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提高和谐创新

2023-01-11

第一篇:科学发展提高和谐创新

创新社区服务 提高和谐水平

红光社区位于樊城区大庆东路与丹江路结合部,地处繁华闹市中心,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企事业单位及家属院共24个,辖区人口4795户11613人。社区党委下设9个支部,党员251人。近年来,近年来,红光社区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线,牢固树立“把服务做成文化”的工作理念,以“站点建设规范化、社区管理精细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社区自治民主化”为目标,不断加大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治安良好、人际和谐、和谐向上的新型社区逐步形成。社区先后被授予“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湖北省充分就业社区”、“2005-2007年度湖北省文明社区”、“2010年度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第一批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书记孟建玲同志2010年被湖北省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同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区建设先进个人。

一、社区开展工作情况

(一)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优美便利办事和服务环境,社区加大了社区建设力度。一是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1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并设立了高标准的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民情维权及议事厅、市民学校、医疗保障站,配备了社区电教室、文化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警务室等,并做好规章制度、办公桌椅、资料档案、服务手册、社区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社区阵地建设薄弱的问题,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好评。二是抓好服务窗口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拓宽社区服务渠道,我们构建了治安、教育、卫生、医疗保健、医疗救助、弱势群体帮扶、文化、计生、物业、家政等社区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2010年社区在原来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成立了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计生与卫生、城市管理、民政救助、劳动保障、社区事务等六大类窗口,并将社区工作分为六大类80项服务项目。开通社区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电话,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470余人(次),办实事48件。三是倡导“服务是文化”的理念。为了更加突出服务这一主题,团结和带领社区群众,齐心协力,整体联动,共建美好和谐社区大家园,一次性投入10余万元,按照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原则,用一个色调、一个风格重新更新了社区党建、政务公开、城管、计生、综治等宣传牌,改造了服务大厅和多功能会议室,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把服务做成文化,把温暖送给大家”、“ 天天是我们的服务时间,处处是我们的服务地点,人人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等社区服务理念和格言张贴上墙,努力营造良好的、浓厚的服务文化氛围,让居民群众时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处处享受到社区周到的服务。四是抓好社区“便民超市”建设。一方面以扶助社区困难家庭、老弱病残弱势群体为目的,采取社会捐赠、慈善机构捐赠相结合的方式,筹措“爱心”物资,以灵活的服务时间方便了困难弱势群众。截止目前,“红光爱心超市”共接受社会捐赠价值20000余元的物质,免费为困难群众发放了价值15000余元的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解决了困难弱势群众的日常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在超市内设有日光灯、手钳等应急物品,以便于居民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临时向便民服务超市借用。

(二)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 2010年,我们依托公共服务站实现了“上与政府部门业务对口、职能对接;下与社区居民服务对口、需求对接;中间与辖区单位共建对口、管理对接”的基本目标,社区坚持“三定三通”管理模式,切实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一是定岗位责任,实现服务直通。社区在“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和力量,合理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卫生、劳动就业和医疗保障、民政和社会福利、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综合公共服务管理等六大公共服务窗口,实现一岗一责或一岗多责。二是定工作流程,实现民情直通。通过社区服务大厅、社区网站、社区警务信息网、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使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事项、服务程序一目了然,采取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限时办结、定期回访的办法,实现了居民“只进一个门,办成所有事”。三是定奖惩措施,实现评价直通。根据《社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社区把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报酬拿出一部分作为浮动部分,通过服务对象评价、网络评价、抽样评价等形式,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测评、考核,兑现奖惩。社区公共服务站建立以来,居民普遍感受到社区服务更加便利,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对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着眼于社区事务的精细化治理,社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打造互通共融的社区管理网和综治网。一是推行“片网结合”,科学划分网格。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居民小区、巷道和居民数、单元数、社区面积等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四大责任片区13个网格,按照400人左右设置一个网格,整合社区事务进网格、物业管理进网格,实现了管理全覆盖。二是依托“两实信息”,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两实”信息终端平台,制作社区网格化管理平面图和立体图,直观反映网格、单位、楼栋、党组织、党员、居民以及物业管理机构、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分布状况。对党组织和党员、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民政优抚、劳动就业等信息,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一格三员”,配强管理队伍。每个网格安排一名政策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管理员;每个楼栋或庭院推选一名楼栋长,由楼栋长、志愿者和物业管理员等共同担任信息员;社区包片干部担任指导员,“三员”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四是整合网格资源,强化综合治理。着眼于民情掌握准、化解矛盾快,在社区开通了民情直达车,设立“说事室”,建立了“要上访找书记,有困难找党员”制度,做到接待热情、处置及时、处理公正、反馈迅速,确保居民说事必果。在4个片区,每个片区选聘1名治安巡逻员,及时把重大事项上报驻社区民警,并力所能及的做好思想工作,调处矛盾纠纷。在13个网格中,每名网格管理员负责逐户建立民情档案,并协同社区干部和网格信息员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承担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职责,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三)强化个性化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的整体文明

社区服务对象涵盖广泛,为了提高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我们着眼于不同群体不同的生活需求,强化工作创新,有针对性地推行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社区居民享受满意服务的过程中,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为了更好的解决困难弱势群体的各种困难,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通过低保救助、就业培训、社会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服务。对暂住人口子女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及时与辖区单位联系,方便其子女就近就地入学,解决其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其享受到社区居民的同等待遇,做社区的主人。对下岗妇女就业难问题,在市、区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好姐妹家政服务站,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岗位中介、劳务输出等服务,主动搭建下岗失业妇女培训转移平台,促进妇女再就业。家政服务站开业来,已培训襄樊市、区下岗失业妇女850人次,推荐上岗520人次,其中有150人次被成功推荐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了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社区针对辖区青少年玩无场所,学无地方的情况,专门建立了8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每个星期接待青少年30余人次;请专家对3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进行了心理矫正。

关心老年人生活,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进一步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居家养老试点工作,采取政府和个人购买服务、志愿者参与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以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入户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为13位“低保独居老人”提供了洗衣、陪聊等服务;为73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常性提供健身、棋牌等服务。

二、社区建设发展方向及打算 (一)文明指数进一步提高

为了使社区文明指数进一步提高,社区要发挥社区特色,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加,真正形成“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氛围。

邻里文化深入开展。结合社区邻里节开展,增强居民的家园建设意识,使居民的互帮互助意识蔚然成风。

社区文化深入开展。采取政府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组织社区艺术团利用重大节日、庆典开展文艺汇演、知识抢答、自编自演《三句半》、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陶冶居民情操,融洽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1、红光现有人口4795户1161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90人, 80岁以上的老人67人,重点优抚老人9人,低保老人69人,低保独居老人26人。为了使老年群体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社区应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站及养老中心建设,为辖区内老年群体提供养老及日间照料工作。

2、社区现在残疾人63名,其中已有44名纳入低保管理。进一步解决残疾人及家庭困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社区加大阳光家园计划的实施,使辖区内残疾人能享受到日间照料、读书看报、文化娱乐、助餐、康复训练、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3、加大未年人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社区将建立由社区、学校、家庭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社区内建立青少年之家,使社区内青少年玩有场所、学有地方。并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定期聘请专家进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社区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对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服务。

4、目前全社区登记下岗人员2670人,社区将加大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消除零就业家庭,解决下岗职工家庭困难。更好服务辖区非公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向非公经济组织推荐下岗职工。

(三)民主参与决策权进一步提高

社区居民有对社区各项工作、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社区将进一步利用“民主议事会”、“居民议事会”,了解居民群众所需、所求,倾听居民对社区发展、公共事业等相关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设,及时掌握社区民意,并建立居委会辖区各层次的社区服务评议小组,利用“荐言会”、“恳谈会”、“测评会”等形式,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评议本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并以此作为社区服务工作改进和提高的依据。

第二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大讨论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大讨论 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是XX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要求是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承认差异,讲求协调,讲求速度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将XX未来发展方向同国家战略相结合,为探索中的XX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更将科学发展观同XX省省情相结合,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

近年来,国土XX分局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双赢为目标,以开展“双保工程”为主线,以市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保障与服务,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为XX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同时,XX分局也清醒地认识到,2012年国家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进一步扩大内需存在较大制约,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加大。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较高,土地资源的需求和土地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耕地保护任务艰巨。2010年XX区人民政府与市人民政 1

府签定了《XX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2010-2015年),《责任书》明确了我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即201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0.9833万公顷;至2015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0.8364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0.3852万公顷。由于XX市区规划调整和XX区建设的快速推进,XX区耕地后备资源进一步稀缺和匮乏。XX区在建设步伐加快又无耕地后备资源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耕地保护压力,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任务艰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困难重重。

(三)土地执法形势严峻。随着XX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伴随而来的一大批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项目急需用地,但由于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土地审批周期长、财政资金紧缺等原因,项目用地未正式通过批复即边报边用、未供即用,甚至未报即用等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受“城中村”改造 、“退二进三”政策影响和各种利益的驱使,违法用地出现一定规模的反弹,土地执法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国土XX分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保红线,保发展”的国家土地政策,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与“四群”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征求群众意见,倾听民意,根据XX区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土管理政策。进一步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坚决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十二五”土地规划和计划管理,切实履行土地管理责任,管好用好土地。确保按照规划,实现XX区耕地总 2

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坚持“有保有压、先补后占、先保后征”的工作方针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二)规范管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到实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了XX区的耕地总量为6775.86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是3852.23公顷。为实现保护目标,XX分局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占补平衡制度,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一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普及和宣传,进一步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二是保护基础档案图件和工作措施,建立基本农田监管体系和基本农田巡查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三是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挖掘潜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多渠道增加补偿耕地指标储备,确保耕地面积动态平衡。

(三)完善规划,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按照“加强坝区优质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向山地发展”的要求,以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开展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完善XX区 “基本农田下山,建设用地上山”方案,以用地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规划,合理调整用地布局和结构,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腾挪出新的用地空间,做到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确保XX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达到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双赢。

(四)打破常规,力争用地保障有新突破。由于部分省、市 3

以上重点项目大量用地选址在XX区,导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下达XX区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项目用地。为有效缓解建设用地压力,针对XX用地供求矛盾突出、用地保障困难的实际,XX分局将加大沟通和协调力度,打破常规,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用地保障:一是做好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确保省、市、区重点项目及民生关注建设项目用地报批顺利推进;二是注重内涵挖潜、盘活存量用地;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内涵挖潜、节约集约”的要求,重点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尽的土地,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缓解XX区“十二五”期间的用地指标不足的压力。三是按照市、区政府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职能,继续做好XX区各新增省、市重点项目、接转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土地征收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落地建设。

(五)维护权益,进一步规范征地相关工作。针对当前征地难问题,本着促进XX区征地工作,切实有效维护全区社会稳定,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规范征地相关工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征地拆迁资金的监管和引导,杜绝因征地补偿资金分配引发的不稳定事件发生。

(六)加强执法监管,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面对XX区建设用地需求逐年增大的实际情况,2012年,XX分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的执法工作机制,以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重点,前 4

移土地执法监察重心,加大动态巡查力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严厉打击各种土地违法行为。

(七)强化批后监管,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一是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和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推进XX区批而未征、批而未用、批而未供用地和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工作。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XX区土地市场秩序。

(八)提升矿政管理及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一是严格执行矿产资源管理规定,健全矿业权市场配置、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矿政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继续加大XX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面山矿山关停后的监管工作,防止死灰复燃。严格按照我区“五采区”生态恢复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在严格督促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同时,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结合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整合各类资金,扎实做好禁采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科学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早预防、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患于未然。

(九)夯实基础,实现科学管地目标。一是深入开展乡级规划编制和XX区矿产资源规划,编写县区规划文本、编制规划图件 5

等后续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土地、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并按照XX市人民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及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相关要求,按程序组织实施公开、公示报批规划成果工作。二是全面完成XX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和建库工作,利用二调成果实现以图管地,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依据,为XX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利用二调成果,按照市、区政府确定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发展区域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努力完成XX一期工程用地10.95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供应和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三是进一步健全土地登记制度,根据《土地登记办法》进一步完善原有土地登记制度,加强对中介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行为。配合市局建立、设立预告登记、异议登记、公告登记制度;完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推行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

(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规范考核,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办事程序的“三个规范”制度建设,不断强化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分局内部管理、规范全局干部职工言行。二是扎实开展国土资源系统“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全力以赴保增长、严格规范保红线。三是把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与实施法治政府八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紧密地、有机地 6

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行政能力;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国土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树立国土资源部门良好形象。

XX市国土资源XX分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我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

按照市委蒙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我怎么办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蒙自市卫生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再上新水平,我所结合自身实际,在全所深入开展蒙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我怎么办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初步学习,我个人深刻认识到全市、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开展这项活动的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下面是我个人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我怎么办”活动的心得体会和认识。

一、在思想上。

转变思想,解放思想要坚持从我做起。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一定要率先解放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怕担风险、不敢竞争、不思进取、封闭保守的心态和过时落后的习惯观念,坚决破除“官本位”的思想和计划体制的思维定式,努力转变那种缺乏激情、喜好空谈的消极精神状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增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每天都有新作为,每天都有新激情,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促进全市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二、在行动上 俗话说,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学习。我们应该边干边学,边学边查、边学边改,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习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既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重点工作、亮点工作的快速发展。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创新理念。同时我所每周结合实际案举办卫生监督业务的学习讨论活动,全面提高队员的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和办案水平。我们要积极开展多种培训形式,完善培训制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和外地市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采取专题讲座、模拟执法等形式进行,不断丰富完善具有特色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激发卫生监督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在解放思想中干事创业、真抓实干,树立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完善责任到人、督查考核、考核奖惩体系,使解放思想真正成为打开思路的窗口、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快发展的动力。下一步,我所要加大考核力度,促进责任到人制度的落实,完善督查考核制度,按照执法有责任、执法受监督、过错要追究的要求,组建考核队伍,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制度,采取“三加一”考核法(现场考核、内务考核、综合考核和每月一次讲评会),将执法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法岗位、执法过程和环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 俗话说,“破”之不易,“立新”更难,“破”而不“立”等于零。开拓创新是“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的根源所在,唯有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跨越”。 通过这些活动的召开,作为市卫生监督所的一名卫生监督员,我深该认识到,解放思想对于“科学监管,亲情执法,和谐城市”的重要意义,我将紧紧围绕我所“服务、责任、进取”的宗旨,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更好的提升“我为人民管卫生,执法为民爱城市”的执法理念。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

服务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税收——衢州市国税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做法

更新时间:2010-11-25 16:45:33 编辑:ed05 文章出处:一代论文网

近年来,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我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税收工作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点, 以文明建设为主体,以行风政风建设为重点,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日常工作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税收文化,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风尚、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积极向上的特色税收文化和科学高效的税收工作理念,为促进衢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截止2009年底,全市国税系统已有4个单位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本级、江山、龙游、开化),6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单位”;1个单位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3个单位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1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2个单位被评为省局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3个单位被评为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市局办税服务厅荣获“衢州市十佳满意服务窗口”;吴长根同志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汪华同志荣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建机制,确保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抓手,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为组长的衢州市国税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多次召开文明单位创建会议,研究确定创建任务和目标。把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与税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文明建设制度化、征收管理科学化、行政管理精细化、工作环境优美化为标准来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制定了《衢州市国税局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衢州市国税局“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规划》、《衢州市国税局“文明科室(办)”评选考核办法》、《衢州市国税局“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班子成员齐心抓,全局上下合力创建的良好氛围。把文明单位创建的内容同其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提升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科学的管理理念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又是提升税收职能的思想先导,在抓好税收工作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依法服务、精细管理、公正透明、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原则,把服务纳税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 全面树立“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流程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的理念,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税收秩序不断好转。

全市国税系统紧紧围绕“四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健全完善了管理创新工作的立项、保障、运行和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全市共开发上报管理创新项目14个, 其中6个项目被纳入省局管理创新项目库,3个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项目,开化县局和市本级分别被省局授予“集体三等功”和“集体嘉奖”;坚持以“税收政策宣传发布会”为主阵地,积极拓展纳税咨询服务渠道,帮助纳税人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增强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发展生产经营的能力,重点在理顺岗位职责和规范、简并业务流程上下功夫, 架起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桥梁,使税收管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整体素质, 使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为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局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为载体,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学习调研、查找问题、整改落实等各阶段工作,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形成了风正气顺、团结和谐,具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开创意识的领导集体。 二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如:江山市局在《今日江山》刊物开辟了“服务发展国税在行动”专栏,龙游县局举办了“国税杯”乒乓球赛,市本级设立了税收多媒体播放机,并与市作家协会、团市委联合开展了“我与税收”征文活动,依法诚信纳税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抓好人才库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工作,与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开展了全市国税系统青工技能比武暨衢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检验和巩固了“一窗统办”的推广效果,激发了窗口一线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四是扎实推进国税“文化工程”,抓好全国文明单位创建规划的起草、讨论和定稿工作,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举办了首届“干部职工趣味运动会”、“五星红旗升起来”、“慈善一日捐”和迎新春联欢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国税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四)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着力解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根据全国和全省纳税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积极落实省局制定的“一个规划、一个流程和八项举措”。一是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和“纳税服务月”活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认真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重点推出了“科级(中层)干部联百企”、“市局领导联项目”等系列活动,建立健全了国税干部职工联系服务企业和招商项目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税收征管服务网点扩面工作,实现了全市半数以上乡镇设有服务网点的目标。 二是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 在建立教育机制、抓廉政教育上,突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教育经常化。我们把廉政教育作为民主生活会、党组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重点教育。 三是扎实推进国税“平安工程”。认真贯彻《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分解落实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围绕党风、政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重点,开发使用内控机制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廉情预警提示。四是严格执行“三书两报告”制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以“机关效能110”、“行风效能热线直播”、“三员”明查暗访、国税网站、税收服务热线为平台,建立健全群众意见建议快速反馈机制,着力提升各级国税基层站所的群众公信力和满意度,实现了“廉政建设不违纪、税收执法不渎职、工作生活无事故”的总体目标;完善了《“两优一先”考核评比办法》,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运行机制,不断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活力,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干群关系,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活跃了职工思想,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税收工作的顺利实施。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促进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初步建立了“事有人管、责有人担”的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

二是广大税务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了大家团结、奉献、创新、进取”的敬业建设和团队精神。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巩固。通过廉政教育、制度规范和强化监督,构建完善惩防腐败体系,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税干的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国税干部的执法行为。

四是有效保障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累计入库国税收入31.61亿元,完成计划的104.97%,同比增长6.71%,增收1.99亿元。其中:市本级组织收入18.94亿元,完成计划的106.89%,比上年同期增长9.89%,增收1.7亿元,实现了年初“保七争八”的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

总之,通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我局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气氛、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的良好风气。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税收工作的中心,为努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孝义

大讨论心得体会

孝义市疾控中心

董爱花

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张宝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张宝顺在中共山西省委九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李书记的市委工作会报告和人代会工作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孝义市委员以“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孝义”大讨论是很必要,很即时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市委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文明孝义是有决心、有信心的。通过学习体会,使我对社会和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六中全会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第二、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理论上揭示了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和谐互动,因此和谐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只有自觉坚持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第三、社会和谐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是和谐建设的主要实践者,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结合本职工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人本管理,构建和谐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已成为我们单位广大职工的共识,日益深远地影响着疾控工作的决策和长远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

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人本管理,它强调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在尊重、理解和满足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效益的双赢。疾控工作人员属于知识密集型群体,其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他们除了物质上的追求外,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新的以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就成了解决目前单位管理中带有深层次问题的

2 根本办法。以团队精神和道德信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是进一步调动疾控工作人员积极性,强化整体意识的有力措施。

构建和谐疾控中心,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统筹安排,又要突出重点。我们要强化管理、引深服务、把握机遇、科学发展。第

一、以服务质量为本,狠抓管理促发展。以“大办卫生”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纪律,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继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第

二、大力推进改革与发展,各科室严格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对卫生工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盘点各自的工作,查漏补漏,有效整改,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单位中长期的发展;第

三、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理想的利益问题,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和维护职工利益放在首位,立足当前认真查找单位影响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第

四、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政治保障作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全体党员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做好综合治理。

上一篇:开网店步骤流程及经验下一篇: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