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心得体会

2022-10-02

受到生活、学习、人和物的启发,我们会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思想。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课制作心得体会4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微课制作心得体会4篇

微课制作心得

我在学习、探索、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愿与广大热心微课的同仁一起分享、共勉,以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上好微课要做到“心中有生”,重在“启惑、解惑”

微课亦称为“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由此可见,微课主要有三大特征: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考虑学生有效注意的最大时长);集中说明或解决一个问题(唯一);教学目标明确(定向)。

“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从表面上看,我感觉“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时间,学生下课提前学习第二天的内容,上课时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问题。用专家的话讲就是从传统的“课上学新知,课下内化知识”翻转为“课下学新知,课上内化知识”。但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教学模式翻转的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重要的还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由过去“我教、你学”到现在“你学、互教”,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可以说“翻转课堂”打乱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用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更能适应孩子需求的方式组织了课堂,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组织,结果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原有的课堂讲授多,“翻转课堂”更加像一对一课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在教室巡回,回答问题、监控实验、探讨更深的内容,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有选择的学习、作业。翻转后的课堂能更好的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

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我认真进行了微课的标准包括其功能、时长、知识点讲解、注意事宜、ppt制作、视频画质等诸多方面的学习,最终深刻地理解了微课的功能:解惑而非授业。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上好微课要做到“抓住特点”,重在“为我所用”

1.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微课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微课设计要牢记“少就是多”。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到底选择哪些资源、哪些问题,进行筛选,使资源、问题都聚焦到目标的解决上。录屏时,不要认为越多越好。牢记“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少而精,可以把思想传达出去,而多了,则把核心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3.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微课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微课程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它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了信息终端(PC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了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利用教学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始终处于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正如翻转课堂首创者——美国山区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所感触的,“翻转课堂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再也不会在学生面前花费30分钟~60分钟来讲解。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倾心关注微课,认真研究微课,积极掌握微课的制作和应用,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为我所用。

三、录好微课要做到“抓住要领”,重在“简单实用”

要拍好微课,首先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内容很连贯的复述至少五遍,不结巴为此。再拍时,就不会心中没底了。五分钟时间过得非常快,所以微课内容不能太多,语言一定要精炼,总结方法要到位,使人听过之后印象深刻,才能算是一个较好的微课。录屏软件的运用比较简单,即使在录音过程中有任何错误,也可以从错误的地方重新录制。最后在编辑是将错误语段删除即可,而且录屏软件不存在清晰度问题,不用调整焦距,是较为简单的制作方法,但要录好微课还应抓住以下要领: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微课要实现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是用于学生课后辅导,并非用于课堂的教学,是为学生解决课堂上某个未能解决的知识点,是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手段,所以在录制的过程中不能讲得太泛,太啰嗦,最好是把要讲授的内容按一条主线展开,围绕着这一条主线突出重点,语言精炼而简明,用最短的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清楚问题。

3.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要有吸引性。如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可以用小故事引入、用实验引入等等,但无论你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力求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应具有学习指南、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把达成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应基于教学设计构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依然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依然要以问题推动学生思考。设计中,要以问题推动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避免灌输式,如让学生回忆小结,提问后留出时间,再出现答案,避免一次性直接呈现。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5—8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思路清晰,逻辑性要强,有创新,有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上海历史特级教师周飞老师认为:微课程不仅是知识,还要有情感。在录制时,尽量多使用“我们”等语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我的老师就在我身边”。也许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但是那种标志性的方言、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是有感情的,是学生感觉亲切的。而播音员的发音再标准,对学生来说缺少了感情的温度,学习需要情感的支持。

第二篇:微课制作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2018年河北省教师远程培训的微课制作说明,使我对微课制作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1.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遵照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强调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启发思维、开阔视野、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各种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 “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 “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4. 微课是用短小形式,先从一个细微点出发,基于一个细节深度追问。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追求的路,并不好走,虽有艰难与迷茫,但我会坚持不懈,会奋力拼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更应该努力向“学教并重”方面发展。

第三篇:微课制作学习心得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

微课的特点,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

1、微课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习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微课为其提供适量的认知负荷,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微时代泛在学习的要求,即网络数字化阅读和学习越来越倾向于片段化的短小的呈现方式。

2、教学主题聚集,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资源容量小。内容短小,教师容易把握教学重点和主线,教学目标易实现;且制作成本低,技术开发难度小,教师可以一个人完成“选题、设计、制作、拍摄、合成、发布”等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资源容量小,一般只有几兆或十几兆,易于网络传输、交流和应用共享,适合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进行自主性、碎片化学习。

3、教学内容精炼,教学设计精细,教学活动精彩。主题突出,内容精选,只聚焦于某个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强;教学设计精细化。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准、细致的划分,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形成一个“脚本式”的结构化的教学设计。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启发诱导、任务驱动、讲授内容与操作演示同步展现等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主要以视频拍摄或录屏的方式记录和表现)精彩生动,简短又完整。

4、资源应用面广,适合不同对象,教学效果显著。微课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强,可以灵活地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情景中;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地学习的需求,既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听完课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第四篇: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XXX 我参加了微课制作培训。这次的培训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

然后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11.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and、f4v)、 MP3and Vorbis (ogg and oga)。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第五篇: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微课的制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在电大听老师讲课,在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秋思》,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