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联作制金融支持论文

2022-07-03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全县20个乡(镇)、161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50.05万人,其中拉祜族人口占43%,拉祜、佤、布朗等“直过民族”人口占45.71%,少数民族人口占79%。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茶业联作制金融支持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业联作制金融支持论文 篇1:

基于金融支持视角下的陕南茶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陕南指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西乡县是陕南主要产茶大县,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西乡茶产业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西乡茶产业的金融支持状况为研究重点,主要通过分析金融对茶产业支持的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金融在支持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可行性发展策略以促进西乡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支持;陕南茶叶;产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2.047

1 西乡茶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最美茶乡”西乡北依秦岭,南屏巴山,空气指数1级,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其独特地形地貌和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区位,孕育和滋养了极为珍贵的天然物种——茶叶。目前西乡县拥有生态茶园面积达到31.2万亩,茶叶总产量超过13000吨,年增加劳务收入2亿元,茶农年均增收近800元。其中近10万亩茶园通过了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产品的认证,有15家茶叶企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为省级龙头企业,有1个国家驰名商标,15个省级著名商标,其中鹏翔牌茶叶跻身“2015年度中国茶叶十大品牌榜”。鹏翔、午子和汉南等知名茶企都在西乡拥有集茶园种植、产品研发、成品加工的基地。

从表1可看出,近年来西乡茶叶的产量逐年上涨,自2015年来,由于各茶企、茶厂着重于制茶工艺的提升和老茶山的升级改造,加上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使茶叶产量有所下降。在政府和茶叶局的宏观政策和技术引导下,各茶企与制茶工厂引进了有高科技含量的43条茶叶清洁化生产线,使茶叶生产精细化、标准化,使精制茶的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西乡县 “茶、猪、烟、菌”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的茶产业,产值逐年上升,对全县整个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尽管西乡茶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经过实地走访得知,西乡茶产业长期缺乏资金的支持,茶叶在供应链上从原料的供应到最终的销售上始终不配套。西乡的很多茶山地处高海拔地区,加上大部分茶山年代久远,客观上限制了茶叶的产量。因此,很多茶企、制茶工厂或茶农在升级老茶山或开辟新茶山时往往因缺乏资金,改造的速度缓慢,影响了更多的企业与茶厂进入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乡整个茶产业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2 西乡金融对西乡茶叶产业的支持现状

2.1 茶产业对金融需求的现实状况

茶产业要想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和现代化的高盈利水平,就要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力度。由西乡县年度《小企业统计年报》和《规模工业运行情况公报》分析可知,当前西乡县的信贷规模增长缓慢、融资渠道单一,多数中小茶企都面临流动资金周转、短缺等问题,从而导致了茶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西乡县重点企业资金需求的监测情况见图1。

根据西乡县经贸局对100多户重点企业进行监测的情况表明,70%以上的企业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上主要以银行借贷、自筹或出让公司股权以增加股东的筹资方式为主。多数茶叶企业受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资金的渠道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融资困难的问题导致一些茶企在引进和建设先进制茶工艺技术的项目工程上进展缓慢,取得的成效不显著。而茶企以股权融资为主进行直接融资的比例非常低,除个别企业的内部融资以外,在外部融资的环节上大部分都依赖于银行的贷款,加上原本资金供给与需求双方都存在着信息不通畅、不对称问题,导致了茶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度提高。

2.2 金融对西乡茶叶产业的支持现状

目前,银行对西乡茶产业较为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更多地倾向于大茶企,在西乡有39家茶企业,另外个体户茶商有200多家。据秦巴茶市的个体户老板介绍,对于他们这样的茶叶专卖店来说在茶叶市场的经营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的问题,向银行贷款时往往会遇到贷款难、时间长、程序复杂的难题,在市場风险面前因难以应对而面临倒闭或错失良好的商业机会。

从图2可以看出,在西乡县2011—2015年城乡居民存款和贷款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各项贷款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居民的储蓄存款量与各项贷款额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而各项贷款内中长期的贷款逐年下降,2015年下降得最为明显。综上所述,西乡的银行业对地方企业的融资力度有待提高,对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的茶产业要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近几年,陕西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陕南的茶产业当作继苹果产业之后的第二大农业产业来抓,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茶叶专项资金每年达到1亿元。西乡县政府对地方茶企给予实质性的扶持力度每年都在加大,2016年兑现资金354.98万元用以支持和鼓励地方企业在出口、贴息、技改和培育等方面。政府积极组建县 “诚信贷”投融资公司,为政府、银行和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目前有33家企业加入“诚信贷”,认缴金额共计1730万元,而有意向的贷款量达到1.74亿元,也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实际需求量。尽管西乡各级政府不断地投入资金来支持地方企业的发展,但县域企业的总体数量基数大,具体到从事茶产业的公司、茶叶基地、家庭农场和茶厂身上则显得力度有限。在西乡茶产业的发展中民间资本缺少活力,一般以小额放贷资金为主,社会的资本比例参差不齐,而较大的资金需求量则难以供应。

3 金融支持不足的成因分析

3.1 受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些茶企在树立企业价值观念上出现了偏差。由于县政府对茶产业的帮扶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使一些茶叶企业过度依赖于政府的扶持,以投机来套取扶持资金,导致茶企扩展市场的热情不够高涨。而在整个茶叶行业内各个企业则缺少抱团式合作共赢的观念,单打独斗的保守思想在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不再适用,不利于西乡茶产业共同“走出去”。目前服务于西乡茶产业的人才主要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为主,在茶企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思想观念和经济现状的影响使企业招人难或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缺少高素质管理人才,进而缺乏专业的知识,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在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产业扩张,使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从而造成资金短缺与周转困难。多数茶企业缺乏资本的风险意识和对金融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盲从性。

3.2 融資信息和渠道不畅通

由于西乡茶产业内的公司或茶叶生产合作社、制茶工厂以及茶山的分布具有“小、散、远” 的特点,使各个茶叶生产加工单位的行业信息交流不充分,大部分茶企因成立时间较短,信用记录不健全,金融机构对企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评估困难并且工作量大,使企业贷款的审批程序复杂,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资金发放速度。更有少数茶叶企业和茶农缺失信用,严重制约了自身再次贷款的机会,从而降低了茶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当地政府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于一些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发放事项有很多茶农对此了解比较少。然而保险业对茶产业也提供了安全保障,降低了企业和茶农在生产加工中的风险,一些相应的政策保险和财产保险中的多种参保险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企业与茶农因不可抗力因素而造成的风险损失,但大部分茶企或茶农对保险的意识不强,认识不够深,使投保力度不大。

3.3 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茶产业内金融信贷的产品比较单一,与金融服务茶产业相关的业务及产品的开发不够全面。目前,西乡农村的金融服务主要以存款、贷款业务为主,加上农村的收入来源原本就有限,使金融服务的业务拓展较为困难。然而真正服务茶产业并为其提供贷款担保的方式与体系也不够健全,由于西乡整个茶产业处于成长期,毕竟有一定实力的茶叶龙头企业占少数,而大部分茶企和制茶工厂规模小、发展不够成熟、实力较弱,缺少有价值的资产作担保,并且在茶企中一些固定资产的处理也比较困难,回收价值比较低,茶叶企业能够质押给金融机构而获得贷款的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较为匮乏。尽管西乡茶产业有1个国家驰名商标和15个省级著名商标,但是各大茶叶产品的品牌价值普遍较低,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也更不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因金融对西乡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西乡整个茶产业难以在全国乃至世界茶叶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份额,市场开辟举步维艰。

4 加强金融对西乡茶产业支持的对策

4.1 企业间要加强合作

西乡茶产业中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拥有的禀赋和优势,在行业间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进而节约企业的成本与费用。企业间还应相互协作、求同存异,定期联合举行各项活动来增加企业间的感情与信任,在达到共创互赢的效果时,为整个茶产业起示范效应,以带动茶产业整体发展,尽可能地惠及所有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茶商和茶农,服务好地方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共同设立联保联贷的责任与义务,以及风险补偿机制,拓宽企业间融资规模与渠道。

4.2 政府加大专项资金的监管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支持西乡茶产业发展的前期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对茶产业的专项支持力度。而对于资金的申请和发放等情况及时进行宣传普及,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和监督,保证全程公证、公开、公平,力求扶持资金落到实处,使鼓励具有实际的促进作用与效果。政府还应加大对西乡茶产业在国内外贸易中具有促进作用和在品牌建设中具有推动作用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茶产业中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优胜劣汰,共同推动西乡茶叶“走出去”。

4.3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银行应该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平衡放贷风险,严格风险评估,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效率。同时还要加强金融创新,丰富茶叶工厂和企业以生产设备、厂房、茶山等固定资产或企业专利、商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担保对象的方式进行融资。证券机构要积极培训茶叶行业的金融知识,为一些满足条件并且愿意上市的茶叶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指导,扩宽其上市融资的通道。保险公司与政府应密切配合,积极开发茶产业中政策保险的险种,并做好保险的宣传,提高茶叶行业内对保险的认识程度。

4.4 搭建融资平台,促进民间资本对茶产业支持力度

随着西乡茶叶企业的实力逐步扩大,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可以在茶产业内部成立茶叶发展基金,公司、个体茶商、工厂法人、产业生产合作社和茶农以会员的身份加入,基金主要用来扶持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工艺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的茶叶深加工企业,促进茶产业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上的进一步整合,推动整个茶产业在生产链上的进一步延伸,使资源得到完全利用和充分发挥。政府、银行与企业组建的诚信贷投融资公司基础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流入,壮大融资公司的资本实力,缓解茶产业内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

4.5 发挥茶业产业的集群融资优势

目前西乡县已经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的生态型特色食品工业园,园区主要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来带动其他传统特色产业资源的发展。西乡的茶企业应该充分借助工业园集群化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带动集群化内部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荣茂,常宇琛,李偬婕.茶叶产业融资问题研究与分析[J].福建茶业,2016(4):84.

[2]牛艳梅,郑宽明.基于资源禀赋的产业集群融资问题研究——以汉中茶产业发展为例[J].中国商贸,2010(4):93-94.

[3]魏芳.我国茶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福建茶业,2016(3):99-100.

[4]西乡县统计局.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j.snxx.gov.cn.

[5]严小丽.中小企业统计年报分析[EB/OL].http://xixiang.smeshx.gov.cn.

作者:张利军 杨文科

茶业联作制金融支持论文 篇2:

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全县20个乡(镇)、161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50.05万人,其中拉祜族人口占43%,拉祜、佤、布朗等“直过民族”人口占45.71%,少数民族人口占79%。截至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278户21.15万人,其中未脱贫8.5万人,占全市未脱贫人数的53.15%,贫困发生率高达19.84%,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

一、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大统筹协调,组织推动澜沧县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举措,助推澜沧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6.03亿元,同比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69.95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5.46亿元,同比增长18.47%,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739人次。

(一)有效发挥扶贫再贷款结构引导作用,加大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支持力度

采用“扶贫再贷款+个人精准贷款”和“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等模式,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2.58亿元,余额1.9亿元,累计支持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 24户,专业大户、一般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1520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3 户),精准扶贫效果明显。如扶贫再贷款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示范点——澜沧建梅茶厂通过发展茶叶、咖啡等种植产业和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带动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36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6000元。截至2018年12月末,澜沧县农村信用社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精准扶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45%和5.52%,分别比其运用自有资金发放的同类贷款利率低1.03个和0.16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有效降低。

(二)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1.加强政银企三方对接,着力满足特色农业基地金融需求。组织金融机构与农业部门推荐的澜沧县2018年6个产业扶贫基地依托实体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发放并新增意向贷款1.56亿元,占融资需求金额的96.89%,支持发展肉牛、生猪、柠檬、芒果、甘蔗、蔬菜等绿色生态种养业,涉及农户87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6户。

2.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依托澜沧县惠民乡景迈山古树茶和申遗,围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创新金融产品,助推澜沧县经济发展和直过民族脱贫致富。一是农村信用社在全省首创农户资产公证贷款,拓宽贷款抵质押资产范围。产品特点为农户用自身古树茶茶地、厂房、住房等合法资产抵押担保为前提,经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证明,村民公认,澜沧县司法局公证处对农户抵押担保承诺的事实进行司法公证,并出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文书,农村信用社依据公证文书承诺的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向农户发放个人贷款。2015年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66户1.9亿元,惠及或带动9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惠民乡67户0.79亿元,惠及或带动1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中贷款抵押担保难题,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农户脱贫增收致富。惠民乡芒景村布朗族村民南康用自家古茶园38亩、生态茶35亩及房产做公证抵押,获得农村信用社贷款发展茶叶种植加工,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并倡议发起景迈山古茶林诚信联盟,已有10户企业或合作社参与。惠民乡芒景村布朗族村民苏爱华用自家古茶园12亩、生态茶300亩及房产做公证抵押,获得农村信用社贷款发展茶叶加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104户社员、资产4000余万元。二是农业银行创新发放全国首笔以茶叶存货抵押的“七彩云南 普洱茶企贷”,辐射带动千家万户贫困户增收。该产品于2018年由澜沧县农行向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澜沧县产业脱贫标志性企业——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授信0.8亿元,余额0.5亿元。公司以产业带动方式与澜沧县25户合作社签订《茶叶购销合同》,与2个茶叶初制厂558户(含建档立卡户547户)茶农签订《协议书》收购茶叶,带动茶农人均年增收1.8万元。三是农村信用社创新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带共同保证贷款,有效拓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渠道。其特点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组成连带共同保证小组,农村信用社对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由连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共同保证责任。2016年开办业务以来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带共同保证贷款32户1.49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60户。

3.选择有意愿、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特色产业金融精准扶贫,拉长产业链条。如澜沧县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支持澜沧县骨干支柱产业——蔗糖产业发展,带动全县蔗区群众增收致富。2006年以来,累计支付蔗农甘蔗款12.6亿元,向澜沧县政府缴纳税款2.41亿元,平均每年带动蔗农增收300元/户以上。2013年-2018年榨季,累计向云南中云勐滨糖业有限公司提供4.5亿元贷款,惠及澜沧县1.2万多户蔗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95户,计1.33万人。

(三)积极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礎

2016年以来,澜沧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7.48亿元,惠及农户17439户,其中2017年以来发放2.02亿元,惠及4类重点对象2551户。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35亿元,惠及农户9704户34985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91户29151人次;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0.5亿元,支持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惠及19382户593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28.09%。建设银行发放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重点项目基金13.17亿元,已获批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贷款信用额度30亿元,并发放贷款10亿元。

(四)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支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017以来,澜沧县金融机构累计向54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24亿元,支持其发展生产;累计向412户有创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20万元,支持其自主创业。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0.9亿元,同比增长20.27%。农村信用社创新建立农户联络员信贷制度,聘用农户联络员154人,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普及、金融政策咨询、信贷管理等服务。

(五)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支付环境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截至2018年12月末,农村信用社为全县10.65万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10.14万户农户核定贷款33.48亿元、评定信用农户10.14万户、信用村22个,农户建档面、核贷面、信用农户评定面分别为99.92%、95.18%、95.18%,核贷金额增加7.62亿元,其中核贷面、信用农户评定面分别高于全市5.31和2.58个百分点,信用培育不断发展,信用评价机制不断完善。5家金融机构在澜沧县布设60个服务网点、2426台自助设备、200个“惠农支付服务点”,并建设22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了以“惠农支付服务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为主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供应网络全面覆盖有需求的行政村。

二、金融助推澜沧县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澜沧县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化时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基础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贫困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脱贫攻坚难度大。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仅77.95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4亿元、支出50.07亿元。人均受教育年限6.3年,其中拉祜族、佤族人均受教育年限5.8年,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产业基础薄弱

澜沧县山区面积占98.8%,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小、弱,产业链短,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可用于抵押担保的有效资产不足,社会化担保体系缺位,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的有效载体不足。2018年,全县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仅增长0.89%,余额仅占全部精准扶贫贷款的11.77%,全县6个产业扶贫基地仅带动0.53%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4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被农业部门认定示范社24个)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仅占1.23%。此外,未建立产业扶贫企业+带动建档立卡户名录,金融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受制约。

(三)易地扶贫搬迁推进缓慢

由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调整和变化较快,致使项目规划多次调整,且项目主体把握政策不精准,易地搬迁工作推进缓慢,导致贷款资金支付进度缓慢,滞留账户时间较长。此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有偏差,突出表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面积超标,部分搬迁点规划选址不合理,项目实施迟缓,后续发展措施不配套,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混用,原址重建,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

(四)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风险补偿金不到位。截止2018年12月末,澜沧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应到位2186万元,实际到位1300万元。二是发放成本相对较高以及执行基准利率,银行收益降低。三是享受扶贫小额信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多居住在偏远山区,无较好的产业带动,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加之长期“输血”的救济模式导致部分贫困户脱贫意愿较低,甚至对扶贫小额信贷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金融扶贫是国家救济,可以借钱不还”,“等、靠、要”思想严重。四是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种养殖规模较大或扩大经营意愿强,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额度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五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被调整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得再享受贴息,需银行与贷款户协商解决,或收回贷款,或利息由客户支付给银行,银行难与和客户达成解决方法,对利息收取方式难以进行调整,有可能影响贷款对象信用记录,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质量。如澜沧县金融机构扶贫小额信贷对象涉及83户372万元调整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存在這一问题。六是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但与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影响金融机构准确、有效、及时的获取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

(五)部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利息贴补等激励机制不健全

截至2018年12月末,澜沧县扶贫小额信贷、农村危房改造和创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仅到位34.38%,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应补贴利息仅到位93.91%,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农村安居房建设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分别缺口1261和1000万元。

(六)金融资源的有限性与逐利性客观存在

截至2018年12月末,澜沧县农发行、农村信用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占全县的86.33%,金融精准扶贫合力不够,农行、邮储、建行参与度有待提高。全县仅有5家金融机构,且乡镇服务网点以农村信用社为主,金融机构重心下沉不够。如澜沧县建行仅在县城有一个营业网点,人员少、业务覆盖面小,客户资源相对较少,业务发展受到影响,特别是乡镇业务的推广受限。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与扶贫项目预期收益、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户脱贫增收,金融扶贫产品契合度不高。农业保险品种少、针对性差、覆盖面窄、保险保障能力不足。扶贫贷款等多项政策性贴息贷款往往要求执行利率优惠,但多数存在金额小、客户散、分布广、居住地较环境差等特点,导致此类贷款发放和管理成本较高。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利差不断收窄,加之针对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税收优惠、财政奖励、费用补贴、金融监管等政策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助推脱贫攻坚积极性。截至2018年12月末,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存量林权抵押贷款余额0.82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占比59.57%。受国家林业政策的影响,天然林禁止采伐,无林业采伐指标,抵押物无法变现,林权抵押不良贷款处置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精准对接,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结合澜沧县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差异,重点支持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积极培育渔牧、林业、甘蔗、柠檬、咖啡、木本油料等特色产业。一是加快培育壮大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联合体等,加大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設,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民宿旅游达标户,引导市场主体走“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化经营之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立产业扶贫带动精准脱贫经营主体名录库,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施策。建立对带动主体的联合监管机制,确保借款人稳健经营,充分发挥带动脱贫作用。三是金融部门要精准对接地方政府扶贫攻坚发展规划,用好澜沧科技示范县建设平台优势,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中科院科技扶贫澜沧县项目清单,实现银政有效互动,科学精准扶贫。

(二)积极创新,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一是以景迈山普洱茶诚信联盟为试点,建设“金融诚信建设示范基地”,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助推普洱茶产融结合发展路径。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户资产公证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带共同保证贷款,支持具有产业链依托的“链条户”、与龙头企业签约的“订单户”、经营能力强且信用良好的“增信户”以及从事专业化种养殖的“规模户”,为脱贫攻坚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扶持。三是通过财政资金奖补、金融政策支持等正向激励方式,建立完善创业致富带头人减贫带贫机制,积极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发挥其带动脱贫增收致富作用。四是改进和完善差别化信贷管理。针对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特点,优化贷款供给结构,科学确定贷款期限、额度、利率等。五是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保险”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增加与自然灾害、养殖风险等有关险种。

(三)加强互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向扶贫

一是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好金融精准扶贫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发挥合力,精准施策,助推脱贫攻坚。二是健全风险防控和风险补偿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积极落实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政策,是否符合建档立卡户贴息应按发放时情况认定,而不是按贴息申报时期的建档立卡户情况认定,有效分散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建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提供融资担保,扩大带动效应。加快建立产业扶贫发展基金和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三是高效履职,科学选址,做好规划,注重新旧政策的平衡和衔接,保质保量实施新增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四是推进教育均等化,重视金融知识普及,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

作者:杨净捷

茶业联作制金融支持论文 篇3: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从2015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2016年“一号文件”,都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以往一味强调需求侧拉动经济发展的做法,旨在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金融业将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此,涉农金融业也将迎来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德宏州GDP为320.99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亿元,农业产业增加值79.85亿元、增长5.7%,第一产业增加值78.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0.7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现金收入102.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3.1%,同比增长12.9%;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20.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3.8%;农民纯收入总额为82.2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1.15%,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8534元,同比增加921元,增长12.1%。从结构看:一是粮食生产“十三连增”:2016年全州粮食作物生产面积218.5万亩(不含鲜食玉米),产量78.4万吨,同比增长1.2%,完成省下达计划75万吨的104.5%,实现十三连增。二是冬季农业:2016年全州完成冬季农业生产面积144.2万亩、同比增长17.0%,实现农业产值24.23亿元、同比增长25%。三是蔗糖产业:2016年度,全州完成新种甘蔗面积31.4万亩,占种植计划30万亩的104.67%。四是茶叶产业:全州茶园总面积稳定在35.44万亩,可采摘面积31.48万亩,有毛茶叶初制厂(所)498个,省级龙头企业7个,州级龙头企业18,专业合作社61个,获得QS认证的茶叶精加工企业36家。五是生物产业: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235万亩,投产面积50万亩,其中:咖啡累计种植面积 27.1万亩,生产面积19万亩、产量1.9万吨。六是畜牧产业:2016年全州畜牧业产值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完成年度计划28.5亿元的103.7%。七是水产养殖:2016年全州水产养殖面积11.92万亩,比上年增加5.54亩,增长86.83 %,水产品产量4.61万吨,同比增长0.15万吨,增长3.34%;实现产值5.89亿元,完成计划的102%。

(二)突出绿色有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突出粮、经作物“两手抓”,因地制宜确定粮食主产区及特色经作区,稳定水稻和玉米生产,鼓励引进、推广和种植优质品种,形成粮食主产区稳定、特色经作区集中的区域优势作物生产布局。建立粮饲分治的种植结构,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鲜食甜脆玉米、鲜食大豆等果蔬型粮食,促进粮食产品向商品化、产业化和高品质、高效益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支持企业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定单,确保加工粮源,打造优质“遮放贡米”等粮食品牌。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产品认证,强化证后监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覆盖。二是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择优发展咖啡、坚果、核桃、柠檬、油茶、蚕桑等特色产业,对现有原料基地进行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新植原料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物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的种养型、加工型、流通型和综合型生物特色产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特色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带动能力强的生物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集群。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创新发展生物特色产业产品加工业和商品贸易,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改造提升甘蔗、茶叶、橡胶等传统产业,建设优质生产基地。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冬季农业、高山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稳步实施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快改造中低产烟田,把德宏建设成为国际型优质烟叶战略基地、云南省烟叶后备战略基地和中式卷烟高端品牌核心原料生产基地。实施经济作物间的套种,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果、林菌、林药、林菜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积极稳步发展中药材,引导中药材生产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牧业。实施生猪生态循环养殖、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地方特色畜禽开发、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五大工程,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培育集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支持屠宰和熟食加工一体化经营,打造优质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圆梦集团芒市300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加工生产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大力推广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加工。积极开发利用小耳朵猪、土鸡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以土著鱼、罗非鱼、虹鳟鱼为重点,积极发展稻田养鱼,稳妥发展库塘养鱼。到2020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50%以上。五是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储等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合作、联合等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邮政快递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全覆盖。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体验和文化价值。建设一批集生态文化、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六是积极稳妥发展开放农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边民参与的模式和方法,培育壮大农业“走出去”主体队伍,支持企业积极稳妥到境外创办甘蔗、咖啡、水果等农业种养殖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现代农业合作平臺。七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与农科院所联合,搭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开展农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紧密衔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和效能。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行“互联网+农业”发展,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

二、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金融机构种类及服务手段日益多元

截止2016年末,德宏州共有15家金融機构、179个营业网点,2108名从业人员;13家保险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3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登记服务公司和2家资本管理公司。从机构分布看,全州金融服务业机构已经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小额担保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近年来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瑞丽南屏农村商业银行和芒市长江村镇银行等新型涉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设立,使德宏金融机构体系日趋丰富。336个行政村布放ATM机、POS机、转账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类电子机具18285台,伴随着现代化支付手段的普及,德宏州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鼓励金融机构贴合地方新型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一是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推出玉信贷、木信贷、红色信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服务当地新型农业。二是做好惠农支付的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德宏农村市场惠农POS的使用率。三是做好涉农信贷政策的宣传推广。四是将如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现代化支付手段,推广到农村市场,丰富新型农业金融服务的方式方法,提供金融服务“三农”的质量。

(二)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

紧密围绕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积极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0.63亿元,同比增长7.25%。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40.44亿元,涉农企业贷款余额184.4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73.47亿元,农业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8.3亿元,农业产业园区贷款余额2.61亿元。

(三)突出安全普惠,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改区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沿边金融试验示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广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由政府部门主推组建专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农业的合作。在全州范围内优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适时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互助担保试点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参保农户权益。鼓励保险机构因地制宜推出接地气的保险产品,鼓励农业保险市场化、商业化、基层化。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立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探索地方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配合银行开展贷款保险业务。二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风险补偿奖励政策,力争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不低于新增贷款总额的50%、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三个不低于”。积极发展“三农”金融,加快搭建农村产权管理服务平台,稳步推进“三权”抵质押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下沉、机具下沉、服务下沉,力争全州所有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制定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办法,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范围。制定实施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方案,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农民互助保险试点。发挥财政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杠杆效应,鼓励和引导成立专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016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0.33亿元,比2015年增加0.14亿元,增长70.24%;农业产业发展基金0.11亿元,比2015年增加0.1亿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0.08亿元。切实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独考核扶贫绩效,精准对接扶贫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信贷投入力度,强化金融参与脱贫攻坚战。三是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助推中小、民营经济发展。分解下达2016年我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600户的目标任务。严格按规定受理、汇审和拨付资金。截止2016年末,累计发放两个10万元贷款0.08亿元。继续加大对“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在州工信委门户网、德宏州两个10万元QQ群等媒体和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做了大量宣传,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册、宣传画、申报表格、知识问答等资料发放到5个承办单位和县市非公办(民营办)。组织培训2期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000余份。同时对德宏州重点企业进行融资需求调查。

三、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充实扶贫攻坚金融服务主体

2016年,德宏州成功引入成立了芒市长江村镇银行,为芒市“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贷支撑点,德宏州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也得到有益补充和积极完善;德宏州盈江县信用联社秉承“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的理念,在盈江县弄璋镇姐冒村购置房屋,投入177万元建成了姐冒社区自助银行;德宏州行政村自助银行的设立,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障碍,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可缴费,田间地头可转账,标志着德宏州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盈江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动我州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了“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定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坚持“以三农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全县金融支农惠农主力军,资产总额达50.6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33.26亿元;负债总额46.47亿元,其中各项存款45.54亿元;所有者权益4.17亿元。拥有员工162人,内设11个职能部门,1个营业部、20个支行,服务范围遍布城乡。在支持县域经济、扶持农业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鼓励和引导涉农信贷投入,“三农”扶持力度逐年增长

一是信贷投入稳中有升。伴随德宏州农业规模扩大和农产品日趋丰富,2013~2016年,德宏州涉农贷款逐年递增,余额分年达到183.43亿元、199.92亿元、243.31亿元和264.33亿元,分年增长8.99%、21.70%和8.64%,连续四年保持8%以上的同比增速,逐年稳步加大对地方农业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末,德宏州涉农贷款264.33亿元,占全州信贷总量的64.37%,同比增长8.64%;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9.6亿元,同比增长9.84%,年累计发放9.84亿元。二是惠农政策形式多样。德宏州积极响应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丰富惠农信贷支持政策,在用好原有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精准扶贫贷款、党员红色信贷、抗震安居危房改造贷款等民生信贷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创业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安居贷等信贷品种,用好用活惠农信贷政策,为地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积极促成州政府出台《金融支持德宏州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三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各阶层贫困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截止2016年末,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07亿元,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4.9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3018户1.28亿元,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292户0.13亿元。省联社德宏办事处与德宏州总工会联合举行“工惠卡”首发仪式,956名在档困难职工现场领取了“工惠卡”,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帮扶机制的有效结合,成为德宏州农村信用社“惠农卡”、“惠民卡”、“惠商卡”后又一针对特定对象的创新型特色卡种。探索支农再贷款运用的有效途径,实现支农再贷款与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发展。截止2016年末,累计向昆明中支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4.2亿元,全州支农再贷款余额4.6亿元,较年初增加3.3亿元。继续实施“支农再贷款+村官+合作社”的“户瓦”模式,解决山区农户启动资金匮乏问题,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三是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结合德宏州自然区位条件优势,重点扶持发展高原肉牛养殖,蔗糖、坚果、咖啡、核桃、辣木、油茶等高原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着力打造“优质粮油、蔗糖振兴、生态牧业、绿色林业、生物特色产业”五个百亿元产业,全州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生产总量、生产产值逐年递增,并被授予了“中国咖啡之乡”、“中国坚果之乡”、“中国贡米之乡”的荣誉称号。截止2016年末,全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0.54亿元,林果权贷款余额为3.3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21.35亿元,信贷食品贷款余额1.17亿元。

(三)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征信宣传。以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和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为契机,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扩大金融宣传广度和深度,提高农民群众对金融的认识和认知程度。截止2016年末,全州共建农户信用档案183806户,占农户总数的80.55%;核贷农户147670户,核贷金额为59.48亿元。已评定信用镇1个、信用村40个、信用组463个、信用户126764户,为德宏州农户享受金融服务提供基础。二是加大督促考核力度,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业务。扩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用范围,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在全州的应用推广,加大平台推广工作考核力度,按月通报平台推广进展情况,督促辖内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加速推广平台融资业务并取得积极成效。截止2016年末,全州共成交35笔平台融资业务,完成融资60.23亿元。三是依法开展征信管理,提升征信查询服务质量。着力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适时监测金融机构与征信业务相关的异议处理、投诉、诉讼办理情况,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主体权益。对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系统异常查询情况开展了现场及非现场审核工作,努力提高征信查询服务质量。2016年,完成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4796笔,企业信用报告986家,核实异常查询5898笔,并对涉嫌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行为予以纠正或通报处理。四是明确信用县试点建设目标,改善县域信用环境。为改善县域经济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建立规范有序的信用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融资难”问题,实现政、银、企、农四方共赢的目标,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促成德宏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德宏州信用县建设指导意见》,并将盈江县、梁河县确定为全州首批信用县建设试点。

四、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一)市场信息滞后,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被动

目前,农产品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明显上涨的阶段,农产品面临产量高、库存高和价格低的难题,归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面临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匹配,市场供需信息矛盾。如2015年,德宏州盈江县出现西瓜丰收,但销路不畅,任由西瓜烂在田地里,出现了农民丰年受损的情况;而盈江县连续几年价格低迷的马铃薯在2016年初以每吨4000元的价格备受市场青睐。农产品市场缺乏科学预测指导,与市场需求脱节,仅依靠农民“碰运气”生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疏通市场供需信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投向,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

(二)金融支持和农业发展特性脱节,信贷供给不能满足“三农”融资需求

一是期限不匹配。现代农业生产的厂房建设、农机设备、大棚设施等投入周期较长,部分种养植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期限。但当前金融机构开办的涉农信贷产品期限大都以1~3年的短期贷款为主,涉农信贷产品与实际需求期限错配问题突出。二是频率不匹配。农业生产多受制于农时,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明显。同时,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审批手续繁杂,并受制于信贷计划管理,难于及时提供信贷服务。三是信贷产品产需不匹配。受制于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和收益的考量,各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方式仍以传统抵押、保证、联保担保为主,信贷产品单一保守,仅为部分傳统业务提供基础信贷服务,缺乏对新型产业的技术抵押探索。信贷业务拓展不足,信贷产品的创新开发缺乏内在动力。

(三)金融风险保障不完善,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积极性

传统农业活动受制于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其本身具有风险高、收益慢的特点,与金融投资“三性”原则相违背。一是缺乏足质有效的抵押资产。当前,德宏州农村“两权”的确权工作已在辖内铺开实行,但由于德宏未被纳入国家首批“两权”抵押试点运行地区,加上涉农不动产评估、抵押和兑现工作开展的实际困难,动产抵押的管理办法尚未落实,导致涉农信贷抵押资产质量欠佳,为金融机构提供涉农信贷服务增加了阻力。二是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大,2015年,德宏州农险保费收入0.73亿元,已赔款0.59亿元,赔付率为80.9%;2016年,德宏州农险保费收入0.57亿元,已赔款0.28亿元,赔付率为49.84%,较高的赔付率导致商业保险参与意愿较低,保险品种匮乏,业务拓展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入积极性。

(四)农业组织结构落后,影响金融信贷支持信心

一是龙头企业弱。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目前,德宏州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3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仅有37家,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才有8家;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一家一户的种养模式还是德宏州农村生产方式的主体,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少,农村新型业态发育不充分,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的原料生产销售中徘徊。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金融机构投入信贷支持的信心。

五、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信息价值,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信贷”模式

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减少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成本,加速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信贷”模式,农村电商将成为联结农户和市场的重要通道和平台,涉农主体要主动通过这些平台,对不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时获取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信息,实现市场信息实际应用价值的转化,运用数据信息指导现实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积累基础数据和信息,调整农业投入方向。涉农金融机构方面,应加快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产品和制度、流程等方面探索和创新,完善银行服务模式,奠定金融提供“农村电商+信贷”服务模式基础,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二)金融服务要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是维持农业供需动态平衡

在经济改革发展阶段,农业供给侧的增长,应该更多地依靠农业存量结构改革、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制度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形成农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可持续的动态均衡。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消化过多的农产品库存,加快农作物加工转化为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要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农资成本限制等现实因素,要改变过去以低价赢市场的时代,需要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高端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農业。改进农业增量资源配置结构,逐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二是探索金融服务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供给效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利用金融力量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投入,合力打造开发特色民族风情旅游村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从根本上刺激农村经济活力。三是主动开发农业供应链配套金融产品。农业产业链由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产品收储、加工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构成。在农业产业链内,维系产业链运作的各个主体之间,例如农资公司、农户、合作社、农产品收储和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公司等,在产品和劳务等的交换过程中的各环节,形成农业供应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就产生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金融行业应主动创新,结合农业供应链营运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发配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挖掘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机遇。

(三)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要继续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加大征信意识宣传力度。优化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是增加农村信贷供给的基础前提。对守信农民给予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适当优惠政策,从而正向激励农民增强信用意识。二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工作。鼓励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增设机构,拓展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完善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加快客户需求导向型涉农保险产品创新,引导保险机构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网络,开辟客户投保、续保及理赔快速通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符合农村市场需求,让农村客户用得着、买得起的保险产品。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农业保险的合作,将农业保险的投保情况作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授权的要素之一,引导涉农借款人对融资抵押物、投资资产进行投保,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四)发挥金融支持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

构建德宏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扶持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小散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生产专业化标准、主动探索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农业资源价值和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广泛推广“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订单+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小、散农户迅速进入专业化规范市场,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效用。推动农村产业化深入融合,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作者:余丽群 戈夏

上一篇:社会化技能社会实践论文下一篇: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