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组织管理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幼儿园组织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园教育途径中的一种新途径。在此模式中,指导者是教师,积极地运用各种资源展开亲子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合力,进而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一篇:幼儿园组织管理论文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出版单位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 名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责编姓名 孙冬梅

编辑证号 200900135266

回到专业的本源上来

一部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书稿,有多少可供编辑发挥学识的空间吗?有。术业有专攻,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都是此类道理。责任编辑在这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书稿里,发现的问题还真涉及到学术问题。责任编辑敏锐地发现,样稿的毛病在于过分学术化,造成了语言的佶屈聱牙。明明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事情,作者却要绕着弯来说,尤其喜欢用一些诸如“**性”之类的大词、学术腔来描述。这是一本实用性专业书稿,定位在一线教师,所以,语言理当通俗易懂,应当以常见词语为主,尽量少用复杂的句子。编辑的意见唤醒了作者。作者明白自己误入了“学术范”,以为凡做书都要有点儿学术,其实,实用性书稿还是要回到专业的本源上来,幼儿教育的专业书籍尤其需要浅显易懂。

读了编辑的记录,我们知道,责任编辑努力帮助作者认清写作对象,理清写作思路,清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文字,作者的写作有了明显提升,大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气概,终于为幼儿教育事业完成了一部十分可爱而纯粹的优秀图书。

如此想来,责任编辑对作者的写作直接提供意见,其实很不容易。在教育出版领域里,这需要责任编辑对于教育专门理论的掌握,还需要他(她)对教育实践的了解。譬如,这部书是面向一线读者的,书中有大量内容跟幼儿园实践密切相关,如果这位责任编辑不曾有过这方面的实践,或者一点也不了解这方面的实践,那么,一方面可能会对书稿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也可能对书稿提出不恰当的意见。

面对一部实用性的专业书稿,我们还是要首先回到专业的本源上来,不要轻易被学术理论所缠绕,以至于最后既不实用,又不专业,这是一条被反复证明过的经验和教训。

获奖感言:

审读报告是编辑对书稿审读情况的一个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编辑手里都有大量的书稿,每本书稿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完成,所以,在很多编辑看来,完成没多少人会看的审读报告是一种负担,所以很多人也不会特别认真地去写。在我看来,如果你仅把审读报告当作发稿过程中的一项任务去完成的话,那么它确实是没有什么可写的,写多了也确实挺浪费时间。但如果你换个角度来看,把审读报告当作书评,当作宣传文案,当作对作者的责任的话,那么你会发现,你所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浪费。

——孙冬梅

初审意见

一、书稿来源及作者介绍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为国家出版基金“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多媒介多语言教育资源项目”中《幼儿教师专业指导丛书》中的一本,为我社根据出版基金的要求向作者组稿而成。

本书主要作者彭俊英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博士毕业。从2002年至今,彭俊英副教授多次主持省部级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多次在《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重要论文,并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等。此外,彭俊英副教授还常年在四川、广西等地的欠发达地区进行幼儿教育专业研究,对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实践有深入的了解,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深入的研究。

本书立足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训以及城市幼儿园新手教师培训的需要,以缺乏教学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以及组织、实施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全部过程,理念科学、先进,内容贴近教学实践,案例丰富,操作具体,符合我社策划稿件的要求。

二、书稿的政治倾向和学术水平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经被教师们所接受,她们知道游戏应该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问和问题,尤其对没有经验的新手教师来说,怎样把看似简单的游戏变成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推动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个难题。《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可以为那些对此问题感到困惑的教师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论述了幼儿游戏的概念、价值、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园游戏与非幼儿园游戏的差异,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揭示游戏的本质与内涵,让读者真正了解什么是游戏,游戏具有哪些特征。第二章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配置与投放问题,也介绍了一些自制游戏材料的方法。这一章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等方面的技能。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在幼儿园中该如何具体组织与指导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以及规则游戏。作者从这几类游戏的含义、特点、构成、价值、分类、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设计、游戏内容、环境创设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组织与指导这几类游戏的具体方法,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这几类游戏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工作的能力。在最后的第七章,作者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开展游戏活动,如何引导家长认识游戏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开展游戏活动等问题。

初审通读书稿后认为,书稿政治倾向正确,无导向问题;其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论述紧密贴近实践,对一线教师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书稿语言文字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其他各方面也基本符合学术规范的要求。

三、书稿的主要价值、意义

本书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以及那些在游戏活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的教师为读者对象,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具体来说,表现为如下特点。

1.作者从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读者厘清了游戏的本质与概念。

游戏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词汇,游戏活动也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的每一天中。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说出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很多教师也分辨不出哪些活动属于真正的游戏,哪些活动实际上并不是游戏。为此,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中详细解析了这个概念。作者从游戏的特征、游戏状态的辨别、游戏的分类、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别等角度,帮助读者多视角地看待游戏,了解游戏的主要特征。

2.作者明确了材料配置与投放的原则和标准,倡导游戏材料生活化,鼓励教师自制材料。

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的使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经常对于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产生误解,如认为游戏材料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越像越好,认为购买现成的材料比自制的材料好,现成材料功能更多、投放更方便等。本书作者帮助读者厘清了这些观念,让读者可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和投放材料,作者也明确提出了材料配置与投放的原则。

3.在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方面,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一线教师来说,她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任务。本书的第四、五、六章针对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规则游戏、建构游戏以及表演游戏的开展,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可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是本书最大的特色。这种指导性不仅体现在作者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并对这些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也体现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原则与方法。

4.在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方面,作者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村幼儿园发展迅速。但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又表现出很多特殊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作者在最后一章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针对农村幼儿园班额较大的问题,作者从游戏材料的准备、场地的安排、内容的选择、师幼的互动、幼儿的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并通过图片展示和具体案例来帮助读者提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展游戏活动的能力。此外,作者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关于如何提高家长对游戏价值认识的建议。

四、书稿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概念界定不清以及概念使用错误。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章中关于游戏概念的界定以及第五章关于表演游戏概念的界定上。

本书的核心概念是“游戏”,但是在第一章关于游戏的概述中,作者竟然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而只是从外部表现、内在心理状态等侧面来解析这个概念。虽然对游戏这个概念,确实比较难以给出具体的、描述性的定义,但是还是有一些本质特征可以用来概括这个概念的。所以,定义游戏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从全书的架构上来看,如果没有定义清楚这个核心概念,那么本书讨论的范围可以无限大,任何带有游戏性的活动都可以在书中进行讨论,这也就失去了本书的价值。因此,从实际写作上看,也必须对概念进行定义。

另一个问题是对概念理解有误,体现在第五章。第五章是关于表演游戏的,作者虽然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定义,但是,从关于概念的论述中以及从所举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作者将表演游戏等同于了戏剧表演,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表演游戏虽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应该是一种“游戏”,应是幼儿自发、自由探索的活动。而戏剧表演多是由教师发起并按照一定“剧本”来进行的表演活动,其本质是“表演”。所以,作者必须区分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此外,表演游戏与本书第三章所讲的“角色游戏”之间又有某种联系,因为在角色游戏中,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必然也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这两个概念之间应该怎样进行区分,也是需要作者说清楚的。

2.部分章节资料堆积,案例过多。

资料堆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四章。第四章是关于结构游戏的,幼儿园在组织这类游戏时确实需要使用很多结构材料,因而本章作者详细地罗列出了几乎所有幼儿园可能用到的结构材料,并配上了大量的图片,这使得第四章的内容严重多于其他章节。需要作者注意的是,本书并不是一本教学参考书,不需要直接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的所有素材。本书是一本写给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学理论书,需要提供给读者的是对具体教育问题的探讨,使用案例只是为了说明理论观点而不是让教师读者直接在课堂上应用,所以不需要把所有幼儿园中的结构材料都罗列在书中。

案例过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章和第六章。第一章中,作者为了说明游戏的概念,一口气直接列出了八个案例。这八个案例多半都属于同类型的游戏(有的还算不上真正的游戏),这八个案例同质化程度较高,对说明游戏概念的核心特征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删减案例数量。在第六章中,作者在说明规则游戏的设计时,也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并且没有进行任何分析,这也没必要。同样需要作者注意,本书不是一本教材,不是教学参考书,案例只是用来说明观点的,而不是让教师在课堂直接使用的。

3.篇幅较长的引用存在版权问题,需要取得原作者的授权。为了让本书更加直观生动,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其中部分是作者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的,但也有部分来自于报刊杂志。此外,本书的“延伸阅读”内容也基本都是引用别人的文章。根据版权法的规定,篇幅较长的或者全文引用别的作者的文字内容,必须取得授权,否则被视为侵权。

4.学术规范上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引用别人的东西要加注释且注释要规范(参照国家最新标准);标题的层级要清楚;标题的写法、表述方式全书要统一;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运用要规范;全书排版要统一(包括各级标题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字号、行间距等);等等。

5.照片使用上存在几个问题:(1)选用照片是为了说明想要说明的问题,所以,照片必须表现的是你想说明的问题,不能随便找张照片放上去。(2)应该在需要的地方提供照片,而不是我有什么照片就找个地方放什么照片。(3)照片要全书统一编号、统一标注方法。(4)现在有的章节照片只有一两幅,有的过多,建议照片少的章节在必要的地方适当补充一些照片,照片特别多的章节,将不必要的照片删除。

6.全书的语言上存在的问题:(1)部分章节有些段落中,没有意义的话说了很多,而读者真正需要说明的内容没有具体说明(见下面的“具体问题”部分和原稿)。(2)生僻词使用过多。有的词可能是因为地域的关系,作者是南方人,有些词北方读者无法理解。有的词是作者自己生造的,或者是记忆不清导致一些心理学名词变样,使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意思。(3)段落标题上,需要前后呼应、对照,表述方式要一致。并且,标题直接描述观点比较好,让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立刻获知下面这个段落的核心观点。(4)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句子以简单句为好,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的不要用难懂的“大词”,比如动不动说“**性”。

初审记录(节选)

第一章

1.第3页,最后一段大意是说,孩子们之间经常嬉笑打闹,这些行为有可能是攻击性行为,也有可能是玩耍、游戏,判断是否游戏的标准是脸上是否带着笑容。这种说法很不科学,似乎是说,只要是脸上带着笑容的打闹就是游戏,教师就可以置之不理了。而实际上,幼儿之间,即便并非攻击性行为而只是玩闹,如果处理不当,也很有可能最后发展成冲突、打架,会有一个孩子被打哭或打伤的可能性存在。并且,打闹不是游戏!游戏本质上是一种探索、学习的行为。所以,这段文字必须删除,不能让读者这样来理解游戏。

2.第4页,第6行,“摆石头”是指“摆积木”吗?后面“他先是从一个角顺着斜对面的角摆白色的石头”,这句话表述不清,到底是怎么摆的?

这一页的最后一段是“斑马的家”案例,这个案例是说明游戏时儿童往往非常专注。那么对专注于游戏的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可以进一步进行一些分析。全书很多案例分析都不够到位。

3.第12页,第一段,对小学化的定义不够准确和规范,特别不能用“转嫁”这个词。

小学化实际上是将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运用到了幼儿园中。

4.第24页,论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要注意几个方面时,将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的说法不合适,对幼儿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此部分要分清楚,什么是幼儿的学习?什么是游戏?教学、学习、游戏的概念要理清。此外,这部分论述太啰嗦,不简洁,结构不清晰。

5.第30—31页,这个案例是别人的,引用太长,需要获得原作者的授权,如果对方同意,必须书面授权。

第二章

1.第36页,最后一行,“游戏材料的种类也应该增加”,增加哪些材料?应具体说明。

2.第37页,第7、8行,“音乐美术游戏”是什么游戏?是一种游戏还是两种?

3.第56页,最后一行,“挂上麻绳”,麻绳在北方人的理解中是一根很细、很容易断的绳子,所以不能是麻绳,使用麻绳会造成幼儿的安全问题,这是幼儿园教学的大忌。

4.第57页,第4行,“农村幼儿园不需要专门划定跑道、车道”,为什么不需要?是不需要还是无法实现?说农村幼儿园不需要可能会将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对立起来。

5.第60页,“定期检修和清洗游戏材料”,定期说法太笼统,一定要具体说明需要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消毒,多长时间进行曝晒,使教师明确规范。下面还提到紫光灯,使用紫光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要简单说明,因为紫光灯使用不当会对幼儿会造成伤害,所以要特别提醒这一点。

第三章

1.第95—96页,拓展阅读引用的内容太长,需要取得授权。第96页,第14行,“围合家用的围墙”是什么意思?错别字?

2.第98页,表格下第7行,“拼盘的珍珠”是什么意思?

3.第117—118页,案例太长,需要授权。

4.第120页,案例引自哪个杂志?请确认。

5.第126页,思考题中部分题目出得不好,过于简单、笼统,思考题是让读者思考的,不是“说说”的。

第四章

1.第131页,第3—5行,“案例中……建构的是什么吧”这几句话到底是想表达什么?语气与前后都不一致,不像是学术书的语气。

2.第135页,最后一行,“直观思维能力”是什么思维能力?心理学上有这说法吗?最好用规范的说法。

3.第136页,最后一段,说到架空搭建,建议配1—2张图片说明架空搭建的结果。

4.第138—139页,“(一)(二)(三)”这几个部分下面的说明都太简单,建议加一点例子或图片进行说明。

5.第141页,整个第一自然段写得很不好,逻辑混乱,中间很多句子衔接有问题,重写这一段。这一小节的标题也再斟酌。

复审意见

一、书稿的优点与特色

1.该书文字较通俗,大部分内容具体,浅显易懂。

2.该书对幼儿园各类型游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配合大量案例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进行展开说明,直观、具体、目标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方便教师们学习与参考。

3.一些案例的选择很好,既形象生动地把幼儿游戏的场景展现出来,又具有针对性,帮助教师对重要观点进行理解。例如:第一章第一节中,“斑马的家”“玩垫子”都是很好的实例。

4.注重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教师从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入手,去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理解什么是幼儿的游戏,以及幼儿游戏的特点。

5.一些内容用配图进行说明,直观具体,便于教师理解。

二、书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述部分对什么是游戏阐述得不是很清楚,在介绍具体实例之后才有所说明。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如果阐述得不清楚,会影响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理解。

2.一些重要观点虽然提得很好,但是在列举实例之后提出的,而在前面没有提到过,不够突出,如果放在前面提出则更明确,这样能够让教师更有目的地去阅读和分析案例,学习效果会更好。

3.有的案例选择得不太合适,容易导致缺乏经验的教师出现新问题。如在“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一种活动”内容中的一个例子——“强强玩滑梯”。强强的探索精神可嘉,但在滑梯上做这样的探索在幼儿园是不被鼓励的。第一,这种行为具有危险性(个人安全、公共安全);第二,幼儿年龄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幼儿不能预计行为的后果;第三,这种行为不利于良好游戏秩序的建立;第四,不利于管理,安全代价不好估量。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内容和方式进行。

案例的选择应该仔细斟酌,对于那些没有教育基础和教育经验的教师来说,案例对他们很可能就是个范例,他们会认为这是值得提倡的,而忽略了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

4.在角色游戏部分,有的案例很好,但剖析得不够深入,应让案例的教育作用最大化。如:在角色游戏指导一节,有两幼儿玩开出租车游戏时发生碰撞的案例,作者对教师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但不够深入。幼儿会发生碰撞,原因除了幼儿自己跑得过快,还应该着重分析其他可能因素,包括:班级的空间布局、活动区创设是否合理,是否为幼儿提供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幼儿的活动,是否建立过相关规则以及是否落实等,通过问题的层层分析,增强对教师工作的指导性,引导教师不仅要看到现象,重要的是要通过孩子的问题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5.在角色游戏部分,对个别案例的分析存在一定问题,如:几个幼儿抱着娃娃到农家乐去做客,出现扔娃娃行为的案例。角色游戏是要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的内容及规则,习得良好行为,并将习得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变成自己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娃娃家有角色体验,出了娃娃家进入农家乐,游戏在延伸,幼儿并没有停止角色体验,只是换了一个场景而已,因此幼儿的游戏行为依然应是角色的行为。作为教师,应该追踪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娃娃虽然是玩具,没有生命,但它的功用显然不是扔着玩的。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分析并给出适宜的教育指导策略?这对新教师正确看待孩子游戏中的问题很重要,建议重新思考。

6.结构游戏部分条理性不够强,开始部分用了很大篇幅谈的是无关内容,也没有把概念介绍清楚。且书写格式与前面的不同。建议调整。

7.书中对结构游戏技能的意义和作用谈得不够清楚,技能是为幼儿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建议说明结构游戏的技能与幼儿游戏水平以及多方面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间的关系。然后再具体介绍各相关技能。

复审记录(节选)

第一章

1.第一节的标题“幼儿游戏的识别”有待斟酌,“识别”一词的使用比较含糊。

2.提供的拓展阅读《幼儿园游戏材料配置参考》表格较长,在其他页面的表格也应有表头,以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询。

第二章

第二节

“游戏材料的投放方法”部分,对材料标志的作用没有进行具体说明,材料标志不仅仅具有标识玩具材料位置的功能,还有引导幼儿辨别材料外形特征、规范收放方法及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等多方面的作用,都要在拓展阅读内容之前先行介绍,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理解标志的教育价值。

第三节

1.“定期检修和清洗游戏材料”部分,对于玩具的消毒来说,“定期”的提法太过笼统,应直接注明具体的玩具消毒时间、图书暴晒时间,使教师明确相应的工作规范,因为这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另外,提到紫光灯消毒,就应特别注明使用紫光灯消毒的禁忌和要求,提示教师注意紫光灯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2.“在幼儿园结构游戏环境创设”部分,选择的图片不太适宜。

(1)标记太小看不清;

(2)玩具收放的照片不能清晰地反映主题内容;

(3)有标记的玩具柜中积木乱堆放。

第四章

第四节

“幼儿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部分,对什么是幼儿的结构游戏能力没有进一步说明。另外,该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哪些支持作用也未提及。建议进一步说明。文中提及的“基本技能”与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何关系,应概括地介绍一下。

第五章

第三节

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表演游戏的需要投放材料”部分,选用了一个用纸箱做洞的案例,不太适宜。其一,与标题内容不吻合;其二,幼儿运用材料的过程直至活动结束,都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且活动偏离了表演游戏的主题。建议更换一个案例。

第四节

“表演游戏的预成和生成”部分的问题较多。

(1)内容不完整,不清楚。没有对预成和生成进行介绍,在提供了一个表演种子生长的案例之后,也没有结合主题进行案例分析,看不懂预成的是什么?预成和生成的关系是什么?表演游戏中的生成活动应当倡导什么?注意什么?

(2)部分内容偏离了主题。“昆虫怎样过冬”一段与表演游戏的预成和生成有何关系?想说明什么问题?

建议完善内容,重新调整。

第六章

第一节

音乐教学游戏“切西瓜” 案例写得不完整、不清楚。音乐游戏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脱离音乐去讲音乐游戏规则是有问题的。如:没有歌曲的名称,不注明节拍,读者无法知道该怎样让幼儿“合着拍子用两手画小正方形”。又如:“一个人做西瓜,和着节奏拍手,另一人做刀,在西瓜刚张开手时切下去”的规则,要不要和音乐结合?拍手有节奏,切的动作要不要有节奏?如果要有节奏,切的动作落在哪一拍上?

再如:音乐游戏“公鸡头”,是歌曲还是儿歌?名称前后不一致。没有附上歌词,不知道具体内容,何时藏豆?何时猜豆?规则都不清楚。另外,后边的文字表述说该游戏“属于比较典型的数学游戏”,但从案例介绍中丝毫看不出数学游戏的影子。

建议:(1)完善案例的细节,结合音乐活动的特点把规则讲清楚,把相关内容表达准确。(2)附上歌词曲谱等相关资料,便于教师了解其内容。(3)所附资料名称的表达应前后一致。

第七章

第三节

1.文中提到的一些玩具的制作方法写得不够明确,很难理解成品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如:把长2米的竹子一端破开,中间放个车轮运东西;又如:用洗衣粉袋和饼干袋做成毽子,用稻草扎彩蛋等。建议附上相关玩具的照片,以帮助读者理解制作方法。

2.在“利用农村资源,丰富游戏内容”中,一些具体的活动很好,但表述得不够清楚,不方便理解,如:“几个板凳用来跳跃”;而有的文字无法理解,如:“把瓶盖穿成串用单脚跳着跌”。 布制绳圈的例子最好能配上几张不同玩法的图片。

终审意见

一、书稿的优点和主要特色

(一)本书内容比较符合新手教师、农村教师的现实需要,是比较好的普及性游戏指导书。

(二)本书内容比较全面,涉及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案例和案例的说明,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三)语言表达通俗易懂,适合幼儿园教师阅读。

二、书稿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全书的质量标准问题

1.各章写作风格和写作水平差异明显,没有反映出全书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要求。某些章节的语言表述比较粗糙和随意,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推敲,影响本书的权威性和专业品质。

2.有些部分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统一,不规范,如P.24,“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一部分,提出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前两个是“从时间来看”“从物质环境上来说”,但后三个变成了“注重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体验”“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发挥游戏在过渡环节中的积极作用”,五个问题两种表述方法。从文法上看,不够严谨和精致。

P.227“规则游戏中的规则”,标题说明本节的内容应该是对规则的分析,但具体涉及的几个问题,谈的都不是规则本身,而是“谁制定的规则,规则的灵活性,让规则受孩子欢迎,让孩子遵守规则”等,且几个问题的维度也不同。不知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思想。

3.本书可以由多个作者完成,但全书应有统一的质量要求,主编要对全书进行统稿,全书的写作风格和各章的体例应该基本相同。

(二)教育观念问题

某些章节体现了比较陈旧的教育观。

如P.22“幼儿的游戏时间不应该被学习和作业侵占”,这句话将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事实上,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并不对立,游戏也是幼儿的学习。作者所指的游戏是什么,学习又是什么?是否认为学习就是上课,与游戏是对立的?这里所说的“作业”又是什么?是指小学生那样的作业?还是我国幼儿园从原苏联移植过来的“作业”概念,即指幼儿的操作性活动,如果是后者,那么游戏和作业又有什么区别?

“表演游戏”一章中的游戏观需要进一步思考。如P.194中“教师选择的故事是否适合幼儿进行表演基本决定了表演游戏的效果”,反映出两个观念问题,一是认为表演游戏的内容是教师确定的,二是追求表演的效果。像其他游戏一样,表演游戏也应该是幼儿自由选择的,不是教师规定的。表演游戏的质量要看幼儿游戏中是否快乐以及获得了哪些发展,而不是追求表演的效果。又如P.208标题五下面的一段话“与其他游戏相比,表演游戏相对较难……”,这里的难,说明作者关注的是表演的效果。这样的观念与《纲要》《指南》的精神和发展的方向有距离,有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表演游戏”一章中多个地方表现出忽略幼儿的自主性的问题,似乎强调的仍然是教师对游戏活动的主导,需要在书稿修改中加以注意。

(三)关于案例

本套丛书强调每节要在论述的同时提供具体案例,以提高书稿的指导性、实践性,同时要求每个案例后面应该有评价。但本书中多处出现的不是案例,有的是活动设计,有的是游戏设计,有的是戏剧表演的脚本。

案例是对事件的描述。包括情境、典型事件、问题、解决方法等几个主要元素。案例的作用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进一步说明作者所要阐述的问题。但本书的大量“案例”起不到这个作用。某些章节正文内容贫乏,却罗列大量活动设计或游戏设计。

(四)关于本书的读者定位和内容的指导性

本套图书的读者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是作者在撰写书稿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从书稿上看,作者似乎对本套图书读者定位以及读者需求的关注不够到位。本套丛书虽未冠以“农村”二字,但实际的设计是为农村教师,特别是大量中小学转岗教师写的,是为这些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提供的指导手册,让他们看了本套图书,就知道如何做。因此,本书既要有理论的指导性,也要有实践的指导性。作为一本普及性的、入门性的游戏指导书,要有操作性,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即要传达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适宜的策略。

如,“规则游戏”一章,每一节的重点都应该是结合具体实例(语言游戏中的某一个游戏)分析各类规则游戏的具体规则是什么,它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类规则游戏应该如何组织,在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但本书对上述重要内容全无涉及,只罗列了游戏的名称,随后则以“案例”(实际上不是案例)的名义,附上若干游戏活动设计。

“规则游戏”一章比较突出地反映出作者对规则游戏的意义、作用、组织与实施策略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这本书的读者而言,“规则游戏”一章无法让他们了解到有关游戏规则的基本知识。

此外,“表演游戏”一章,涉及到较多需要修正的观念问题和游戏指导问题,且存在将表演游戏等同于戏剧表演的问题,也建议重点修改。

终审记录(节选)

1.章节名称应更通俗易读,如第一章第一节“游戏的识别”,建议改为“什么是游戏”。第二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标题似乎不规范,建议改为“什么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或“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2.对“小学化”的界定不准确(p.12)。应该为用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渗透或运用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应用“转嫁”二字。

3.p.30,此案例不能用。除非得到原作者授权。否则必须换案例。p.31 的游戏案例来自杂志,未得到原作者授权,最好不使用此案例。

4.p.38,没必要排成表格形式。可用标题形式列出各类材料,每类材料里面再分出清晰的类别。此页备注接排。

5.p.47,1992年的资源不适宜做现在参考,太陈旧。政府文件是公共信息,没必要在本书中大量引用。

6.p.106,如果是活动指导,主体是教师,动作的发出者是老师,而不是幼儿。

7.p.114,“西餐厅”的游戏名字明显是城市幼儿的游戏,作为本书案例不合适。

8.p.124—126,拓展阅读的内容是长篇的他人文章,不适宜,删掉。

9.p.126,思考题没有思考的空间,只让教师对自己做的事进行描述。

10.p.158—171,标题不应该包括使用的材料,直接将技能写出来即要,如“一、接插、镶嵌的技能”(具体修改见书稿)。

11.表演游戏一章所有案例均不是案例,只是戏剧表演的脚本,建议全部删除。从本章内容看,作者混淆了表演游戏和戏剧表演的区别。

12.P.197,第二节标题“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建议改为“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或“各年龄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

13.P.205,倒数第十行开始,既不是案例,也不是拓展阅读。

14.P.209,建议删掉本页的拓展阅读。一是语言比较难懂,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师难以理解。二是本部分内容更合适作为正文内容。三是作者仍然在追求表演游戏的“效果”,即“演得像”。

编 辑 手 记

教育出版是专业出版的一个分支。专业出版的关键在于“专业”二字。对于从事诸如教育出版这种专业出版工作的编辑们来说,专业能力非常重要,编辑的专业性决定了书稿的质量。在责编《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时,我首先遇到的就是专业上的问题。

作者第一次提交的是全书的目录结构和第一章的样稿。读到目录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内容很空泛,所有相关问题都一无遗漏地讲到了,但是又都只是点到为止,与以往的其他同类书籍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像一本大学教材。但同时,对本书的重点——该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没有深入的探讨。此外,在结构上,整本书的结构也不够严密,有漏洞,有重复,且有些章节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比如第一章“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中,讲了很多关于游戏的基本问题,但是却没有讲游戏活动有哪些类型,分别能够促进幼儿的哪些发展。所以,看完全书的结构后,我提出的修改意见是:希望作者能够立足于本书的核心内容——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来架构全书结构,跟核心问题有关的不要有遗漏,也不要重复,同时要去除一些泛泛的内容,集中全部精力来论述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问题。此外,标题的设置上要贴近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实践,要让读者读起来亲切一点。

此外,在阅读第一章的样稿时我发现,这一章的内容非常学术化,表现在:标题及部分内容的表述不够平实,语言非常难懂,如“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游戏的描述性特征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子游戏也符合这一点”。作者也非常喜欢用一些诸如“**性”之类的“大词”来描述一个非常容易说明白的事情。这种过于学术的语言,让人读起来很费解,需要绕很大的弯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由于本书的定位在一线教师,尤其是一线缺乏经验的教师,所以,我希望本书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要求作者尽量少用一些很复杂的句子,用词上,也要以常见的词语为主。

作者很虚心地接受了我对书稿的修改意见,也很快提交了第二稿。此次稿件包括了全书的完整内容。在审读中,又发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一些核心概念没有定义清楚。作者认为,“游戏”这个概念很难清楚定义,所以,就放弃了这一追求。但是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在图书的开头把核心概念定义清楚,那么后面所有的讨论也都没有了基础。因此我要求作者重新写作了第一章的内容,要求她必须向读者交代清楚什么是游戏,怎样判断一个活动是否为游戏。在后面的修改中,作者尽力去达成了这一要求。

审读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几点:(1)对专业出版领域的出版工作来说,编辑的专业能力是决定书稿质量的关键。如果作者本身不是那种非常成熟的研究者,同时编辑本身对专业问题缺乏研究,那么书稿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2)一本好书的出版,需要编辑与作者共同努力。作者有作者的角度,也有她自身的局限。而一个好的编辑,能够帮助作者打开视野,面向更广阔的读者群体,也可以帮助作者弥补自身局限,让作者的书稿更加完善。(3)编辑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实际上,在我以往的学习、研究以及工作经历中,对幼儿园游戏这个问题都没有过深入的研究,所以开始拿到书稿时,我虽然能够依靠自身的研究能力觉察很多书稿中的问题,但对如何提出清晰、具体的修改意见,如何帮助作者提高书稿质量是存在困难的。为此我也翻阅了很多同类书籍,通过阅读这些图书,来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4)教育图书编辑的专业性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教育实践的了解。这本书是面向一线读者的,书中有大量内容跟幼儿园实践密切相关,如果编辑不懂实践,不了解实践,那么一方面可能会对书稿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原书稿提出不恰当的意见。所以,编辑也需要深入一线教学实践,了解教师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这也是编辑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篇: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组织策略

摘 要: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园教育途径中的一种新途径。在此模式中,指导者是教师,积极地运用各种资源展开亲子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合力,进而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指导作用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147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园教育途径中的一种新途径,那么该如何组织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呢?

一、为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等硬件設施

亲子活动,必然需要一定的场地来进行。活动的场地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在场地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要通过亲子活动的客观因素,以及参加的幼儿的认知规律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在此基础上积极提供合理的场地以及一些必要的设施。如果在室内,可以设置“美工活动室”和“小厨房”以及“小小美发厅”等,提供这些设施场地,主要是便于幼儿和家长之间展开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而在室外时,则可以为其提供有利于幼儿活动的器械。

二、引导家长积极转变观念,让家长建立起合作态度

在亲子活动活动中,由于一些家长不具备科学的育儿理念,他们虽然参与了亲子活动,但是在亲子活动中常常处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有的仅仅只是陪孩子照几张相。鉴于此,为了很好地开展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有必要积极地采用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亲子活动意义的宣传。比如可以通过讲座、家长会以及观摩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一些有关幼儿教育的咨询,让幼儿的家长明白亲子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家长在亲子活动中应处的地位。此外,还可以积极搭建家园联系栏,促使家长尽快掌握亲子活动的具体流程。

三、设计好活动方案

在亲子活动的组织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对亲子活动的设计。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以参与幼儿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以及年龄为出发点,积极采用多种形式,如区域式、自主式、主题式,把亲子活动设计得更加趣味化、亲情化、有机游戏化和生活化,如亲子阅读、亲子社会实践、亲子健身操、亲子郊游等形式。此外,根据一系列节日的特点,还可以开展系列的亲子活动:如在妇女节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幼儿的爸爸妈妈参与简单的幼儿舞蹈演出,让爸爸妈妈同幼儿一起融入到亲情之中。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回归童年”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回归童年,以一颗童心与幼儿交流,进而促进家长与幼儿在心理上的进一步亲近。实践证明,农村幼儿园积极地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幸福和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家长同幼儿关系的进一步亲密。

四、在亲子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指导作用

就亲子活动而言,为亲子活动积极提供材料和场地的是教师,教师是亲子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幼儿和家长的重要的合作者。所以,在每一次亲子活动开展之前,幼儿教师一定要对各种情况展开全方位的预想,做出多个预案。在农村的亲子活动中,需要考虑的有活动的安全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地调动起幼儿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在活动中的任务如何科学分配等。在亲子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亲子活动的目的,既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又加深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

五、对亲子活动的合理安排

当前,农村青年男女大都外出打工,老人、幼儿则留守在家里。由老人或者亲戚所代养的幼儿,由于父母外出距离阻隔等因素,同父母间的情感比较疏远,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农村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中,留守儿童群体的幼儿对于有父母在身边的伙伴特别羡慕,进而加深了他们对自己父母的思念。鉴于此,可以组织一些如“手拉手”的活动,聘请一些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长作为留守幼儿的“临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亲子活动的任务,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综上所述,在农村幼儿园中,亲子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幼儿从各方面得到锻炼。在组织这样的亲子活动中,首先要积极地为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以及一些必备的硬件设施,积极做好引导家长积极转变观念的工作,让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态度。此外,在亲子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对亲子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顺利成功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叶淑娟.浅谈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公燕萍,许琼华.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及指导策略——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4).

[3]倪旎.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梁永娟(1983.10— ),女,汉族,甘肃静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平凉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立项号 [2017]PLG173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梁永娟

第三篇: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摘要:在新型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特别注重生成性教学这一决策,因为持续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是一项必然要执行的决策。建立一个良好的学科素养,结合着课堂的需要,亟需找一套完美合适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目标,有助于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成分调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对于提升幼儿的课堂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均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字:课堂教学;生成策略;实施方法

幼儿时期的孩子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强大的好奇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幼儿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未知和好奇,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让幼儿在教学中渗透游戏方面来激发教学,使幼儿在健康快乐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幼儿慢慢了解这个世界的神奇。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离不开游戏,游戏其实是可以帮助幼儿来主动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想法,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实施的应用策略

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更大的专业素养,生成课程体现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实施这一过程时需要注意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根据幼儿的喜好来进行分析,对生成活动进行一定的调整,以达到幼儿在生成活动中有一个显著的提升效果。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和指导时,要有相对的策略来帮助幼儿自主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摸索探索问题的方法。

二、当前幼儿园生成课程实施现状

在幼儿教学中,大部分教学采用的还是比较陈旧古板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对环境材料方面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没有良好的改善,在教学中幼儿是主体,教师应该考虑这些方案符不符合幼儿的兴趣,这是教师做的比较欠缺的一面,教师往往忽视了生成因素中的教育价值,对于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没有做出策略性的选择和生成,最后就会导致幼儿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失去兴趣和关注。

三、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法的基本策略

教师作为辛勤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大多数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幼儿所学的课程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方案来进行研究的和安排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讲很难引起幼儿的教学兴趣,难以使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听讲,这样的结果不但降低了教学效率还大大的打击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外界求知的热情。

1.充分强调并尊重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幼儿作为主体的存在。幼儿园教幼儿成的途径有很多,吃喝玩乐睡中都有体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教育因素,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疑问。作为幼儿教师,要时刻观察儿童研究儿童。要充分的明白幼儿是这个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走进幼儿的世界,研究幼儿的好奇心和梦想,和幼儿作为朋友来相处,将会收获前所未有的发现。在生成互动的开展中,把活动具体的实施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时,教师要时刻询问幼儿的感受,建立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时刻关注幼儿的动态,把幼儿放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幼儿在开心快乐的情况下进行学习。[2]

2.创新生成课程扩展课程的内容来源

在教学中教师组织与实施生成课程时要针对幼儿的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要对幼儿的日常学习情况来进行调研,对课程进行一个大的改革和创新,從而充分的激发每一个幼儿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兴趣和做法,以便抓住机会为幼儿深入学习提供支架,实现生成教育内容的价值。在幼儿与多方面互动生成课程的过程中,生成的课程是否需要持续性发展还需要教师具有比较熟练的教育技巧,寻找一个可以刺激幼儿的激发点,使幼儿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在生成课程中激发出自己的潜力。

在带领幼儿学习时,教师可以研究出一套新奇的教学方案,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以幼儿为中心,如果不把幼儿当成主体那这门生成课程就很难进行,也会有不太显著的提升效果,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让幼儿在教师的关心下快乐成长。[3]

3.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在幼儿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评价还具有动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鼓励幼儿,在幼儿做错时不要大声教训幼儿,而是心平气和的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教会幼儿该怎么做。生成性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幼儿全面性的进行发展。因此,生成课程的评价要充分的体现对话性,不仅只是关注幼儿的认知和能力,更要关注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师在带领幼儿做游戏时,教师可以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事物的联想力。让幼儿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不管幼儿做的对与错都要鼓励幼儿,给幼儿足够的信心,这样才能使幼儿积极的投入到生成课程中。 [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组织建设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幼儿是这个学校的主题,一切为了幼儿的快乐成长为目的,教师要帮助幼儿充分的开发智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作为幼儿教师更要不断的开发新型教学模式,不断调整构建游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游戏,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便更快的提高幼儿自身的构建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顾艳梅.互为生成 推进幼儿语言课程游戏化[J].小幼儿(下旬刊),2021(12):30.

[2]王晶晶.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35.

[3]顾艳梅.互为生成 推进幼儿语言课程游戏化[J].小幼儿(下旬刊),2021(12):30.

作者:吕亚楠

上一篇:学前教育学毕业论文下一篇: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