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2-09-29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7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7月,北平

2、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3、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④会议还决定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的缅怀。

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的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

2、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2、时间:1951年

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二课抗美援朝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4、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5、参加部队:中华人民志愿军

6、指挥者:彭德怀

7、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8、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9、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10、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1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P11):①粉碎美国侵略野心;②巩固了中朝边境;③提高了我国国家威望。

12、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第三课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1952年

2、法律依据(开始的标志):《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

3、原因(P13):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4、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意义(P15):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

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要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五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原因(P23):土地改革后,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3、目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阶段: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1、时间:1954年----1956年

2、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3、特点(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它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

②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评价:三大改造总体是成功的,但局部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

5、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艰苦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0, ....0, ....1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行:

1、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①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②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③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表现(犯的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③犯错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遭破坏。

⑤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⑥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⑦对国民经济的调整(P28):1961---1965八字方针

3、十年建设中出现的模范人物:兰考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大庆石油工人 王进喜。

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P28):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发展。②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原文: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至于复辟的危险。)

2、时间:1966年----1976年(10年)

3、开始(P29):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4、**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迅速恶化。

5、抵制抗争:①“二月逆流(二月抗争)”: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②“四五运动”: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以后,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但被“四人帮”镇压而结束。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在文革后期,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形势的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

8、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③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9、教训和启示: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④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10、“文革”结束的标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大讨论(背景):

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针对“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 的束缚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讨论序幕: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

3、思想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是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

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5、大讨论实质:一场重新确立实事求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想解放运动。

6、“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主要内容:①思想方面:这次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②政治方面: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方面: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时间:1978年

4、意义(P36):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起点。

5、拨乱反正:1979—1982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正确评价毛泽东,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问: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左倾”错误和“左”的错误有哪些表现?这些“左倾”错误又是怎样得到全面纠正的?

答:①1958~1960年大跃进。农业浮夸风和工业全民大办钢铁是其主要内容

②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挫伤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防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都是通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全面纠正的。)

0, ....0, ....2第八课 经济体制改革1, ...农村改革背景: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发展。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的目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形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意义:①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③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主要内容:①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制度。

3、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这些重大调整或变革各有何作用?

答:分别有: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历史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九课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时间:1978年12月

3、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4、特区建立意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5、对外开放的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建立沿海经济特区:1985年起,建立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上海浦东新区、闽三角开放区。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P44):2001年12月

第十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P46):

1.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在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52

3.南方谈话(1992):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他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4.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中共“十五大”(1997):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写入党章。

6.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邓小平的评价: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中共“十七”大(2007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9.中共“十八”大(2012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为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十一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梦: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

2、再次提出“中国梦”: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5、“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6、“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①第一个一百年目标(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诚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第二个一百年目标(1949--2049):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造。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新发展理念:

1、时间:2015年10月

2、五项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

3、新发展理念的意义(作用):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③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措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影响: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4、什么是“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十二课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

2、特点(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6、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措施: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②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④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西部大开发: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三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主权问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3、内涵(什么是“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1)中英两国政府在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3)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答: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供,国际影响提升。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有效运用。③中央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④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内政问题)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相关史实:

三国时,吴国派卫温赴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

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2、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1、第一次: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2、第二次:《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第三次是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注意:前两次是由于外来侵略造成的,第三次是属于内政问题。

3、建国后对台政策:

A.(毛泽东时代) 建国初:要武力解放台湾; 50 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邓小平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C.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指导思想)

4、改革开放前,海峡两岸关系:敌对隔绝

5、改革开放以后,哪些措施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变化?(时间、事件、意义)

时间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1979年

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

走向缓和

1987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打破隔绝状态

1990年

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1年

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

1993年

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

内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意义: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15年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对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祖国统一是历史潮流,台湾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

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分裂祖国活动注定要失败。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5、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阻挠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

1、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2、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难点: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针对台湾问题,而最先实践是在香港

2、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下,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表现: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实现“三通”。

第十五课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的表现:①由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的转变。②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3、海军:(1)部队建设:①第一支海军部队: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装备建设: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兵种建设:①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4、空军:(1)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2)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强军改革: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指挥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十六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P81):

1、建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3、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①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交。②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首次确认):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万隆会议的召开:(1)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3、“万隆会议”的意义: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地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十七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的原因:美国: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改善中美关系,可以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中国:改善中美关系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建交过程: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6、中美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到邦交正常化,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7、影响外交的因素:国家利益、国家性质、综合国力、国际形势

二、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外交策略:(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外交成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第十八课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1)成就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航天成就(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3.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4.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5.改革开放前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6.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十九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表现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消费

 

 

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3.交通运输的发展:(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2)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4)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5)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4.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信事业: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2)互联网: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5.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代特征: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基础目标: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实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政策。 (3)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国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2.经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11列宁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成功的无产阶级政权) 3.性质:无产阶级革命

4.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三、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的探索

经济上:1921年制定新经济政策:

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经济严重破坏。 (2) 措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 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治上:成立苏联

2、斯大林探索:

经济上: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目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结果: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模式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评价: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时代特征: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 、时间:1919年.1——6月

2、目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处置战败国,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

3、三巨头:英劳合·乔治、法克里蒙梭、美威尔逊操纵会议,其他弱小国家处于无权地位。

4、核心条约:《凡尔赛和约》

(1)、是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它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其中一项是关于中国问题的: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5、实质: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至1922年

2、原因: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操纵国:英、美、日。

4、核心条约:《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2)实际上:此公约实质上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它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时间:1929——1933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2范围:开始于美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严重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一)、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1、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3、影响: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C、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宏观控制与管理加强;D、美国联邦政府权

力明显增强;E、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二)、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1、德国:a、19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b、罪行: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掀起了反犹狂潮。

2、日本:a、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内阁,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b、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进一步强化了法西斯专政。

4、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并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特征:法西斯挑起“二战”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一、绥靖政策

(1)绥靖政策是指:20世纪三十年代,英法等西方大国因害怕法西斯的战争讹诈、又想使德国矛头引向苏联而采取了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法西斯的做法。 (2)慕尼黑阴谋是指: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10天之内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3)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影响:A、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B、造成二战初期,西欧,北欧许多国家沦陷。

二、二战爆发的原因:

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C、凡华体系内部矛盾激化。D、绥靖政策的纵容。

三、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1)“二战”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标志着凡尔赛体系瓦解)

(2)“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侵略苏联。

(3)“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华盛顿体系瓦解)

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联盟建立:标志事件是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联合起来打垮法西斯国家(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作用)。

(2)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召开,美英苏三国首脑参加。决议有:战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向日本作战。

五、重要战役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2)诺曼底登陆战(1944年6月),英美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灭亡。

(3)攻克柏林战役(1945年5月),苏军占领柏林,德军投降,欧洲战场基本结束。

六、战争结束

(1)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2)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 单元特征: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变化

一、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发展迅速,一片繁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 7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经济调整、成最大债务国,发展受限

3、20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1、美国在经济上援助和扶持。(马歇尔计划)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三、欧洲走向联合:

1、过程: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促进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2、意义: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四、七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

1、20世纪70年代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是日本

2、20世纪70年代经济领域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经济格局):美国、欧盟、日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时代特征: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经济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

一、冷战中的对峙

1、对欧洲“冷战”

(1)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

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信号:1946年3月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

(3)时间: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4)表现:

政治上: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杜鲁门提出

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经济上: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

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军事上: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

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2、对亚洲“局部热战”:50年代朝鲜战争;60年代越南战争

二、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开始。

三、美苏争霸的阶段:

1、50、60年代——美国占优势——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占优势——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3、80年代——相对缓和,有所收缩

4、结束: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结束

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背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现状: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

多极化趋势的原因: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多强”

的实力不断增长,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格局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多极化趋势阻力:美国继续推行霸权政策,制定全球战略,利用历史矛盾挑起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例如:科索沃战争、两伊战争

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背景: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③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④组成世界贸易组织(WTO)

3、影响:利: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

利地位

4、 中国的应对措施: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②2001年,上海举办了APEC会议;加入世贸组织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时代特征: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人类文化空前繁荣。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于美国

标志: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特点: ①科技成果大量出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变短

②科技在各领域互相渗透、相互促进 ③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3)各国大力发展科技,增强各自的国际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四篇: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九下P2-5)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它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④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⑤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6日;起义的地点——彼得格勒;

革命的最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的结果——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九下P7)

1、时间:1921年;

2、领导人:列宁;

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三、苏联的成立(九下P7)

1、成立的时间:1922年底

2、国家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四、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九下P8-10)

1、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领导人:斯大林

3、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五、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九下P14-16)

1、时间:1919年1月;地点:巴黎。

2、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3、《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处分德国,与德国签定。

六、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九下P17-18)

1、时间:1921—1922年;

地点: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

2、操纵国: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3、《九国公约》:九国代表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下P

16、P18)

1、凡尔赛体系: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华体系”。但这一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八、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九下P21)

1、时间: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主要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九、罗斯福新政(九下P22-23)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时间:1933年。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不消除经济危机。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手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新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十、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九下P25-26)

1、形成国家:德国;政党:纳粹党。

2、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表现之一:纳粹党利用“ 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十一、反犹狂潮(九下P26)

1、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2、原因:①历史原因:欧洲久远的反犹传统;

②个人原因: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端厌恶犹太人;

③现实原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3、表现: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十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九下P27-28)

1、形成国家:日本;政党:军部。

2、形成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3、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

十三、慕尼黑阴谋(九下P34)

1、时间:1938年9月;地点:德国的慕尼黑;

与会国:德、意、英、法。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影响:①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②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后果: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意义: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

十四、二战的全面爆发(九下P35)

1、时间:1939年9月1日

2、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3、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十五、苏德战争的爆发 (九下36)

1、时间:1941年6月

2、标志: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3、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领导)

十六、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九下P37)

1、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2、标志: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即珍珠港事件。

3、影响: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九下P39)

1、时间:1942年1月1日

2、地点:华盛顿

3、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4、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十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九下P40)

1、时间:1942.7——1943.2

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十九、雅尔塔会议(九下P39)

1、时间:1945年2月

2、会议目的:为了协同作战,尽快打败法西斯。

3、会议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4、会议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5、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十、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九下P41)

1、时间:1944年6月6日

2、标志: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二十一、德国投降 (九下41)

1、时间:1945年5月8日

2、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的结束。

二十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九下P42)

1、时间:1945年9月2日

2、战争结束的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3、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事件:

①1945年8月8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③中国军队也展开大反攻,发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击。

二十三、二战的影响(九下P42)

1、影响: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启示:①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

②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二十四、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九下P48)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经济繁荣的原因: ①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3、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二十五、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九下P49)

1、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影响: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地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二十六、欧洲共同体(九下P52)

1、成立的目的: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2、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

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二十七、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相关政策(九下P52)

1、时间: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相关政策: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3、作用: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二十八、日本的崛起(九下P54)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2、崛起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扶持;

③日本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

④日本重视教育和发展科技。(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3、地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二十九、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九下P55)

1、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2、表现: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3、影响: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与不安。

十、苏联的解体(九下P61-62)

1、时间:1991年底

2、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

3、解体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

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4、影响: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三十

一、东欧剧变的实质(九下P65)

1、剧变的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各国改革的失败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外部原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限制。

2、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

3、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4、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三十

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九下P84-85)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政策的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三十

三、北大西洋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九下P84)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2、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三十

四、“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九下P90-91)

1、出现的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

2、范围:(按综合国力划分)

(1)一超:指美国。

(2)多强:指日本、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标志: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

4、作用:“多强”牵制美国称霸、促成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三十

五、科索沃战争的影响(九下P91-92)

1、科索沃战争的原因:(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

(2)美国霸权主义的介入,转化为国际冲突。

2、时间:1999年3——6月

3、影响: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物质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 (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侵犯了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②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三十

六、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原因、影响)(九下P95-97)

1、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①东西方冷战结束后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③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利(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利于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有利于企业直接面临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②弊(挑战):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进一步增加国际经济风险。

三十

七、世界贸易组织(九下P99)

1、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

2、意义: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利于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有利于企业直接面临国际竞争。

4、中国加入的时间:2001年11月

5、中国入关后,应对的措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三十

八、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内容、特点和影响)(九下P102-105)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内容: ——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A、起源于美国(国家);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C、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

D、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其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3、特点: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

4、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五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年级下册课本 P3-4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四段, 沟通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两千多公里。 (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 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 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但隋炀帝滥用民力, 也造成百姓的困苦。 总的 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年级下册课本 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 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善于用人和纳谏, 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 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 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 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年级下册课本下 P15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年级下册课本 P16 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是完善科举 制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将诗赋 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 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 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 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 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 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年级下册课本 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 密切了 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 以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 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年级下册课本 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年级下册课本 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 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年级下册课本 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 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年级下册课本 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年级下册课本 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 (又称千佛洞 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 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年级下册课本 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年级下册课本 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 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年级下册课本 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 : 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 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

二、活字印刷术:(七年级下册课本 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 进行排版印刷。 既经济又省时,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 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 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年级下册课本 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

四、火药:(七年级下册课本 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中期已有配方, 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 宋 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 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 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年级下册课本 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

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年级下册课本 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 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年级下册课本 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 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年级下册课本 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 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 1433年, 郑和前后航海七次, 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 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 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 忘危负年华”。(七年级下册课本 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 肃清了倭寇 (日本 的骚扰。 被称为 “民 族英雄”。

十、军机处的设立:(七年级下册课本 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年级下册课本 P94-95“开辟荆 榛逐荷夷”

1、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 英雄。

2、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 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年级下册课本 P99-100 “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喇嘛”;康熙帝时册封“**额尔德尼”。

2、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 管辖 。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 整个新疆地区, 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 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 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

主义萌芽的产生:(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 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8)

1、原因:

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 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 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 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

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 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 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 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 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 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 (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 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 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 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 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

年号 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 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 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 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 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