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专业论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工艺美术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对江苏省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其背后的理念,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提出一些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帮助专业教师理解和贯彻课标,提升教学质量。

第一篇:工艺美术专业论文

论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色彩教学

[摘 要] 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色彩语言的运用一直是学生所必备的一项专业素质。色彩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对于色彩语言的运用能力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

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工艺美术;色彩教学

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关注对人才的美学素质和专业认知水平的培养,并且结合本专业的具体特点,让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观察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色彩教学作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对色彩教学活动开展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重视色彩训练的开展

色彩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色彩训练的开展水平。要想真正提高色彩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对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设计科学的色彩训练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教学的效用,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色彩构成知识,这也是学生后期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有效的色彩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在色彩训练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应用,通过计算机来制作相应的课件模型,让学生对色彩的构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更好地活跃思维,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创造能力。由于人的知识素养、视野宽度、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的不同,面对相同的客体事物,常常会有着不同的感知认识,教师在开展相关训练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

二、将艺术性和基础性进行科学的融合

只有让学生学习的艺术性和基础性得到有机的统一,其色彩教学开展质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以往传统的色彩教学活动中,客观对象受到学生更多的重视,只有实现对象的再现,那么整个学习过程也就完成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并且也遏制了学生个人风格与特点的发挥。在进行色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掌握色彩规律和其他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入更多的自身情感和感受,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例如,在进行风景写生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验和观察,就自然的相貌和其内在进行感受,从而提高作品的深度和艺术表现力。另外,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主动地对自身的艺术情感进行表现,赋予作品更多的活力和艺术情感。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家自身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艺术家修养的体现。教师在色彩教学中,也要让学生领会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气息和美感,通过分析来感受色彩的情感、规律以及背后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促进色彩应用和表现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对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积极的引进,结合不同课堂教学重点来针对性地选择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良好的艺术理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众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是启迪学生的重要源泉,凝结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是我们学习不同艺术风格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色彩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围绕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开展,并且培养学生的色彩语言素养、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这既是色彩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新时期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需求。针对色彩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广大教师要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推陈出新,以更加优质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杨丽芳.色彩课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

作者:牛强国

第二篇: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摘要】对江苏省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其背后的理念,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提出一些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帮助专业教师理解和贯彻课标,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江苏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简介】王国军,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宜兴,214221)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学管理。

江苏省教育厅于2013年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其指导方案,文化艺术中心组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顶层设计的课标总体框架下,联合几所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编制了工艺美术专业“三大构成”“色彩”“素描(含线描)”“装饰图案”四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要领会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教师还要学习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将更透彻。本文中笔者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对课程标准进行具体说明。

一、课程性质说明

课程性质应准确地表达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能够明确说明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主要功能。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例,其课程性质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素描(含线描)”“色彩”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构成造型和配色能力,为后续“紫砂陶艺”“红木雕刻”等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必修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点明了该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了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的基本能力,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明确说明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明确了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说明本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需通过艺术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构成造型和配色能力”表达了本课程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时与学分说明

课程的学时与学分都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时即课时,一课时为45分钟。《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规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比如:工艺美术专业“素描”是141个学时、9个学分,“色彩”是96个学时、6个学分,明确学时与学分,便于学校安排课表。本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根据地方特色开设,如紫砂陶艺方向主要针对无锡宜兴,红木雕刻方向主要针对苏州常熟,玉雕方向主要针对扬州,水晶方向主要针对连云港东海。在专业方向课中虽然课程有些差异,但四个方向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相同,均为626个学时、37个学分。技能方向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较多,主要体现了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能胜任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说明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研究课程设置的理念、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等内容。下面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色彩”的课程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程设计思路的总体理念是: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融合美术创作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总体理念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指导思想,要求专业课程要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思想,注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要求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体现了本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终极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基本色彩造型意识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围绕装饰美工、工艺品设计师等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而确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装饰美工(四级)、工艺品雕刻工(四级)等职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而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了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的技能需要,同时体现了时代性和可发展性,强调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课程结构设计以色彩造型和色彩表现为主线,结合工艺美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以基础知识、表现方法、实践应用的模块结构序化课程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说明

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来提炼每门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能胜任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等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工艺美术人才。如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紫砂陶艺方向课程是围绕紫砂陶的设计与制作,红木雕刻方向课程是围绕红木雕刻工艺设计与制作等。下面以工艺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素描”为例来说明其课程目标。

“素描”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素描和线描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美感能力,能胜任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制作工作。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服从专业目标,为达到本课程的总体目标,需促进如下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达成:掌握素描和线描的表现技巧和主要表现形式;能运用透视规律表现形体结构的构造关系,体会形的转换;能通过线与面、形与体的处理表现描绘对象的体积、空间、虚实、节奏;能运用明暗、光影表现描绘对象,形成画面风格效果;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说明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最直接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编制采用两种结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化方向选取教学重点,比如:“素描”中的线描模块对于玉雕和水晶雕刻相当重要,应选取其作为重点教学。专业方向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即以项目为中心,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教学任务,这是一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如紫砂茗壶的设计与制作分成壶身、壶把、壶盖的设计与制作等等,这种项目化教学体现了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现以“装饰图案”课程为例进行说明:“装饰图案”属于专业基础课程,编制时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其分成五个模块,分别是装饰图案入门、装饰造型、图案色彩、纹样、装饰画;每个模块中又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如装饰画模块中分成装饰画临摹和装饰画创作两个教学单元;在每个教学单元中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涉及了本学科的一个个知识点,如装饰画临摹单元中就要求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掌握装饰画的方法等等。这种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成教学单元,再根据职业岗位群或技能需求,将单元组成模块的课程内容,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中职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养。

六、实施建议说明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主要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教学建议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规划等,教学评价建议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材编写建议主要是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的呈现及作业设计的指导意见,课程资源开发建议主要是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建议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行“做中学、做中教”。这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了专业课程重视理实一体化的需求。“三大构成”是在观察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对形、色、体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并从中提炼出视觉规律,是从具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创造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对于渐变构成、对比构成、发散构成等实践性内容,教师可先行示范,在学生模仿、训练时适时点评,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综合素养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因此,每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融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内容,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建议强调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三大构成”概念、基本形式等,主要采用笔试评价;对于渐变构成、对比构成、发散构成等实践性内容,主要采用画面效果评价。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与工艺美术大师等。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应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应反映工艺品的新工艺,新技术,应将岗位要求、行业标准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编写,由简单到复杂来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应适应情境化教学需求,内容具体化,分析学科知识时应具体到学科的知识点。同时,教材以图片为主,案例需丰富,可操作性要强,文字需简明扼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编写还要具有开放性,在保证项目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应为教师的二次开发留下空间。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其目的是实现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实际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经历了一个阶段,从江苏省的“十一五”示范专业,“十二五”的品牌特色专业到各市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库,经过全省艺术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工艺美术专业已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但相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这些课程资源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发挥课程组、名师工作室等团队作用,合作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在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教师一方面可以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资源需配备一定量的画室及画架、画板、静物台等;需配置一定量的实训室,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训条件;需配齐一些常规的工具书和习作画册、工作任务书、实训指导书等。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配备课程必需的电子读物、数字化教辅资料,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和师生交互平台,以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时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本次我省中职专业第一轮专业课程标准的出台,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次突破,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仍需检验,各专业教师在具体实施课程标准时也可提出建议,以便于下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作者:王国军

第三篇:高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建设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却存在着匹配度不高的情况。只有建设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完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师资建设,才能改善这一情况。故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与国内高校数十位传统工艺教育领域领军人才作比较,寻找学院师资建设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作出展望。

[关 键 词] 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师资建设;手工艺术学院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对传统工艺教育相关领域进行了重要安排。因此,对于高校手工美术类专业师资建设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这个背景下,为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笔者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手工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围绕6大专业、13个专业方向进行了深入调研与思考,寻找专业发展过程中师资与行业的匹配度。

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师资建设状况

(一)手工艺术学院的基本设置情况

手工艺术学院前身为装饰艺术系,是在1958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工艺绘画”专业成长发展而来。

手工艺术学院结合地方特色,其开设专业丰富且教学设别齐全。学院有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美术专业、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雕刻艺术设计专业6个专业13个方向。手工艺术学院现设陶艺工作室、漆艺工作室、装裱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首饰工作室、玻璃工艺工作室、纤维工作室、雕刻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等一万多平方米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工艺实验室。

手工艺术学院全力促进产教融合,振兴传统工艺。建设了教育部国家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传承保护与研发推广中心、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职高专传统手工艺基地、江苏省高等学校传统手工艺基地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础项目——工艺美术传承创新中心、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示范基地、苏州旅游产品研发基地等各类实践平台。创新发展了“苏作工艺学院”“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等校地合作基地。

(二)手工艺术学院的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客观准确提取师资能力素质的共性特征,笔者选取了国内高校数十位传统工艺教育领域领军人才为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现有43名现职教师及管理人员与专业发展的需求,发现如下问题:

1.现有师资学历结构偏低,缺乏高学历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高校在对技术性人才的引进方面已经十分重视,大部分教师均掌握某一方面甚至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但一些教师的专业虽然与产业对口、也能够掌握相关职业标准、懂得相应的生产过程,但是其专业背景不突出,研究能力不足,理論基础不够扎实,无法对产业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综合性人文素质不高,使其无法成为政校行企互动联系的桥梁纽带。

从教师专业知识上说,工艺美术专业知识,是指在工艺美术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这就要求工艺美术类专业的教师具备扎实的工艺美术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的教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职业背景知识和教育知识。因此,提高学科背景和专业教学知识是高职工艺美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工艺美术类教师应具备的最基础知识,也值得各大高职院校重视。[2]

2.现有职称结构不完善,缺乏高职称师资。教师是培养行业特色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专业、学科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水平。工艺美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强烈的技术性特征。从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钻研、实践操作和突破。目前学院缺乏深入了解行业领域重点技术和业务的关键人才,一些教师无法承担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任务。在不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寻找能不断拓宽学科领域与服务方向的高级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方式不合理。我国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类型、办学等级的评价及其财政拨款、项目资助的重点历来偏向于学科水平和科研成果,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多数高校形成了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学术化倾向,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工艺美术类专业,其教学评价体系也无法避免这方面的缺陷。在教学业绩考核、选拔评优等过程中,把科研成果、奖项多少、论文数量作为重要标准,而忽视了生产实际的横向项目和应用研究,忽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这种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追求论文数量和科研等级上,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对于人才的培养应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融合以及行业导向。

二、手工艺术学院的师资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师资力量

以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为引领,加强对工艺美术相关行业认知。鼓励教师提高学历、职称,加强研究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建立更高的对话平台,以此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促进社会服务能力发展,将师资能力提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高学历、高素养、高职称的专业师资团队。教育和引导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形势、特点及技术发展前景与趋势,将自身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立足行业、关注行业、服务行业,在为行业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拓宽教师的进修渠道

教师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要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就要拓展更多的发展渠道。如采用师资培养基地教师的岗前培训模式;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教授带教”模式以及与其他高校师资职能部门之间的“研讨教研”模式等。[4]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出国研修、顶岗实习、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模式。

(三)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促进产教融合,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对高校师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掌握相关的职业标准、专业应该与产业对口、要懂得相应的生产过程,教师既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产业的实践经验。[5]对于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师来说,可以选派教师持续不断地到相关高校、文创企业、手工艺大师工作坊学习,与其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协助解决研发难题;在深入实践中,全面提升发现和解决行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与行业主管部门、业内骨干企业和同类型高校院所建立起稳定、持久的联系,充分调动业内骨干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完善专兼职师资结构

根据“双师型”教師的比重指标,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率,促进师资结构朝着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到行业实践中去,提升为行业服务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比重达到100%。在队伍构成上除了常任的全职教授外,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或其他社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聘教师来校兼职授课。

(5)对教师的授课要求和评价必须以职业指导作为相应的标准。从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不仅能了解设计市场的运作环境,还能具有较高的创意和工艺美术水平,这是工艺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6]。

三、手工艺术学院师资建设的目标

(一)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

未来五年,将引进和稳定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专兼职教师,专注传统工艺领域研究和行业服务工作;培养部分教师成长为相关专业专家,在行业领域内崭露头角;培育十余个手工艺创新发展的创业团队,并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通过三个模块任务的开展,构成一种互动循环的关系,从而使师资培养基于更高层次而不断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建设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师资团队的目标并达到三个能力:

1.具有推动行业进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长期专注行业发展,了解行业技术业务,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跟踪行业发展,能带领团队进行专业研究;热爱行业,把自身的事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为行业发展奉献的精神。

2.具备为行业服务的扎实理论功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在服务行业过程中,深入了解本行业业务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具备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发展;同时能把学校的特色和行业的特点渗透进教学之中,具备承担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的能力。

3.具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和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长期承担行业技术研发和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协调合作,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持久、信任的人脉联系。

(二)在科研实践方面

未来五年,党政领导带队主动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大型骨干企业,开展互动和沟通,拓展合作领域;组建专业负责人带头、青年教师为主的工作团队,争取承担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科研项目;现有的6个教师团队,在承担18批次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培训管理任务中,已经与700多名来自全国的传统工艺传承人建立广泛的联系。在未来,还需要加强专业互动、技艺交流、文化传承,选择优秀传承人、大师名匠进校开展技艺研习与合作研发,促进教学相长、互相提升,让教师的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责任高度融合,提升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却存在着匹配度不高的情况。因此,对高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当今时代,高校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师要具备为行业服务的扎实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把学校的特色和行业的特点渗透进教学之中,产教结合,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祁艳朝,李宏.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1):105-106.

[2]沈海晖,武香萍.高职工艺美术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要求探讨[J].职教论坛,2014(23):4-8.

[3]应雄.“双向多元”型师资建设: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J].教育发展研究,2015(19):40-46.

[4]陈时强,傅静.高校师资建设典型范式分析与研究:以江苏省省属高校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71-73.

[5]夏秋.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校师资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6]林鲲.论中职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学与职业指导的关系[J].新校园:理论版,2011(2):53-54.

作者:赵罡 江楠楠

上一篇:建筑工程机械论文下一篇:机械工程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