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后勤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医院后勤生产部门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实现人员合理分流的有效途径,在医院后勤事务运行及后勤保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食堂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等,其功能是保证全院医护人员和医院病员饮食方便、安全,搭配合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现代医院后勤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医院后勤管理论文 篇1:

建立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路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院提供的服务越来越高,极大的改善了病人的生存环境,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提高。而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医院要想使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顺应现代医院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后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才能积极面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形势。基于此,本文对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仅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一、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必要性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有助于精简医院组织结构。在当前社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如果医院忽视对社会信息、资源和服务优势的利用,那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医院后勤社会化是必然选择,有助于精简结构,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切实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其次,有助于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消耗。如何能够以低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始终是医院经营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医院能够整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避免资源闲置浪费。人力资源作为医院长远发展的基础资源,如何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服务质量,对于提升医院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存在问题

(一)医院后勤管理缺乏行业标准

医院后勤承担着医院的建筑规划、院内绿化保洁、水电暖的维护、膳食的供应和管理、房产维修及改扩新建房屋、办公家具耗材等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及配送,专业众多,有些专业具有各自归口的行业强制性规范,比如电梯的运行、安装,基建、房屋的管理,燃气、电力的运行等,但仍有一些专业并无明确的标准,如关于保洁,至今尚无针对不同保洁区域、不同客流量的“保洁人员配置标准”等。因此,医院后勤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各专业的管理,除必须遵照国家各类强制性标准外,还应该依经验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

(二)现有的后勤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近些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医院后勤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导致后勤管理工作开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目前很多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处于高消耗,低效益状态,不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医院后勤管理经费开支明显增多,然而却没有取得预期工作效果,事务越揽越多,后勤服务摊子越来越大,服务质量却不理想,无疑增加了医院运营成本,这十分不利于医院长期发展。

(三)后勤改革对社会化服务企业依存度过高

由于医院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点多面广,现有人员老化、层次低下,导致很多公立医院将后勤管理工作交由社会化的专业公司完成,但由于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起步较晚,针对医院的社会化服务公司数量较少,且水平、规模参差不齐,加之我国对医院服务的标准、规范欠缺,使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工作。

三、建立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医院后勤改革的政策、法规体系

要想深化医院的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就需要以完善的政策与法规作为实施基础,其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时,要注重相关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适合我国医院后勤管理情况的管理标准,促进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另外,还要明确医院后勤管理与一般物业管理存在的区别,界定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最后,制定后勤管理专业人才认证机制,保证后勤管理人员能够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二)后勤社会化

想要节约后勤管理成本,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就要打破传统后勤管理模式,想要裁减后勤人员,减少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后勤服务费用,应进行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即利用社会力量向医院提供后勤服务。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节约后勤管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后勤管理难度。委托外包就是很不错的选择,可采用委托外包的项目有:洗衣、食堂、保洁、电梯等等。通过外包方式可解决医院后勤人员随着工龄增长不断涨工资,工作效率却下降的问题,更能够解决大量退休人员的巨额负担。但在实施委托外包策略时,医院必须严格对委托企业进行审核,严格考察,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委托企业资质往往决定着医院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甚至影响医院服务质量。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

医院后勤是整个医院、尤其是临床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医院的事情,更是后勤部门的份内之事。一是控制后勤人员总量,调整后勤保障人员的结构,引进专业性管理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要增加医疗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师、技术水平过硬的水电维修操作工;二是加强中青年人员的培养及相关学科建设,对于医院后勤技术骨干要求有培训、有考核、有提升通道;三是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四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强化后勤人员主人翁精神,尤其是医院后勤临时用工人员,更需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构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追求。

四、結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为了谋求长远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应该建立更具现代化特色的后勤管理体制模式,利用制度对后勤管理进行约束,利用管理人才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从而推动医院后勤社会化建设,为医院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萍.简析建立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路[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

[2]陈新刚.建立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路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6(2):148-148.

作者:王建新

现代医院后勤管理论文 篇2:

医院后勤食堂管理浅谈

【摘要】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医院后勤生产部门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实现人员合理分流的有效途径,在医院后勤事务运行及后勤保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食堂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等,其功能是保证全院医护人员和医院病员饮食方便、安全,搭配合理。使医护人员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诊治和挽救病人生命的工作中去,使病员能早日康复。医院食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有不可估计的后台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医院食堂管理水平,是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医院食堂;人才建设

医院食堂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医疗科研人员和住院的患者,现代化社会中,医院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应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多元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食堂工作也应顺应时代要求,新形势下做好医院的食堂工作,需要不断深化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食堂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规章制度,梳理其中的条款,细致制定符合本医院食堂的岗位职责,食品安全法则,遵照医院招标领导小组确定的供货商中购买食堂所需的物资,食堂内部建立食品询价小组,由1-3人组成,每周询查蔬菜价格,每月肉类价格,每季小食品价格、每半年米、面、油、干杂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坚持索证制度。肉类每天一票。其它票据应该在有效期内,经常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医院感染科老师检查食堂工作,找出不足地方,及时改正[1]。

2加强食堂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医院对食堂的工作高度重視,选派有经验和敬业精神的人才充实到食堂管理队伍中去,把食堂工作人员的职称,考级纳入考核范围。关心其切身利益,调动其积极性,定期组织食堂职工集中学习,传达医院的最新精神,医院的发展方向及医院动态,请医院院感科及食药局有关专家教授到食堂讲课,提高大家的思想水平,操作技能,安全意识(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进行等级和职能考试。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大局[2]。

3实施科务会制度,加强与医院科室的沟通和联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全食堂每三个月一次)。每周一早上8点,食堂各组组长集中开会,传达上级和医院的指示和决议,上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这周工作中要达到的目标(PDCA模式指导工作)。同时与临床科室互相沟通(电话、邮箱等),及时有效收集各科室的需求(服务态度、菜品质量、物品价格等)。把处理问题的意见反馈给相关科室,深入病房、门诊和科室了解临床一线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缩短与被服务之间的心理距离,对我们后勤食堂员工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在“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3]。

4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4.1食堂改革之路食堂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解决运行过程中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状况,推动成本核算,能源节约,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4.2食堂的工作要从一点点小事抓起,从苗头抓起,食堂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4.3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菜价高时(节假日、极端天气时)调整菜品的比例。

4.4设备维护措施冰箱、冰柜使用频率高,日常工作中清理爱护冰箱,减少维修费用,延长其寿命;厨具的日常维护和有效管理。

4.5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食堂的规章制度,明白什么是该做、不该做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怎么做。

4.6增加主、副食花色品种,职工窗口菜品变化和质量的提高,改变售饭方式、增设窗口、扩大就餐面积。

5实施信息化管理

食堂数字化是医院信息化发展之一,信息技术支撑现代医院后勤管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化建设,依托电子信息平台和网络资源优势,利用信息通道,建立(信息走廊)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为运行环境的全面优化提供有力保障,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以医院局域网络为平台,OA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了食堂内部的资料共享,随时可了解每天进货数量,品种金额,食堂就餐人数、收入、支出及每天的菜谱等,全面了解每天食堂经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把不良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升食堂的保障能力和应急能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龙莉文.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1,11(2):128-129.

[2]薜志敏.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设想[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

[3]刘金辉.浅议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6):101-102.

作者:谢扬

现代医院后勤管理论文 篇3:

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分析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普遍实行,要求医院后勤中心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变化。预算管理能够协助医院后勤中心实现经营目标良好的管理方法,在运用中时常会出现如预算管理认识不够、统计口径不一致、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的开展质量。

关键词: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医院后勤中心是保障医疗活动顺利进行,开展的相关医疗辅助服务工作。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普遍实行,要求医院后勤中心主动适应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变化,不断改进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单位经济效益。预算管理作为一项良好的管理方法,目前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获得广泛运用。医院后勤中心运用预算管理方法,为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对预算管理意识不强、统计口径不一致、预算约束力不够、管理信息化滞后等问题,使得预算管理实施效果受到影响。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寻找到对策解决问题,提升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质量。

一、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医院是差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其附属的二级单位医院后勤中心,医院给予的政策扶持,业务范围主要为医院提供医疗辅助活动。如陪护人员管理、停车场管理、餐饮管理等。经济上自收自支,能够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参与市场竞争较少,加之医院管理层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够,认为单位只要收支平衡有结余,能够正常运转就可以了。财务人员缺乏相关预算管理知识,导致相当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预算管理或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二)预算编制口径不同,业务部门参与不够,预算数据不准确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时间和实际统计时间口径不一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沟通,业务部门对预算管理参与不够,预算编制的数据不准确,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数据不可比,无法进行预算分析和考核。

业务部门预算编制人员为了提升自身的利益,也极为容易借助预算编制的机会,放宽部门预算标准,或为了计算方便,根据上年度数据增加一定比率,缺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管下年度支出是否发生,根据以往经验,拍脑袋做决策,结果导致预算和实际发生出现很大偏差。

(三)预算控制系统不健全,预算管理缺乏刚性。

预算控制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时缺失相关管理体系,对未来经营活动发生的收入、成本费用、结余各环节监控不到位。例如:收入环节没有按收入预算目标管理,服务项目没有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服务项目价格制定不合理,导致预算收入不能实现;费用开支审核未按照规定的标准开支,未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出现无预算开支、超预算、不符合审批程序的开支;预算调整没有根据单位的内外环境变化和国家政策要求,没有履行审批手续,随意调整预算;预算管理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数据统计量较大,分析、考核全部由人工核算,准确度和效率较低,导致预算约束力不强。

(四)预算分析简单,没有深入问题展开剖析

医院后勤中心的预算分析大多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如预算收入、支出的分析,侧重于定量分析,事后分析。定量分析可以计算出预算指标的变动大小和变动幅度,获得科学的分析数据。在对单位运营状况进行预算分析时,往往只将预算数与实际执行数的差异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而对于差异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预算分析仅停留在表面,无法解决单位经营中实际问题,预算管理作用发挥不出来。

(五)预算考核体系不完善,使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

预算考核体系包括预算考核机构、预算考核制度、预算考核目标、预算考核方法、预算奖惩方案、预算考核组织实施。这些内容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如果缺少任一环节,都会使预算管理过程出现偏差,失去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六)预算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

预算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会影响到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数医院后勤中心都未能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一般都由财务人员来替代这一职位,她们要身兼数职,既要进行单位财务核算又要管理单位预算,难以有充沛的精力来组织预算管理工作,极易产生消极对待工作的现象,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医院后勤中心加强预算管理对策及改进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积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公立医院可享受到的卫生经费逐年下降。医院为了自身发展而寻求降低成本办法,以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医院后勤中心管理层需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通过提高预算管理认识,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将制定、执行预算同后勤中心自身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和不断完善预算管理责任、组织、指标、制度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编制统一口径,预算数据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编制内容包括运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预算编制时,需与参与编制预算的业务部门沟通,统一预算数据口径,防止因统计时点不同或统计标准不同,导致预算基础数据出现偏差。预算编制实行“二上二下”的程序,对各业务部门预算进行综合平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形成单位正式预算下达业务部门执行。预算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主,把医院后勤中心所有业务部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

(三)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应当有效抓住控制点,及时发现差异,纠正偏差。各业务部门按照收入预算目标,根据国家制定的价格或自行定价收费,合理组织收入。业务部门支出应按照规定的开支标准和审批手续办理。严格控制无预算、超预算、未审批的支出。不随意调整预算,努力降低成本,合理调节资金支付,避免支付风险。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建立责任管理制度,每一生产环节落实责任人,出现问题首先与责任人沟通,高效、便捷,加强了预算控制。

(四)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预算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深人剖析

预算分析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及时检查、追踪预算执行情况,对业务活动开展运营分析,查找出差异并深入剖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清责任,抓住主要问题,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

(五)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使预算管理具有刚性

预算考核是对医院后勤中心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是对实施过程、效果的考核.促进单位经营目标实现。建立完善预算考核体系,可强化预算执行的力度,督促各部门努力完成预算指标,使预算管理具有刚性;同时对责任部门的预算考核,科学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调动医院后勤中心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提高预算管理的專业化水平

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征,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具有充沛的精力及时间,还需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以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对此,需引入培训机制,让预算管理人员参与至培训之中,以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与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感,能够以更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来投身至工作实践之中,实现医院后勤中心长远发展和不断进步。

三、总结

预算管理方法是以预算为标准的控制系统,是利用预算方式细化和实现战略规划的过程。医院后勤中心预算管理工作中,需本着全面、系统的原则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注意预算项目之间的联系,采用科学预算编制方法,结合信息化管理,来提高预算管理质量,最终实现医院后勤中心的持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淑梅,赵丹惠.我国大型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9):71-73.

[2]杨亚静.建立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路[J].管理观察,2018(3):151-152.

[3]徐元元,田立启,侯常敏,操礼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131-162.

作者简介:

王荔,安徽省立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安徽合肥。

作者:王荔

上一篇: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论文下一篇:器乐选修课与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