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资本论第一卷心得

2022-08-18

第一篇:看资本论第一卷心得

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大致读完《资本论》,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资本论》所承载的内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透悟的,特别是凭自己现有的阅历,是无法完全理解马克思所想表达的观点的。而在所有章节中,惟有现代殖民理论这一章能有形象而又不令人迷惑地讲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及其在时代前进中所启到的推动作用。因此,我选择现代殖民理论这一章作为自己的议题,籍此来论述一些我对于《资本论》的理解。

《资本论》的价值是什么,只是为了阐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吗?这是我在迷惑中读完前24章的疑问。直到最后,我找到了自己所想知晓的答案:《资本论》的第一卷的核心思想,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它的发展趋势。

在地理大发现的背景下,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不断深入,扩张与殖民渐渐成为各国争相付诸行动的焦点。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另一端的美洲大陆,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批大批的移民远渡重洋来到这片热土,为实现一个个发财梦而辛勤劳作。一个又一个资本家踏上这块大陆,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主导的世界。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里存在着资本主义无法生存的关键。所有的移民都不是一无所有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土地,他们来自欧洲,深知资本家剥削他们的丑陋本性。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新大陆的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机会,但没有哪一个个体能主宰一方的就业率的高低与工业体系的发展。《资本论》里有段很有说服力的引用,威克菲尔德说:“如果把资本以相等的份额分给社会的所有成员,那就没有人想要积累对于他能亲手使用的资本了。美洲新殖民地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在那里,对土地所有权的热望妨碍了雇佣工人阶级的存在。”因此,只要新大陆的劳动者们是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他们就能为自己积累。只要他们能为自己积累,只要农业还没有和工业分离,农村家庭工业还没有被消灭。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令人难堪的局面,英、法、荷、葡、西这些欧洲最原始的美洲殖民地宗主国采取了一种无耻的行径——他们贩卖黑奴。仅以英国为例,一艘英国船从利物浦或是布里斯托尔出发,一直南下驶向中非海岸线上的某个交

易站,用现代化的工业品和武器弹药换取那些在非洲部落战争中被俘获的奴隶。然后转道北上,越过大西洋,在加勒比海的某块英国殖民地的港口停靠,用一船奄奄一息的黑奴换取金银和殖民地特产。然后迫不及待、小心翼翼地返回英国。这种被历史学家们称为“三角贸易”的举动,在为英国本土提供了大量的收益的同时,也渐渐使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体系趋于成熟。

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当然这种资本的积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我们思维模式的资本主义,和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不是西方国家的生产制度便是资本主义,究其本质上讲,只有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藉著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这样的生产制度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但我很不幸地发觉,如果生产资料是决定资本能否产生的关键的话,那么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了。那么,在新中国时期的30年间,我们所创造的一些所谓的政治敏感话题岂非都是些无聊的瞎子所臆想出来,用来耸人听闻的笑话而已吗?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我也可以不负责任地猜想:当今的中国,是否也是殖民地的一员?

不得不说,读《资本论》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知晓了什么叫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制度与生产关系是什么,那些不重要,不会决定我们的生活。但从中我却意识到我们思维模式里对一些事物认识上的歧异。的确,不同的环境造就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可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对于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用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去感受社会中的一些潜移默化。

第二篇:《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古至今,我们经历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形态,从刚开始时以部落形式存在的母系社会,再到之后的封建社会,民主社会,以及近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等,在此期间,我们的前辈也开始对各种社会形态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规律做出了归纳总结,并注册成书,《资料论》就是其中一本。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作者为马尔.马克思,《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当然.这些简介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搜索到的,我觉得既然要读一本书,首先就要先了解它的简介。所以读这本书之前,我便先查找了这些资料。《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的一本著作,众所周知,此类著作大多枯燥难懂,不是专业研究者一般很难把它完整的“吃”掉,我不是专业研究此类著作的人员,而且我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读得懂,毕竟他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所以我只选择了我比较感兴趣的《资本论》第一卷。

读之前,我通过资料了解到《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在当时,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可以说《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读书趁早不趁晚,大概了解完这本书后,我便开始了啃书之旅,不能不说,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及其规律的书,真心地枯燥无味,刚开始读的时候,一如想象之间的无趣。所幸,我还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尽管读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地方不能理解,但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慢慢的我的兴趣便出来了,果不其然,每一本好书,即使再枯燥,耐下心来阅读,自有其吸引人的地方。

书,只有认真读了,才知道它究竟在说些什么。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主要内容是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体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通俗的讲就是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所以《资本论》从三个方面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其发展趋势。即(1)基础:价值理论;(2)本质:剩余价值理论;(3)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1、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向我们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劳动价值理论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其次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而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则为后来者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同时也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提出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并向我们论证了这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现象。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而资本的积累过程实质是资本主义家剥削、压迫与侵略、掠夺的过程。而随着剥削、压迫与侵略、掠夺的过程的不断加深,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的第一卷主要内容大致就是这样,当然,这也是很浅显的东西,也许是我文学修养不够,读不出来太深层次的东西,不过仅是这样,也收获了很多,我一直认为一句话说的很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理解中,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儒家所说的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这种逾礼,我只是简单地觉得,你不了解实际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就不要乱去插手一些事情。我不是当权者,所以没资格也没理由去乱评价现在的时事政策,我只是觉得,每个社会都是一个发展的进程,资本主义一样,社会主义也一样。每件事物都有其双面性,利弊并存是每件事物的天性,这是无法避免的,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好,我也不例外。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有一点是无法相比的,那就是我们没有先行者,我们走到现在只能自己摸索,开辟一条路是辛苦的,也是很困难的,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就像当初苏联失败解体一样,我们是幸运的,独自走到了现在。社会的发展是漫长而又艰苦的,但我们有理由我们就算没有先驱的情况下也可以做的更好。我相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更希望它能早点到来。

第三篇:《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作者:卡尔·马克思

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老师布置作业就是《资本论》的读后感,而且听别人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读过《资本论》,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从德文到英文再到中文,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精髓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但是我能力与精力有限,所以就选择了一本中文缩译版。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作者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并且《资本论》也是他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思想武器和理论根据。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但是说实话读了一遍《资本论》的第一卷,感觉内容很多也挺难懂的,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深刻理解的。所以对第一卷总体内容的概括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且内容有点多我只是对自己感觉深刻的内容进行了一下概括可能也不是特别全面。

以下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概论: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马克思在文中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也在书中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就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土地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将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对于第一卷中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原理有以下四点出发: 第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二是自由劳动者,即劳动的出卖者。

商品市场的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第二: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所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其社会属性。

2、商品中也包含着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3、特殊商品:货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可见,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并且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交换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即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下列的形式变换中完成的:商品—货币—商品。 第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

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就是工资,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它就是要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让劳动者误认为工资就是他们劳动所得的全部报酬。 第四: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二者都成了货币额,并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的数额。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结合对《资本论》第一卷所学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原理我有了一定的感悟。 老师在课上讲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这让我感到不太理解。

而且我对文中一段话感触很深:“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感觉作为劳动者在被无极限的剥夺,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使贫富两极分化更为严重。与资本者相比深感作为劳动者的无助和悲哀。

结合实际,让我想到,以后我们进入工作,是作为被剥夺者呢?还是作为剥夺者呢?一般我们将来会作为劳动者,而现在一般劳动者的工作极限是否超出了生理界限或是道德界限呢?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我会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没有读过《资本论》就不会不懂得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看一看,读一读啊!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懂,但是我会尽力去理解的。因为读完《资本论》的第一卷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了不同的认识,真的感觉自己原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太肤浅太表面了。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好多呢!

第四篇: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三月份读书书目及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韦伯的两篇演讲——伦理之业》 韦伯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马克思 在读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是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原话,意图通过这本书对资本的一整个流程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作规律。在马克思的严重,对整个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乃至是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结构,所以对经济规律认识清楚之后就能够看清整个社会的运动规律,并从中得出马克思最终的结论,资本主义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发展出了自己的掘墓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书中的人,并不是一种实体的人,只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载体。正如吉登斯在对古典三大家进行评述的时候说,一切经济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样。马克思在这里只是将人作为一种载体,作为经济领域里的买者或者卖者,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这与马克思对于人、社会的定义有关,社会是人的关系的总和,同时人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通过这样的论述自然可以看出来马克思思想的关键词之中存在阶级关系、利益关系、经济关系这些词语。

资本论从总体的三卷来说就是在讲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第一卷主要是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来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它前面叙述的商品、工资等部分只是在为剩余价值论的叙述做一定的铺垫。《资本论》第一卷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商品的交换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论、资本的积累。

劳动价值论,通过交换解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在同一商品中不能同时存在的矛盾。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劳动二重性,一个人在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中的一个,同时商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完成这种让渡,商品的拥有者只有让渡其手中的使用价值,才可以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这个让渡的过程就是将商品投入到交换领域中去。在这种交换的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引入了关于货币的论述,从最初的物物之间的偶然性交换,到扩大之后以一种商 1

品作为媒介的扩大的物与物的交换,再到以贵金属乃至出现稳定的货币作为中间媒介的交换。在这样的逐步扩大的交换过程中,马克思分析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商品的交换的公式是:W—G—W,从总体的方面来说商品交换的本质仍然是物物之间的交换,只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交换的都是双方都需要的物品,因此就产生了货币这个中间的媒介。商品的这个交换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商品出卖换成货币,在马克思的叙述中,这个过程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失败后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也就是说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失败的商品则不能称之为商品,只能是生产者手中的凝结了一定的劳动量的劳动产品,同时没有货币生产者自然也不能得到对他而言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有一段话,论述十分中肯: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的支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独立为物的全面的依赖的体系所补充。历史性。。。)第二个阶段是从货币再到商品的一个变换,或者说是最终的形态变化,是因为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转换形态,或者说是他们普遍让渡的产物,所以它是绝对可以让渡的商品。货币的力量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已经论述的很清楚了——商品的一切的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德,......,这黄色的努力,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剩余价值的生产论,以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为前提,追逐利润,获得对于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货币在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有着一种矛盾,即总公式的矛盾。W—G—W,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怎么转化为资本的?等价交换原则怎么可以产生资本家所需要的利润呢?首先是关于资本的界定以及资本的特点。资本就是追逐利润的,如果不能产生利润,货币仍然是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但是从这个交换的流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得出利润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说利润的来源并不是交换,而是来源于劳动,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继而马克思引出了绝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按照马克思的叙事,资本家的利润就是商品的剩余价值,假如工人的劳动时间是12个小时,其中有六个小时生产的产品价值足以抵得上资本家给予工人一天的工资,那么这剩余的六个小时的时间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这就是利润的来源。只是这六个小时被资本家用工资掩盖了而已,因为工资是资本家名义上给予工人的十二个小时的报酬。工人的工资的水准最低的限度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得不到就无法维持劳动力的更新,最高的限度就是还要生存资料、生活资料、后代的延续(持续的创造劳动力),从这个叙述可以看出,商品最后出手所获得的货币总数扣除工人工资、生产原料成本、生产工具的折旧费用等,余下的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恰恰就是为了获得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货币的增殖的过程就是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过程。

资本的积累过程,它来到人世间,每一个毛孔里都是肮脏的。资本的积累与原始积累是不同的。最原始的积累,马克思用英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从圈地运动、政府的法令、海外的移民、海外的资本投资等这些手段,英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自由的工人,人身的自由,同时又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这两样使得农民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工人,除了进入工厂,别无它路可以走。

2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原料,有了土地,可以生产亦可以获取地租,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这个样子。

从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可以大致看出来这个过程,资本、劳动、土地,三个要素,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阶级,资本的占有者形成了资本家,土地的使用者形成了农民,劳动力的出卖者形成了工人。在资本的原始积过程中,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了无业游民。在这个意义上农民是自由的,但是同时又完成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这样这种无业游民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就一无所有,这就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工人。而资本与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资本家这个阶层,要进行商品的生产就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就需要雇佣劳动。为了保证生产的不间断,又需要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就有工资的界定的标准。

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之中,感触最深的一个是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却是是血与泪的历史,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在马克思所罗列的有关工作日的叙述中,现在的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作条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人际的关系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居住条件应该是欧洲后来疾病频发的原因之一了;其二是资本的魔力,消除了一切的不平等,消除了一切的差别,改变了一切。

但是资本论第一卷引人思考的地方有三处:其一是有关分工的叙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必然是要消灭掉小农业、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使这一切都卷入到市场中去,但是在大工厂里面的分工在马克思的叙事里面确实对人性的摧残。原来的没有机器时期,工人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虽然这也是遭到马克思批判的,但是在大机器出现以后,工人只能盯着机器看着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身心状况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是在涂尔干的叙述里面,社会分工应该是人们相互依赖的一个前提,但是人们如何能有这样的觉悟以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生产作为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崇高了。这是二者之间关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认知。第二在关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的核心是剥削,而韦伯的核心却是新教伦理下的资本主义精神,那么资本主义精神的勤俭节约能够产生这样的疯狂的资本社会吗?也许马克思的话也是有所偏颇,所以接下来梳理三者的时候想要好好的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以及出发点所在。第三,是马克思关于印度的公社的论述,在亚洲政治的形式不断变迁的形势下,印度的村社制度却是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基层的制度的稳定与上层政治的脱节又该怎么解释?还没有思考清楚。

2014/3/20

张贯磊

第五篇:读《资本论》第一卷序有感

读马克思《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有感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资本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在当

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资本论》 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的结晶,凝聚了马克思全部的智慧。《资本

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完成了政治经济学

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资本论》同时也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

重要的经典著作。序言的开始就介绍马克思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向来源于《政治

经济学批判》的思维,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写和改进,不仅包含着价值理论和

货币理论,更有甚的发现资本社会的实质内容,由于疾病的困顿影响了《资本论》的

进度。

“万事开头难”序言从开始就告诉我们书中的难点是需要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

序以“价值形式”为例,分析经济 研究的方法,要撇开那些较小的细枝小末,抓住主

要的枝干即事物的本质于共性,才能透过经济表象研究经济形式的本质。以免用显微

镜使事物的实质性研究变得繁琐化。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阐述了全书的研究内容与资本主义的实质。“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 国家所

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现象。”这句话有预见的描述了资本的发展问题。在研究资本

社会的发展问题的同时序言也明确指出一切之本的来源于剥削,对于那些没有资本的

劳动力出卖者的剥削。更是以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19世纪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例。

“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

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压迫工人

阶级的不但是资本的老生产方式更是压迫本身带来的威胁,更是阶级和阶级之间不可

避免的矛盾,但随着时间马克思相信压迫的矛头迟早指向压迫者。“”不仅活人使我

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马克思写下这句话,已经过去了一

个半世纪,那种抓住活人的死人,那种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过时的社会关

系和政治关系,这些古老的欧洲封建制度将被资本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已死,但它们

抓住我们,死人抓住活人,使我们受苦。

“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而我们却用隐身的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

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后来的学习大家都知道资本的来源于原始的剥削和

积累,更有甚的是剥削那些贫苦的劳动力。以“资本家养活工人”的谎言来蒙蔽资本积累的实质。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的运动的自然规律,——一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为了引导工人阶级的革命作出巨大的思想探索。《资本论》在当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现资本社会的经济运作规律,为广大被资产阶级残酷的工人阶级探索新的出路。

“我绝不用玫瑰色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从形象的角度描述阶级的关系利益关系的实质,使得书中的研究 更加通俗易懂。同时阐明书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关系。

马克思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编写《资本论》,对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一种对“权威“ 的冲击。必然受到资产阶级的抨击,他以”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敌人“的态度对待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马克思直接指出资本利益的利害关系,把资本阶级伪善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鲜明的揭露了资本阶级的本质面貌。体现了《资本论》的阶级关系的科学性。

“现在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向我们 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为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资本论》的问世不仅揭露了资本的性质,阶级社会关系,利益关系诸多方面的科学问题。更有甚的引导法国工人的革命,从而世界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探讨。在当今,无论是熟悉现代资本主义,还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发表的《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更是对于中国现在社会问题 有极大的引导作用。中国是一个以 马克思思想为引导的国家,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是有着历史性的研究,《资本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仅发展中国家重视它,在多次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也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

从总体看《资本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恢弘的视野、严密的逻辑结构,阐释了剩余价值产生 、实现和分配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剖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认识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曾经也信仰过他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也接受过他那时风行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但是,面对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也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带着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群众的深厚感情,用科学的理论来揭示他们的处境,指出他们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这个科学的理论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资本论》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它的智慧 让我们看清社会的本源,经济的运作,以及利益关系和阶级关系。《资本论》不仅是社会学科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逻辑学的著作。它的唯物思想更是哲学世界史上的一个极大成就《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瑰宝,其中孕育着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资本论》为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和科学的财富概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更有甚的向经济问题偏移,而现今中国处于“高失业,低就业“的现状,不少学者通过《资本论》寻求新的方法去解决就业问题《资本论》的再次研究更有力的对于现今困顿的中国寻求新的机遇。

世界是变化的,你的脚不可能同时踏进一条河流。《资本论》也是变化的,对于《资本论》的学习不能只抓住它的单方面而忽视世界新的问题,新的格局。马克思在序言指出“我指出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可见马克思更愿意思维的进步,而非禁锢于一本书中。《资本论》更注重于思想上的启迪,而非禁锢人的思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在现今时代更应该有更多的”资本论”而非只有禁锢于马克思的思想。思想并无对与错,只有时代的先进性。只有新思想才有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