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2022-04-15

市场化方向与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对立的,市场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的退出产业与产业结构现在不少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都涉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比如讨论哪些产业政策是应该的?哪些产业政策是不应该的?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这些研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在产业政策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厘清。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产业结构调整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篇1:

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关系探究

摘 要: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承接产业转移,都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进行考量,从经济、制度、政策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给予关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且产生的效应各有不同,应针对经济增长、就业及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做好效益影响研究。近期承接产业转移还出现了综合化与交叉化的趋势,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要点;产业转移

引言

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经济发展,就需要承接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所转移过来的产业。我国属于世界上经济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实行了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承接地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产业转移来说,我们应站在转出地、承接地以及對两地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探究其意义,将产业空间移动或迁移作为产业转移的基础。

一、产业结构调整轨迹实例描述

(一)承接轨迹

亚洲“四小龙”曾经长期受到殖民统治与战争的迫害,本来应当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之一的他们,却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后半期之间不断地抓住机遇,先后三次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与承接项目。在这三次产业承接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整体态势,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后进国家的地区该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够发现在产业承接与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梯次演进关系。

(二)现实基础

1.单纯地从区域条件上来看,亚洲四小龙分别分散于东亚区域的各个交通要塞,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且与周围联系便利,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在传统文化的构成上一衣带水,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巨大影响。并且由于人口众多,亚洲四小龙当地都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再加上中华传统文化所传承下来的勤劳美德。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在资本实力与产业结构方面都突出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与进取心,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因此,通过与外商之间的合作,在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构建起垂直分工体系,为亚洲四小龙的未来发展迅速打下扎实的基础。

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亚洲四小龙所主营的工业化生产内容基本上都以进口替代或者偏向于进口替代为主,像这一种生产路线与发达国家之间甚至能够共同应用同一种产线,在类似的技术、工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等多重条件的综合下,帮助亚洲四小龙区域内的重合产业实现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外汇短缺的原因,四小龙区域内的经济贸易也逐渐转向了出口导向型来发展。由此可见,地区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必须根据当前的形势和自身地区的优势来展开研究。

3.在二战后,由于商品、资金以及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流动,国际经济环境呈现出长期的自由开放状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实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普惠制政策,都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虽然中期受到了美苏冷战的影响,但是总体上亚洲四小龙也都搭上了时代发展的顺风车。

二、产业转移发展情况

(一)发展历程与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21世纪初,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实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一直是目前产业转移的常态。但是在这样一个阶段中,无论是从国际上还是对于我国来说,对于承接的视角研究都尚处于透明状态。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我们要从承接地的角度来进行探查规律,近年来承接地从东部地区逐渐转向中西部,也从南部地区逐渐转向北部,这主要是由于当地城市的区位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一定会对承接地产生经济与就业的正向影响,那么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承接地国家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上是否存在优势,而转出地与承接力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经济与技术差距。此外,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承接地是否具备转出地企业所需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的产业转移,虽然每天都在不断地发生着,但是从区域尺度上来讲,国内间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的。

(二)研究情况

1.需要寻找到在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发生产业转移的真正原因,究竟是因为经济与技术的水平差异,还是根本上的劳动力与土地成本之间的差异,又或者是否包含市场与环境管制上内容的差异,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来进行初步研究。

2.当我们从产业转出地的角度进行分析时,也要对转出地所发挥的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因为其必然会受到产业转出推力以及阻力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要重点研究推力。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哪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会促进当地的经济进一步高效发展,同时替代低技术或者低效率产业,进一步地保证生态环保目标的实现,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做好限制。

3.在研究中视角逐渐转向产业承接地并进行接轨时,就说明我们即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对承接的影响产业转移所发生的要素,以及产业转移将会在承接力所产生的效应。之所以会对该阶段进行重点关注,主要就是因为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会发现,与产业转出地之间存在差距的区位并不只有一个,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与产业转出地之间存在差距的承接地都是合适的选择。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转移

从国际转移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国家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的前提要素,也就是说,需要重点关注经济要素的影响。不管是制度还是环境,又或者是成本与市场等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拓展。将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展开来,就可以提到市场规模与产业结构,甚至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平均规模以及干预程度、国有化程度等内容。

而由于产业国际转移影响因素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具体化的现状,我们已经不再只关注宏观的影响,而是更加注重微观的调整。实际上,制度因素相对于经济与环境来说体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作用。不管是国际经济安排、经济制度还是法律制度等,都会对企业运行的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跨国企业的微观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由于产业国际转移而产生的正向因素与负向因素之间互相影响的情况,因此应从不同地域单元来展开分析,其中正向因素主要包含市场容量、劳动力质量以及政府政策等,而负向因素所指的则主要是劳动力成本。此外,国际产业转移也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其会受到已有转移产业集聚效应的综合影响。

(二)区际转移

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存在着经济差距,要想进行产业转移,需要确保两个区域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存在经济势差,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方经济差距过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成本上我们主要需要考虑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租金以及劳动工资等内容,显示到理论中就是生产、运输与制度成本的利用,同时也要关注到周围的区位因素与当地的政府政策变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能够为产业区际转移提供有利影响,而劳动力的随意流动则会对此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从企业的微观视角出发,主要会对区际转移产生重要作用的因素,包含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区位优势以及边际成本等,如果論及不同区域尺度,则还要提到资本存量、经济规模以及人力资源等重要内容。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够对整体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效应,而大陆承接香港产业转移的长期效益也比短期效益来得更多,并且对就业与固定资产的投资也有着促进作用。虽然总体的经济增长态势下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对技术的进步意义并不大。一部分省市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影响下,通过贸易、就业以及技术三个路径,提升国民经济总量,但是资本的效应不是特别明显。一部分沿海产业的转移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及地区生产专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有序发展。也就是说,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根据当地的发展条件而产生差异,在各省区之间会因为人均收入与就业情况而产生巨大的差距,但从整体来说,依旧是正向的效应要大于负向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阻碍

在不同区域内,承接地能够因为产业转移而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不论是对承接地还是承接国而言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这方面我们能够发现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在资本技术、资源配置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并且也能够通过在生产效率、就业规模上的调整促进结构上的优化。并且在进行人力资本劳动生产效率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始终保证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加大科技投入,但是综合多年的经验来看,科技投入与就业规模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

(三)技术溢出效应与创新

在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国际上先进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所产生的产业转移,让东道国的生产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投资国的技术开发和东道国的技术溢出,也实现了提升。

产业转移在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增长上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虽然国际上的产业转移有着可喜的现象,但是在我国省际之间产业转移却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形成了不小的阻碍,这主要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对于发展程度较差的地区产业转移,始终都保证着正向空间的溢出效应,而对于发展程度已经达到良好的地区,则会因为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不起作用而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四)环境效应

环境效应的重点在于污染产业,关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对于所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因其中存在的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及方式差异等内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要进行具体展开。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可以知道的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许多污染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产业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污染避难所”的现象,在我国的中西部所分布的高耗能与强污染企业,近年来仍然在不断的增加中,这些都是污染产业转移的现实情况。

2.与此同时,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同样对改善环境有着良好的影响,因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所使用的先进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改变环境,进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的道路发展。又或者是因为所承接的转移产业,其本身在环保管理体系上就有着更为完善的结构,在这两项情况的综合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会提升生态环境效益的。

综上可知,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对环境来说既有着污染也有着保护作用。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国际转移产业当中,污染密集型产业确实存在,但同时也有着许多清洁能源产业。

结语

为了能够帮助国家更好地进行缩小区域间差异与协调区域发展,需要将产业转移作为其中的重要条件,针对承接地域促进和阻碍产业转移所需要注意的影响,应进行仔细研究,并且对其中产生的效益做好观察。这样随着产业转移的研究深入,了解到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是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并对此展开研究,从而更为深入了解到如何应用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敏.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状况及效应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8,(2):86-97.

[2]  徐卓顺.新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以吉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2):61-65+72.

[3]  韩福英.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解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7):94-96.

[4]  韦鸿,陈凡.承接产业转移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荆州承接产业转移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3):40-44.

作者:孟卫华

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篇2: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

市场化方向与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对立的,市场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的退出

产业与产业结构

现在不少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都涉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比如讨论哪些产业政策是应该的?哪些产业政策是不应该的?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这些研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在产业政策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厘清。当下中国理论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一些大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经济政策的导向。

研究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产业政策。而界定产业政策的前提,是界定清楚企业和产业。什么是产业?产业与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产业是由产品分类决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构成一个产业,所以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但产业并不是企业个数的简单加总。如果企业相当于一个家庭,产业就相当于一个种族或村庄。产业除了是企业集合外,还包括公共品,比如文化、共识、规则。产业作为企业集合的一种组织,就可能是一层决策主体。比如计划经济下的各个产业部门,这些产业组织具有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尽管不像家庭、企业、政府决策主体那样对资源配置有直接的支配权,但是仍然影响资源配置;就算没有部门、协会的组织形式,产业无形中也会形成一些共识和规范,从而约束企业行为并影响产业规模大小和产业结构。

有产业政策和没有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的企业来说是有区分的。如果没有产业政策,企业需要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映。有了产业政策,相当于有了一个隔离墙,企业可以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不能否认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企业的保护作用,这是基本理论问题。

在研究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之前,需要定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结构与产业内子部门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产业结构是产品之间的结构,即不同产品在数量上呈现出来的比例,这种水平层面的产品结构由消费结构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我们谈及哪个部门或者产业过剩或短缺,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产品数量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比产品结构深刻之处在于,产业结构强调要不断地能够再生产出某种产品结构的能力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强调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和纵向的、进化过程中的强健性。产业的能力结构又可以分为人力结构和资本设备结构。而能力的炼成是需要培育的,市场当然是基本的产业培育机制,但是在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并不是无为的,政府培育产业能力的手段就是产业政策。

广义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定义来看,凡是跟产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包括产业发展、产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产业政策。这个定义对于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跟产业有关的政策大体有七类:

第一类产业政策是科技创新的国家政策,主要面向四个单位,一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二是承担国家基础科学创新任务的科学院,三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人类未来发展能力的医学单位,四是涉及到国家防御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航空太空单位。这四个单位由于涉及科技创新能力因而与产業发展都有关系。

第二类产业政策是与学习能力(包括企业、个人、政府与各种机构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关的支持。学习能力与教育有所区别,学习能力包括企业的培训政策、在岗培训等非学校教育。影响这种学习过程的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产业政策是有目的的产业支持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如并购重组政策),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比如《中国制造2025》中就有一系列产业目录和产品目录,甚至包含许多具体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等等。

第四类产业政策是与绩效评估和竞争(即人力资源和企业能力的更新换代)有联系的产业政策。比如,考虑要关掉什么钢厂或煤矿时,首先会对产业内的企业绩效进行评估。政府也会经常提出各种产业标准,比如汽车排污标准。标准的设立和更新,就是重要的产业政策。

第五类产业政策是关于激励机制的产业政策。激励机制不光是给奖励或工资,更重要的是价格和税收政策。国家在哪些地方提价、在哪些地方减税,都会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第六类产业政策是选择性的机制。比如贫困地区的企业要不要上市、是否对贫困地区的企业上市给予优先地位?这都是选择性的机制。

最后一类产业政策关系到信息流通和沟通。比如是否放开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放开到什么程度?在什么程度上实施信息隔离?在什么环节允许信息分享?这都会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与产业有关的政策基本上都可以包含在广义的产业政策里面。这还没有包括所有的贸易政策。其实贸易政策、关税政策也是产业政策,因为它们都与产业有关系。

笔者认为,广义的产业政策在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实施,只是实施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即使在美国,2016年推出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计划也是如此,而且确定了一些具体的关键技术的创造平台,这应该属于产业支持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既不能让市场调节,也不能让政府调节。但知识创造以前,政府可以提供方向、加大投入和拨款、优化环境,这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在知识创造这个层面,政府广义的产业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狭义的产业政策

现在讨论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张维迎、林毅夫所讨论的,以及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强调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指世界第一以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实施的,对国家、企业、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有影响的产业政策。这种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帮助国家、企业、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它影响的不是企业之间的水平关系,而是影响企业和产业垂直的、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这种产业政策的影响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着眼于短期,而是注重企业、产业、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前景。

过去拉美、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这30多年实行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其目的是积累知识、能力和资本,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一些OECD国家,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实施的产业政策也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除了处于世界第一、达到了领先地位和最先进的国家以外,一个国家处于赶超过程中,在没有达到领先地位之前,都要实行这类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发展过程中跨不过去的,这既是林毅夫坚持的,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产业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府投资、国家补贴、政府资助、金融支持等,是我们当前在争论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对赶超过程中关键技术项目研发的支持;第二类是贸易保护;第三类是国家对具体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第四类是国家帮助产业整体性协同抵抗外部风险的政策支持。当然美国政府也需要帮助产业抵抗外部风险,所以第四类产业政策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需要,是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健康、金融发展、基础网络上面的投资,如果服从于赶超战略,就应该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实施狭义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以非市场或者反市场的方式来影响产业的成长和发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调整。笔者认为,按狭义的产业政策本身的定义,一般是反市场的,至少是非市场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论断,批评的就是18世纪英国实行的产业政策。但是,尽管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是对立的,这两个对立面在国家成长、经济发展、市场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却可以统一起来。英国在17-18世纪、法国在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都运用过产业政策来支持其世界市场的扩张,日本、德国和一些后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运用产业政策来支持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扩张。

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目录以及配套的金融、财政、土地、税收、进出口贸易等政策,在赶超型战略中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也确实存在副作用,张维迎之所以批评这种产业政策,主要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它的计划经济色彩很浓。

笔者认为,一些狭义的产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来源于市场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时产生的市场失灵。但是我们的确还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即由于实行狭义的产业政策,压抑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造成产业保护本身的恶性循环。比如,政府保护某一个产业,结果会保护落后,导致进一步保护,陷入“保护陷阱”;随着产业发展成熟,狭义的产业政策就应该慢慢淡出。因此,市场化方向与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对立的,市场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的退出。

重新思考产业结构体制设计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原国家计委主导产业结构的情形相比,最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市场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第一,政府追求GDP增长目标,一再沿用业已表明不再适合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的产业结构;第二,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直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存活着;第三,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在1996-2007年间,关税保护和非关税保护(各种进出口配额管制)都是着眼于对国有企业集聚的产业进行保护;第四,每当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政府总是出台各种产业保护的清单,甚至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高新产业”、是否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审议权都归属于国家科技部。这都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走出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决定产业结构的体制设计。

其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完全可以让市场作为决定性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既然产品由企业选择,企业是按市场价格和盈利原则来选择产品生产、决定究竟是与其他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还是选择生产异质品,那么,作为企业集聚的结果的产业,当然也可以基本上由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和调节。在经济中,最活跃的变量是两个:一个是人的偏好,偏好变化会引发需求发生变化;另一个是生产的技术条件,技术变化引起新产品层出不穷或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贸易成本。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本质上是由新产品的出现、新生产方式的出现、拥有新技术的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的出现所引发的,这些企业一旦主导了某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就会具有比较优势,使资源从其他旧产业向这些新兴产业转移,进一步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一个由偏好与技术变迁引起、由企业为适应这些变化而在产品和生产方式选择上作出的调整而累积起来的、由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集聚所发生的创造性产业革命与创造性破坏相混合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是很难预测和事先安排的。

强调产业结构应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并不是取消政府在产业结构重塑与调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若完全依靠企业对需求变化、技术变化和价格变化自发地作出反应,则可能会发生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因为单独的企业决策人在面对偏好变化、技术变化时,也许意识不到这类变化的深刻含义。其次,即使单独的企业家意识到上述变化,想在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上作出反应,也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调动不了多少资源。再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对于一个深陷于传统产业里的单独企业来说,面临新的产业结构变化,可能会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而抵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确立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向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转变时,政府的参与和调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仍然是必要的。

但在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政府的产业政策及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会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变化是应该加以注意的:第一,政府在产业结构的重塑过程中,应该恪守公共服务的定位,政府对于产业投入的参与,主要限于国防工业、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的早期研发和绿色环境工业。第二,政府资本对其他产業的投入和投资,应通过国资投资公司进行,引导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三,政府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应遵守由市场选择的原则,尽可能减少由政府部门来确定“高科技”、“新兴产业”的所谓标准,避免制造出一大堆假成果、假专利。第四,进一步减少和清理各种“产业优惠”、“税收优惠”和“信贷优惠”政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应主要通过“社会资本”的形式来实施,即为社会公平竞争提供可信、公开的服务平台,设定各种规范,使企业之间、交易者之间的联系更简洁、更有效。第五,尽可能淡化政府扶持的产业清单,以减少形形色色的“产业政策套利”,让产业分析和产业结构分析渐渐成为一种日常的非政府政策的商业投资分析业务,为企业选择产业定位服务。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作者:平新乔

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篇3:

全球范围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摘要]受诸多因素影响,2014年我国房地产业疲态显现,其是否能够在宏观大局下顺利转型升级,继续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还是继续沿着逐步减速的进程前进,是本文所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1.084

1全球经济背景

从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25%,仅高于2001年、2002年、2008年、2009年这四个近两次经济或金融危机形成的谷底年份。2014年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分化的发展态势。另据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2015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由于各国内部结构差异明显,世界区域发展更趋分化,但总体有望维持低增长态势。作为2014年发达国家中经济复苏状况最为良好的大型经济体,美国经济增长有望继续维持稳定,虽然劳动参与率短期不会明显改善;欧盟经济将持续长期以来受高失业、低通胀和结构问题的影响,复苏乏力,而欧洲版QE的推出和欧元贬值、西班牙等南欧经济恢复稳定;消费税率提升引发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效应使日本经济在2014年高开低走,2015年该效应已逐渐减弱,预计日本经济将低位增长。新兴经济体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不断下滑的油价和欧美的制裁使2014年俄罗斯全年卢布汇率下跌超过50%,通胀率几乎达到10%,经济增长仅约1%。而其他新兴经济体巴西、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同期均无法避免走下坡路和衰退的命运。

2014年中国的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的新纪元,在这一年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得到保持,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得到创新,政府通过对经济进行针对性的预调微调,使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得到了持续和保证。与此同时,在各个领域推进的改革措施,使改革的红利得到有效释放,“简政放权”等各项举措使市场的动力被激活,提升了经济内涵与质量。据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在短期内,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会充分体现。在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下,国内消费基本能够保持稳定,受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美国等大型经济体制造业复苏等因素影响,投资、出口增长幅度减弱。

2我国国内房地产现状

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双重作用下,一向在中国处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的房地产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连续已下跌近8个月,房价下跌的城市有68个,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比2011年增长了1.3倍。此外,2015年1月份的成交量环比12月整体下滑了20%以上,重点城市则下降30%以上。各种数据综合显示,全国楼市调整的步伐远未停止。

3房价上涨的原因

截至2013年6月底,根据国家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中的抽样审计结果表明,108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占比高达37%。房地产业的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资金密集型的性质。使房价迅速上涨的是过量地涌向房地产的社会资金,进一步演化成经济的结构性难题,部分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供应的缺乏便是其中的突出表现之一,导致的结果除了经济下行能力的增加外,还包括新动力和社会产出的降低;与此同时,也导致全社会存量金融资产被盘活的进程非常缓慢,以及金融市场阶段性的流动性紧张,趋利资金也在巨大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刺激下不断地注入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高度相关联、使宏观经济金融潜在运行风险增加的,还有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

4房价上涨的影响及现状分析

4.1房价上涨的影响

国内各界人士分别从不同层面分析持续高企的房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学者著书论述,中国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刚刚才取得贫富差距的缩小局面正在被涨声不断的房价抵消掉。而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房价的增长似乎越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来源,国内各阶层主要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五项,房价上涨至少可以增加持有者的财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因此,经济学教科书对于资产价格上涨加速收入分化的原因,是这么解释的:中国高收入阶层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此外,才是他们与其他社会阶层同样拥有的工资性收入。这就可以解释资产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加速了各阶层收入的分化。

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稀缺(包括土地与住房资源)的角度来看,非常有必要大力提倡理性经济的住房消费观念。同时,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不可避免地加重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实体经济经营不振,从而降低社会经济活力。阻碍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比如“税收”效应,源自过快上涨的房价,并且变相刺激房地产市场,造成泡沫式虚假繁荣等,如果从这些观点进行推断,让房价回归理性是房地产市场从非理性的极速扩张向相对平稳的阶段过渡的必由之路。

4.2房价上涨后的现状分析

2014年第四季度国内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些许回暖迹象难以改变自2014年初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它完全属于市场自发行为,深刻地反映出房地产市场运行存在的巨大风险,也表明了房地产业继续较快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基于此,不远的将来不得不面对的境况之一是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步失去它在很长时间里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大影响力。除非能够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等国策的过程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进一步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保障性住房既能够改善民生,也能够促进经济较为良性增长,其中也包括对宏观经济将起到积极正面影响的棚户区改造投资等重要民生工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阶段的到来,使文化、旅游、教育、养老、医疗、体育等消费及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的地产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政府应适应居民需求结构的变化,采取政策措施,促进这些民生领域与房地产市场的协同发展。此外,通过科技与房地产的相融合,用高端、创新科技改造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互联网促进房地产融资、开发、消费和服务,带动经济增长。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国内各级政府所能做的,应该是选择恰当的时机推出正确的房地产市场引导措施,沉着应对房地产市场回调将给整个市场带来的短期震动,并且尽量使回调过程平稳缓和。同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房地产市场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更多的政府资源用于营造良好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改善社会民生,通过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创业热情,寻找新的助力点推进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项峥应加快调整房地产利益关系[N].经济参考报,2014-01-07

[2]徐洪才中国2015:经济形势分析、展望与建议[N].经济日报,2015-03-25

[3]黄志凌世界经济增长与新科技革命[N].人民日报,2015-03-03.

[4]倪鹏飞住房将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N].经济参考报,2015-01-09

作者:尤嘉

上一篇:商务合同管理论文下一篇:财政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