己”的东西替代:如各种神啊,上帝什么的,有的人又不喜欢神,那么喜欢追求物质的人可能可以信仰金钱教,物也可以作为信仰,再单调点的,可能信仰某些人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些感情或爱情。理想主义者应该是信仰理想。而一些不谈信仰的人,如果他还关心家人,那么凑合把“家”硬塞给他作为信仰。

这是读书之得。这里主要谈与他不同的意见,反正熊先生也喜欢平等探讨,这可能也是他的信仰的一部分。

一是“死刑是个笑话”。为什么要有死刑呢?熊先生这里没有探究太深,比较起他有一些文章用功很深来说,这篇文章很随笔,结论也很随意。——仅仅因为有人或者有国家反对死刑,而且根据熊先生的判断,有可能这种趋势会继续加大,而就推出“死刑是笑话”?

熊先生说 “杀人不偿命并非国家不珍视人的生命,相反是过于珍视。甚至在美国,死刑废除论者发现死刑犯大多数都是穷人,在法庭上都只是勉强得到了一位指定的辩护律师的辩护。就像有的人所说,死刑不仅扭曲了整个刑事司法制度,还贬低了国家。布兰代斯大法官同样以为,国家必然是一名教员,当它杀害犯人,它就是在教给大家复仇和憎恨。杀人犯不会被人热爱,但是也不至于被人弃之不管。如果允许杀人犯活下去,国家则是在提醒所有公民,没有一个人会永远而且仅仅是一名杀人犯。”第1句,“并非国家不珍视人的生命,相反是过于珍视。”——中国的古话说的是过尤不及,凡事的火候,总得恰当,简单的拿珍视生命来当遮羞布,这片布太轻薄。第2句,美国如何如何,这种现象是说明“穷人更容易被判处死刑”还是说明其法律的严重缺陷?他们的法律是“人人平等”还是“有钱平等”?是死刑这种手段出了问题,还是使用死刑的这些规则和人除了问题?第3句,某大法官如何如何,他说“国家必然是一名教员”,但我们知道,国家不是教员,应该理解为“国家好像一名教员“,这是一种比喻。我要提醒,这种比喻,很不恰当。国家有教育民众的一面,这种比喻类似母性的耐心教导。国家不仅有母性耐心的一面,还有父亲严厉的惩戒一面。再俗套一点,国家比喻为要当妈也要当爹可能合适点。假如国家为爹妈,国民皆为子女,那么当其中一子杀了另外一人,爹妈是该宽恕还是该惩戒?批评两句就够了吗?当妈的也说不够啊,有句古老的谚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么咱们就用剥夺他最宝贵的自由来惩罚他!是这样的逻辑吗?够了吗?你觉得够,我觉得不够啊!口水由此连绵不绝。试问:生命该如何偿还?说的好听,生而平等——死者的生命已逝,却不用拿命偿还,这是对生命权的平等的严重亵渎吧?假如我是死者,我想说“我要凶手下地狱。”如果我不信地狱,那么我就要他死。如果,如果你是死者呢?如果你喜欢宽恕死者,我不介意你对死者的宽宥,这是你的自由;但,不要拿这种自由来忽悠人。因为很丑,这是西方文化的虚伪。

至于后面的论据,说国家功利主义,还拿凌迟说事,这样类比太粗糙。有的国家毫不忌讳的谈利益谈盟友,国家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讲功利?人的自由源头是什么,是自私和利己。国家是社会,社会基础是民众,国家要脱离人的自私和利己?国家有死刑当然有社会的好处,有好处的事情就是不该做的事?那还是人吗?国家死刑对社会对国家有一定好处,这不是最重要的,更关键的是死刑是否体现死者的意志。死者的意志,他是当事人,他应该有最大的话语权。所以为什么要提醒“假如你是死者”“假如我是死者”,咱们别把死者不当人好吗?死人没办法为自己说话,他们的利益该谁维护?目前来说,国家维护当然比个人维护更有效率。而杀人者死,体现生之贵。废除死刑说的是尊重生命,做的却是把生命贱价处理。死刑是一把利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好。而废除死刑,怕“教人仇恨”而自废武功,这是哪种逻辑呢?换个角度,人类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要教育人去掉仇恨这种情感?这在逻辑上又是假命题,因为有爱才有恨,恨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想消灭恨,必然连爱也一起消灭了。

熊先生喜欢旁征博引,大量举证。我发现一个毛病,不提不爽:其言必西方,例必名人。举点亲切点的,离国人生活近点的例子好吗?推崇下李宗吾先生,他推崇的老子,眼界都是超世纪流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李宗吾先生把话说透彻到底,加了两句“礼失而后刑,刑失而后兵”。这些东西连贯的,一级一级往下走的,失去道的统摄而去谈德,不求德的真性而去讲究仁义礼制,其实是失去基础而求高楼的空谈。忽略道和德的作用来谈治理天下(仁义礼等方式),是混乱的开始。所以老子得出论点:“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而礼制如果继续失效,则只好用更强有力的法治。法治如果还出麻烦,那么最后是用兵。把这些比喻成河流的话,我们的刑和兵这些看起来暴力的手段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这样看是不矛盾的。反过来,军队的最高荣誉是没有战争的话(这是东方思维和军事思想推,西方的军事指导思想更侧重弱肉强食),那么刑法的最高层面是无人需要动刑。对应的,死刑的问题不是该被废除,而是不被触犯。如何不容易触犯?一个是立法方面,需要严谨和慎重,另一方面,民众也应该要有适当的不触犯死刑的理性。熊先生这里的辩护很粗暴,什么激情杀人还有预谋抓不到——这样的理由简直混蛋:仅仅因为老鼠难捉,就不让猫抓老鼠,让猫下岗?如某人杀了人,被抓,然后“尊重生命人权不该有死刑存在”——凶手杀人的时候对人权尊重了吗?至于激情杀人,这个理由就是个BUG,在西方,逃避法律常用套路就辩护他有神经病,法律成为了禁锢道义的索套,不该改改?!西方思维的自我意识的贯穿是非常强的,自我主义太强,过分强调了个体“我”的意义,就容易忽视“人”的伦理关系还有他人,还有集体,还有国家和社会。那些支持废除死刑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从“自己”出发,丝毫不考虑他人,或者说“自我”这一形态过于庞大,结果很容易遮蔽了他人,最后导致偏激和另一路的狭隘。因为人的属性,一方面是个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性。考虑他人,考虑死者,考虑社会,不用过多考虑,就放在天平的砝码上,就很自然选择该如何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个半伪命题。写着写着,很自然就不得不把这句曾经流行曲炮轰一下。国内早有鱼和熊掌的论文,生和义的争议。古时的作者选择了推崇义。其实当然可以选择鱼,也可以选择熊掌。对于信仰是义的人,自然选择了义,对于信仰是生的人,自然该选择生。把自由作为信仰,那选择自由好了——自由真的就比生命和爱情更高吗?应该允许见仁见智。对于真正自由的人来说,很容易倾向选择自己,或者说很容易做出为了自由放弃某些东西的事情。对于热衷爱情至上的人来说,他很难放弃爱情吧。自己掌握自己的思想和世界,不受简单的单一的纯粹的某种过于简单的东西约束。这是我读熊先生的感觉,他已经思想很自由了,所以——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这里其实熊先生并没有总是把自由放那么高,“仍可活”我读成熊先生对“生”的注重,至少并不总是自由第一。也就是说”若为自由故——无需抛爱情和生命。舍义取生是生者的自然选择,舍生取义是义者的信仰和价值体现,“两者皆可抛”则是义者的号召宣言,仅此而已。熊先生喜欢大量引证,我是不懂,不过我喜欢读他的一些引证,如他说胡适晚年认为宽松高过自由。OY,我认为老人的话,大部分是比年轻的时候说得更精深,我也觉得如果社会真的自由,体现出来的面貌应该是宽容,而不是成天喊着要自由,而不是“皆可抛”。熊先生说的“仍可活”,我觉得他其实也很懂,快接近真正的自由了,可是奇怪他为什么会喊出“自由在高出”呢?

看到自由在高处,哦,大谈电影评论。老实说,还挺喜欢看他评论电影的,不少影评觉得说的特好。但是,仅仅是电影的几个镜头,手朝上,站高处,19年后逃出监狱,这就得出结论:自由在高处?这样简单的结论太粗枝大叶了,或者说仅仅是停留在影评上的观点就拿来推广了,我对此表示怀疑。自由是什么?通篇也没说明白。或者说我没看明白。因为自由,看起来被推崇,却不一定是褒义词。甚至,它寄托了人类社会某个时期的情感,肩负过“皆可抛”的历史使命。这是特定历史荣誉。我个人觉得,有点过时了。熊先生老提自由,但是提自由又略显空洞,可能是我觉得有点空吧——我们现在社会不自由吗?其实我甚至武断的觉得书中,熊先生其实写:比起过去,进步很大,提高很多,希望大大,什么旧的铜墙铁壁,让子弹再飞一会,就打烂了。写的是社会进步,我却以为社会进步会带来受的约束肯定减少,自然就是更自由。而且,至少我认为,熊先生是相当自由的思想者,没受什么迫害吧。但是人总是会受到限制的,他也不可能是超人。问题来了,自由的度究竟有多大?人们喜欢比喻鸟自由的飞,鸟总有要回到地面的限制;鱼儿在水中自由,却又离不开水。这些自由的想象,其实是人类看到这些东西时,把这些鱼这些鸟幻化想象成自己,寄托了自己融入到鱼水中去,在思想上自由的飞了游了,唯心上达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自己。依我看,说自由的实质是说自己,大概理解是发现和重视自己。人在婴儿时,内心世界只有自己,逐渐长大,认知世界,发现世界和想象世界有所不同,慢慢感受到各种约束,约束即非自由,再大,有能力打破一些约束,想象世界逐渐和现实世界糅合成新世界,有可能朝自己的新世界方向前进。人类的社会性,注定无法打破所有约束,而只能打破其中一部分,打破这部分约束,即可谓自由。

这个自由不太会说,举个例子,人小时候在家,受家庭的呵护,长大后可能有的人觉得呵护成了禁锢,产生了不自由的东西。然后选择突破禁锢,离开家,独立,走自己的路。这是个打破一些约束的过程,恩,自由了吧?但是大家应该不会为了追求这种“自由”而把和原来的家庭关系给断绝了吧?还有,例如戴着锁链的奴隶,他的“生”受到严重的约束,这个时候帮他把该死的链子拿走,他就感觉自由了——难道非要给他知道“你有选举权,有被选举权,有示威权”才算自由?从奴隶当成农民,自由前进了一大步,奴隶自由了。走到封建社会,主要关系是受土地的约束,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时候可能有人告诉他“你知道吗,你很不自由,你被土地捆绑了——是那些封建地主”,于是农民觉悟了自由,反抗了封建主。是的,这个时候农民又自由了。这时候农民可以选择当工人,不再受土地的约束了,而那些告诉他的人,有一些可能是好人,有一些肯定是资本家啦!奴隶的脚铐打破后,农民和封建主站起来了,农民和封建主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农民不满意和封建主的关系后,他们的链条打破了,自由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旗帜作用,然后产生无产者和资本家建立了新的链条关系。

回过头去看看,每次都打破了链条,都得到了自由了吧,可与此同时,打破旧链条,仅仅是换了种新的链条而已——让大家觉得还舒适的链条。可链条本身,从没完全消失。说到这,提醒一下,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度的。人类之所以形成社会,之所以成为“人”,正是由于个人,他人,集体等各种不同的链条联系在一起。与人类隔绝的狼孩,没有这种链条,有的仅仅是人面兽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离开家,独立成长,而并非与父母断绝关系。自由的限度,仅仅以链条的舒适性,以及与这种链条是否制约了人类前进发展的步伐有关系。我们要打破的程度,仅仅限于少数拖慢我们前进和舒适的那些链条。而这个,是自由主义者很少解释的地方。自由曾经的巨大作用,用在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开炮的时刻,用以武装平民的思想。他们成功了,这种思想或主义会得以延续,资本受益于这种思想体系,而且自由这东西太具有煽动性了。恩,忽然想到一个东西——自由这种东西,背鼓吹得那么美妙,简直就是新时代的圣经!

对于资本的代言人来说,利用自由推翻了封建先生,然后用自己取代封建先生的位置,建立与大众的新链条关系。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和以前不同了,他的利益由“推翻禁锢的世界“转为“维系我们的世界”。他不能否认自己送给大家一根新链条,但是他对此可以很低调。我们不用想,就知道他不可能会鼓励民众“自由”的推翻自己。甚至,他从始至终都模糊着自由的脸,仅仅鼓吹自由的美丽的一面。我们看鱼,很容易看到鱼自由的游泳这一面,却往往忽视鱼离开水就死。对于鱼来说,自由脱离了水,后果很严重。是自由重要还是水重要?是人类彼此间的关系重要,还是一味鼓吹自由重要?

对于奴隶,自由很遥远;对囚徒来说,自由在高处;对于站起来的人来说,自由就很近了;对于自尊自信的人,已经享受自由。自由的位置没那么高,自由的大面貌是宽容,而不是为所欲为。我个人认为,自由不是一个很高的起点,自由的终极目标,可能发展最后会通往共产主义,当然,伴随的是人类普遍的高素质、高道德和丰富的生产,和社会主义殊途同归。当然,如果社会发展水平不够,民智不够的话,自由的国度也可能成为希特勒那样独裁者的温室。

对于站立的人,自由的距离,可能仅仅是手伸出去的距离。别把自由看那么高,除非你认为自己接近奴隶。

第三篇:自由在高处大全

《自由在高处》书评

作者简介:

《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

内容简介: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创造,积极生活。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自由在高处》的方向与重点。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精彩导读:

转眼之间,离开巴黎已经几年。我时常怀念自己在那里求学、采访与简单生活的日子。我从不讳言,虽然孤身一人,但我在巴黎度过了一生中迄今最难忘、最美好与最纯洁的时光。而我所学到的,与其说是在巴黎大学的课堂,不如说是在巴黎这座城市。我写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散文,也多是因巴黎有感而发,这是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乡愁。因了这种乡愁,归国后虽然终日忙碌,但有机会我总还是想着在巴黎转转,哪怕只为匆匆几天的停留,为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为心灵做个深呼吸。

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若非如此,任何以民族标榜的文化都将行之不远。事实上,即使是咖啡文化,也是东西交融、不断拓展的产物。一方面,咖啡并非西方土生土长,十八世纪以前,阿拉伯半岛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咖啡供应地。另一方面,咖啡文化在欧洲的形成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1652年,亚美尼亚人帕卡〃罗西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后,火爆的生意很快引起当地酒馆老板的强烈抗议。不久,这个外乡人被赶走。就在伦敦的咖啡馆遍地开花时,一些知名的学者与评论家加入到反对派的阵营,指责咖啡馆消磨了人们的斗志。

第四篇:《自由在高处》的读书心得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

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

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

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第五篇:《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没有谁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心脏

有感于《自由在高处》

我的心事流连于你的眼眶,你不怀好意的收起眼帘,惨无人寰地覆灭我的世界。但我却以泪滴的形式掠走你眼底唯一的温存。亲爱的,你说,最不可理喻、最无法原谅、最不能回绝的正是自己。

我从来未曾怀疑,自由的阳光来不及眷顾自己。做你想做的,这并不是多么由衷的定义。独立行走,这是我苦苦追寻终而不获的姿态。

关于自由呢,过去,是用鲜血铸就的悲情战歌;现在,是由欲望编织的巨硕魔网;未来,是拿人性拼凑的文明碎片。历史的自由是一笔肮脏的交易,以少数人的平等换取多数人的暴政。任何修饰都掩盖不了本质,回溯自由之路开辟的艰辛,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的珍惜和把握。毕竟,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身着休闲便装的自由而非身披冰冷铠甲的自由。

不记得是谁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而当你某一天身陷茫茫人海感到无所是从的时候,所有的方向都变得虚无缥缈,这样的你是该多么迫切地渴求攀岩到更高的支点,看清周遭一切拥挤背后的柳暗花明。这时的你才知道,只有站得更高,才不至于把自己的自由拱手相让与那些步履匆忙的脚,然后饱含绝望去拾掇那被践踏一地的累累伤痕。

关于生活,是一个永远为人所津津乐道也永远为人所揣摩不透的话题。像咖啡一样苦涩,像果珍一样酸甜;像白酒一样蛰辣,像开水一样清冽;像牛奶一样黏醇,像可乐一样激情。所有的比喻,或明丽或黯淡,都源于我们对生活从始至终的热爱。

之所以明丽,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自由地生活,如何让生活更自由。之所以黯淡,是因为我们误会了自由是生活的囹圄,生活是自由的牢狱。“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但不能剥夺我对自由不死的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但不能摧毁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是对“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

可以改变心情”的另一种诠释。我们心驰神往的幸福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的注脚。

那种常常对别人的自由生活充满痛感的人,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奉为人生信条,在嫉妒与仇恨当中惶惶不可终日。埋葬了自由,扼杀了生活,以充满灵性的血肉之躯欣喜地来到这个世界,曲艺掏空人性的枯骨残骸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需要我们明白: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别人的自由生活,也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生活。

一切都将离我们而去,只有那漂泊流浪的灵魂最终会回归于自己

上一篇:电子邮件使用技巧下一篇:地震应急处置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