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邹碧华精神有感

2022-09-02

第一篇:学习邹碧华精神有感

学习邹碧华精神演讲稿

“燃灯者”引路

“邹碧华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同志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永远地离开了他坚守了26年的工作岗位,离开了挚爱他的家人。时间过去近8个月,法律界内外对邹碧华同志的悼念、追忆活动始终没有间断。

邹碧华同志出生在江西农村,他对老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对老百姓有着深刻朴素的情感。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善解法律,更要善解人意,进而才能善解矛盾。为此,他在长宁法院工作期间,坚持每周一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登门开导上访户,亲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邹碧华同志的行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亲和力,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关怀,提高了群众对司法的信心,推动了群众对法治信仰的形成。

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们与邹碧华一样,是同处在一个法治建设求新求变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另多少法律人梦寐以求的时

1 代,另多少法律前辈为此奋斗终生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能激发我们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忱,他能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什么样的曲折得失,都能坦然面对,都能义无反顾。因为我们的队伍里有邹碧华这样的“燃灯者”在引路,有“邹碧华精神”在激励我们,有邹碧华这样的典型做标杆,我们只有始终像邹碧华那样保持火一样的激情,才能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使命,完成邹碧华未竟的事业,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人民法官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我们的根,是司法权的权源。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心存敬畏,守住底线,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只有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动摇,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定力,坚定方向,自觉做到公私分明,让“刀把子”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们只有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事业,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和信赖,司法权才能有公信力和权威,人民法官也才能有作为和地位。

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今天在座的每一名法官都正处在历史的抉择中,我们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历史将会给与我们怎样的评价?这需要我们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2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领域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和强力部门,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拘泥于部门权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讨价还价,必然是磕磕绊绊、难有作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上,只有抓住机遇,拿出自我革新的胸襟和气魄,迎难而上,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邹碧华同志的过早离开令人痛惜,但他“燃灯者”的理想,炽热的信仰力量仍在,司法改革的事业未竟,他的事迹会召唤更多满怀职业理想的法律人接过火把点亮未来。

第二篇:法院系统 学习邹碧华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邹碧华精神心得体会

审管办 王 杰

2015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各级法院干警聆听了这次报告会,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法院工作者,有幸参加了学习。邹碧华作为一名杰出的法官,他对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求知精神、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珍重以及对人民和国家所呈现的赤子情怀都给我了深深的震撼。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首先要学习他不断学习,勇攀专业知识高峰的求知精神。邹碧华作为一名专家型的法官,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和总结。通过了解他的学习经历知道,邹碧华1988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工作五年以后,又重新回到北大攻读了国际经济法硕士、经济法博士。在他被组织派往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研究员圆满结束,回到国内时,他带回来的是几箱子的复印资料,形成了四万多字的研究报告。在他日常生活中,就连骑车等红灯这点空闲时间,他都用来背英语单词。为了研究日本学者的相关理论,他利用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机会,晚上坐地铁去上日语课。在他担任上海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期间,指导审结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化解了一批社会关注的大要案。在了长年累月的思考和积累的基础上,他相继发表论文40余篇,写出《合同解释论》、《公司法疑难实务问题研究》以及被一线法官称为“法庭上的独孤九剑”的《要件审判九步法》等十余部对审判具有指导意义的专著。可以说,正是不断学习和思考总结,才造就了邹碧华超群的业务能力。作为一

1

名基层法院年轻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要学习邹碧华对专业知识的不懈求知精神。要像邹碧华一样行动起来,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练就深厚的法律功底,熟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明确立法原意,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审判工作,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必须要学习他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珍重。邹碧华1988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当年的北大法律系毕业生真可谓是天之骄子。在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文化中心,他本可以有多样化的更加炫目的职业选择。但是他作为一名法律人,他选择了从事法官这一职业。从一名普通的书记员做起,到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基层法院院长,到上海高院的副院长,26年,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他作为一名法官,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从没有叫过苦,无论面临多少困难,他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特别是他担任上海高院司法改革工作办公室主任后面临重重困难与各种压力,但他从未动摇。选择了法官这一神圣的职业,所以无怨无悔,因为热爱这一职业,所以能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我们就应该热爱和珍重自己的法官职业,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法律的敬仰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今天法官普遍面临案件多、压力大、信访难、执行难、司法改革利益调整的考验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始终忠于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增光添彩。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习他对人民和国家所呈

2

现的赤子情怀。2008年,邹碧华担任长宁法院院长,作为院长,邹碧华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不管是对当事人、信访老户还是对待律师,他都能平等相待,以诚相助。对待当事人,他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即便案子判决没有问题,他也能将心比心,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对待上访老户,他给予尊重和理解,亲自端茶倒水,聊天宽慰,与内心纠结的老人合影留念,把自己的名片送到退休工人的手里,每逢春节带着信访干部走访上访户,在外学习期间给上访老户写慰问信。他尊重律师,注重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推行《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创造性地建设开通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为律师提供了从案件材料递交、交纳诉讼费到案号获取、申请保全、证据质证等“一条龙”服务,平台的建设为构建法官和律师的良性关系,打造新型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提供了样板。在法院内部,他尊重每一名法官,鼓励帮助年轻法官的成长,充分肯定每个人所做的工作,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激发每个人的荣誉感,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学习邹碧华的先进事迹,我们就要学习他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审判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起司法为民的理念,用心办案、秉公断案。

通过对邹碧华先进事迹的学习,“法官当做邹碧华”,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发自内心的对邹碧华法官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景仰。同样是法律人,同样是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同样都有过最初的梦想,邹碧华何以做到了如此的优秀?何以实现了对人民和国家

3

的如此卓越的贡献?有句话说的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作为基层一线法官,我们不一定都能像邹碧华一样为法律事业做出如此大的贡献,但我们应当以他为榜样,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学习和增强自己的法律业务知识和技能,真诚地热爱法官职业,维护法官职业的荣誉,坚守内心底线,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走进百姓,走进他们的心灵之中,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通过站在群众的角度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他们对司法的信心,推动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形成。

第三篇:邹碧华有感

观《邹碧华》有感

中国向来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义士,拚命硬干的壮士,为民请命的志士,舍身求法的猛士,而今天我在电影了解的邹碧华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们的光辉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掩盖,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电影描述了他一生中的若干件事,电影虽然只有88分钟,但也能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邹碧华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志士,电影刚开始时候便有冲突,邹碧华上任那天,受访的群众已经围堵大门,一般领导会选择回避,但邹碧华却毅然前往了解民愿,当身边的同事康达抱怨上访人的无理取闹时,他第一时间便对其进行教育,让其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从自身身上找原因。后来,邹碧华只身前往事故现场,做起走访调研,他用手语和同样也是受害人老伯交流,也为其不幸而感到悲伤,换位思考,以民本位的思想去开展工作,这不只是共产党员需要学习的工作要领,也是任何服务单位要遵守的工作准则。

邹碧华是一位埋头苦干的义士,“勤奋是可以感动人和带动人的”,他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在写出九步法之前,邹碧华为了搜集资料几乎是天天睡在办公室的,只是偶尔和同事一块散个步,他曾说“群众的投诉是我们的黄金资源”,这些投诉也是他写书的重要材料,为此,他特别重视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每一条意见建议,要求信息技术部门及时处理并反馈情况,这些都为他在党校完成作品打下了基础,而在写出《九步法》之后难得的休息日竟然也是让自己的妻子帮忙斧正,最后这本书也成了司法从业者必读的一本书。敬业是任何劳动者都应该拥有的品质,而极少有人像邹碧华一样如此敬业,他真的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司法系统。

自古以来改革便不是件易事,商鞅变法而受车刑,王安石改制而左迁,百日维新而六君子受戮,任何改革都会受到重重压力,但改革的人却前赴后继,邹碧华就是其中一个,在司法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下,邹碧华冲上前线,工作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面对体制上和新老司法者的压力拼命前行,“只要改革一点一点往前拱,那就算我的努力没白费”,他就像追赶太阳的夸父,死抓着“太阳”不放,就算饮尽大泽,自成桃林也不悔,他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际,落实到细节,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体现了一个人民公仆形象,他是个拼命硬干的壮士。

邹碧华也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智士,“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邹碧华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在电影里,他确实是具有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开阔视野的司法人员,譬如他曾亲自指导了上海高院互联网站改版,在最高法院三大司法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12368诉讼服务、律师服务,等“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他主张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裁判文书进而评判法官绩效,“裁判文书智能分析系统”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了巨大的反响,并在法官晋升条件中加大工作实绩的权重,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同志提供了舞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既是党员和国人需要学习和发扬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邹碧华的微博名叫做庭前独角兽,独角兽有名獬豸,怒目圆睁,能辨曲直,勇猛公正,他是希望自己能守护司法庭前的公正,他也确实做到了。可惜在2014年,邹碧华心脏病突发而离世,年仅47岁,他用心镌刻在生命年轮上的47个春秋是璀璨夺目的。古人说向死而生,死不是悲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人生会在何处止步。人终有一死,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才不负韶光?邹碧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坚定目标,徐徐前行,那么这一生就不会虚度。邹碧华,碧华即皎月,他会像一轮玉盘悬挂在我们前行道路上,引领我们前进。

第四篇:学习邹碧华

身处这个改革的时代,怎样去适应、怎样能像邹碧华一样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活着,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需要深思的问题。作为一个“燃灯者”,邹碧华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心细如发,能够发现普通的事物中的闪光点;他思维敏锐,能够准确把握住事情的关键本质;他虚怀若谷,能够心平气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他忧人之忧,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推动一个更好的法治环境的形成。

在学习邹碧华同志的光荣事迹的过程中,与会的同学们认识了一个勤于思考、从小事情发现大道理法律工作者。邹碧华的伟大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他是用踏实的一步步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法官、一个学者的理想。

在诸多的事迹中,邹碧华同志首倡法官要给予律师充分尊重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律师界的赞赏,而且在整个法律界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更明确地阐明尊重律师这一司法工作理念的具体内容,邹碧华在担任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时专门制订了《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他此生最后一次讲演名为《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在他辞世的当天,邹碧华主导推动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他在朋友圈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而这些努力的背后,起源于邹碧华一次国外交流的经历。在国外旁听一次开庭时,邹碧华发现法官让双方当事人的律师上前并说些什么,一了解,才得知是因为律师庭上太激动,法官避开当事人请律师冷静些陈述。对比国内法官在庭审时打断律师发言乃至呵斥、一些判决书对律师代理意见回应较少或回应有遗漏等情况,邹碧华感慨万千,进而有了上述推动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认知和认同的不懈努力。

邹碧华同志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的事迹还有很多。在观看、阅读这些材料时,一个用自己的生命使法治天空更明朗的学者型法官的形象逐渐在同学们眼前清晰起来,为邹碧华英年早逝的悲伤和惋惜也在同学们心中氤氲。

他教会了我们要看到不足。《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既是对法官在工作中尊重律师的指导,也是从侧面指出了之前司法工作中对律师尊重不够、没有法律职业共同体意识的不足。十条意见中,包括庭审中法官不得随意打断律师发言、法官不应当着当事人的面指责批评律师、不得向当事人发表贬损律师的言论,甚至包括为律师预留车位、提供休息区、提供复印设施等细节。这些细节,莫不是此前在司法工作中被忽视、甚至被无视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工作者的尊严所至关重要的。

他教会了我们要善于观察。在长宁法院旁听了大量法官的接待工作后,邹碧华向办案人员提出问题,为什么当事人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演变成与法院的对抗,这可能是法院接待不妥善带来的后果。事后,邹碧华针对这些不应该发生的“低级错误”,编写了《群众接待场景65例》,为法院工作人员接待群众增添了几分自行与从容。

他教会了我们要坚守梦想。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张枫介绍,自己在进入法院系统工作15年之后,向时任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倾诉自己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迷茫,邹碧华一针见血:“不是机会没有眷顾你,而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 碰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坚守梦想”。在邹碧华的教导下,年轻的法官们又有了向前冲的渴望。

他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自己却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没有给家人、朋友、同事、他的事业留下一句话。邹碧华的辞世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损失,也是整个法律界的损失。在这个他所感激的改革的时代,正需要他这样的人发光发热、不断点亮人们心中的灯火、在前进的道路上引领方向。但是在悲痛的同时,大家眼中坚定的目光都透出同样的讯息:“继承是最好的怀念”。邹碧华去了,他的事迹却流传开来,他的精神被万千学子、无数党员学习。邹碧华这盏灯灭了,更多的灯却因他所留下的火种而亮了起来。司法改革的事业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遗愿将会由后辈们完成,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因为有邹碧华这样的儿女而更加富强。

第五篇: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做党和人民的好公仆

邹碧华,生于1967年1月18日。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198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市高级法院经济庭工作。1993年至1999年期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就读,获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之2012年间,先后担任上海市高院研究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和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2012年11月,就任上海市高院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在赴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邹碧华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民法官的誓言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是人民法官的优秀代表,对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致力司法改革,为法官职业树立了一把标尺,也赢得了从法官、检察官到法学教授、律师、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尊敬。

邹碧华同志满怀为法律献身的精神,不管是当书记员,还是当庭长,还是升任上海高院副院长,他都尽心尽职,爱岗敬业,他无怨无悔,艰苦奋斗,给人民法院的改革与审判事业交出了满意答卷。2014年,司法改革的大幕拉开,邹碧华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带领着司改团队,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开会、加班、汇报成为常态。他认为,改革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点点进步就是成功,因此面对改革中的反复磋商、针锋相对、妥协共识,他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对争议和质疑,他坚定的

表示,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他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改革布道者”。9日上午,高院党组会议;下午,司法改革座谈会。“邹碧华从下午2点一直讲到5点。”张新说。在中央统一部署下,上海成为司法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相关改革方案全国瞩目。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为全国司改担当探路先锋,邹碧华深感重任在肩、时不我待。谈到司法改革,邹碧华总是充满激情。周日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论坛、半个月前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他积极介绍上海司改进程,谈司法公开,谈审判流程信息化„„“他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改革布道者,”张新说:“他确实累了,调整了作息,晚上1点就睡下,比平时提前了一小时。”当年在长宁区,邹碧华做了件“前卫”的事儿——压缩会议室,给每个法官一间独立办公室,为了“维护法官的职业尊荣”。长宁区法院曾俊怡法官说:“法官专业化、职业化,法官分类管理,他那时已有思考。”他家的三面书墙,桌椅旁都堆满了书。勤奋的邹碧华将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结合,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基层法院可视化管理》等10多部著作,其中《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全国民事法官和律师办案的重要指引。他简直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推动法院的改革。如果不是亲自到他工作的现场看看,是无法体会以邹碧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他真的是用生命为法院的改革前行助力加油。改革这份事业那么艰苦,他47岁的黄金年龄去世,他为法院、为司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是法院的英雄、法官的骄傲。他在以一种强有力的正能量,感动中国!邹碧华同志是审判业务行家,

管理专家,授课导师学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著书写诗,样样精彩。邹碧华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法官为中国的审判事业和改革之路奉献出更多的热情与力量。

学习邹碧华,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忠于我们的事业。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办好每一件事,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所以,学习邹碧华,主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改革先锋的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1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