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

2023-01-12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

------十三亿双手紧握的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铿锵有力的16个字,足以让地动,让山摇。它既概括了汶川地震灾害的严重破坏性,紧急投身救灾的迫切性,更是对13亿中华儿女应肩负社会责任的严肃召唤!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中央领导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白衣天使、志愿者等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多难兴邦、忧患砺党——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一起努力经受住了考验,一起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十三亿人一起大力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上到国家领导,下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灾区人民都将自强不息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

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为就学生而牺牲的中学老师、拿出所有药品救人的诊所医生、成都出租车组成的营救对、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的农民们每个人都值得称颂。

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当前,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都要抓。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

人为本,努力做好安臵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力。

抗震救灾工作虽仍严峻,但不可否认我们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从抢险抢救转为灾后重建,从保全生命保证生活转入正常生产。悲痛确实让人难过,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好的慰籍,也是对恩人最大的报答。这就需要再去人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就是主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自力更生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自身力量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只能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顽强的中国人民既然能在1976年战胜唐山大地震,接着又建起一个新唐山。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坚信,有13亿人的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要不了多久,一批崭新的城市和乡村,将会在巴蜀大地拔地而起!

第二篇:汶川抗震救灾精神永存

高占奎 1206032017 12级机械系 材料(2)班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那何为“中国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也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所有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之的,那么这些梦想便可称为“中国梦”。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梦想宣言出自总书记之口,他平时的话语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将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彰显的中华文化与精神永世地传承下去!

地震是自然现象?亦是,亦不是。汶川地震,地动山摇,令人恐惧,令人同情。地动是自然现象,恐惧和同情是人文现象,如此看来,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密不可分,宛然一体。

8.0级特大地震,断裂了祖国的河山,侵吞了同胞的生命,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使我们悲痛不已、泪流不止。但是,在灾难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现出来的执政理念:信息公开、众志成城、共克时难、团结互助、顾全大局、大爱无边、坚韧顽强的壮举,令国人称赞,令世界鼓掌!

现在,灾难已经过去,伤口逐步愈合,生活也渐渐平息。悲痛之后需要自强,感动之后需要沉思。

„„

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中华民族挺过了这个难关?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国人称赞、令世界鼓掌?我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力量早已融入国人的血液里,渗透点国人的基因中,所以,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我的“中国梦”就是将这样的精神和文化传承下去,其中包含了感恩、爱国、仁爱、奉献„„

感恩,感恩是指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受恩者心存感激,会通过各种形式回报他人。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使感恩洪流磅礴奔腾,使感恩文化闪耀光芒! 宋志永志愿小分队前往灾区救援,他们成为“知恩图报的代名词”,他们身上穿的红马甲成为醒目的“爱心名片”。宋志永从受恩到报恩,成为感恩文化见证的载体,他和他的团队在湖南郴州、四川汶川的舍生报恩,犹如播下了千千万万颗感恩的种子,一簇簇感恩之花,将会繁花似锦,一棵棵感恩之树,将会连片成林!

天津民营企业荣程联合钢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代表公司向四川灾区捐款3000万元后,现场当即表示,再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震不垮的学校”。张祥青在募捐晚会上说:“我们队灾区人民非常牵挂,荣钢集团人大都来自唐山,亲历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接受过全国人民队唐山灾区的无私援助,32年后为四

川灾区捐款,回馈社会,是应尽的义务,我们必须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格言在张祥青及荣钢人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感恩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以上仅仅是感恩洪流中的几多浪花。他们中有农民、有民企老板、有外企员工、有少数民族同胞,---。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龄,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得到别人的帮助,他们终身没有忘记感恩,每当别人遇到灾难的时候,他们的感恩之心就会萌发,感恩之情就会膨胀。这就是中华感恩文化的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子民,营造了知恩图报的氛围。

爱国,爱国是指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孝道、懂得感恩的民族。祖国是养育国民的地方,古人把祖国比作母亲,《贤文》曰:“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作为母亲的儿女,理应热爱自己的母亲,为祖国母亲做出奉献。

汶川大地震极大地激活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文化,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演绎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此次地震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爱国热亲空前高涨。“没有抢劫,没有抱怨,只有在毁灭性灾难发生之时人与人的互助。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吗?”这是一位外国网民在CNN网站上的感叹。

20多万志愿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赴灾区,为灾区人民尽一点力量。他们有的是放下手中生意的个体户,有的是有可能丢掉工作岗位的外企员工,有的是年过花甲准备献身灾区的老同志,有的是丢下

农活的农民,还有的是谎报了年龄的未成年孩子,但他们都有一颗共克时难的爱国之心。

5月19日,全国哀悼第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遇难的中国公民低垂。13亿人一同低首,为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当3分钟默哀结束后,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汶川挺住!”“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这种发自肺腑的呐喊,响彻云霄!

“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在一家过度安置房生产企业的车间里,机器不停运转,灯火彻夜长明。有的企业推掉了其他商业合同,有的企业紧急扩大生产规模,有的企业组成突击队完成艰巨任务,一切只有一个目标: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家。

在这种高涨的爱国情怀的激励下,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无论是国内的华夏儿女,还是海外的炎黄子孙,都心系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书写伟大祖国的人性光芒。

地震可以使山河改变面貌、生命受到摧残、财富受到损失,但它压不垮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摧不毁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在抗震救灾中彰显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使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成果,使我们夺取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

现在将视角转到当下,前不久,地震又一次无情地降临到中华大地,4月20日8:02,四川省雅安市庐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无情,但人间有爱。在汶川抗震救灾精神的指导下,各项救灾工作有序地展开,无数伤员被救出,无数失去亲人的孤儿被领养,„„,我相

信,雅安的不幸是暂时的,其今后的发展道路会更加宽敞,因为抗震救灾精神永远地在他们心中!

将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让每个人都受到它的熏陶,国家推出的大政方针也不偏离它的轨道,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国依然是东方的雄狮!

第三篇: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精神

一、背景资料

1、“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2008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后不到3小时,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亲自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并作重要讲话,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到中国的模范人物。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4、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三个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大、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5、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灾后重建的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 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生命是珍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要学会调控情绪。

4、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胜利的根本保证。

6、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7、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含义、重要性、做法)。

8、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为国分忧解难。

9、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是抗击灾害的钢筋铁骨。

10、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物质基础)。

1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谐社会、科技创新等等。

三、可能出现命题预测

1、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英雄少年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灾难、毫不退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举办此活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2)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备受社会关注,使广大青少年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这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获奖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英雄少年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就是奉献的最好表现。(2)积极承担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英雄少年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灾难中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行动赢得了社会的赞赏。(3)珍爱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英雄少年们在危难之际不但没有放弃生的希望,用胆量和智慧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且力所能及地帮助生命遭遇困境的他人。(4)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英雄少年们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营救被困的老师和同学。(5)意志坚强。坚强的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灾难发生时,英雄少年们正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忍受住巨大的痛苦和牺牲去帮助他人。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我们青少年要以英雄少年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可贵精神,并从英雄少年身上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品德,掌握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我们中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能做些什么?(或:如何奉献我们的爱心?) ①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②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③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④当一名志愿者,奉献我们的爱心等。

5、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你从中懂得的道理有哪些?(或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和道理?)

①反映了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发展,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②反映了抵抗和防预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④体现了爱心奉献,爱心回报;⑤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合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6、“5.12”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为抗震救灾,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试举两例。(或: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①组织部署军队、武警、医疗工作者在内的10万多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②中央及地方财政共投入救灾资金一百六十多亿元,并向灾区迅速调运救灾帐篷、简易房屋、被子、衣物、食品药品等;③温家宝总理及中央领导人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灾等。

8、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整个中国社会在与时间赛跑,全世界的华人都动员了起来,世界各国也都纷纷加入救援队伍,高速运转,充分体现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救灾准则。我们有悲痛更有深深的感动,请谈谈你的内心感言。

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②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 同心合力、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患难与共 、四海之内皆兄弟。

9、为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你认为我国政府及公民个人还应继续做出哪些努力?

政府:①科学规划灾区重建工作;②出台灾区重建政策,如:灾区重建优惠政策、鼓励师生参加灾区重建的新政策、鼓励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对灾区人民实施就业援助等。

公民个人:①继续捐款捐物;②在精神上鼓励灾区同胞;③当一名志愿者,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等。

10、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③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④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⑤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11、假如你今后遇到了被困的陌生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积极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因为:①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③青少年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12、谈一谈青少年如何向抗震救灾中的优秀人物学习?

①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③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报效祖国和人民„„

13、材料:“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震后不到3小时,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它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这一有思想什么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4)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14、材料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胡主席彻夜未眠,温总理整夜指挥在一线;一批批人民子弟兵、公安特警和从各地抽调的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排除万难赶赴灾区,一批批抢修道路、电力、通信工程的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一批批急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感人画卷正在书写。

材料二:面对这场地震灾害,国民同心,党民同心,军民同心,不畏艰难,并肩战斗,共同承担,携手相助。凝聚成空前巨大的民族力量,展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精神。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伟大的精神是什么? 民族精神

(2)请回答它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3)为什么要有这种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这种精神有什么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5)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我们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与全国人民一道去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5、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阅读材料后回答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我们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蓬、发电机等。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等等。

(4)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灾害再次发生时,你打算怎么做? ①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到抗击自然灾害的行动中去,用实际行动与国家和灾区人民共度难关。②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③坚决同破坏救灾工作、发灾害之财的不义行为作斗争。

16、材料一:地震发生后,视察河南刚刚回京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连续几十个小时在一线指挥救灾;解放军官兵不怕牺牲,冒着余震抢救被困群众,在一个教学楼的废墟上,为防止发生再次坍塌,指挥员命令抢险人员马上撤出时,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哭道“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在地震降临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坠下的楼板,拼死护住孩子,至死仍保持着保护姿势„„

材料二:抗震救灾义演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演职员们都纷纷捐款;普通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幼儿园的孩子拿出了压岁钱,退休在家的老人拿出了养老钱;献血队伍排成长龙,人们说:“我们不能上前方参加救援,那就让我们献点血吧!”„„

材料三:据抗震救灾前线传来的消息称,来自各方面的救援队伍14日从四川地震灾区救出伤员18277人,使救出伤员的总数达到64725人,其中重伤员1620人。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中华民族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等。

(2)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他们可以把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捐出来,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他们为了人民的生活安定、生命安全,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学习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②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场成才,报效祖国。

(4)假如你是材料中被救的一名中学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①要学会感恩,把他人的救助之恩时刻铭记心中。②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③努力工作和学习,把自己投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作贡献。 (5)某班要宣传抗震救灾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可采取故事会,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

17、2008年5月的中华大地,充满悲痛与泪水。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给四川地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海内外所有人的心。

情景一: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1)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灾区的牵挂说明了什么? 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情景二:中学老师吴忠洪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又返身冲进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中学教师刘宁在大震之时机智地保护了59名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战士为废墟下的幸存者打开生命之门;一些血站前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队„„抗震救灾中,遍地是英雄。

(2)抗震救灾中的英雄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等。 情景三: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5月18日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首次宣布自然灾害为全国哀悼日,国旗为死难的平民而降。

(3)你对下半旗向遇难同胞致哀是怎样认识的?

我国用最庄重的仪式向遇难同胞致哀说明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这是顺应民心之举,体现了民本思想,必将更加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去战胜这场特大灾难。

情景四: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迅速地以各种方式向中方表示了慰问,并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

(4)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援助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善于合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只有不断加强合作,才能应对各种挑战,获得双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等等

第四篇:抗震救灾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行

莫代尤

2008年火红的五月,一场罕见的地震突然袭击四川汶川,刹那间让中国陷入了深重的灾难。

今天, 距“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11个多月,但当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再一次浮现在我的面前,却依然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就在身边„„。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

这场灾难毁灭了无数人的家园,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挺起了中国人民的脊梁。面对这场地震大灾难,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

在这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

那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15名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且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冒险从4999米的高空伞降到重灾区茂县。

那气壮山河的场面——80名将军带领10万子弟兵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凭着血肉之躯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抢救一个又一个的微弱而又顽强的生命。

那可歌可泣的场面——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倒塌之际,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死神,为他人撑起了生命的空间,救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抗震救灾显示了中华儿女空前的团结力量,这是多么可亲可敬的民族凝聚力呀!凝聚产生美,团结就是力量!许多人都抱怨过国人的散漫,但是,在这次灾难面前,从中央到地方,举国上下,各方力量汇聚成为统一的力量——救人、抢险、捐款、献血、义演等;除此之外,不相识的路人帮助抬担架、送伤者,菜农

把自已家的农用车送到灾民手上,的哥的姐免费拉伤员到医院急救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了这种团结一心的奋进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

抗震救灾中彰显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精神。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内外中华儿女紧急行动起来,数不清的志愿者加入到救灾的队伍中来,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队伍。从中央领导到地方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纷纷慷慨解囊争相捐款捐物。

在抗震救灾中,处处闪耀着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党中央、国务院、中央政府各部委、军队、武警,在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数十万人民解放军、 武警官兵、数不清的抢险救灾队伍赶往抗震救灾第一线,灾区干部和群众、其他地区干部和群众、企业和民间组织员工自觉行动起来,用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自救、 互救、互助;解放军官兵、搜救队员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地去抢救一个又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广大医务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救援现场和手术台前;只要有一线生机,都在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救援队伍立即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各族人民迅速将紧缺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在这场大灾难面前,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心与心相连,肩与肩相并,凝聚起了压不倒、摧不垮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展示了血脉相连的民族深情。

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灾难临头,十万火急,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乡村,不分种族,不分老幼,不分集体与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声出声,有血出血,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爱心和力量。

抗震救灾体现了“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精神,2008年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灾难,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从不屈服,在灾害面前表现出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伟大民族精神。全国军民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战斗在第一线,不怕疲劳、不怕牺牲。抗震救灾,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来自强不息、愈挫弥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扶危济困、团结互助、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中,正是凭借这一宝贵传统,灾区人民才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

验。离开团结互助,我们不可能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离开团结互助,我们也不可能实现重建美好新家园的目标。苍天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见精神。全国人民只要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灾难留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灾难来临,生灵涂炭之时,我们的灵魂在深刻的感动中觉醒。睁开泪眼,我们清醒的认定:中国共产党是战胜灾难的坚强中流砥柱,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战胜灾难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抗震救灾精神值得我们深知,我要“感谢”这一次特大自然灾害,正是这次自然灾害让人们放下了心与心之间的隔阂,让每个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让人们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人们更加的珍惜现在的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旦认定目标、明确任务后,每个人争分夺秒,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收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我们就一定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9年4月20日

第五篇:抗震救灾感想:从亮剑精神看抗震救灾

近期各大电视台连续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观看,近日拿到了《亮剑》的全套光碟,这才一口气完整看完。主人公李云龙在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军魂的总结时,他说了这样一段铁骨铮铮的话:“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前沿,汶川的道路已经中断,总指挥部就近在都江堰搭起简易帐篷,这是一个挑灯夜战的帐篷,这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前线指挥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13亿中国人民向大自然的挑战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决战,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精神是一种敢于战斗,永不服输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就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没有退却,党中央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云集四川,其集结之迅速,行动之果断,令世人惊奇。人命关天,兵贵神速。面对这场严重的地震灾害,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动,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 一架架军用运输机星夜起航,一辆辆军车昼夜兼程,一支支精锐之师走上抗震救灾战场……秋收起义团红一营从河南三门峡出发,摩托化开进 1300公里 ,历时27个小时抵达彭州县,又马不停蹄赶到都江堰,从那里急行军进入映秀镇参加救援行动。战士们高呼:“不打赢抗震救灾的战斗,决不收兵”。面对地震完全割断与外界联系的汶川,十五名英雄的空降兵写下遗书,义无返顾的实施高空跳伞,空降到灾区中心,为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第一手的当地灾情。驻渝某集团军接到架设门桥的命令后,立即出动了62台各种车辆、冲锋舟和机械设备,连夜到达都江堰紫平铺水库,官兵们不顾旅途劳累,昼夜投入救灾中去。终于成功架设门桥,打通了都江堰至汶川唯一一条水上通路,为抗震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暴雨倾盆,余震频发,挡不住人民子弟兵向灾区挺进的步伐。徒步、空运、铁路运输、摩托化开进……成都军区、空军、武警部队和济南军区、北京军区、海军、兰州军区的救灾部队以及广州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医疗队闻令而动。面对从地震灾区传来的生命呼唤,人民子弟兵一次又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跨区行动。外电纷纷赞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找到了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源动力。“亮剑”精神不愧为我军的军魂。

“亮剑”精神是一种舍死忘生、奋不顾身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百折不挠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灾区的废墟面前,面对子弟兵,温家宝总理拔剑出鞘紧急动员:“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正是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这样的最强音,参与救灾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以及其他救援人员才奋不顾身地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发扬“亮剑”精神,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冲锋在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抗震救灾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屏幕上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催人泪下:父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自己的小女儿,可爱的小馨懿牵挂了亿万人民的心。被誉为中国最坚强的民警蒋敏忍住失去父母和女儿的痛苦,日夜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以致昏倒。女民警蒋小娟抛下家中6个月的孩子,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9名灾区的婴儿。 谭千秋 老师张开自己的双臂死死护住了自己身下的4名学生。3岁男孩郎铮在被救援人员救出时,艰难地举起右手,向营救他的解放军敬礼……正是这种舍死忘生、同舟共济的“亮剑”精神,才能战胜任何艰难,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魂。

“亮剑”精神是一种坚毅果断、契而不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在这场生死大搏斗中,时间就是生命。地震专家称,震后第三天存活率仅剩下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72小时此后存活就是生命“奇迹”。参加救援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以及其他专业救援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发扬契而不舍的“亮剑”精神,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废墟下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重灾区北川县曲山镇卫生院一位23岁的女护士在被困96个小时后成功获救,51岁的男子刘德云在什邡市蓥华镇蓥峰化工厂被困超过100小时后成功获救。北川61岁的李宁翠在废墟中被困164小时成功救出。映秀镇救出一被埋179小时的幸存男子马袁江,平武县又传出一个生命的奇迹,一名在废墟中被困180小时的孕妇上午被营救出来,就在送往医疗点的路上,她顺利产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据总参作战部报告,截至25日24时,抢险救灾人员已总计解救、转移666331人,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生还者6537人。正是这种契而不舍的“亮剑”精神,才能创造出如此之多的生命奇迹。

“亮剑”精神是一种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国才能始终如一的保持一种必胜的气势,勇往直前。面对这场自然灾害,共和国的总理激昂动员:“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温总理的这些话,向广大人民群众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战胜地震灾害的坚强决心,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擦干眼泪,向灾区人民伸出友谊之手,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各种抗震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灾区人民的坚定意志,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就一定能夺取这场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亮剑》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种面对任何困难和敌人都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地震灾区的北川中学温总理鼓励师生们:“昂起坚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光明的未来,前进!”。通过这场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亮剑”精神,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种“亮剑”精神,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当前,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筹备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坚决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上一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总结下一篇:开展党日活动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