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的反腐败论文

2022-04-19

摘要:行政系统的生存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应从行政与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公共行政的规律。本文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试图探索在新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背景下,推行政务公开的必要性,最后就新疆如何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务公开的反腐败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政务公开的反腐败论文 篇1:

对乡镇政务公开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简述了乡镇政务公开的现状,分析了乡镇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政务公开;问题;思考

乡镇政务公开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和有效途径,是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是加强廉政建设,强化监督制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及有效手段。

1 乡镇政务公开的现状

2001年12月中办、国办发出的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后,乡镇政务公开普遍推行开来。各地乡镇普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首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人大主席或党委、纪委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确定了具体承办单位和人员;在方便群众阅览的地方,建立了固定的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的内容,注重突出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制定了实施办法,并加强检查督促,讲求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在强化对乡镇政务公开的监督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

乡镇政务公开取得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干群之间增加了理解,减少了误会,化解了矛盾,促使“热点不热、难点不难”。二是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三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乡镇政务公开,一方面强化了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铺张浪费和吃喝招待明显减少,乱收费现象受到很大遏制。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由于乡镇政务公开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办事按照章法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正常开展。

2 乡镇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乡镇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总怕家丑外扬,因而不主动,不认真,应付了事,时间一再延误,内容上含含糊糊。造成的结果是,该公开的不公开;许多公开工作被动,上面抓了就公开,上面不问就摆着;或迫于压力,流于形式;或领导认为需要公开就公开,随意性较大,起不到公开的实际效果。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和开支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

2.2 乡镇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组成不健全、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人大主席没有参加监督小组。二是人员偏少,组织不健全。有的乡镇监督小组只有人大主席、纪委书记、组织委员等人,没有吸收县、乡(镇)人大代表,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缺乏代表性和群众性。三是由行政人员参加监督小组。有的地方把副乡镇长、财政所长、农经站长、乡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都安排进了监督小组,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分。

2.3 乡镇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不相适应 乡镇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没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在公布的内容上,不是想群众之所想。有的把领导人员分工写得很显眼,而且长期保留,把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写得很具体,也很少更换,缺少的就是群众关心的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往往少有公布或者很不具体,所以看的人不多,作用也不大。在公布的时间上,不是急群众之所急,对时间性强的内容及时公布,而是按部就班地几个月换一次,紧急事情一多还往往被挤掉。在公开栏的设置上,不是尽量方便群众,便利大家阅览,有的设在机关大院,公开栏前冷冷清清;有的根本没有考虑和安排如何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监督,相关材料一公布就了事,不注意听取群众意见。许多项目只是事后公开、结果公开,而且公开不及时;即使公开了,群众也只是知情,被动接受。没有起到让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3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对策

党中央、国务院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下面就如何有效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谈几点对策。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乡镇政务公开,是政治民主化最低、最广泛的实现形式,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政治民主化是防止腐败的民本基础。民主是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物质文明的成果日益充盈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食粮的多样化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的时代,人民群众的心境必然燃起对政治文明的祈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保证公民依法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如果公民对政府的某项工作,事前不能依法参与决策,事中、事后不能进行监督,只是在某一阶段听到政府“公开”的情况,那么,这种仅仅属于“知情”而毫无参与的孤立的片段,离民主相差甚远。因此,在实施乡镇政务公开方面,要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认识问题。要站在讲政治、讲民主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政务公开工作才有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可能,才有正常运行、不流于形式的民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

3.2 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应按规定“成立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党委则负责统一领导,总揽全局,以利于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监督小组应以乡(镇)人大主席为组长,有的也可由纪委书记任组长,应当尽快改变有些乡镇人大主席没有参加监督小组的现状,强化其监督职能。监督小组中凡有政府及其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应予调整出去,补充一些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增强监督小组的代表性与群众性,有利于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再就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以统一为宜,现在有的地方由党委组织委员承办,往往兼顾不过来,一般应由党政办公室承担,以落到实处。

3.3 政务公开的内容要确保真实、及时,贴近群众 中央“决定”指出,乡镇政务公开的目的,主要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因此,政务公开的内容一定要突出

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及容易出现不公正和腐败的问题。在公开栏中,公布一些单位的职责范围、政策规定和任务、要求,也是必要的,但更应因时因地制宜,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布。此外,有些重要事项的决策,也可以先预告,听取各方意见,然后按民主程序作决定。人员调进和干部选拔,也应加以公示,利于群众了解,加强监督。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必须强化监督。正如中办国办通知所指出的:“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核心是加强监督”。首先要加强乡(镇)政府及七所八站的内部监督制约,保证公开的内容可靠。其次,要加强乡(镇)人大和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再次,要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认真审阅政务公开的内容,注意听取群众的反映,有计划地开展民主评议活动。

3.4 要突出抓好财务公开与监督 中办、国办通知指出,乡镇政务公开重点是财务公开。根据各地经验和中办、国办通知,当前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为了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也为了解决好财务管理上的问题,要把财务审核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重要财务开支要逐项审查,对违规违法开支要坚决刹住。工程招标投标和检查验收,监督小组也要承担起监督职责。二是乡镇机关的来人接待标准和支出情况,都要公之于众,以有效节约接待费用。三是要实行定期审计制度。中办、国办通知规定对乡镇财政及各类基金、资金的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公开。”要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并将审计结果、整改情况及时公布。现在有些地方对审计还有神秘化的看法,由于碍于情面,审计结果也不大愿意拿出来。今后,应将财务审计和公布结果作为乡镇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一举措促进依法理财,堵塞漏洞。

3.5 乡镇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制度化 乡镇政务公开工作政策性强、业务面宽,不能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并及时进行推广。对政务公开本身,也要有规范的制度,应当有章可循,哪些该公开,哪些必须公开,哪些该及时公开,不是按照领导的意志,而是按照老百姓的要求办,按照法律程序通过的法规办,避免老百姓只是被动地接受“公开”的情况。因此,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带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标准、内容、形式和程序,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收费项目公开,使政务公开逐步纳入制度化轨道。

作者:马梦明

政务公开的反腐败论文 篇2:

新疆政务公开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摘 要:行政系统的生存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应从行政与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公共行政的规律。本文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试图探索在新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背景下,推行政务公开的必要性,最后就新疆如何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民主与法制建设;政务公开;建议

一、新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新疆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随着基层民主建设的深入,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区各族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得到了普遍提升。

(一) 新疆城乡的基层民主建设

在新疆,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是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各级党组织把村民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民主选举方面,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村,为使各民族都有人选进村委会班子,各地州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为了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各地州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有些县市针对牧区特点创立了马背公开栏。

如同我区的农村村民自治,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也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在民主选举方面,选举形式经历了由候选人提名到自荐报名,由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民主程度不断提高.在民主决策方面,社区居民是民主决策的主体,通过社区居民会议、听证会等有效形式和渠道对社区内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在民主监督方面,实现居民委员会事务公开,凡是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全体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都及时向居民公开.随着居民自治的不断完善,我区城乡居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断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向前发展。

(二)新疆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法制意识,我区开展了“法律进万家”的活动,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这一活动的开展在各行各业学法用法的高潮,不仅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人民的法制意识也得到普遍提升。

二、新疆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使政务公开成为必需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权力意识得到普遍提升,直接表现为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行政,而参与行政的先决条件就是政务公开,因此政务公开的推行已是大势所趋了。

(一)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要求实行政务公开

随着我区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普法教育的深入,我区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得到普遍提升。在这种形势下,人民就拥有了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思想、物质和技术条件,直接参与政务的机会和热情也就更多更高。人民直接参与政务是行政民主的直接表现形式,而政务公开则是行政民主的实质内容。因为公民要行使直接参与政务的权力就必须要求政务是公开的,只有公开的行政才能为人民的直接参与提供方便之门。

(二)政务公开是我区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

现代民主政治下的政务公开是行政主体除了免公开的外,其他一切政务都要求向人民公开,这样就可用人民的权力去规制和惩戒被滥用的权力。大多数的腐败行为都是在暗箱操作中进行的,所以政务公开是最好的监督。

目前,我区除了行政内部的监察系统外,还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另外,个人、社会团体、新闻、社会舆论也有监督的权力。个人与社会团体可以通过信访、举报、投诉等方式进行监督,新闻舆论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激浊扬清。然而再好的监督措施都必须以政务公开为前提,政务越是公开,行政权力就越易受到监督,权力的滥用就越易受到控制。

(三)实行政务公开有助于平衡地区间政治发展的差距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当然,合理的差距会促进社会发展,完全的同步发展是不可能的,但差距过大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发展则更无从谈起。地区差距可以被分为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政治发展的差距,经济发展的差距势必会导致政治发展的差距,但是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可以 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地区间相互学习借鉴政治发展的成功经验,达到平衡政治发展的目的。

以天山为界,可以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相对于北疆而言,南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较低。由于新疆本身地广人稀且人口分布不集中,这就给我区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相当的困难。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南疆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行政人员接收先进的政治理念的渠道比较有限,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比较淡薄,这都严重限制了南疆地区政治发展的水平。随着政务公开的推行和我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会大大增加,参政议政的权力将得到真正地保护,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将空前高涨,行政人员也会有更多的渠道接收先进的政治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从而不断推进南疆地区的政治发展。所以政务公开的推行将成为南疆地区发展的一股强动力,伴随着这股强动力的推进,南北疆政治发展的差距势必会不断缩小。

三、对新疆推行政务公开的几点建议

目前,摆在我区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更符合新疆实际情况下更好地推进政务公开,在此希望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区政府能够尽快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政务公开的运行模式。

(一)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政府部门都相继开展了对新条例的学习,但各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树立领导的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少数领导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做好基层信息公开的工作,为政务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疆在推行行政机关政务公开的同时,还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在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在城市社区推行居委会事务公开。在“四公开”中,政务公开是核心,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居委会事务公开是基础。推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居委会事务公开扩大了公开范围,提高了公众参与程度,营造了良好的政务公开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基层信息公开的工作,为政务公开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加大监督力度,强化政务公开的实效

政务公开的实施要“监督并举”,首先要加强自我监督,各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实施自我监督,对存在问题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总结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改正。第二加强人大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府工作,通过定期听取政府各部门的汇报,审议各项重大政务,评议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工作;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政务公开的执行情况进行视察、检查,对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全面性、时效性、公开性进行监督。第三要加强纪检监察监督,纪检检察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召开好以政务公开为主题的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社会反映的各种问题、整改措施及管理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加大对政务公开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人和事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第四要加强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部门和乡镇定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对财政资金收支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公开。第五是民主监督,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专门监督评议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民主评议监督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出公开监督建议,及时反馈政务公开效果。

通过监督公开,能够进一步树立高效透明的政府形象,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管理政府事务的积极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财权、人权、事权、物权,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政务公开服务于群众,方便于群众,接受于群众监督之下,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管理社会事务的热情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三)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信息技术建设。

建立符合政务公开要求的新型政府,必须有信息交换机制作为技术支持,电子政务工程就是这一重要的技术手段和途径,它实现了政府管理中多种管理方法的协调和创新,并将公共管理和服务理念贯穿到组织运行机制中。当前,我区电子政务的发展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健全网络体系,提高政府网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通过电子政务加快政务公开的推进步伐。

参考文献:

①张康之 李传军 张璋 公共行政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

行政系统的生存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应从行政与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公共行政的规律。本文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试图探索在新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背景下,推行政务公开的必要性,最后就新疆如何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6级研 乌鲁木齐 830047 )

作者:马明欢

政务公开的反腐败论文 篇3:

努力深化政务公开 大力推进“阳光登记”

编者按:为推动新形势下政务公开的理论研究工作,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和中国纪检监察报社联合组织了“全国政务公开”征文活动。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撰写的《努力深化政务公开 大力推进“阳光登记”》一文,经总局领导签批参加了征文活动,并在中央国家机关报送的777篇稿件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且是中央国家机关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同时,工商总局获组织奖。

本刊现将该文予以刊登,以飧读者。

企业登记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定职能的重要内容,既是工商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政府服务社会的窗口。全国工商系统共有3200多个企业登记机关,共有近7万名从事企业登记管理的干部,截止到2008年6月底,共登记企业888万户。面对如此众多的企业,企业登记机关的政务公开,关系到依法行政和登记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工商形象和政府形象。

近年来,全国企业登记机关在工商总局党组的领导下,以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为目标,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为抓手,紧紧同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本着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接受社会监督的宗旨,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登记机关执政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事来抓,在“务实、便民”上抓落实,在“高效、快捷”上求突破,在“服务、创新”上求发展,提高了登记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公共权力的阳光行使和规范行使。企业办事人员用“四多、四少”来概括企业登记政务公开带来的变化:申请办理的途径多了,企业往返的次数少了:翳记事项透明多了,企业申报的材料少了:登记机关服务内容多了,登记花费时间少了:企业的市场商机多了,与政府打交道的麻烦少了。企业登记正日渐成为“阳光登记”。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2007年被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授予“全同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统一思想认识,推进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体现。政务公开,并不是为公开而公开,而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而公开,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和切身利益而公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运行的过程透明化,是一场艰巨的“自我革命”。工商总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周伯华局长亲自担任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召集党组会议、局务会议、全国性专题工作会议等进行研究部署,并从规范运行、人员配备、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构建起完善的工作机制,积极抓落实,彻底破除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认识误区,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努力实现“阳光登记”,成为各级企业登记机关的主动追求。

二、完善登记制度,保障“阳光登记”

企业注册局严格制度,统一登记标准、登记程序和登记要求,指导全国登记机关依法行政。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新修订的《公司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企业登记制度,完善企业登记程序,规范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同时,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完善登记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流程控制。对企业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从受理申请后3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转变为当场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为落实当场登记要求,制定公布了4个配套规章,规范了43种申请和登记文书,提供了5种申请方式,并依法公开公示,在全国推行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政务公开的贯彻落实。

三、坚持办事公开,满足群众需求

推行政务公开,目的是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利于群众办事。我局指导全国企业登记机关围绕企业登记条件和登记结果等办照重点,公开企业登记的法律依据、企业登记管辖与登记程序、各类企业设立的条件、企业登记期限、收费标准及依据、企业登记提交材料目录、申请书格式示范文本等。根据这些事项细化具体办事内容,从而构成政务公开由事项到内容的框架体系。

各级企业登记机关树立服务意识,在注册大厅设立政务公开栏、公示板、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屏,实施登记公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跟踪服务制、企业联络员制度等,依托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审批、“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我局通过试点,实现不冠行政Ⅸ划企业名称核准受理窗口前移,方便了企业。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工商总局立即发出《关于支持地震灾区恢复生产、搞活市场、重建家同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延长申办期限、延长公司认缴出资期限、先办手续后补文件、延期年检并免收费用、及时补发营业执照、尽量缩短登记时限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通过网站、报刊、公告栏等形式在地震灾区广泛公开,方便企业知晓和办事。这些措施的及时出台和发布,对支持地震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服务水平

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部门服务经济神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登记机关坚持企业登记信息公开,不断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深化信息公开内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我局中国企业登记网开通以来,已达到平均每月200万人次点击访问量。

我局要求全国企业登记机关依法及时准确公开企业登记事项、企业变更登记记录、企业注销登记记录、企业年度检验结果、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记录等信息,提供企业基本信息查询服务,提供区域内产业结构、地域分布、经济规模等客观信息。企业和投资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便捷地查询到这些信息,从而引导合理投资,降低交易风险。我局积极配合商务部做好反补贴调查应对工作,及时提供相关企业登记信息,维护了国家相关产业利益。

企业登记机关充分发挥企业登记信息资源优势,对市场主体从产业、行业、规模、区域发展等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建立了市场主体综合信息发布制度,为地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化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和作用。

我局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企业登记管理职能,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登记政务公开。对于国家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区域发展试验区,从放宽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条件、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条件、企业名称核准受理窗口前移等方面,支持地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了政策信息

公开的作用,

五、创新公开形式,实现公众互动

我局引导全国企业登记机关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渠道,开展以网上公示、网上咨询、网上登记、网上年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极大地丰富了政务公开手段,实现了为公众的零距离服务。同时,创新政务公开形式,进一步促进企业登记的公开透明。

一是建设网上对外交流平台,公开企业登记法律法规、登记动态、前置审批目录等内容,提供办事须知、收费标准查询和登记表格下载等服务项目,不断完善结果反馈、监督投诉等政务网站对外服务内容。

二是开设网上办事平台,对企业的申请经预审通过后到登记窗口提交书面材料,即可实现当场登记、当场年检,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上海市工商局收集整理了5.1万个闲置企业名称,建立了可选企业名称资源库。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选用,被申请人选中的名称将直接进入电脑名称审核“绿色通道”,实现“即时查询、当场受理、当天核准、快捷登记”。2007年以来按此途径受理登记的企业名称已达全部受理量的11%,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三是积极开拓新的政务公开形式。各级工商局通过咨询通报会、新闻发布会、对外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解读政策,帮助社会公众理解政策,更有力地推动政策施行。

六、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公开效能

我局加强登记窗口建设,建立了集绩效考核、社会监督和行政监察为一体的注册大厅服务质量评价系统,通过影音实时监控、限时办理、服务对象评价、效能监察等方式,强化服务监督,促进政务公开。通过启动系统装置,既可向服务对象提供当场评价操作,又可对工作人员的丁作数量、质量、效率、廉洁行政、服务态度等进行单项或综合量化评价,便于监察部门和上级领导实时监督。

通过建立社会评议制度,定期听取各类企业和新闻媒体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许多地方推出了“市民参观日”活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意见。各地严格责任追究制,对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不力或不称职的,进行批评教育;对搞假公开、虚公开,欺上瞒下的,严肃查处。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监督网络,保证了政务公开效能的发挥。

七、深化政务公开,推动廉政建设

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以来,企业登记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向您公开、请您监督、为您服务、让您满意”成为自觉行动。通过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作业”,规范权力运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反腐败源头治理机制,利用办理执照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执法腐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过深化政务公开,使抽象的权力具体化,模糊的过程清晰化。积极推行网上登记和网上年检,同时提供办理状态的网上查询,这就像一双双督促透明与高效的眼睛,在无形中促进和监督着工商部门的办事公开和效率提高,2007年度,在各地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中,天津、河北、哈尔滨等6个省区市工商局被列为“免评单位”。在22个参评省区市工商局中,吉林、上海、河南、济南名列第一,陕西、山西、山东、大连等11个单位名列前茅,企业登记政务公开功不可没。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对于深化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企业登记机关将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创新,全力推进“阳光登记”。

上一篇:企业人才管理探索论文下一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