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与茶道项目报告

2022-08-14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花艺与茶道项目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花艺与茶道项目报告

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

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放吸收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一旦移植到日本本土,经过整合、扬弃,使之更符合其国情之后,往往便会打上“大和民族”印记,成为日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茶道也是如此。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后,它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中享有相当的声誉。

将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其目的在于增进了解、促进茶文化的交流,而不是为了对两者进行扬抑、褒贬。

茶艺之差别

日本茶道是“末茶”道,工夫茶则是“瀹茶”道,其时代反差极大。

唐宋时代,许多到中国求学的日本僧人,如最澄、空海、荣西等先后把中国的种茶、制茶、烹茶方法带回日本。由于当时中国仍处在“末茶时代”,所以日本茶道至今仍饮用末茶。

其操作方法是:“茶娘把开水倒入一个灰白色的粗糙大碗里,用一根棒子(茶筅)搅拌,碗里浮起了春天里松针一样翠的绿色末,上面则浮着细细的泡沫。”(林清玄《抹茶的美学》)显而易见,他们采用的仍是宋代的点茶法。

品饮环境的差别

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前有一个茅屋形式的“山门”,入门后是一小庭园,步过花径即达茶室。室门偏矮,成人入屋一般都要低头弯腰,以示恭敬。茶室中只有:地上的炉子,炉上的铁壶,一支夹炭的火钳,一幅简单的字画,一瓶造型奇逸的插花,此外再无摆设。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总之,它所要求的,是“清、寂”的气氛。

如此严肃、拘谨的环境,比起工夫茶的随遇而安,应时而设;可厅可房、可立可坐,可动可静,可唱可歌......正成鲜明对照。

品饮观念的差别

日本茶道形成之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由宋代中国高僧佛果勒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的条幅,颇能代表日本茶道的精神追求。

十五世纪奈良僧人珠光首创茶道,初名“茶之汤”,这与中国禅寺的“茶汤会”可谓一脉相承。其后,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1521—1591)又创立了“陀茶道”。他根据《法华经.信解品》“犹外门外,止宿草庵”的启示,提出了“茶道的真谛在于草庵”的主张,并在禅院主房外搭建庵式的小茶室,这一形式遂流传至今。

千利休生活在一个群雄争霸、战乱不休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和平、礼敬、清醒、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弥纷争。这种禅宗式的苦修,需要的是苦寂,惟有苦寂方能求得精神的解脱,因而非但诗词、音乐、花鸟等,连多余的言语都与这一宗旨不相适宜。而相应的礼仪却十分刻板繁复。

体验茶道的人进入茶室时,推门、跪坐、寒暄有一定的礼节;主人煎水、冲茶、献茶有一定规范;其它如擦碗、接物、品茶、说话等也有细致的程序和规矩。可以这样说,日本茶道讲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追求的是极度专注、宁静、肃穆的气氛和情绪,使人

工夫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的品饮艺术。饮工夫茶,是生理卫生的需要,它“喝”茶,但又不以解渴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艺术化的品饮;它也包涵理趣,但更多的是生活情趣;它讲究烹茶的技艺、程序,但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面是通过形式去更加充分地发挥茶的物质功能和品茶过程中的精神功能,从而使人得到感性和理性的愉悦和享受。

日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工夫茶道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称为“四规”,面应称为“四趣”。

第二篇:茶艺与茶道

《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

茶艺与茶道课是我大二选修的一门课程,在此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相关的东西,仅仅知道泡好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我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已然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很多美,这是一个人质的升华。 对于中国的茶人来说,饮茶是一门生活艺术,着重追求品茶时的艺术情趣,而不是缺乏诗意的清规戒律。即使是讲究“禅茶一味”,也是侧重以禅意来提升品茶的诗化境界,并不强化宗教色彩。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

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精神范畴。刘贞亮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饮茶可以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明确地以理性语言将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层次,可视为中国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中国的茶道精神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晋杜育的《荈赋》,但是直到唐代中期才出现“茶道”概念,最早见于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写了饮茶的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第三层次就是饮茶的最高层次,即品茶悟道,达此境界一切烦恼苦愁自然烟消云散,心中毫无芥蒂。该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世上有谁能真正全面地了解茶道的真谛呢?看来只有仙人丹丘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茶文化史上首次出现的“茶道”概念,其内涵与诗中的“三饮便得道”相呼应,也与现代对“茶道”的界定较为接近,在中国乃至世界茶道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饮茶饮了几千年,开始是将茶作为食物,然后作为药物,后来成为饮料,至迟从西晋开始,就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作为饮料的茶汤,主要的功用是解渴、提神、解乏、保健,基本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但是西晋诗人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中有“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诗句,已经在描写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可见当时人们饮茶开始讲究欣赏香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了。杜育的《拜赋》除了描写茶叶生长环境、采摘情况之外,还涉及用水、茶具、茶汤泡沫以及饮茶功效等,可以看出当时饮茶已经有了一套技术要求。特别是其中描写茶汤泡沫的几句:“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哗如春薮。”意思是刚煎点的茶汤,茶末下沉,泡沫上浮,其光彩白如积雪,亮丽像春天的花卉。如此重视欣赏茶汤泡沫的色彩和形状,则当时必有培育茶汤泡沫的技术,据关剑

平先生的研究,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采用茶筅搅打茶汤使之产生泡沫。而对茶汤泡沫的欣赏则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饮茶就具有艺术性了。至于《荈赋》的最后两句:“调神和内,倦解慵除。”描写饮茶的功效,可视为中国茶道精神的萌芽。

中国茶艺的成熟是在唐代。这是因为有一大批文人介入茶事活动,撰写了众多的茶诗,提升了饮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其中如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皎然、卢仝、白居易、元稹、杜牧、齐己、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对唐代品茶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从他们的众多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2](P252—254)除了前述皎然茶诗的“三饮”之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描写的“七碗茶”也很典型:“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样的品茶已经不再把茶汤当做是一种饮料,而是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或者是诗人们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可见,我国的品茗艺术至少在唐代中期已进入成熟的时期。因此,陆羽的《茶经》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

陆羽将唐代的煮茶技艺总结为:“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就是茶叶采造、鉴别、茶具、用火、用水、炙茶、碾末、煮茶、饮用等九个方面。唐代盛行煮茶法,据《茶经·五之煮》记载是先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炙,两面都要烘到起小泡如蛤蟆背状,然后趁热用纸囊包起来,不让精华之气散失。等茶饼冷却后将它碾磨成茶末,再筛成茶粉。等水烧到冒起如鱼眼大小的水珠同时微微发出声响,称为一沸,要放点食盐进去调味。等水烧到锅边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先舀出一瓢滚水备用,再用竹笑环击汤心,然后将茶粉从中间倒下去。过一会儿锅里的水翻滚为三沸,将就刚才舀出的那瓢水倒下去,此时锅里的茶汤会产生美丽的泡沫,称为“汤华”。这时茶汤就算煮好,分别舀人茶碗中敬奉宾客。

陆羽提倡的这套煮茶程序是:炙茶、碾茶、罗(筛)茶、烧水、一沸时加盐、二沸时舀水、环击汤心、倒人茶粉、三沸点水、分茶人碗、敬奉宾客。整套程序是相当完整的,其技术要求也是颇为明确、具体。陆羽特别重视煮茶时要培育出美丽的“沫饽”。称之为“汤之华”,华者花也。指的是茶汤表面上浮泛的一层细密均匀的白色泡沫:“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晔若春薮,有之’。”陆羽用了枣花、青萍、鳞云、绿钱、菊英、积雪、春薮等一连串美丽的名词来形容茶汤的泡沫,可见他对此是何等的重视。其实,唐代的诗人们也都很欣赏汤华的,常常用乳、花等美好字眼来形容:“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洲》)、“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白云满碗花徘徊”(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白花浮光凝碗面”、“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曹邺《故人寄茶》)、“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郑遨《茶诗》)„„总之,唐代煮茶并不是只煮出一锅普通的茶水,而是十分讲究培育茶汤面上的沫饽(汤华)。可以想象一下,唐代流行用青绿色的秘色瓷茶碗,茶汤是金黄色(杜牧《茶山诗》:“泉嫩黄金涌”;元稹《一字至七字诗》:“铫煎黄蕊色”),汤华又是“焕如积雪”的白色,一碗在手,真是令人赏心悦目,难怪诗人们会产生那么多美丽的联想。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

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精神,从而把茶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着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着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渐渐地体会到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有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没有被采摘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采摘下来之后,还有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差的一生如同人得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得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得清香散发出来。

朱晓勇

2010年12月14日

第三篇:茶道与人生

茶道与人生——林清玄

1、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

2、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3、茶是为了分享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

4、茶神——陆羽

5、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好的茶和美丽的女孩子是一样的都令人向往)。

6、茶是从神农氏开始的。

7、中国的茶最早是用来做药。

8、日本茶道之祖——荣西禅师

9、《吃茶养生记》——荣西禅师

10、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主要的是(

1、维生素C他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2、维生素B是米的20倍,大豆的5倍,可以改善肝的问题,也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脂肪)

11、喝茶我们一般都是嫩芽,营养会更饱满。

12、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

13、茶碱可以让我们的肌肉放松。

14、中国字中有三个比较有意思“仙、俗、佛”人往山上走叫仙,人往山谷走叫俗,不是很的叫佛。

15、禅宗:既是单纯的表示。

16、或者当下是佛教中最小的时间单位,一秒是60瞬间,一瞬间是60当下。

17、明明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8、人生中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烦恼炙盛

19、一个完整的人,第一阶段:有物质和欲望的追求。第二阶段:有文化和文明的体会。第三阶段:有灵性和精神的向往和体会。 20、茶道的最高境界是:一生一会。

21、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精、勤、俭、德。(精力、勤奋、简朴、德行)

22、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和、敬、清、寂

(和美、尊敬。干净、安静)

23、紫砂壶最早是在寺庙里做出来的(宜兴的金沙僧)

24、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到,在山上的茶应该种在阳面,地上的茶应该种在阴面。

25、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袁枚

26、紫砂壶的发明人是明代的供春原名龚春。

第四篇: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也是茶的发源地!!很早以前茶就已经在中国非常流行了,并且一直被我们视为珍品!!在古代茶被国外的传教士带回他们的国家,并因为味道独特品质优秀被视为珍品,并且只有贵族才能享用。随着历史的发展,茶叶已经越来越流行于世界各地。

茶有很多种类,像是绿茶,红茶,茉莉花茶,普洱茶,铁观音茶,毛尖茶等等。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喝法有不同的品茶方式。茶在千百年来能被视为珍品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味独特还因为它有修身养性健体的功效。

关于茶的认识,我的想法还很肤浅,以下是我在课堂上和在张立坤老师的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品茶有三个境界:

(一)信:真实,是物质方面的需求;

(二)雅:高雅,是精神方面的感受;

(三)达:通达,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道是一茶为载体,以道德为原则,通过品茶而参悟人生的一种修行。 绿茶是中国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的一种茶叶。习茶的方法是:采青,杀青(蒸青,炒青),揉捻,干燥(炒青,烘青,晒青)。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不过四五家,不过一二株。’白茶主要分为两类1.白芽茶:用大白茶肥壮的芽头制成的白茶;2.白叶茶: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单片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白茶,有白牡丹,汞眉,寿眉等品种。

黄茶是一种很独特的茶叶。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加工工序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黄茶的汤色,香气,味道要比绿茶,白茶更浓郁。黄茶依原料茶叶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青茶是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属于半发酵茶类,因干茶色泽多半青褐故称青茶茶界俗称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之一。青茶按加工工艺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由于全发酵所以形成红茶“红叶红面”的品质特点。根据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品质风格差别可分为:小钟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红茶茶性温和醇厚,像一位慈祥通达的老人家,让人觉得平和。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这种茶叶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长久保存并且越陈越香。

花茶和紧压茶都是再加工茶类,比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普洱砖茶,普洱圆茶,普洱紧茶,竹筒香茶。

品茶技法:触觉感其质,视觉观其色,嗅觉闻其香,味觉尝其味。” 以上选自张立坤老师所编写的《插花品茶之道》。

每个人都有美的追求,花往往都是美的代表。插花就是充分地将花的美表现出来时观赏的人能有美的享受。

“西方古典插花的历史久远,从古埃及时代就已经开始。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西方插花的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注重几何构图,较多讲究对称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

日本的花道起源于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以寺庙祭坛插花为主导,仅在僧侣之间流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花型严谨面对称。最主要的流派是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卸室流,未生流,嵯峨流,松风流,古流等等。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造型是量少固定,最多例外,量少常规,最多变化的艺术形式。中国的插花要建立一种三维的立体思维意识,掌握黄金分割率掌握形态和质地,掌握不对称造型规律,处理好动势与均衡的关系。掌握线条造型。”

以上选自张立坤老师所编写的《插花品茶之道》。

通过课堂的学习及对书籍的学习很好的培养了我平静的心态及处世的态度,所以以后要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品质修养。

第五篇:该娅普洱茶告诉你如何区分日本茶道与工夫茶道文化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放吸收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一旦移植到日本本土,经过整合、扬弃,使之更符合其国情之后,往往便会打上“大和民族”印记,成为日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茶道也是如此。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后,它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中享有相当的声誉。

将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其目的在于增进了解、促进茶文化的交流,而不是为了对两者进行扬抑、褒贬。

茶艺之差别

日本茶道是“末茶”道,工夫茶则是“瀹茶”道,其时代反差极大。

唐宋时代,许多到中国求学的日本僧人,如最澄、空海、荣西等先后把中国的种茶、制茶、烹茶方法带回日本。由于当时中国仍处在“末茶时代”,所以日本茶道至今仍饮用末茶。

其操作方法是:“茶娘把开水倒入一个灰白色的粗糙大碗里,用一根棒子(茶筅)搅拌,碗里浮起了春天里松针一样翠的绿色末,上面则浮着细细的泡沫。”(林清玄《抹茶的美学》)显而易见,他们采用的仍是宋代的点茶法。

品饮环境的差别

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前有一个茅屋形式的“山门”,入门后是一小庭园,步过花径即达茶室。室门偏矮,成人入屋一般都要低头弯腰,以示恭敬。茶室中只有:地上的炉子,炉上的铁壶,一支夹炭的火钳,一幅简单的字画,一瓶造型奇逸的插花,此外再无摆设。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总之,它所要求的,是“清、寂”的气氛。

如此严肃、拘谨的环境,比起工夫茶的随遇而安,应时而设;可厅可房、可立可坐,可动可静,可唱可歌......正成鲜明对照。

品饮观念的差别

日本茶道形成之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由宋代中国高僧佛果勒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的条幅,颇能代表日本茶道的精神追求。

十五世纪奈良僧人珠光首创茶道,初名“茶之汤”,这与中国禅寺的“茶汤会”可谓一脉相承。其后,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1521—1591)又创立了“陀茶道”。他根据《法华经.信解品》“犹外门外,止宿草庵”的启示,提出了“茶道的真谛在于草庵”的主张,并在禅院主房外搭建庵式的小茶室,这一形式遂流传至今。

千利休生活在一个群雄争霸、战乱不休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和平、礼敬、清醒、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弥纷争。这种禅宗式的苦修,需要的是苦寂,惟有苦寂方能求得精神的解脱,因而非但诗词、音乐、花鸟等,连多余的言语都与这一宗旨不相适宜。而相应的礼仪却十分刻板繁复。

体验茶道的人进入茶室时,推门、跪坐、寒暄有一定的礼节;主人煎水、冲茶、献茶有一定规范;其它如擦碗、接物、品茶、说话等也有细致的程序和规矩。可以这样说,日本茶道讲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追求的是极度专注、宁静、肃穆的气氛和情绪,使人进入一种类似“禅定”的奇特境界。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美学宗教”。

工夫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的品饮艺术。饮工夫茶,是生理卫生的需要,它“喝”茶,但又不以解渴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艺术化的品饮;它也包涵理趣,但更多的是生活情趣;它讲究烹茶的技艺、程序,但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面是通过形式去更加充分地发挥茶的物质功能和品茶过程中的精神功能,从而使人得到感性和理性的愉悦和享受。

日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工夫茶道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叫作“四规”,而应称为“四趣”。

日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工夫茶道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叫作“四规”,而应称为“四趣”。

上一篇:会议答谢晚宴主持词下一篇:汉译英翻译练习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