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介绍

2023-03-27

第一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介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食品科学:借用Food Science (Norman)的定义,食品科学可以定义为应用基础科学及工程知识来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质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

食品科学关键于跨学科,包括: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和食品技术。

食品科学关心的是: 食物、营养卫生、分析检验、机械设备、包装、贮运、物流、乡镇企业、烹饪研究、高新技术、粮油、肉类、禽蛋、乳品、水产加工、食品添加剂等。

食品科学专业排名:

2 江南大A+ 学 南昌大A+ 学

中国农A+ 业大学

南京农A+ 业大学

吉林大A 学

华南理A 工大学 7 8 华南农A 业大学 沈阳农A 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A 大学 天津科A 技大学 浙江大A 学 哈尔滨商业大A

学 13 14 浙江工A 商大学 东北农A 业大学 中国海A 洋大学 江苏大A 学 华中农A 大3 9 15 4 5 10 11 16 17 6 1

2B+ 等 ( 25 个 ) :吉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宁波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B 等 ( 2个 ) :山东轻工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集美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新疆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中国各大学食品科学的专业特色:

1、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江南大学

【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

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3、南昌大学

【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其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大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是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

本学科在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近5年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奖,发明专利7项。

【毕业生去向】本科生就业率达92%,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8%。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

4、吉林大学

【专业特色】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以及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均设有食品专业。于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作为全国16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之一,也是吉林大学第一个参加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吉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查,考查组专家一致同意该专业通过认证。这标志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接轨,专业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陈德文教授,现任校长为展涛教授,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5、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第一学年末,部分优秀学生可跨学院重新选择专业。

此外,大多数学生可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第7学期,一定比例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硕、博研究生。

目前,学院主持“863”计划项目3项、参与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

6、东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营养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7、西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西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

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10省区市)惟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4个本、专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8、华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吸收工科院校食品学科之所长,加强工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既具有多学科交叉并重,又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生产、试验、研究及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食品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9、杭州商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每年选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对方深造。

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食品贸易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饭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营销企业、食品教学和科研单位等。

10、上海水产大学

【专业特色】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前身为吴淞水产学校水产制造科,创建于1912年。

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制药、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现有3个学科(系)、3个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心和1个研究所。

【毕业生去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80.33%以上。

11、沈阳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被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前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科研单位、食品贸易部门、食品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12、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食品工程、烟草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方向,在河南省开办时间最早。

学院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0多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

【毕业去向】在31个食品行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品质控制、科研等工作。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

第二篇: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介绍

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介绍,行业概况和就业分析

[size=4][color=red]从有关网站转载了下面这个有关食品专业的详细介绍,其中的内容有涉及了当前的行业状况,高校教学状况,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方面的信息.已经是相当详细的了.现在把它贴出来,让大家再来重新认识一下专业状况,再一次定位自己.我想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工作都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

[/color][/size]专业概述:

本专业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培养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食品科学类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大致有两个方向: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 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 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要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技术原理。

5、实践教学

包括工艺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主要专业实验:原料预处理。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或农学学士。

8、相关专业

生物工程。

9、原专业名

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蜂学(部分)、食品卫生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二、专业综合介绍

或许正如一些人戏称的那样,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能让人在生理和精神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专业。

“民以食为天”,本专业研究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吃饭问题,其作用不可低估。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她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各门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同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紧密相关,她的发展方向是新包装手段和装备改善食品包装技术,提高食品保藏性能和货架寿命;完善蒸煮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研究合理的节能装置以降低冷冻食品的成本;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最优化、自动化及计算机的应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虽然是年轻的技术学科,但她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科学的食品。比如,科学家正在试图把鱼的基因和西红柿的基因结合,培养一种更富营养的新品种。这的确是一个特别新兴的领域,虽然关于基因食品的利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也有待科学的定量分析,但我们相信这个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使食品工程生产出花样繁多的新新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美化我们的生活。

目前有许多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比如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本专业学生要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发展动态。毕业生适宜到有关食品研究机关、设计部门、检验单位、食品工厂、企业从事设计、研究、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当然,如果不想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也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虽然可能清苦一点,但是会有很丰富的精神生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401。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专业属我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食品专业更是如虎添翼,使人类解决当前的食品危机成为可能。

其实,说起食品加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江南青莲岗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就已形成。但就其教育而言,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坎坷旅程方初具规模。

最早的古代书院设置的都是“六艺”之学——礼、乐、射、御、书、数,作坊式的食品生产根本难登大雅之堂。发展至后来,“六艺”演变为“天、算、农、医”四大教育方向,虽说有些教“农艺”的技校开设了桑学、蚕学等面向生产的科目,但关于食品的制作加工技艺仍以“传男不传女”的“祖传秘方”或“学徒”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缺少正规的学校教育。上千年来,食品教育只是作为农业教育的点缀若隐若现。地漂浮在历史的长河中。直至1927年,在蔡元培等教育先驱的提议下,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将一些农业技校纷纷并入大学改为农学院,有的农学院初设与食品相关的农产制造科,这才使食品科学在高等教育中崭露头角。而食品科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出现于大学中,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始于20世纪后半叶。随着食品生产技术发展,产生了对高级技术员、工艺工程师等人才的需求,培养技术类人才的职业教育水平才逐步达到大学本科知识研究生层次。

我国是借鉴苏联的经验,在1952年的第一次院系调整中,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江南大学等校的食品、农业化学等系合并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即现在的无锡轻工业大学)。这便是我国最早招收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高校。随后,1958年又进行了一次专业调整,此次新成立的天津科技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也相继开始招收食品科学方面的本科生,其中郑州轻院于1981年第一个开始双班招生。

现如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是举足轻重。它正在各类综合大学、农业院校、轻工院校及商学院中

上演着不同的角色。国家教委最新实施的专业调整使这一专业的口径加宽,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拓宽后的专业培养方向包括食品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卫生与检疫、农产品及水产品的贮运与加工、冷冻冷藏工程及蜂学等等。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中国农大、天津轻院、郑州轻院、无锡轻工大、大连轻院、华南理工、浙江大学、华中农大、华南农大、上海水产大学、天津商院、黑龙江商院等在食品专业方面都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等单位也设立了授予硕士学位培养点。华南理工大学和无锡轻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据1993年底统计,我国1075所高等院校中设有食品专业的有83所,其中招收四年制本科生60所(现今已达76所),其余招收三年制或二年制的专科生。目前,在校人数达1.7万人。

在众多院校中,无锡轻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尤为成熟,在发酵食品及粮油方面都极具特色:原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粮油食品工业高等学院;同处一地的郑州轻工院则被同行誉为培养烟草专业人才的“黄埔”。华南理工在制糖工程方面独占鳌头。此外,西南农业大学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为全国重点学科,而云南农业大学在蜂学方面独树一帜,建有专门的“蜂学研究所”。因此,偏爱于食品专业某一方面的同学可按自己的“口味”选择合适的学校。

目睹食品专业的成长与壮大,我们不应忘记为此做出最大的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术带头人。正是他们将科学的火种一代代延传下去,为我国食品行业不断输送着大量“新鲜血液”,像致力于“食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及其工程化技术”研究的前无锡轻院校长丁智霖教授,在“食品亲水胶体和食品多糖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许时婴教授等等。纵观我国食品专业的发展,“教”与“学”的成果都是喜人的。但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仍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远远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品工业专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3—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食品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同时,全国各地食品人才不平衡,许多县级小厂甚至没有专门的食品技术人员。上述种种都与在全国各工业部门总产值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第一大工业的地位极不相称。而放眼海外,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专门人才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可达20%以上。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食品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NIT)、威史康逊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均设有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系。因此,我国大力发展高等食品专业教育,培养该行业科技人才已是形势所迫、不容忽视。

再看全球,食品工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以2.18万亿美元的营业额雄居世界工业霸主地位,超过了汽车、航空、信息等行业。在我国,200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已在1994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加入WTO对食品工业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预计未来20年里,世界人口每年将增加7300万,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于这一古老而又充满希望的庞大队伍,“糊众口该糊己口”,相信不失为明智之选。

四、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五、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长与健康的第一需要。由于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成败,在全球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没有哪一个政府能轻视食品工业的发展。正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与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并称为国民三大支柱产业,在我国,食品科学被科技部定为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它的下面,以前曾设有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农产品贮运与加工等多个具体专业,但教育部颁发的最新专业目录中,已将这些专业统一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样使得食品工程的专业领域大大拓宽,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培养更多宽口径、复合型的现代科技人才,更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正在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食品工业在国

内外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技术竞争与人才竞争上。食品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在我国,设置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或相近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少,但大多数集中在轻工类院校、原国内贸易所属院校和农业院校中。在这些高校中,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国农业大学、无锡轻工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院校均有一定实力和特色。此外,天津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天津商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等在食品学科方面也都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表明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这些高校毕业生分配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食品科学类毕业生除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去向大致如下: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但是最近几年受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及食品工业普遍效益不佳的影响,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陡然增大。根据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直属高校99届毕业生就业率显示,食品专业最大的载体高校——轻工、农业院校整体就业率均不高。无锡轻工业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就业率均不足70%,列45所部属高校的最后二位。著名高校尚且如此,其他院校的情况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同一院校内部,食品专业相对于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专业而言,也是非常冷清。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热门专业的不少优秀生在大三时已经接到高科技公司的聘用通知,试用期月薪普遍在3000元左右;相比之下,食品行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待遇较低,让众多充满激情与幻想的青年人感到失望。反映到升学与就业上来,食品科学专业招不到高分考生,生源质量不高的状况一直未能改变;在校生改修其他专业或跨专业考取研究生以远离食品工业,又使不少食品单位难以觅到合适的人才以改善自身条件。由于生源不佳及就业形势严峻,不少轻工、食品类院校纷纷更名,随潮流开设了很多热门专业。这种不利于食品工业发展的恶性循环至今没有改善的迹象。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食品专业的大学生坦言:“说实话,舍弃学习了好几年的专业我也很舍不得。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你看吧,一边是信息产业的红红火火,一边是食品单位不断的减员增效,破产兼并。你说我该去哪?”

就目前而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冷门专业,在招生、就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能否因此而认为食品专业已经没入夕阳,不值得重视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首先,正如前文所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反映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百分比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城市为44.5%,农村为53.4%,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上40—50%的平均水平。它表明传统的食品制造与食品简单加工在食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那些学有专长,又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其次,现在食品行业所出现的生产不景气,下岗人员较多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所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带来就业的高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依靠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承包统配,实行高就业低工资的政策。食品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生产短缺消费产品的企业吸纳了大量人员。各地重复建设过多,生产效率低下。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就业已走向市场,毕业生就业的选择自由度增大,人才流动呈活络畅通的状态,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对食品工业的要求,加快国有食品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众多中小型企业积极试验和推广产权重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国有食品企业的运行质量和运转效率,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积极组建若干跨地区行业的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推广现代企业制度,

以科技为动力,开展食品精、深加工,增强知识经济,大力开发智力型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加快知识更新步伐”。

可以想象,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各项政策的落实,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会有所改善。

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为食品工业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也在进行大改革。今后的食品工业,将会摒弃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向着食品工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毕业后从事一切与食品生产、检测、开发有关的工作:

食品化验员——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

食品生产主管——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

食品研发人员——应用现代营养学知识,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效食品;

进出口海关的食品质量检验人员。

第三篇: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导师介绍

材料工程系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我校"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拥有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队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正教授50名(博士生导师48名),副教授41名,并有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拥有包括三维原子探针在内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已建立或正在建立从材料制备、加工、结构分析到物性测试等较完整的材料研究与开发基地。该学科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6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此外还有大量课题来自上海市政府及工矿企业,特别与上海钢铁工业和汽车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联合,促进了新材料应用开发,为地方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导教师: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丁伟中、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李麟、邵光杰、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陈业新、邓维、董远达、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沈嘉年、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赵世金、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蒋雪茵、施鹰、史伟明、王林军、夏义本、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邓康、洪新、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钟云波、高玉来、李喜等正副教授93名。

研究方向:

(1)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主要从事现代信息材料包括微电子材料、通信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等物理与化学的研究。重点开展铁电、压电薄膜与陶瓷、多铁性材料及其传感器技术、激光透明陶瓷、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2)080502 材料学一:侧重于研究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材料、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和信息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微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中的应用;金属功能材料的新型制备技术、复合界面、显微织构的研究。

(3)080502材料学二 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材料的形成和亚稳相变;核反应堆等特殊环境下金属材料结构和性能间关系;金属及合金中氢的行为;碳/碳复合材料及特种纤维材料;先进材料结构变化的新现象、制备材料的新工艺及开辟材料在信息、能源、结构、环保、腐蚀等与防护领域中的新应用。

(4)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一 主要研究汽车用金属材料、模具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并以金属材料的强韧化、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等为主要方向。

(5)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二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

招生人数:90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840物理化学(二)或841普通物理(二)或842材料科学基础

5. 固体物理或量子力学或无机化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或物理化学或固态相变或金属材料学(复试科目)

注:

1.可以跨学科报考本专业:欢迎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高分子、金属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等专业考生报考。

2.复试科目不得与初始科目相同。

3.联系方式:郭昀:021-56335357(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一);李谋成:021-56334167(材料学二);闵永安:021-56334194(材料加工工程一);钟云波:021-56336048(材料加工工程二)

教授名录-张捷宇 教授名录-洪新 尤静林 教授名录-丁伟中 教授名录-李重河

教授名录-邓康

教授名录-翟启杰 联系方式:电话:56331218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e-mail: qjzhai@shu.edu.cn

教授名录-鲁雄刚 联系方式:上海市延长路149号 上海大学275号信箱 邮 编:20007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电 话: +86 21 56335768 传 真: +86 21 56335768 E-mail: luxg@shu.edu.cn luxg@staff.shu.edu.cn

教授名录-操光辉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邮编:200072 Tel: 86-21-5633 7244, 86-13817174961 Fax: 86-21-5633 2939 E-mail: ghcao@shu.edu.cn

教授名录-钟庆东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275信箱,邮编200072。 联系电话(传真):021-56338244 E-mail: qdzhong@shu.edu.cn, qdzhong@hotmail.com, qdzhong69@sina.com.cn.

教授名录-钟云波

上海大学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275信箱,邮编200072。 联系电话:+86-21-56336048 传 真:+86-21-56335409 E-mail: yunboz@staff.shu.edu.cn, yunboz@mail.shu.edu.cn

朱丽慧 吴晓春 卫品官 侯旭 黄奇 史文 华勤 张捷宇 张玉文 郭海亮 闵永安 谈定生 宋长江 王欢 李莉娟 汪学广 邹秀晶 屠挺生 尤静林 洪新 陈蕾 蔡国华 席慧霞 韦习成 任维丽 李仁兴 高玉来 李谦 王保军 罗娟娟 王武荣 吴成章 蒋留全 姚德伟 王惠娟 沈国兴 邓康 王兴庆 陈月娣 符仁钰 周国治 丁伟中 施红娟 任忠鸣 金曼 周路海 操光辉 董卫麟 耿淑华 李秋菊 李慧改 王媛媛 张梅 陈卓 郑红星 郭艳玲 邵光杰 何丹明 郑少波 郭曙强 钟云波 徐向红 陈萌 杨弋涛 李喜 汪宏斌 吴永全 雷作胜 李麟 何燕霖 李重河 张恒华 钟庆东 李雪勇 冷海燕 王春燕 鲁晓刚 程红伟 余建波 李霞

材料工程系

丁伟中 博士,教授、博导

专业特长: 冶金热力学

研究方向:钢液精炼与熔融还原、强物理场下的冶金反应

任教课程:“冶金过程热力学”

研究成果: 锰系合金的热力学平衡、硅系合金精炼、竖炉型反应器熔融还原方法生产不锈钢母液

联系电话: 56333501(办公室:日新楼415) E-mail:wzhding@shu.edu.cn

符仁钰 副教授,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金属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研究与应用;汽车工业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汽车用悬架弹簧钢 任教课程: 热处理工艺学、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本科生)、金属材料组织控制(硕士生)

研究成果: 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上海市产学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Intel 优秀教师奖

联系电话: 56338014(办公室:金属楼406) E-mail:fury@staff.shu.edu.cn

高玉来 博士,副研究员

专业特长:冶金、材料、铸造。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软磁材料、金属凝固。

任教课程:《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结晶及组织控制》、《金属凝固》。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Robert Bosch Foundation 1项,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项、上海市AM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1项等项目。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次。

联系电话:56332144(办公室:日新楼402) E-mail:gaoyulai@163.com

郭曙强 副教授

专业特长: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冶金新技术开发

研究方向: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任教课程:高温冶金原理、冶金工程概论、钢铁冶金学、精炼技术,冶金过程优化

研究成果:主持科研项目

4、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

联系电话:56336048(办公室:日新楼707) e-mail:sqguo@mail.shu.edu.cn

何燕霖 博士,副教授 专业特长: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

研究方向:高性能铁基材料的计算机合金设计

任教课程:辅导过本科生《固态相变》和研究生《材料热力学》

研究成果:参与完成科研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进入SCI、EI检索系统6篇。获2005年度国际相图委员会工业奖(第三作者)。

联系电话:56331472(办公室:金属楼410) e-mail:yanlinhe@mail.shu.edu.cn

洪 新 研究员,博导,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冶金工程

研究方向:冶金过程模型与仿真、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任教课程:冶金过程模拟、冶金设备等。

在研课题:主持科研项目3项、参加项目2项。

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与验收项目6项、1997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3项。

联系电话:56331176(办公室:日新楼417) E-mail:xhong@mail.shu.edu.cn

雷作胜 博士、副研究员 专业特长:冶金工程,电磁材料制备

研究方向:连铸、电磁连铸、凝固

任教课程:传输原理(本科),电磁冶金学(工程硕士)

研究成果:主持科研项目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8篇。

联系电话:56335470(办公室:日新楼709) e-mail:lei_zsh@staff.shu.edu.cn

李谦 博士,副研究员

专业特长:研究纳米复合材料,有色金属功能材料,微波化学,金属基催化剂等。

任教课程:冶金动力学

研究成果:教育部2006 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贵州省“十一五”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人才计划“启明星”、上海市纳米专项及企业委托课题多项;并参加“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课题。申报发明专利10 项(已授权3 项),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 篇,SCI 收录39 篇,EI 收录40 篇。 联系电话:56338065(办公室:日新楼212)e-mail:shuliqian@shu.edu.cn

鲁雄刚 博士,研究员,博导, 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中国金属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分子研究学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从事高温冶金电化学及冶金新工艺研究。

开展的工作:渣金反应的电化学机理;金属液无污染脱氧的新工艺;金属氧化物直接制备金属新技 术。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

3、863专项、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项目近20项。

研究成果:已出版专著一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十五项,发表论文近百篇。

联系电话:56335768(办公室:日新楼413) E-mail:luxg@shu.edu.cn

任维丽 博士、副研究员

专业特长:钢铁冶金,材料学

研究方向:材料电磁制备,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热电材 料

任教课程:新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金属凝固原理

研究成果:主持科研项目5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8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进入SCI检索系统二十篇。

联系电话:56335470(办公室:日新楼709) e-mail:wlren@staff.shu.edu.cn

任忠鸣 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博导

专业特长:冶金、材料科学与加工工程

研究方向:凝固,电磁场应用,材料电磁加工

任教课程:凝固理论与连铸技术

科学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开展了超导强磁场下凝固制备新材料、电磁连铸、电磁净化金属液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专利10余项。

联系电话和传真:56331102(办公室:日新楼705)

e-mail: zmren@mail.shu.edu.cn,zmren@staff.shu.edu.cn

邵光杰 材料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金属材料及强韧化

研究方向:新型铝合金材料研究、汽车用特殊钢研究、

汽车用金属材料强韧化研究

任教课程:“金属材料学”等

研究成果:汽车拉索高强度钢丝研制、低碳双相钢钢丝研究等

联系电话:56331178(办公室:金属楼208)

传真:56333080 E-mail:gjshao@staff.shu.edu.cn 施 雯 博士、教授

专业特长:材料科学与加工工程

研究方向:生物材料与模具材料、材料摩擦学、表面改性

任教课程:传热学、专业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双语)

研究成果:主持科研项目

3、参与完成科研项目8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进入EI检索系统五篇。

联系电话:56334194(办公室:日新楼511A) e-mail:wenshi28@staff.shu.edu.cn

史 文 博士、副教授

专业特长: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相变诱发塑性钢板

任教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研究成果: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10余篇、主编教材一本

联系电话:56332127(办公室:日新楼515) e-mail:awenshi@online.shu.cn

杨弋涛 博士,教授

专业特长:材料加工工学、铸造

学历: 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加工工学博士(1997年) 研究方向:半固态成形、数值模拟、铸造材料等 开设课程: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现代铸铁等

主要成果:用中、日、英文发表60余篇刊物论文和30余篇会议学术论文(其中国外会议23篇),三大索引收录50余篇次,单独完成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作编写出版本科教材1部,获日本铸造工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小林奖(第一作者)以及多项教学奖。先后主持过11个国内外科研项目,申报及其获得10项专利。国内外学术兼职有中国铸造学会理事、日本铸造工学会外国会员、中国铸造学会压铸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铸铁及熔炼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代铸铁》杂志编委、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理事等。详情可浏览个人主页:http://202.121.199.249/ytyang/。

联系电话:56334465(办公室:日新楼513) E-mail:yyt@staff.shu.edu.cn

尤静林 博士,研究员

专业特长:冶金工程、应用化学和结构化学

研究方向:材料微结构、熔体物理化学和高温拉曼光谱

任教课程:熔体物化、冶金熔体热力学模型和光谱分析

研究成果: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其它基金项目。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SCI检索系统收录近四十篇。

联系电话:56331482(办公室:日新楼303) E-mail: jlyou@staff.shu.edu.cnjlyou@163.com

汪宏斌 博士,副研究员,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纳米化;模具钢及其热处理、表面处理;生物陶瓷材料

任教课程:金属材料物理性能

研究成果:主持科研项目1项, 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十多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进入SCI 检索系统五篇。

联系电话:56334465(办公室:日新楼513) e-mail:whb@staff.shu.edu.cn

韦习成 研究员,博导, 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摩擦学、材料学

研究方向: 摩擦学性能优化及其表面处理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塑性变形机理研究;无铅焊料及其焊点可靠性。任教课程: 焊接工艺基础、材料保护技术及工程设计。

研究成果: 近3年来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重点、基础项目6项。现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的分项负责人,参与1项Henkel上海项目。获得1项原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机械科学研究员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6项。

联系电话及传真:56331377(办公室:金属楼412) e-mail:wxc1028@staff.shu.edu.cn

吴晓春 材料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导,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工模具钢的研究与应用、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研究: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与分析:内耗、电阻

任教课程: 现代表面工程技术、新型模具材料金属物理性能、失效分析

研究成果: 本人近年来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部级基金一项;承担完成省部级基金一项、上海汽车基金一项;现承担的项目有:瑞典Uddeholm研究发展基金项目,中瑞国际合作项目,上海五钢项目,美国GM项目等五项科研项目;完成相关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率先研制出易切削非润质塑料模具钢,首次采用音频内耗揭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特性、大型进口模具的表面处理研究与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联系电话:56331461(办公室:日新楼511B)e-mail:xcwu@staff.shu.edu.cn

吴永全 博士,副研究员 专业特长:钢铁冶金、计算物理、散射光谱

研究方向:冶金熔体物理、界面动力学、布里渊散射

任教课程:冶金热力学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宝钢集团横向课题4项;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次。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

联系电话:56332144(办公室:日新楼301) e-mail: yqwu@staff.shu.edu.cn oryqwu@shu.edu.cn

翟启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钢铁冶金、铸造

研究方向:金属凝固、连铸新技术、铸造合金及材料

任 职:校长助理、学科办主任

学术任职:先进凝固技术中心主任、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和《钢铁》、《钢铁研究学报》、《China Foundry》等10种学术期刊编委会副主任或编委。

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国家97

3、86

3、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企业协作项目50余项,提出了磁致振荡等10项金属凝固组织细化新技术,开发出离心铸造双金属复合辊圈等9项新产品,申报及获得发明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部委和地方科技进步奖5项,有11项技术成果投入应用,培养了9名博士、26名硕士。

联系电话:56331218(办公室:日新楼411) e-mail:qjzhai@shu.edu.cn

张恒华 博士,教授,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金属材料

研究方向: 铝合金材料强韧化(半固态成形)、汽车材料情报研究、汽车用金属材料强韧化(齿轮钢、 钢板)

任教课程:金属力学性能

研究成果: 发表齿轮钢强韧化、化学镀、激光表面改性、穆斯堡尔效应等,铝合金半固态成形论文近60篇,主持和参与完成项目十多项。

联系电话:56331911(办公室:金属楼410) e-mail:hhzhang@mail.shu.edu.cn张捷宇 博士、教授,博导

特长:冶金物理化学

方向:工业过程计算机模拟及优化、相图与相图热力学、 冶金新工艺新流程研究

课程:“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动力学”等

成果:热风炉优化设计、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优化设计等

联系电话及传真:56337920(办公室:日新楼711) E-mail:zjy6162@staff.shu.edu.cn

郑少波 博士,高级工程师

专业特长:冶金工程 研究方向:熔融还原、纯净钢冶炼及冶金过程模拟

任教课程:冶金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完成了 宝钢集团5项科研项目,参与完成科研项目3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联系电话:56331482(办公室:日新楼303) e-mail:sbzheng@staff.shu.edu.cn 钟云波 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导,中共党员

专业特长:冶金工程、材料电磁加工

研究方向:金属熔体净化、强磁场下材料制备

任教课程:金属凝固原理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跟踪、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等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6项;

3、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被SCI、EI收录17篇次。

联系电话:56336048(办公室:日新楼707)e-mail: yunboz@staff.shu.edu.cn/yunboz@263.net

朱丽慧 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博士,教授

专业特长: 材料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的制备、组织与性能研究 新型耐热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任教课程: 材料表征技术

研究成果:在国际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已被EI收录10篇。主持科研项目3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5项 联系电话: 56331462(办公室:金属楼412) e-mail:lhzhu@mail.shu.edu.cn

第四篇:蚌埠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专业介绍[小编推荐]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科研、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技术原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等。

生物工程(本科)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分子生物学、生物工艺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

第五篇: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1. 培养目标和理念

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具有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较为深入的高分子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既能从事科学研究,又能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与高分子学科相关的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等化学学科、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较全面地掌握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等专业理论及实验技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选修、辅修等方式向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等交叉领域拓宽知识面。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十分重视本科生课程体系建设,并且始终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题,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注重协调发展。另外,高分子科学系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立足于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和才能的综合性人才。

2. 专业设置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设置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

3.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

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利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5.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3. 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文理科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60学分,任意选修8学分。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工艺、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程序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4. 能力训练

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FUROP)(如莙政学者、望道学者、曦源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研究和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上述科研能力训练计划与创新试验行动为本科生提供了体验学术研究的平台以及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通过这些科研训练和创新实验也大大锻炼和提升了本科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科研兴趣。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实验来学习实验的基本设计思想、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技能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在完成化学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我系还对学生进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工艺等实验课程训练,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做到厚基础,重技能,强素质。

高分子科学系对生产实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支持,不仅每年提供了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而且还配备了多名正副教授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实

习形式上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查资料、写报告、参加项目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对金山石化,高桥石化及上海塑料厂的参观,使同学对当今高分子工业和未来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

5. 出国交流

我系每年会公派5-6名优秀本科生出国进行学习与国际交流,为期一般为3个月至两年。近5年已有近30余名本科生获得了出国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6. 毕业论文

我系毕业论文实行课题和导师双向选择。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有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或已经获得直升研究生资格,很多学生已经基本确定研究课题,很快能够进入课题研究。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后,要经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答辩三个环节,毕业设计一般历时大约4个月,导师负责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管理。毕业论文环节的加强管理对学生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7. 本科生教育管理

教育部对于本专业教学内容都提出了基本要求,高分子科学系对基础课程和实验课程的以高标准要求,除了涵盖所有的基本内容外,充分发挥本系的特色教学内容。如“现代高分子科学专题”采用多名教师授课的方式,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中科院院士、青年骨干教授、国外知名教授等组成的强大教师队伍授课。

8. 毕业去向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本科教学始终把为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跨国、合资、独资公司培养一流的高分子科研和管理人才作为最主要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在社会中有较好的口碑,加上上海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达,就业形势好。我系本科生五年的平均一次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推免攻读国内外研究生、各类公司、企业单位(包括德勤、巴斯夫、GE、拜耳、杜邦、陶氏、上汽、宝钢国际、中芯国际、上海烟草等著名企业)、高校、政府机关等。

上一篇:学期班级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乡农经员个人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