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基础设施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基础研究是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科技基础设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

第一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中国—俄罗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中国参与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是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作为原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和政治经济核心,独立后的俄罗斯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稳定,在国际事务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尚未形成分布均衡的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公路建设。其中,资金短缺是其基础设施发展的瓶颈。目前,俄罗斯积极寻求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国际资本的帮助,改善其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在俄罗斯基础设施融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俄罗斯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作用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为进一步推进中俄基础设施合作,本文在分析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基础上,探讨了中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可行性,以期构建中俄基础设施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开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

一、俄罗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一)俄罗斯对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仍显落后

尽管俄罗斯近几年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是截止到目前,除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外,俄罗斯基础设施老旧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2017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以下称报告)中,俄罗斯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为4.63,在137个评比国家中排名第43位。总体来看,俄罗斯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无法匹配其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14年起,俄罗斯GDP 增长率呈现负值,基础设施老化,商品价格低和商业、消费者信心指数低抑制经济活动的增长。

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该国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小有一定关系。2008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凭借长期处于较高价位的石油原料出口,俄罗斯积蓄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但这些资金多数被用在消费领域,并未转化成有效投资,用来持续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尚未形成分布均衡的交通运输体系

俄罗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面临着加快铁路、航空、水运和公路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公路建设(表1),互联互通状况堪忧。截至2016年底,俄罗斯公路网总里程1498万公里,俄罗斯半数以上公路质量不符合养护标准,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俄罗斯的公路状况得分仅为2.9,位列123名。俄罗斯公路主要位于欧洲部分,共有25条与芬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欧洲国家公路相连。此外,仅有少数几条与哈萨克斯坦、中国等亚洲国家相连。俄罗斯政府拟在5—10年内对全国公路网进行现代化升级,并支持乡村公路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释放俄罗斯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部分。面对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11月22日,俄罗斯时任总理普京签署命令,批准《2030年前俄罗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2017年4月俄罗斯政府确定了新版国家交通体系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该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和相关举措。以2018年足球世界杯交通基础设施以及莫斯科地区交通体系为目标的相关建设对于新版国家交通体系发展计划有很大改善。

除此之外,2016年6月,俄羅斯交通部拟设立类似于公路建设基金的河运基金,以缓解公路、铁路运输压力,开辟新的河运、水运通道。消费税和基础设施类收费将是基金资本金主要来源。

二、中国参与俄罗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优势

(一)中俄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已有基础

中国与俄罗斯基建合作正在形成多领域齐头并进,集勘探、开采、炼化、装备制造等全价值链式的合作格局。在煤炭领域,2014年10月更新的《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允许中国大公司参与俄罗斯的境内项目。借此机会,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俄多家煤炭企业实现开采和基建合作。在油气领域,中俄双方在油气贸易、管道建设、投资等领域进展顺利。2015年6月以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正式开工、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业已达成共识,未来东西两线输气量合计将达680亿立方米,这将使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同时,俄罗斯也在油气领域引入中国企业和战略投资。2016年3月,中国“丝路基金”以10.87亿欧元价格获得“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9.9%的股权。在电力领域,中俄双方电力合作机制日趋完善,火电、水电及输电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中国对俄购电突破136亿千瓦时。2014年11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第二地区发电公司在北京签署并购阿尔汉格尔斯克项目框架协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俄罗斯水电集团就水电站建设达成合作协议。

(二)中国具备资金储备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的长期资金,吸引外资难度较大,中国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原因,近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2017年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国民总储蓄量亦保持增长,高储蓄率带来的是较高的对外投资能力。在保证满足国内投资需求的同时,中国具备资金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

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17年底中国外汇总储备(包括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外汇资产等)为 3.14万亿美元,这其中美元外汇储备占比较大,在美元仍作为主要国际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中国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非常便利。

事实上,基于中国的资金储备优势,中俄金融机构之间往来一直十分密切。在11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直是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这两个发展机构之间签署了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从中资银行募集的资金资助了俄罗斯的林业和能源部门的项目。这两家银行还一直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平台上有着密切的合作。

(三)中国具备巨大的行业产能、技术和成本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普遍达成共识,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经济建设任务来抓,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成套设备提供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桥梁、隧道、高铁等建设中创造了很多世界奇迹,拥有一批技术工艺先进、勇于开拓创新的大型工程企业,能够完成全球客户招标的高难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任务。

中国企业不仅拥有技术优势,而且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中国企业在吸收基础上成长起来,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大大降低了成本。国内钢铁等诸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铁等大型成套装备的制造成本。这些都给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根据 Engineering News-Record 的2017年排名,在全球最大的 10家工程承包商中,中国公司占据了其中7席,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包揽前5名。但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公司规模排名靠前,这些公司2016年和2017年的海外营收排名却比较靠后,在将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方面,他们实力充足,愿望迫切。

(四)人力资本优势

中国的人力资源规模优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劳动力数量高达8亿,预计到 2030年前不会出现下降。

中国毕业生人数呈现不断递增的态势,2018年达820万人,且据预测2020年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将达2亿,这在全世界都是无人能及的。近些年,随着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大量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国门,参与了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在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背景下,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的有力补充。

三、中国参与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劣势

(一)俄罗斯严重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将大大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经济复苏, 俄罗斯经济如今已经走出低谷。但随着国民经济美元化和资本外流现象的进一步加深, 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仍十分严重。现在, 俄罗斯每年还需偿还100亿以上的外债, 如何缓解沉重的外债压力对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另一方面, 由于车臣、第比利斯等地区仍不稳定, 俄罗斯军费开支也在不断增加。在社会开支方面, 居民的工资及退休金等随着经济发展也在逐年上涨。对能源产业过分依赖使俄罗斯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总体来看,俄政府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限制。

(二)俄罗斯地区仍然存在“中国扩张论”的流传,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存在偏见

由于历史原因,俄罗斯境内一些人担忧中国劳动力的大规模进入,会使俄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基于中国威胁论的存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投资存在戒备心理,这对中俄的投资合作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事实上,俄罗斯对中国的抵触心理,仍需两国政府通过坦诚的对话和磋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力流动规则,这样才可有效解决俄罗斯人的忧虑。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投資环境有待提高

目前,俄罗斯尚处于市场经济的一个起步阶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由于这里的法制不规范,经常出现一些地方法律和联邦法律相矛盾的情况,由于监督机制缺乏,地方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外国投资者经常遭遇一些意外性的风险,却得不到很好地维权。同时,俄远东地区事务受俄联邦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约束,地方政府没有对外

来投资政策进行调整权力。并且,俄远东地区的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形成制约;信息不畅,投资导向不明确,这些都制约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虽然中俄双方正积极共同努力加大对远东地区的投资力度,且共同签署了诸如《中俄两国关于鼓励和保护相互投资的协定》等一系列规范的文件,但并不能保证中国东北地区投资主体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要求。俄罗斯远东地区给中国企业留下的印象是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官员缺乏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等。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繁杂的手续、效率低下的行政行为、腐败问题、利益集团干扰等影响外资企业经营的干扰因素,这无疑也影响中国企业赴俄投资。

(四)劳动力数量较少,尤其欠缺具有技能的人才

俄罗斯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总体来看是很高的,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数量在全世界遥遥领先,但是俄罗斯在劳动力数量上处于劣势,因此很难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并且,受过教育并掌握职业技术、技能的劳动力相当缺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中国公司在俄招不到挖掘机、装载机这类通用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工人的情况,不得不高薪招募中国国内的熟练工人前往施工。 劳动力的缺乏将会影响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

四、中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思路

(一)优化选择重点项目开展合作

2015年11月,发改委、外交部研究编制了《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国别规划》(发改外资〔2015〕2588号),圈定了46个重点国家,其中俄罗斯是15个“主轴”国家之一。可根据当地实际,率先推动一批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项目尽快建成,使得中俄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取得早期收获,产生示范效应,展现中国速度,打造中国品牌,也有利于后续的市场拓展。建立储备项目库,有序开展,滚动推进项目落地。按照市场原则推动合作,政府加强组织和引导,立足我国比较优势,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和服务。及时跟踪了解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多层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调动各地方省区市和企业积极性,推荐、管理、跟踪、落实储备库合作项目。

(二)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大对俄远东地区基础设施改造投资力度

应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支撑,加强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提高项目国际化规范和运作透明度,避免或减少因误判而产生的分歧。应提升信息收集、分析研究和对策咨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深入研究毗邻州区的经济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地缘优势潜力,为边境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提供科学有效的智力支撑。可以采取“石油换贷款”方式,通过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换取俄能源和资源,逐步改变进出口贸易结构。通过优质建筑装饰材料的大量出口增加出口份额,形成进出口额的基本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从俄方来看,投资环境亟须优化,开放思维尚待提升;从中方来看,因俄政府官员任期换岗产生的短期发展行为等因素都影响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为此,一方面应该本着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互信、促进合作;另一方面,要遵循WTO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原则,增强法律法规意识,规范贸易运作程序,有效管控投资风险,把双边的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作用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模式。随着金融市场投融资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新产品和新概念的不断推出,可根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际,选择其他融资模式以满足资金需求,如采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形式。近年来,国际上对基础设施的融资广泛采取发行债券或进行收益、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但这种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中还非常少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相关人才资源的集聚,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正持续上升,且手段不断多样化。对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借鉴这一成功经验,鼓励部分中国企业与境外投资机构、当地政府、外资企业等联合组建投融资主体,发行中长期的丝路建设债券,在境内外金融市场上直接进行融资。债券的期限长度上要符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周期。还可采用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股份化的办法,到金融市场上公开募集建设所需资金,共同承担风险。

(四)强化企业主体的作用

要在壮大企业实力上下功夫,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在引进培养人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教育优势,针对俄罗斯重点领域及重点专业需求,制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跨国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鼓励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或企业“走出去”,在俄罗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当地劳动力。要在团结协作上下功夫,发改委、商务部应引导支持我国优势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强强联合;鼓励中小企业以产业链配套、供应链协同、合作投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央企“走出去”的重大项目,联合开拓俄罗斯市场。鼓励工商联、行业协会发挥民间性优势,打造平台,推动企业抱团维权“走出去”。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

作者:常非凡 赵静

第二篇: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与区域专利产出

摘 要:基础研究是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科技基础设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运用2003—2016年我国30个省区相关数据,基于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实证分析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科技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范围看,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则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效应,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对区域专利产出产生影响效应确实存在。从各地区看,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对不同地区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基础研究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各地区专利产出均产生显著正向协同影响效应,且东、中部优于西部。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各地区具有正向协同影响效应,西部影响系数最高。关键词:基础研究;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科技知识基础设施;专利产出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basic research;S&T material infrastructure;S&T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patent output

0 引 言近年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步入对基础研究的迫切需求时期。基础研究既是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也是推动各个区域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實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协调发展的前瞻引领。基础研究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已经被学者们证实[1-3]。然而,科技研究工作依赖于科技基础设施,没有现代化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也难以提高[4]。孙枢院士曾提到,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用于科技研发的各种硬件(科技基础材料、仪器、设备、设施等)和软件(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及其技术支撑、服务与研究空间等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5]。目前学术界普遍认识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6-7]。基础研究要取得突破性和颠覆性,离不开先进科技基础设施提供物质技术保障。随着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数量也持续增长。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存在“小而散”的突出特点,科技基础设施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重大科技基础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8]。研究将围绕科技基础设施是否优化了基础研究的科研环境,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这一问题,以国内高等学校科研活动为例,深入分析区域强化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对区域专利产出产生的协同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以期从区域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创建高效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出发,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建议。

1 文献综述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卢卡斯、罗默等学者在增长模型中引入基础设施变量,将其作为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因素[9]。20 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者们[10-11]开始从基础设施规模影响TFP的视角探索经济增长机理,并认为基础设施规模促进技术进步。随后,更多学者尝试运用地区或行业面板数据[12-14],深入揭示了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Battistoni等[15]研究指出评价应用研究基础设施应关注技术溢出和知识创造利益。Florio等[16]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研究指出重大研究基础设施能够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开展相关研究,验证了基础设施依托R&D产生“溢出效应”[17-18]。王鹏等[19]运用普通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数据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方法证实以邮电业务总量代替的技术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产出起了显著的作用。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环境既不是创新要素、也不能够提升创新效率,其对创新绩效没有影响[20]。同时,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王卷乐等[6]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基础设施的内在和外在关系,指出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能力建设是互动的。陈芳等[21]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研究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部分的政策关联性。吕先志等[8]实证研究指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活动有积极的影响,对所在区域公立科研单位及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差别较大。李平等[22]从资源配置、知识平台、人力资本和协同创新4个方面的影响效应分析科技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基础设施对中国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毛琦梁[23]从基础设施的异质性角度,研究指出科技基础设施明显有利于提高地区生产率。国外学者们进一步揭示,具有更多实验室、大学等较高水平知识基础设施的区域,更有利于发挥基础知识的溢出效应,促进更多创新成果产出[24-25]。虽然理论上关于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达成共识,但针对我国创新资源投入相对滞后而言,如何优化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配置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均受到科技基础设施的影响[8,22,26],顺此思路分析可知,科技基础设施可能对基础研究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也会产生影响。但现有文献仍存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一,对科技基础设施与基础研究的交互作用多侧重于理论分析,缺乏从实证分析的层面进行研究;第二,对基础研究或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多为单一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但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互动作用;第三,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尚未涉及如何调控基础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的协调配置问题。结合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研究能力的不同,从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交互作用的新视角,基于技术创新情境,将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绩效纳入统一框架,将科技基础设施分解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科技知识基础设施2个变量,对比研究基础研究、非基础研究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解析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交互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机制。参照Pessoa等[27]的研究,取区域专利产出反映区域创新绩效。利用2003—2016年中国省域高校面板数据,基于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实证分析基础研究、非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之间对专利产出形成的协同效应和影响规律,结合中国各地区经济科技发展的异质性,对比检验不同地区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专利产出影响效应的差异。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设定区域创新活动是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过程。基于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Griliches构建了表征创新产出和研发投入关系的知识生产函数,其基本假设是

Y=f(R&Dimput)

(1)Jaff在改进知识生产函数过程中增加了人员投入(L)这一投入因素,其公式如下

Y=f(K,L)

(2)基于上述函数模型,围绕基础研究投入和科技基础设施协同作用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将R&D结构分解为基础研究(RDB)和非基础研究(RDN),包括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同时,科技基础设施是开展基础研究的基本条件。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支出,它可以作为创新生产函数的变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专利产出。因此,将科技基础设施也引入知识生产函数,进一步探究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与区域专利产出理论拓展模型。模型框架采用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即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简称C-D)生产函数。在该模型框架下,某区域专利产出取决于其基础研究投入、非基础研究投入和科技基础设施等。参照李平等[23]的处理方法,将科技基础设施细分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修改后的生产函数模型为

其中i为地区;t为年份;PAT为区域专利产出;ɑ为常数项;MI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KI为科技知识基础设施;RDH为研发人员投入;GOV为政府重视程度;GDP为区域经济水平;OPD为对外开放度,βi(i=1,2,…,8)表示各个解释变量的弹性系数。已有文献[28-30]研究表明,政府重视程度越高,越能够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优越条件,有利于激活创新动力;区域经济水平高,则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较多的资金扶持,可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外开放度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区域创新活动中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的交互作用,是本研究关注的要点。基于模型(1)~(3),重点研究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加入政府重视程度、区域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等控制变量,以及建立多变量滞后模型,有利于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据此,分解建立若干计量模型

2.2 数据及变量测量结合上述已构建的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绩效之间的机理分析模型,研究所涉及变量为

2.2.1 被解释变量专利产出(PAT):专利是一个区域科技创新成果的核心和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部分,是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观测指标之一。选择各省区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

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受到政府专利审查授权机构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更能反映区域创新绩效的真实水平。同时,相比专利授权量,专利申请量的数据统计不受到授权时间滞后性的影响,数据更易于及时获得。

2.2.2 核心解释变量基础研究(RDB):采用高校基礎研究支出经费作为衡量指标。参照相关文献[31-32]的研究,为有效反映基础研究对当期以及往后若干期知识生产的影响,以2003年为基期,采用永续盘存法核算各省域基础研究资本存量,将基础研究支出价格指数折算为0.38×消费价格指数+ 0.6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后进行平减。参照相关文献,第t期的科研固定资产存量为第t-1期的基础研究资产存量与第t-1期基础研究资产支出现值之和,即

Kt=Et-1+(1-δ)×Kt-1

(11)

式中

Kt-1,Kt

为第t-1期、第t期基础研究资本存量;Et-1为第t-1期基础研究资产支出;δ为折旧率,设定为15%.假定基础研究资产存量K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基础研究支出的算术平均增长率g.当t=1时,

K1=(1+g)×K0.由式(11)可知,

K1=E0+(1+δ)×K0.综合上述2式,即可得基期的基础研究资产存量

K0=E0(g+δ)

(12)通过测算2003—2016年期间基础研究支出年均增长率可得到g值,将其代入式(12),可测算基期的基础研究资产存量,再通过式(11)测算出各年度的基础研究资产存量。科技物力基础设施(MI):采用高校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的固定资产购建费作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衡量指标,利用永续盘存法核算科技物力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其折旧率设定为9.6%,各省域固定资产购建费按照各年度相应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平减后进行测算,基期科技物力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历年固定资产购建费的算术平均增长率。科技知识基础设施(KI):采用高校发表科技论文篇数作为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衡量指标,参照严成樑等[23,33]有关知识存量测算方法,利用永续盘存法核算科技知识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其知识老化率设定为9.13%,基期科技知识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历年高校发表论文篇数的算术平均增长率。

2.2.3 控制变量非基础研究(RDN):即R&D活动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采用高校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支出经费之和作为衡量指标,参照基础研究衡量指标的测算方法,测算非基础研究投资存量。

研发人力(RDH):采用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研发人力的衡量指标。政府重视程度(GOV):采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表示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地区经济水平(GDP):采用人均GDP作为地区经济水平衡量指标。对外开放度(OPD):采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值作为衡量指标,使用各年的平均汇率将实际利用外资额折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金额。为有效克服多重共线性等问题,更合理地检验估计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研究高校基础研究强度和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选取我国30个省份(因西藏数据有缺,不纳入考察)作为研究样本。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变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变量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

PAT13.131 34.820 39.136 11.607 2

RDB14.271 34.773 610.688 41.634 1

RDN14.969 16.546 311.683 31.638 9

MI14.433 02.008 211.391 51.808 2

KI13.194 18.477 211.286 71.003 5

RDH10.421 05.568 38.678 41.011 4

GOV0.612 00.077 00.189 60.085 0

GDP11.277 98.006 49.772 60.688 3

OPD0.510 90.000 70.027 90.032 7

3 實证结果及分析

3.1 高校R&D和科技基础设施投入特征分析不同地区高校基础研究、非基础研究支出经费情况如图1所示。考察期间,全国高校基础研究支出经费持续增长,平均增长率为24.5%;非基础研究支出经费平均增长率为16.5%.通过测算得出,基础研究支出经费占R&D支出比重从19.5%增长到36.6%.从投资规模和强度的角度,基础研究明显均低于非基础研究,说明我国高校R&D经费支出结构失衡;但基础研究支出经费增长幅度高于非基础研究,表明国家持续加强对高校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基础研究和非基础研究支出经费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基础设施情况如图2所示。高校科技物力基础设施投入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2.9%.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平均增长率为8.1%.科技基础设施同样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在支撑保障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导致高校科技资源分布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聚集了多数优质的科技资源,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对不同地区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可能存在差异。

3.2 全国范围分析估计面板数据模型之前,第一步,通过F检验确定模型采用混合效应还是固定效应,通过B-P检验确定模型采用混合效应还是随机效应,由表2和表3可知,模型(4)~(10)的F检验和B-P检验结果均显示统计量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全国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优于混合效应。第二步,通过Hausman统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显著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面板数据模型适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第三步,检验面板数据的组间异方差、组内自相关和组间同期相关,结果均显示统计量在1%水平上显著,确认面板数据存在组内和截面相关性、截面异方差的情况。为了控制相关性和异方差问题,提高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有效性,运用Driscoll and Kraay方法(以下简称DK法)估计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模型。表2中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基础研究投入和科技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基本一致。而经DK法标准误调整后模型(4)′、(5)′、(6)′中各解释变量的标准差都变小,显著性有所提高。模型(4)中,基础研究的影响系数在1% 水平下显著为正值;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作为科技基础设施的代理指标,却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应,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影响系数也在1% 水平下显著为正值,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影响系数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值。模型(5)中,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产生显著正向促进效应,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加显著。模型(6)中,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均产生显著正向促进效应,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影响系数为负值,但不显著。模型(6)采用标准误调整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效应。与模型(4)和(5)相比,模型(6)拟合度最高,这说明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研发人员等方面创新投入与区域专利产出之间存在滞后性。因此,进一步采用标准误调整后的模型(6)'的估计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从全国范围看,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说明增加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和提升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利于提高区域专利产出。高校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影响效应明显较高,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相对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更大的边际贡献。科技知识基础设施为科研人员跟踪国外领先技术、探索科学前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可以为基础研究和知识传递等提供高效服务,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高校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为负,说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建设未能通过创新资源配置的过程发挥有效的促进效应。购置仪器设备等物力设施是高校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基础保障,是实现获取创新技术成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目前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引起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以下2方面:从资源分配角度,高校科技物力基础设施投入能力具有地区差异性,东中西部地区投入能力差距大,投入资源配置不均衡;从资源利用角度,高校科技仪器设备开放与共享程度较低,未能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导致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偏低。资源的拥有量及其开发和利用能力决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能否有效支持科技创新活动[8]。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高校科技物质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建设,积极提高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专业化水平,调控引导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与基础研究相比,虽然非基础研究的投资规模和强度均高于基础研究,但非基础研究对区域专利产出呈现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同时,研发人员投入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也是负值,显著性在10%水平上。政府重视程度和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模型(8)~(11)是在考虑滞后期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基础研究、非基础研究分别与科技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从表3可知,基础研究、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负向影响效应,经DK法标准误调整后模型估计结果也基本一致。基础研究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值,分别是0.017,0067,其显著性水平均为1%.非基础研究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交互项系数页均为正值,分别为0.020,0.072,略高于基础研究相关交互项,其显著性水平也均为1%.估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础研究在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下,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专利产出。这主要是因为科技基础设施是基础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开展基础研究活动,而基础研究成果又会进一步增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两者之间协同效应对区域专利产出发挥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在推动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显著的协同效应。同时,基础研究与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明显优于基础研究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协同效应,科技知识基础设施比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发挥了更强的正向影响作用。非基础研究对专利产出呈现出负向影响效应,但非基础研究在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下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说明非基础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协同作用不仅直接促进区域专利产出,而且有利于激发非基础研究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区域专利产出提高。这也说明了在实施R&D活动过程中,科技基础设施的协同影响作用不可忽视。控制变量研发人员投入影响系数是负值,但不显著;政府重视程度和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

3.3 地区差异分析将30个省份进行划分,利用各地区相关数据分别估计检验模型(8)~(11)。表4为东中西部地区模型估计结果。东、西部基础研究正向影响区域专利产出,但各地区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均不同;而中部地区呈现出与东、西部不同的现象,即基础研究显著负向影响区域专利产出。模型(8)和模型(10)中,各地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其负向影响程度按东、中、西部依次减弱;模型(9)和模型(10)中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东部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影响效应均显著为正;中部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但仅模型(8)和模型(11)通过显著性检验;西部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影响系数也均为正值,但僅模型(9)通过10%显著性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基础研究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交叉项对各地区专利产出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效应,且东部和中部的协同效应比西部更强,同时也说明中部高校基础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协同作用有利于促进发挥基础研究的正向影响效应。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非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交叉项对各地区具有正向影响效应,东部和西部通过1%显著性检验,且西部影响系数高于东部,而中部不显著,表明虽然西部创新资源相对贫乏,但是西部比东中部更能有效地利用科技知识基础设施支撑基础研究和非基础研究活动,以取得更好的专利产出绩效。非基础研究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交叉项对各地区也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效应,中部影响效应最高,东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减弱。

3.4 稳健性检验为检验上述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采用发明专利申请数作为区域专利产出绩效的测量指标,重新估计检验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各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与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且基础研究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科技知识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支持前文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4 结 语

1)从全国范围看,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可能是科技物力基础设施投入资源配置不均衡、利用效率偏低,导致未能通过创新资源配置的过程发挥有效的促进效应。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对区域专利产出产生影响效应确实存在,非基础研究在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下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推动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显著的协同效应。

2)从各地区看,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对不同地区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基础研究和科技物力基础设施交叉项对各地区专利产出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效应,且东、中部的协同效应比西部更强。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交叉项对各地区具有正向影响效应,西部影响系数高于东部,而中部不显著。非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交叉项对各地区也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效应。

3)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存在负向影响效应,已投入大量经费的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并没有发挥正向促进效应,该问题要引起重视,在实施区域科技创新管理措施过程中,应注重强化对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评估,以引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高校开展研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加紧健全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开放与共享机制和措施,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途径,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4)根据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绩效的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编制区域创新政策过程中,应深入解析基础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效应,除了要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还应重视科技基础设施的协调配置,通过基础研究活动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和保障功能,建立和完善区域基础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有效监控系统,注重促进基础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发展驱动区域创新绩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Griliches Z.Productivity,R&D and basic research at the firm level in the 1970 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141-154.

[2]Rosenberg N.Why do firms do basic research(with their ownmoney)?[J].Research Policy,1990,19(02):165-174.

[3]Czarnitzki D,Thorwarth S.Productivity effects of basic research in low-tech and high-tech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2012,41(09):1555-1564.

[4]彭 洁,涂 勇.基于系统论的科技基础设施概念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9):10-13.

[5]访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组组长孙枢[N].北京:科技日报,2004-08-04.

[6]王卷乐,彭 洁,陈冬生,等.科技创新能力及其与科技基础设施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7(06):48-51.

[7]黄振羽,丁云龙.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关系的演化研究——从一体化到混合的治理结构变迁与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5,33(06):815-823.

[8]吕先志,王瑞丹.科技基础条件对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23-25.

[9]李 强.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33(177):72-77.

[10]Lynde C,Richmond J.Public capital and long-run costs in U.K.Manufacturing[J].Economic Journal,1993,103:880-930.

[11]The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R&D Capital on the Cos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1994,76(01):22-37.

[12]Douglas Holtz-Eakin.Publicsector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vitiypuzzle[J].The Review of Ecomomics and Statistics,1994,76(01):12-21.

[13]Fernández M,Montuenga-Gómez V M.The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onthe growth in spanish productivity[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3,21(03):383-393.

[14]N,J.Use of infrastructures to support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growth[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11):2290-2294.

[15]Battistoni G.Genco M.Marsilio M,et.Cost-benefit analysis of applied research infrastructure.evidence from health car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112(09):79-91.

[16]Florio M,Forte S,Sirtori E.Forecasting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A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2025 and beyond[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112(09):38-53.

[17]王自鋒,孙浦阳,张伯伟.基础设施规模与利用效率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区域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4(02):118-135.[18]王仁祥,杨 曼.制度环境、基础设施与“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改善[J].科学学研究,2017,35(09):1313-1319.

[19]王 鹏,王灿华.创新生产技术效率、技术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门槛高回归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5):34-42.

[20]徐 彪,李心丹,张 珣.区域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09):147-156.

[21]陈 芳,穆荣平,宋河发.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支持政策关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01):55-62.

[22]李 平,黎 艳.科技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研究——基于中国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06):92-102.

[23]毛琦梁.异质性、基础设施与地区生产率——基于中国地级地区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7(11):102-110.

[24]Monjon S,Waelbroeck P.Assessing spilloversfrom universities to firms:evidence from French firmlevel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3(09):1255-1270.

[25]Belenzon S,Schankerman M.Spreading the word:geography,policy,and knowledge spillover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3,95(03):884-903.

[26]罗宇航.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研究——以西部地区重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06):55-60.

[27]Pessoa A.“Ideas driven growth:the OECD evidence”[J].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2005,4(01):46-67.

[28]李培楠,赵兰香,万劲波.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32(04):604-612.

[29]马军杰,卢 锐,刘春彦.中国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科研管理,2013,34(06):99-114.

[30]潘雄锋,刘凤朝.中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及其收敛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22(02):59-64.

[31]卫 平,杨宏呈,蔡宇飞.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绩效——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3(02):123-133.

[32]Goto A,Suzuki K.R&D capital,rate of return on R&D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of R&D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71(04):555-564.

[33]严成樑,周铭山,龚六堂.知识生产、创新与研发投资回报[J].经济学(季刊),2010,9(3):1051-1070.(责任编辑:王 强)

作者:林卓玲 梁剑莹

第三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水利行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水利工程施工效率更高。文章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水利设施建设的技术管理,旨在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行业;技术管理;建设管理 文献标识码:A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水资源,很多偏远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使得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也不断加快,水利设施项目越来越多,比如水渠、水闸、灌溉水网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主体工程问题、渗漏问题、混凝土施工问题等,这些都会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赶进度,还应该重视水利设施的质量,要加强对建设方案的设计,使得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成因

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农村水利设施施工技术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很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导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施工的很多设计方案得不到积极有效的落实,同时,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导致很多工程细节处理存在问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

1.2 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管理不到位

1.2.1 规划不足。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阔,很多地区的基础条件不好,因此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较多,导致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比较缓慢,各种规划不及时,施工的材料、技术人员等没有及时到位,最终导致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极大影响。

1.2.2 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农村水利设施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在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的时候忽略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等方面,从而使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不高。

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2.1 水利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管理

2.1.1 加强对地基施工技术的控制。无论是建筑施工还是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工程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地基的质量影响了整个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因此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地基工程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而言,必须要确保地基的稳固。地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进行地基开挖,在挖地基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图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挖,在地基开挖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排水处理,防止积水在地基中沉积,影响地基的稳固性。另外,在地基开挖结束之后要进行回填和加固,回填一般是利用开挖的泥土进行回填,同时还应该要进行压实处理。要及时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混凝土加固、灌注法等都是常用的加固方法,由于农村水利设施施工大多是在野外,适当的加固可以对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的软弱地基问题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地质条件不好的地区,比如软弱地基,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对此要加强对地基的加固,借助多种加固技术,比如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压实法,可以提高地基土壤的牢固性。

2.1.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比如水渠、水闸、水坝等,都必须要使用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混凝土施工不当,还可能会引起裂缝问题,埋下安全隐患。混凝土施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混凝土的制备、浇筑、养护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农村水利设施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监测以及控制。首先,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标号等进行了解,并且要对各种基础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应当尽量降低水灰之间的配合比。同时也要合理地使用外加剂,并且要对外加剂的品牌、含量等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混凝土主体工程质量;其次,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浇筑时应该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湿润处理,并且要及时进行振捣,直到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结束之后应该要及时进行抹压,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防止杂物进入到混凝土表面引起不平整的情况。在浇筑结束之后应该要判断混凝土是否压实,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敲击混凝土来判断,如果混凝土模板中的声音比较空洞,则说明其中还没有填实,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来确保混凝土质量;最后,要进行混凝土养护。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成型并且投入使用之前,还应该要静置一段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较大的温差,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在进行养护时也应该要使用覆盖物进行遮盖,避免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污染。

2.1.3 防渗漏技术在内壁施工中的应用。农村水利设施项目的规模一般不大,但是在施工過程中也必须要加强对防渗性能的提升,尤其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内壁的防渗性,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在水渠建设过程中,为了对水渠内壁的防渗性进行提升,在主体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应该要及时进行内壁抹灰,同时要确保整个内壁的清洁,没有杂物,保证内壁的平整度,使得抹上的灰也能更平整。同时,要对壁面以及砂浆之间的附着力进行控制,尤其是要对内壁进行均匀地涂抹。最后要涂抹防水材料,水利渠道工程的内壁的面积很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进行分层涂抹,多次涂抹,确保均匀,使得水渠内壁的防渗质量不断提高。

2.1.4 边坡工程施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边坡施工技术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很多农村水利设施的地理环境不好,有的边坡稳定性不够,很容易在其他地质危害中导致滑坡,对此必须要加强边坡加固,防止出现滑坡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可以采用抗滑桩、锚(索)杆、格构加固、注浆加固等方案,提高水利设施边坡的稳定性。以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为例,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三个方面的控制:首先,加强抗滑桩井口部分的施工,在抗滑桩井口段施工中,可将其施工至1m时,及时对桩孔的护浇筑混凝土,一般浇筑的混凝土为30cm厚即可,在距离护壁1.0m左右的高度范围内应该要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将其增加到50cm,确保其稳定性;其次,桩孔的开挖与掘进。在桩孔掘进的过程中,每掘进1m左右,就要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具体的开挖深度要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开挖的时候还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施工带来的震动,对井壁进行保护,对于一些地质比较坚硬,多石头的地区可以使用风枪等机具进行钻孔与爆破施工;最后,桩孔的出碴。在打桩以及灌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桩孔的清洁,一般是人工先进行装渣,且采用扒杆等来做相应的提升设备,然后再打开底板,将土卸至汽车中运出。

2.2 加强水利施工的全面管理

2.2.1 加强水利设施的规划设计。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水利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情况等进行确定,从而使得水利设施建设能够如期进行。另外,在施工之前应该要根据水利项目的施工情况对各种材料、人员等进行配备,加强材料的检验,确保水利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2.2.2 提高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高低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施工人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有很大影响。在農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得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建设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过程,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如地基问题、渗漏问题、混凝土问题等,必须要加强技术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水利项目的合理规划,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4).

[2] 张宝真.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9).

[3] 刘孟开.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16).

[4] 王兴民.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4,(9).

[5] 向舟云.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调,2013,(24).

作者简介:王丽丽(1977-),女,吉林松原人,松原市宁江区水利勘测设计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勘察设计、水利工程。

(责任编辑:小 燕)

作者:王丽丽

上一篇:软件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化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