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

2022-04-18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定义,而主要是为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就人的本质理论而言,与以前的旧哲学相比,马克思理论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从“既成论”视角向“发生论”视角的转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 篇1:

马克思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论的模型及其分析

摘要:根据马克思有关思想建立增长方式转变理论模型,两种增长方式的界限可以通过一般产量或收入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比值及余值衡量或计量。而决定这种比值或余值的因素是固定资本投资时滞决定的投资乘数和加速系数的相互作用。投资乘数逐渐高于加速系数的过程,就是由商品市场价值下降和实际工资率提高决定的技术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过程。

关键词:增长比值;增长余值;乘数与加速系数比例;市场价值;实际工资率

文献标识码:A

作者:李广平 高 园

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 篇2: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研究视角的转变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定义,而主要是为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就人的本质理论而言,与以前的旧哲学相比,马克思理论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从“既成论”视角向“发生论”视角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研究视角的转变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在论及人的本质时,差不多都把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当作一个定义来引用。笔者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定义,而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既成论”的人的本质观,为揭示人的本质之谜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马克思以前的诸多旧哲学中,包括费尔巴哈在内,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基本的观点是人的本质“既成说”,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则是从“发生论”的角度论证了人的本质何以生成的问题,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一、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并非像动物那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实现和得到确证的。鉴于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是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最根本标志。“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的本质不仅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是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更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

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又进一步发现了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局限性,渐渐对其唯物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845年春,以批判费尔巴哈作为发挥自己理论的主要形式,马克思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正式宣告了自己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彻底决裂,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五条又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完全克服了费尔巴哈的错误,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实践”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然后又以“实践(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视角来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了从把人仅仅看作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到把人看作是“对象性活动”的转变。

二、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批评了费尔巴哈。“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就是说,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是一种抽掉了个别性和特殊性的普遍性,它指的是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人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共同性”,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生来就有的,默默无声地潜藏在人心深处,由许多个人以纯粹的自然方式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而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普遍性”并不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个人应该是彼此区别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像费尔巴哈认为的那样是纯粹自然的、静态的、永恒不变的。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这是由规定它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决定的。马克思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已不再用人的本质去解释历史,而是用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解释人的本性,用实践的人代替抽象的人,强调实践的人是由物质生产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再是凝固的、静态的、永恒不变的,已转变成变化的、动态的、历史发展的。

三、从“既成论”视角向“发生论”视角的转变

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的本质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他的理论前提不是费尔巴哈所提的那种抽象的观念的想象中的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活动着的”。这些个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个人,是需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以满足各方面需要的个人。在马克思看来,人能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能使人成其为人的内在根据,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即劳动。“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样,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所特有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中体现出来。自然物质的运动是按其固有的规律,无目的的、无意识的运动,而动物的活动却是被动适应环境的一种盲目本能的活动。人作为有主体性的个体,具有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人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而不是相反。人既不盲目地受制于客体,也不像动物那样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人的劳动实践过程本身是一个能动地、自觉地创造性活动。人的劳动一方面创造了有利于人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基础,而另一方面也改造了自然界,创造出一种人化的自然,使人和自然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于是,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与自然发生的是一种交互关系,人就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获得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强化人的本质力量,塑造并完善人的本质。这同样说明人的本质是辩证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通过对旧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既成论”观点的批判和扬弃,在考察“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旧哲学、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和思维范式的转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研究视角的转变,为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责任编辑:白云]

作者:刘 伟 曹迎春

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 篇3: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摘 要:马克思在其重要著作《资本论》中,对社会再生产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虽然这一理论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所提出的,但理论中所包含的一般社会再生产规律却完全符合大生产的条件,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状况,并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在紧密结合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十八大提出的有关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从而得出从理论到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一、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论述

(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综述

关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知网上,截止到2013年5月,按照关键词搜索,共有48篇文章。这一理论的前期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入手,继而延伸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及资源环境协调统一等领域。

关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目前的主要观点包括:其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生产规模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规律;其二,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社会总资本T=C+V。其中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技术的投入溶入两者之中,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其三,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包括产品直接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卖结束的流通过程。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还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

围绕这些观点,目前已解决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提出了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两个建议:保持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同样重要;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以刺激消费。同时分析出影响投资率大小的因素,并从多方面解决了我国投资率过高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我国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基本原理更好地运用和体现在农业部门。

(二)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相关概念简述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是以其规模作为标准的。简单地说,只用作消费资金,在周期内被消耗掉的称为简单再生产,而在周期内没被完全消耗,有剩余价值继续作为资本的,称为扩大再生产。

外延性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这两个概念是扩大再生产的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曾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扩大。”一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不会单纯地只采取外延型或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而是要将二者其中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进而谋求发展。

(三)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再研究

通过研究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联系方面,很多专家学者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随着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被着重提出,这让我们看到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创新才是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因素。因此,本文将从深入探究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再生产类型入手,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观点。

二、我国倡导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依据

(一)劳动力供给不足使创新驱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第一个特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也释放出了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有劳动力无限供给,有人口红利,以劳动力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是可行的,是廉价的,在这个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无必要也无法实现。

但是,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正呈现着很大的转变,即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日趋显。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3%,较2000年上升了近3%,而0~14岁人口占比为16.6%,较1990年下降了11.19%。根据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以后进入零增长并开始下降。届时,我国的人口红利将变为人口负债,生产要素结构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其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证明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终结的趋势。2000年以来,城市劳动力市场每年都经历着两位数的工资上涨,这不仅发生在垄断行业,也发生在吸收普通劳动者就业的制造业等行业。虽然有滞后反应,但农民工的工资也有了相应提高,2003年农民工工资提高了0.7%,2004年提高了2.8%,2005年提高了6.5%,2006年提高了11.5%,2007年提高了20%。因此,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出现的农民工短缺不是暂时现象,反映了劳动力无限供给即将终结的客观形势。

(二)充足的资本使创新驱动有了强大的物质准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资本对于我国来说,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目前,我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多年来我国的储蓄率始终保持在40%左右。而我国在出口大量商品的同时,还不断输出储蓄和资本,最近几年我国的资本净流出每年平均在4000亿美元左右,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债权国。

资本不再稀缺,说明了我国的资本积累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将使得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资本不再稀缺暗示着需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之,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使创新驱动有了强大的物质准备。

三、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重视的问题

(一)调整投资政策、投资机制和投资结构,更有效地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服务

扩大再生产有赖投资,因此,从外延型为主转向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必须在投资政策上有根本的调整,并建立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投资机制。在保证重大项目投资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比重,进而把技术改造作为投资的重点,形成优化的投资结构,才能提高投资效益。同样,对经济项目的审定,不仅要重视其经济上的合理性,更要重视其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加强和改进技术引进工作,更好地促进企业本身的创新技术改造

本着自力更生原则,我们应对现有的针对技术原则进行加强和改进。目前,国内企业盲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搬硬套,忽略自身科技创新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首先,加强技术引进的规划和审查,减少重复引进,制止引进落后的、御扶的技术迫在眉睫;其次,在技术引进后,要搞好消化、吸收和仿制、移植、创新工作,积极与国内的科技新成果相结合,逐步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并贯穿到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中去。最后,我们也要注重自主创新的环节。目前国家设立了许多科学创新及科学贡献奖项,也是基于鼓励创新这一出发点,因此,国内技术的自主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赋予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之下,国家应为企业创造一个竞争环境,优胜劣汰,使企业有通过技术改造来增强竟争能力的积极性,并把通过技术改造而提高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同时,使企业在掌握生产经营自主权时,对技术改造有较大的自主权,可能运用自有的人财物力,自主地进行技术改造,尽量减少这方面的外来千预,充分发挥企业自我改造的主动性。

(四)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质量

在创新驱动阶段,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趋于减弱,因而劳动力质量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受过多年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其劳动力质量几倍于普通劳动力。不仅如此,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其带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潜能就越大,因此,西方国家经常用人力资本投入来指代劳动力质量据估计,美国的人力资本大约为50万亿美元,成年人平均受教育时间约为14年;我国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为8.5年,接近美国上世纪初的记录。美国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约为1.5万亿美元,教育行业提供的就业超过全部就业的10%;我国每年的教育支出约为1.5万亿人民币,教育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社会的3%左右。日本从1947年开始教育立法,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均等化的重视程度值得借鉴。如日本法律规定,全国的学校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要尽可能统一,东京、大阪等中心城市最好的小学人均经费不能超过最偏远地区小学人均经费的2倍;老师在同一个学校任职最多5年,使最好的师资得以在不同地区流动。对照美国和日本,为迎接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和制度安排都亟待改进。

四、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一)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启示

早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件中,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其中要认真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坚决把建设重点切实转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主要方针,第五条是“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运用先进技术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略布局和方针,是针对长期以来停留于外延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局面,转向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准备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的重要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转型方向的启示

在“十二五”时期,我国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将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过去的30多年,在廉价的生产要素投入驱动下,我国经济主要依靠生产规模驱动来实现经济增长,通过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以低成本劳动力供应、高储蓄率支撑的资本来源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了比较优势。人均GDP水平在2010年已经达到44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显然难以长期持续。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即将终结,我国也开始进入了经济的转型时期。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依靠生产规模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从而转向依靠创新驱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过去企业所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等发展模式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有都在提高,导致了旧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单纯依靠规模扩张推动的发展有可能产生产能过剩,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中国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虽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但其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般经济规律,抽掉资本主义本质,其一般的再生产原理同样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尤其是对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有着重要启示,是我国实践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起点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析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一文.

[2]《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增长公式》一文.

[3]《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与推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思考》一文.

[4]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背景: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蔡昉《“刘易斯转折点”近在眼前》.《中国社会保障》2007(5).

[6]李民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视野,2012(2).

作者:谷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