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问题研究论文

2022-07-03

财政政策问题研究论文 篇1: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问题研究

【摘要】 近些年,我国财政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其发展,但其政策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使其陷入了发展危机,针对此情况,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如何通过财政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这个问题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财政政策措施;政府采购;财政投融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一、中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利税占全国的40%;中国城镇就业岗位近80%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这些具有冲击力的数字充分表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然而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却与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相比极不协调:中小企业风险较大,银行不愿为其提供贷款;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上市条件;过高的增值税征收率使得大企业因无法抵扣税款而不愿购买其产品;地方政府经常假借各种名义乱收费……这都使得中小企业步履维艰。

二、面对经济危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通过财政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

1.进一步明确财政政策的着力点。结合实际现状,财政应着力支持中小企业三个方面的活动:其一是创业与技术创新;其二是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其三是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是世界贸易深入发展的要求。

2.解决融资难。融资是中小企业最普遍最突出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有利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通过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等措施,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充分发挥财政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扶持区域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发展,探索建立担保损失补偿机制;引导创业投资的发展,规范创业投资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运行机制,运用政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向中小企业投资。

3.加强政策的统筹规划与协调配合。其一是在统筹整合现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项资金的功能定位,突出支持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二是充分运用税收手段让所有的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的激励,当前主要是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税收政策,对金融企业呆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以鼓励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

4.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对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外部条件,在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园区培育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搭建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开展对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保障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加强信息化服务,通过网络发布市场信息,开辟交流渠道,使中小企业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政府通过制定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对从事上述服务的机构实行绩效评价,对符合要求的予以补助或奖励。

5.将把促进小企业发展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如对下岗职工自行创业给与扶助支持;对于积极录用下岗职工的小企业,在所得税上给与支持;对吸收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企业,给与一定的补助;对利用个人资金投资创办的中小企业,免征个人所得税,消除重复征税。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使它能够公平准入,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尽快地恢复它正常的增长趋势。

6.政府采购可以为中小企业开“绿灯”。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卖家,如果政府能将采购额中的一部分分给中小企业,必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针对各国的办法,我们可以采取:(1)将政府采购定额量化出一定比例给中小企业。(2)在商品和服务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可适度优先采购中小企业商品。(3)从中小企业的商品质量、技术水平、信用状况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招标资格审查,从客观上促进中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保护是有前提,即中小企业必须有过硬的产品或服务,在价格质量同等的条件下可以实行中小企业优先的原则。

7.加强财政投融资资金投入。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投向应主要投向风险大或收益低的政府资助与政策鼓励的产业的中小企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等,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应根据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投资于较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等。可以在财政部下设一个专门管理向中小企业进行财政政策投融资的管理机构,在各省设立该管理机构的分支机构,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融资机构的职能,营业范围,方式等,切实加强对发展中小企业财政投融资活动的领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俞建国.中国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1)

[2]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1)

[3]马爱涛,姜爱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作者:关 洁

财政政策问题研究论文 篇2:

积极财政政策中资金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从新的调控政策出台的国际国内背景入手,诊断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新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未来经济将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值得关注的潜在问题,针对在贯彻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中,实现中央提出的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要求,对有限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政策执行效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资金优化配置;宏观调控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从理论上看。积极财政政策思想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而产生的凯恩斯新政。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是由于私人部门对前景的悲观预期,从而使得私人投资和消费锐减,导致经济崩溃,因而政府必须承担投资主体的角色,增加政府开支,以弥补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在阐述凯恩斯的这一思想时。提出了一个非常易于理解的模型,即45度线模型。后来的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充分关注货币市场的条件下。发展了45度线模型,提出著名的IS—LM模型,这一模型为分析经济政策效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蒙代尔和弗莱明在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下,发展了IS—LM模型,提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成为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效力的有力工具。

从实践上看,许多国家在经济金融危机背景下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美国是实行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最早的国家。1933年3月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上台后。为反经济危机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即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采取了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和工作救济(即以工代赈)。罗斯福把公共工程和工作救济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工具加以运用,力求改善穷人、失业者的生活状况,通过工作救济为缺乏一定劳动技能的失业者直接提供岗位和工资。工作救济目的在于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联邦政府通过公共工程建设,以刺激和带动私人投资。扩大需求,复兴经济。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也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冲击。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7%,与全年8%的增长目标有明显差距。面对这种情况,1998年7月,中央决定实施旨在扩大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8月,国务院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国政府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主动采取的一次反周期调节。中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2007年4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各经济体纷纷出台减税法案与政策,以期由此带动经济复苏。

(二)相关启示

1、积极财政政策是各国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刺激经济增长普遍而重要的政策选择。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过强劲的刺激和推动作用,为其顺利度过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不利冲击并迎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能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主,要更多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政策重心应更强调通过税收政策和加大对结构转型财政支持力度来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资,更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扩大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是各国政府刺激经济需求并抵御经济疲软的两大工具。

例如,美国政府在1933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政策措施和手段就是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以及有计划和大规模发行政府公债并使财政赤字合法化。1997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连续几年增加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政府建设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热情回升。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来临的冲击点正值中国经济刚刚经历了连续五年投资高速增长期,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国经历了从1993年开始连续四年减速调整的周期点位完全不同。当前。中国经济最突出的矛盾是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应通过实施扩大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从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为主的转型。

3、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不同种类调控手段的有效协同和合理搭配。而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连贯性也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政府调节经济运行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并用和搭配。财政货币政策配合通常有三种选择模式,即“双紧”、“双松”、“松紧”。“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一般是在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不景气及物价普遍下跌的状况下采用。一般而言,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更能起示范带动作用,但财政投资弱化了信用关系,不利于防范风险。我国当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工具的有机组合,灵活用好税收、支出和国债等财政政策工具。应当考虑充分发挥国债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拓宽财政收入渠道的同时改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4、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不当可能导致财政风险的集聚和增大,并引发经济的更剧烈波动或不良反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往往伴随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刺激短期内需有着积极作用。财政赤字预算只能是短期应对之策,不能作为一项长期政策连续使用。赤字财政政策的运用必须为以后的政策留下宏观调控的空间,长期过度使用赤字财政政策必然会导致庞大的赤字和债务规模,给经济造成危害。因此,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应严防政策实施不当导致财政风险的集聚和增大。

5、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應兼顾短期需要和长远发展。

例如,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是为了应急需要,特别是举办公共工程,完全是临时性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力图瞻前顾后。把短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新政”时期完成的有些公共工程项目,至今还在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国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也应当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与消除局部贫困、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扩大内需中采取的措施,都应当为长远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而决不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二、当前积极财政政策预期效应评价

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增速

放缓、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采取的一项“反周期经济调节”的主要政策手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步入内需推动的内源型增长轨道,加快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有助于改善民生,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然而,事物两面性的哲学命题也同样适用于宏观调控政策,逆经济风向的调节措施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其中有些是政策本身固有的问题,有些是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历史教训,需要在未来执行调控政策时谨慎对待。

1、资金投向存在重复建设的隐忧。

我国当前四万亿元投资配置规划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投资合计占比仅为30%,而这些投资关系到消费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当大规模的基建类项目开工后,将直接增加对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产品的需求。短期内可能推动这些行业产品价格上升,吸引更多要素流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向这些行业配置,增加了再次出现小钢铁、小水泥四处开花问题的风险。因此,从基础设施类建设实际投入占比较高的角度来讲,在不远的将来是否又会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产品涨价,进而逐步推动下游投资品和消费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重复建设和周期性问题循环出现。不能不说存在隐忧。

2、科技及自主创新类投入比重偏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创新等口号和理念已经提出很多年。加快自主创新、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十大措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在四万亿元投资方案中。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合计投资规模1600亿元,仅占4%。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用于科研投入的资金规模不断增长,但是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处于下降趋势中,1990年以前平均占比为5.03%,1990-1999年平均占比降为4.52%,而2000-2006年平均占比进一步下降到3.85%。2006年的比重虽出现上升趋势,也只有4.18%,甚至低于1978年的4.71%。投资比例对时间的二次函数回归结果显示,平均每年下降0.095个百分点。

3、政策效应时滞与“立竿见影”要求可能存在矛盾。

任何调控政策从发现问题到制定措施再到效果显现都需要时间。即政策时滞。本轮政策发布中同时提出了“快、重”和“立竿见影”的执行要求,然而与货币政策的市场和经济传导机制不同。财政政策有着行政途径的传导机制。我们还可以把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概念进一步引入到各级政府的项目决策执行中,为了满足“快、重”的要求,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会尽量缩短外部时滞,这可能会造成更多的“短期行为”。从而影响政策效果。在立项阶段会缩短论证时间,降低审批门槛,追求短期内的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即所谓“铺摊子”;在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采购阶段,会缩短招投标周期。减少产品比较,在施工阶段,会赶工期。埋下工程质量隐患:同时,投资规模可以当期计人GDP,当各级政府追求“立竿见影”的统计数字时,有理由改变资金配置,减少或延缓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投入、环保等投入,从而使新政策在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措施打折扣。近期,很多地方政府优先出台的不是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而是普通房地产交易减税等政策,其实已经反映出这些地方政府在将财政资源向商业性房地产市场倾斜,因为此处减少的税收收入必然要从别处来平衡,所以需要引起重视。

4、增收与减税的政策導向有待强化。

毫无疑问,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居民和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度过难关,但这其中存在一个政策导向问题。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情况看,居民收入构成是丰富的,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其他收入。补贴性收入只能算是其他收入部分的内容,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短期的,不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其政策效应也不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而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是长期的,消费和储蓄不仅取决于当期收入还取决于未来收入预期。所以增加居民收入,应该是多渠道的。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企业减税、增加补贴等政策中。因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补贴和减税或退税只是营业外收入,而不是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对于出口企业,如果仅靠出口退税才能生存,或者应该被现有市场所淘汰,或者政府的资金应该帮助其进行产品升级换代、转型。而不是仅仅进行“财政救济”,既增加财政负担又不符合经济发展长远利益和经济总体效率的提高。因为低效率企业的存续,既会和高素质企业争夺资源从而抬高资源成本,又会为了销售采取不当的价格竞争。不利于对外贸易的科学发展。

5、资金约束问题值得关注。

资金约束问题,表现在总体财政负担问题及地方各级政府配套资金供给问题。首先,在扩大政府支出的同时进行减税不可避免地会对预算平衡造成较大压力,而且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税收收入本身会自动减少,从而可能导致赤字出现,加重财政负担,这将使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问题凸现出来。其次。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问题体现为地方财政收支失衡比较明显,缺口靠中央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进行弥补。在未来增加投资过程中,如果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缺口的途径受到限制,一方面,资金不足影响工程项目进展,影响政策效果;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不能发债、不能直接借贷,增加收入渠道有限的条件下,则可能会增加地方政府提高税费收入的冲动。税费的增加将直接增加私人部门的经营成本、抬高土地价格,从而不利于内需的增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因此。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的投资资金来源问题值得关注。

6、投资效率低的历史教训需要借鉴。

经济学理论本身对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存在着争议。有观点认为在危机严重的时候,政府的投资可能是为了支出而支出,达到增加GDP统计数字的目的。缺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非生产性支出不仅挤占了社会资金。而且扭曲利率信号。破坏了市场利率的调节机制;逆风向调节隐含的前提是政府比私人部门更明智,事实上政府在支出规模、方向、运营上可能比私人部门更缺乏节制、效率和远见,如果不能成功引导公众预期,反而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加剧经济波动。而从中国的历史经验看,在转轨过程中,因为我们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体制改革没有进行或没有完成,监督机制没有建立或不到位,扩张政策周期中,政府财政投资项目为了短期的增长数字、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出现项目建设中权责不清、风险约束不严、缺乏财务规范等问题。应对上述问题,保证投资的效率,需要明晰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制,完善项目经营管理体制,健全优化监督机制,政府主导的投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优化资金配置的政策思考

1、优化资金的投向配置,提高投资总体效率。

在资金来源结构上,或说投资主体结构方面。实现多元化,做好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配置,动员和吸引金融机构、企业、民间资金投入,解决财政资金投入规模限制。财政资金在投向上,需注重社会效益,侧重于保障民生工程、公益项目、扶贫开发。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教育与培训的投入,不仅要发挥政府在“熨平”经济波动中的作用,更要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把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放开给私人部门的资金承担,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兼顾,提高投资的整体效率。

2、优化资金的区域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结构调整,在宏观层面包括总需求结构、内需的城乡和地区结构;微观层面包括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从投资的边际收益来讲。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在这些欠发达地区资金的供给弹性较大,资本的边际收益要高于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收益。中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低,总体受外部周期影响较小。而本身落后的经济使其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刚性,积极的政策会发挥更好的效应。同时,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资金供给以及金融体系相对薄弱,发展资金相对稀缺,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私人部门投资意愿降低,财政资金的投入不仅有助于填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资金缺口,也有利于通过类似财政担保作用增强社会投资的信心,从而带动更多社会投资。新的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中,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中西部发展措施,但资金分配方案中没有给出具体的乡村和中西部地区分配比例情况,为此,建议在区域分配上把财政资金投资的重点放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增加投资比例。另外建议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收入等措施之外,注意完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商品、产权、劳动力等各类市场建设,尤其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完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信托、基金、以及BOT,ABS等创新金融产品,便利储蓄向投资转化。同时,注意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便利当地自然资源、农产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优化资金的期限配置。合理安排长短期项目。

一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快”的要求。合理安排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项目,当期投入都可以计入GDP,所以在项目投资中要更加突出长期效益。另一方面,在时间的配置上,注意遵循逆经济风向调节的步骤和周期规律,适时淡出。财政投资不仅可以直接增加投资需求,同时能够树立市场信心,改变市场和公众预期,当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开始趋热的时候,财政资金要逐渐淡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资金进入。为此,预算安排要考虑到经济启动的周期和经验时滞。合理安排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结构比例;要通过短期的经济监测,根据市场的冷热,调整未来年度投资项目安排,防止矫枉过正。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走向另一种极端。

4、刺激消费,丰富和强化经济增长动力源。

促进消费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及其预期。在城市,通过财政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并以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创业,还应该考虑适当调整个人收入所得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在农村。在增加补贴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种培训项目的投入,提高农村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增加农民的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另一方面,提供新产品,促进消费升级换代。积极推广家电下乡试点,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通过新技术开发新功能,以新产品刺激消费需求,这需要和前文所说的微观层面的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经济结构微观层面的优化包括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两个方面。财政或政府在其中的作为是通过财政补贴,退、减、免、缓征税以及法律援助、政策和市場信息咨询服务等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开发新功能,用新材料,创新产品,开发符合环保、健康、人性化操作、自动化、信息化设计的新产品,激发消费者需求。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在鼓励产品创新的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和市场信息支持,推动企业开拓国内新市场,通过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

5、扩大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投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这不仅是短期增加投资的措施,更符合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一方面财政要直接增加对自主创新的投资比例。加强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创新研发,对企业研发中心实行特殊优惠待遇。完善科技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和个人发明创造。增加科技发明奖励等。此外,要加大就业培训。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免费或以较低收费提供再就业培训,为返乡民工提供就业培训,或与企业联合开展培训,增强企业和个人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

6、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对于投资项目的监督,目前中央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二是要求坚持程序办事,阳光操作;三要加强检查监督,组织24个检查组,到各省督促检查。但监督机制不能仅限于行政效率方面,更应该包含经济效率;不能只满足于投资资金是否被挤占、挪用、中饱私囊或浪费等内容,而更要引入市场机制,要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进行把握。一是避免在执行中央政策时,相关部门从政绩、完成政治任务角度而不是一种经营管理的经济行为去行动。在微观层面,对于包括民生工程、公益性支出在内的投资项目的立项、经营、管理、回收都要引入市场机制,既有助于保证投资效率,也便于市场化手段的监督和评价。二是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在推动财政主导的建设项目过程中,不仅在前期要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在中期进行审计监督,还要对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建立由行政监督、外部审计、经济效益评估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要在前期和中期堵住漏洞,还要通过后期的评估实现对前期的制约,建立对项目建成后的财务状况,环境影响、社会效益、民意评价等综合评价指标,依据指标状况对项目进行功能完善。配套奖惩措施,对于综合评价高的项目记录在案。并给予相关单位和当事人某种形式的奖励,给予项目更为优惠的措施;对于综合评价低的项目,给予相关单位和当事人某种形式的责任处罚,同时可以作为今后政策决策、项目审批的依据。

7、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作为政府部门。除了动用资金直接干预经济之外。更应该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种宏微观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为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制度和体制的保障与便利,当未来经济遇到类似问题时,减少政策决策成本,缩短政策决策时滞,增强政策效果。例如,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资项目投资责任制度、投资审核与监督制度;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制度,把新增的一部分救济资金转变为培训教育基金,向失业者提供免费培训;强化工商、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增加信息服务支出,向内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对一些垄断性行业市场准入进行改革。对适于民间资金和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其进入;推动企业增值税改革,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自我投资积累机制和税收环境。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财政负担与财政收入基本相匹配。

(责任编辑:周智立)

作者:宋汉光

财政政策问题研究论文 篇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作用机制、特点、局限性以及相互影响性,决定二者必须协调配合。具体来说,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从关系,注意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作者简介:王银枝(1963-),女,河南荥阳人,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理论。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9-02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学者的研究早已形成共识,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协调配合。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并且在协调配合的各个领域求同存异,提高协调配合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开拓协调配合的广度和深度。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配合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从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不存在固定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两者要在一致的宏观目标下,相互配合与协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启动经济的扩张性政策中,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同时应注意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但在经济增长偏快和过热时,应以货币政策为主体,同时要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的特点和优势,并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当前,我国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适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最佳配合。

(二)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以比市场或商业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为需要国家支持的特定对象提供信用支持。政策性金融既有较强的财政性,又有明确的金融性,具有财政资金“无偿拨付”和金融资金“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机制;既有政府的优势,又有银行的优势,既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又遵循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它是财政货币政策的巧妙结合体。除了直接提供资本金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借款、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多种形式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和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贯彻实施国家经济政策的机构,一般要以政府经济职能和政策为依据,按照政府的意图来安排其融资活动和资产负债结构。

大量财政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但容易对市场机制产生冲击力,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8)。当前,为防止我国宏观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控制通货膨胀,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总需求的同时,应加大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让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更多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加大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来增加短缺商品的有效供给,如通过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支持农业生产、生猪生产,以增加农产品等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三)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虽然覆盖不同领域,使用着不同的政策工具,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例如国债和国库存款领域,而在有些特定领域,通过政策制定者的主动设计,也会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部。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超额储备的外汇建立主权基金。

1、国债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配合。作为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切入点,国债既直接制约着财政发行,同时又是影响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的重要工具。如短期国债具有利率低、流动性强的特征,非常适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操作的对象,为中央银行票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奠定基础。因此,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债管理制度,切实推行国债余额管理,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把国债作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领域。2007年下半年,财政部发行了15 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国家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超额储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商业银行买入这些特别国债,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数额,为其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载体。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用这些特别国债作为质押通过正回购业务回收流动性,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成本。这一举措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债这个结合点上进行合理协调配合的创新性做法,为货币政策进行紧缩调控提供了新的工具。

2、财政存款领域的配合。财政存款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结合点。财政存款是指各级政府在人民银行账户上的预算收入与支出的余额,体现为央行的负债,起到了收缩基础货币的作用。随着财政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日益增大,对货币政策必然也会产生复杂的影响。

3、外汇储备领域的配合。近年来,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并已经超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银行要使用大量的政策工具来对冲。这种被动式的货币投放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增大了难度。与此同时,外汇储备资产变动的不可控性与波动性也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构成了较大的干扰。

三、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实选择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7年以来,为了避免经济增长由过快走向过热,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货币政策频繁动用,包括利率、准备金率等工具多次登上舞台,货币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从目前的经济运行现状看,政策效果并没有大家预期的那样好,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结构失衡没有完全得到矫正。比如由于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间接导致投资率不断攀高、消费率不断下降、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持续

走高,流动性过剩趋势不断加剧,且过剩的流动性伴生出资产泡沫化问题。显然,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采取更大调控力度进行总量调控面对目前经济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经济问题对总量调整越来越不敏感,已成为经济趋热难以达到平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结构比总量更棘手。这样,要改善调控效果就必须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结构调整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2008)。而在目前结构化调整时期,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将成为未来可能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面对我国当前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应在反通胀中担当关键角色。具体来说,第一,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以增强其宏观调控的资金实力。这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第二,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现阶段,我国的财权相当分散,各级政府部门都可以凭借职权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和集资等。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把较多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童兆坤等,2006)。第三,完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补贴农业,以增加农产品供应。第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民生供给型财政”转变。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财政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重点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失灵”而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问题,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五,加大保障措施,补贴低收入群体,使其生活水平不因通胀而下降等。

总之,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不能单靠货币政策来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还需要加强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运用价格杠杆配置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光靠货币政策,中国经济面临的粗放式发展矛盾无法解决”(吴晓灵,2008)。为了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必须合理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节奏出台政策。

(二)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中的角色要各有侧重

当然,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不能顾此失彼,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在协调配合中使其角色各有侧重。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变动因素特别强烈,问题十分突出,涉及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诸多领域的矛盾,而且在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环境中,这些结构性问题更容易传递总量问题。例如,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比例偏低是导致出口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而出口快速增长又是诱发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对此,财政收支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可以积极发挥其结构调整功能的优势,以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和流量,达到促进结构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调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宜实施过多差别性的调控措施。因此,两大政策在我国结构优化调控方面的协调配合,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近期,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同时积极探索有关税制改革和推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贾康等,2008)。

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虽然属于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结构问题造成的,但毕竟通货膨胀的表象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表现为经济的一个总量问题。所以,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人手,结构治理是根本,总量控制是必要手段。所以,由于货币政策对于总量调控的功能更为显著,效果更为直接,尤其长于通货膨胀时期的总量紧缩,所以,货币政策应在当前担任总量调控的主力。而财政政策的总量调控效果具有间接性,并且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在较长时期内承载优化结构和为改革提供财力保障的历史任务,不到非常时期,不宜实施过分紧缩的财政政策。因此,近期在紧缩总量的调控方面应以货币政策从紧为主导,财政政策发挥适当配合作用。财政政策要在调整需求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两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张晓莹,2006)。

(三)对当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具体配合的建议

1、围绕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需求中的作用。合理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完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政策工具的组合。适当调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预期调控目标,加强“窗口指导”,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的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2008年我国加息空间受到国际主要经济体减息的制约,为防范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套取利差,货币政策宜更多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考虑到加息又是改变目前我国实际负利率、稳定物价预期的实实在在的措施,因此适时适度地加息也是必要的。在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汇率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逐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严格控制国外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维护金融的稳定和安全。

2、完善稳健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与货币政策的从紧取向密切协调起来,减少预算赤字和一般性建设支出,控制行政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抓住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公共财政的制度性建设,促进缩小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同时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税体系,提升财产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展排污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加快研究和建立资源环境税体系。在当前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的形势下,财政政策应发挥好促进农产品供给增加、抑制通胀预期的主要作用。

总之,面对目前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政策选择上,需要各种政策工具搭配使用。从财政政策来看,应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减少各级财政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支持。目前,当货币政策频繁出击以后,其作用空间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更大释放,此时,其他调控手段的陆续跟进,特别是财税手段的运用还有相当的空间。两大调控手段并举,再辅之以外汇和资本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相对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也可以得以基本解决。

作者:王银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