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建筑空间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章基于类型学理论对当代新客家建筑空间的分析研究,对传统客家民居空间在空间形态、空间布局及空间组织中提取“原型”,再结合功能和场景转换为新的形式,推导了餐饮空间、酒店空间和展示空间的类型设计,对台湾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建筑空间类型设计进行了图示分析,希望对新客家建筑空间设计的创新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展建筑空间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展建筑空间论文 篇1:

天井空间在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分析了传统天井的优势后,其自身的形式、功能、文化传承的特点给现代文化建筑空间的设计带来了启示。通过归纳总结天井空间与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结合的实例,为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其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天井空间;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

1天井空间概述

“天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中,《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原指天井是四面陡峭、中间低平的作战地形。传统民居天井是由四周坡屋面的屋顶围合成一个开放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型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在明清期间,天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早期的徽州和江西的民居都深受其影响。

2天井空间的形态、功能及文化内涵

2.1形态分析

平面形式和建筑高度是传统天井民居基本形态的主要体现。传统建筑的天井空间主要有两种平面形式,一种是“三间两搭厢”,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被置于中心,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为厢房,最前面是高墙,并墙上开门。另一种是“对合”,四面围合的都是房屋,正房被称作上房,与正房相对,隔着天井的被称作下房,下房的中央开间是大门。

当一进式住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以上两种平面形式为基础,纵横向的伸展、变形和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平面布局。纵为主,横为次,形成了等级严谨、轴线分明、空间规则、方正、开合、多变的空间组织形式。

不同高度的天井民居的多样组合是传统天井民居形态多样化的另一重要体现。传统的天井民居一般以一层、二层为主,有少量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民居。通过天井的组织,形成了全封闭和顶部开敞空间的循环交替,展现出开合有序、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

2.2功能研究

2.2.1遮阳采光

天然采光是天井空间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传统建筑中,为了达到防火防盗的目的,建筑外墙高大封闭,多采用少开窗或开小窗,建筑内部采光条件差,因此,解决户内采光就成为建筑必须考虑的问题。天井在改善室内光环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天井利用阴影使民居墙体尽可能的避免太阳直射,经过自然光线的二次折光后,满足了居民对采光和遮阳的需求。在现代建筑中,这一功能对被动式节能设计颇有启示。被动式节能是指建筑通过本身形式、空间布局和结构的设计,来收集和储存能量,使建筑物与其周边环境之间形成自然循环系统,在不依靠节能设备的帮助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到达节约传统能源的效果。在文化建筑内部通常使用人工照明,天井空间引入自然光线,不但减少了建筑能耗,而且为建筑内部提供了自然采光。

2.2.2排泄雨水

风水学说“四水归堂”中的“水”是财富的象征,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建筑物的屋顶坡面向天井内倾斜,雨水经过屋面的收集直接进入天井之中,聚集起来,再流经明沟和暗沟引入到村落的排水系统中。这种排水系统能够调节室内微气候,同时加强空气流动,使室内温度更适合人们居住。天井空间排泄雨水的功能引入到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中例子有很多,例如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在建筑围合的天井空间中,主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的室外水院,能够排泄雨水,将水景引入建筑内部,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2.2.3自然通风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天井的比例和在民居中的相对位置影响建筑的通风,多天井民居中各个天井各自运作相互协作,实现了通风的三种形式:①风压通风,形成穿堂风。主导风作用于建筑物外正面时,风从天井进入室内,与之相对的后天井排出;②热压通风,形成拔风。建筑处于静风环境中时,天井与外部空间尺度的不同造成空间密度的变化,产生热压差;③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同时作用,风压通风优先于热压通风。在现代建筑中,天井空间的三种通风形式往往被运用大型的文化建筑空间内部,通过热压效应促进建筑通风,从而代替设备通风,调节建筑内部温度。

2.3文化内涵

2.3.1民俗心理

民俗心理是民众心理中最深层、最稳固、最隐蔽的组成部分,以民间信仰为基本核心世代相传。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对鬼神的恐惧和敬仰性的迷信,并作为一种民俗信仰与生活秩序相融合。这种信仰在保持曾经原有的传承的同时,也不断的随着时代发展把新的生活意识融入进去。其中,民居天井中就有它的强大影响。在天井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和比例安排上,还有装饰性的雕刻以及居住文化都体现出这一点。

2.3.2天人合一

天井空間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场所,是居民对天、地、人三者关系思考的表现,是“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产物。天井式的建筑外整体形态表面上像围合了居住环境,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但又通天接地、负阴抱阳,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令居宅充满生机与活力。

3天井空间在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的应用

现代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图书馆、音乐堂、剧院、档案馆、艺术中心等,它的范围十分广泛,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建筑,方便人们欣赏、学习、吸收和传播文化的场所。本文将重点探讨天井空间在文化建筑服务空间的运用,分别从出入口空间、休息空间以及交通空间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1出入口空间

入口和出口空间通常被称为出入口空间,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连接并实现室内外两种不同空间之间的转换和过渡,是体现建筑特色的重要节点。室外庭院和室内中庭作为两种常见的天井空间与出入口空间的结合方式。

室外庭院是利用天井空间的空间特性和景观效果,在室外通过建筑围合和景观设计组织人流,使建筑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让人们通过周围环境的渲染慢慢的进入文化建筑的内部。例如哈尔滨大剧院,由MAD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岛内,依水而建,与哈尔滨文化岛的定位和设计相一致,不但具备功能性,而且成为一个人文、艺术、自然与大地景观相互交融的场所。哈尔滨大剧院设有多个出入口,是一座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的“亲切”的建筑。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较大的天井作为大剧院出入口,连接大剧院的停车场。通过天井中的坡梯到达天井的底部,形成一个建筑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缓冲平台,人们可以在此做短暂的停留。天井底部草坪的设计增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同时天井的设计给大剧院下层室内空间提供了一定的自然采光和良好的景观功能,也使出入口的空间形式变得丰富有趣(图1)。

室内中庭是利用天井空间的采光作用,在出入口处设计一个采光中庭,将自然光从天顶引入建筑内部,形成一个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作为过渡。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中,大玻璃金字塔作为建筑的出入口,也是该建筑核心大厅的屋顶。三座小型的金字塔成为各个展厅的采光天井,地面上的四个体量通过天井将光线引入到了室内部分,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充满光辉的建筑。玻璃金字塔的简单的几何形式加上现代的技术手法与细致复杂的传统建筑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出入口空间在顶光的作用下,满足了空间的丰富性,明确了空间的逻辑性,同时让人们更加真实的感受自然。

3.2休息空间

在文化建筑中,休息空间的目的是缓解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疲劳现象。它属于过度空间,设置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场所,避免主要流线的穿越。文化建筑的休息空间分布于各个公众活动场所,公众休息方式也多种多样。天井空间与休息空间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在现代文化建筑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天井式休息空间具有采光、通风、休闲、景观等功能,有连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它可以直接与外界空间相连接,并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还为建筑物内部增加了采光效果。

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是对天井式休息空间的完美诠释。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完全不平行的四个四方体建筑组合而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厚重、大气的特征,强调景观与自然的融合,在蓝天白云下,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景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作为休息空间,不同主题的展厅之间置入半开放式空间,即作为空间的停留与转折过渡之处,给游客提供休息、交流、观景的公共场所;又在天井庭院设计了与展览内容相关的意象景致或者植入绿植、水景等观賞性景观,让人们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空间设计手法上,该博物馆的天井式庭院不但参与了空间序列的构建,而且使封闭的建筑体量内部变得更加活跃(图2)。

3.3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是文化建筑非功能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中的动线,负责连接同一水平维度或垂直维度各功能区的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具有一定的组织方式、逻辑结构和空间形态,成为联系各个展示空间的纽带,使整个建筑空间形成了完整、丰富的有机整体。同时它还具备通达性、导向性、公共性和舒适性的特征。人按照交通空间的序列在建筑中行走,逐步完成对建筑的认识、使用和体验这一连续完整的参观行为。天井空间与交通空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室内中庭天井空间和室外院落天井空间是本文要探讨的。

室内中庭天井空间在文化建筑交通空间中起到组织交通的作用。蚌埠博物馆就运用了天井式的中庭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博物馆的外部形态模仿层岩断面,交错折叠,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强调雕塑感和厚重感。建筑整体运用回字形的空间布局,主入口空间与中庭空间相互连接,36m x 36m的井字桁架屋顶被斜撑支柱撑起,利用大约10m跨度的拉杆使5折的蛇形廊道从屋顶悬下,并通过斜拉杆形成超静定构造避免晃动。在天井式的中庭中,吊桥把交通、采光、通风、展览、休息等博物馆所需要的要求都被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化的视觉空间,同时也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人流起引导作用(图3)。

室外院落天井空间不仅有组织交通的作用,而且与室外环境直接相连,提高了空间环境品质。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安达路西亚纪念博物馆。该建筑由3层基座“切割”成椭圆形天井中庭后的实心体量,在内部天井庭院形成双螺解构的坡道,将三个楼层自然的连接在一起,形成舒适的观展流线,层与层的环绕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视,增进了交流。整个天井院落像是一个朝向天空的“光的蓄水池”,行走在其中,远与近、明与暗、虚与实的这些变化使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空间的时间特质。

4结语

传统民居天井空间的形成受自然因素、使用需求、社会条件、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它表达着人们对空间需求的重要意义,体现着建筑中空间的重要性。在历经数千年洗礼之后的传统民居,天井无论在空间形式上还是在建筑中采光、遮阳、通风、排水等功能上,都对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启迪作用,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其他相关的哲学思想。天井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展现了开合有序的空间变化,冲淡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建筑和城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现代文化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进,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与现代文化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在总结天井在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运用的案例发现了很多新的空间使用方式与表现形式,即满足了现代文化建筑的一系列功能,又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现代文化建筑中找到回归本土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贾斯廷·哈德森.博物馆建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姜垚 王涵乙

会展建筑空间论文 篇2:

当代新客家建筑空间的类型学设计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类型学理论对当代新客家建筑空间的分析研究,对传统客家民居空间在空间形态、空间布局及空间组织中提取“原型”,再结合功能和场景转换为新的形式,推导了餐饮空间、酒店空间和展示空间的类型设计,对台湾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建筑空间类型设计进行了图示分析,希望对新客家建筑空间设计的创新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类型学;新客家建筑;空间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圈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客家民居无疑是客家文化中最具独特魅力的组成部分,它们以生土、石材等地方材料与木结构相结合,在不同区域的客家地区有方楼、圆楼、围龙屋、四角楼等多种形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随着中国近些年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复兴发展,各个客家地区纷纷投身文化建设,挖掘当地客家文化资源,尤其在对传统客家民居的修复改造和新式建筑的建设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当地传统文脉的传承意义,令其特有的文化得到重生和传播,因此当代客家建筑空间的创作受到关注和研究。

众所周知,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模式的巨大转变大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传统客家民居也不例外。很多民居因为人去楼空而被废弃,即使还在使用的民居也往往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居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基于宗族聚居和防御需要的传统民居在使用空间上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居住空间阴暗狭小、采光通风不好、卫生条件恶劣、私密性差等;其次,无法匹配当今时代发展的技术需求,比如原建筑结构不适合现代厨房、卫浴设备的安装;再次,当代大众审美也影响着人们对空间形态和风格装饰的追求……这些都表明了客家传统民居在居住功能方面的衰退,但是如果他们只为观赏保存价值而存在,那客家建筑文化仅停滞在“标本”阶段,然而其不能仅止于此,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艺术价值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仍有很多启示,如何更好地传承延续客家建筑文化,可以借鉴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新客家建筑的构造机制及转换与生成方式。

二、类型学与“新客家建筑”

类型学原本是作为一种社会领域分门别类的体系研究,随着理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类型学进入建筑领域。19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建筑的革新,建筑类型学理论逐渐形成、发展和熟悉。建筑类型学经历了“原型类型学”“范型类型学”和“第三种类型学”的发展,直至当代形成了两大构架: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和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何谓“原型”,‘(原型”不是实体,而是一种原始意象,采用类型学方法进行建筑空间类型设讥植根于对建筑原型的研究。从本质而言,“原型”本身是抽象的,这也决定了建筑原型也应该是抽象的,但是在建筑创作中,人们会有意或无意识地通过具体的形式形象来外显“原型”才能表现其自身,因此建筑类型学中的“原型”始终是同形态相联系的,图形图式成为识别提取“原型”的基本媒介。采用类型学方法进行“新客家建筑”创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类型选择、原型提取,即从对传统客家民居的历史和地域模型形式的抽象中获取类型,将其图示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发现其“变体”,寻找“固定”与“变化”的要素;第二步是类型转化,将抽取出来的原型要素结合具体场景还原到新的结构图式,这样生成的设计方案就与传统建筑类型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文脉有了联系。

“新客家建筑”作为—种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新客家建筑”是一种还原某一特定区域地缘文化的“微观叙述”,关注于表层面上的显性形态,其应置于特定的地域,基于环境、地理条件、气候特定等具有当地独特的场所精神;

2作为原型之一的“集体记忆”是人类在每个历史阶段延续和增加的产物,建筑作为“集体记忆”的场所,应该要呈现和唤醒人们对传统的深刻印象,“新客家建筑”从传统客家民居演化而来,应实现人们置身其中的场所记忆和多重体验;

3.“新客家建筑”是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不同于采用地方符号、象征等直观形式来表达地域风貌和场所感的传统意义的地域主义,它是—种隐性含蓄的地域主义建筑,在原型的抽取和应用上偏重深层类型,并把传统文化和地域精神融入现代技术、材料和手法之中,表达现代文明同人类生活的和谐关系。

三、从传统客家建筑原型到新客家建筑空间的类型学设计

以传统客家民居作为原始类型进行传统应首要考虑功能要素。新客家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其使用功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使用功能,如住宅、客房、餐饮等自古以来—直存在的功能;另一类是新型的使用功能,如会展、商场、娱乐等近代逐渐出现的功能。空间作为功能的载体,而无论新客家建筑是何种功能,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布局都不可照搬复制,这就需要对传统客家民居空间进行原型研究提炼,对现实形态进行简化和原则化,最终得出某种“抽象”的产物,这种“抽象”产物是“固定”和“变化”的要素,根据这些进行多样变化演绎是新客家建筑新型设计的展开。

(一)原型提取

1.空间形态的提取

传统客家民居的地域性决定了其空间形态的特征。从总体布局上看,客家民居多采用围团式布局,以姓氏宗族为单位,三五成群地散落在山坡或山脚处。客家建筑选址十分考究,一般都会考虑背山面阳、山势饱满、土质优良、水源丰富之地,因此多利用山势坡地建造。当地形坡度较小时,建筑可顺坡而建;坡度偏大时,建筑室内地基常采用错层处理,形成具有高差的地台;坡度很大时,建筑则分层分级处理,对内部空间的布置也充分考虑对通风采光的需求(图1)。另外,在客家建筑的营建中,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些建筑选址建造时会利用溪流、江河等自然水系,当无法取得时,通常会在宅前屋内利用人工挖池凿井,兴建池塘,如围龙屋宅前的“半月池”。

2.空间布局的提取

客家传统建筑平面构图规整有序,虽然存在横屋、堂屋、围龙屋、四角楼、土楼等多种样式,但总的说来就以下共性:一是具备防御功能的对外围合性;二是重视宗族礼制将祖堂设为建筑核心的向心性;三是遵循严密的礼教仪规严格分布空间的中轴对称性;四是可随着家族人口数量增长和财力积聚对民居进行扩建的空间可生长性。图2对几类常见客家民居的空间组合图示概括表达了空间布局规律。

3.空间组织的提取

客家民居受传统儒家文化礼制观念的影响具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其直观体系就是建筑中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层次。客家建筑从室外向室内由半月池、禾坪为起点,逐渐往内推,经过大门入口、门厅、天井、下堂、中堂,越往内越高级,最终在上堂(祖堂)达到等级的最高制点。这种等级关系将空间序列由外向内分成了三个层次:建筑前部的半月池、禾坪至大门是第一个层次,是建筑外部的原始交往空间;从大门至下堂是第二个层次,是建筑内外的过渡空间;从中堂到祖堂是第三个层次,是建筑内部的空间活动空间。这三个空间层次以天井、门厅作为过渡,空间转换自然细腻,建筑内部交通动线简洁清晰(图3)。通过仔细的梳理可以发现:首先祖堂作为建筑的核心,也是动线中最大最聚集的中心点,每个开间都有着最为快捷的到达路线;其次建筑单元空间呈线性排列,以天井、院落、廊道连接形成交通节点,保证各空间之间联系交往的便捷。(图4)

(二)类型转换

类型转换即从提取的“原型”转换到具体的对象设计,是类型结合具体功能、场景还原为形式的过程。类型转换方式包括结构模式的转换、比例尺度的转换、虚实关系的转换、图底关系的转换等。

1.传统使用功能的新客家建筑空间类型转换

由于传统的功能从古自今—直存在,其布局特点是空间功能单一、分隔明确,因此传统客家民居的平面形态可以直观运用,其主要特点是将传统建筑中一系列功能简单的单元空间按一定规则复制排列,形成建筑主体。对于新建筑中的功能需求则可对单元空间进行类型转换:比如住宅和客房空间需要在原单元间的基础上调整结构布局和面积大小;酒店空间需要对门厅、堂屋等半公共区域调整比例尺度,扩大为大堂区域;餐饮空间可将天井、庭院转换为就餐区…甚至可以在不改变传统布局形态原型的基础上,抽取其典型组成元素,构建成新建筑平面,这样可获得更为灵活的表现形态,但总仍应符合传统客家建筑中原型的典型特点。(图5)

2.新型使用功能的新客家建筑类型转换

新型使用功能的布局特点在于主体空间的大体量以及空间界限的模糊性,这些是传统客家建筑中没有的,需要深刻挖掘新老建筑在空间关系和气氛营造的共通点,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套用传统客家建筑平面轮廓,最常见的就是土楼的圆形平面,适用于展览陈列馆、体育馆、剧院等功能相对单纯的现代建筑空间。这类空间通常由一个大空间作为主体或核心并承载主要功能,周边辅以廊道、配套用房、外墙等构成空间界限,在空间形态和感受上类似围楼内中心祖堂与四周围屋的主次关系。比如四角楼中开敞的内院经过转换可以封以玻璃顶棚用作中庭,将虚体空间转换成实体空间,而周边的配套用房、走廊则可以通过对传统建筑中的角楼、走廊、天井等的图底反转而实现。(图6)

第二种情况是对于处在当代“综合体”发展趋势下的现代建筑空间,这类空间的特质是多元化和包容性,空间布置不受实体单元的约束,讲究灵活流动的布局,比如文化活动中心、商业中心等。这类建筑空间布局注重不同功能空间的分布及其过渡处理,因此新老建筑之间的桥梁应是人置身其中的体验,地势、空间层次、组织动线等都是可以转换的条件。以台湾苗栗客家文化园的设计为例,从类型学理论分析说明其建筑空间设计思路。

苗栗客家文化园区位于台湾苗栗县铜锣乡,占地约11.2公顷,其定位为全球客家文化产业交流与研究中心,具备展示客家、典藏客家、研究客家、产业客家及多元文化教育推广等功能,园区内主体建筑由刘培森建筑事务所及日本竹中工务店规划设计,其将客家文化元素的空间以创新手法构筑在现代建筑体中,从众多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图7)

在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建筑外观随原有丘陵地形而起伏,独特的玻璃帷幕外型融入当地地形地貌,并利用水景和绿景所构成的人工山丘包覆主建筑物,除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还创造出“半月池”和“梯田景观”的意象;建筑内部也随着地形起伏而创造出和缓的室内中庭斜坡广场空间,呼应原型中“禾坪”作为晒谷、休闲等公共交往空间的意象…这些再现传统客家民居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图8)

在建筑空间布局及组织方面,室内分成三层,包含常设展区、四大临时展区(特展区)、儿童馆、文化创意产业馆、工作坊、图书资料中心、会议厅、餐厅等,其中常设展区是最大也是中心展示区域,其他空间则分布散落其四周;一条空中长廊从园区入口直通二楼常设展区,也是连通中心、四周、上下等不同区域的通道。虽然室内平面轮廓与传统平面大相径庭,但其意象却呼应了传统客家民居原型的空间构造及组织规律。(图9)

结语

以类型学理论为指导,是对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和室内空间原型的深层认识,从文脉主义、地域主义设计原型中汲取设计创作元素与理念,研究其空间形态、空间布局及空间组织,思索新客家建筑与室内类型设计与形态生成法则,希望对未来建筑形态与室内形态发展的传承提供相对完整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作者:王沙莉

会展建筑空间论文 篇3:

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空间与文化传承研究

摘 要:甘肃作为华夏文明、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而且是一个多民族汇聚、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当地民间宗祠建筑空间,与其他地区相比,更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由此,本文以“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空间与文化传承”为主要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特点以及文化理念。

关键词: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空间;文化传承

1 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独有的艺术特征

宗祠建筑而言,其主要通过建筑元素、建筑的表现形制以及院落布局上大多通过建筑工艺、时代文化背景、传统文化等综合作用进行构建和设计,并兼具机高的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归属于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主要源于乡土社会当中,其建立主要是在特定的区域气候、文化背景、建筑技术以及与其相联系的象征意义基础上构造出的建筑物。其不仅仅作为单个建筑物或者是建筑群体,而是在这种乡土环境当中构建形成的不同建筑物的总和,这是一种完整的区域社会、文化体系以及历史文化内容。在乡土建筑中,除了运用自身独有的物质材料之外,还包含了乡土文化当中的一些无形遗产。由此,宗祠建筑主要是根据地域环境,并且运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以及建筑结构展现出独有的宗祠建筑文化特征。建筑的形式表现、纹样特点以及色彩等也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些内容和元素都是对“美”的隐性体现,是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内容。

2 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空间的表现形态

2.1 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的院落空间布局形制特征

在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以纵向的扩展式表现形制为主,而在院落中,则大多是一四合院这一单元,通过纵轴的特殊方向扩展,形成空间,并且是极具韵律感的宗祠院落空间布局。在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性质表现中,主要采用“间”对建筑的正面宽度进行展示,而采用“进”来凸显中轴线在建筑中表现出的数量,由此展现整个院落空间的进深。例如,“一进”在建筑中的意思是只有一处“堂屋”,“两进”主要表示的是倒座、堂屋以及建筑中有一处天井,“三进”则主要展示的是建筑的堂屋、过厅以及倒座,并且表示建筑内部有两处天井。

2.2 甘肃民间宗祠建筑院落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

在甘肃民间宗祠民居建筑中,建筑文化展现出很强的兼容性,院落布局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且吸收、借鉴了来自当地汉族传统民居独有的建筑艺术风格,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彰显出自身独有的文化个性,进而展现出多元化建筑文化汇聚、重构与整合的重要内容,展现出民居建筑中不仅具有保守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点。例如,院落平面布局相对比较灵活,在构造上也没有严格要求对称性。地域性宗祠建筑大多以四合院的形式沿着横轴的方形扩张,进而展现出全新的院落结构,大多通过院落所表现出的尺度、房建的数量呈现一种主从的关系,横向拓展很容易表现出合院的变形,而且变化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展现出极为复杂的院落表现结构,但在整体表现和扩展形式上是极为少见的。

2.3 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空间的组织特点

(1)在空间布局中凸显中轴的特点。在建筑空间构建中,不管表现的是一进式、二进式还是三进式,甚至是其他的一些布局形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但是就宗祠建筑空间的整体布局来看,中轴线之上的大门、堂屋或者是过厅大多是整个建筑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装饰非常精美,空间布局以凸显中轴为重要内容。这种突出中轴的特殊表现形式,促使整个院落空间在布局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主要是从整个关系的表现上形成了极具韵律感的层次感。在建筑中,一个院子往往就是一个层次,而对于一个层次的表现,则能够凸显空间的特殊性质以及空间的特殊形态,展现出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含蓄的、深藏不露的特殊性格与气质。

(2)建筑空间序列展现出开合有序的特点。在建筑空间的布局和转换过程中,过渡空间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过渡空间大多是通过与主体空间进行有效的衔接、联系以及转换,在空间表现上却并没有归属于自己独有的使用功能,大多给人一种边缘化的感觉。而对于建筑空间感来说,过渡空间大多呈现出一种转换、调和、辅助以及调和的特质,而这些内容相对于主题空间来说则显得更加小、矮、暗。例如,在宗祠建筑的入口就会设定一个过渡空间,在进入空间之后会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封闭性特点,很容易带给人压抑之感,由此,在进入正门之后,入口的整个空间就会呈现后退的特点,并形成过渡空间,这也促使民间宗祠建筑具有更为丰富的空间层次,形成开合有序的特殊空间环境,带给人特殊的心理感受。

(3)宗祠建筑空间进行主从结合。在整个空间中,大多以合院形式布局为主,整体空间中凸显中轴的特点,进而形成开合有序这样一种空间序列,并且这种空间构成形式展现出极强的等级质感。在宗祠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构成元素大多位于中轴线之上,如建筑中的牌坊、大门、寝堂、享堂以及过渡空间等,都会对主体空间进行协调和补充,进而促使宗祠建筑空间的整体呈现出主从结合、浑然一体的重要特点。

3 甘肃省民间宗祠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1 对宗祠建筑文化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进行保护和传承

宗祠建筑与其他建筑体系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主要是宗祠建筑在表现上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是宗族气脉延续的重要场所。宗祠建筑的整体文化氛围大多通过宗祠建筑中的匾额、家具、纹饰纹样等一系列的内容构建而成。这些构成元素分别从不同方面组合形成了特殊的宗祠文化特点,具有独特的功能性和特殊含义。

由此,对于宗祠建筑文化,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保护,还要对其文化内涵、传统文化进行更有效的展示、保护以及传承。

3.2 对宗祠文化建筑的多元化功能进行保护和传承

宗祠建筑具有极强的使用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在长期历史文化积累当中构建出来的完整的传统建筑文化综合体,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例如,甘肃省的宗祠建筑中以民居娱乐的公共场所為主,进而形成了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表现特征。由此,保护宗祠文化是最重要的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大多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宗祠建筑的建造者逐渐老去,宗祠建筑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由此,保护宗祠建筑应当从设计的源头出发,进而搜集相关的设计材料、建筑工艺以及对其进行整理或存档,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宗祠建筑。

3.3 有效修缮,并保护其原真性

在保护和修缮过程中,要注重表现建筑原有的风貌,以此改造和重建宗祠建筑。在修缮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干预,除了进行日常的保养以外,不能够进行更多的建筑干预,在必须干预的时候,要运用科学的手段修复建筑中需要修缮的部分,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延续建筑的原来面貌,进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建筑。

4 结语

甘肃宗祠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建筑,在表现形制、空间组织、空间布局上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经过长期的发展,其融入了地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等内容,促使当地宗祠建筑展现出浓厚的艺术美学,并通过自己独有的外在形象,将建筑自身与人类的内在情绪、心理感受有效融合起来,展现出独有的艺术特征。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宗祠建筑遭受严重破坏。由此,本文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期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旭曦.闽台宗祠建筑装饰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2] 许则銮.苍南民间宗祠的文化内涵与开发利用[J].大众文艺,2013(10).

[3] 王美群,王紫芹,李阳,甘德欣.基于宗祠保护和利用的郴州乡村聚落规划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1).

[4] 翟东风,王青青.邱氏宗祠/龙山堂[J].建筑知识,2004(04).

[5] 熊强,陈怡宁.岭南传统建筑文化艺术与设计研究——以氏族宗祠为例[J].美术学报,2018(02).

作者简介:赵丹笛(1995—),女,河北秦皇岛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作者:赵丹笛

上一篇:能源建筑节能论文下一篇:妊娠妇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