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动员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网络政治动员成为政治动员的重要渠道。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政治动员的途径和作用都发生新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博客、虚拟社区等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WEB2.0时代下政治动员所产生的实效。同时,还看到随着网络政治动员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政治动员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政治动员研究论文 篇1:

浅析网络政治动员

摘要:网络政治动员对国家政治安全具有双重影响,因此,我们要畅通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发挥网络政治动员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网络政治动员 特征 政治作用 监控管理

key words: The network political mobilization characteristic politics function monitoring manages

作者简介:方刘松,1979-05-26,国防经济专业,在读硕士

网络政治动员就是政治动员主体利用网络在虚拟空间有目的地传播具有政治鼓动性的信息,诱发意见倾向,号召和鼓动人们在现实社会进行政治行动的政治动员。网络政治动员越来越广泛,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政治动员的主要特征

(一)动员手段具有先进性和快捷性。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政治传播出现了彻底的变革,个人可以即时发表新闻式的评论和深介入政治事件,“博客”的兴起更使政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强化了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此外,手机也是人们上网的一个重要方式, 手机媒体是互联网媒体的延伸,成为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政治动员行为提供了最为先进快捷的技术实现平台,可以在瞬间影响国内外成千上万网民的政治行为取向。

(二)动员主体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互联网的低成本、高效率和普及性,从技术手段上打破了国家对大众传媒的高度垄断,普通人有了向全世界传播思想的技术手段和发起政治动员的能力。现实社会中个人的身份是严格与生命存在一一对应的,这种认证方式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区别性和唯一性。网络为政治动员发起者提供了自由隐蔽身份的选择和可能,从现实来看,很多网络政治动员发起者的身份都是隐蔽的。

(三)网络监管具有不确定性。网民通过MSN、QQ、E-mail等通讯软件进行的“点对点”传播方式,基本是私密的环境内进行,传者与受者都处于相对隐的位置,处于监管的盲区,这就对网络监管提出新的课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网络社会所代表的是个全球化的虚拟超国家信息权力结构和实体。网络政治动员的最初发起者可以隐蔽真实性,加之网络传播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播的跨国性,所以对网络政治动员过程的控制非常困难。

二、网络政治动员的政治作用

(一)有助于实现最广泛的世界范围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社会政治过程,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在现代社会,政治参与不仅仅是公民表达各自政治态度的需要,而且也是政治体系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支持条件,网络社会政治动员则是网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并且可以很容易实现跨越国界、超时空的政治参与。在拥有必要的虚拟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利用网络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成为同一虚拟社区的成员,这是无论哪个现实社会都不可能具有的功能。

(二)有效凝聚网民政治意愿,影响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网络政治动员充分展现了混沌学所言的“蝴蝶效应”,当某种有影响的政治事件出现以后,在网络上各个电子公告栏、新闻组以及邮递列表等地方会迅速作出反应,并以“多对多”的交流形式在电子空间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形成有组织的集体行动。这种政治动员即使是在对媒体和舆论予以高度控制的国家和地区,也会由于互联网的存在而迅速地得到传播,从而干预到政治决策或者政治发展进程。

(三)对国家政治稳定状态具有双重作用。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政治动员可以持续支持国家的政治稳定状态,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掌握优势网络政治话语权。另一方面,来自民间的网络政治动员经常会形成国家政治稳定的解构力量,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信息传递途径,可以被政府反对者力量用来作颠覆性的动员,通过制造流言、散布不满情绪、组织抗议等网络政治动员行为威胁国家政治稳定。

三、网络政治动员的有效控制

(一)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畅通网络政参与渠道。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关键在政府,在于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截止2002年底,我国已有7200多个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其中国务院和国务院直属机构网站78个。但政府网站在质量上还有不尽人意地方,交互性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网站还普遍存在网页容单调、陈旧,实用性低的问题。因此,政府必须转观念,克服保守思想,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着手,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真正在政府与社会及民众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电子桥梁”。

(二)利用网络技术的国家优势性,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要建立国家网络监管体系。网络的监测系统是国家网络监管体系的“眼睛”,它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动态跟踪与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反馈给决策系统和防卫系统。要加强对信息源管理和控制的研究。通过提高我国的网络技术水平,积极研究防止、控制不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技术手段和方法。要加强对网络服务供应商的管理。网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这个层面得到解决,政府通过加强对互联网服务商的管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挥政治传播的把关作用。

(三)利用政府在网络世界中的权威性,积极进行网络政治反动员政府。政府可通过其自身网站以及政府主办的主流网站进行强有力的反动员宣传,并通过多种渠道影响门户网站,使之成为亚主流网站。由于亚主流网站的民间色彩较浓,对他们进行一些潜移默化的反动员甚至是导向性比较鲜明的反动员,可以很好地化解网民的逆反心理,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斗.互联网中的国际政治权力[J].国际经济评论,2000(5):17

[2]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文明[M].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6:19

作者:方刘松

网络政治动员研究论文 篇2:

浅析WEB2.0时代下的网络政治动员

摘要:近年来,网络政治动员成为政治动员的重要渠道。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政治动员的途径和作用都发生新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博客、虚拟社区等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WEB2.0时代下政治动员所产生的实效。同时,还看到随着网络政治动员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WEB2.0;网络政治动员;动员渠道

一、WEB2.0时代下政治动员的含义解析

政治动员是伴随着国家而出现的基本社会政治活动,政治动员围绕政治意图展开,以实现民众的政治共识为目的。传统的政治动员内容千变万化,在现代社会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相结合,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这种政治动员的方式和途径几乎都拘泥于单向的动员模式,内容单一,甚至在网络发展初期,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信息的方式,也使动员主体与客体在现实环境下处于不平等状态,动员范围、效果、时效都受到极大限制。

在WEB2.0时代,政治动员在新的网络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实现交互式的双向传播模式。网络发展到WEB2.0时代,博客、播客、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的勃然兴起,打破了门户网站的信息垄断,网络传播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传播效果也更加明显。

二、网络政治动员的主要渠道

1.政治博客

“博客”的兴起更使政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强化了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政治博客是政治人物或关心政治的公民在网络上发表政治性网络日志,表达个人政治见解、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或者实现政治诉求,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个人化网络表达方式。以博客作为政治参与的载体,代表了新的民主政治参与方式,为公民开展政治动员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各种政治议题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不断丰富。

“两会”博客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政治博客,不仅仅是一种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动员载体,而是形成了动员主客体间的交互和转换,政府和普通公民在这种无障碍的平台,形成和谐的信息交流。第一个在个人博客上征求议案、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从2003年就开始通过博客收集民意、了解民情,仅腾讯博客的历史浏览量就达到了10万多次。多年来周洪宇提交的议案和建议中,有许多都是收到网友留言启发后完成的。博客成为政府深入和广泛了解民情民意的“政策窗口”,同时也是网民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2011年3月的“两会”上,周晓光道出开微博的初衷,她谈到想借微博征集和倾听民意,因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是她精心准备的提案之一,通过微博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互动。

2.网络虚拟社区

随着IT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不仅数量激增,还逐步从2D演化到了3D,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虚拟化身,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游戏甚至交易。虚拟社区的功能主要包括社区通讯、聊天服务、张贴讨论、投票调查等,极大促进了政治动员的有效开展和信息的有效传播。

2010年1月6日,在国内知名摄影社区POCO,由摄影达人长毛毛发起的一场减碳活动,因发布了大量的环保主题图片,在摄影网友中受到热捧,并扩展到整个网络领域。截止到1月15日,网友的主动关注数高达34万多次,主动参与数达到300多次,网友参与的减碳总量已经达到了3275.37千克。

3.QQ群、MSN等

讨论政治主题的QQ群、MSN等是民众之间针对政治动员的有关问题互动信息、发表看法见解的沟通途径。在其中,人们可以实现信息分享、P2P下载等,使网络政治信息得到充分利用。QQ群、MSN等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政治动员的主要阵地之一。

三、网络政治动员的实效性判断

1.议题及内容的丰富化

一方面,WEB2.0便捷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可以使信息在短时间得到迅速的传播,人们通过它获取到政治动员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以留言等方式即时提供反馈,甚至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比如意见、观点以及评论等,使动员议题不断得到充实,最终实现其动员目的。2009年11月,在天涯社区发表的一篇名为《一个贫困县女检察长和她的名车》的帖子开始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内蒙古某贫困县女检察长刘丽洁遭遇网络近一个月的持续轰炸和不断升级的“人肉搜索”后,终于受到上级处分并引咎辞职。

另一方面,网络强大的信息储存和检索功能扩大了各种信息资源,WEB2.0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互联网大范围内覆盖,使政治动员的发动者既可以是国家、政治集团,也可以是个人。传统的政治动员通常是由国家、政党发起和组织的社会活动,调动的是国家和政党所支配的社会资源,形式、内容单一,目的和手段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互联网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广泛性,让各类群众组织甚至普通公民同样拥有了向全世界传播政治思想的技术手段和发起政治动员的能力。政治动员的主体具有了多元化的趋向,相应政治动员的议题也逐步走向多样化。

2.政治权利的平等性

在网络政治动员中,不论是在博客或者社会发表动员言论,还是通过P2P传播资源信息,政府与网民之间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并形成对话交流。比尔·盖茨认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优点之一是“虚拟平等”远比现实世界中的平等容易实现。WEB2.0空间更是实现了传播双方的平等对话,普通公民与政府的沟通更加容易。

网络空间剥去了网民的权力、财富、地位等因素,平等的身份使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非常有利,可以减少和避免接收者的抵触心理和逆反心理,从而增强权威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的有效性,取得成效。同样,普通公民也可以通过网络积极参与到现实政治生活中,对政治团体、政府官员的权威提出挑战,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在厦门“PX事件”中,获得“2007国际博客大奖赛最佳中文博客”大奖的普通公民连岳(笔名),利用博客首先发起反对“PX项目”的动员活动。随后厦门普通市民纷纷加入,以博客为武器,用网络博客接力等方式下情上达,反映真实情况、对公共话题发表意见、表达群体情绪、监督公权力,从而最终改变了政府的决定。

3.政治诉求的凝聚性

传统的政治动员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的局限,除了国家和大的政党集团,只有少数的组织和个人才拥有在大范围、远距离发起大规模政治行动的能力。多数个人的政治诉求往往不能形成规模化的动员活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就认为“个人表达出来的利益要求一定是散射性的。按理它应当有一个凝聚的过程,通过这个凝聚过程,使得比较自然的散射的利益要求,能够逐步去接近决策的层面”。自由化开放化的WEB2.0空间在信息凝聚过程中担当起重要角色,依靠网络传播技术平台,拥有超文本链接,从而保证了信息最大限度地交流和共享,不同诉求主体的声音得到放大和传播。通过自由地展开讨论,对信息流动推波助澜,达成对某一特殊问题基本一致的认识和看法,从而积聚为一股大的政治动员力量。

四、网络政治动员存在的问题

1.不良政治信息的传播

各种不良政治信息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攻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近年来破坏和干扰政治动员的新动向,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国际上,恐怖组织通过网络宣扬极端主义观念,传递屠杀和破坏的恐怖信息,特别是图片、视频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带有颠覆政府性质的政治团体网站或其他网络传播形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安全。“西藏青年大会”、“国际西藏独立运动”等西藏分离组织都拥有各自的网站,栏目设置和相关资料信息极为齐全和丰富,并且提供网民免费下载共享。国家对此类网站已经实行屏蔽,但对“反动政治动员活动”的监管仍然任重道远。

2.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

网络的平等性使得发出政治动员的主体不仅仅是党和国家,新生的政治动员主体不断出现,并且都能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社会基础。动员主体和思想的日渐多元化,敌对的、腐朽的、庸俗的思想观念也充斥其中。人们无论是发布信息还是进行评论,往往观点尖锐、态度偏激、言辞激烈,并没有经过理性思考,个人感情色彩浓厚,并且具有很大的自身利益倾向。这种具有突发性、随意性的政治动员往往冲击了主流意识导向。当网络导致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丧失后,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会诱发政治混乱。

3.“数字鸿沟”的加深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指的是社会上的群体之间在信息获得的手段和途径方面有优势和劣势之间的差距。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因地域、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使得人们在掌握和运用电脑、网络等数字化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WEB2.0作为新的政治动员形式无疑具有强大的威力,势必推动公众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甚至改变未来政治动员的结构与模式。但这种参与式动员的新途径只能被相对少数的民众所掌握。在国内,城市与乡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中老年人与青少年之间、不同行业和受教育水平有很大差异的人群之间,数字鸿沟还很巨大。因此,WEB2.0时代下政治信息的传播会加剧地区、人群间的不平衡性,无法深入到各个群体,反映各个阶层的政治诉求,处于信息弱势的群体依旧很难利用网络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凡奇,李静,王力尘.网络政治动员方式与途径的探索和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2]周弘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陈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3):100.

[4]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J].社会学研究.2004,(2).

作者:唐菡

网络政治动员研究论文 篇3: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述评

摘 要:政治动员是指引导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在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亡、推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政策、特征、内容、方法途径、作用意义以及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丰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当代政治动员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运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政治动员;统一战线

政治动员是指引导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它是现代国家和政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整合和现代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现代民族国家和政党政治建立与发展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面对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从民族大义出发,摒弃前嫌再次合作,并形成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抗战的胜利进行了广泛有效的政治动员工作,积累了大量关于政治动员的宝贵经验。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理论、实践和经验的探究,国内外理论学者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一、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主要视角、观点和内容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的研究视角有三个层面,即专门研究共产党的政治动员、专门研究国民党的政治动员以及研究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视野下的政治动员,所涉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包括政治动员的政策、特征、途径与方法、作用与意义等诸多方面。

(一)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政策

政治动员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来保证其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在争取人民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努力中,国共两党都认识到了政治动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政治动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

1.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政策。孙远东在《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中认为中共的政治动员政策主要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治政”上,主要表现为在根据地的政权人员组成上搞三三制,在土地问题上进行减租减息;二是“治党”层面上,主要是整风运动。李斌则在《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中指出中共的政治动员政策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宣传劝导,将抗战的政治文化植入底层民众的心理;二是通过组织联络工作,把底层民众广泛地联结起来,形成具有强大的集体行动潜能的人际联系网络;三是借助群众运动,向群众个人提供物质利益,以换取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

2.国民党的政治动员政策。李俊在《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中指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政治动员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具体的指导性政策和措施主要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得以体现。申燕等学者《略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民众动员政策》中认为,在抗战初期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的政治动员政策是比较积极的,主要表现为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的庐山讲话和1937年8月13日国民党的抗战声明,修改公布《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和设立国民参政会以改良政治和扩大民主,以及调动部队积极作战、抗击日寇等方面;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的动员政策发生了逆转,主要表现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破坏抗日民主、实行独裁统治,解散抗日团体、禁锢抗日言论,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等方面。

(二)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特征,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森和布兰特·沃马,他们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指出中国的动员体制更类似极权主义,但更符合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主要表现为精英分子在未来主义的目标下动员群众进行公开的斗争[1]。中国学者则站在阶级立场的比较视角下,对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1.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虽然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并不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执政党。其阶级属性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注定了其政治动员在目的、动机和策略方面与国民党不同的特殊性。刘颖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研究》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抗战时期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第一,目的的多重性。即根本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同时兼有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广泛传播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目的;第二,广泛性与深入性。主要体现为政治动员所涉及的区域和对象广泛且深入;第三,秩序性。即强调和注重严密而有效地战争动员体制和动员组织,建立了健全的动员领导机构以及地方性的群众抗日团体,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计划性。

2.国民党政治动员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本质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决定了其政治动员缺乏革命性和彻底性。焦以爽在《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民众精神动员工作》中指出国民党政治动员的不彻底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国民党顽固坚持一党专政,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农民和农村地区;第二,国民党不愿也不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改善民众的生活;第三,认识上的不足和执行时的偏差也导致实际动员效果低下。

(三)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内容

梳理学者们有关抗日战争政治动员内容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内容。李春峰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能力探析——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个案考察》中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支援抗日动员,包括兵力动员、人力动员以及物资动员;二是政治参与动员,具体是在根据地建立完善的政府系统、司法系统,同时推进民主选举;三是巩固边区动员,包括剿匪锄奸动员、制止反共摩擦动员;四是经济建设动员,主要是生产运动动员以及减租减息动员。于夕红在《毛泽东抗日民众动员思想之特色探析》中则认为有五个方面:“通过政治动员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大众化的社会教育和文体活动提高民众思想文化素质;通过榜样示范和实利引导扩大动员效果;通过民众内部各种成分间的交流学习凝聚民众力量和提高民众军政素质;通过民众合作组织和民众团体提高组织和利用民众力量的效率。”

2.国民党政治动员的内容。李峻在《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中具体分析了国民政府政治动员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并将其民众动员归纳为五项具体工作:国民政府动员众在精神方面准备抗战的“新生活运动”;对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发起的民众动员与宣传活动表示支持;实行“新县制”,依靠农民杭日;设国民参政会以统一民众意志;积极进行难民的疏散及教济工作。古琳晖、李峻在《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中指出,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注重军事行动与舆论动员的配合,以大规模会战吸引国际舆论视线;利用外交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影响各国政府的决策;四是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推进舆论宣传工作。

3.国共两党政治动员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进行了抗战的政治动员合作。学者杨立志就从国民参政会这一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特定产物入手,探讨了抗战时期两党合作下的政治动员工作及相互关系。他指出,国民参政会在其初期为改善两党关系以及进一步维系国共政治动员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平台;到了中期国民参政会抗日民主色彩的消退,但仍是国共两党进行政治动员合作、共商抗日大计的重要政治机关;而随着抗战形式的变化,后期国民参政会的进步性质已不复存在,完全变成了国民党宣传内战和一党专制的工具,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合作也由此瓦解[2]。

(四)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方法途径

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是取得政治动员效果的重要保证。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所采取的途径与方法极为丰富多彩。第一,通过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制力或命令进行政治动员。如徐彬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论析》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是一种强制性政治动员,是由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制力或命令推动和实现的政治动员,其手段大致包括利益的整合与认同、组织化控制、借助革命资源这三种最为重要的动员手段。第二,通过典型示范进行政治动员。李孟圆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典范动员》中以太行根据地为例,探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树立积极分子、举办群英大会、搞实验县模范的典范动员的方式来动员群众参加生产与抗日。第三,利用报纸杂志、教科书、民俗艺术等进行政治宣传和动员。如吴小鸥、杨红波在《试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动员》中指出,在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政治动员的宣传载体,其“政治取向”是政治动员的基本前提。崔一楠、李群山还在《秧歌与政治动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为中心》中指出秧歌等民间艺术是中共用来传递自己的政治理念的重要途径。第四,通过物质利益的满足进行政治动员。如刘颖在《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中提出物质型政治动员是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指通过重新调整各阶级利益,满足各阶级、阶层的物质利益要求从而达到动员民众的目的。

(五)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作用和意义

政治动员对争取抗日战争胜利重要性,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领导人都毫无疑问地给予了肯定。而抗日战争时期丰富的政治动员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我国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无论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第一,推动了国家主权独立,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社会条件。第二,促使中国共产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取得政治信任并使其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领导权和权威性得到巩固[2]。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的民主建设开辟了道路,为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积累的经验,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政党若想要始终保持其执政的合法性,就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办事的指导思想。”[3]第三,提升了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得广大民众的利益表达和意见表达得以实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真正成为主人[4]。

二、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关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和加强。

(一)关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不足之处

尽管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化研究的课题。首先,尽管已有成果的研究视角多样化,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但同时也表现出研究较为零散、系统分析较为欠缺的问题。学者们对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视角多元,但往往散见于对于某一特定群体、地区、人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论述领域往往较为单一,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尚未形成一个理论研究体系。第二,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总结性的研究著述。尽管学术界已经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出现了一批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但形式上多见学术论文、少见研究专著,内容上缺少统一的被广泛认可和运用的理论观点,有分量的专著鲜能见到。第三,缺少现代性视野中关联性研究。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历史,更要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之上,从狭隘的视野里走出来去考察这一问题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而现有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多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定性上,注重对某个群体或地区的政治动员的具体内容、方式进行考察,但对于历史事件对现代发展的特殊意义的挖掘还不够,缺少现代性视野中的关联性研究,难以真正解释和有效解答我国现代政治动员遭遇的现实问题。第四,缺少深层的机制机理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历史叙述和实践分析上的基础上,注重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但是,对于政治动员的研究还缺少深层的机制机理研究,在政治动员的政策、手段、内容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机理机制框架和理论体系。

(二)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未来展望

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政治动员问题愈来愈成为研究的热点。总体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较为全面,学者们不仅总结了政治动员的一般概念,还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手段、特征、动员作用与效果都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第一,深化政治动员的机制机理研究。要更好的发掘政治动员的当代价值,就需要在梳理和总结抗战时期丰富的政治动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治动员的机理机制研究,把握政治动员的规律,同时结合革命或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政党政治的相关知识,开阔理论研究视野,不断丰富和完善政治动员的理论研究,构建系统的政治动员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第二,深化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与现代性发展的关联性。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需要着眼于当代发展需要,能对当前的民族国家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发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要充分借鉴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成果,拓宽研究视野,推进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理论层次和水平。第四,深化国共两党政治动员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两党合作下的政治动员过程、合作理念、合作动员的效果以及其合作失败的原因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汤森,布兰特·沃马可.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北京:江苏人民出版如社,1996.

[2]杨立志.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桂霞、吴春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动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聂苗.浅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及意义[J].福建党史月刊,2010(2).

[5]徐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论析[J].史学研究与教学,2007(5).

作者:伍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