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2022-07-03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即农村经济战略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对特定农村区域来说是指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本区域鲜明特征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京郊农村作为大城市郊区,其农村经济发展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运作等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篇1:

山东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发展水平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应运而生,在满足市民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具备明显优势,但也面临诸多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形势、阐明意义,研究提出推动山东省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对策;山东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顺应城市化建设要求和农业发展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它以满足城乡居民要求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模式为载体,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具有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的显著特性。当前,山东省正处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以城市需求为导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山东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对再创山东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1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求

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是推动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再创山东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山东省2010年1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实现由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种养业为主向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与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发达农业形态,这种融合最终会使农业实现工厂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实行多产业一体化经营。发展都市型、城郊型现代农业将成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2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互动互促,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经济走向繁荣,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促使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良性流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缩小城乡差距。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较强的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条件等综合优势,实现集约化、设施化、工厂化和规模化,与城市其它产业之间相互利用、相互补充。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1.3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都是为城市服务。但二者之间有区别,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空间布局、体制结构、功能结构、建设理念、产业结构、技术体系、投入重点等方面都较城郊型农业有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呈下降趋势。对于城郊农民而言,再种植一般的农作物和单纯靠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收入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以都市市场需求为经营导向,较农村市场的需求规模更大,所需商品的附加值更高。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供应城市居民需要或者出口创汇,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并通过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1.4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多元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城市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加大了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追求,对郊区旅游、文化娱乐等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多功能的需要,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可为城乡居民提供具有个性特色的产品;通过发展精品农业,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营养、高品质的农产品;通过发展旅游农业,可为城乡居民提供增长知识、回归自然的旅游环境。可以说,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2 山东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基础条件

山东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优越。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主要农业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肉类、水产、蔬菜、水果产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首位,农业基础条件雄厚。同时,山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农副产品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市场,外向型农业优势明显,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十年全国第一。而且,山东省农业科研体系比较健全。拥有100多个县级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队伍4800余人,并建有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良好的资源基础优势、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为山东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2.2发展成效

山东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提升传统农林牧渔业水平的同时,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开发观光旅游农业、花卉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十年发展,山东省逐步探索建立了生态景观型农业、体验参与型农业、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特色精品型农业、物流会展型农业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了多处农业产业化基地,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社会效益。如,济南市既强调都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也强调重视生态、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同时依托济南历史文化积淀较深、名胜古迹较多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按照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济南市分为近郊、远郊和南部山区三个经济圈层布局,大力开发观光旅游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兴农业,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15%左右上升到30%以上,带动农业产业升级。

2.3类型多样,特色鲜明

山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都市农业。主要表现为以黄河文明为依托,以黄河、平原农田为特色,融“水、田、花、草、滩”于一体的沿黄休闲型都市农业;以海疆文化为主线,以渔业休闲和现代农业为特色,融“海、渔、山、滩、丘”于一体的沿海观光型都市农业;以都市文化为主线,以展示现代高科技农业和农村文明为特色,融“泉、园、洞、风筝、海”于一体的特色型都市农业;以古文化为内涵,以名胜古迹为依托,融现代农业文明与古文明于一体的传承型都市农业。

2.4存在问题

2.4.1农业功能单一山东都市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观光旅游上,而与之紧密相连且经济效益更高的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尚未发展成熟。

2.4.2区域特色尚不明显农业品种和农业经营形式没有特色,没有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品,缺乏名、优、珍、稀品种。

2.4.3缺乏整体规划项目建设过于分散、重点

不够突出,形成了缺乏重点、遍地开花的局面,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普遍。

2.4.4服务体系不健全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机构培育不够,特别是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落后,形成了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极大制约,阻碍了经营效益的提高。

3 山东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对策

3.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农业,只有从源头上强化农业自主创新,才能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力研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如农业生物工程和农业信息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栽培管理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现代化信息传播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3.2构筑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体系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支撑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积极引导农民分产业组建专业协会,建立技术培训、生产服务、产品销售、利益共享的新型经营机制。理顺流通体制,建设好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市场,构筑起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的多层次市场与流通体系。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经纪人队伍,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搞活流通。

3.3创新发展形式,打造特色优势

根据山东省总体规划和各地区功能定位,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开发和生产“名、优、特”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打造区域优势特色,推动各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围绕山东省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济南和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等重点区域战略实施,明确各区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全面推动山东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3.4着力培训新型农民,提升劳动力科学素养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提高认识,完善农民培训设施,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形式,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培训要求,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多层次、多专业、多规格的学历教育,充分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农民的需求,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作者:王祥峰 李文刚 安静等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篇2:

京郊农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即农村经济战略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对特定农村区域来说是指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本区域鲜明特征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京郊农村作为大城市郊区,其农村经济发展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运作等

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一、京郊农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绿色、生态、高效,京郊农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是从生态农业的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开发、订单农业的创新、打造品牌化、精品化的农产品等方面入手实施的。

(一)生态农业的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引入生态经济效率的理念,以资源耗费最省、污染物排放最少的路径,谋求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山地资源为基础,大范围的集约经营,增加种植层次,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立体种养,互相促进转化,达到生物资源多次利用;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生态涵养与发展并重,用良好的生态聚拢产业,聚集人气,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其经济和本地地理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市民集中展示环保、绿色无公害的农副产品,进而引导资本、信息与产业向郊区聚集;四是要优化产业,健全郊区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乡村旅游业的开发

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一大具体形态,京郊各区县纷纷以本地资源为主题构建的特色农业休闲园与大城市公园相比,其特点是兼具农业内涵与园林特征,以观光采摘、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获得收益,带动了生态餐厅、农副产品售卖的发展,建成了集观光体验、民俗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科普教育、名优果品展示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其优势是京郊农村资源价值提升了,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土地、农副产品等资源的全面升值;农副产品直接出售给度假村和游客,实现了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直接转化,农村各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得到快速提升;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乡村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强了人与人的交流,改善了乡村的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为城乡互动、城乡互补的一种好形式,乡村旅游有力地提升了地方经济。一方面促进了特色农业产品的挖掘,既发展了第一产业——乡村土特产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等,成就了京郊农村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由原来单一的供销社逐步发展到如今的大型商场、超市、综合市场、专业商店、连锁店、社区经销点等。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第三产业——建筑建材、货客运输以及住宿、餐饮等行业,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吸引了一批有见识、有头脑、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规范了生态建设。要保护环境,要想保持好山、好水、好风光,就必须降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减少资源的损耗,创造生态农业。

(三)订单农业的创新

所谓“订单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或者企业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订购合同、协议,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照合同收购农民生产的产品。

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订单农业则是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进步。农民拿到了订单,农民的生产行为就有了保障,就可以实行规模化的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促进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四)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化、精品化和产业化

品牌化——京郊农村都瞄准市党代会提出的“都市型郊区经济”的战略目标,跳出传统农业模式,进一步拓展农村经济的多种功能和发展空间,组织专人帮农民解决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采取多项措施拓宽销售渠道。一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二是采取定点专供、超市专柜等方式开展农产品进社区、进超市活动;三是利用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再次提升品牌形象,策划提高本地区农产品市场知名度。

精品化——在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中,继续把发展精品农业作为主旋律,重视农副产品的生产、良种苗木的培育和产品的包装。京郊各区县都大力扶持和宣传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农业,如顺义区培植的“京育3号”优质甜瓜,大兴区种植的老宋西瓜,昌平科技园区的精品苹果等,每年都供不应求。

产业化——为摸清资源禀赋、市场需要和农民意愿,各郊区县组织调研小组进行调研,确定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相继建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和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区,并规划以点面结合的形式建设农业产业群。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通过合同联结、合作联结、股份合作联结等,从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上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连接,实现了农户和生产基地环节分享加工增值和市场扩张成果的目标。

二、制约京郊农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京郊农村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北京各郊区都在以区(县)、乡、村为单位积极探索、挖掘、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环境因素,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二是自身原因,思想观念保守、依赖性强,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三是政府组织因素,乡政府或村委会缺乏内聚力,没有能力、精力或意识主动组织全乡、村的所有农民一起致富,只是被动地应付上级交给的任务,树立县、乡、村级的特色农业典型,创建品牌效应,忽略了部分农民的致富愿望。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不优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进行,出现了区域开发重点、资源合理选择与优化配置等一系列问题。优良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一定问题。

(三)订单农业发展的范围不广,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有些地方政府为农民和农村服务的意识淡薄,对订单农业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关心不多,支持不够,相当数量的农民对订单农业缺乏了解,看不到其发展前景,缺乏合作的基础,看不到其巨大的市场作用。二是对农村中介组织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力。三是站在农民立场上的带头人——村委会大多文化层次较低、农技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签订合同时不能为农民争取到利益最大化。四是有的地方片面强调结构调整、整齐划一,用行政命令强迫农民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以人为本是京郊农村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的价值选择

过去,京郊农业和农村支持了首都城市的发展;现在应该实行城市支持农村。一方面,要把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满足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另一方面,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资源,接纳农民进城,城市居民与京郊农民平等的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弥合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加速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是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体现。

(二)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需要立足农业资源条件,发挥科技支撑优势,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与本地资源和功能相适应的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注重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推进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具体措施一是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要调动农民积极性,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要依靠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民进入大市场,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农民长期得实惠。三是要校企联合,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依靠科技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全面提高农业附加值,创优品牌化、精品化的农产品。

(三)大力普及订单农业,规范中介组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发展订单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订单农业的内涵,是一种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农企关系。只有调整利益分配机制,让合同双方获得整个产业的合理利润,实行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公司+农户”体现的利益联结关系才能更加紧密,才能出现农企双赢的结局。

首先,重点是要做好订单农业的宣传普及工作。和企业、农民面对面的交谈,宣传政策、法规,及时了解企业和农民对订单农业合同的想法、建议,宣传合同法规和在推行订单农业时工商部门履行合同监管的职能作用,依法履行合同的重要性及违约责任,使双方都清楚订单农业是一项双方互惠互利的事情。其次,要规范中介组织。政府应制订长远的总体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和监督制度,在财务管理、经营核算、红利分配等方面进行法律约束。对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在积极发展规范中介组织的同时,还需完善和发展农村层组织,提升村委会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李立红,1967年生,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

作者:李立红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篇3:

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 介绍了芜湖市鸠江区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了鸠江区对于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调查与思考,包括坚持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用规划工业园区的方法和用推进工业载体的措施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推进;都市型农业;鸠江区

从2011年8月以来,鸠江区经过了三次大的区划调整,从江北划入沈巷、二坝、汤沟、白茆4个镇。针对区域面积扩大、人口增多、城乡结构明显变化等特点,如何认真贯彻落实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跨江发展战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鸠江区提出要加快全区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与配套机制,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形式,探索实现农业多功能性的新渠道,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提升江北农业经济质量的重要措施来抓。

1 背景情况

调整后的鸠江区分布江南和江北两个片区,江北片区辖沈巷、二坝、汤沟、白茆4镇和裕溪口街道办事处,江南片区辖官陡、湾里、清水、四褐山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国土面积820 km2,耕地面积接近2.67万hm2,水面0.62万hm2。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20万hm2,其中:水稻1.00万hm2,小麦0.97万hm2,油菜0.53万hm2,玉米0.47万hm2,棉花0.37万hm2,瓜果蔬菜1.87万hm2。

区划调整后的鸠江区,跨越长江南北两岸,境内有较长的长江岸线。江北片区属长江冲积平原,总体地势平坦,以平原地貌为主,海拔均小于20 m,区域内水网密布,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地势为平原圩田,具有良好的水绿网络型田园风貌。

江北四镇区划调整前均为所在县的农业大镇、重镇,农业生产仍然是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在芜湖市平均水平之下。在农民人均收入结构中,打工收入是主要来源,约占60%以上,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40%。和江南相比,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民增产、增收能力不强。一是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较为落后,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农村适应现代农业的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二是土地经营分散,规模效益不高,土地经营碎片化严重,土地人均面积较小。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品牌效应较低。四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收后处理设施和交易市场建设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70%以上农户的农产品是由经销商上门收购,农产品价格完全由经销商决定。

2 主要做法

2.1 坚持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来谋划现代农业

鸠江区江南片区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经济比重仅为1.1%。随着江北四镇陆续划入,鸠江区农村区域面积达到了551.4 km2,农业生产变成了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素称江北粮仓、水产蔬菜之乡。面对江南、江北经济结构的差异,如何加快区域经济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如何实现跨江发展战略性目标,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鸠江区一方面走出开展调研,借鉴学习外地好经验、好做法,邀请专家到江北四镇实地考察帮助论证;另一方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三个方面开展大讨论。全区上下普遍认为,江北片区发展现代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土壤地力适宜、产业基础良好,跨江发展离不开“农”字,还要在“农”字上做好大文章,尤其面对新常态,正是 “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大好时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创新机制,立足“水乡”特征,体现“现代”要求,突出“高效”目标,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

2.2 坚持用规划工业园区的方法来发展现代农业

借鉴鸠江区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依托各镇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种养殖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集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仓储物流、质量监测、生物科技、农机农艺结合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原则和“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的工作思路,聘请南京农业大学编制了《鸠江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4-2030)》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建设规划。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进行科学论证,明确控规和详规,确保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产业突出。在规划布局上,将重点打造“两园两区三带”现代农业格局。在园区定位上,做到与城市功能配套相融合,突出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为重点的休闲农业,以及以精品蔬菜瓜果、高档苗木花卉、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的高效农业,打造具有综合性产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发展区。

2.3 坚持用推进工业载体的措施来建设现代农业

鸠江区按照抓工业园区建设的做法,实行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个工作计划、一抓到底的四项具体措施,明确专门机构、专项经费抓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区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健全了指导协调机制,分别在白茆、沈巷两镇设立了园区管委会,落实专职人员,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区各项建设任务有效落实。沈巷高效农业示范园先期投入500多万元,将约6 km2范围,作为核心区启动建设。白茆都市农业示范区目前已投入1 100万元,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了一期核心区约477 hm2的一轴、两翼、一心、一村和五大片区的主要道路及园区内部循环路,以及同步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积极编制投资回报率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招商项目,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吸收本地有头脑、有实力、有技能的能人大户入园经营规模农业。目前,沈巷农业示范园已引进2个亿元项目和5个3 000万农业项目。白茆农业示范区已有7家企业入驻,累计投资1.4亿元,芜湖硕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获部级蔬菜标准园。

2.4 坚持用扶持二、三产业的力度来支持现代农业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款专用的原则,有效整合涉农资金,鸠江区委、区政府2013年就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指导意见》,并配套出台了相关扶持办法,从2014年开始,区政府每年安排3 000万元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从事生态观光、特种水产、无公害蔬菜、精品瓜果和花卉苗木生产的农业企业等。对土地流转、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品牌提升等分别给予以奖代补。

3 成效及问题

3.1 成效

通过大力推进,鸠江区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功能日趋完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示范效应开始显现。一是规模效应不断放大。通过科学布局、推进建设、招商引资和示范引导,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水果、蔬菜、花卉等一批优势生产基地。2014年白茆农业示范区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设施功能不断完善。示范区内主要道路硬化、排灌便利、路网健全、农田平整、村庄整治,设施功能实现“四通一平”。三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良种、良法等农业科技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先后落户示范区,组织开展试验示范、科技攻关等服务。白茆农业示范区已与安农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小老海特种水产养殖还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四是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成功入驻,“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逐步形成。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流转土地0.93万hm2,成立农业合作组织155个,新发展各类家庭农场129家。五是农民增收能力不断增强。示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17 642元,高于传统农业农民年收入3 207元。

3.2 问题

尽管如此,鸠江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要素支撑不足。园区已投入近2 000万元,全力提升和改选了园区基础设施,但在要素对接上存在较多制约瓶颈。如:区级农业发展获得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的扶持远不如对县级的支持,园区农业企业争取生产周转流动资金贷款远比工业企业困难。此外,园区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启动建设用地,满足现代化农业设施建设的需要。但受基本农田保有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诸多因素限制,园区内建设用地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增加了产业发展难度。二是发展规模和竞争力有待增强。目前园区在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上,与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园区整体发展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较慢,类型单一,龙头企业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的聚集度不高等。三是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内从事生产的农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还必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

4 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将鸠江区都市型现代农业打造成为 “生态、高效、休闲” 农业的样板区,还需要从政策、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均衡提高,形成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鸠江特色,带动芜湖市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4.1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加大园区规划执行力度,增强产业引导和辐射能力。以创建省级、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为契机,突出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突出产业合理布局和功能配套,集聚更多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入驻。深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精品水产,高档水果、苗木花卉、蔬菜及其他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园区高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招商引资、休闲观光、科技示范、循环经济等功能,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

4.2 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

对于落户园区的新型经营主体,除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本农田整治、标准化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外,对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大、市场前景好的经营主体,实行“一企一策”,给予更优惠的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制定一站式优质服务措施,培育一批产品质量有保证、有美誉度的农产品。对已形成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在创建区域性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和争创“中国名优农产品”、“中国原产地”和“中国驰名商标”,以提高他们在农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3 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

将以土地确权登记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园区内土地流转双方签订长期合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市场价格水平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租金,并建立土地租金逐年递增的定价机制,确保农民通过土地取得财产性收入。积极组织农民进入园区自建或者承包设施大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进入园区务工,实现工资性收入。动员农民以土地要素到园区参股,获取经营性收入。

4.4 进一步加强科技引导

继续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管理人才、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优秀人才进园区。区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奖励资金对技术成果研究、推广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给予重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积极培育发展种子种苗、生物工程、科技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完善园区内现有的农业研究单位基础上,引进人才和科研设备。加强科研队伍、专业人才建设,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着重培养本地技术骨干队伍,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农产品“农超对接”,打造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平台,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支持全区农业从业人员开设农产品销售网店,拓宽鸠江区农产品销路,让“互联网+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模式。

4.5 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在抓项目、增投资上下功夫,争取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投资额度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园区在建项目工程建设力度,促其早投产早见效。完善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在生产、加工农产品和质量、环境管理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从土壤环境质量到生产过程,从收获、加工到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可实现追溯机制的生产流程,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园区的市场占有率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园区内企业的自主生存能力,为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有年,王忠份.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要[J].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作者:胡晓斌 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