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美的诗歌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对称美的诗歌范文

赞美的唯美诗歌

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赞美的唯美诗歌,一起来看一下吧。

1、【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这片热情的土地

我爱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身躯

我爱江南

飘着淡淡忧愁的雨巷我喜欢

打在油纸伞上的雨滴我喜欢

荆咚流动的泉水我喜欢

流水人家门前的青石板街

我喜欢

还有那丁香般的姑娘我喜欢

我爱北国爱他那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装素裹

大漠里直冲九天的孤烟

长河边又圆又红的落日

干枯枝头垂下来的雾凇

还有那寒风中迎霜斗雪的梅花

我爱都市

夜晚闪烁的霓虹灯我喜欢

忙碌的人群我喜欢

马路上的汽车我喜欢

街道旁的楼房我喜欢

还有那橱窗里的商品我喜欢

我爱乡村爱他那

淳朴的民风

农民们朴实憨厚的笑脸

齐整整的篱笆院

晌午烟囱里飘出的袅袅炊烟

还有那老屋房檐下呢喃的新燕

我爱你中国

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是我一生的牵挂

无论我到什么地方

我都深深爱着你中国

2、【母亲】

母亲,

母亲像冬天的太阳一样,

在我遇到挫折时,

他会鼓励我、安慰我,

温暖我的心。

母亲,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在我迷失方向时,

她会指引我、照亮我,

走向光明,

母亲,

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

在我孤独、无助时,

她会陪伴我、支持我,

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

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

不辞辛劳,

无怨无悔,

所以,在这一年一度的母亲节

我要说,

妈妈感谢您!我爱您!

3、【我别无所求】

我别无所求

我只求耶稣

我别无盼望

我只盼望耶稣

我别无爱慕

我只爱慕耶稣

我别无选择我只选择耶稣

耶稣啊充满我我心满足富有

耶稣啊充满我我心甜美享受

耶稣啊耶稣我心在渴望等待

求你永永远远住在我心灵深处

4、【慈母颂】

在我的心灵之中,

有个地方深不可测,

其竟从未所问,

你是那希望之火,

为我照亮我的前程,照亮着希望,

在每个黑黑的夜里,

牵挂的是您,

在每个寒冷的夜晚,

是您给我无尽的温暖,

天空下起雨了,

每个雨滴都在述说。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5、【母亲呀母亲】

你银白的头发、佝偻身子、孤单的身影

你已老了。

你与乡邻村野为伍

你80岁的高龄、仍自己打水、自己做饭

你仍撕守着我儿时家园

梦的故乡

你一生养育我们四个儿女

四个儿女是你一生的骄傲

你放飞的鸽子是你一生的牵挂

生存的希望

每与人提起

慈祥的脸上总挂满了笑容

母亲

我历尽跨霜

久经苦难的母亲

聚拙的笔怎能写尽万千话语

我缕缕情愫

6、【教师颂】

别人从生活中捞取黄金

您只能获取花香

您的黄金是早晨的太阳

您的银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乐的吹着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你是腊烛,

闪耀微弱的烛光;

你是园丁,

流下辛勤的汗珠滴滴闪亮;

啊!

老师--

你把我培养成人,

让我为祖国发光;

啊!

老师——

你教会我怎样做人,

我的血液里有你的心血在流淌!

第二篇:意境很美的现代诗歌精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意境很美的励志诗歌,希望你喜欢。

日记

海子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怀古·江南

我的天空又下起雨,心如水乡,潮湿阴凉

没有撑纸伞的姑娘,悠然雨巷,无尽彷徨

我低下头望着村庄,渔歌唱晚,船火昏黄

偶尔传来几阵叮当,炊烟飘荡,随河流淌

半醉之间复以琴觞,指尖轻弹,缕缕悠扬

烟雨似雾迷朦舟上,泼墨江南,思绪徜徉

且再细满一觥佳酿,且歌且饮,且咏且唱

凭栏遥寄希文辞章,宠辱偕忘,墨香满江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聂鲁达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去,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你从远处听见我,我的声音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借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遥远而且哀伤,仿佛你已经死了。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而我会觉得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觉得幸福。

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遗忘

不然为何 杳无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为何 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

留下绮丽的幻想

是否 我们有缘

只是源头水尾

难以相见

是否 我们无缘

岁月留给我的将是

愁绪萦怀 寸断肝肠

第三篇:用诗歌吟咏爱、自由、美的生命信仰

—— 徐志摩

姓名:卢曦

班级:汉文一班

学号:1327010116 初闻徐志摩是读到他的诗《再别康桥》,他凭诗舒卷的浪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他的爱情故事又将我拉进了他的世界。本以为徐志摩也只是为附和五四时代“以爱情的名义向旧时代挑战,追求现代意义上的爱情”的大潮流而写作了大量的爱情诗,但是走近他才发现,他追寻的是“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 [1],并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胡适在《追悼志摩》的一段文字中,对徐志摩概括是“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他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的统一,形成了徐诗特有的飞动飘逸[3]。

爱情在别人笔下都是泛滥的文字,而于志摩,却是他性灵里最美的奇葩。徐志摩对爱的追求,在我看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他的爱情诗,另一方面体现在他的爱情三部曲,即在生命中遭遇的三个女子。

徐志摩的一生写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至今仍以其深情婉约,真挚蕴藉的爱情底蕴打动读者。中国古代也不乏大量吟咏爱情的诗歌,大都表现出对不可实现的恋情的深沉情感,这里有对美好往事怅惘回顾如《静女》,也有对可望不可即的精神恋爱的执着如《将仲子》,这种恋情如镜中月,水中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因而也造成一种永恒的美感,在作品中营造一个低徊、沉痛、哀婉、执着、无怨无悔的世界。

徐志摩的《落叶小唱》[4]就类似于这一格调,通过一场梦境来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婉转的、绵长的、深沉的爱情故事。《落叶小唱》写了“我”与情人的梦中幽会,表达了“我”对她的即爱且恨,情人间不能割舍却又互相伤害的矛盾心理与举止。“一阵声响转上阶沿/(我正挨近着梦乡边)/这回准是她的脚步了,我想——/在这深夜!”“我”初入梦乡,听到了熟悉的声响,是她“嗒嗒”的脚步声,心想她来了。“一声剥啄在我的窗上/(我正紧靠着睡乡旁)/这准是她来闹着玩——你看/我偏不张望!”我心想这准是两个发生了口角的小情侣,“她”来找“我”和解,“我”却拉不下脸面,依旧静默的等着一种希望的到来,试想如果当“她”真走了,我又是怎样的一种落寞呢。李商隐的《燕台诗》道出了其中的奥秘:“终日相思却相怨,欲让相思花寄远。”“一个声息贴近我的床/我说(一半是睡梦,一半是迷惘)—/‘你总是不能明白我,你又何苦/多叫我心伤!’/一个谓息在我的枕边/(我已在梦乡里留恋)/‘我负了你’你说——你的热泪/烫着我的脸!”一个声息贴近“我”的床边,“我”对她充满怨艾,“她”用眼泪向我道歉,“我”也不由得百感交集。这份爱太深沉,因而醒来后才会痛的更深。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写到:“这音响脑着我的梦魂/(落叶在庭前舞,一阵,又一阵)/梦完了,呵,回复清醒;恼人的——/却只是秋声!”醒来后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一种无助的空虚感萦绕在心头。“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韦庄《女冠子》)徐志摩大胆的描写自己的相思之苦,读起来更加真实感人。

徐志摩的爱还在那一封封爱意绵绵的信中,左一声爱眉,又一声龙龙,声声呼唤着心爱的人,曾有人说:“看一个人如何评价某一个对象,不是看他如何议论对象的价值,而是看他为了得到对象,并使其保持完整而付出多大的努力。”徐志摩为了陆小曼可以“跳入油锅,上火焰山” [5],他说:“即使眉你有一天心换了样,停止了爱我,那时我的心就像莲蓬似的栽满了窟窿,我所有热血都从这些窟窿里流走——即使有那样悲惨的一天,我想我还是不敢怨的,因为你我的心曾经一度灵通,那是不可灭的。” [6]徐志摩的爱,有如夸父逐日,至死不渝,他对陆小曼的爱渗透在每一块肌肤上,每一根发丝上,使陆小曼芳心颤动。

自由

为爱不顾一切的徐志摩渴望自由,他既追求个人的身心自由,同时也为那些不得自由的人表现出极度的同情。

他的理想生活模式是挟美人兮隐山林,灵感来时有诗篇。他所羡慕的神仙似的生活,就是“在山林清幽处与一如意友人共处”,“保全一个诗人性灵”[7]。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首次在沪杭道上看见黄熟的稻田与错落的村舍在一碧无际的天空下静着,不由得思想上感着一种解放:何妨赤了足,做个乡下人去,我自己想......我家后面那园,现在糟的不堪,我想去收拾它,好在有老高和家麟帮忙,每天花它至少两个钟头,不是自己动手就督促他们弄干净那块地,爱种什么就种什么,明年春天可看自己手种的花,明年秋天也许可以吃到自己手植的果,那不有意思?” [8]他还想拾掇自家后花园,从中不难看到英国湖畔诗人以及中国隐逸诗人对他的影响。陶渊明、谢灵运等笔下的田园山水,仿佛神仙洞府,令他神往。

联系他所处的时代,五四时期的中国,正是一个各种新思潮在中国传播,思想得到极大解放的时期,那个时期人们普遍地追求民主和自由。《为要寻一颗明星》[9]是作者追求理想的宣言,他表示,即使付出“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的代价,也要“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寻一颗明星!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为了寻找闪亮的明星,诗人义无反顾,勇猛前进。

徐志摩虽然出身于上流社会,衣食无忧,但受到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对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对于他们的苦难,也会产生恻隐之心。他怀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写下了《庐山石工歌》,用石工粗犷悲凉的号子,唱出了他对劳工的深切同情,高度赞美了他们的精神。在《致刘勉已》[10]中写到:“石工们已经开始工作,浩唉的声音从邻近的山上度过来,听了别有一种悲凉的情调......这悠扬音调在山谷里震荡着格外使人感动,那是痛苦人间的呼喊,还是你听着自己灵魂里的悲声?......我只盼望将来有音乐家能利用那样天然的音籁谱出的我们汉族血赤的心声!”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穷苦人民的哀怜之情,他听到的是痛苦人间的呼喊,是对自由的神往。

如果说“爱”是徐志摩生命的火,“自由”是徐志摩生命的“水”,那么“美”就是“燃烧”和“奔流”的最重要的助推器。 闻一多曾说徐志摩是“一道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生命水”。正是徐志摩身上这种特有的水一般的缥缈无定,善于变换的气质,决定了它诗歌里大量出现的是缥缈无际、富有动感的诗歌意象。如那“翩翩的在半空里飘洒”的雪花[11],如“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黄鹂[12],如那“偶尔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13],走入徐志摩的诗歌世界,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14]只是简单的五句话,一个活脱脱的娇羞的女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低头鞠躬的日本少女与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将这两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传达出一个温柔妩媚的少女的神韵。我们最为熟悉的意象组合的诗歌当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似并无联系的事物,通过意象组合却给人一种无尽的悲凉之感。类似这种意境美的诗还有徐志摩的《沪杭车中》[15],“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火车在急速的行驶之中,所看到的只有事物的轮廓,一卷,一片,一条,一支,一林...像梦境般的闪现在眼前,忽隐忽现,忽明忽暗,充满了美感。

徐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自己的人生必然也追寻着一种人生美。陶孟和说:“徐志摩是一个艺术家,他所爱的是人生的美丽。他自己所追寻的都是阳光,暖和,甜蜜,美丽,一切人生的美......” [16]。徐志摩将他对美的追求贯彻于他的爱情中,在给张幼仪的离婚信上他这样写到:“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17]此时的他已经别恋才貌双全、风韵绝伦的林徽因,所以他要求离婚,不愿再在爱里勉强,不愿在人生的轨迹上留下不完美。还有他对陆小曼的追求,虽然家庭破裂,亲友责难,他却义无反顾,像飞蛾扑火般的追求着他的信仰。

徐志摩的文字“如一圆台珠子在阳光下转个不停,色彩交替,变幻炫目。” [18]徐志摩其人也如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每一湾每一角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这是他生命的信仰。

注 释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103页。

[2]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45页。

[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103页。

[4]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83页。

[5]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致陆小曼1925年6月26日,98页。 [6]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徐志摩日记1925年8月10日,118页。

[7]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致陆小曼1925年3月18日,60页。

[8]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徐志摩日记1926年9月19日,170页。

[9]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59页。

[10]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致刘勉已1925年3月16日,53页。

[11]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66页。

[12]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82页。

[13]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126页。

[14]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45页。

[15]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北京第1版,33页。

[16] 王青峰、刘海南、何爱英:《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徐志摩篇》,蓝天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苏雪林:谈徐志摩的诗,237页。

[17]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致张幼仪1922年3月,16页。

[18] 刘文会:《终日相思却相怨》,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月第1版,6页。

第四篇:感受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美

感受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美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内容摘要: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数学,在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征,而且还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中的美,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去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时体会数学的和谐美,揭示数学中的内涵美,并激发学生创造对称美的作品。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数学美,形式美,对称美

在全面推选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今各学科开展了大量的美育活动,然而在数学方面的美育活动却很少。数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缺少美的教育吗?其实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著名数学家田刚院士曾说过:“数学的美体现在结论的简单和明确。数学就像是一个花园,没进门时你根本看不到它的漂亮,可一旦走进去,就会感觉它真美。” 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是理性的美,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数字的奥秘„„这些都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在数学教学中,揭示这些美,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在学生不断的探索挖掘中,才能真正体会数学的美,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美的赞叹,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才能,因此,我以《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为例展开教学研究,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受“对称美”

美好的事物和美的愉悦享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体展示各种美丽的对称图形,能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一种愉快的情境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极大的作用。课始,我把学生带进秋天的童话情境当中:秋天的枫林深处,满地落叶,两只蝴蝶翩翩起舞;林中一座房子,小路边停放着一辆小汽车。师问:“这些图案美吗?请说一说理由。”当学生说出“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都是一样”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蝴蝶、枫叶、房子、小车,自己动手折一折,验证对称。教师适时出示蝴蝶、枫叶、房子、小车的特写镜头,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学生在折蝴蝶等纸片的过程中,发现了对称图形的折痕,教师让学生各取名称。教师对学生起的名字给予肯定,向学生说明在数学中我们规定这条线为“对称轴”,指几名学生找出蝴蝶等纸片的对称轴,教师选取了一种图形(蝴蝶),用课件演示了对称轴的画法。接着老师指出对称图形还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美丽迷人的艾菲尔铁塔,庄严肃穆的天坛、历史悠久的故宫等中外名胜古迹;还有红双喜字、树叶„„随着一幅幅美丽画面的不断变换,师说:“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对称与不对称,才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美丽动人。”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赞叹之声此伏彼起,“真是太美了!”学生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们给人们美的享受。数学中对称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感受数学的美,使得轴对称图形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初步的印象。让学生理解了对称美的价值。

二、探究学习,认识“对称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发掘数学的美,并逐渐引领学生进入美的天堂。在教学中不但要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数学美,更重要的是把它引入生活实践中,欣赏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数学的美。因此,课堂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通过对图形的折、画,初步感受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为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又让学生很快剪出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简单图形。学生通动手实践,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造型能力,而且他们思维活跃,对待事物特别感兴趣,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智能储备和生活经验,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异通过游戏愉快的发现、感知、创造表现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提高。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促使他们不断深入的探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接着引申:数学中,对称美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几何图形中蕴含对称美,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如轴对称图形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水到渠成,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同时在小组学习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就能很容易地总结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从而进一步认识对称美。

三、实践应用,体验“对称美”

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我们也一直提倡“数学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学生生活环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从实际中体验数学之美,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推动作用,只有亲身体验,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进行应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真正体验数学美的价值所在。我把数学练习设计在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智力闯关”:

1、第一关:“比比谁的眼力好!”——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第一关中的图形是简单的对称图形;

2、第二关:“聪明的你找一找!”——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和圆形各有多少条对称轴,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要引导学生通过有限次的操作,发现规律;

3、第三关:“智慧的你做一做”—— 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对称轴有水平方向的,也有竖直方向的,需要学生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要画出某条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

4、“请你当设计师”——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通过分层的练习,放手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于学习,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对称”。展示作品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验就更深了。

四、课外延伸,升华“对称美”。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发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这一重要特征。我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他们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老师引申:绘画中的追求对称美,太阳、树木、蝴蝶等;语文中也利用对称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和节律美,如诗词的排比、对仗、对偶;音乐中也追求对称美,如节律、旋律。再让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声,走进数学百花园,欣赏各种自然界、艺术中和生活中对称,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在教学法中不断挖掘,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数学的美回归生活。

总之,数学美无处不在,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表现出各种数学美,以期不断地感染学生,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枯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在美的意境中受到感染,熏陶。美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体验知识的内在美,从而主动地去追求美的事物。所以教师要认真体会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涵美,从审美角度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欣赏、表现、创造数学美,感受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美,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美轮美奂、充满对称美的世界,感受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美。

第五篇: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复习学案2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复习导学案2 时间: 主备人:罗晓玲 定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2.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体会从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与导学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 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是 ,有 条对称轴。

(四)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是指: 。 2.自我诊断

(7)等腰三角形两腰分别为3和7,那么它的周长为( )

(A)10 (B)13 (C)17 (D)13或17 (8)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是( ) (A)三边高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9)等腰△ABC中∠A=80°,若∠A是顶角,则∠B=______°;若∠B是顶角,则∠B=_______°;若∠C是顶角,则∠B=________°

(10)△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 BD=BC=AD,则∠A的度数为( )

(A)30 (B)36 (C)45 (D)70///00

0

0 0

/

0

/ (11)如果△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且∠A=50,∠B=70,那么∠C=____。

(12)在矩形ABCD中,将△ABC绕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如图.试说明EF=DF.

(13)如图,己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10cm,∠A=49º,求△BCE的周长和∠EBC的度数. ADEBC

AlB

(14)已知直线l及其两侧两点A、B,如图所示. ①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PA=PB;

②在直线l上求一点Q,使l平分∠AQB. (15)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发明了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画锐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如图所示, 在斜边AB上取一点E,使BE=BC,过点E作ED⊥AB,交AC于D,那么BD就是∠ABC的平分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BEADC

课堂检测

1.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线段(C)正方形 (D)圆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以下汽车标志中,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B) (C) (D)

4.以下国旗图案中,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加拿大 摩洛哥 约 旦 英 国 肯尼亚 5.画出下面每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画出下图中△ABC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

7.“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l

1、l2和两个城镇(如上右图),准备建一个燃气控制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等距离,请你画出中心站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上一篇:德国社会保险范文下一篇:读黄大年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