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2022-09-26

第一篇:3单元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案

第2单元 位 置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

5、

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 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

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

(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 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指名回答(1)题:邮局所在的位置可以用(1,7)表示。它在学校往北700m,再往东lOOm处。

三、拓展延伸

1.结合教材第23页“生活中的数学”,讲解围棋棋盘及地球上的经纬线与数对的联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数对有联系?

(如电影院座位、象棋等)

2.出示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字母“Q”的位置在第2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2,2)。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l)字母M、D、J、S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 , )和( , )表示。

(2)某字母的位置可以用数对(1,2)表示,其中数字1表示( ),数字2表示( )。

请你在图中圈出这个字母。

【易错点剖析】在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表示列再表示行,这一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另外在确定第几行第几列时,也容易数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

【归纳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行与列,明白了确定行与列的规则,巩固了数对的知识。

3.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1.熊猫馆的位置在( , ),白鹤馆的位置在( , )。

2.老虎馆的位置在(2,3),在图上标出老虎馆。 3.从老虎馆到白鹤馆,要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

【易错点剖析】在方格上确定数对的位置时,要看清楚行和列的开始。本题中行与列都是从0开始的。学生在做题时对于0总是忽略,直接从最左边一列为第一列。

【归纳点评】在方格纸上,表示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O,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O,1,2……6,其中的“O”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四、全课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按下列要求做题。

1.先写出三角形各个点的位置。

2.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画出图形,再写出平移后图形A1B1C1顶点的位置。 3.画出把三角形ABC沿B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A′B ′C′。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数对(列,排) 行:横排 列:竖排

第二篇:第九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溶液的配置(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溶液的配置

【学习目标】:

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习重点】:即目标

【学习重点】;即目标

课前预习

1.100g10%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别是多少?溶剂的体积是多少?

2.如何称量10克氯化钠,如何量取90毫升的水?

3.在家庭里面为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可以怎么做?

课堂探究

一、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课本43页-44页,能解决一下问题:

1、实验步骤为:、、。

2、所用的实验仪器是:、、、、、。

合作探究:

(1)计算: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g,需水的体积为ml.(2)称量时,天平的使用原理是:,物品应放在盘,砝码应放在盘。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怎样读数:。

(3)溶解配置溶液时,玻璃棒的用途是:。

二、用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和水配制5000g 20%的盐酸

1、实验步骤为:、、。

2、所用的实验仪器是:、、、、、。

合作探究:

(1)与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有何不同

(2)计算溶液配制需用的试剂时,固体一般要计算出质量,液体需要计算出体积,为什么?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

有效训练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

A、②④⑥⑦B、①④⑤⑥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⑥

2.用氯化钠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

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

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

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打:①稀释②汁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浓盐酸和水。

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

(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请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出三种溶液,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课后延伸

1.实验室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

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第三篇: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教案(2课时)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药品取用的规程,能进行药品的取用。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 教学难点:滴管的使用。

教学准备: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型与思路:探究式、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为主线,与纠正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趣味导入

150多年前,国际化学权威柏采利乌斯在上一堂实验课时,用手指在试剂瓶中蘸了些溶液,放入口中品尝,看到他那美滋滋的样子,学生们也跟着学起来,结果大上其当。原来柏采利乌斯是先把中指伸入溶液,而后把食指放入口中,他根本没有尝到药品,而学生们实实在在尝到了苦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观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所以请大家吸取别人的教训。好了,让我们到实验室参观一下吧!

出示化学实验室全景图片。介绍化学实验室的情况,指出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着你探究化学奥秘。

二、自学与阅读:实验室规则和药品取用规律。

1、药品使用安全原则:“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药品用量节约原则:一般按规定用量,未说明取最少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3、用剩药品三不原则: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容器中.

三、合作探究:药品的取用 探究活动1——固体药品的取用

观察并分析P14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说出化学药品有哪些特征?实验室里有很多药品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

探究活动2——固体药品是如何存放的?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演示【实验1-1】把锌粒装入试管中。【实验1-2】把碳酸纳粉末装入试管中。

小结:粉状固体用药匙和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探究活动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多量液体直接倾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防止药液洒出)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防止残余药液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防止药液挥发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讨论与思考:倾倒液体有哪些要点?

(取下瓶塞倒放桌,标签对心右手握,口口相挨免外流,塞紧放回签向外) 2)、定量液体量筒量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若仰视则读数将比实验值小,若俯视则读数将比实际值大)

3)、少量液体用滴管: 自学:看书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取用少量液体可用_________.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把滴管放在________或__________.用过的滴管要立刻______________,注意滴瓶上的滴管不要___________.严禁用未____________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实验演示:【实验1-3】 观察实验现象

四、目标检测:

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①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合理的实验步骤 ③正确的操作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2、链接生活:烧菜时油瓶的瓶盖应怎样放?观察家中的食盐、味精、醋等存放在什么容器中。

3、某次实验用5 mL浓盐酸,为量取5 mL浓盐酸,化学科代表建议同学们使用10 mL量筒,小明问:为什么不用100 mL的量筒呢?化学科代表说这是为了减小误差,并列举了充分的理由。你能说出说出若使用100 mL量筒造成误差较大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吗?(①100 mL量筒量程比较大,读数时误差会较大②100 mL量筒表面积较大,残留在量筒壁上的液体较多)

4、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A、45 mL B、大于45 mL C、小于45 mL D、无法确定

5、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 ) A、烧杯 B、广口瓶 C、试管 D、细口瓶

6、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 ) 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 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7、在一只试管中要加入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一般应先加哪一种药品?为什么?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情感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3、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

重点、难点: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人们常用来加热的工具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与实验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自学:看书16页及17页的图,讨论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使用酒精灯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④酒精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后,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⑤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

2、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

实验(1-4)用一根火柴放入火焰中,观察在火焰的哪一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3、怎样熄灭酒精灯?

探究与实验2:按照课本18页图1-37的方法加热,观察记录加热水到沸腾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实验现象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并用外焰加热。 试管中的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试管外的水要擦干。

用试管夹夹持,离试管口三分之一,手握试管夹的长柄。 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人,要先预热,再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洗。

演示:做课本18页【实验1-5】,观察有关现象 探究与实验3——如何洗涤仪器? 自学: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如何直接用水洗?②如何用试管刷刷洗?③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呢?

(①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连洗几次。 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③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学生练习试管的洗涤

三、达标反馈

1、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称量

B、称量时应先把称量物放在左盘 C、称量时应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D、称量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

2、下列仪器中,不可以在其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是(

) A、集气瓶

B、试管

C、烧杯

D、量筒

3、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将玻璃仪器与灯芯接触,其原因是( ) A、灯芯温度太高会使玻璃熔化破裂 B、灯芯温度低,会使玻璃受热不均而破裂C、酒精灯会熄灭D、造成酒精大量挥发浪费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洗涤玻璃仪器一定要连洗几次,直到干净

B、加热试管中的冷水,可以不预热直接对准试管底部加热

C、滴瓶上的滴管是不能用来吸取其他试剂的D、熄灭酒精灯,只能灯帽盖灭

5、链接生活:找出你身边的废弃材料,看看哪些能代替实验室里的仪器。 实践活动俗话说:“吃完饭,动动手,活到九十九”,请吃完饭后洗洗碗,看看用什么方法洗碗更清洁。

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本课主要学习了物质加热的方法和仪器洗涤的方法。 2)方法归纳: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场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特别要注意安全,并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四篇:pep五年级英语下Unit-3第2课时教学反思

Unit3 A Let’s talk教学反思

九乡小学 杨丽 本节课授课内容为pep 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3 A Let’s talk,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二课时。在本节课中,主要教学生如何应用对话进行语言交际,自主解决对话后的问题,并且,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一些节日这一话题有更多认识,并能和同伴讨论节日所在的月份。

本课重点句型为:When is …? It is in…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强化句型:When is the party? It is in… 并听说认读新句型:When is that?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处理本课难点:

1.唱歌谣、抢读的方式来铺垫学过的内容,再利用真实的情境引出对话。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并回答老师出示的三个问题。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复习月份的单词和句型,并且分散了本课的难度。

2.利用图片来展示西方主要节日,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日。

本节课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能采用多种方法分散难点,并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立足于学生长期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我个人始终认为不能盲目地单靠唱歌和游戏去为学生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总有烦腻以致消失殆尽的一天。既然我们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为什么不培养学习长期的学习方法呢?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而杂,并且得用到之前学习的句型短语等,因此,我让学生试着自己用所学内容编唱歌谣来复习之前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温习巩固的目的,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未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不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如此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时间把握不好,延长了下课时间。 2.课上练习对话时间短且形式较少。

3.由于紧张层次有些不清楚。在课上,对学生的感召力还不够。 4.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及运用该有待学习,改进。 5.课件制作不够完善,今后应该多学习。

第五篇: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木兰诗》教学设计(共2课时)

第10课 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背景介绍: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四、整体感知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五、探究课文。(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1.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女扮男装。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

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中——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我们重点欣赏写“战”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可谓字字千金。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乡,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正穿着铠甲,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六、布置作业:

1.想像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

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3.诵读课文。 板书设计 :

木兰诗

一、(l一3)替父从军

二、(4)十年征战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二、整体感知

读文章的第

四、

五、六段,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探究课文

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2.分析第三部分。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2)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

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当然,这里边最高兴的当属木兰,下面几个排比句,从描写她急于回到日常生活

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后开门窗?

木兰离开养育她成人的家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个家,

思念家中的亲人。现在,她又回到了她所热爱、思念的家,一进家门,还来不及卸下戎装,就开门开窗,因为她对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感到惬意,都充满感情。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畅;二是爱美之心,木兰亦有,表现了她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向往。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③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

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4.《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语句连接紧凑、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来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感情服务,事奇诗亦奇,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四、总结、扩展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有条件的话课后观看动画片《花木兰》和豫剧《花木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第五单元第五课时教学反思04-1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第四课时下04-12

第四单元课时教案06-27

9单元4课时统计教案04-11

第三单元课时备课教案11-03

上一篇:80后的回忆让人落泪下一篇:91防盗防抢防骗常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