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生态学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健康的出版生态对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出版生态入手,提出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及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版生态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版生态学分析论文 篇1:

高校教材中的逆向淘汰及其对策研究

 运用生态学原理,从高校教材的出版生态系统角度提出了逆向淘汰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对策,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

 高校教材;逆向淘汰;对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每年的招生数已经从扩招前的108万增长到2008年的629万,在校生数从扩招前的340万增长到2 021万,各增长约6倍。与此同时,高校教材每年的初版品种从扩招前1998年的2 903种上升到2008年的13 371种,总品种则从7 529种上升到34 881种,各自增长了近5倍。高校教材的大量出版,打破了过去某些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品种缺乏、内容陈旧等问题,较好地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然而,高校教材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有些课程的配套教材以上百甚至几百种的规模进行低水平重复出版,而且这一现象已经普遍存在。比如,在新华书店《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2008秋》(光盘版)中,用“高等数学”作为关键字可以检索出教材(不含各类配套用书)513种—本科322种,高职高专191种(以“大学数学”作为关键字还可检索出部分教材)。以本科中的高等理工类为例,其205种教材(涉及34家出版社)中初版教材高达149种,特别是其中还有36种新书就是在当季出版的。同样,用“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制图”等公共课程名作为关键词检索,仅本科层次类的教材一般都在100种以上,最多的高达近400种,而且也是以新版教材为主。可见,在市场上已有大量同类教材的情况下,不少出版社仍在大量重复出版新教材。

这种状况已经使得一些出版社精品意识淡薄,越来越急功近利,这不仅不利于优秀教材的产生,也使得高校教材的发行市场竞争出现无序状态。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在接受《中华读书报》(2005年4月6日,第9版)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们的教材市场上存在着需要规范的地方,现在高校教材市场的无序竞争已经造成了某些优秀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得不到推广使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更是在《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6日,第5版)上撰文感叹:“精品教材推广为何如此之难?”

一、逆向淘汰的提出

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即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能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能力差的被淘汰。在完全竞争的规范市场里,这一规律同样发挥着类似的作用。据作者所了解的情况,在国外的高校教材市场,优秀教材往往占有较大的市场。比如在北美地区,采用N. Gregory Mankiw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5th Edition)的高校已经从刚开始时的300余所增长到现在的600余所,Richard C. Dorf的《Mordern Control Systems》(10th Edition)也是被400余所高校采用。

而在笔者所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某些优秀的经典教材虽经多次修订和不断完善,而且配套有完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可供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但其市场份额不仅难以增长,有时还会被大量重复出版的教师自编教材替换。而且这些自编教材许多是平庸之作,存在抄袭拼凑,有的错误百出。自编教材种数的不断增长,已成为优秀教材推广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平庸的教材甚至少数劣质教材挤占了高校教材市场,从而导致本应使用优秀教材的地方却使用了平庸教材。

本文将高校教材市场中出现的这种优秀教材被平庸教材取代的现象定义为高校教材的逆向淘汰。

二、逆向淘汰的原因分析

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一个物种必定生存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之中,其中既要有生产者、消费者,也需要阳光、气候等非生物环境。高校教材的出版生态系统也是如此,而且,出版社和教师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生态学上所说的互利共生关系。

1. 平庸教材有产生的土壤

(1)出版社的利益驱动 高校教材的出版具有投入小、见效快、进入门槛不高的特点,而且团体购买量大、用量连续稳定、回款有保证且易于收回。加上高校的扩招,这一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全国向教育部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出版社高达271家,约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一半;申报总数达23 623种。出版社纷纷看好并借机大肆圈地,甚至进入从未涉足的学科专业。有些出版社虽然进入高校教材出版领域的时间不长,但其可供品种在短短几年之内就高达上千种。

本来,优秀教材的锤炼有一个过程,这些新出版的教材很难和市场上已有的经典产品直接竞争。于是,出版社占领市场的竞争手段就变成了让作者自编自用甚至群编群用新教材,以替换以前所用的其他出版社的优秀教材,这一手段甚至也是一些教材出版大社、名社的组稿方式。在质量方面,因为担心增加成本、打乱出版周期等原因,个别出版社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安排专家外审来进行质量把关,而且三审制也流于形式,基本上变成教师怎么写就怎么出版。

(2)高校教师的利益驱动 根据笔者的调查,不少省市或高校制订的职称评审条件中,教材的编写还是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有的高校,编写教材还计入年底考核的工作量。另外,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推进和深入,在各级各类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的评审以及各类基地、特色专业、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中,教材也是较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因为高校的扩招,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从扩招前的40.72万人猛增到2008年的123.75万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者仅12.56万人,其余的副教授(33.39万人)、讲师(42.08万人)、助教(25.02万人)均有晋升职称的需要,这也造就了巨大的教材生产者队伍。

一些教材编写者也知道自己编写的教材难以超过市面上已有的优秀教材,先天不足,但因为要赶在开学前用书、需要赶上评职称等原因,加上国内编写教材的学术风气不够严谨,抄袭拼凑、粗制滥造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调查中还发现,有些作者主编或参编的高校教材同时或相隔不长时间分别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对教材内容只作少量修改或表面处理;多数教材“继承”多、创新少,不重视甚至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现象极为普遍。

比如,教育部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2001年10月底对国内使用的力学基础课教材进行调研统计后认为:“有少部分教材自编著出版以来,基本上是作者所在学校使用,这里可能存在所谓‘职称教材’的问题”;“由于各出版社利益的驱使,出现教材出版发行过滥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优秀教材的推介和使用”。

2. 平庸教材有生存的空间

虽然平庸教材有了产生的土壤,但要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还需要有相应的生态环境。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高校教材选用机制,恰恰为其提供了条件。

(1)政府质量把关机制的缺失 新闻出版总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图书的质量分为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个部分。其中的第四条规定了图书的内容质量: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但比照这两条规定,我国公开出版的高校教材基本不会出现以上的违规情况。

高校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应有较高的标准。根据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的《教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探索》一文的研究结果,高校教材的内容质量包含4个二级指标及其分解的10个三级指标,占据了75%的权重,而装帧、印制等只占25%的权重。因此,尽管某些教材的编校、印制合格,但如果按照这个内容指标体系来评判,基本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新闻出版总署虽然每年对图书市场的质量进行检查,但很少涉及专业知识非常多的高校教材;就算涉及,也多从编校、印制方面来检查,对内容质量基本无法检查,对那些出版质量不高的教材的出版社没有太好的办法。同样,教育部及相关教育部门虽有评选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的举措,但没有直接管理出版社的职能,对那些出质量“不好不坏”、平庸的甚至劣质的教材的出版者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一矛盾亟待研究解决。

(2)学生没有选择权,学校缺乏有效监督 教材的购买和消费模式有别于一般的图书。一般图书读者认为不好可以不买,因此内容质量差的图书难以糊弄消费者。但学生作为掏钱买书的消费者和获取知识的使用者,选择教材时却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只能像患者一样接受医生开出的药方,无论质量好坏都要买老师指定的教材。有些自编教材虽然得以出版,但往往被出版社附加很多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参编者包销一定的数量,以保证出版社的利润。根据笔者多年来了解的情况,有的老师或学校甚至被要求一次包销3〜5年的用量。

出现这一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教师选书的自主性很大,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学校的失职,对于平庸教材流入课堂,学校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以至于任课教师很容易选用自编教材。

三、逆向淘汰的对策研究

根据生态学中的进化理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其进化的动力,生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则是进化的结果。通过满足教师的利益需求来大量重复出版高校教材以圈占市场,已成为某些出版社进化的方向,这也正是市场环境压力下的结果。

要扭转这一扭曲的进化路线,关键就是要使平庸教材不再具备产生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间。从出版生态管理的角度看,就是要通过行政手段调节竞争形式,提高高校教材的出版门槛。

当进入门槛低时,出版资源丰富,各个出版社都可以通过为高校教师大量重复出书来轻松地圈占市场。在生态学上,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资源竞争形式。而在提高出版门槛之后,职称教材之类的低水平教材的出版受到限制,平庸教材的出版资源会出现萎缩,市场的竞争压力会迫使出版社拿出高质量的教材产品来进行比拼。在生态学上,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相互干涉性竞争形式。

这样,竞争的形式就发生了变化,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上来。正如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使得这一市场虽然开放但并未出现像高校教材市场这样的乱象。

要提高出版门槛,还应该配套建立严厉的内容质量检查和把关机制。考虑到高校教材的特点,把关机制应建立在三个层次上:①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严厉查处出版平庸教材的出版社和教师;②出版社履行自身的把关职能,成为选择和传播优秀教材的主体;③高校建立制度,把好教材进入课堂的最后一道关口。

只有在形成立体化的内容质量把关体系之后,平庸教材才不再有生存的空间,也就不会有产生逆向淘汰的机会。

四、高校教材的非逆向淘汰案例分析:高校双语教材

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在高校内开设双语课程,并将其作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一个指标,各个高校均积极开展了这项工作。而为了满足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需求,国内众多出版社引进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和刚开始纯影印国外教材不同,现在出版社不仅给教材增加了中文导读和中文注释,有的还增添了中文目录、双语注释或是专有名词的翻译,更有的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删节和修改,使其更适合中国高校教学使用。这些出版社正是随着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深入,把工作做得越来越细,不断提升针对性,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国外原版教材,教材整体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

那么,为什么这一细分市场没有出现逆向淘汰的问题呢?

首先,这类教材的作者都是国外的,不存在和出版社的互利共生关系。而更为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是出版的门槛较高,引进教材一般都是成系列进行,需要出版社在人才、资金、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这从引进版教材集中在几家大社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就是高校双语教材在出版过程中配套有比较完善的把关机制:①出版社的把关。国内出版社都会聘请相关专家、教师对教材进行评审和遴选。②学校的选用把关。各个学校对选用双语教学教材都非常重视,甚至派教师出国进修。教师不可能为了职称自己编书自己采用。他们选书是真正出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③教育部的把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除了组织专家推荐一批双语教学教材,在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也有相关的检查。

总之,我们希望有关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校教材的出版门槛,并配套建设好高校教材的内容质量把关机制,彻底铲除低水平教材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促进高校教材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段博原.高校教材编辑工作内容与职责定位:从高校教材竞争力指标及产品分类谈起[j].中国编辑, 2008(1):22–25.

[2]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 陈香.低水平重复的教材缘何没完没了[n].中华读书报, 2007–11–07(10).

[4] 周蔚华.当前中国图书出版生态的十大失衡现象[j].国际新闻界, 2006(11):5–10.

[5] 张国.“山寨”教材满天飞,“马甲”一穿谁怕谁[n].中国青年报, 2010–01–26(6).

[6] 张树元.教材内容质量问题值得关注[j].科技与出版, 2005(6):31–32.

[7] 肖理.强化责任意识,保证图书质量:教育部直属在京出版社2006年图书质量专项检查综述[j].大学出版, 2006(2):56–58.

[8] 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教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2(12):19–22.

[9] 朱胜龙.编辑三审制:图书质量管理的软肋[j].出版参考, 2006(11上旬刊):10.

[10] 马丽娜.近10万字一模一样, 北大名教授“剽窃”国外名教材[n].江南时报, 2002–01–14(3).

[11] 王东, 卢静.高校双语教材:品种更多, 内容更趋本土化[n].中国图书商报, 2005–06–10.   ■

作者:段博原

出版生态学分析论文 篇2:

出版生态学初探

[摘 要]健康的出版生态对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出版生态入手,提出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及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出版生态学应当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层次研究出版生态规律,而以出版生态系统为研究重点,探索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出版生态;出版种群;出版群落;出版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俞 涛 王道平 张高明

出版生态学分析论文 篇3:

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体现了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在传统生态学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地理学思维的缺失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与应用的重要因素。鉴于地理学的重要性,应在教学中避免由基础薄弱带来的负面效应,注重学生地理学思维的培养,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倡导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实现最优教学。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策略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1],在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许多高等院校中“景观生态学”已成为相关本科专业或者是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在不同的高校专业设置中,“景观生态学”所处的学科地位不同,由于景观生态学学科交叉性和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其可出现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设计、资源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的不同体现了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差异,而教学中也往往出现由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新内容缺乏衔接,使目标课程设置呈现跳跃性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景观生态学”是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设置始于2013年秋季,以选修课形式被学生所接受,2015年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到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此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专业认识局限于传统生态学中由生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研究,缺乏宏观的地理视角,在面对不同时空尺度景观原理及景观结构与过程研究时表现出一定理解难度。如何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减少或避免因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景观生态学”教学任务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概念的产生来自于两个科学概念的结合,一个为地理学上的景观,一个为传统生物学上的生态。一般认为,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发展到生态学领域,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2]。按照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找出景观生态学的四个主要理论来源,分别为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科学[3]。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由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景观和区域, 其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反映出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由微观走向宏观的趋势,并最终用以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从其理论发展及学科价值上分析“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并兼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科交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与地理学、土地管理学交叉;与农学、林学及环境学交叉;与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交叉;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管理学、旅游学等交叉[4]。一言以概之,“景观生态学”在不同类型大专院校中的设置涵盖了与其基础理论有关的各个学科。同时其广泛性也暴露了在课程设置中的缺陷,如基于追求学科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并满足部分学生对基础理论应用性的要求,机械性的将“景观生态学”课程加入到培养体系中,忽视了该学科与同专业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之间的联系性,学生的专业基础有失平衡,导致学习热情降低,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地理学思维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与生态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与同一性,而景观生态学是二者同一性的直接体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圈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该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关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在进行地表过程分析、人—地关系分析的同时,还注重各种生态过程的模拟评价。从系统论范畴讲,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圈中一个系统及其周围的生物的以及非生物的物质所组成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需要或产生的所有物质都属于地理圈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信息与技术系统也纳入到生物圈研究中,从而表现出生物圈与地理圈的融合。由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叠合、研究方法的类同、研究内容的近似以及互为补充的需要, 使这两门学科相互联系成为必然[5]。地理学是探讨人地关系的科学,从该角度讲生态学本身是地理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当代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经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至整个生物圈,其中一些宏观领域的研究与地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景观生态学是将现代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度融合,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持,研究大中尺度范畴问题的生态学,因此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景观生态学不同于传统的生态学,其区别表现为传统生态学是以生物为中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景观生态学则强调以无机环境为基础, 以生物为中心, 以人类为主导, 正确处理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并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合理调控与规划。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但它首先是一个由不同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实体,并依据研究尺度不同其组成内容和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景观生态学坚持了自然环境这一整体的概念,秉承系统论和等级理论的原则,使各个地理要素得以综合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相互联系,克服了分析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空间异质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无一不体现了地理学的广域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此外,景观的研究尺度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尺度变化的同时生态学的格局和过程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在群落生态学部分的演替顶级理论中包括有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但如果考虑到尺度问题就会发现单元顶级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6]。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研究层次生态规律的尺度转换,即尺度推绎。尺度分析中涉及的粒度、幅度、范围等概念也无一不是地理学中所包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生态学中没有体现。

不仅在学科基础层面,地理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相辅相成还表现在地理学的新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也同时制约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景观生态学从诞生到现在已逾70年,其研究内容从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计算、景观演变特征的追踪描述,逐渐深入到对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意义的探索,同时注重尺度效应的研究,并进一步向景观的生态服务延伸[7]。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此时,新的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纷纷涌出,如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斑块顺坡连通度指数等。众多新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离不开定量地理学的分析方法,而在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对象数据的连续获取以及区域格局的对比分析方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空间景观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8],应用更加广泛,为景观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和景观管理评价提供了研究依据。

因此,在以人类行为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地理学思维是理解和解决景观生态学中的科学问题的必备条件,具有一定地理学知识背景的人才会为景观评价及景观规划提供更宏观、更理性的视野。

三、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的障碍

在众多学科交叉类型中,景观生态学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十分普遍,在具体学科体系中表现为在传统生态学框架中机械性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一定的分子、植物学、动物学知识积累有利于向生态学及不同分支学科逐渐深入,但离开地理学简单地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区域概念和大尺度的空间思维的缺失,从根本上限制了景观生态学教学的深入有效开展。

1.人类活动是导致景观变异与破碎化的根本因素。地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但传统生态学在认识不同生态过程关系中,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主导性,对人类行为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变化缺乏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景观进行分析时,忽略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再塑造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性,对教材中的内容只进行机械性理解,缺少发散思维。

2.地理学强调生态系统格局对地域的依赖性。地球各圈层中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内部的景观要素形态、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动态发展规律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景观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是综合的,表现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理论。这一点在传统生态学中未得到足够的表达,限制了学生对景观多样性的理解应用。

3.景观格局与过程是动态性。传统生态学只重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忽视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不能从历史角度看文明发展和景观格局演替动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生态平衡中未曾重视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实现。景观的时间演变是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双重作用结果,地理学中对区域历史过程的研究为景观生态过程的动态性拓宽了研究视角,并为景观的现状分析和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4.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是景观分析的基础。景观要素结构、镶嵌性格局、景观变化动态模拟等过程,无一不是运用了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此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技术也应用到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分析模拟和预测评价等环节,该方面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理论的实践,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提升。

四、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

鉴于地理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学科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各院校景观生态学设置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师范大学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其主要目的为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最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全局的视角看待景观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地理学基础,增强地理学科认同

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限制了理工科本科生对地理学的认识,因此从意识上提升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是形成地理学思维的首要任务。综合探究式及引发式学习,克服惰性心理,从问题着手,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形成地理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等认识,自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参与到“景观生态学”的学习讨论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契合本科生的理解水平

面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9]。首先要选择适合本科生接受范围的教材,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规划,选择教学侧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标识。其次,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分析教学的层次性,依次展开教学,对重难点辅以实践教学,避免由于基础知识缺陷影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足,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生态问题多尺度分析能力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内部及外部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内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地理学基本原理,重视人—地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等,突出人文关怀,在景观动态研究及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人的作用和需求,不拘束于具体的规范和指标。外部设置地理学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如“自然地理学”,“植被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以达到与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理论与实践并重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足以体现其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增加实践部分的操作。如通过课堂PPT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具体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亦可选择周围一定地域,通过实地测量与考察,对该空间内的景观类型进行规划设计等。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构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保证“景观生态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模型的建立拓宽了其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各领域的应用。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地理学、生态学等景观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参与具体景观生态问题研究,促进优良的教学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1-10.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1-5.

[3]肖笃宁.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J].地球科学进

展,1992,(7).

[4]何东进,洪伟,吴承祯等.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8).

[5]冯明义.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0,(3).

[6]张雪萍,张淑花.地理学学科体系下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3).

[7]陈立顶,李秀珍,傅伯杰等.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

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34).

[8]刘海燕.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学

报,1995,(50).

[9]张明如,温国胜,侯平等.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5).

作者:侯翠翠 李英臣

上一篇:标准化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档案馆历史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