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型诗歌鉴赏题目

2022-08-19

第一篇:炼字型诗歌鉴赏题目

如何在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目中取得高分

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1)

一、巩固课内所学,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感性基础

全套教科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一半篇幅,计有60篇。

笔者认为,我们在组织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首要的任务是夯实课内基础,在完成新授诗歌的同时,系统地复习课内诗歌作品,因为课文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诗歌、提高鉴赏水平的主阵地在课内,在课堂,巩固好已学诗歌之所得,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强化了学习基础。

在组织教学时,我们特别要注意把握相关各册诗歌的鉴赏重点。新教材编者十分注意诗歌鉴赏重点的分布与编排,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梯次设计了“诗歌的意象”“诗的节奏”“诗词的声韵美”“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等教学重点,配之以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复习时,可指导学生按教材序列,有计划分步熟读,咀嚼成诵,温故知新,增加积淀,丰富积累,为课外迁移打下坚实的感性基石。

60%,而诗歌作品又占文学作品总量的约

二、拓展课外阅读。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量的积累 提高鉴赏能力,脱离课本不行,但仅有课本显然也是不够的,它需要在相当数量的感性积累以后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新教材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的原则,同步配套了《语文读本》,力求使学生以课文为凭借,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读本”在收录诗歌作品时可谓煞费苦心,独具匠心。一是尽量体现名作家多样化的诗歌风格,如李白,课内选的大多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等,读本则多选写景咏史抒怀的精致短章,显得婉丽而深沉.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即取材于高中第三册 “ 读本”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二是融进了名作家并不为多数中学生所熟知的作品,如杜甫的《秋兴八首》、李商隐的《马嵬》等。三是选编了一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说知名度不很高的诗人的一流作品,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冯延已的《谒金门》、晏几道的《鹧鸪天》等。对以上三类作品,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借助课前提示语和课文注释,或者借助有关工具书反复诵读品味,体悟赏析,进一步增加诗歌量的 1 积累。

如果能把课内和“读本”上的这些诗歌读熟悟透,再辅之以必要的诗歌常识和鉴赏技巧,学生的诗歌鉴赏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授以欣赏技巧,为提高鉴赏能力奠定理性依托

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鉴赏能力在中学生能力结构中处于“金字塔”之巅,没有一定的欣赏方法就等于没有找到登堂人室的门径,那么,鉴赏诗歌的方法从哪里寻找呢? 首先要进一步挖掘课本和“读本”资源。新教材和“读本”各诗歌单元均附有诗歌知识短文。如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程千帆的《唐诗》周汝昌的《词的欣赏》等等,这些诗歌研究专家的指导性文章,或追根溯源,或探幽发微,或介绍评价,或独抒己见,基本上包融了诗歌的常识和常见常用的欣赏技法;读之令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其次,可引导学生阅读《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工具书。如条件不许可,可挑选几篇有关名家名篇的著名鉴赏性文章,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读一读,增加一些鉴赏的感性认识;学一学评论的方法,这样做大有裨益。

四、强化模拟训练,为提高鉴赏能力提供迁移保证

有了扎实的课内基础,适当的课外补充和理性知识,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就易于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果。

一要明确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向。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题型从2002年起由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表达题,这是语文考试的一次回归,也是—大进步。预计近期再考选择题的可能性不大。从近两年题目来看,重点落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赏析上。2003年直接点出“诗眼”的定义,而2002年虽未点到“诗眼”,但实际上“折柳”词即全诗点睛之处,关于这一点,“读本”上该诗前面韵提示语已专门点到。由此可见,赏析关键字句的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

二要精选高质量的材料,适量训练。要力求用科学、严密、新颖而富有针对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练不在多而在精,要讲究以少胜多式的高效训练,反对“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式的题海战。

三要注重当堂训练、当堂讲评。当堂训练的好处是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当堂讲评、快速反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讲评形式,学生印象深,记得牢,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这种“短平快”的训练形式更富实效。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之景情类题目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

-----景情类题目

编制人:贾燕华 审核人:祖因举 使用时间:2011年10月 学习目标:

1、了解景情类题目的考查方式和特点。

2、 把握景情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规范此类题目答案。 聚焦高考

(一)考纲要求: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 这首诗是怎样写景的?

(4)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学习过程:

一、文本引航:(必修二第二单元)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感性赏析: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诗里的农村生活景象。

二、触摸高考: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2009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概括1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息。(分析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题: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2分)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2011全国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参考答案】 :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1分)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1分)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1分) 规律提取:

三、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①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杂乱极言桃花之盛)

问题:本诗第

一、二句勾勒了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勾勒了一幅怎样的春之画面?其作用是什么?(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答柳恽① 吴均 【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 ③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

问题: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怎样的作用?(6分)

四、巩固提高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问题:诗的前两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临高台 谢脁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释:(1)这首诗写于荆州,当时诗人为随王肖子隆的文学侍从。(2)绮翼:像鸟羽毛一样薄而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 问题: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后六句。(4分)

五、强化补充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1安徽卷)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 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1江西卷)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问题: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011福建卷)

㈠晓至湖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㈢。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问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1湖北卷)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问题: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参考答案】 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第三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初一一班朱奕琳

1. 保尔在瓦西里神父家的面团里撒了,面团是为了

2. 保尔以前在神父那里干过的坏事是因为

3. 保尔第一次打工每个月有工钱,他第一次称弗萝夏为

4. 阿青尔是保尔的,在的时候,保尔的哥哥和他谈了在

学校发生的事情。

5. 保尔的哥哥在文中第一次回家时给保尔带了

6. 保尔和克里姆卡说有人要反对沙皇这叫,后来格拉莎帮保尔,保尔就提前离开了车站饭店。

7. 打了普罗晓尔,当天晚上他被关进了。

8. 沙皇垮台后车站上出现一批批新到的人,他们大多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别人称他们

为,没法截住从前线来的逃兵。

9. 当沙皇垮台后没人当权,是情况告诉了一个。

10. 证明他们身份的是军衣上的

11. 游击队把

水兵留在车站工作。

12. 留在城里的武器为了不让德国兵拿去,分给了,但是后来

命令上缴武器。

13. 游击队在但保尔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他从抢了一把枪。

14. 保尔喜欢的乐器是一架维也纳

的女儿。

15. 朱赫来是通过斯坦科维奇得了

16. 德国兵在城郊的一个因为在他们家

中搜到了掩藏的枪支。

17. 朱赫来教了保尔尔喜欢打架。

18. 保尔在列辛斯基家偷了一把十二连发的曼利赫尔德国中尉发现他的手

枪不见了,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19. 保尔在钓鱼的时候遇到了叫的女孩,她跟舒拉说因为没带钓鱼。

20. 舒拉的老子是机务段的头,后还是打了舒拉,拍手叫好。

21. 朱赫来为了接近,从电站环岛机务段上班,朱赫来要吸引

22. 德国兵把从掠夺来的小麦燕麦牲口运到

23. 冬妮亚在看维克多借给她的书的时候看到保尔在,他们比赛

24. 乌克兰的城里是戈卢布上校在掌权,他和自己的女伴在举行晚会,舞会中

在跳舞。

25. 朱赫来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就是一个到了的家中。

26. 冬妮亚想把和还有一个不认识的小伙介绍给保尔认识,

但保尔离开了,他认为他们是自己的仇人,后来导致冬妮亚和保尔吵架。

27. 阿尔青把带给保尔吃的时候发现家里一团糟,第一次认识了

林务官的女儿。

28.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是一幅煽动铁路工

人和乌克兰做对。

29. 保尔因为就朱赫来而被抓后,提议给保尔上烙刑,但被警卫司令训斥

了,他是从出来的。

30. 保尔在监狱里认识了一个农村姑娘,她因为哥哥关进大牢她不想让士兵糟蹋她的身子,祈求让保尔要了她,但保尔

因为想起了而没有那样做。

31. 切尔尼亚克把保尔从监狱放了,但留下了,、

保尔说他,所以才被放了。

32. 保尔从监狱逃出来的时候,住进了的家里,

保尔说战乱后要成为一名。

33. 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朋友参加了红军,

但不同意。

34. 保尔一生有三位最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亚,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

识的,他的妻子。

35. 保尔最喜欢的书是,他跟

36. 波兰贵族杀了保尔的师长了。

37. 红军从华沙撤退的时候,被波兰白匪军称为萨佩托夫卡市

被称为战场的。

38. 在秋天乌克兰草原上的第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保尔从肃反委员会中

调换到了。

39. 丽达的哥哥,她曾把自己的爱情奉献给两个布尔什维克, 但都被杀死了。

40. 曾因为开快车而被拘留过两夜,他的父亲是

41. 。

42. 保尔在扫雪的时候意外遇到了,他还收到了的信。

43. 在铁路就要修完的时候,无情的

44. 阿尔青的妻子叫。 45. 格里沙被

他的死产生的好处是。

46. “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

类的首长呢”这是________对保尔说的。

“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________说的。

47. 老报务员在记录电文的时候记到“一月二十一日,昨日在高尔基村逝世了,他反复读了遍

48. 在列宁逝世后,阿尔青成为了一名他在发言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

去。

49. 丽达在听阿基姆宣读名单时听到了的姓,丽达以为他已经死了,他现在

担任专区共青团书记,按的说法 是当官的。

50. 保尔最后完成的小说是,书稿。

答案

1. 烟末复活

2. 母亲车站(小)饭店

3. 八卢布阿姨

4. 哥哥喝茶

5. 皮靴小刀

6. 政治照料炉子

7. 阿尔青宪兵队

8. 布尔什维克近卫军

9. 自卫队骑士

10. 游击队红色的花结

11. 指挥朱赫来

12. 居民/老百姓德国兵

13. 学校对面男孩

14. 手风琴石匠

15. 阿尔青伤寒

16. 犹太人铁路工人

17. 英式拳击保尔的母亲

18. 手枪勤务兵

19. 冬妮亚鱼竿

20. 阿尔青冬妮亚

21. 铁路工人阿尔青

22. 乌克兰德国

23. 游泳跑步

24. 剧院戈帕克

25. 共产党保尔

26. 丽莎·苏哈里科维克多·列辛斯基

27. 面粉图曼诺夫

28. 三叉戟朱赫来

29. 萨洛梅加神学院

30. 参加了红军冬妮亚

31. 泽里茨尔割了马鞍的一块皮做鞋底

32. 冬妮亚电工

33. 谢廖沙谢廖沙的母亲

34. 丽达达雅

35. 牛虻营政委

36. 列图诺夫章鱼

37. 维斯瓦河上的奇迹临时分界线

38. 谢廖沙铁路工厂

39. 达维德白匪军

40. 利特克市警卫

41. 会计的儿子团员证

42. 冬妮亚阿尔青

43. 伤寒大叶性肺炎

44. 45. 46. 47. 48. 49. 50.斯乔莎生一个孩子 磨坊主让格里沙保护的人更加团结了 冬妮亚冬妮亚 列宁3 共产党员种田 保尔杜巴瓦 《暴风雨中所诞生的》加莉亚

第四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语言鉴赏

永州一中唐检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对诗歌含蓄、精炼的语言作些解读。

2、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二、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四、体会语言风格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五、熟悉作家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郊寒岛瘦

六、实战演练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了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

(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怀。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七)、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

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作者sina

第五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②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古代诗歌鉴赏

1、鉴赏作品的形象

2、鉴赏作品语言

3、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谒金门(唐??冯延巳)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

上一篇:免费企业项目计划书下一篇:免费师范生任教心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