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隐患

2022-06-28

第一篇:儿科护理安全隐患

儿科输液的安全隐患与安全对策

张 琴 武汊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汉阳门诊副护士长

输液安全是指通过静脉将药物安全地输入病人的体内, 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 病人 无不良反应。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静脉给药方法, 在多途径治疗中占有不容质疑的首要位置, 也是治疗重症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首用治疗方法。然而,在临床输液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有调查表明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最担心的是输液安全, 现就重点从医嘱、用药、静脉穿刺、护士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 查找安全隐患, 制订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并认真落实, 确保儿科病人输液安全。

一、常见输液安全隐患分析

(一)医嘱安全 准确的医嘱是输液安全的基础。目前, 部分医疗机构仍未使用电子医嘱系统, 部分医生医嘱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护士转抄医嘱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或对医生的字迹不能准确识别导致患儿名字、年龄抄错, 药物名称、剂量单位抄错; 处方与病历不符导致执行错误医嘱; 部分医生对新药的规格、用药剂量不熟悉导致药物剂量用错; 药物剂量与患儿实际年龄病情不符;患儿家长取药与医嘱不符;医生开错皮试单护士随意执行口头医嘱, 护士根据病人意愿更改医嘱等。

(二)用药安全

1.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未按要求在输液卡上签名、签注的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使查对制度流于形式,导致护患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

2.输注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时,没有按规定询问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 3.严格把握药物配伍禁忌证关,配药时没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药物未现配现用,导致药效降低,耽误患儿病情;开启安瓶前不消毒安瓶颈部,导致微粒污染;抽吸药液方法错误;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器针头抽药;在输液操作过程中不遵守手卫生规范;不按规范检查输液药品、液体、输液用物质量等。

(三)静脉穿刺安全

1.穿刺失败是静脉输液安全隐患之一。从调查来看, 患儿家长最担心的是护士不能一针穿刺成功。从几个方面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 (1)小儿自身的原因导致穿刺失败:①血管细小,特别是肥胖患儿皮下脂肪厚血管位置较深致使静脉不明显;②脱水及循环不良的患儿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塌陷, 穿刺时回血慢或无回血等情况致穿刺难度加大;③长期反复穿刺使大量血管受到破坏,造成皮下淤血影响血管的选择;④患儿营养不良或高热时血管脆性增加;⑤患儿寒冷或缺氧时致使皮肤青紫,严重影响血管的观察:患儿恐惧,穿刺不合作。

(2)环境因素导致穿刺失败: 光线不适,室内温度低血管收缩。

(3)家属因素导致穿刺失败: 家属过于担心患儿, 情绪激动, 要求护士一针见血: 坚持自己选择穿刺部位,及对操作者不信任等因素,给操作者造成心理压力。家属溺爱患儿,穿刺时没有固定好患儿致使见回血后潜行过多穿出管壁, 导致穿刺失败。

(4)护士因素导致穿刺失败: 操作者缺乏经验, 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不好, 缺乏自信如紧张、烦躁、焦虑等; 穿刺针、血管选择不合适;进针太快,见回血时针尖已穿破血管或还未见回血但已穿破血管下壁:固定时方法不正确致使针尖扎破管壁或针头滑出管壁。

2.皮肤穿刺部位 消毒是护理工作常规程序之一, 然而静脉穿刺前的皮肤消毒是否起到清除或杀灭外穿刺部位一定范围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作用, 其作用或效果是相对而言的。经研究表明,部分静脉穿刺过程中患者的穿刺部位发生感染现象。而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但不能因为工作量大而只注意完成消毒这一步骤, 却忽略了消毒的作用。另外, 碘伏等皮肤消毒剂对皮肤有染色作用影响血管观察, 皮肤消毒范围不够、皮肤消毒操作方法不当、皮肤消毒剂干燥时间不够, 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开盖棉签蘸取的消毒液因反复揭瓶盖易发生污染。

3.固定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整个输液成功的一半, 固定显得格外重要。

4.看护 剧烈哭闹易使已成功穿刺的输液外渗, 故应指导家长有效看护, 以防家长及患儿本人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

(四)护士安全意识

1.护士的慎独精神较差, 服务意识不够。现代医德赋予“慎独”的意义是: 当护士既无上级监督, 又无同行关注时, 都能一丝不苟自觉谨慎地遵守医德准则,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 且主动地、预见性地、有条不紊地为患者服务, 不做任何有损病人健康的事, 个别护士在操作考试和操作比赛等场合能完全按照规范操作, 在临床工作中却只讲速度不求质量。

2.护士的安全防患意识不足, 责任心不强, 有章不循, 违反操作规程。如查对不严, 造成打错针、发错药, 甚至输错血; 巡回护士没有观察病人液体, 导致空气栓塞, 拔错针, 漏输液体; 有过敏反应患儿没有观察到位: 住院患儿家长疏于照看时不慎坠床, 吞食异物, 说明护士的健康宣教预知性不全面。

3.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够, 主动服务意识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 所体现的个人为别人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欲望和意识。主动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 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良好习惯; 它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形成。医务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者, 服务意识不够, 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中的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增加导致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下降, 长此以往成为恶性循环。

二、输液安全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大护理监管力度日执行“ 三查七对” 等护理核心制度, 为病人提供安全的静脉输液流程。护士要加强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护士做好安全防患堵漏的工作。不执行错误医嘱: 不随意执行口头医嘱;转抄医嘱应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做好口头、书面、床旁交接班, 避免加错、少加药、漏药等差错; 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及时清除过期药品, 保证药品的质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做好三查七对; 为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对输液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应认真查对并记录签名。重点把好接诊、取药、配药、穿刺、接液、巡视、拔针关。接诊护士认真核对电脑医嘱处方、病历, 无误后为病人发放输液序号;儿科用药一定要精准: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静脉护士执行穿刺前核对患儿序号、姓名、年龄, 采取“ 呼唤应答法”核对, 护士使用电子呼叫屏呼叫输液序号, 护士核对序号后, 让患儿家属说出患儿的姓名、年龄, 护士核对无误后复述一遍, 家长认可方可操作。防止有些家长因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 心情焦急听不清楚而随便应答。每输完一个病人的液体后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止血带集中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处理, 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输液安全防范意识 规范输液流程, 确保静脉输液安全质量。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律知识教育, 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中的规定, 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 执行时间准确到位, 为患者输注液体时应正确。诱导患者按时、按剂量完成, 用药顺序按医嘱科学合理, 切忌应暂时无药而随意更换输液顺序。对护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 的观念,强化护士慎独精神, 加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的教育, 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三)加强儿科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过硬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患儿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儿科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1.加强护士用药知识学习,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加强儿科护士相关知识培训 ①血管选择: 在选择静脉时, 应避开骨隆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按照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的顺序进行, 对于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的位置作为首选。②对特定病情的血管, 如休克、发热(尤以高热),吐泻引起的脱水、气温低、发热寒战时末梢血管收缩, 高热患儿使用解热药或穿刺时因恐惧而激烈反抗引起的大汗淋漓, 都会使静脉血管因血容量减少而虚瘪等情况应了然于胸, 采用特定的手法进针时宜轻、稳、慢, 仔细观察回血情况和用心体会脱空感。③皮肤消毒: 严格进行皮肤消毒是防止感染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穿刺时操作人员的手尽量避免触及针柄和已消毒的皮肤, 以免破坏了消毒效果,增加感染的机会。④输液固定: 输液穿刺成功后护士手指固定针头应牢固, 不能移动, 胶布固定应牢固,不能让针头漂浮在皮肤上, 特别是对哭闹或者出汗多的患儿, 头皮静脉穿刺可采用环绕头皮固定法, 将头皮针管固定于外耳廓上, 可起缓冲外力的作用。⑤指导患儿家长有效看护: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嘱患儿家属, 以“ 喂奶” 姿势抱起患儿并将患儿一手夹在家属的腋窝下,平抱起患儿, 输液部位朝外, 家属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 随时防止因哺乳或嬉戏时带动针头。⑥提高护士病情观察能力。通过案例分析, 提高对输液不良反应的预见性, 提高应对输液风险的能力。

3.加强观察巡视 在输液过程中, 巡视护士专职负责输液中的巡视, 观察患儿面色, 有无发热等病情变化、输液滴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肿胀、疼痛和液体有无外渗等,在输液时夹板固定不能太紧, 以免影响肢端血运。对3岁以内哭闹不安的患儿, 因其语言表达能力差应特别引起重视, 需排除因静脉刺激, 药物外渗或恐惧所致的哭闹, 警惕是否为药物过敏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输液结束时, 要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 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用药后发现异常反应, 要及时通知医生。拔针后嘱家属将两个针眼同时压住(静脉穿刺有两个针眼, 一个表皮针眼,另一个是血管针眼),按压一般不少于 生理性凝血时间(l~3min)。

4.保持良好心态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面对家属的质疑, 相信自己的穿刺技术。

(四)提高服务意识 用心做事, 贴心服务, 才能赢得患者。医院作为社会和城市的窗口之一, 医疗体系体现出社会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当今社会, 医疗机构不仅要有强大的医疗技术力量做硬件, 还要有服务这个重要软件, 而护士是面对患者机率最多的医院旗帜, 因此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 提高护士服务病人的能力是必须的。护理人员要树立“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有责任心、爱心、关心、耐心服务病人, 从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务做得更细致更实在, 改善服务态度,尽量避免因言语不当引起的误会, 让病人在医院有回到家的感觉。

静脉输液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也是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常见静脉输液安全隐患进行列举分析, 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会大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改善护患关系, 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试题:

1.简述输液用药安全隐患。

2.简述环境因素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 3.静脉穿刺时护士如何选择血管?

第二篇: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唐晓燕

当今社会法律知识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闹泛滥,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医疗安全,这样才能保护患者、保护自己。

美国权威机构统计,1999 年医疗事故死亡人数为44000至98000人,耗资29亿美元。2004年死亡数据达19.5万人,意味着美国每年有114万起医疗事故,4人中有1人致死,医疗事故将成为第6大死亡原因。在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护士占了约40%。

什么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安全,即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重点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护理安全,就要降低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

风险有两种,对于患儿主要有用药错误、意外事件、仪器使用失误和无菌物品被污染。对于护士主要有针刺伤、接触病原体、接触高危药品及家属随时爆发的情绪。

导致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计量不精确,药物剂量不熟悉,执行口头医嘱时用药失误。

儿科常见的意外事件:

1、坠床,走失,摔伤,碰伤;

2、输液头皮针脱出,输液架坠落;

3、窒息;

4、误吸、误吞:纽扣、瓜子、糖果、玩具;

5、烫伤。坠床,走失,摔伤,碰伤的原因:入院宣教不到位;无家属陪伴;床栏杆没有拉起。输液头皮针脱出,输液架坠落的原因:小儿输液时走动,不合作。窒息的原因:喂养不当,或小孩进食后睡觉,无人看护;用棉被蒙头睡觉。误吸、误吞原因:小儿食物、衣服纽扣、玩具零件不适宜(太小或太松)。烫伤的原因: 热水袋放置不妥、热水龙头使用不当。

我们的护理风险还包括仪器使用失误:包括输液泵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负压吸引器压力失控。

对于我们护士针刺伤、被病原体感染、化疗药物造成的职业损伤等,都是工作疏忽、不慎和失误造成的。而家长随时爆发的情绪是由于焦急、不信任感及期望值过高。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护理风险,影响了护士的护理安全呢?

1、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带教因素;

4、病房管理因素;

5、与患儿家长交流沟通因素。

面对这些极易发生的护理风险,我们应该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首先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对陪护的家长加强安全告知、安全意识的教育。对实习的同学应强化其法律意识 ,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对我们的护士应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重点患儿、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患儿包括:新入院、新转入的患儿;一级护理的患儿;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重点时段包括:节假日、双休日、夜班、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间。

必须重视护患沟通,因为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儿及家属信任我们,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工作,理解我们对其的管理,从而避免很多由于家长不遵守规章制度引起的意外事件或医患矛盾事件。与患儿或家长沟通的技巧一般有主动介绍;耐心倾听;真诚理解;理解患病住院后出现小儿行为退化现象;使用适当的方式和患儿沟通。

其次是对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对于仪器设备:重点仪器定期检修和保养,出现问题及时维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用物。对于药品:

1、药品分类放置;

2、按失效期先后放置;

3、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专人负责;

4、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

5、药瓶应有明显标签,标签不清楚、模糊的药品坚决不使用;

6、新药使用前应组织学习。

对于如何防范针刺伤,提倡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及无针输液接头,因为安全型留置针具有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针刺伤和血源性暴露的作用。而无针输液接头避免针刺伤的同时可避免针头反复穿刺肝素帽所形成的输液微粒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减少管腔回血率,防止管腔堵塞。

最后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对于硬环境:窗户要有插销,定期检修,以防坠窗。不许小儿在楼梯口附近玩耍,小儿玩耍时,要有家属在场,并照看好。床栏要随时安放好,床栏损坏了要及时修理。各种药品放在患儿不易接触到的位置。电源应安装或放置在小儿不易摸到之处。如使用热水瓶,应放在绝对安全的地点。小物件不能随意丢在病人床上。对于软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尤其是配药、输液、输血、注射、过敏试验等操作流程。设定各种警示标识,特别是多巴胺﹑钙剂等重点药物以及一些重点患者。

第三篇: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丁一

河南省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 476600

关键词 儿科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我院为二级综合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扩大与发展,儿科病房也有原来的综合病房,分别成立了感染病房、康复病房、新生儿室、门诊输液室。为了加强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自2008年2月份,我院儿科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主任委员,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护理安全 质量管理委员会,各护理单元成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的护理安全三级管理。 1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织

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本单元的护理安全质量进行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单元全体护士反馈,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全科的护理安全质量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评价,组织召开季会,就存在的及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2 制定护理安全质量执行标准

护理部组织各单元护士长自下而上制定具有各单元特

点的护理安全质量标准,如:感染病房护理安全质量标准,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中明确了每项规范的护理行为,如:新生儿暖箱每天由早班主班护士负责水槽内水的更换,暖箱内外的清洁、消毒。婴儿氧舱室,每天由操作者消毒舱内外及氧舱室。细化了每项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3 重视护理安全教育

3.1 强化安全意识 护理部每年对全科护士进行3~4次护理安全教育,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规意识。以护理单元为小组,定期进行科室规章制度的学习,节假日安全检查,消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3.2 强化沟通意识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多与医生沟通,发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确保医嘱执行正确无误。责任护士应适时的对患儿家属做好入院宣教。进行治疗护理时,护士应主动与患儿或家属做好沟通,赢得患儿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3 强化服务意识 儿科护理既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是技术和服务的统一。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自觉的以病儿及家属和医生的要求为导向,以病儿和家属的满意为宗旨,为病儿及家属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3.4 强化院感意识 尤其是新生儿病房,是集检查、诊断、

治疗、护理、喂养为一体的地方。医护人员在触摸每一位小患儿前,必须用“手消液”消毒双手后,再进行各项检查或护理或治疗。强调医护人员掌握新生儿室的消毒及控制医院感染等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切实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1】,为了保证小患儿就医安全,每个婴儿床及暖箱的开门处,我们都挂有温馨提示“您消毒手了吗?”“生命弱小,请细心呵护!”。护士进出各操作间的门内外分别贴上了醒目的提示:“您的工作做完了吗?”、“请细心工作!”等提示语。

4 重视环节的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实施各种诊疗时,必须有两种以上的识别患者的方法,尤其是新生儿病房,如:姓名、住院号,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患儿的依据,认识实施患者的安全目标,建立执行病人“腕带”识别标示制度,腕带上要求护士用蓝圆珠笔书写,字迹清晰,不得潦草。完善关键流程的识别措施,如新生儿沐浴后,规范交接病儿,避免随机性和偶然性,从根本上杜绝接错病儿,最大限度保证病儿的生病和安全【2】。 5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5.1 加强物品管理 各个儿科单元的物品多、种类杂,每班护士必须做到双人核对,班班交接。护理服务设备、设施配套,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氧气、吸痰器、呼吸机、雾化器

等急救设备完好,有安全警示标示,急救物品、器材做到“五定一及时”(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检查,定期消毒灭菌,及时维修补充)。

5.2 强化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三基”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儿科每月组织一次技术操作考核和专科护理业务学习两次,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儿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使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8%,专科理论掌握合格率达95%。

5.3 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护士熟练掌握儿科常用药及抢救用药的作用、剂量、用法、注意事项。根据儿科各单元的特点,配备的备用药存量,存放位置合理,专人负责,班班交接清点,各类药品标示醒目,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 通过健全病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具有儿科特点的护理质量安全标准,消除了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坚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夯实了基础护理,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益。

(1) 李文秀.杨悦:口腔护理专业质量管

理的持续改进.《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29-230

(2) 邹晓华.杨琳:腕带在手术病人中的

志》.2008.23(14).1332-1333.

作者简介: 丁一,护理本科,副主任护师,

电 话:15803701536 5

第四篇: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要求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把握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护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 儿 科; 护理安全; 对 策;;护理管理研究;护士病人关系

儿科护理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儿科还包括了新生儿重症病房,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儿科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现总结如下: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对应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

1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2]。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严,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规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值班时未体现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2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由于护士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个别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观察病情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3 带教因素:由于护生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础理论薄弱,操作能力较差,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带教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护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从而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4 病房因素:病房是患儿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管理。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多,房间拥挤,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这些也会成为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5 用药安全因素:小儿在用药上特殊性强,用药剂量小,个体差异大,加药程序复杂,新药品层出不穷,药物的商品名称繁多,剂量复杂,不易掌握,易发生配错药,剂量换算错误等。家长不遵医嘱给患儿服药。由于儿童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输液过程中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穿刺部位常出现皮肤苍白,渗出肿胀,甚至坏死等,给患儿带来痛苦。这是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

1.6 患儿及家长因素: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经常住院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差等。这些行为也给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2 针对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因素的护理对策探讨

2.1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由于护士的工作有章有循,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达到安全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和保障护理质量[3]。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护理工作制度,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真正用制度约束自己,用制度来管理自己。护士的责任要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人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患儿负责。要熟练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减少患儿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伤害,将护理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尤其是对急救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熟练掌握护理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能做到反应速度快、稳、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导值班护士的慎独精神,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针头给病人注射没有引起感染,也不能轻视值班时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增进理解,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儿科病房陪护家长频繁更换,面对每一位家长的提问应心平气和,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护生的带教和管理:加强对护生的带教和管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到本科室的护生首先要接受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环境,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中应有带教老师正确引导,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讲解、示范,因人施教,带教期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要让护生学有所获,完成实习进修计划。

2.4 加强病房管理:改善患儿的就医环境,分流患儿,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儿童,减少探陪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地面湿式打扫,病室内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温湿度适宜。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物品、消毒液进行检测。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数,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

2.5 确保患儿用药安全:组织护士学习保障用药安全的重点内容,如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儿科用药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量,具有用药量小,用药种类多,间隔时间短,护士在配药时要精确计算,忙而不乱。再者小儿输液量小,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有条件的尽量使用输液泵、推注泵。经常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力争“一针见血”,尽量使用留置针,如病情需要可实施PICC,密切巡视注射部位,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渗漏、肿胀,如有渗漏、肿胀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渗漏部位给予25%硫酸镁湿热敷,减少对患儿的伤害,确保护理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用药知识,让家长了解药物使用的目的,服药注意事项,如钙剂不宜与牛奶同服,铁剂不易与含有鞣酸成份的食物同服,宜与含维生素C等酸性食物同服,促进吸收,维生素A、D等脂溢性维生素宜与脂类同服有利于吸收等。

2.6 做好健康宣教: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一些家长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医学知识缺乏,对治疗护理不了解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他们:患儿应有专人看护,睡眠时应睡在有床栏的一侧,开水瓶放进生活柜内,不能带患儿到户外输液,不能擅自调整滴速,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方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换床,不得带患儿擅自离院等。

3 护理及其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护理管理学的首项内容是人的管理,护理关系所指的人有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之间的交流与关系。

3.1 关心和尊重护士 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 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 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工作。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2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负责科内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并且病人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减少护患矛盾。

3.3 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并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4 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3.4.1 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品德 历史上许多事例表明,道德颓废的人不会有人信任,品行高洁、大公无私、正派公道的护士长才能得到护士的信赖,可见树威之道修德为先。护士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的向背都产生重大影响,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是护理人员效法的楷模〔2〕。

3.4.2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古人云“己不正何以正人”,护士长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但身先士卒的同时又不能“一手包揽”,“苦干”式的领导者已被现代管理所淘汰,一个出色的护士长是要合理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护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常见的激励方法有奖励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及行为激励。

3.4.3 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开拓创新的意识 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性不强,有些疾病在专科护理书上都找不到护理依据,需要在临床上摸索,这就要求护士长在认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走在护士的前面。在技术操作方面护士长也要有过硬的本领,护士们懂的,护士长要精,护士们不懂的护士长应熟,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护士长能“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护士们的尊重。

3.4.4 正确用人,平易近人 任何一个护士长都是从普通护士中走来,虽然工作职责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护士长用人要公平合理,任人为贤,发挥每个护士的专长,努力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4 灵活使用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4.1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4.2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4.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变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单已经得到普遍使用,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护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4.4 加强病区经济管理 儿科由于病人多、周转快、临时处置多、工作忙乱琐碎等特点,一直存在光干活不收费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专门规定了谁处置病人谁负责收费,早上查对医嘱时由唱医嘱者检查。同时护士长每周查架上病历2次、责任班下午负责长期医嘱处置的收费、过医嘱者负责检查医生的医嘱是否按收费标准要求书写及有无漏写医嘱,有漏收费现象的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与其二次分配挂钩。儿科耗材大盈利小,所以一定要做好增收节支,严抓经济管理。

5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5.1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 ①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②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③工作不到位,遗漏液体;④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⑤患儿皮肤娇嫩,液体外渗,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⑥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⑦病人多,治疗、护理不能及时;⑧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⑨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⑩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5.2 纠纷的防范措施 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②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③强化法律意识,进行责任心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④严格查对制度,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包括临时液体)都要认真查对,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⑤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⑥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小儿镇静后及时送检查;⑦执行纠纷预警制度,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使各班谨慎对待,防止事态恶化。

5.3 护士长的应对策略 护士长首先对护理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有情绪不满或过激行为早制止,及时阻断其恶性发展。对待纠纷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见不宜避,宜劝不宜激,宜散不宜聚〔3〕。其次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家长,心平气和,满腔热情地接待,耐心倾听申诉和反映,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如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要向家属陪礼道歉。对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众闹事、无理纠缠等通过院方付诸法律的方法解决。

6 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儿为中心,把患儿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护理管理方面,在切实做好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合理维护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建立良好的护患、护医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冠芳.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0:133.

[2] 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7.

[3] 李淑荣,郑玲.规范护理行为以利于提高护理质量[J].当代护士,2004,2:69.

[4] 刘新.儿科急诊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5,37(8):24-25. 〔5〕 许美芳.论护士长的非权利影响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8.

〔6〕 贾崇玲.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3,35(2):184.

〔7〕 李华,付明惠,周淑君.护士长在处理护理纠纷中应急能力的培养〔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3(8):20.

第五篇:护理安全隐患排查

儿科二病区护理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加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增强全体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结合医院百日安全竞赛工作要求,我科特组织护理安全隐患大讨论一次。查找影响护理安全的突出问题,讨论分析问题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于日常工作,切实保障住院病人护理安全。具体结果如下:

一、 查对制度落实不规范

1.查对内容不全面,每天总查对只对次日长期医嘱进行核查, 而未查对当日新增的长期、临时治疗及处臵,不能及时发现医嘱漏抄、治疗漏做等问题。

2.大输液只摆水未摆药,对所用药物缺乏有效二次核查环节,容易导致用药错误。

3.夜班医嘱查缺乏有效监督,对流于形式。 改进措施

1. 规范医嘱查对内容及流程,每天大查对必须包含当日新增医 嘱,中午不允许查对医嘱,下午先摆药后查对。

2.制定可操作的夜班医嘱查对流程,利用电子医嘱优势,选取时间段医嘱,接班后对下午四点后的医嘱进行核查,下班前核对本班内发生的医嘱,将床号信息准确记录于查对登记本上。

3.除每周总查对外,护士长不定时参与医嘱查对,对查对过程质量进行持续督导检查,使之惯性规范运行。查对本登记床号和实际不

1

符者视为没有查对,给予经济处罚。

二、护理巡视质量差

1.巡视不及时。特别是下午、后半夜时段,不能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人。

2.不能将巡视融入治疗工作中,换水就是换水,心无旁骛。 3.个别护士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欠缺,对急危重症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末梢循环差等病情变化的先兆症状不能及时识别。监护病人只注重数值变化,而忽略患儿整体情况。

改进措施

1. 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利用典型案例,不厌其烦的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人人树立“病人安全就是自己安全、规范自身行为是保障安全的最大捷径”的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强化业务技术培训,将科室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护理观察重点等打印成册,反复组织学习,全体护士掌握,使护理观察有的放矢,及时发现有效信息,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3.对低年资护士加强指导,交给她们随时进行病情观察的技巧。

三、病人配合方面

1.住院患儿治疗后回家住的情况普遍,部分一级护理、记录出入液量甚至监护病人也有私自离院现象。

2.部分患儿及家长不配合吸氧、监护等治疗处臵,自行拔掉吸氧管和监护仪。

改进措施

2

1.责任护士及时对病人进行入院宣教,站在病人角度告知私自离院的危害,以及住院期间不允许自行离院的要求,入违反规定后果自负。

2.加强医护沟通,要求科室医生不要随意答应病人离院要求,医护共同努力保障病人安全。

3.对吸氧监护的目的意义,医生护士都要对患儿家属进行详尽的解释沟通,取得主动配合。对于确实不配合的病人,医生进行书面沟通签字后停止医嘱,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四、药品效期问题

1.儿科备用药品、液体较多,如管理不善极易出现药品过期现象。 2.儿科病人多,输液治疗工作量大,加药、换水前查对效期不易规范,且无痕迹可查。

改进措施

1.建立备用药品核查登记表,每周五由治疗班负责清洁治疗室抽屉,对备用药品逐支清点、核对有效期,三个月内近效期药品在登记表上注明,一个月内临期药品逐支粘贴醒目标识,保证效期内使用。

2.摆药前严格查对液体有效期,并在瓶颈下方用黑色记号笔√标识,如药瓶上没有此标识,需再次核对效期并标识后方可换水。

五、静脉留臵针固定不规范

1.部分护士工作中只求省时省力,提高效率,而不关注固定是否规范和患儿的舒适度,对规范固定重要性认识不足,粘贴随意混乱,固定不牢,影响留臵时间。

3

2.使用自粘绷带固定有过紧现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科室组织相关培训次数不足,形式单一效果差。 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知识培训,每个人进行实操训练,掌握规范操作的关键点,反复进行练习,避免操作误区。

2.教育护士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关注患儿安全和舒适,留臵针固定做到无张力覆盖,固定牢固规范,防范皮肤压伤、张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

2017-9-29

上一篇: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下一篇:二年级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