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疼痛护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目的:了解建立疼痛护理单对患者疼痛的观察临床意义。方法:对病区疼痛的患者,每人建立一份疼痛护理单,评估患者疼痛的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对爆发痛患者的详细处理方法,并随时评估疼痛的程度,低于4分者每天评估2次。结果:护理人员对病区服用止痛剂患者的控制情况能较清楚地掌握,患者服用情况及时得到关注,疼痛控制良好。

第一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综合疼痛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患者专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性疼痛护理措施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患者专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住院并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计98例:按随机分配原则48例为对照组,执行常规疼痛护理;50例为观察组,实施综合疼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疼痛管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0%,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疼痛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减少介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护理;疼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

Effect and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Pain Nursing in Specialize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Pain;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omplications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血管外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其发病慢,且不易被察觉,一般是患者感觉到腿部疼痛才就诊。疼痛是一组典型的征候群或综合症,是指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后产生的主观感受。血管外科患者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疼痛在多数发达国家都已列入护理教育的课程,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业已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1]。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多方面都产生负面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对ASO患者疼痛的评估和控制至关重要[2]。本研究通过对ASO行介入手术的患者采取综合疼痛护理措施试图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参与的基础上,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住院的ASO行导管介入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③意识清楚,沟通良好。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②严重肝肾疾病、心肺功能不全者; ③恶性肿瘤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④失访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狀况、宗教信仰、内科合并症及内科用药等基础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ASO介入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术者采用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下肢动脉导管介入手术。

1.3 研究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根据“入院疼痛评估—医护患沟通—护理干预健教—疼痛控制评价—出院复诊随访”的工作流程给与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②疼痛评估③疼痛干预④出院随访。具体措施如下:

1.3.1 患者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性格、家庭情况、工作状况等进行询问了解,让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对其提出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对行为过激的患者耐心劝解、鼓励、体贴。同时向患者解释疼痛产生的机制,提高对疼痛的认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2 患者疼痛评估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3]联合面部表情评估法[4]制定综合疼痛评估量尺,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因人而异进行疼痛评估。同时为方便临床工作,我科设计了“疼痛护理记录单”,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疼痛分值,绘制曲线图,为更直观了解其各时段的疼痛情况提供科学、严谨的病历资料。NRS:将一条10cm长的直线划分10等份,从左到右依此标有0~10的数字,0代表无痛,10代表患者能想像的最剧烈的疼痛,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体验在此线上标出一个数字,以表示疼痛的程度。面部表情评估法是将患者的面部表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6种,分别为无痛、极轻微疼痛、轻微疼痛、显著疼痛、中度疼痛和剧痛。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进行评估,简单直观。护士可随身携带上述疼痛量表印刷品,也可将其贴于患者床头,以便随时随地应用。

1.3.3 患者疼痛干预

护士及时将疼痛评估结果告知医师并制定可行的疼痛干预:按三阶梯给药方案[5],原则是多模式、个体化镇痛[6]。轻度疼痛(NRS≤3分)患者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中度疼痛以上(NRS4-6分)患者,在2h内处理,采取弱阿片类药物结合非药物干预;重度疼痛(NRS≥7分)应立即处理,采取强阿片类结合非药物干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规律服药,不宜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和止痛方案。全程确保药物安全放置与及时遵嘱执行,密切观察止痛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随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调整治疗目标及治疗措施。出院患者定期复诊或随访。

1.3.4 微信手机随访

建立患者手机微信群,每周一早晨9:00发放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健康指导以及科学认识疼痛等短信内容。以群聊的形式解答住院或出院患者提出的问题,如对回答不满意或用文字输入及语音对话解决不了的相关问题,可直接发送图片或视频,甚至酌情进行一对一交流。大部分问题通过微信群在护士指导下患者在家即可自行解决,避免频繁返院。

1.3.5 健康宣教讲座

每月在科内举办血管疾病健康教育讲座1次,邀请疼痛门诊专家及专科护士共同为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授课,讲解疼痛的注意事项、活动锻炼方法、自我评估要点等,讲座通知可由微信群或手机短信发放。

1.4 观察指标

(1)疼痛干预有效性:同时满足患者的疼痛评分≤3分、24 h爆发性疼痛频率≤3次、24h内需要解救药物≤3次则判断疼痛干预有效。有效率不低于75.0%。

(2)对两组患者均在入、出院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7]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

(3)采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8]中的1个分量表调查患者对控制或减轻疼痛方法的临床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当天填写。该分量表包括5个项目,每项均用0~10级数字评分法来评定,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4)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常见并发症包括缺血、渗出、感染、褥疮、血栓形成等。

1.5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干预有效性、心理状态评分、临床满意度比较(表1)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2)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外周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出现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疼痛主要是由于下肢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缺血性神经炎所致,这种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间歇性剧痛伴感觉异常,以夜间为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且日益受到重视。疼痛需要客观的定性或定量标准和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评估是疼痛处理关键的第一步[9]。疼痛评估不仅是疼痛护理的关键,也是规范用药的前提。积极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疼痛,不仅可以识别疼痛的存在和性质,还有利于制定疼痛的治疗方案和评价效果[10]。NRS数字疼痛评分联合脸谱评估法用法简单,标示精确,可科学规律地进行疼痛评估和疗效评价,排除人为因素干扰,达到及时、有效地与医师、患者沟通的目的。再根据病人疼痛强度因人而异选择正确的镇痛方法,迅速缓解疼痛也是避免患者病情加重的关键。本研究参照三阶梯止痛原则结合患者病情使用镇痛药物,用药后细致观察并详细记录镇痛药物的效果[11],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建立专业的综合性护理团队,建立系统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干预有效性、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诸多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也表明,有家属参与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电话随访和微信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给患者,专科护士可直观清晰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现状及困惑,从而给出正确的指导,并能及时、准确判断疼痛干预效果。

总之,综合性护理通过对ASO患者采取多途径、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满意度。综合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知识,并且要在临床护理中找到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12]。随着综合护理的实施和推广,护士在疼痛的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护理干预对ASO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而且实施方便、安全可靠,容易被患者接受。在大力提倡优质化护理的今天,应将规范化综合疼痛护理作为一项持续性质量改进的过程,在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丁燕.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认知情况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0):12-13.

[2]Carroll A,Dowling M.Discharge planning:communication,education and patient participation[J].Br J Nurs,2007,16(14):882.

[3]蔡锦华,陈维雄,袁京燕等.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858-2859.

[4]Pasero CL.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申萍译.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

[5]徐倩华.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肺癌疼痛55例的临床观察[J].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3,25(4) :83-84.

[6]任银萍,鲁婕音.骨科患者疼痛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737-739.

[7]王峻,廖鹏,车美华,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38-2741.

[8]McNeill J,Sherwood G,Starck P,et a1.Design strategies in pain management research with Hispanics[J].Hispanic Health Care International, 2003,2(2):73-78.

[9]Gagliese L,Melzack R.Chronic pain in elderly people[J].Pain,1997,70(1):3—14

[10]周乐薇.1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8):116—117

[11]陈索红.疼痛评估在护理肿瘤患者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5):694

[12]张一吟.外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调查与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3):93-95

作者:潘蛟 张菠 李俊杰 隗和棉 王子军

第二篇: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观察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了解建立疼痛护理单对患者疼痛的观察临床意义。方法:对病区疼痛的患者,每人建立一份疼痛护理单,评估患者疼痛的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对爆发痛患者的详细处理方法,并随时评估疼痛的程度,低于4分者每天评估2次。结果:护理人员对病区服用止痛剂患者的控制情况能较清楚地掌握,患者服用情况及时得到关注,疼痛控制良好。结论:疼痛患者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的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疼痛护理单; 疼痛观察; 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32

疼痛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感受,是主观的。晚期癌症患者70%以上伴有疼痛,癌症疼痛通过有效的方法可以控制,只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恰当使用止痛剂和有效止痛方法,90%以上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1]。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疼痛,癌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視[2]。笔者所在科是无痛示范病房,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真正达到无痛生存,是无痛病房医生和护士共同追求的目标、职责和义务。获得爆发痛的良好疗效,疼痛的评估和再评估是基础[1],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常规,只有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被动予以处理,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患者主诉和护士评估不一致占77%,护士过低评估患者的疼痛占54%,护士过高评估疼痛仅占13%[1]。

根据临床上存在的护理问题,笔者所在科自2011年7月份以来,对住院的疼痛患者,每人建立一份疼痛护理单,要求每个护理人员都能熟悉其中的内容,特别要求每个护士要掌握如何评估疼痛,对疼痛的详细护理措施,并每天动态观察患者疼痛的情况,收到良好的成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服用止痛剂的80例患者资料,其中40例为以往疼痛的病例,即没有建立疼痛护理单的患者资料,40例为建立疼痛护理单患者的资料。

1.2 方法 了解护理人员对这些患者的病情是否了解,是否有按医嘱服药,疼痛控制情况,对患者疼痛的具体护理措施、后续观察等情况。

1.3 疼痛护理单的内容 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疼痛的分类(急性、癌痛、慢性非恶性疼痛);入院时疼痛的情况(有无疼痛、周期性疼痛、活动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疼痛的部位(A、B、C等),出现的日期、时间、部位、活动情况、疼痛评分;疼痛评估量表选择:有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数字评定量表、词语描述量表;护理措施包括:(1)安慰患者;(2)解释病情;(3)卧床休息;(4)患肢体位摆放;(5)分散注意力;(6)冷敷;(7)理疗;(8)针刺;(9)通知医生;(10)遵医嘱用止痛药/PCA治疗,其中包括通知医生的时间、所用药物、用药途径;(11)患者拒绝治疗,责任护士签名。

1.4 护理

1.4.1 建立疼痛护理单前的护理方法

1.4.1.1 患者疼痛,由主管医生开止痛医嘱,护士负责把止痛药物发给患者,并由发药护士交代如何服药。

1.4.1.2 患者出现爆发痛时由当班护士报告医生,按医嘱予以速效止痛剂处理,30 min后观察结果,如疼痛缓解,无再追踪。止痛较为被动。

1.4.1.3 对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无详细记录。

1.4.1.4 患者是否按时按嘱服用止痛药,护士不能很清楚地掌握。由于患者及家属存在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或药物耐受性的错误观念,很多患者不能按时服药,而是按需用药,从而造成治疗不规范,使药物不能达到其应有的疗效。

1.4.2 建立疼痛护理单后的护理方法

1.4.2.1 对笔者所在科疼痛的住院患者,每人建立一份疼痛护理单,同时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清楚地掌握其中的内容。

1.4.2.2 对照疼痛护理单上的内容,教会每个疼痛患者自己评估疼痛,成人一般采用数字评分法,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疼痛的程度: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让患者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的数字,因为疼痛的主观感受,由患者评分才能比较准确反映疼痛的程度。

1.4.2.3 当班护士每天根据疼痛护理单上的记录,清楚地了解病区疼痛患者有哪些、在服用哪些止痛剂、疼痛的部位、程度、评分、疼痛的护理措施等基本情况。

1.4.2.4 护理人员每天两次评估患者疼痛的情况,变被动为主动,了解患者疼痛控制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有按医嘱服药,帮助患者走出服止痛药的误区,正确对待止痛药的使用,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既增加了与患者交流的机会,增进了护患关系,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1.4.2.5 对每个疼痛患者,能清楚地知道其上次疼痛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处理措施,当患者再次出现爆发痛时,处理起来更能得心应手。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对没有建立疼痛护理单患者的病情,除患者出现爆发性疼痛的处理外,其余的处理及护理措施均无详细记录,患者能否按医嘱服用止痛剂,疼痛缓解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对已建立疼痛护理单的患者资料,护理人员对上述情况比较清楚,护理措施也很清楚并详细地记录,而且后续至患者出院,由于持续关注、关心疼痛患者,督促患者合理用药,住院期间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长期缓解,爆发痛的出现次数逐步减少,疼痛控制良好。

2.2 通过对病区患者的宣教、指导,患者能较好地掌握疼痛的评估方法,能对自己的疼痛做出评分。

2.3 护理人员对笔者所在科疼痛患者的情况较为了解,能清楚患者疼痛控制的情况,并加强监督患者的服药是否按医嘱执行,使药物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讨论

疼痛护理单的建立,虽然给护理带来一定的工作量,但是从以上情况看,建立疼痛护理单对临床疼痛观察具有重要意义[3]。

3.1 护士需主动、自觉学习疼痛评估,才能指导患者更好进行评估,使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变被动为主动。

3.2 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对病情了解更为详细,给患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4]。

3.3 所有的护理措施均详细明确,一目了然,避免漏交,能更好、更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反馈给医生,使医生能准确地调整治疗。

3.4 对疼痛患者一直追踪至出院,对住院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止痛效果较为清楚[3-4],使药物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玲.癌症疼痛的客观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8):103-104.

[2]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8):164.

[3] 李丛元,韩沅宏,陈东海,等.我院2006年-2011年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2,9(6):95-97.

[4] 邱卫黎,林昆,黄华兰,等.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2,9(6):83-86.

(收稿日期:2012-03-01) (本文编辑:李静)

作者:潘春玲 袁云 郑友贞

第三篇: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

【摘要】疼痛既是主观的不适感,又是一种保护机制,还是患者向医护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心理、生理反应就是术后疼痛,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术后没有得到缓解的一些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现代护理的观念不断更新,怎样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是外科医护者长期以来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

1前言

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是手术和疾病自身对组织所造成的损伤的生理反应,伴随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提升患者舒适度早就成了护理工作最主要的一项内容。所以,相关的医护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护理知识与熟练护理技术,才能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进行正确的护理、治疗。从而让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或是控制,减少患者负面心理所带来的影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术后效果得以提升,增强手术的有效率。

2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估

(1)口述疼痛的分级评分法:把疼痛分为剧烈疼痛、中度疼痛、轻微疼痛、无疼痛,且每组都是1分。

(2)数字疼痛的评分法:采用0到10这几个数字来对疼痛的强度进行描述,0代表没有疼痛,10代表剧烈疼痛。

(3)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以一条长为10cm的直线或是标尺,其两端分别是0和10,其中0表示没有疼痛,10 表示剧烈疼痛[1]。

3术后疼痛产生的具体原因

产生术后疼痛的原因有:内脏受到伤害而导致的疼痛、手术过程中所导致的疼痛;其中前者是在对内脏进行手术的时候,因操作刺激而导致内脏痛,进行开腹手术之后,患者胃与胸管中的其他方式扩张、引流不畅,对腹膜造成了刺激而引起疼痛。手术过程中所导致的疼痛是麻醉效果消失后,外科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对皮肤缝合带来的疼痛,患者皮下发生血肿、面部缺血、创面发生炎症时疼痛会加强。

4控制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方法

4.1做好术前的评估与教育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护士一定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多全面的了解,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术后疼痛与止痛的知识,了解止痛、深呼吸、早活动、有效咳嗽的方法和重要性,建立宣教疼痛的小册子,和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对控制疼痛的途径进行探讨,使患者的术后疼痛焦虑、恐惧和无助感得以消除,及时止痛,这样才有利于患者对术后疼痛的主动应对。

4.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增强对患者心理的疏导,让患者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才会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帮助,从而减少疼痛。护理人员可以陪伴患者一起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让患者可以减少对疾病和疼痛的恐惧、压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比如可以让患者多听音乐、多进行交谈等,使患者可以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护理计划中,从而学习一些减轻、预防疼痛的有效技巧[2]。

4.3进行一般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们摆好较舒适的体位,让患者的肌肉得到松弛、减少张力,从而让疼痛肌肉的阻力得到缓解。让患者在翻身、咳嗽的时候用手按扶着切口部位,使切口张力的刺激可以减少,让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能够被及时吸出,防止咳痰和咳嗽时所引起腹压增加而带来的疼痛。进行肢体手术的外科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指引其将患肢抬高,减轻疼痛与肿胀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热敷或冷敷,对包扎的松紧度、末梢血云进行观察,查看患者的伤口有无发生感染、出血迹象。

4.4利用镇痛药来进行护理

患者切口疼痛最剧烈是在术后的24h内,2到3天之后渐渐减轻。患者疼痛不是很剧烈的时候,可以让患者服用解热镇痛的药,比如去痛片、阿司匹林等。依据疼痛的程度进行分级,对镇痛药的使用也要适当,血药浓度要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个体差异影响,对不同患者给予相同剂量的药之后,部分患者血药的浓度会过高,从而引起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反应。但一些血药浓度较低,没有起到镇痛的效果,患者就会吵闹不停、躁动不安,因此,给患者发送药物的时候必须对患者的反应和动态变化进行观察,特别是首次给药之后,应观察患者反应后在确定出用药的剂量。

4.5患者自控镇痛

护理是指在患者感觉到疼痛的时候,主动以计算机所控制下的微量泵按压钮来注射医生设定好的药物来进行镇痛,且给药的途径最常用的主要是硬腹膜。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对PCA进行使用的方法和目的,对给药的导管要妥善固定,确保给药途径通畅。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尿急、尿意等不适感都显著降低,所以容易产生尿潴留,排尿的最佳时期在术后的3到5h,護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

5结束语

伴随医学模式不断改革,护理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经过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观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变化进行了解,针对患者疼痛来采取准确的治疗、护理方法,让患者可以安全的度过手术期,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春玲.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177.

[2]刘伟玲.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新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3,54(22):157-159.

[3]林莲贤.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09,6(22):210-211.

作者:刘亚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