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2022-10-06

第一篇: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健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命科学家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逐渐改变和深化,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总结和更新。

人起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发展于自然,归结于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 人的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一样是自然规律。俗话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顺天即顺其自然。所谓,自然,一是指大自然,二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法国大哲学家卢梭倡导“回归自然”,就是要人们尊重自然的智慧,恢复人的纯朴本性。

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的生必须顺应自然,回归人的自然本性,回归人的自然状态。自然健康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人体生命的正常自然状态,也是指人体生活动保持有序、和谐的安逸状态。 人体生命“和”了,就能健康 、快乐、长寿。

人类在不断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在不断探索自然之谜的同时不断探索着生命之谜当时代的巨轮驶入21世纪时,人类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人类关心自己的健康,投资于健康建设,已成为中国的潮流,世界的潮流。

根据对我国1500名老年人的调查表明,74.1%的老年人认为老年人的中心任务是健康。

健康不但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未来建设的需要。所以,现在全人类都在追求自然健康,并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而是整个世界。21世纪是人类类追求健康的世纪,老年人中中心任务就是健康。千万不要忘记,健康是金,健康是无价之宝,健康是人生第一财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第二篇: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现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展理论研究在国外一直是一门“显学”,流派纷呈,观点各异,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观。其中的有些观点,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欧美各国,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的发展理论研究出现在二战之后。从发展观的角度看,占主流位置的发展理论主要有这样几个流派: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甚至是惟一尺度;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这种发展观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自一开始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试图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为样板,从社会进化论角度描绘发展的图景。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莱克提出了“比较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现代化理论的“欧美中心主义”倾向进行修正。该理论认为,现代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化,非现代的和非西方的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并不是用一个简单的“西方化”概念就可以概括的复杂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它反对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

增长极限论的发展观。70年代初,美国学者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这一理论认为,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需要,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受到的破坏。实际上,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因此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发展内涵,是增长极限论的重要贡献。

综合发展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83年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对综合发展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这种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就是要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所谓“综合的”,就是指各个部门、地区和社会阶级要在发展中求得协调一致,发展应该使各个部门、地区与社会阶级之间增强内聚力。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发展要充分依靠和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同时,内生发展也表现为人的各种因素和权利的意义,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人类发展观。这一理论是联合国开发署在1990年提出的。它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都应以人为中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增强,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

演进趋势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发展理论经历了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从总体上说,发展观的内涵逐渐丰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力求从单一的视角逐渐走向多元的、综合的考察。

第一,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发展。按照传统发展观,发展即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等同于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相反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增长”不等于“发展”。到了80年代,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仅仅谈经济发展是片面的,发展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如果忽视社会改革和进步,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80—9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则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终动力。

第二,从欧美中心主义到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早期发展观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是不发达国家的榜样。所谓发展,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70年代后,这种欧美中心主义受到了激烈批判,学者们开始注意从不发达国家的国情出发来研究发展问题,探索不发达国家发展的新途径。从90年代开始,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在发展观上实现了新的变革。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一国的发展再也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对一国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制约性,也有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但是,对于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方面的观点并不一致,特别是对如何协调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方面的经济、政治利益,争议更大。但不管如何,强调发展的全球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发展问题、调整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第三,从关注发展的速度到关注发展的后果,日益重视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在传统发展观看来,发展是一个没有问题与危机的过程。但到了70年代初,“增长极限论”首次揭示了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全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则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放到一起来考虑,并把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西方主流发展理论开始从强调宏观层面的发展问题转向强调微观层面的发展问题,即强调基层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对人类学的重视,对社区发展、社会资本的探讨,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理论认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如何构建安定的、和谐的、互助的邻里关系,实现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而社会资本理论,则把人际关系中的合作、信任和规则也看作是一种能带来增值的资本。

第三篇: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

《环境工程与人类文明》

-------------之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09级建筑工程管理(1)班

施祥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 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千百年来,人类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

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 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城市尘污染。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危害十分严重。除西南、华南酸雨区之外,近年来又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和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酸雨区。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除淮河之外,松辽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5个省市对29

条江河不完全统计,2800公里河段渔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平均每年发生大面积污染死鱼事故约1000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

部分内湾渔场荒废。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3)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

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199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6.2亿吨,堆存量达到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1992年达到8262万吨,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据调查,乡镇企业现有1800万家, 1992年其废水排放量为36.6亿吨,全国2/3的河流受乡镇企业污染,污染土地2000多万亩。

近十年来,我国使用农药防治虫害效果显著,每年使用农药面积为23亿亩次,每年化肥施用量达2930万吨(折纯),但农药、化肥有效施用率仅为30%(仅为国外先进农业区的1/2),其余都挥发到大气中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农用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极大的影响,全国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5公斤左右,地膜残留

率为20%~30%,对土壤破坏很大。农村环境问题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生态破坏是涉及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需经过几代人才能恢复,甚至难以逆转!

我国的生态破坏态势日益严峻。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和自然生态严重失衡。

(1)物种灭绝

我国是世

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其中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1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

(2)植被破坏

据1993年林业部公布,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3.9%。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十分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草原面临严重退化,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3)土地退化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

方公里,70~80年代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l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土流失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黑土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l%~2%(理想值应当是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全球环境正在急剧恶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消失、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以及横跨美国、日本、中国、前苏联等广阔地带上空的臭氧已经减少3%的警报,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同时“贸易与环境”也是当今世界的又一热点。随着关贸总协定的控制领域不断拓宽,谈判范围已由货物贸易到劳务市场、由知识产权到环境保护。综上所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同时又面临着全球环境问题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巨大压力。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那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相关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它关注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在考古学领域,一般称这个研究方向为环境考古。随着现代环境危机的加剧,环境与人类关系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是其表现之一,而这种战略的科学依据就是考古学、古环境科学、气候学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成果。欧洲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古环境科学的发展和考古学研究的深入,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已经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加成熟,并取得了相当多的重要研究成果。早在20世纪初,中国的考古学和古生物学、地质学学者就开始重视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古环境和考古学等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在现有基础上,如果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借鉴欧洲的一些成功经验,将会把我国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文将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两个大的方面简要介绍欧洲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现状。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联合攻关研究。主要是考古学、第四纪环境科学、古气候学等多学科结合。最常见的是在一个考古学研究综合项目下,设立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子课题,根据综合研究课题的目的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绝大多数考古学课题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课题组成员不仅有考古学家,还有古环境、古气候等方面的专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第四纪古环境研究课题,邀请考古学家参加,通过整理分析已有的考古学材料,进行综合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是结合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项目的进行,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对考

古遗址本身、遗址周围局域范围内和区域内的古环境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在结合考古学材料进行综合研究。

考古遗址中古环境信息的提取主要是指通过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骸,分析人类活动的特点和环境状况。

对考古遗址中土壤样品进行孢粉和植硅体等古植物遗存分析,通常能够提供遗址周围局域或者区域植被方面的信息。遗址周围的人类活动总是要直接(农业活动等)或者间接地(放牧,践踏活动增加等)影响植被组合。通过为人类提供食物或者为牲畜提供草料、准备建筑材料和燃料以及进行装饰或者仪式性活动等目的,也可以将植物采集或者搬运到遗址中。因此,孢粉和植硅体分析能够为认识古代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提供证据。在英国Orkney曾经有一个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Orkney 古冢项目”[2],旨在加强对墓葬遗迹的管理,同时深入探讨青铜时代的丧葬礼仪和墓地的地貌特点。对一处青铜时代墓地的孢粉组合研究结果揭示:在这处墓地形成以前,这里曾经是开阔的草地,可能是作为牧场,还有零星的农作物种植在附近,这可能说明在聚落附近有足够的草场,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墓地,同时还反映人们更愿意将死去的人埋葬在聚落附近[3]。 此外,对考古遗址中保存的炭屑进行种属分析,还可以为认识古文化发展的环境背景特别是植被环境提供重要证据。对葡萄牙东部Estremadura 地区的Buraca Grande 洞穴遗址的炭屑分析,提供了重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植被的资料,结果显示,植被变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松属和黄杨属植物的出现,第二阶段这种组合被更喜温的木犀榄属植物代替,考古遗址中木犀榄属植物的减少标志了第三阶段的开始。上述结果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气候较现在干冷,而全新世阶段的气候则与现今相似[4]。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炭屑进行树木的种属鉴定,不仅能够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环境背景,还为第四纪的古环境重建增加新的资料,这可以说是环境考古研究对第四纪环境科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对法国南部的Abeurador 和 Font-Juveanal 两处洞穴遗址出土炭屑的分析,结果揭示了13000年以来地中海西北地区的植被变迁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植物种类作为建群植物[5]。 考古遗址周围局域古环境重建能够获得人类与环境关系,特别是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直接证据。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考古遗址附近湖泊类沉积物进行孢粉、植硅体、硅藻等生物指标的分析,重建当时的环境,特别是植被特征,分析其中的人类活动因素。在挪威西南部Jearen 地区,靠近史前时代遗址和中石器时代至中世纪遗迹的地区,有两个小湖泊,对其沉积物进行的孢粉等古环境指标分析结果清楚地显示,在大约距今3000年前后(大约公元前2500-2200年),混交林突然转变为石楠属植被。这个突然的变化,正好与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二段向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转变过程中农牧业经济的引入对应[6]。苏格兰东南部地区一些青铜时代以来的考古遗址周围发育了泥炭沼泽,孢粉分析揭示了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有放射性碳测年结果的孢粉谱与考古和历史记录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比的结果表明,第一次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发生在铁器时代,这是导致这个地区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的一次重要事件,后来的几次森林变迁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7]。对芬兰东部的Karelia 北部地区一个湖泊(Poettoelampi)沉积物进行的孢粉和炭屑分析,提供了延续1300年的森林火灾的历史记录,在人类影响开始以前,火灾是控制这里的森林变迁的主导因素,但从大约公元1600年开始,由于刀耕火种农业在这个地区的开始,沉积物中的炭屑含量明显增多,而且孢粉和炭屑的分析结果共同证明,在大约公元1720年

到20世纪初,是刀耕火种农业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农业活动而引起的火灾发生间隔的缩短,引起了这里的森林结构的变化,云杉明显减少,松树成为主要树种[8]。

区域范围内古环境重建,能够为分析人类活动特点、古文化发展与变迁提供环境背景,比如农业起源的环境背景,古代社会复杂化的环境背景等。对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能够为研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提供科学可靠的古环境资料。对全球范围内末次盛冰期以来主要植被演化历史的综合研究,为研究不同地区环境与人类关系提供了古植被方面的信息[9]。对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和古环境研究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衰落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明显[10]。对西北欧洲的全新世考古学文化发展及其古环境背景的分析,结果显示,全新世气候变化是古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11]。西北欧洲的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划分为7个阶段:距今5900,5500,4500,3800,3000-2800,1500 和1100 cal.,将其与根据太阳辐射、冰期活动、湖泊海洋水位、泥炭发育、树轮生长等环境指标重建的气候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发现人类影响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的过程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尽管由于年代学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使得精确的对比还比较困难,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对湖泊沉积的年层进行分析和高分辨率测年序列的建立,这个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这里大致介绍了欧洲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如果仔细检索现有的文献,我们还能找到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由于众多考古学与古环境科学、古气候学联合项目的实施和一些科学研究结果的公布,在欧洲的学术界和公众中,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其主要表现就是这类研究项目能够得到政府和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不论是考古学项目还是古环境、古气候研究项目,在项目设计论证的过程中就把多学科合作作为一个重点,从而保证了这类项目的顺利实施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从总量上看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

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近年来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警戒线,全国666个市旗区低于这一警戒线。

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我国继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2000年石油进口达7000万吨,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农业上大水漫灌较为普遍,亩均用水484立方米;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三倍。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约30%,分别比外国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是国外的2-4倍。 1998年后,国家相继批准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1998年全国性大洪水后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32程,而后又开始实施六大林业工程,防止荒漠化、保护草原、水土保持等规划和计划相继开始

实施,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3.92%提高到16.55%(按原来的0.3郁闭度计算,提高不足0.8个百分点)。然而,生态退化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且以全年100万公顷的面积增加,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有荒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速度在加快,20世纪90年代达到每年2460平方公里。虽然不断治理沙化土地,但治理一亩退化1.3亩。其直接结果是沙尘暴发生频率加快,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35次,2000年则超过10次。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明显,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面积逐年缩小,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畜牧生产力不高,甚至赶不上一些发展中国家。 环境治理局部有进展,但整体在恶化。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加快环境立法,在政府结构改革中强化环保和国土部门、实施“三湖三河两区”及北京市和渤海的环境治理、大中城市的大气环境信息披露、排放总量控制、加大环保投入等,部分城市和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恶化,大气污染加重,酸雨分布范围扩大,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地表水体污染加重,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明显,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快,70%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环境污染还出现新的特点:一是污染结构由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后者的排放总量所占比率迅速上升;二是污染范围由点状污染扩大到区域污染,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三是污染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逐步向农村乡镇转移,并出现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步加大。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灾害造成的损失显著增加。我国每年由气象、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死亡数万人。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元,全国损失3000多亿元人民币。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水环境问题时应做到: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

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

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

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

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展水资源保

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水功能区

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

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与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适时适度调水,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2.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

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状况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当前应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强地下水的保护、抑制超采区地面沉降。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重点加强现场测试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条件地区建设自动测报与预警系统。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近期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3.要大力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的工作

当前,我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

元产值用水量为l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决心,做好节约用水工作,要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进行灌区建设。节水工作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农民欢迎的原则。要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要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炼铁高炉冷却水、石油化工企业中一些敞开式循环水等,在石油开采中回用水还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我国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要尽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如:《供水水源地管理办法》、《水资源保护条例》、《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和《保护水资源经济补偿办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另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治污的投资比例提出明确规定。

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资源保护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两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应各司其职,各用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同时环境与科技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环境科技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全国环境科技工作围绕重点环保工作和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在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开发污染防治技术、制定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为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物质保障。环境容量测算、土壤背景值测量、酸雨防治、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成果,为建立总量控制制度、

设立两控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以及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等奠定了科学和技术基础。在应对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科技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是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环保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解决结构型、复合型和压缩型环境问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实现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必须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但是,环境科技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环保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缺乏依靠科技的工作机制,许多重大环保决策未经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二是近几年环保系统科技工作大幅度下滑,重大研究和调查项目较少,基础数据严重缺乏,部分成果与管理脱节,难以满足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需要;环保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污染防治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化,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达标不稳定。三是核与辐射安全研究水平较低,安全审评和监管缺乏独立核算、安全验证的能力,不能适应国家核能发展的需要。四是环境监测和执法的技术支撑不力,监测预警和执法的基础能力薄弱。五是科技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偏少,部分科研院所长期不做科研,游离于环保科技主战场之外。六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科研基础条件落后。这些问题已成为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新时期环境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科技创新促进历史性转变,以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

4、总体目标。到2010年,通过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在知识创新的关键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环保技术法规、标准基本满足环境管理需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使科技支撑和引领环保事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到2020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三、完善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机制,强化环境科技在环保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5、建立以环境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环境管理决策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据。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专家参与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决策程序,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环保重大问题、重要工作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切实做到未经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科学论证不决策。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要安排前瞻性的科研和论证,并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依据。总局成立由有关院士等高层次专家和人员组成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对涉及国家环保的大政方针提出咨询意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成立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对涉及总局的重大决策和专项问题进行论证提出意见。各级地方环保部门也要结合当地实际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建立专家咨询与参谋机制。

四、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工程,搭建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6、以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突破环保事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和国务院《决定》确定的七项重点工作,制定并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集中力量优先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流域水污染控制、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研究与开

发,组织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科技协作与攻关,尽快突破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性科技难题。

7、以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为先导,引领环保事业发展。要围绕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突出与实现历史性转变相配套的体制、机制、政策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前瞻性研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等制度的创新研究,强化与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战略、重大规划以及环境监管体制相关的基础研究,集成现有科研成果和先进管理模式,为建立完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8、加强环境监测预警的技术创新,为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供技术保障。要大力推动环境监测的基础性研究,开展以环境监测方法、质控要求、技术标准、信息体系等为内容的科学研究,加快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系统建设进度,全面提升我国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逐步实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面积、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为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五、实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提高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工作的水平

9、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全面推进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将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努力使环保标准与环境目标相衔接;污染控制工作要以达标排放为载体,通过执行环保标准,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优化经济发展。要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一五”规划》,完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大力开展重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开展环境基准和环保标准理论研究。地方环保部门要强化环保标准管理职能,严格依法开展制订地方环保标准工作,监督环保标准在本辖区的实施,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环保标准实施监督机制,严格实施地方环保标准备案制度。

六、实施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

10、以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目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技术政策、技术指南、技术规范、技术评估和技术推广、示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十一五”期间,总局将发布10项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批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每年公布环境技术发展白皮书,筛选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发布相关技术指南;发布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环境技术、装备目录;建立第三方技术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第三方评估为主、专家评估为辅的新型环境技术评估体系;加强环保设施运营资质审核、注册环保工程师管理工作,实行动态跟踪考核。

11、以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示范为重点,加大环保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示范。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保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保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努力提高工程科技水平和建设质量。加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环保科普工作,调动环保科研院所、企业、各类高校和学会、协会等组织参与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普活动。到2010年,总局会同科技部建成50个环保科普基地。各地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建设一批地方环保科普基地,作为推广环保科技、提高公民环保素质的重要途径。

12、引导环保高新技术开发,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围绕国家环保目标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手段,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富有活力的环保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基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七、加强环保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增强

环保科研机构的持续创新能力

13、建设全国环境科技协作和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科技资源,实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形成合力、为我所用,形成全社会科技资源为环保事业服务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充分发挥环保系统科研院所具有的学科优势,强化其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职能;二是要充分发挥中科院和高校在基础研究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强化战略协作与合作机制,推动环境科学研究发展,充分调动其人才和科技资源,促进环保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三是要充分发挥部门和行业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科技人员的专业和技术优势,打破条条框框,实行开门搞科研;四是加强国际环境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为我国环保事业服务;五是要发挥各类环保社团组织特别是各级环境科学学会和环保产业协会等在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14、强化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制定并实施《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能力建设专项规划》。根据部门、行业和地方在技术、专业和区域上的特色,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到“十一五”末争取建成30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50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础平台。要加强同科技、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沟通和对接,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野外观测台站和重点实验室等大型科技基础项目,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野外实验提供物质基础。省级环保部门要强化所属院所科研能力建设,建立省级环境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

第四篇:房价是楼市永恒的话题

房价是楼市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老百姓所一直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房价的飞涨给人们带来不仅是经济上的问题,也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慌。那么,如何才能控制房价呢?我认为应该从“扩大有效供给,疏解过度需求,降低生产费用,压缩利润空间”这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调整舆论导向,推动需求分流。要通过正面宣传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也不高,现阶段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家庭都“居者有其屋(产权房)”,而只能尽力做到“居者有屋住”。绝大多数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只能是“自住其力,量力而行,租购并举,梯度改善”,即有条件者可买房,实力足的可买新房、高档房、大房;实力差者可买二手房、低档房、小房;暂时没条件的应先租房,等条件具备时再买房;实在租不起房的“双困户”则可向政府申请“廉租房”。

第二,通过扩大供给达到“有限过剩”,以消除房价上升过猛的推动力。在统筹兼顾、规范操作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消费信贷的投放。

第三,在继续建设配套商品房的同时,应选择适当区位,推出一批土地,定向建造面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非重大工程动迁家庭的经济型商品住宅。土地出让金、配套费适当减免,市政增容费适当优惠,设计标准严格控制,力求经济实用,销售价通过招投标加以锁定,由有关部门实行监督。

第四,由市里统筹选址,在中环线两侧(主要在外侧)划出一定量的土地,定向建造一批面向市区动迁户并只租不售的“租屋”。

第五,尽早改革房地产合一的粗放型开发模式,推行“大地产,小房产”,土地开放和房产开发两次招标分段进行的专业化、集约化开发模式。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额利润主要来自开发期间的地价自然增值。新模式将土地开发剥离出来,以竞标方式让大地产商垫资成片统一开发,变成熟地后由政府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中标价回购,再根据楼市供求情况,按规划条件分期切块、公开招标拍卖。这种方式可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并使开发期间的土地级差增益大部分收归国家支配,政府可将这部分额外收益用于补贴旧区改造、廉租屋和“租屋”的投资建设。

第六,调整税费政策,降低投资门槛,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和市民做“房东”,踊跃投资购房用于出租。因为租赁市场的扩展必然导致房租水平的合理调整,而租金水平的适度下降又将刺激需求分流,引导房价的合理回归。现在机构只愿当开发商不肯当“大房东”、“二房东”从事住房出租业务,这同税费负担过重有关,必须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调整。

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

就目前中国高房价而言,一是增加供给,供需关系永远是经济基本规律。这其中包括增加土地供应和多方面加大住房建设。二是降低建设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和规费税负等,国家只要让利于民就可以降下来。三是控制房地产开发利润,国家可以通过物价法、审计或税收进行调节。四是贪腐加大了开发商的成本,属于国家管理责任。五是投机性炒作,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遏制。五是加在对捂盘或空置房的调控力度,包括信贷政策和征收物业税,使房屋建设真正落实到居住上。

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房价高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也必须对症下药,在每个环节加大调控力度。

一、加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供求矛盾。

商品价格是由供求两方面决定的,供求关系是经济的基本规律,当需求旺盛造成价格上涨,最基本的就是供给不足,作为商品的住房尤为明显。

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期间,城市改造、城镇化推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们对住房的升级要求等等都是钢性需求。这个需求是近几年突然增长的,还会延续较长一段时

间。这个需求是难以抑制的。

在供应方面由于作为房屋开发的基础土地供应由国家控制,制约了房屋开发建设的规模和数量。土地是建房的基础,没有地就难为无米之炊。中国的土地是国家控制的,相当于房地产开发是市场经济而土地供应是计划经济。政府事实上是土地的经营者,利用垄断地位奇货可居,通过控制供应量掌握了价格,使土地根本没有可比价格,全由政府说了算。事实上是政府拿全民所有的土地通过住房盘剥民众

作为房地产开发并非是无利可图,也不缺资金和劳动力,可以说行业本身没有任何制约。为什么社会中仍然存在大批买房者买不到或者说买不起房呢?还是供应不足的问题。

要解决住房供求关系首先要加大土地供应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房源,这是基本的要求。

二、严格土地成本控制,降低地价

房地产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规费税收、贷款利息、销售成本和开发商利润。 土地成本里面的猫腻较大,表面上土地是国家控制的,只要国家让利就可以降低。但是,目前建房中的土地价格并非是国家出让的原始成本,而是经过炒作和腐败形成的泡沫价格。目前建房土地一方面是经过招标从国家手里拿到地的开发商或投资人,另一方面是经过几番倒手炒作后拿到地的建筑开发商。也就是说最终建设住房的开发商并非是最初从政府手中拿到地的开发商,用于房屋建设的土地经过几次倒手炒作其价格已今非昔比,许多土地价格已百分之几十甚到几倍地增加,这中间的涨价全部转嫁到房屋成本里,使房屋中的土地成本提高。 这个问题的责任在政府,或者说是在目前法律支持下的行为。国务院第55号令第四条赋予“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的权利,《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这样制订:“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也就是说法律允许和鼓励土地炒卖。如果法律禁止这种处分权,就不存在土地使用权利的交易增值,也不会造成地价经过炒卖而升高。

我们经常遇到本来住宅的使用年限为70年,实际到买房时往往合同上低于这个年限,这是因为炒作土地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国家对此地块出让时只确定70年,由于没有如期开发上市销售,所以造成了消费者使用年限缩水。

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很简单。修改法律法规,严禁限制住宅土地的处分权。国家出让土地时中标者必须是房屋的建设者,并且房价构成中只能以中标价计算土地成本。

三、清理房地产各种税费,让利于民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在政协发言中提出:“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多达50项,两者共计62项。”“更为严重的是据抽样调查部分项目的税费,已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至40%,税种设置繁杂、征收环节多,存在重复征税和多次收费问题,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

该委员提出的问题是存在的,要想降低房价,体现公平合理,必须尽快完善房地产税制,取消不合理收费,让房地产业尽快回归民生性。

四、利用税收杠杆制约空置房和炒房

中国目前不是房源不足,而是存量房太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积压资金达6000亿。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单位长期闲置的写字楼、宾馆、商铺、烂尾楼、被法院罚没羁押的房屋和个人持有的闲置存量房。

中国目前不是没有需求,需求非常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居民有住房改善的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买房的人很多。城市改造过程中许多原住民需要更新住房。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一边是大量的空置房,一边是居住困难急于买房的消费者,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

打破这种局面,寻找一种多方共赢或有利的解套方法,释放住房消费是当务之急。

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市场,开征不动产闲置税是个好办法。这样有利于节约资源,盘活资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确保信贷安全。

中国的住房不平衡是现实问题,有些人几套甚到几十套房,有些人住房困难,还有一些买房并非是为了居住,而是炒房。征收闲置税后,使这部分闲置房增加了成本,打破这些人待价而沽的梦想,可以仰制投机性或投资性的炒房行为。

征收闲置税针对的是不动产,没有增加购房者的负担。调节的是社会资源,只对暴利和投机行为起作用,只对多占或浪费者课税,不影响正常的房地产业发展。挤压的是房地产泡沫,惩戒的是投机行为和浪费行为,是一种社会公平。

应当象人口普查一样对全国住房进行一次普查,确实搞清住宅利用情况和存量情况,按人头落实住宅,暴光那些多套房或囤集房的人,为制定税收政策提供依据。

五、加强监管调控,使住房建设真正落实到居住上

房屋价格构成中除了土地费、规税费和人为炒作外,就是建安成本、贷款利息和销售成本和开发商利润。其中贷款利息和销售成本占比不大,由市场进行调节。开发商利润可以通过物价法或法规控制在一定的利润范围内。

腐败作为房价成本构成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特色。房地产是腐败的重灾区是公开的秘密,这是党纪国法的范畴,只要加强监管和征罚力度就可以减少。

其实房屋建设不外乎以下费用:

1、土地购置及拆迁费。

2、前期工程费。

3、堪察设计费。

4、临时设施费。

5、建筑安装费。

6、附属设施费。

7、销售费。

8、管理费。

9、规费。

10、税金。

11、利息。

12、利润。如果我们的物价机构、审计机构能负责任地把每个房子的成本构成查清,不仅可以防止开发商的暴利,把房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能把腐败的黑洞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就没有人做呢?我敢说这样做对房地产行业是大利好,因为那样的话中国的监狱需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扩大,估计会有很大数量的行贿受赌者进去吃牢饭。

以上五个方面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如能达成,中国的房价肯定会降下来,根本不用采取征收物业税这种牺牲所有拥有住房户利益的办法。问题的关健是执政者想不想降,或者说敢不敢去做。因为这样会触及一些权势或既得利益集团,包括决策者本身的利益。 大盘今天虽然下跌,但仍属底部震荡行情。全天没有热点,成交量低迷,反映了当前投资者心态谨慎。

从技术上看向下有20、30天均线支撑,向上半年线及3100点整数关阻力较大。突破盘局需要契机。

操作上多看少动为好。个人认为若出现突然急跌可视为最后一跌,应当介入。若出现带量拉升则视为向上突破,可以跟进。因为从指数位置看目前仍然是底部区域,买入仍然是主要思路。

十堰市房价上涨的原因:

中心城区房价上涨之快超过以往历年,五大因素刺激房价走高。记者采访房产开发部门、开发商和相关研究机构,普遍认为,目前,中心城区土地越来越少,有房可售的楼盘不多是刺激上涨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中心城区有房可售的楼盘不足50个,其中很多房源不足300套。截止目前,中心城区供应的商品住宅不足1万套。在中心城区,还有少数楼盘“捂盘惜售”,将房源通过多次开盘,分批推出,造成供不应求,抬高价格。外地来十堰买房者比例增高,目前已占到四成,这部分人主要是在中心城区楼盘买房。购房投资比例增高,不少楼盘超过20%。房价上涨,让很多人看到利润空间,而投资客更多是购买城区内地段好、资源

好的楼盘。

【内幕】十堰市城区房价一路看涨的背后

近几个月,城区某单位职工李文一直在操心着买房的事。可在一番踩盘和比较之后,李文开始被思想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看的楼盘单价差不多都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按100平方米的面积计算,总价是30万元。首付9万,再加上装修和结婚的费用,至少得准备20万元……”工作3年的李文眼中满是无奈。

6月30日,更让李文感到如芒在背的是,有小道消息传来:自己中意的某楼盘7月1日将提价200元。“真的感到很难,不管是涨50元还是200元,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事实上,李文的感觉也是很多十堰市民的感觉——房价始终在按照自己的“步履”日益攀升,并且没有丝毫降价态势。

十堰房价的上涨图谱

和国内各大城市及同等城市相比,十堰的房价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不管是国内大环境升抑或降。就今年而言,自春节以来,十堰房价的上涨势头一直都在延续之中。

纵观开年后的国内楼市,春节后“小阳春”行情开始显现。在4月份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大幅攀升时,十堰楼市同样也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4月十堰楼市涨幅达100元以上的楼盘共9家,和3月相比涨幅明显增大。其中涨幅最高的是上涨200元的东山苑·智慧星座,明天·映象、铸邦·红果林2期、和昌·豪景湾分别上涨150元,康桥水岸、武当国际园、东方坐标城等楼盘上涨100元。柳林春晓、武当国际园、康桥水岸3家楼盘均保持了连续两个月的上涨。柳林春晓在3月上涨80元后,4月上涨70元;武当国际园以每月100元的速度递增;康桥水岸则在3月上涨70元的基础上,4月再涨100元。

5月,位于柳林沟的柳中园涨幅最高,均价每平方米上涨200元,涨幅为6.6%。其次是位于马家河畔的宏景华庭,起价每平方米上涨175元,涨幅为8.4%。第三名是康桥水岸,均价每平方米上涨160元,涨幅为5.3%。和昌·豪景湾均价每平方米上涨150元,涨幅为5.1%。吉康花园均价每平方米上涨了138元,涨幅为7.9%。柳林春晓价格再度上涨120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3.9%。 东方坐标城每平方米上涨100元,水印澜湾每平方米上涨了78元,涨幅分别为3.1%和2.8%。

6月,谊联帝景起价每平方米上涨400元,涨幅为19.1%。和昌·豪景湾起价每平方米上涨182元,涨幅为6.2%。水印澜湾起价每平方米上涨138元,涨幅为4.8%。东方坐标城和锦翔花园起价每平方米均上涨100元,涨幅分别为3.1%和5.6%。柳林春晓起价每平方米上涨80元,涨幅为2.5%。

“稳”字当头的十堰楼市

面对国内楼市的疯狂表现和本土楼市的“涨”字不断,许多人纷纷担心,房价如此快速上涨会不会滋生泡沫?

值得关注的是,和国内一线城市房价迅猛飙升不同,十堰本土楼盘涨价是按部就班、有迹可循的。

东山苑·智慧星座4月的涨价与新一期房源的推出密切相关。明天·映象价格的上调与楼盘的商业项目锦江之星入驻有关。和昌·豪景湾、康桥水岸等楼盘则是因为小区景观建设逐步完善,工程进度推进而引发的价格上调。武当国际园、柳林春晓的提价根由是全实景高品质现房的完美呈现。东方坐标城的提价则是因为上海路开通在即,大道交会的巨大潜力正在步步展现。

“我们可以看到,十堰很多楼盘都是‘和风细雨’式的提价,鲜见大幅上涨的情况。对于这种提价方式,个人认为和开发商自身的营销需求密不可分,同时也不排除炒作的因素。”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教授陈友新表示,总体上看,目前十堰楼市供大于求,楼市需求后劲

不足,从而决定了房价上涨空间并不大。

“和很多一线城市及同等城市相比,十堰楼市发展态势是健康平稳的,这主要可以从相对较少的泡沫和稳定上升的房价予以衡量。” 十堰资深策划人徐志刚认为,“结论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一是纵向比较,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市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包括十堰在内的任何一个城市的房价均呈现上涨态势,但相对而言十堰房价涨势平稳,并没有过度狂热的局面;二是横向比较,和同等规模同等级别的城市比,如襄樊、宜昌和黄石,十堰在开发成本不菲的基础上房价水平却相对较低。”

“当然十堰楼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一度低迷,但在刚性需求和开发成本的支撑下,房价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而且很快就告别了寒冬迎来了阳春。而在此次国内一线城市楼市的火爆表现面前,十堰楼市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虽然见涨但依然‘稳’字当头。”东方明珠城市花园策划经理胡朝辉认为,房价水平的高低是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比如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还包括供需市场和消费接受程度等,当然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成本。这一点决定了房价中有一部分是开发企业所需要的利润空间,而且是合理的。“十堰楼市主要以自住为目的,投资成分很少,‘水分’也就很少,因而房价总体来看一直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针对此次国内一线城市的亢奋表现,胡朝辉认为这意味着一线城市楼市依然处于调整期,但对三线城市的十堰楼市而言几无影响。

北京卓智圣道营销策划机构咨询顾问柯泷分析了当下十堰楼市的表现:“楼盘调价是正常的,是供求关系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区域市场、楼盘品质及营销策略变化的体现。此外,不容忽视的还有油价的不断攀升,进而导致开发成本增加。”

在众多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急速升温似乎传达出了楼市回暖的信号。“无论从全球还是国内形势上看,整体经济仍然处于低谷,因此目前就说回暖还为时尚早。”亦有地产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的楼市成交量反弹和土地市场升温都是此前积累需求的阶段性爆发。“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去年都采取观望,这部分需求是刚性的。”

历史上中国土地市场几次陷入疯狂,之后楼市都会出现价格虚高、滞涨现象。“突然形成的新一轮土地热潮,显然不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彻底化解和周期性调整宣告结束的结果。在**不遗余力的土地刺激政策和市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担心下,土地泡沫的再次膨胀,也许正隐藏着房地产的下一轮危机。”有业内人士道出如此忧虑。

第五篇:医患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医患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社会复杂矛盾的“寒暑表”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对抗疾病是医猾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猾方共同配合,积极治疗,才能求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医猾方在抵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处于关键位置,患者康复的愿望要通过医方去实现,医方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加深对医学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诊疗技能。在疾病面前,医猾方是同盟军和统一战线,医猾方要相互鼓励,共同战胜疾病。唐朝药王孙思邈外出采药,遇一只母虎张口拦路,随从以为虎欲噬人而逃,孙思邈却看出虎有难言之疾。原来这母虎被一长骨卡住了喉咙,是来拦路求医。孙思邈为其将异物取出,虎欣然离去。数日后孙思邈在返程中途经此地,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卫生部部长

2011年12月5日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谁也离不开医生。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医生;人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医生。从理论上说,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生和患者,唇齿相依,难舍难分,堪称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变得日益紧张和冷漠。虽然全球都在变暖,但医患关系却处于“冰期”。一堵信任危机的“高墙”,正横亘在医患之间。患者对医生爱恨交加,医生对患者充满戒备。医患冲突不断升级,血溅白衣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医生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过去,医生常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对病情的谨慎,而今却变成了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如果用两个词语描述当前的医患心态,一个是“忐忑”,一个是“纠结”。医患冲突,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对抗,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有一个现象似乎无法解释:在抗震救灾等国家危难时刻,医生这个群体不畏艰险,救死扶伤,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然而,一旦回到正常时期,很多医生又变成了“白衣商人”。其实,这正是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般来说,越是严酷的环境,人性的光芒越容易显露;越是温和的环境,人性的丑陋越容易滋长。例如,很多人可以抵御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却无法抵御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同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医生和普通人一样,都面临着高物价、高房价、高学费的生活压力,因此,很多人在现实和理想的十字路口徘徊挣扎,最终为了家庭生计而背弃职业操守。那么,医患冲突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我们固然可以归于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但这是社会普遍现象,并非仅存于医患之间。除了道德因素,似乎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马克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也曾指出:“我们能够获得晚餐,并不是因为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可见,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均存在于人们的利益关系之中。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患是一对矛盾体,双方既有治愈疾病、恢复健康、挽回生命的共同目的,又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前提下,患者希望最大限度地节约费用,而医生则希望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收益。如果时光倒流30年,医生还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那时,患者对医生虔诚之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医患纠纷鲜有发生。然而,随着公立医院被推向市场,医患之间的浓情日渐稀释。政府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医院靠自我创收维持生存发展。自此,公立医院的列车悄然驶离了公益轨道,医生由“圣人”变为“商人”,大处方、滥检查等现象随之泛滥,医患互信的桥梁开始断裂解体。医疗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患者属于被动消费。例如在餐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点菜,没钱的点面条,有钱的点鱼翅,丰俭由人。但是在医院,患者不可能讨价还价,医生让花多少钱,患者就得花多少钱。结果,很多患者本想点一碗经济实惠的牛肉面,医生却非要推荐价格昂贵的鱼翅饭。患者心不悦而强忍,气不顺而强咽。因此,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很容易引爆心底宿怨和社会矛盾,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可见,医患信任解体,根源在于畸形的医疗体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生主要靠技术吃饭,因此都能遵循“合理诊断、合理治疗”的原则。然而,我国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开处方和做手术本身不赚钱,只有多卖药、多检查、多消耗,才能多收益。由于居民看病自费水平较高,医生过度治疗,相当于直接剥夺了患者的财富,从而导致医患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对立,这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医生既是“道德人”,也是“经济人”。过去,我们常常只强调道德的一面,而忽视了经济的一面。事实上,任何一个群体的构成都呈“橄榄型”。医生也不例外,道德水平极高和极低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间水平。我们既不必称其为“天使”,也不必称其为“魔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有一个鼓励向善的制度,大多数人就会倾向于向善,反之亦然。一般而言,社会上有四类人:第一类是利人利己的君子;第二类是损人利己的小人;第三类是舍己利人的圣人;第四类是损人不利己的傻子。前两类是大多数,后两类是极少数。一个社会可以提倡圣人精神,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因为圣人毕竟凤毛麟角。最好的办法是用制度奖励君子、惩治小人,从而让更多的小人变成君子。其实,任何一种制度,归根到底都是收入分配制度。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收入和财富。因为收入和财富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收入分配制度实质上也是激励制度。经济学家喜欢用输赢论英雄。其实,医患之间也是一种博弈关系。大凡博弈,必有几种形态:一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二是双输的“负和博弈”,三是双赢的“正和博弈”。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基本呈对立状态,属于“零和博弈”或者“负和博弈”。在一个不合理的医疗制度中,医生靠增加患者的医药费用支出获得更大收益,这就是“零和博弈”或者“负和博弈”;而在一个合理的医疗制度中,医患的利益是一致的,患者治病的成本越低,社会的医疗支出越少,医生得到的奖励越多,这就是“正和博弈”。可见,要想从根源上消除医患信任危机,必须改革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医疗制度,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非靠卖药吃饭。同时,建立一种激励相容的制度,即医生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恰好也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使医猾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当然,医生既有“经济人”的一面,也有“社会人”的一面。一个医生在温饱之余,还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拥有尊严感和成就感,获得社会的积极评价。因此,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也是鼓励医生向善的重要因素。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害。医患冲突,既是道德问题,也是制度问题。熟人社会可以靠道德约束,陌生人社会则要靠制度约束。道德是柔性约束,制度是刚性约束;道德需要长期构建,制度可以短期见效。因此,解决医患冲突,根本出路在于铲除医疗体制的弊端,用“改制”撬动“改心”。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作者

2011年11月医生子女为何不学医最近,一名医生的子女在网上发帖:“我妈妈说了,如果我当医生,就打折我的腿!”据调查,医生不愿让子女学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中国医师协会曾就医生对子女学医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生不希望子女学医的比例不断上升:2002年为53%,2004年为63%,2011年为78%。从全世界来看,医生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医生既有丰厚的经济收入,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国外,很多优秀人才之所以愿意付出高昂学费、巨大精力去学医,主要是因为医生的投入虽高,回报也高。一旦拿到医师执照,便可衣食无忧,备受尊敬。而在我国,医生的职业光环日渐消逝。不仅医学院校很难招到尖子学生,医生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也很严重。有人甚至说:“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叫他当医生。”这一现象发人深省。医生为何不愿让子女学医?主要原因是投入大、风险大、压力大、收入低。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当医生,往往意味着终生的付出与牺牲。一名医学生,经过5至11年的学历教育后,还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方可成长为一名医生。由于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潮流,不被淘汰。其中辛苦,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医生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大量的病人,不仅需要超负荷工作,还不能有任何差错。因此,医生每天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便如此,医生还要随时准备应付医疗纠纷甚至“医闹”。可见,当医生确实不易。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社会各阶层中,医生群体的收入并不高。虽然也有医生靠“灰色收入”致富,但只是少数。如果只算“阳光收入”,绝大多数医生的收入无法体现其劳动价值。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畸高,而医疗服务价格畸低。“看病的不如算命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扎针的不如扎鞋的”,就是最形象的注解。事实上,如果医生的付出长期得不到等值回报,必然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价值被低估。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甚至是名誉委托于律师。在中国,医生究竟该不该拿高薪,社会上是有争议的。其实,只要把医生和飞行员比一比,答案就清楚了。客观地说,医生的培养难度远远超过飞行员,职业风险和工作强度也超过飞行员。然而,航空公司之所以给飞行员高薪,主要是为了乘客安全,让飞行员脑子里只考虑飞行。同理,国家之所以应该给医生高薪,也是为了让他们脑子里只考虑看病,而不要考虑如何赚钱养家。事实上,让医生有尊严地拿到合理合法的高薪,表面上是增加了人力成本,实际上是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最终减少不合理的医药费用支出。当然,要想让医生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职业,不仅需要在收入上尊重医生,还需要在人格上尊重医生。眼下,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强烈,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其实,很多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医生,而在于不合理的医疗体制。因此,只有加快推进医改,解决影响医患和谐的体制问题,为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才能重塑医生的职业尊严。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就是人类生命的保护神。让最优秀的人呵护生命,是一个社会回归理性的标志。如果一流人才去卖药,二流人才当医生,谁还敢把生命托付给医生呢?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1.医生越干越心寒

2010年底,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播出后,在医务界引起强烈反响。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学生王欢患尿毒症,医生全力抢救,做了两次换肾手术,最终王欢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并拖欠了30多万元医药费。在人财两空的情况下,家属无法接受现实,怀疑医生有过错,最终选择了起诉医生。类似的事情,生活中并不罕见。北大肿瘤医院顾晋教授就曾写过一篇博文,题目叫《一件心寒的事情》:有一名晚期直肠癌病人,别的医院都不愿收治,在家人的苦苦哀求下,顾晋动了恻隐之心,冒着巨大风险做了手术。由于肿瘤太大,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经过再次手术,完全恢复功能。他原以为病人会满怀感激,没想到病人一出院,就以“出现并发症”起诉了他。一位医生冒着巨大风险救治病人,不仅得不到感谢,反而被无情地告上法庭,这确实令人心寒。医学是一门探索性科学,虽然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仍有很多疾病无法治愈。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任何治疗方案都不会尽善尽美,总是有利有弊,医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尤其是面对危重病人,医生为了抢救生命必须冒险。但是,冒险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柳暗花明,病情好转;一种是险象丛生,病情恶化。而医学就是在一次次冒险中进步的。从长远看,医生越是勇于冒险,病人越是受益。但是,医生敢不敢冒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态度。过去,在危重病人面前,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会尽100%的努力。而在今天,病人即便有90%的希望,医生也会犹豫不决。因为有的患者不理解医学的特殊性,动辄闹医院、告医生、要赔偿。一些患者认为,既然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如果治不好,就是医生有问题。还有一些患者在术前通情达理,也明白手术的风险性,但一有意外,立刻就翻脸不认人。在经历了一次次的伤害之后,医生渐渐学会了自我保护。面对一名病人,医生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风险,还要考虑法律上的风险。有时,他们宁可无所作为,也不愿官司缠身,“过度防卫”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谁来保护患者呢?当然,患者之所以起诉医生,除了医疗因素之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目前,在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例达35%,城乡居民重病经济负担沉重。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到15%~20%,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全球来看,每年约有1.5亿人遭受灾难性卫生支出,其中1亿人被推向贫困线以下。可以推算,我国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家庭不在少数,这还不包括因经济压力放弃治疗的家庭。因此,当一些患者无力负担医药费时,自然就会想到诉讼这条渠道。而法院在审理医疗官司时,一般都会倾向于照顾弱者,即便医院无任何过错,往往也要给予“人道主义救助”。因此,在有些时候,患者起诉医生,并非“忘恩负义”,而是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患者把疾病的痛苦,连同经济压力、社会不公带来的不良情绪,统统转嫁到医生身上。可见,医患冲突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医患本身,还在于医疗体制不完善。只有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家庭摆脱灾难性医疗支出,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医患冲突。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2.医生的血不能白流

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耳鼻咽喉科主任徐文被一名患者连砍十多刀,身负重伤。卫生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淋漓的鲜血,喷溅着圣洁的白衣,令人不寒而栗!作为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没有倒在山崩地裂中,没有倒在枪林弹雨里,却倒在自己亲手救治的患者刀下。其伤何深,其痛何如!这是文明社会的“返祖现象”,也是法治国家的悲哀和耻辱。近年来,医生频频被害,“小概率事件”逐渐演变成“大概率事件”。虽然凶手都受到了严惩,但医生的心灵创伤并未治愈,医患暴力冲突的社会根源也未消除。因此,在此次医生被害事件之后,医猾方都应深刻反思,避免“血溅白衣”的悲剧重演。从患方来说,需要正确认识医学的风险性和局限性,降低对疾病治疗的期望值。近百年来,现代医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仍处于“婴儿时期”。即便是对于很多常见病,医生也往往束手无策,徒唤奈何,更不必说恶性肿瘤等不治之症。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命名的疾病有7000多种,但能够彻底治愈的仅有少数几种。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医生只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而非治愈疾病。况且,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有一利必有一弊,医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由于人体千差万别,再成熟的治疗技术,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所以,患者不能对现代医学有过高奢望。从医方来说,需要深切体察患者的痛苦,走出“技术崇拜”的误区,让治疗更符合人性。任何一个病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而不是一堆机器零件,或者一个疾病载体。因此,医生理应慎重对待每一个决策。在本次事件中,患者5年前身患喉癌,先后接受了两次手术。患者认为,医生不仅没有治好病,反而致其失声,“每天生不如死”,“变成一个口哑身残的废物”。可以想见,一个人在长期痛苦的折磨中,是很容易产生偏执行为的。这从一个侧面警示医生,手术刀事关性命,重若千钧。做手术既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一个好医生,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好。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屠规益教授曾对学生说过:“是病人需要做手术,不是医生需要,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决定做不做,做大还是做小”、“不能只讲切切切!外科医生只知道怎么做手术是不行的,应该知道怎么不做手术”。这说明,任何治疗都要“以人为本”,不能“见病不见人”。尤其是当患者无法承受治疗的不利后果时,“少做”也许比“多做”更有益。当然,解决暴力冲突,仅靠医猾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当前,维权渠道不畅、维权成本过高,是医患矛盾升级的重要原因。在本起血案中,患者起诉已经三年,却迟迟没有结果。一纸诉状,几年苦等,谁能经得起漫长的煎熬?打官司旷日持久,医疗事故鉴定关卡林立,第三方调解难觅影踪。当医疗维权渠道严重不畅时,患者自然就会采取暴力手段自救,这是“逼上梁山”。因此,在医患纠纷日益增多的现实下,急需开辟医疗诉讼“绿色通道”,改革医疗事故鉴定办法,增强第三方调解的公信力,从而减少暴力维权事件的发生。医生的血流得太多了,但愿这是最后一次“血溅白衣”。此次事件,倘能引发全社会对医患关系的重新思考,促使医患之间增加理解信任,促使有关部门疏通医疗维权渠道,让医疗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这血就不算白流。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3.“血溅白衣”为哪般

2009年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名“肾积水并尿毒症”重症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1日凌晨3时,家属拒绝迁移死者尸体,并将泌尿外科封闭,医生和病人都被关在病房里。随后,200多人手持木棍及匕首冲至医院,封锁门诊大楼,摆满花圈,并焚烧纸钱,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有一名医生身中6刀,被送进医院抢救,另外有10余名医生、护士不同程度受伤。22日,市政府经研究决定,责成医院赔款21万。23日,医务人员忍无可忍,自发组织到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市政府作出解释,并严惩肇事凶手。这是一个“黑色六月”。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五起“血溅白衣”事件。其血腥程度,令人惊悚。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居然会发生如此野蛮的“返祖现象”,实在令人惊诧!这些残酷的暴力事件,直逼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心理承受底线,直逼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底线。是可忍,孰不可忍!几年前,深圳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曾戴钢盔上班,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缩影。然而,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并未引起执政者的应有警觉,很多官员一笑了之,仅仅视为“炒作”、“作秀”。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患矛盾不仅未见缓和迹象,反而愈演愈烈。直至今天,靠暴力解决医患纠纷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其实,中国的医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医生。他们拿着微不足道的报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长期忍辱负重。虽然也有怨言,却从未放弃职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守护生命的群体,却连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证,这究竟是谁的耻辱?应该看到,医患矛盾绝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私人恩怨”,而是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强烈。同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自然成为最容易引燃社会情绪的导火线。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患纠纷,不足为奇。如果医猾方都能理性对待,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事情就会简单得多。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诉诸法律,而更喜欢“以闹取胜”。只要病人死在医院,活着的人似乎就有了赚钱的机会。不管是谁的责任,医院都要花钱摆平。否则,家属就会和职业“医闹”联合起来,摆花圈、设灵堂、围医院、打医生,仿佛有天大的冤屈。其实,很多“医闹”都是花钱雇来的,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最后,医院迫于无奈,只好花钱买平安。于是,“医闹”和死者家属坐地分赃,各有所得。如此一来,“医闹”成了一个投资少、风险低、致富快的新职业,黑恶势力,趋之若鹜。

“医闹”之所以越闹越欢,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部门的软弱纵容和公安机关的失职无为。很多地方官员认为,患者闹事,肯定是有冤屈,医院是公家的,赔点钱就“和谐”了。然而,正是这种是非不辨、黑白颠倒的“和谐观”,导致了国有资产白白流失,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使其有恃无恐,肆意危害公共安全。更奇怪的是,很多**看到“医闹”围攻医院,往往“坐山观虎斗”,放任自流。他们的理由是,“医闹”是“和平**”,只要不流血,就没有执法依据。其实,这是为其失职行为找借口。试想,一个街头乞讨者都能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何况一群“医闹”真的干扰公共秩序?为什么有时对待群众上访可以滥用警力,而对待“医闹”围攻却要“慎用警力”?难道法律的弹性如此之大?和谐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法治基石之上的。依法打击“医闹”,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也是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果总是习惯于“花钱买平安”,换来的只能是表面和谐,其背后往往潜伏着更大的危机。因此,作为执政者,只有捍卫法律尊严,才是维护和谐之本。当然,“医闹”之所以猖獗,也与患者维权渠道不畅、维权成本太高有关。打一个医疗官司,往往黑发人变成白发人,却未必能得到一纸公平的判决。因此,从长远来看,政府部门应开辟医疗纠纷处理的“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把患者的维权行动引入法制轨道,最终让“医闹”无事可闹。 “黑色六月”的五起事件绝非偶然,而是医患矛盾恶化升级的“报警器”,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假如有一天,医生都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那就真成了国家的耻辱了!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4.医生被刺的反思

2010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连发两起血案。凶手在刺杀了肿瘤中心一名医生之后逃匿,次日又将一名护士刺成重伤。据了解,凶手周某系因宿怨杀人,其父13年前患原发性肝癌,曾在该院就医,不久后去世。周某将其父去世原因归结为医生没尽力,长期怀恨在心,最终采取极端手段制造此案。近年来,医生被害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却又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值得深刻反思。医生被患者杀害,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悲哀,也是一个法治社会的耻辱。作为“生命保护神”,如果医生连自身安全也无法保障,又怎能给患者以安全呢?医生是救人的职业,医患关系本应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但是,中国的医患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原因很复杂。其中,既有医猾方的原因,也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原因,以及更深层的经济社会原因。从患者来看,对医学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认识不够,是导致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很多人认为,看病就是“消费”,只要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如果治不好,医生就是“图财害命”。事实上,现代医学远没有发展到包治百病的阶段,这是由生命的复杂性决定的。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医学上更多的是缓解而非治愈,这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的局限。即便是对于某些常见病,治疗上也有无效概率。因此,一位西方医学家说:“医学是一种可能性的科学。”医生只能告诉病人成功的概率,而不能保证绝对成功。然而,一些重症患者在家庭花费了巨额费用之后,往往难以接受人财两空的结果,很容易产生过激反应,这属于对医学的误解。从医生来看,缺乏人文精神、忽视沟通解释是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很多医生过分关注技术,把医学的目标仅仅视为“治愈”,而忘记了“帮助”和“安慰”。个别医生态度生硬、冷漠、傲慢,不愿和患者多说一句话。他们认为,只要在治疗上做了最佳选择,技术上做了最好发挥,就算问心无愧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解释,更没有义务解决心理问题。结果,医学越发达,医生越冷酷。其实,人都是感情动物,尤其是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心灵格外脆弱敏感。医生的一句解释、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作用。但遗憾的是,我国真正具备人文修养、善于换位思考的医生还不多。据统计,在医疗纠纷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患交流不畅造成的。而纠纷发生最多的,往往是那些不屑交流、不善交流的医生,或在手术签字时只会说“丑话”的医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仅靠医猾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近年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百姓的医药费用负担很重,“一场大病,拖垮全家”的现象十分普遍,看病难、看病贵呼声日益强烈。而医院作为直接面向百姓的窗口行业,很容易成为社会矛盾喷发的“火山口”。尤其是医护人员身处“前沿阵地”,往往代体制受过,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因此,只有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医患关系的坚冰才能化作春水。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5.警惕另一种医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四川成都的高速路边出现一则巨幅“广告”。画面上是一名穿着婚纱的女子,旁边写道:“清明痛悼爱妻高德珍,爱妻于2011年2月18日在华西医院附二院手术台分娩时,永远地离开了”。其中,“华西医院附二院”七个大字尤为明显。同时,一条《清明痛悼爱妻》的微博在网上流传,微博上的照片是一名男子怀抱自己女儿,他的身后就是那块广告牌。此事引起了很多媒体关注。据了解,这是当地一家著名策划公司的“杰作”。事情的起因是:某孕妇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医生发现是前置胎盘,病情非常凶险。医生在术前术中均反复告知风险,并尽力挽救,但产妇终因大出血死亡。当时,家属并无异议。然而,半月之后,死者丈夫突然向医院提出巨额赔偿。在谈判破裂后,该男子聘请策划公司,花15万元竖起了这块标新立异的“广告牌”。策划公司参与医疗纠纷,用“软暴力”逼迫医院花钱平事,这是一种医闹新形式。过去,人们常见的医闹是患者家属雇人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打砸医院。不过,这种暴力手段因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容易触碰法律底线,因而越来越难奏效。因此,一些策划公司纷纷瞄准商机,推出医闹升级版,即通过策划公共事件,吸引公众的眼球,引起媒体的关注,再利用舆论压力逼迫医院谈判,最终达到索赔目的。从“武闹”到“文闹”,虽然形式变了,但本质都是医闹。在这起事件中,策划公司可谓用心良苦,在清明节前大打“悲情牌”,确实吸引了不少记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其背后,隐藏的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近年来,很多策划公司为了牟取商业利益,不顾社会影响,故意混淆是非,迷惑公众。一位“策划大师”曾经这样描述其“勾引媒体”理论:“最好的广告宣传是新闻”、“勾引媒体的关键是人为制造兴奋点,需要策划人把无化有,把小化大,只要勾引成功,只要记者上钩,他就会添油加醋、语不惊人死不休了”、“新闻是需要策划的,媒体记者是需要勾引的,勾引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的‘料’是否吸引他们”。由此可见,这些策划公司并非为了伸张正义,打抱不平,而是黑白不分,见利忘义。所谓成功的“策划”,其实就是设下诱饵,引记者上钩,让媒体成为其牟利的工具。可见,在网络时代,一些看似吸引眼球的“新闻”,很可能是策划公司挖好的“陷阱”。如果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盲目跟风追热,很可能沦为别人的“猎物”,最终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在一个法治社会,患者维权应该选择合法的路径,如医疗事故鉴定、诉讼、第三方调解等,而不应靠“闹”来扩大事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把合法的事办成违法的事。眼下,个别患者家属以人死为借口,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肆意损毁医院声誉,从而达到获取钱财目的,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维权方式。而一些策划公司充当幕后“黑手”,把医疗纠纷当成“卖点”,制造社会混乱,加剧医患矛盾,实属害群之马,理应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医患之间,和则两利,“闹”则两伤。在一个医闹泛滥的社会,医生不能安心执业,患者不能放心就医,谁又是赢家呢?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6.让医院从纠纷中解脱出来

2010年初,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联合了《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运用人民调解制度化解医疗纠纷。这意味着,我国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让医院从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频发态势,一些地方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干扰了医疗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公正“第三方”,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很多患者更愿意选择摆花圈、拉横幅、闹事端等方式维权,通过扩大事态来施加压力。而医院为了息事宁人,往往花钱了事。于是,“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成了一个“潜规则”。事实上,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分清是非,也不利于医院的长治久安。很多医院花钱不仅没有买来“平安”,反而传递了错误信号,引来了更多的暴力维权者。医疗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疗纠纷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很强,医患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在双方的利益博弈中,医方往往占绝对优势。所以,如果仅靠医患之间协商,很难达成共识。于是,很多患者迫于无奈,只好选择成本较低的“暴力维权”。事实证明,让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介入纠纷处理,医猾方往往都能接受,很容易达成和解,从而避免了无休止的纠缠和漫长的诉讼,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公共场所,本该是宁静的“港湾”,而不应成为医患冲突的“战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社会公益组织,它由法律、医学、保险等专业人士组成,不向医猾方收取费用,因而具有较高的公信力。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处理医疗纠纷,可以让医院从喧闹的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从事医疗活动,从而实现“院内纠纷、院外处理”。这既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安宁,也有利于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创新之举。有感医生“红黑榜”

2010年,一个关于武汉儿科医生“红黑榜”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上万名妈妈根据带宝宝看病的经历和体验,列出了武汉各大医院儿科的“好医生”和“坏医生”,吸引了数十万网民阅读。如今,这个帖子成为很多妈妈的“看病指南”。那么,一个民间版的医生“红黑榜”,为什么如此受追捧?说到底,是因为真实可信。与很多官方评选的先进榜相比,这个“榜”不教条、不粉饰、不冷漠,都是用真人真事说话,因而更有亲和力和可信度。也有人认为,这个“榜”都是凭个人主观印象给医生打分,缺乏专业视角,很可能有偏颇之处。应该承认,一个由网民口碑形成的“红黑榜”,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是错误。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过去,医生的技术和品行主要靠病人口口相传,传播范围有限。如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每个病人都是“公民记者”,医生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博客、论坛的题材。因此,一个医生要想获得公众好评,唯一的办法就是善待病人。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学求善。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所以,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好医生的标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病家谋幸福”。因为,医生本来就是为病人而存在的。如果没有病人,就不会有医生。作家陈祖芬曾写过一篇题为《当看病成为温暖享受》的文章,记录了她在美国哈佛医院看病的感受。由于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以至于她竟然不愿离开医院,甚至觉得“对医院欠下人情债”。相比之下,中国人到医院看病,谁曾有过这样的美妙感受呢?在很多时候,冷漠与傲慢,成为医生的流行表情。诊室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病人恭敬地递上片子,医生接过片子,眼睛根本不看病人,边看片子边问:“怎么了?”于是,病人诚惶诚恐地叙述病情,而医生则低头开单,似听非听,最后来一句:“先去化验吧。”直到病人离开,医生都没有看一眼病人。一个把病人当成机器的医生,即便有妙手回春之力,谁又能说他是好医生呢?其实,老百姓求医看病,除了希望解除生理上的疾痛,更希望得到医生的情感关怀。哪怕只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就足以令人感动一生。对于病人来说,医生虽不可能治愈所有疾病,但至少要有一颗仁慈的心,不乱开药、不乱检查、不胡折腾。然而,就连这样简单的要求,在很多时候竟也成了奢望,这确实是医学的悲哀。事实上,医术固然重要,但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复杂性,患者很难对医术作出判断。这正如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所说:“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因此,作为病人,往往更看重医生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虽然无形,却隐藏在医生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没有它,医生就成了修理匠,手术刀就成了屠宰刀。一张“红黑榜”,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老百姓对好医生的期盼。也许,好医生的标准有千万条,但归根到底就是一条—善待病人。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7.好医生为啥这么缺

最近,一位同事的小孩耳痛,分别到北京多家著名三甲医院看病。结果,专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中耳炎,有的说是鼻窦炎。有的让吃抗生素,有的让服中成药,有的让用喷鼻药„„几个星期过去了,孩子的耳朵嗡嗡响、鼻涕时常流,吃着喷着各种各样的中药西药,病还是没有好。几家大医院,居然看不好一个小毛病。在医疗资源云集的北京尚且如此,缺医少药的农村又会怎样呢?近年来,老百姓感叹看病难,说到底还是好医生太稀缺,能治好病的医生不多。所谓“全国人民上协和”,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足。2009年,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约1.7人,而美国约为2.6人。同时,我国医生的整体素质也不高。据卫生部统计,在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不足23%;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不足4%。我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机构的利用率仅为30%,而国际平均水平是50%~80%。这说明,基层缺乏患者信任的好医生。我国的好医生为什么这么稀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医生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投入大、产出低,风险大、收入低,这样的职业很难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每年的高考状元榜上,尖子生几乎没有学医的,医学院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在我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比例不足1%,而英国为6%、美国为4%。从全世界来看,医生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好职业。绝大多数国家医生的收入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至5倍。这是因为,医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如果医生的收入无法体现其资源的稀缺性,就很难吸引最优秀人才学医从医。但是,我国医生的收入属于中等水平,基层医生的收入还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例如,2009年,北京市社区医生的人均工资是4.2万元,而当年北京市职工的人均工资是4.7万元。为此,全市社区医生流失率达10%。直到2011年,北京市社区医生年薪才涨至5.8万元。同时,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技术收费无法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挂号费不如停车费”、“看病的不如算命的”,就是最生动的注解。同时,医生的形象长期被扭曲甚至妖魔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闹”事件频频发生,医生普遍缺乏职业尊严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病人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医疗需求出现“井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求的增加可以刺激资源的供给。然而,医疗卫生行业却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社会的医疗需求猛增;另一方面,人们学医从医的积极性却在下降,好医生的供给量不能有效增加。这说明,现行医疗卫生体制的资源动员能力还很低,一个源源不断“制造”好医生的机制尚未形成。医生是医疗行业的核心,也是医改的主力军。解决看病难,关键在医生。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医改就很难成功。因此,提高医生的薪酬待遇,尊重医生的劳动价值,是增加好医生供给的重要手段。只有最大限度解放医疗生产力,增强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动员能力,创造有利于好医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看病难才会得到根本缓解。医生最看重什么

2008年初,《中国青年报》和丁香园网站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医生的调查:63%的受访医生表示,让他们最感快乐的事是“治愈患者疾病,取得患者信任”,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经济收入增加”和“职称得到提升”。有位受访医生这么描述他的幸福和快乐:“千方百计抢救成功重危患者之后,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形容;外出时遇到并不熟识的面孔,向你热情地打招呼,自豪感油然而生;在餐馆吃饭,旁边的客人向你点头,虽然你已不记得他是何许人也,可结账时才发现他已经替你结过了,这是病人对医生最朴实的回报。”虽然这个调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纠正了社会上对医生的一部分误读。当前,不少人认为,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吃“回扣”、拿“红包”,把金钱看得越来越重,把病人看得越来越轻。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该承认,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确实有一部分医生见利忘义,放弃了职业操守。但是,绝大多数人依然坚守理想,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因此,他们最大的快乐就在于用自己的医术治愈患者的疾病,并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医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也许有人问:医生真的不看重钱吗?假如患者做手术不送“红包”,医生会不会故意做坏?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作为医生,谁都想妙手回春,没有人想把病人治坏。至于有的病人没有获得满意疗效,甚至发生了医疗事故,大多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而非医生主观故意。因为医术是医生立身之本,谁敢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谁就是拿自己的名誉开玩笑。一旦上了手术台,医生的心中就不会有任何杂念。患者命悬一线,吉凶未卜,医生如履薄冰,哪可能故意让手术失败,甚至还恰到好处地留点“病根”?这不仅在技术上很难把握,而且在主观上也不符合常理。当然,医生也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对于自己付出的劳动,他们也渴望得到回报。但是,这种回报必须是出于患者由衷的感激。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妇科专家郎景和教授曾说:“我通常不接受病人的礼品,但不绝对。哪怕是很贵重的礼物,如果里面没有蕴含真挚的情感,我也不看重。医生在高强度的生死搏斗中,和病人是战友,他需要病人对花费在他身上的心血和劳动予以理解

上一篇:安全生产总结会发言稿下一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