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涉外礼仪

2022-06-29

第一篇:非洲国家涉外礼仪

日常礼仪,涉外礼仪

日常礼仪

1.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也是约定俗成的待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2.尊重的原则 三“A“原则

第一个A(accept)接受对方。第二个A(attention)重视对方。第三个A(admire)赞美对方。 3. 仪表礼仪四要点

修饰容貌 注意化妆

注意举止

注意表情 4. 容貌:

1) 发型:整洁规范 长度适中 款式合适

2) 男性发型 :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3) 女士发型 :头发束起,不要披散过肩

4) 脸部:男士:不要留胡子,注意修剪鼻毛、耳毛;

女士:不宜浓妆,不用怪异颜色。

指甲:不留长指甲,女士不涂颜色过艳的指甲油。 香水:男士:使用男士专用香水;

女士:应以气味芬芳、清淡为好

5.化妆礼仪:自然,协调

选用同系列化妆品,各个部位协调, 与服饰协调,避人 6.举止动作: 美观,规范 7. 站

姿

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

双腿并拢直立,脚尖分呈V字型。

两脚分开,双手合起放于腹前或背后。 8. 坐

姿

轻轻入座,至少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男性可略分开)。 对坐谈话时,身体稍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

如果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注意将腿向回收。 9. 蹲

姿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下。 10. 目光

交谈中与对方视线应经常交流,(每次3~5秒)

其余时候应将视线保持在对方眼下方到嘴上方之间的任一位置。 11.握手 1) 手位

手向侧下方伸出,手掌与地面垂直,手尖稍向下,拇指向前适当地张开,其余四指并拢向下

2) 时间

三到五秒钟

3) 力度

握力在两公斤左右 4) 伸手的前后顺序

地位高的人先伸手,女性先伸手,长辈先伸手,上级先伸手,老师先伸手 注意特殊性

接待客人时主人先伸手

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

一个人跟多人握手 : 由尊而卑,由近而远 ,宴会桌上顺时针方向 握手时,要说话,注意表情

禁忌 心不在焉,伸出左手 ,不可戴手套,交叉握手 12. 名片礼

1) 递名片:双手拿出自己的名片,将名片的方向调整到最适合对方观看的位置,不必提职务、头衔,只要把名字重复一下,顺序要先职务高后职务低,由近而远,圆桌上按顺时针方向开始,在用敬语:“认识您真高兴”“请多指教”等。

2) 接拿:应恭恭敬敬,双手捧接,点头致谢,并应认真的看看名片上所显示的内容,最好将名片上的姓名、职务(较高的职务)读出声来,然后细心地把名片放进名片夹或笔记本里。

3) 名片放在哪里?

衬衣左侧口袋或西装的内侧口袋。 口袋不要因为放置名片而鼓起来。 不要将名片放在裤袋里。 养成一个基本的习惯:

会客前检查和确认名片夹内是否有足够的名片 注意事项

如果是坐着,尽可能起身接受对方递来的名片

辈份较低者,率先递出个人的名片

到别处拜访时,经上司介绍后,再递出名片

接受名片后,不宜随手置于桌上

经常检查皮夹

不可递出污旧或皱折的名片

名片夹或皮夹置于西装内袋,避免由裤子后方的口袋掏出

尽量避免在对方的名片上书写不相关的东西

不要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

在接收了他人的名片后,也要记住给别人自己的名片,否则是无礼拒绝的意思。 双方同时递交名片时,应左手接,右手递。 索取名片不应直言相告,而应委婉的表达。“今后如何向您请教?以后怎么与您联系?”

反过来,不想给对方时,也应委婉的表达:“对不起,我的名片正好用完了。我忘记带名片了。” 比较恰到好处地交换名片的方法大概有这么几个: 交易法,激将法,联络法 13. 乘车礼仪 给女士让座。

乘坐火车和巴士时,如不拥挤,男士应先上车,接应女士或为女士找座位。到站后,男士先下,接应女士。

乘出租车时,男士后上先下,拉开和关闭车门,协助女士上下车。男士坐在女士旁边,或坐在司机旁边。

女士穿裙装时,如何上车? 拉开车门,先将背部侧向坐位,坐到座位上,再把双腿并拢一块收进车内,坐定,关上车门。 女士穿裙装如何下车?

车门打开,两个脚首先着地,双腿并拢,然后人再慢慢移出去。 14. 位次礼仪 走平路次序

客人不认路:主人或陪同在客人侧前方

客人认路:客人在前方

客人靠墙 上下楼梯

上楼梯:尊者在前

下楼梯:陪同或主人在前,尊者在后

如果女士穿着短裙,则相反:上楼梯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

下楼梯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

出入电梯

升降式电梯

无人驾驶:陪同人员先入后出

有人驾驶:客人先入先出

平面移动电梯:单行右站 15. 排列位次技巧

面门为上,居中为上,以右为上,前排为上,以远为上

涉外礼仪

1.国际礼仪通则

(一)女士优先

(二)尊重隐私

(三)以右为尊

(四)热情有度

(五)入乡随俗

(六)谦虚适当

(七)不宜为先

(八)信守约定 2.(一)女士优先

(1)参加社交聚会时,男宾在同时见到男女主人时,应该——先向女主人问候,然后再向男主人问候。当男宾进入室内时,须主动向先行抵达的女士问候。而——当女宾进入室内时,即使男士先到达,也应由男士先向刚到的女宾致以问候

(2)当主人对来宾进行介绍时,应该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然后再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3)在发表演说、讲话时,如果需要同时称呼多人,应该称呼女士在前,称呼男士在后。 (4)出入厅堂时,先生应该先把门打开,让女士先行。如果男士在门的入口处看见女士迎面走来,要等 着,让女士先走过去。

(5)进入餐厅时:女士应走在前面,待侍者替女士们安顿好座位后,男士方才坐下。若无侍者替女士服务时,男士应先走到女士的座位旁,替她拉出椅子、排开餐巾后,才走回自己的座位再坐定。

(6)进电梯时:女士先进, 男士在后;出电梯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 (7)上楼梯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下楼梯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

(8)在室外行走时,若男女并 排行走,男士应该请女士走在人行道的内侧,而自己行走在外侧。当男女不能并排行走时,男士通常请女士先行,而自己随行与其身后。

(9)通过拥挤之处或者危险、障碍路段时,男士应该先行,以便为女士探路,或为之提供必要的帮助。

(10)当男士与女士在某些狭窄的路段“狭路相逢”时, 不论该男士与女士是否相识,均应“礼让三分”,请女士率先通过。 (11)乘车时,如果尚有女士没有座位,其他男士不论与之是否相识,都应当主动为其让座。

如果看见提行李的女士,应该主动帮她放好行李。

(12)上下私家汽车时,为女士开门, 是男士绅士风度的表现。

上车时,男士应先行打开最近的一扇车门,待女士坐定后关上车门;然后绕过车后,再自己开门坐进车内。下车时,也是男士先开门下车,然后再绕过车身,替女士开门。

(13)出席宴会、舞会、音乐会时,男士应主动照顾帮助同行的女士就座。必要时,还应协助其脱下外套。在宴会上,为了显示对女士的尊重,一般不雇佣女侍者。

(14)通常,女主人是宴会上“法定”的第一顺序。其他人在用餐时的一切举动,均应跟随女主人而行。按照惯例,女主人打开餐巾,意味着宣布宴会开始;女主人将餐巾放在桌上,则表示宴会到此结束。 (15)在交谊舞会上,女士可以拒绝男士的邀请,男士却不可回绝女士的邀请。

(16)出席音乐会时,倘若没有领位员提供服务,男士应该主动为同行而来的女士带路。

此外,男士不仅应陪同女士一起前来,而且应当将同行而来的女士送回居所。 (17)当男士做客离去时,面对男女主人应该先向女主人表示感谢,并且先行向女主人告辞。 (18)在女士面前,未经允许男士不得抽烟。而女士则可以抽烟,且不必征得男士同意,男士还应该主动为其点燃香烟。 3.(二)尊重隐私 “个人隐私八不问”

1.收入支出2.年龄大小3.恋爱婚姻4.身体健康5.家庭住址6.个人经历7.信仰政见8.所忙何事 4.

(三)以右为尊 “以右为尊”:指的是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是一条国际礼仪的普遍性的原则。 1) 并排站立、行走或就座时,正确的做法是客人居右、女士居右、长辈居右、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

2) 在接待外宾时,当主人前往外宾下榻之处进行拜会、 送行或外宾举行答谢宴会时,外宾则“反客为主”,其排列顺序应随着主宾身份的改变而相应发生变化。 5.(四) 热情有度原则 怎样做到“热情有度” 做到“六个有度”:第一,“关心有度”第二,“帮助有度”第三,“批评有度”第四,“交往有度”第五,“距离有度”第六,“举止有度” 6.

(五)入乡随俗

第一,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第二,必须无条件地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习俗加以尊重。 东道主——“主随客便”当客人——“客随主便” 7.

(六)谦虚适当 怎样做到“谦虚适当”

第一,当外国友人赞美自己的相貌、衣饰、手艺时,一定要记住落落大方的到上一声:“谢谢!”,而不是说什么:“哪里,哪里!”

第二,当外国友人称道自己的工作、技术或服务时,同样需要大大方方的予以认可。 第三,在涉外交往中,当需要进行自我介绍、或者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产品、技术、能力、特长进行介绍时,要敢于并且善于实话实说。不敢肯定自己,不会宣传自己,往往会使自己坐失良机。

第四,当自己同外国友人进行交往应酬时,一旦涉及自己正在忙什么、干什么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要脱口而出,说什么自己“瞎忙”,“混日子”,“什么正经事都没干”。 第五,款待外国友人时,应当在介绍席上菜肴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说明

第六,当有必要向外国友人赠送礼品时,既要说明其寓意、特点与用途,也要说明他是为对方精心选用或认真准备的。不要说:“这礼品不象样子”,“实在拿不出手”,“没来得及认真挑选”,“这是自家用不了的”。 8.

(七)不宜为先 第一,“紧跟”或是“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第二, “紧跟”或是“模仿”,都应当见机行事,适可而止,不宜多用。 9.

(八)信守约定原则

第一,许诺要谨慎。第二,承诺要兑现。第三,失约要道歉

第二篇:涉外礼仪

入乡随俗

摘要:入乡随俗的意思;

入乡随俗的原因;

入乡随俗的列子和各国要注意的特点

关键词:原因 风俗习惯 尊重交往对象 各国禁忌

从字面上来看“入乡随俗”,作为成语它的含义是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入乡随俗”同时也作为涉外礼仪的通则之一。它的主要含义是:在涉外交往之中,要真正的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在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工作、学习、参观、访问、旅游的时候,尤其要对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加以认真的了解和尊重。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善和敬意,就好似敷衍了事,无从谈起。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这就要求,首先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即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其次必须充分尊重交往对象所特有的种种习俗,既不能少见多怪,妄加非议,也不能以我为尊,我行我素。

那么为什么要入乡随俗呢?大多数的理由不外乎一下几点: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在涉外礼仪中应该“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各国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在商务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原则也不尽相同。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普遍,要求商务人士了解并得体运用国际商务礼仪,这样才能友好、真诚地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充分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本是“知己知彼”的应有之义。如果连这一点都办不到,“入乡随俗”就根本无从谈起。

以下是几个国家的特点,在涉外礼仪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有:

1、美国:幽默随和 亲切友好

美国人以大而化之的自由风格闻名天下,而在竞争激烈的生意场上,必要的商务礼仪一样必不可少。 美国商人喜欢表现自己的“不正式”、“随和”、与“幽默感”。能经常说几句笑话的人往往易为对方接受。

美国商界流行早餐与午餐约会谈判。当你答应参加对方举办的宴会时,一定要准时赴宴,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打电话通知主人,并说明理由,或者告诉主人什么时间可以去。

多数美国人不爱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认为那样做太郑重其事了。他们容许别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并视为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

由于美国犹太人甚多,故应注意当地的犹太人节日。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不宜往访。除6至8月多去度假外,其余时间宜往访。

2、英国:生性保守 办事规矩

英国保留着岛国的民族特性,比较保守,对新事物总是裹足不前,生性比较害羞,给人一种高傲和难以接近的印象。英国的商人则会在开始时保持一段距离,然后才慢慢接近。

英国人珍惜自己的职业,安于自己的岗位,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中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英国人做生意,首先从建立信用着手,然后考虑到要“有助”于人。所以当交涉中某些事项未能遂愿时,千万不能强人所难,这在英国的商界是行不通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得另想办法,或等待下一次机会,诉之感情的做法是万万行不通的。此外,与英国人做生意,凡事都有一定的程序,不能操之过急。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不守约束在英国办事是难以顺利进行的。

3、日本:含蓄婉转 耐心十足

日本人办事显得慢条斯理,对自己的感情常加以掩饰,不易流露,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耐性是非常重要的。

“爱面子”是日本人的共性。它是一个人荣誉的记录,又是自信的源泉,面子会强烈地影响日本人的一切,一句有伤面子的言语,一个有碍荣誉的动作,都会使事情陷入僵局,“面子”是日本人最重视的东西。

日本企业对谈判的时间概念有独特的理解,他们似乎把会晤和交谈以谋求共识所用的时间看作是一种无限资源。讨论问题时总喜欢作做时间的思考,尤其是在回答对方提问或要求时似乎有一种惊人的耐久力,甚至在较长时间处于沉默思考之中。把谈判的时间拖延得足够长,容易使对方变得急躁。

4、德国: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德国人的一大特点。他们在社交场合举止庄重,讲究风度。与德国人相处,你几乎看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这些举动在他们看来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他们十分注重生意,通常是基于看到了生意的好处才准备谈判的。在他们看来,没有必要在谈生意之前就培养亲密的个人关系,友好的关系通常是在双方谈生意期间建立起来的。

德国人一般不会约在晚上与客人见面,因为在他们看来晚上是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勿上门拜访,慕尼黑及科隆嘉年华会举行期间也应避免上门拜访。在德国,人们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

5、法国:浪漫热情 保守正式

法国人爽朗、热情、幽默、喜欢交谈,特别爱好音乐、舞蹈。

法国烹饪誉满全球,法国人个个都是美食家。就餐是法国人的一大快事,尤其喜欢晚宴的气氛。到了招待的时候,主人的用心是无微不至的。法国商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一些小城市。比如里昂等,你得表现得格外正式。为了确保日程的适宜,事先预约总是十分必要的。商务活动宜穿保守式西装,而握手是开始或结束商务谈判的必要,伴以向对方传达适度的问候,多握几次更好。但不要询问对方的家事,“商业机密”就更为敏感。

法国人喜爱花,生活中也离不开花,特别是探亲访友、应约赴会时,总要带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人们在拜访或参加晚宴的前夕,总是会送鲜花给主人。

这样的列子还有很多,与阿拉伯人打交道时,就必须对其忌食猪肉、忌酒、忌用左手与人接触、忌送雕塑玩偶以及对方在“斋月”期间禁止饮食的习俗,统统都认认真真的表示尊重,否则就可能会冒犯对方。

对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总之是既要了解,更要尊重。没有了解,就无所谓尊重。了解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尊重,从来都是建立于了解基础之上的。

所以入乡随俗是在涉外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做好这一点你就能赢得交往对象的尊重。

第三篇:涉外礼仪

金正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地来跟各位谈一谈涉外礼仪。那我请了一个同学来跟我合作一下,那么这位同学他将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到一个国际会议去做辅助性工作。他专门去买了一身西装,或者说借了一身西装,那他现在等候出发,请各位注意他,发现他身上有那些问题不符合涉外交往的要求呢?

究竟错在哪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错误是脚上,穿了一双白袜子。穿西装要求袜子跟皮鞋一个颜色,绝对不能是白色。

在很多国家深色西装是正装,黑色皮鞋是基本要求,中间加双白袜子他们成为“驴蹄子”。

外国人也有个习惯,他喜欢恭维异性。见男士会说你很帅,很酷,见女孩子会说你很漂亮,charmming,甚至会说你很性感,很有魅力。但是我相信我们大家都见多识广,当别人说我们说小姐你很漂亮,我们一定会落落大方地看着对方的眼睛,eyestoeyes(眼对眼)说一声“谢谢”。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这实际上是传播了两个信息,第一,咱见多识广,第二谁怕谁。两军相逢勇者胜,充满自信的人,临阵不慌的人容易得到尊重。

那么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涉外礼仪有什么基本要求呢?宏观上来讲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个要求:尊重为本。这个“尊重”二字应该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之所在。你不管是“坐、请坐、请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关键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向别人传递出尊重别人的信息,这恐怕是要点。但是“尊重”在国际交往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不能够偏袒于一方,第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自尊为本。要强调自尊自爱,一个人在国际交往中不讲自尊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你自己要把你当回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止有方。有同志这方面差点劲了,往人家对面一站,或者一坐,也不管对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异性,比较洒脱。比如腿伸出,男同志,顺手把裤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但是此种人在国际交往中,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所以要尊重自我,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工作你分工不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真正被人家尊重的人是有实力的人,是学有所长的人,是专业方面有本事的人。所以要爱岗敬业,这样的人才会赢得尊重,各国皆然。

最后,第三个方面要尊重自己的单位。大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小到我们现在供职的地方,那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它的尊严和形象。其次我们强调要尊重交往对象,不仅要自尊,而且要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我们一般要讲五句话,“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份,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的人是一种教养”。这五个方面涉及到我们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尊要重,要全方位的尊重,不能失敬于人,尊重为本。

但是光讲尊重为本在国际交往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有第二个方面的理念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表达,你要把你对对方的尊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你不表现他怎么会知道你尊重他呢?它有个表现程式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接待外国客人,我们强调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来了的话,你要先说个“欢迎光临”,然后再说事。我曾经跟我们保卫处的同志讲过课,我跟他们讲要来了客人的话,你首先要问“先生你好”,然后再说事,你不能上来问“找谁”?人家是犯罪嫌疑人吗?你打电话也是,拿起电话第一句话“你好,中国人民大学”,然后再说事。不能上来就“喂、喂喂,噗噗”!再问“有人吗”?那人家不是人吗?那你这是基本礼貌啊,你这个“三声”没有你算什么?但是,除了三声之外不够,还有,三声是出发点,还有三个到。第一个到:眼到,你跟人家说话要看着人家。眼到之外要讲口到,口到就是你表达的内容要和此时此刻这个场景、范围相协调,要看对象讲规矩。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幼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美国人和印度人,他有的时候有差异之别。

那我下面呢想结合我们日常交往和社交活动、公务活动来跟各位谈一谈日常交往中和公务交往中需要使用的一些常规的礼仪。首先我想跟各位讲一讲公务活动中会遇到的几个礼仪。第一,公务交往中的介绍的问题。人和人见了面你要介绍,你有时候不介绍就很麻烦了。我也遇到过这种人,他对你很客气,跟你说了半天话,你不知道他是谁,你就没办法跟他沟通啊。介绍有两种,第一种介绍自我介绍,第二种介绍,介绍他人。那两者你都需要了解,它有规矩。自我介绍一般有四个要点需要注意,第一个要点,最好是先递名片再介绍。其实你交换名片时有个时机的问题,你说我要走了,都把事跟你谈完了你才给我留名片,是不是才信任我?以前都不信任我?其实有经验的话,我们一见面就把名片递过去,什么头衔什么职务都不用说了,顶多把名字重复一下,省得你念错了,省很多事。所以有经验的人他是先递名片再介绍。

第二点自我介绍时间要简短,愈短愈好。你问我“先生怎么称呼”?“我叫金正昆”,“您在什么地方高就”?“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你就直截了当,说了就算了,不要在那连篇累牍地大说废话。不要告诉人家你名字怎么写,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外国人懂这个吗?不要跟人家说你名字几笔几划,有什么深刻含义,爹妈给你起名时如何浮想联翩,而你的名字跟你坎坷人生如何相关,人家没兴趣呀,可是这种有自恋癖倾向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你问他“先生怎么称呼”?“金,金银铜铁锡的金,金木水火土的金,金兀术的金。我告诉你我这个金字这么写,一个人他姓王,腰里别着两块糖”。你不说他贫嘴你说谁贫嘴呢?无聊之至。而这个第二点你要注意,要言简意赅,一般自我介绍半分钟以内就完全可以结束了,训练有素。

第三你要注意内容要全面。自我介绍一般的内容(主要)有四个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比如我到比较正规的场合我要介绍,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的教授,我叫金正昆。单位、部门、职务、姓名,一口气全出来,别挤牙膏。“先生在哪高就”?“混”。“什么单位”?“一个破单位”。“到底什么单位”?“不值得一提的一个单位”,他也够不值得一提了,提都提不起来。所以要训练有素,一气呵成。

最后第四个要注意,倘若你的单位和部门头衔较长的话,这个名字较长的话,一定要注意。第一次介绍的时候要使用全称,第一次介绍使用全称,第二次才可以改简称。你别小看这个,你比如说我在这里要给你讲个词,简称“南航”,恐怕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南方航空公司,其实还有一个南航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以在国际交往中,用字母来做简称,或者以中文来做简称,一定要注意先全称再搞简称,否则很麻烦,南辕北辙,这是关于自我介绍。

第二个方面我想介绍,就是介绍别人,介绍别人有两个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点,谁当介绍人。比如社交场合的惯例,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这个事你要不注意就麻烦了。那天我到朋友家里去吃饭去了,这个女主人只顾着来给我们包饺子,忘了介绍了,就聊起职业来了。其中有一个老兄认识我,就讲了,说你家孩子,说另外一个女同志,该考大学了,最好考师范或者考一个文科的学校,将来当老师。这老师这个职业有地位,有面子,有尊严。那女同志讲“我的孩子才不当老师呢,老师有啥不得了的,教授教授越教越瘦”。然后一会就问我“你干嘛的”?“我就是那种越教越瘦的”,很尴尬的。那么在国际交往中介绍人是谁呢?国际交往中介绍人一般是三种人,第一种人我们称为专业对口人员。比如我请一个教授来给我们学生办讲座,那我就有义务把他跟校领导之间做介绍,是吧?我把他请来的,我俩对口,专业对口人士。第二是什么呢?第二就是公关礼宾人员,外事办公室的同志,办公室的主任或者秘书,或者专门委托的接待陪同人员,各地的接待办公室的同志,他是搞接待的。第三,如果来了贵宾的话,礼仪上讲身份对等,要讲对等,就是我们在场的这些人里职务最高的,那么这个是关于介绍。

那我下面再讲一讲国际交往中名片的使用问题。在国际交往中,你要注意我用的词是国际交往中,不是学生。关于名片使用讲两个要点,第一的要点,一个没有名片的人将被视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换而言之,国际交往中拿不出名片的人,人家怀疑你是真是假,有没有地位可言。第二句话,一个不随身携带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别人的人,名片不仅要有而且要带着。说实在话,外国的企业公司,员工这个名片放在什么地方都有讲究。一般放在专用名片包里,放在西装上衣口袋里,或者放在什么什么地方,不能乱放。比如白领的话,女孩子出去的话一般在公文包的某一个部位放着呢,一伸手拿出来。我也见过有同志这方面稍逊一筹,我有一次跟一个女孩子交换名片,我把名片递给她,她说“金教授我给你拿名片”,把包马上拉开了,包也是个好包呢,很名贵,但是找不着名片。首先抓出一包话梅,接着发现一包瓜子,最后拽出半只袜子,然后告诉我“忘带了”。

那么我现在讲一讲名片使用的几个重要的礼仪,第一,名片制作上在国际交往中讲三个不准。第一,名片不随意涂改。我们经常有的同志说好听点比较节约了,电话该号了,神州行变成动感地带了,就划掉再写个新的。电话升位了,010改称020或者什么什么的,到外地去了,这种事常有。但是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名片譬如脸面,脸面是不改的。大家理解我的意思,不能改,否则会贻笑大方。第二,不提供私宅电话。刚才讲了,涉外礼仪和我国传统礼仪的一大区别,涉外礼仪是讲究个人隐私。有教养有身份的人不向别人索取电话号码、私宅电话,诸如此类。那么在国际交往中你要注意,他讲公私有别。我因公跟你打交道的话,我给你的电话就是办公室的电话,手机号码不给你,私宅号码更不给你,我们国内同志有些人没这个感觉。那天一个外国朋友给我们一个同志一张名片,这上面没有私宅电话,我们那位就问“家里有电话吗”?那为装听不懂,“你家都没装电话呀?是不是很贵呀?”互动出现问题。第三个点你要注意,制作名片的话一般不提供两个以上头衔。名片上不出现两个以上的头衔,他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倘若一个名片上给的头衔越多,有三心二意,用心不专,蒙人之嫌。所以很多外国客人,他比较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他身上会有好几种名片。他是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强调自己不同身份的时候,使用不同的名片,这个要说一下。

第二个点关于名片我想讲一讲索取名片的问题,一般索要名片有这么几个点你要注意。第一个点,尽量不要去索取名片,因为名片交换有一个讲究,地位低的人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所以你要去索取名片的话,马上出现地位方面的落差了,你说是吧。那么第二个点你要注意,索取名片最好不要采取直白的表达。那天一个同志就问我了,“你有片子吗?”这个话有点糙。我们比较恰到好处地交换名片的方法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我们称为交易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交换的方法,交易法。“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想要史密斯先生名片了,我把名片递给他,“史密斯先生,这是我的名片”,他无论如何他要回我一张,他不至于告诉我“收到”。当然,你在国际交往中,有的人会有一些落差,有的人地位高的,身份高的,他明哲保身,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跟你说声“谢谢”,他没下文了。这种情况存在,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跟你说声谢谢,他没下文了。你要担心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跟对方有较大落差的时候,你不妨采用第二个办法,我们成为激将法。“尊敬的威廉斯董事长,很高兴认识你,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你交换一下名片”。这话跟他说清楚了,“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你交换一下名片”,他不想给你也得给你,他不至于告诉你“不换,就是不换”。还可以采用第三个方式,我们成为联络法。“史玛尔小姐,我认识你非常高兴,以后到联邦德国来希望还能够见到你,不知道以后怎么跟你联络比较方便”。以后如何跟你联络比较方便,这就是联络法,那就是暗示她,怎么才能找到你。她一般会给,她不给她也有恰到好处的退路,我跟你联系吧,其深刻含义就是这辈子不跟你联系。还是讲互动的。

那么名片呢,我们还要讲第三个点就是接受别人名片的注意事项,有来有往。接受名片的第一的点要注意,就是要回敬对方,“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拿到人家名片之后一定要回。当然这个在我国就会出现一个比较的问题,就是相当数量的同志大概是没有名片的,特别是做内勤的同志,没有。这个在国际交往中比较正规的场合即便没有一般也不说,采用委婉的表达,“不好意思,名片用完了”,“抱歉,今天没有带”。没有带或者用完了其实是两种可能,第一,对方不愿意给你。地位高或者对你有猜忌之心,不知道你是谁。第二,没有,那你给人家退路下,“没关系,改日再补”。不要跟人家拆穿,“没有就是没有,少来这套”,那也不合适,这是第一个点。第二个点你要注意呢,那是更重要一个点,接过名片一定要看。是否对人家尊重,是否待人友善,那这个点是很重要的。接过名片一定要看,通读一遍,这个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看。为什么要看?看是对对方表示重视,看是要了解对方的确切身份。但是很遗憾,我们有人不看,不看有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我有一天到一个单位去讲学去了,我给那个主持活动的同志递了一张名片。那位你也不知道他看了没看,我人民大学金教授呢,他这么介绍的,“各位,非常高兴地向你们介绍北大的高教授”,我赶快就找,我以为还有位老高,没有啊,就我一个。你把我调到北大还说得过去,是吧?这说实话,咱俩学校也是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差哪去。但是你干嘛让我姓高啊?我姓金啊,你让我改姓对不起俺爹呀。你把人家的名字和姓氏搞错了,显而易见怠慢对方,这不可以的,所以这点要注意。那么在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比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他要求接过名片不仅要看,而且要看一分钟左右,因为看一分钟会看三四遍,看三四遍就记得比较清楚了。有些国家要求更高,他要求不仅要看,还要像我这样嘴里做默读状。有些国家要求更高,发现对方有重要头衔要朗声读出来,“哦!董事长啊,这么年轻就是董事长啊,看不出来啊”,你想想对方一听是什么感觉,爽!是吧?他没白印啊。那么第三个点,在国际交往中,你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称呼的问题,在公共交往中称呼的问题。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习惯不一样,称呼上面就有一些差异了。比如我们大家知道,在国际交往中对行政职务,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用“阁下”这个称呼,“总统阁下、大使阁下”这样的称呼。但有些国家不行,比如美国、联邦德国、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不大喜欢讲“阁下”这个词。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以下三种称呼最为通用,其一,称行政职务,这个一般是在正式的官方交往中使用的。“董事长先生”,“尊敬的经理先生”,“部长阁下”,那么这是称行政职务。第二,称技术职称,见了专家学者或是学术方面比较要造诣的人士称学术职称。第三个方面在国际交往中你可以称呼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泛尊称,先生、小姐、夫人、女士这样的一些称呼。

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必须重要的下一个问题,礼品赠送的问题。在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实际上是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纪念,纪念两国人民、两方人员的交往和友谊。第二宣传,宣传本国文化,宣传企业形象,推广民族特色,纪念性和宣传性是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基本功能。但是我们在选择礼品的时候恐怕有两个点是一定要考虑,一定要注意的,有规范性,有对象性还有沟通的问题。第一个点你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向外方人员选择礼品的时候首先要回避对方的禁忌。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当你和他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类似的禁忌,不仅国际交往有这个问题,其实民族交往也有的时候会出现这个问题。另外一点你要注意什么呢?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其实更多强调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换而言之它比较注重包装,是否认真的包装跟郑重其事有关。同时接受对方礼品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要打开看一看,表示欣赏。不看他的礼品,不打开看,意味着怠慢对方,没把他当回事。

最后,我关于公务接待的话,我想讲讲宴请的问题。衣、食、住、行、访、谈、送,这恐怕是国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几个问题,衣、食、住、行、访、谈、送,访问、谈话、赠送礼品。吃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宴请外国友人的时候或者是请客人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般讲所谓的五M规则,五个M。第一个M,费用(Money),费用的问题。国际交往要强调节俭,要强调务实,要强调宴请的少而精,反对铺张浪费,没有必要每见必吃,大吃大喝。说实话人家不是到你这儿混饭的,大吃大喝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少而精,干净、卫生、上档次就足够了,必要的时候到我们职工食堂吃个工作套餐也可以啊,务实啊。所以第一个是讲Money,讲费用。第二个我们讲的M是讲什么呢?讲菜单(Menu),就是讲菜肴的安排,讲内容。但是这个呢,我跟大家讲一下你要请外国客人吃饭的话,这个地方你要动动脑筋,吃什么?这个有的时候需要表达,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不大善于表达,他问你“你爱吃点什么”?“你喜欢吃什么”?“这个海鲜行不行”?不要这样问,有经验的人其实要问“你不能吃什么”?这是比较重要的。我爱吃什么有时候不好意思跟你说,最重要的是我不爱吃的东西你不要给我。民族禁忌,宗教禁忌,尤其不可触犯,这个事你不了解就麻烦了。一般的西方人,我们以西方人为例,白人为例,他们一般不吃什么。首先,不吃动物内脏,什么炒肝尖、溜腰花、卤煮啊,你上一道他就晕了。他不吃中式动物内脏,当然西式的你也不会,法式鹅肝你会吗?你不会,我讲的是不吃中式做的动物内脏。第二,不吃动物的头和脚。我国宴请客人都全鸡全鱼,那头对着谁都有讲究的。那外国人不行啊,那个鱼眼睛瞪着,那鸡嘴张着,恐怖主义,破坏食欲。你吃过肯德基凤爪吗?它没有的。第三,他不吃淡水鱼。他们比较喜欢吃海鱼,而且煎炸。他认为淡水鱼土腥味重,刺多。所以你要想让他不爽,其实还有个小办法,吃清蒸鲫鱼。那家伙土腥味少,但是刺多,基本上可以扎坏

他,他扛不住。接着他们不吃的东西还有什么呢?不喜欢吃无鳞无鳍的鱼,就是蛇、鳝(白鳝、黄鳝)、鳅(泥鳅)、鲶。蛇、鳝、鳅、鲶这四种他不吃,无鳞无鳍的鱼。再者不吃宠物,猫和狗绝对不吃,在他们来看,狗是人列的一员,是朋友,怎么能吃朋友呢?所以这个东西你要注意,宴请呢,第二个M讲菜肴,吃什么,不吃什么,首先要把不吃的排掉,再讨论吃的。其实说实话,宴请外国客人吃的东西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好解决,要少而精,要对象化。我经常请他们吃饭,我有数,一般的西方人不怎么特别喜欢吃中餐,这跟我们中国人尝西餐一样,尝尝可以,坚决吃下去是不行的,一个道理。偶尔一试可以,人家跟你说好好吃啊,那是跟你客气,别当真,老让他吃也整死他。但有些东西你还是可以跟他沟通,我一般邀请外国朋友到家里吃饭,二十块钱可以搞定,我知道他爱吃什么。比如糖拌西红柿绝对可以,他比较喜欢吃这个,糖拌西红柿酸酸的、甜甜的,半生不熟的,他喜欢。你要觉得这个玩艺不上档次,炸春卷。他喜欢吃面食,爱吃带馅的面食,并且喜欢煎炸,炸春卷这三者就全包括了。当然你不要说炸春卷,他听不懂,我把它包装为“Chinesepie”(中国派)。这一下就沟通了呀,你要觉得Chinesepie(中国派)不大过瘾,还有个更省事的,陕西的肉加馍。烧饼切开,把肉馅剁碎了,啪,一进去,Chinese汉堡。接下来他们吃的菜也比较简单,你给他吃炒土豆丝他一般都欢迎,他爱吃土豆,但是都是煎炸,没有炒。京酱肉丝、咕老肉、糖醋鱼、狮子头等等,这种酸酸的、甜甜的、粘粘的都可以。不过肉丝你要注意,最好弄大点,最好肉丝改肉片。因为外国人吃牛排长大,肉丝越细,刀功越好,他越生气,找不着,肉在哪里呀,肉在哪里,他抗议。那么外国人的习惯喜欢吃点饭后甜品。其实对付他甜品更容易,我一般给他们上烤白薯,我告知Chinese布丁。最后我还比较喜欢如果不上Chinese布丁就给他吃点元宵之类,把它炸了,不要煮,煮的太烫他不喜欢,他们不喜欢吃滚烫的东西,爱吃冰冷的东西,炸了的元宵给他。他没有吃过这个元宵,必研究,饼是怎么放进去的?没缝。吃文化,说白了,宴请外国人是吃文化,吃特色。第三个我们讲环境(Medium)。那么实际上宴请客人从高层次来讲,是讲一个档次,是讲一个环境。我们曾经前一段流行吃忆苦思甜家常菜其实也是类似的意思,我注意过谁去吃,大概是我这种年龄的人,四五十岁,盘腿坐在土炕上,背后挂着大豆高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吃着熬小鱼、贴饼子,其实忘了吃的东西,心里回想那往昔的时光,往往念及过去的小芳。忆苦思甜去了,所以它这是有个环境比较的问题,讲特色,讲环境。第四个M是讲什么呢?第四个M是讲音乐(Music),高档的宴请强调音乐伴宴。当然这个音乐你要注意了,比如有一个国家差异,你最好选择交往对象民族音乐,交往对象个人偏好的那种乐曲,而且应该若有若无,环境幽雅情况下的曼妙的音乐。不要给他奏进行曲,不要给他放迪厅音乐,那还不练倒立啊,音乐有讲话。最后要注意就是举止(Manner),宴请的时候的举止,吃饭那个举止。比如和客人吃饭的话,我们餐桌上讲几个忌讳,四个不准。第一让菜不夹菜,你可以让,尝尝,别去夹。你不知道他爱不爱吃,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虫子,你夹了他就得吃啊,这是有强迫服务之嫌。刚才讲了关心有度,而且有的时候你要是筷子不干净就更麻烦了,有的同志这样处理一下再来,整死他,不卫生啊。你给他夹八筷子,不等于发他八口唾沫吗?所以让菜不夹菜。第二,祝酒不劝酒。你可以讲我们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为了两个单位的合作而干杯,他爱喝不喝,不要强迫服务,不好。第三,不当中整理服饰,别在人家面前拾掇自己。有的同志吃饭,系列化动作一气呵成,首先解裤腰带,然后拽下领带,接着卷袖子,土匪下山。最后一个禁忌,宴请时在外人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特别在欧美、西方国家人的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他们有个不大好的说法,说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国际交往是讲惯例,这惯例有时候你不讲就比较麻烦,所以我讲外事礼仪我是强调它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最后作为总结想跟各位讲一讲国际交往礼仪的一个基本原则,三A规则。第一个A,接受对方(Accept),所谓接受对方就是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什么国格人格、党纪、国法、大是大非的问题,一般性沟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客人没有错,不要寻衅滋事,找别人毛病。第二个A,重视对方(Appreciate),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要欣赏的重视。有人也重视,他找人家毛病,那天一个同志跟我讲了,说“金老师你挺精神但你有个问题,你背比较驼”。我说我没办法,我这出过车祸,我腰直不了”,“那你牙比较黄”,把我气坏了,我说“我又不咬你,关你甚事”,你不能让人家不高兴嘛。我们这里说的重视是欣赏,比如接过名片一定要看,为什么?欣赏。为什么客人来了要“坐,请坐,请上坐”,欣赏。为什么要使用尊称,欣赏。第三个意思是什么呢?赞美对方(Admire)。有一位著名的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的学者乔治·枚奥先生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啊,说明你谦虚啊,说明你好学,他强调这个,所以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你再适当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别人的所长。很高兴跟各位介绍了一下涉外礼仪,那我们讲到这里吧,谢谢各位,再见。

第四篇:涉外礼仪论文

大学生应掌握良好的礼仪知识

本学期的礼仪课程对于我们每位大学生而言都是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生活中,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如果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和行为规范它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礼仪教育。荀子就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也强调到,“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人而言,它也是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作为礼仪之邦的子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同样,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行为日益加剧,小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不会尊重师长,大至行为放浪等。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是家庭与教育制度的原因。礼仪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毫无疑问,礼仪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因而,学前阶段与小学中学阶段恰当的礼仪教育可谓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在我国应试教育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大背景下,是否用功读书,是否分数排名在前,几乎成了人们判断一个中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再者,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备受呵护,大多都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不会关心他人、不会交际、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坚韧的意志,集体意识淡薄,服务社会和他人的意识差,索取多于付出。

二是高校教育、管理上的原因。一些高校的决策、管理部门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切实有力的措施。高中生迈进大学校门感到一种多年来未有的轻松,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开始不再安于以往的苦读和封闭的校园生活,他们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通过不同的渠道、途径,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此时,小学中学时期缺乏礼仪教育留下的隐患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就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的不道德行为,甚至一失足而留下千古恨,此种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言谈、举止、既反映了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反映了学校乃至社会的精神面貌,通过礼仪教育反过来也能促进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1)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同时,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3)礼仪教育可以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准社会人,他们对社会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既可以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也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人思想、政治、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反映,是在社会生活中、在社会舆论中形成并巩固的。礼仪教育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礼仪帮助人们约束自我,尊重他人,自觉处理人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断强化礼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懂得尊重他人,懂得谦恭礼让,懂得和谐共处,长此以往就可以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其实,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礼仪还可以美化人生,培养人的社会性,同时还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第五篇:涉外礼仪之住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有关住宿方面的礼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一,是安排来宾的住宿。

其二,是出访外国时自己的住宿。

安排住宿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之一,是由来宾自行解决住宿。之二,是由接待方以主人的身份为来宾安排住宿。

在为外国来宾安排住宿的具体过程中,一般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外宾的生活习惯。

业已强调,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一般而论,外宾对于个人卫生大 都十分重视。对于他们而言,随时可以洗热水澡的浴室,单独使用的干净清洁的卫生间,都是自己的临时居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次,必须慎重选择外宾的住宿地点。通常应当被安排条件优越设施完备的涉外饭店里住宿。在一般情况下,因公正式接待的外国来宾,不应被安排到住宿条件较涉外饭店稍逊一筹的旅馆、招待所里住宿。

除了需要照顾外宾的个人生活习惯,尊重其特有的风俗、满足其特殊的要求之外,尚有如下几点应当注意。

其一,是为外宾安排住宿所需的经费预算状况。

基二,是拟住宿地点的实际接待能力。

其三,是拟住宿地点的口碑与服务质量。

其四,是拟住宿地点的周边环境。

其五,是拟住宿地点的交通条件。

其六,是拟住宿地点距接待方及有关工作地点的距离的远近。

最后,必须热情照顾外宾的生活需要。

“宾至如归”,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理当在接待人员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应当注意的是,对外宾的关心、照顾,应以不防碍对方私生活为准,并应以不限制对方个人自由为限。

在前往国外进行参观、访问、工作或学习中国人大都会住宿在宾馆、饭店之内。也有人可能直接在外国人家里住宿。先介绍一下在国外住宿饭店在国外住宿饭店时的礼仪须知。国外的饭店虽说差别很大,但大都设施完备,条件较好。特别是那些上了星级的饭店,可以为每一位住店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般而言,通行于世界的住宿饭店的礼仪主要包括下列四条:

一是应当讲究礼貌。在饭店里住宿,对于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人,都应当以礼相待。在通过走廊、也入电梯、或是接受饭店里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时,要懂得礼让他人。对于为自己服务的各类饭店工作人员,要充分地予以尊重和体谅。

二是应当保持肃静。饭店是专供住宿者进行休息的处所,因此,保持肃静被视为饭店的基本规矩。在饭店内部的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调低自己说话的音量,走路轻手轻脚。即使是在自己住宿的客房里,亦应当保持安静,不制造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的噪音。

三是应当注意卫生。在饭店里住宿时,有无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常会显得十分重要。具体来讲,在卫生方面,住宿饭店时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在饭店之内,包括在本人住宿的客房之内,最好不要吸烟。在饭店内部明文规定禁止吸烟公共场所活动进,更是要自觉地遵守这项规定。不要在本人住宿的客房之内开伙做饭,或是任意点火焚毁个人物品。不要在本人住宿的客房之内洗涤、晾晒个人衣服,尤其是不要将其悬挂在公用的走廊里,或是临街窗子这之外,阳台之上。不要在本人住宿的客房之内乱丢扔私人物品,或是将废弃之物扔到地上和窗外。

四是应当严守规定。在国外的饭店下榻时,首先要对有关的规定有所了解,然后需要对此严格遵守。

国处的饭店,尤其是高档的星级饭店,通常都有下述规定 。

其一,是不允许两名已经成年的同性共居于一室之内。唯有一家之人,方可例外。

其二,是不允许住客在自己住宿的客房之内,随意留宿其他外来之人。

其三,不提倡住客在自己住宿的客房之内会晤来访的人士,特别是不提倡住客在自己的客房内会晤异性来访者。在一般情况下,饭店的前厅或咖啡厅,被视为住店客人会客的理想去处。

其四,是不提倡互不相识的住店客人相互登门拜访。随意去素不相识的住处串门,或是邀其一起进行娱乐,都是十分冒昧。

其五,是不允许住店客人身着内衣、睡裙、背心、裤衩之类的“卧室装”在饭店内部的公共场所活动。打赤膊,或是衣冠不整,同样也不允许。

其六,是不允许将客房或饭店之内其他场所的公用物品,随意带走,占为已有。

住宿国处的饭店时,还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多人一同出访时,切勿分散住宿。不仅是最好是住在同一家饭店之内,而且最好要住在同一楼层。这样可以大家互相关照,也有利于集体行动。

二是要尽量多了解一些国外饭店的特殊规矩。接下来,再简要地介绍一下在外国人家里住宿时,所应当遵守的基本礼仪。

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应当两厢情愿。在国外直接住宿在外国人的家里,一般在私人出访时才会出现。因公出访时,通常不允许这么作。在外国人家里住宿时,住宿者与房东二者之间,往往不是私交,就是租赁关系。在这两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双方要完全情愿,并且最好有约在先。由于外国人强调个人隐私,忌讳他人妨碍自己的私生活,因而不大喜欢让外人在自己家里留宿。如若外国朋友没有主动提议,则最好不要自己首先提出来,甚至赖着不走。当然,即使对方盛情相邀,自己不愿意的话,也不必勉强。

第二,应当支付费用。对一般人来说,不论是在什么状况下在外国朋友家里住宿,均应自觉地为此而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与房东之间若是存在租赁关系,需要履约付费更是自不待言的。即使与房东是关系密切的私交,亦应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住宿时间较长的话,则对于这一点更加应当注意。哪怕是房东不要自己付房租,平日自己所用的电视费、电话费、传真费等,至少还是应当自掏腰包。

第三,应当好自为之。在外国人家里住宿,不管时间是长是短,不本人与房东是熟人还是以前素昧平生,均应注意自己的表现,处处好自为之,不要由于自己的不自觉而制造矛盾,惹事生非,更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慎而招致非议。在这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下列三点。

其一,是要遵守约定。对于住客与房东之间的约定,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大到交付房租的日期,到对于住客生活习惯一的具体要求,都要严格遵守。

其二,是要尊重房东。要尊重房东,除了要对其以礼相待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有碍其 私生活。不要擅自闯入其室内,或是乱拿、乱动、乱用其私人物品。

其三,是要爱惜物品。在国外,房屋在出租时,往往会连同家具一同出租。借住在外国人家中时,不论交付房租与否,都要对属于房东的物品,自觉地加以爱护。

上一篇:发展体育产业建议下一篇:翻译公司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