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作文开头

2022-08-28

第一篇:同在蓝天下作文开头

同在蓝天下说课

辽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

同在蓝天下

说课:

我教的是辽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同在蓝天下。这一课堂我落实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让学生有很好的心灵体验,并很好的和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看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生活不便的人,他们需要关心和帮助。

2.使学生看到我们社会为生活不便的人所做的事情。

3.使学生建立主动去帮助生活不便的人的思想意识。

4.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残疾人的事迹材料、歌曲。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

一、在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体验感悟”为主线,以“主题探究”作为本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欣赏、体验、动手操作、模拟表演等一系列过程达到感受过程、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四大版块之中。

其一游戏导入,激发情趣的过程

其二模拟体验,升华情感的过程

其三交流感受,增强爱心的过程

其四联系实际,深化明理的过程

其五学习榜样,拼搏进取的过程

其六总结反思,情感提升的过程

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从而了解如何去感受他们的坚强意志,从而树立自己的坚强的意志。结束在歌词中再次体验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并立志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做生活的强者,让大家一起美好地生活在这片蓝天下。

二、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价值

三维目标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主要是凸现其教育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的教育价值,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第一基于对学生发展的考虑。第二创新融入过程与方法之中。第三具有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价值。

三、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活动性原则。设计大量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

2.生活性原则。把本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二篇:同在蓝天下配音稿

同在蓝天下

——渝北区实施妇女儿童“两纲两规划”工作纪实

这里是重庆市渝北区,未来重庆主城新中心,两江新区建设主战场,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进入新世纪以来,渝北的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和谐发展,渝北的妇女儿童事业全面推进,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区、国家园林城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依法治理先进区、首届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区、第七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2009年成功创建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妇联组织)今天的渝北,60多万妇女儿童积极投身火热的五个重庆建设、六大渝北,享受着五个重庆、六大渝北建设带来的安康与幸福,享受着两纲两规划实施带来的阳光和雨露。

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十年间,渝北人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在2010年年末的一组数据中得到了回报。通过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42项指标对照,涉及渝北区的34项指标全部达标,达标率100%;通过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40项指标对照,达标38项,其中:婚前医学

检查率和儿童福利院数2项指标未达标,达标率95%。

第一篇重视与合力

“关心妇女儿童,怎么做都不过分!妇女儿童事业,花再多钱都值!”在渝北,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妇女儿童《两纲》的实施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安排,政府有布臵,部门有职责,有考核,财政有预算,从根本上保证了“两纲”实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步落实。

“两纲”“两规划”,关键在落实。在渝北,妇女儿童工作的组织网络有效健全,两纲两规划的监测评估不断跟上,人大、政协的监督有力推动,“两纲”内容进入党政干部培训课程,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了实施两纲两规划的强大合力。

第二篇 尊重与地位

这是渝北区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女主人曹兴建现任统景镇党委书记,她也是渝北区2001年至今走出的32位区管正职女干部中的一位。在工作中,她总能用干练和智慧化解种种难题。在家里,她总能用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细心周到的照顾到每一位家人。

如今,渝北区不断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对素质较高者打破身份和职级限制破格使用,女干部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妇女参与社会各领域决策与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代表人数不断增多,全区320个村居妇委会主任全部进入村居

两委班子,她们都以渝北女性的名义走上了参政议政和社会管理的舞台。

第三篇 关心与发展

这里是渝北区回兴华家湾安臵房小区, 回兴街道果园村李昭玉就住在这里。

在她的前半生,脸朝黄土背朝天。而今,这个曾经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妇女走进了培训学校,走进了工厂。她蓦然发现,眼前的一切,足以满足她当年那些妄想的希望。渝北区为包括她在内的农村女性和下岗女工建立专门的档案,组织就业培训,建立就业基地,组织专场招聘,千方百计为她们安排就业,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岗位,10年来共转移10万农村妇女进城务工。

就在距离王某某上班的工厂不远的回兴小学,李昭玉的儿子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听课,妈妈说,她在城里的学校读书没花一分钱,家里现在赚的钱足够她买新衣服,吃好吃的,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近年来,渝北区确立了东和春天实验学校、空港实验小学、笃信实验学校等12所公办学校就近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所有学校坚持“三优化”原则,为农民工子女配备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如今,渝北区敢对所有人拍下胸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率达到100%。

不但要让孩子们上学,而且要让孩子们舒舒服服的上学。近年来,渝北区妇儿工委、团区委筹集社会资金1100万元兴办“春蕾”班、创办8所希望小学,5000余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极大改善,50名

女童完成了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学业;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筹集资金1000万元,帮扶贫困大学生1500多人完成大学学业;区妇儿工委、区妇联连续十年开展“迎春送温暖.真情进万家”活动,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帮扶贫困妇女10000多人,送去慰问金和物品

这些数折价3000多万元;发放慰问金1000余万元…….字背后,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走出困境,涅槃重生。

第四篇 爱护与温暖

进入新世纪以来,渝北区针对全区妇女儿童和家庭需求的特点,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以家庭服务为根本,以深入社区乡村为基础,创立了一套为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三维工作体系。

这十年,渝北以五个重庆建设为统揽,大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在城区,公园广场建设力度空前,大街小巷焕然一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天蓝水清,城在林中,家居湖岸的宜居景象正在成为现实。在农村,一幢幢巴渝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黑化公路连接城乡。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水泥便道,户户有卫生厕所,家家有安全用水。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这十年,渝北首创城乡医保和民政救助无缝衔接,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关爱女孩行动常年开展,幸福母亲工程长抓不懈。20万人次的孕龄妇女接受了免费体检,妇女“两癌普查”全面深入,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这里是设在渝北区妇联的“148”妇女维权热线,它是渝北妇女

儿童维权的主渠道和最前沿。打电话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倾述,更多的是寻求帮助。

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10年来,区妇联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1500件次,结案率达98%。公安、检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联动执法,对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种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零家庭暴力社区”不断涌现,妇女接访维权代理网点铺开到了每一个乡村和社区。全区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种刑事案和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不断下降,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深入到了每一位妇女儿童的骨髓,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工作的良好格局在渝北已经有效形成。

今天的渝北,全社会关爱妇女儿童蔚然成风,妇女儿童也通过各种活动,在建设五个重庆构建和谐社会中创立新功。35万册《家和万事兴》女性读本印发全区,文明家庭、和谐家庭不断涌现;“三学三比”活动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建功立业”行动蓬勃兴起,“巾帼杯”、“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遍地开花;创新开展“三十杰”宣传评选,充分展示新时代渝北女性风采,树立渝北女性自强不息、创先争优的良好形象。

如今的渝北,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同在一片蓝天下,沐浴着全社会温暖的阳光,渝北妇女儿童事业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未来将更加灿烂辉煌。

第三篇:《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辽宁省海城市兴海中心小学郑海兰 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培养支持、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2.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尊敬、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4.理解生活中强者的真正含义,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能在生活中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残疾人的事迹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 教学流程:

1.观看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残疾人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师:在我国有6 000多万残疾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残疾人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愿望。]

2.体验活动。

师: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正常人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残疾人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他们的艰辛。

(学生选择体验对象,第一组:单手穿衣;第二组:盲人;第三组:用嘴写字。)

[设计意图: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增强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

3.畅谈感受。

师:通过体验活动,你们心里一定有很深的感触,快把你们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吧!

(生谈感受。)

师:我们都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他们和身体健康的人相比,在生活中的确会遇到许多困难,那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呢?大家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们身边有残疾人吗?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学生发言。)

师:我们党和政府也一直关心着残疾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教材中“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增强理解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4.强者论坛。

师: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仍然有着美好的追求。面对身体的残疾,他们没有悲观失望,而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课件讲述张海迪、桑兰、胡一舟等人的故事。)

师: 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呢?来给我们讲一讲。(学生讲述。)

[设计意图:体会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向残疾人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5.总结提升。

师:我们要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残疾人虽然是不幸的,但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个社会,有了你,有了我,有了我们这些朋友,他们又是幸运的,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一定会帮助那些残疾人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理解、支持、关爱残疾人,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第四篇:同在蓝天下 快乐共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教育目的:

我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县城的学生有90%来自周边农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家庭,由于受本县地理条件限制,农业发展缓慢,学生家庭经济来源有限,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尤为严重。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或由于缺乏正确的管教方法,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误入歧途。“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我县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近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研究问题。学校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并从中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下面是一则留守儿童教育成功案例。

罗某,女,12岁,我县一小六年级(5)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在课堂内从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外不爱和同学们玩耍,也不愿意和同学沟通交流。从小就胆小,我行我素独来独往,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一放学回家后,就钻进房子里,看书写作

业,也不出门玩耍。父亲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民,初中水平。母亲生下她后,因产后大出血医治无效去世,父亲靠外出打工拉扯着姊妹俩。由于她的父亲要打工维持生活,无法照顾两姐妹,只好让孩子的奶奶来照顾孩子。因此其父对孩子的关心甚少。再加上罗捧一出生就缺乏母爱,性格又内向,不愿和同学交流。因此,从开始上学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而她本人也由于想念母亲而很忧郁,很少露出笑脸。而她父亲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每次打工回来都对她横加指责,甚至进行行为上限制,导致她的性格更加孤僻。

经过调查,发现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也很配合老师工作。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她长期这样呢?经过班主任多次与其父沟通,了解了实情。原来,罗某自出生就失去母亲,看见别人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就特别羡慕,姐姐罗环经常对她说起妈妈在世的样子,因此,罗某从小就在脑海里描绘着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直至后来上了学,她对妈妈是越来越思念,尤其是在课堂上, 她的思想老走神,想象着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造成她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其次,他父亲又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关心照顾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举动。另外,孩子由于长期缺少母爱,短精神,造成心里很自卑,干什么事情都缺少精神支柱,也怕同学欺负她,因此从小起她就我行我素,很少与其他孩子接触,沉默寡言。就这样,孩子慢慢封闭了自己的思想,也不愿意多与其他孩子接触。自然而然出现了忧郁症,也就不合群了。这样的学生几乎在各个学校、各个班级都存在,如何教育他们,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具体做法: 首先,要注重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并向家长提出一些明确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做法和

要求。具体做法和要求是:生活上,多抽时间关心孩子,陪陪孩子,有时间带孩子走走亲戚。务工之余,陪孩子下棋、唱歌、看书、做智力游戏,开发智力,培养特长,并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多与同龄的孩子一起游戏玩耍、交流沟通,教育孩子学会怎么在大环境中生活、相处、玩耍;心理上,摒弃“专制”作风,树立民主平等的家风,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经常与孩子平等地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在接触社会生活影响中,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学习上,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小天地”,经常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作业,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辅导,帮助孩子买一些课外书籍,订阅一些健康有益的报刊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

其次,发挥学校和集体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做法有:一是班主任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共同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去教育管理学生。二是班主任深入细致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对其生活上优先照顾,学习上优先辅导,教育上优先关注。三是开展“手拉手”互助,结成“老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帮扶对子,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互帮互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四是班主任要注意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其点滴进步引导鼓励,鼓励树立信心,促使其不断进步。五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注重引导,以召开主题班会、榜样带动、实践活动等各种方式做好典型引路工作。六是建立定期家访制度,随时加强沟通,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家中掌握情况,跟据情况进行帮扶。

最后,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展示自我,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班主任教育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展示、挑战自我,树立自信。引导留守儿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和影响,逐步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养

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转化,如今的罗某,性格已经明显开朗,也愿意与同学们一起游戏玩耍,能主动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加,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讨论活动中去,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罗捧同学的成功转化,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成功范例 。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认真研究,寻找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方法和途径,逐步实现“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的教育目标。

第五篇:同在蓝天下 共享好资源

同在蓝天下

共享好资源

---------马安中学学习总结

郧西县马安中学是一所地处偏僻山区的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12个教学班,生源500左右,教职工不足30余人。这里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没有完备的教育资源,没有足够的校舍,没有风景优美的花园式操场„„, 但是,不管条件怎样艰苦,凭着时间加汗水的搏杀,竭尽全力、穷其才智的教学,他们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是什么原因是这里连续九年蝉联全县中考冠军,奇迹不断?教师的成就和学生的成长是否有迹可循,是否能够把握在教师和学生自己手中?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一路兼程,穿过郧西腹地马安川东部,翻山越岭穿过隧道,终于得见传奇学校马安中学。

半个月的身临其境,对于马安中学的管理体制,体会深切。

一、有自己的理念

马安中学的管理理念就是,面向全体,让学生自主、合作、快乐的参与学习,让教师快乐地工作,争创名校。

二、领导率先垂范

马安中学的领导班子,个个身先士卒,校长课时工作量不少于平均工作量,副校长及主任、书记基本兼职班主任且跨年级担任两个班的主课。在马安中学,不会有工作上拈轻怕重的说法,不会有工作叫苦的时候,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示范,榜样的力量对于学生无穷,对于工作者莫不如此。

三、科学民主 魏书生先生说:“‘科学民主’四字治党,治班、治校也应如此。”要想把学校管理好,领导者,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全体教职工才是学校的主人,让人人都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定期的行政会、工会、教研会、生活会等等,有条不紊的定期开展,集思广益,查漏补缺,是学校工作不断稳固发展。

四、人性化,讲感情

睿智的领导,首先能短期内把年轻的新老师塑造成新兵:优先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让他们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甚至工会组织按时给他们过上一个个难忘的生日;业务上为他们精心的进行岗前培训,业余时间,组织多项活动,让他们和老教师有机会打成一片,相互融洽、体悟,给他们选定“师傅”,如此等等,大山中的流水兵,成了永远的“群英荟萃”。

其次,相信教师,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成功。校委会这一班子,会争取把教学的舞台做得更大些,舞跳得好的教师往前站,带着后面的教师一起跳,这样才是一场完美的集体舞。特别是青年教师,把他们看做亟待挖掘的财富,让他们轮流进行课堂展示,坚持为他们集体评课,让他们说课,给他们打分,直到搭建满意为止;他们激情高、知识新、反应快、思维活,我们要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犯错,培训他们,引导他们,使其快速成长。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我们首先让他们跟岗学习一段时间,再与有经验、能力强的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同奖罚,共荣辱,一次轮回就直接代毕业班。资教教师业务上不断有突破。而老教师,他们身上的那种务实肯干,认真、不怕吃苦的精神,一直在学校竖起着一面旗帜。他们有的年过半百还在竭尽所能,为学校发光发热。这样老中青搭配,一心为公的教师队伍,才是完美的教师队伍,才是连续冠军目标的坚实后盾。

关心每一位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之所急。教师家庭有难处,学校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最直接的扶助。许多教师都以校为家,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应该有莫大的关系。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辉煌的教学成果吸引我们热切探讨马安中学的课改之路

目前,马安中学形成了成熟的“1.3.9”班级动态管理模式和“教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他们“感”、“学”、“用”、“推”、“总”的过程。

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在编排座位时,小组实行分块式,同时还注意座位之间的间隔,以便交流;磁性小黑板悬挂在教室的四面八方,每个小组都有展示的地方,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展示的成果看起来一目了然,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这些软性的情感激励和硬性的要求中,课改得以稳步向前迈进。

其次,课改的推进更需要切实可行的班级建设模式。把重点放在了小组建设上。

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营造一个平等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为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全班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然后按好中差搭配,把全班划分成三个小班,每班推选一名班长,并由个小班选举产生一套班委会,再把把各班学生按成绩好、中、差进行平均分组,一般按4至6人分成一组,每小班3组,全班共分成9 个小组。让优生去带动差生,唤起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成绩提高。同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两周轮换一次座位,让教室的每个角落人人都有坐的机会,改变学生的视角,减少近视发生。实践证明,实行小组座位循环制,改变了原有的优生坐正位、前位,差生包偏位、后位的不平等座位方式,学习差的学生被带动,上课听讲、思考也格外认真了;学习好的学生看到成绩差的学生都那么认真,自己就更加认真了。这种平等地座位循环既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又化解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再次,课改的推进需要以教学案为载体,实现师生的“双赢”。

教学案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学校推广使用的教学案从生成、使用到落实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教学案一定是各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要有较高的价值、很强的实用性,既反映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体现学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具体做法是教导处在每个学年初对每个年级每科指定一名备课组长,每节内容先由一名教师主备,然后由本组其他老师审核,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后形成统一的教学案,这就是落实“五步式”备课模式。教学案一律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以便保存,同时也为后来的老师修改使用提供方便。教学案上不仅有教学目标,而且还有详细的小组学习过程。上新课时,提前把《教学案》分发给学生,学生按预习要求自学或讨论。上课时先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老师从中发现问题,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点拨引导。这个过程以讨论、对话为主突现以学生为主体,反馈阶段以迁移练习为主。课后,科任教师收回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案,清查他们的完成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在设计教学案时,每位备课教师必须按照学校对课堂时间段的划分与规定去组织。即一堂课学生首先预习自学10分钟左右,教师启发诱导精讲15分钟左右,小组合作交流10分钟左右,最后师生就疑问和新发现的知识观点进行探究,解答。对于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试卷评讲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合作交流解决,教师有时不讲,或者只讲几分钟。但成效依然显著。

结束语:

几千平方的校园面积,几百人的学校,放眼望去,质朴简约的风格跃入视野。然而,环校园内部一周,终体悟出园内寸土必有其值,建筑设施小而全、简而精,尤其是墙面立体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宣传指导影响,崇尚科学、健康、阳光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名校、本乡本土的自然风光的宣传栏错落有致,有效地使学生生活运动于浓厚的文化气息天地,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促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激发理想,弘扬斗志。

走进课堂,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团结、协作,在愉快中发展,在竞争中进步。一环套一环的教学程序对学生精耕细作,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台上十分钟,台下多少功?教师远离了职业倦怠,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大课间,堪与课堂媲美。紧张、有序、严肃、文明、律己,没有发现可能的垃圾,学生锻炼时整齐有力的步伐、高昂洪亮的口号响彻校园,每个角落似乎都涌动着青春的气息,无论是在课堂或是偶遇,身着整齐校服的学生都会躬身向熟悉的、陌生的老师行礼,让教师的价值在这里得到最高尚的肯定,从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当然转化为每位教师奋斗的动力源泉。

大山下的这一方热土,有一方敬业、乐业、守业的教育辛勤耕耘者,一方小小的天地,撑起了一方明丽的天空。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有幸分享着一甘美的资源。

新开一中

帅红斌

上一篇:团支部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亭子的角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