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022-07-11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

2006-10-13宋丽萍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种类型贸工农一体化组织,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综合效益,形成自我发展新机制,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农业管理、产业组织和经营形式上的又一次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1.农业产业化龙头呈多样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各类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延伸产业链条的重要力量。从龙头企业的组织主体看,可以分为4类: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将鲜活农产品转化为易储易运食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二是以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稳定优势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户的合作意识,组织分散农户从事大规模生产。目前,射洪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0多个,成员总数超过3万户,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三是以农村经营大户为龙头,发展种、养、加、运、服等大户4500余户,其中县级大户80户。四是以农副产品市场为龙头,形成城乡农贸市场36个,年货物流量达10多万吨。各类产业化龙头带动全县农户12万余户,带动面达50%,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2.农业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通过订单农业把农民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联结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以高金食品为龙头的生猪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以蜀兴种业公司为龙头的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以玉牌公司为龙头的优质专用油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以棉麻公司为龙头的棉花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太宗榨菜厂为龙头的榨菜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子昂米业公司为龙头的优质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等等,将农业由单纯的生产延伸至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带领农民进入大市场。

3.传统农业改造步伐加快。农业主导产业中外向型经济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射洪县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的外贸出口额近4000万元,其中猪肉加工品远销俄罗斯和东南亚,正向欧盟市场挺进;蜀兴种业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越南、老挝、缅甸。近几年射洪县还引进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和加工设备,使水果、蔬菜、畜禽等种养结构有了突破性改变,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4.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促进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乡镇、村社为基础,以技术部门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企业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加工、销售等服务,形成公司带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2.科学技术带动型。利用国家大型项目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示范性强的发展项目(如“三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由技术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创办科技实体,实施科技产业化,为农民提供良种和先进技术服务,形成农技结合、科农工贸结合。

3.市场营销推动型。通过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贸集市,发展运销专业户和经营实体,为农户提供产品收购、销售和农用物资供应服务,形成农贸结合,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4.主导产业带动型。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从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改善产品品质,建立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实行基地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5.农民组织带动型。通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资金、生产资料以及技术服务,带领农民走向市场,拓展销售渠道,解决产品买难卖难。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小。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处于手工作坊状态,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开发能力差,导致加工增值能力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的“三低”现象,带动农户发展的能力较弱,与农户难以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2.发展资金短缺。部分龙头企业资金困难,获取信贷支持难度大,影响企业更新技术和设备,开发名、特、优、新产品的能力十分有限,限制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和扩张。龙头自身发展困难,亦无力带动龙身和龙尾。同时,还影响农户投入的积极性,新品种、新技术难以推广,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

3.产品档次不高,销售渠道单一。不少龙头企业产品更新慢,品种少,包装缺乏新意;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加之缺乏市场开拓意识和现代营销理念,销售网络不健全,流通渠道单一,市场份额小。

4.社会化服务跟不上。主要体现在优质农产品生产环节所需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提供,贮藏加工环节的新项目、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流通销售环节的市场供求、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技术、资金服务跟不上,影响产业化经营进程。

5.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利益共同体,农业合同、订单履约率低。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1.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对一个特定的区域来讲,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深入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和

市场环境,选准主导产品(产业),因地制宜确定开发项目,统一规划,发挥优势,建立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化的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只有立足资源,突出特色,择优布局,扩张规模,在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上造成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才能将“马太效应”放大到极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竞争优势,进而引进或新建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高层次的开发经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加强联合,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紧密连接的桥梁,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最有效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

3.设立特区,铸就名牌,精心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借鉴办工业基地、搞产业集群的思路和经验,构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拳头,打造名牌,在局部造就优势,争取市场竞争的发言权。设立优势农产品“特区”,不仅有利于克服现行体制下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磨擦,而且有利于形成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发展产业集群,是应对市场竞争、推进产业化经营和谋求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前瞻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筛选出市场前景看好、关联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措施,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4.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一种良性、持久的发展机制。为此,必须加大投入,消除资金障碍;完善设施,消除条件障碍;深化改革,消除体制障碍;重视科普,消除技术障碍;搞好服务,消除环境障碍;培育市场,消除购销障碍,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

作者,四川省射洪县农业局

来源:《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激励和地方党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进程异常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战略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依托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

龙头企业具有3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姓“农”,它必须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或货源的加工流通企业或批发市场;二是属“龙”,它必须具有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三是“一体’’,必须与基地农户之间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决定着整个农业产业化链的规模和水平,龙头企业的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2.龙头企业具有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龙头企业凭借信息灵通的优势,可以利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信息,引导生产基地和农户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

3.龙头企业对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的扶持和服务功能。龙头企业凭借自己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对自己所依赖的生产原料基地进行适当的必要扶持和服务,且对于农副产品的深度系列加工、转化增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4.龙头企业具有占有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功能。龙头企业凭借自己经济实力强、规模大、信息灵、产品优、销售体系健全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开拓、扩大、占领国内外更大的市场,而市场的开拓又可以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规模在逐步扩大,管理和档次在不断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诸多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弱

200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共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30家,而这些企业中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不足1/4。作为典型农业大县的故城县仅有3家被认定为重点龙头企业,且这3家龙头企业的总资产刚过亿元,其辐射范围仅限于全县的某些区域,数量之少,规模之小,大大限制了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2.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深加工、高附加值企业步

许多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加工设备多是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科技贡献率仅为40%,深度开发远远不够。由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加工能力比较弱,深加工率低。只是生产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技术上还依靠着传统经验,其产品也只是中低端产品,档次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3.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受传统落后意识的影响,企业普遍存在着忽视资本积累的问题,很难承受市场波动的冲击。在各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几乎占到了80%的份额,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一旦失去了

银行贷款,生存将会异常艰难。

4.企业融资难

每个龙头企业都有符合自身条件,甚至通过专家论证的发展蓝图,但却普遍受到资金条件的制约。一是金融部门支持不够。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其特殊性,不同程度存在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二是上级审批下达的专项资金难以全额落实。一些地方领导碍于人情面子,为了平衡各方面关系,使得重点企业得不到重点扶持。

5.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很不完善

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紧密程度是反映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龙头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不断壮大的重要条件。县级的重点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联系松散,实际上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农户和企业之间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

6.政府部门服务力度不够

因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其特殊性,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的同时,在利税方面处于下风。所以在企业创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企业在申办各种审批手续过程中,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为龙头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

7.龙头企业功能单一,产业链短,关联产业群发展不快

目前县级的龙头企业,多数只从事一般加工和销售,缺乏综合配套功能。没有形成从产前的信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产中的耕作、播种、施肥、植保、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到产后的收购、加工、科研开发、运输、仓储、保鲜、包装、销售等产业功能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关联产、业群还未能良好的发育和健全。

发展农监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

1.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县级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要放在增加龙头企业的技改投入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上。要始终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现有的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

2.在用足用活已有的鼓励扶持政策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的配套实施细则,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国家八部委发布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重点龙头企业的产业指导》等等。各龙头企业要学深学透、用足用活,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带动本县经济的发展。

3.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同农民的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

一是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经营指导思想,直接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二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途径。它由农民自发组织,代表农民与龙头企业及农产品交易的另一方进行谈判。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业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针对当前我国多数中介组织名不符实的状况,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完善运作,不断增强中介组织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

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特别要引导协会内部通过统一品牌、联合营销、联户担保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建立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比如组建产业集团公司、产业联席会议、产业协会等,并建立章程。

4.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真正为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一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投资力度,财政部门应把分散在各有关部门的支农资金捆在一起,统筹安排,集中一定财力对农业企业以资金扶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建立农业企业信用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融投资担保体系,可以尝试建立和运作农业融投资担保公司和机构,选择一批信誉好、效益高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扶持。

二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难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路子,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组织科技开发或技术推广;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体制下的节水农业发展思路

朱 成 才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对农业产业化做了明确的阐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我镇地处西营灌区,根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目标要求,要实现2010年蔡旗断面下泄水量达到2.5亿立方米的目标,西营灌区将承担新增水量1.1亿方的任务,用水量将在规划基准年2003年总用水量3.2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减少到2010年的1.84亿立方米,减幅达42.5%;灌溉面积要从现在的45.83万亩压减到32万亩。我镇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压减灌溉面积、减少用水量是当前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如何处理好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用水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矛盾,在节水的前提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产业化体制下的节水农业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首先,要继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结构,按照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加快优质粮油、精细瓜菜、林果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对现有加工企业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力度,并以企业的生产需求为依据,适当调整种植结构。

第二,要继续发展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拱形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一种即节水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农业模式,发展设施农业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农民群众对设施农业存在着不理解,问题的结症就在与我们的设施农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还没有实现产业化,群众从中还没得到实惠,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工作方法,引导群众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设施农业的好处,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的转变。

第三,要以区域化种植为重点,推进大田节水和高效规模种植目标的实现。区域化种植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

一,其优点在于可以使特色种植规模化,吸引收购市场;相同作物集中种植,便于集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产量;可以大规模种植节水作物,实现节水目标,比如我镇率先推广的垄作全膜沟灌玉米种植,既提高了产量,又比传统种植模式节约了用水,现在已经成为全区推广的玉米种植模式。

第四,是优化田间渠系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耗水。我镇是农业大镇,种植业是主要产业,田间渠系复杂,还有不少地方依然在采用传统的土沟灌溉,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我们要对田间渠系进行统一规划,加大对安装U型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对田间渠沟的改造,避免土沟渗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总之,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的节水农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大力扶持和发展节水农业,努力提高农民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化程度,着力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突出发展一村一品,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节水前提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西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42万亩,种植马铃薯120万亩;牛、羊、猪、禽存栏7074万头,出栏6775万头,肉类总产量11万吨,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15万亩,实现牧业总产值21亿元;设施农业及西芹总产值21679万元;新建拱棚14598亩,维修日光温室224座,设施农业投入生产17265亩;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9797亩,其中:拱棚37397亩,日光温室2400亩;完成旱作节水农业覆膜保墒面积1633万亩。 马铃薯总产在180万吨以上,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5万个羊单位,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木业总产值3.6亿元,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350元以上;西芹实现总产14万吨,西芹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农民人均西芹产业纯收入达到180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保墒面积23.8万亩,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4.4亿元。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成自治区级现在农业示范基地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个,农牧业科技示范点40多个,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33个,生产单位21个,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全县绿色产品生产企业2家,绿色产品产品数2个,绿色产品产量达到53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西吉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论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马铃薯支柱产业的问题:一是加工不足(原料不足)。老百姓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执法单位执法不严,导致马铃薯的偷盗情况越来越严重。二是由于品种的落后、老百姓种薯的选用认识不足。三是马铃薯没有统一包装,只能卖原材料,导致价格不如区外。四是马铃薯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老百姓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到位。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由于XX县的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加上政府财力困难,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使龙头企业发展很不景气,信誉度不高,很难得到农户或农民的大力支持,反过来与产业基地、农户关联度底,对农户和农民的带动力不是很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产业化发展,实现就地转移的空间不大,容纳人数不多。从企业销售收入上来看,X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仅有4家,其余的都比较少,缺少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聚集群。

2.区域化布局不均衡,基地建设规模扩大比较困难。产业总体上分布不均衡,对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建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拿马铃薯来说,尽管走向了国内、国际市场,首先高品质的产品数量如果满足不了外商的需求,创汇增收的前景也就不会很乐观。另外,XX县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尤其是西芹、胡萝卜、小秋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的扶持种植、加工转化前景没有拓宽。

3.农业产业链条延伸难,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产业链条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校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仍然停留在原料销售上,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或粗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之生产上是家庭式分散经营,流通上是各自为政、小打小闹式营销,以致农业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形成产业。

三、改进措施

必须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品牌优势,走"农业稳县"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咯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马铃薯产业,提升草畜产业,培植西芹等特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把西吉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县,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1.在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上,解放传统思想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要以抓企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整体来抓,从项目选择到论证、决策,从业主确定到招商引资,从经营机制到项目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确立,都进行项目化运作;从原料基地生产到农产品加工,从产品开发到市场策划都按企业化模式运行;从组织贩运到流通销售都按市场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西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42万亩,种植马铃薯120万亩;牛、羊、猪、禽存栏7074万头,出栏6775万头,肉类总产量11万吨,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15万亩,实现牧业总产值21亿元;设施农业及西芹总产值21679万元;新建拱棚14598亩,维修日光温室224座,设施农业投入生产17265亩;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9797亩,其中:拱棚37397亩,日光温室2400亩;完成旱作节水农业覆膜保墒面积1633万亩。 马铃薯总产在180万吨以上,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5万个羊单位,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木业总产值3.6亿元,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350元以上;西芹实现总产14万吨,西芹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农民人均西芹产业纯收入达到180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保墒面积23.8万亩,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4.4亿元。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成自治区级现在农业示范基地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个,农牧业科技示范点40多个,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33个,生产单位21个,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全县绿色产品生产企业2家,绿色产品产品数2个,绿色产品产量达到53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西吉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论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马铃薯支柱产业的问题:一是加工不足(原料不足)。老百姓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执法单位执法不严,导致马铃薯的偷盗情况越来越严重。二是由于品种的落后、老百姓种薯的选用认识不足。三是马铃薯没有统一包装,只能卖原材料,导致价格不如区外。四是马铃薯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老百姓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到位。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由于XX县的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加上政府财力困难,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使龙头企业发展很不景气,信誉度不高,很难得到农户或农民的大力支持,反过来与产业基地、农户关联度底,对农户和农民的带动力不是很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产业化发展,实现就地转移的空间不大,容纳人数不多。从企业销售收入上来看,X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仅有4家,其余的都比较少,缺少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聚集群。

2.区域化布局不均衡,基地建设规模扩大比较困难。产业总体上分布不均衡,对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建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拿马铃薯来说,尽管走向了国内、国际市场,首先高品质的产品数量如果满足不了外商的需求,创汇增收的前景也就不会很乐观。另外,XX县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尤其是西芹、胡萝卜、小秋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的扶持种植、加工转化前景没有拓宽。

3.农业产业链条延伸难,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产业链条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校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仍然停留在原料销售上,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或粗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之生产上是家庭式分散经营,流通上是各自为政、小打小闹式营销,以致农业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形成产业。

三、改进措施

必须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品牌优势,走"农业稳县"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咯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马铃薯产业,提升草畜产业,培植西芹等特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把西吉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县,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1.在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上,解放传统思想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要以抓企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整体来抓,从项目选择到论证、决策,从业主确定到招商引资,从经营机制到项目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确立,都进行项目化运作;从原料基地生产到农产品加工,从产品开发到市场策划都按企业化模式运行;从组织贩运到流通销售都按市场

化模式营销。特别要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聚集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构建成新型农村农业产业体系。

2.在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上,突出区域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构建大农业、大产业。要引导农户间相互联合,整合资源,实行大户联动发展,将产业办出规模。特别是乡镇要加强区域间横向协作,消除自我封闭,共同规划发展适宜本乡镇、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确定之后,用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集中生产要素,重点突破,形成规模,凸显特色。

3.在农业产业发展措施上,加快以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为主的各项改革,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建立良性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重点要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户之间,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之间采取招商租赁、承包权转让等自由流转土地,采取政府扶资、培养技术。联片经营等形式,使土地向大户集中、向能人集中、向农业企业集中,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要组织引导滞留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上的农民,以城镇化来促进农业产业化。

4.在农业产业发展经营上,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要立足优势资源和地方特色,与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结合,积极发展种植、畜种繁殖等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现有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兼并、联合,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鼓励工商企业兴办农业企业。总之,要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产业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群体,增强市场开拓和辐射带动能力。

5.在农业产业发展流通上,着力建设以农村市场为主的流通平台,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要结合城镇建设和乡镇主导产业定位,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和功能,尽快启动区域主导产业交易市场,专业市场以及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建设,并将其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规划、同建设,使城镇化、市场化同步发展。此外,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择优扶优,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

6.在农业产业发展指导上,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指导服务要从以前包打包唱的行政命令转移到宏观指导、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培育市场,调节利益上来,走"企业面向市场一一政府扶持企业一一企业组织生产"的路子,由企业自行规划产业基地规模、开展扶术指导,回收产品、开拓市畅政府只研究扶持、投入等政策,培植社会化服务体系,调解公司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以及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督促企业提高履约率,促进农户与企业从一般的买卖关系变成利益共同体,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利益,而且还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天台村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共和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共和镇地处牟定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土面积244.05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村(居)委会,196个自然村,308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1388户,总人口73690人(其中:农业人口62613人)。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全面形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不断增加,产业类型多头并举,基本形成“五个一”的产业结构,即一粒粮、一株烟、一头畜、一棵菜、一片林。一粒粮,2007年,我镇推广种植了3.7万亩的优质米稻,完成县、镇两级水稻多样性栽培示范样板1万余亩,粮食产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头畜,2007年,我镇生猪存栏3.4万头,出栏

3.3万头,共建成优质仔猪养殖示范村24个,共有母猪养殖户4550户,饲养母猪7449头,生产仔猪10.3万头,实现仔猪产值1388.6万元。一棵菜,2007年,种植荷兰豆270亩,种植大葱120亩;采取土地“反租倒包”的方式,发展西瓜种植400亩,产量达1200吨,实现产值240 -1-

万元。一片林,我镇一方面是加快林改工作和发证进度,让农民早吃“定心丸”;另一方面是以此次林改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各林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在林上资源和林下资源上下功夫,寻求林业发展新突破。目前已在清河、中屯和军屯3个村委会种植核桃共2700亩,加快发展林上资源,同时,加强林业管护,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明确了“五个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工作思路已经明确,即大春着力抓好烤烟、优质米稻栽培和良种繁育、商品蔬菜等,小春在压缩常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荷兰豆、商品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我镇将按照以上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立足镇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我镇在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在优质化和特色化上做文章。在种植业上,依托区位、水源、田块等优势,以种子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优质米稻栽培和水稻良种繁育、荷兰

豆、香葱、优质油菜、反季蔬菜、核桃的种植。在养殖业上,充分利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佳,农户养殖经验丰富等有利条件,加快生猪养殖示范村、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形成产业规模,加强疫病防治和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生猪供应质量,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我镇两个牲畜交易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市场流通,保持市场稳定,为畜牧业发展畅通市场渠道。加快母猪品种改良和仔猪培育工作,不断提高仔猪产品质量,促进仔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建成仔猪养猪示范村24个。其中:兴和上、下梨园,牟尼习大河已形成了养殖规模,近期又通过产业扶贫在际盛下村发展示范村1个101户,投放种母猪100头,种公猪2头。2007年,全镇母猪养殖户达4550户(养殖示范户716户),饲养母猪7449头(其中能繁母猪7298头),品种以二元杂、撒坝为主,优质品种率达98%,仔猪培育14993胎,生产仔猪103470头,实现产值1388.6万元,完成生猪改良7730胎,生猪存栏34246头,出栏33756头。

(三)面向市场,狠抓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我镇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结合镇情村情实际,发挥区位、交通、水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特色养殖业。我们选择确立了一大基础产业和四大主导产业。一大基础产业即优质粮油,四大主导产业即烤烟、蔬

菜、油菜、畜禽业。围绕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我们重点开发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主导产品和生产基地。一是城郊坝区为主体的优质米稻基础产业;二是原军屯片区重点发展优质油菜基地;三是城郊区蔬菜基地;四是加快发展中屯、清河核桃基地;五是以仔猪养殖示范村为重点的三元杂生猪基地;六是发展山区黑山羊基地。

(四)因地制宜,狠抓专业村组建设,突出“一村一品”。各村(居)委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力发展专业村、专业组,做到“一村一品”。目前,我镇已建成仔猪养猪示范村24个,中屯、清河发展了黑山羊养殖村,周山邓家发展了鹅养殖村,共有鹅养殖户38户,养殖鹅530只。

(五)围绕产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各地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镇共建立水产品养殖协会1个,仔猪养殖协会3个,黑山羊养殖协会1个,双孢菇种植协会2个,新农村建设管理协会2个,种养殖协会3个。

(六)强化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一是积极组织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

推动下,我镇下达推广各项科技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是积极组织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各村通过广播、农科人员入村开会培训,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系统教育。并定期举办科技培训班,提高他们掌握适用新技术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同时,通过举办“农函大”培训班,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

三、存在问题

农业产业“一村一品”的实施,为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有效地推进了我镇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带动了我镇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总的来看,我镇农业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农户能力不强。

2.农业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够明显。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4.投入资金缺乏,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快。

5.农业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农民收入增长趋缓。

6.农业产业链延伸不长,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

四、下步打算

我镇将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从主导产业入手,突出“一村一品”,加快全镇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加强对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将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领导牵头,一项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明确目标责任制。强化部门责任。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认真考核,严格奖惩。对产业化经营突出的村委会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产业化经营进展不大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采取组织措施。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产业化经营。

二是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我镇优势,突出抓好“五个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突出抓好“一村一品”,着力发展特色农业。

上一篇:欧美青春爱情电影下一篇:农业银行收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