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考试试题

2022-07-10

第一篇:马哲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马哲考试试题

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题一

1、 下列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错误的是__C__ A、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学说 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C、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绝对真理体系

D、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2、对哲学理解正确的是__B__ A、世界观、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和观点 D、人生观、价值观

3、 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形态不包括__B___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4、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有___C__

A、我思故我在

B、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C、水是万物的始基

D、绝对理念是世界的主宰

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 )

A、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片面强调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 D、片面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6、我国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这种观念属于D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7、下列对实践的理解错误的是_B___ A、是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B、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性活动

C、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检验认识活动是否为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8.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深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手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了__C__ A、虚幻的观念在现实中都能找到事物的原型 B、一切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D、虚幻的观念是可以凭空捏造的

9、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B

A、发展是事物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10、李瑞环讲:“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 ”。这说明:A A.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得到的启示表述错误的是( )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类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为自己服务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可以创造的

D、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感性认识不包括____

A、感觉

B、概念

C、知觉

D、表象

13、对真理认识错误的是____

A、客观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14、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它们是______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15、 某资本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是____

A、80万

B、40万

C、40万

D、80万

16、对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关系理解错误的是______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交换价值跟价值无关 D、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17、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凝结在使用价值之中 B、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会有价值 D、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1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和理论支点是_____ A、商品二因素

B、劳动二重性 C、剩余价值论 D、资本再生产理论

19、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____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

B、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差异 D、社会分工与产权差异 20、贷币的本质是_____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的交换价值

21、流通中的货币量跟社会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成_____比关系,跟货币的流通速度成_____比关系。

A、正、正 B、正、反 C、反、正 D、反、反

22、对市场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调节手段,跟社会经济制度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B、价值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管理制度创新以及劳动成产率提高

C、市场经济可以解决社会收入差距导致的社会公平问题

D、市场经济可以逐步改变计划体制下资源配置权力主导模式带来的权力寻租以及效能低 下、供求失衡等问题

23、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不变资本 B、劳动力商品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

24、企业生产中所消耗的原料属于______

A、不变资本

B、商品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25、企业通过竞争和信用手段即兼并、联合、购买、发行股票等方式占有大量社会资本的资本积累方式是______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资产并购 D、资产重组

26、对资本本质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资本指生产中所用的生产资料

B、资本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 C、资本是个历史范畴,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产物 D、生产资料只有充当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是资本

27、产业资本循环中分别采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其中商品资本的职能在于______ A、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B、生产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消费剩余价值

28、资本积累规律在于随着市场的发展必然导致企业占有资本量的迅速增加,从而导致的结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 资本排斥工人

C、工人相对贫困

D、资本家利润量减少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有什么特殊性?

参考答案要点:动力商品具备商品的二因素(2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3)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

参考答案要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共4点,每点2分)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要点: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人的其他存在形式(3分);物质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3分)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内涵,是理解历史活动的钥匙(2分)

4、比较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两组划分的不同?

参考答案要点: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2分);划分的内容不同(3分)划分的意义不同(3分)(评分中根据答题要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正确清晰,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可以酌情给分)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材料一:在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在世纪初仅占5%-20%;到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高达90%以上,有些科技密集型产业则高达100%。 材料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

材料三: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请回答:(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联系材料简要回答怎样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要素中的主导力量,渗透于其他一切生产要素之中(2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现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2分)

(2)联系实际简述对科技创新的看法(6分)

2、材料一:北大方正集团股份制改造中,曾遇到了不少股份制改造企业所遇到的难题,即国家股的问题。是资本投入创造价值,还是劳动创造价值?有人提出,方正是学校投资40万起步的,不管现在是4个亿,还是8个亿,都是原先的40万投资创造的。方正总裁在同记者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如果说资本创造价值,那方正近千名职工都干什么啦,我们就不创造价值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资本和劳动同时创造价值。”

材料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材料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参考答案要点:

(1)这段观点错误的,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5分)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是为了发挥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提高生产效率,要求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7分)

(评分中根据答题要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清晰、流畅,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可以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16分)

材料一: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联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原理分析如何 面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要点:

1、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原理(6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对立、差异和冲突是必然性,但是不能忽视统一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6分)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每小题1分,共28分) 1—5 CBBCA 11—15 CBDDD 21—25 BCDDB 6—10 DBCBA 16—20 CDBAB 26—28 ACD

第二篇:马哲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B )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B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BCD )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BC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C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8、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D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C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AB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12、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B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BC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CD )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6、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 ABCD )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17、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CD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2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1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19、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cd )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 B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21、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BC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22、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 ABCD )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23、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B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ABCD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 )

3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27、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BCD )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28、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9、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B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30、社会形态是( B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3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3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C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35、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BD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36、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37、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BC )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BC )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4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1、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B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4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 )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45、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B )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4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CD )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4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BC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8、剩余价值规律( ABCD )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49、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 AB )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地域环境不同 50、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再次,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既然如此,作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其实现就必然是一个更加漫长的历史过程。 3.社会主义有哪些方面的基本特征?

答: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国家;

思想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

4.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说明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一 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6 第三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社会主义必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三、论述题(1题,共30分。要求:答案要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600字。)

1.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谈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正确的理论体系,能为当今的社会所接受,能为当今的社会服务。 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解释了剩余价值,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指引人类进步的航标。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用实践完善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好地成为人类前行的指路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把严格的科学性与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哲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严密科学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是自封的,它已经并将继续得到许多国家实践的证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许多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尽管社会主义运动在取得震撼世界的伟大胜利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遭遇了严重挫折,特别是苏东剧变后,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甚至断言马克思主义“失败了”。但是,正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20世纪下半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国内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管理行为也曾得到认可。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积极对资本主义进行修补的结果。正如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自己所坦白的那样:《资本论》把资本主义描绘得千疮百孔,我们正是按照《资本论》的描绘来修补资本主义这条船,才使它没有沉没,照样在航行。但不论航行多久,最终是要沉没的。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纵观当今世界,不管各种学说、理论、主义多么纷纭繁杂,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对改变世界面貌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不断遭到各种诽谤、歪曲和谩骂,但马克思主义真理如同燧石一样,越敲击越放出耀眼的光芒。

2. 结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理论,谈谈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有哪些,及其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 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根据,也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依据。

3、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在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5、人的本质和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人创造客体价值的过程也是人实现主体价值的过程。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两者应该是统一的。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是历史的必然。 这种必然性根源于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

6、技术发明和革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发明和革新可以提高生产力 生产力的高低决定着文明程度的高低,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社会就越发达。

第三篇:马哲试题

第一章 单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世界观就是(B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

5、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 )。

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多选

1、哲学(ABCDE )。 A、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具有时代性 D、具有民族性 E、具有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ABCDE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3、“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指的“真正哲学”( ABDE)。 A、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 B、可能是唯心主义哲学 C、专指各种唯物主义哲学

D、取决于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E、马克思主义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ABCDE)。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推进哲学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5、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AC)。 A、人本主义思潮 B、存在主义思潮 C、科学主义思潮 D、实证主义思潮 E、唯心主义思潮 判断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误】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错误】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错误】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正确】

第二章 单选

1、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C )。

A、虚幻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

2、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D)。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A)。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文字的产生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4、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A)。 A、主观性B、能动性C、随意性D、物质性

5、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D)。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多选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它(ABCDE )。 A、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

B、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C、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D、认为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分割的

E、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为一谈

2、劳动的重大意义( ABCDE)。 A、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 B、劳动产生了语言

C、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D、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 E、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BD )。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

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

4、意识是(ABDE )。 A、人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人的头脑里固有的 D、有客观内容的

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5、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ABCE)。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E、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判断

1、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

2、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确】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正确】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错误】

第三章 单选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D)。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2、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和存在方式是(B )。 A、认识B、实践C、感性D、理性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A )。 A、实践B、认识C、物质D、意识

4、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属于( D)。 A、人工自然B、人化自然C、人类世界D、自在世界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 A)。

A、 客观实在性B、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C、实践活动的对象化D、运动变化的自发性

多选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ADE )。

A、生产实践B、教育实践C、医疗实践D、科学实验E、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2、科学实验是(ABCD )。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

3、实践是( ABCDE)。 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D、具有直接现实性

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4、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ACE)。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5、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ABD)。

A、企业B、政府C、科学家个人D、科学共同体E、全人类

判断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错误】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错误】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正确】

5、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正确】 第四章 单选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2、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D)。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4、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B)。

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性作用

5、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 A、上升性B、重复性C、回复性D、循环性

多选

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ADE )。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 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 C、一切事物、现象浑沌一片的联系 D、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E、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ACDE)。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量

E、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3、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 ABCE)。 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是由无数有限时空构成 D、时空的有限性是由无数无限时空构成

E、时空无限性存在于有限性之中,并通过时空有限性表现出来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质与量的关系的有(ABDE )。

A、它们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 C、量是质的前提,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质 D、量总是一定质的量,量制约着质 E、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CE )。 A、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B、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E、肯定条件客观性和联系的条件性的观点

判断

1、“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正确】

2、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错误】

3、“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错误】

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就能把事情办好。【正确】

5、“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正确】 第五章 单选

1、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D)。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2、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D)。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3、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D)。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B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D )。

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 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它( ABD)。 A、认为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B、认为不仅有从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 C、认为认识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是一次完成的

D、认为认识是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E、只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CD)。 A、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 B、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E、从摹写到创造的过程

3、唯心主义认识论( BCDE)。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 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 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4、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ABC )。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5、“实事求是”体现了( ABCDE)。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辩证法革命精神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错误】

第六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是(B )。

A、气候的变化 B、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

C、类人猿是高等动物 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经济社会形态(A )。

A、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

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 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

3、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之所以是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是因为它们( B)。

A、大多直接同生产力相联系 B、反映并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

C、反映的是并不属于特定的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 D、都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4、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 C)。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5、技术社会形态是(A )。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一般地说,政治和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 ABCE)。

A、它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

B、它体现着一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

C、它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重要影响

D、它既属于社会意识,又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E、它是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变化的根源

2、国家的本质是(BCD )。

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构

B、阶级统治的工具

C、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D、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机构

E、独立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3、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是( ABE)。

A、哲学

B、艺术

C、语言学

D、逻辑学

E、宗教

4、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ABCDE )。

A、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功能

B、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功能

C、对社会文明的承载传递功能

D、对社会活动的调控功能

E、对社会生活的创新功能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ABCDE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错误】

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正确】

4、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

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错误】

第七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民群众的主体( D)。

A、是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D )。

A、宿命论观点 B、天命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B)。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C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C)。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ABC )。

A、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大大提高

B、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大大提高

C、形成足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强大革命力量

D、国际力量的支援

E、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它们( ADE)。

A、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

B、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C、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D、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E、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CE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 ABCDE)。

A、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念

B、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C、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路线

D、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E、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

5、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BE )。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错误】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正确】

3、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

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错误】

5、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错误】

第八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2、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D )。

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时自由 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3、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人的解放程度总要受到(A )。

A、生产发展的制约 B、生产关系的制约

C、社会进步的制约 D、上层建筑的制约

4、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

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5、人在价值关系中(A )。

A、只能作为价值主体 B、只能作为价值客体

C、既可以是价值客体,又可以是价值主体 D、只具有要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特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因为( CDE)。

A、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

B、人的本质是其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

C、人是生活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象之中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E、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

2、人的本质(AD )。

A、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是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

C、在于人有理性、思维、尊严

D、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E、在于人有道德和理想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理由在于( ABDE)。

A、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造成

C、人们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人们预测的目的,不可能完全实现

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会历史的发展(ACD )。

A、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

B、是直线式连续发展的

C、要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来实现

D、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

E、其曲折发展的辩证性质和社会进步的客观必然性是互不相容的

5、共产主义是( ABC)。

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B、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伟大实践

D、渺茫的幻想

E、被压迫者合乎理性和正义的热情追求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错误】

2、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正确】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正确】

4、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5、“人性自私”。 【错误】

【正确】

第四篇:马哲试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由彰武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共济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提出的依据。kaoyangj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基于以上的分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院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页;<大纲解析》第1页。3362 3039

12.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36 26038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彰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性观点辅导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112室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页;<大纲解析》第2页院

20.“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同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12室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辅导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派别的辨别。正门

题干选自<资本论》。马克思指出:“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很明显,马克思在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础上视劳动为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无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选项。

33623 037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页;<大纲解析》第2页。院

22.之所以说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强调“无实”是因为课

A.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做出了贡献 B.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C.唯心主义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D.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扩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就会产生唯心主义。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列宁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这就必然导致了唯心主义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只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因此,21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选项,22题的正确答案

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30.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

A.坚决地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系的错误观点

B.坚决地以阶级分析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C.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D.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的多样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精神。第一,它以发展的观点看自然、社会和人。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第二,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页;<大纲解析》第4页。

3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

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以及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重要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页;<大纲解析》第4页。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6.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有机物质绝不是不可调和的,而且看来和电、运动的能力、不可入性、广袤等等一样,是有机物质的一种特性”。这里所表述的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题干引自的也是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一书。拉美特利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认为独立的心理实体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心灵是身体的一部分,它也是物质的东西,而且心灵是物质性的与心灵能够思想是不矛盾的,从而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但是拉美特利又认为人的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多几条弹簧、脑子和心脏的距离在比例上更接近一些,所接受的血液更充分一些,从而把人脑也看成是一架机器。显然,拉美特利并没有看到,思想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器官——大脑的产物,思维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形式,人类的思想能力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机器没有思维能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页;<大纲解析》第2页。

17.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这说明

A.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的产物 B.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C.环境是人的活动的基础 D.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的改变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 人和环境的关系,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唯心论者否认环境的客观性,认为环境是精神的产物;而机械唯物论者则否认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仅仅看到人是环境的产物而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环境决定论。马克思在同这些错误思想斗争中,阐述了人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理论,即:环境是人的活动的基础,环境的改变引起人的改变;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地实践”。这说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人意识到环境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就是使环境按照人的意志改变形态,以满足人的需要。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C和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21.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是

A.一元论哲学 B.决定论哲学 C.能动的反映论 D.坚持唯物史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的特点。

所有的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元论哲学)。自然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意识、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决定论是认为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所有唯物主义和许多自然科学家都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思想,肯定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与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根本不同,一些唯心主义者虽然也承认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但却不是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从精神的性质来解释问题,或者是认为人把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

性赋予自然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从客体的方面去把握和直观世界,抹杀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显然答案

选AB。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页;<大纲解析》第1-2页。

23.对感性的物质世界进行直观性理解的哲学派别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的具体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又有它的局限性,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缺乏科学的论证。然而,直观性不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同是也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之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就是因为:费尔巴哈把人视为感性的对象,主张对感性世界进行多种直观:普通直观、自然科学的直观、高级的哲学直观;强调直观是生活的原则,直观提供本质、真理、现实。在认识论上,直观的唯物主义像一切旧唯物主义一样,缺乏能动原则,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只是从感性直观上去理解客体;在自然观上,直观的唯物主义消极的崇拜自然,把感性世界仅仅看作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没有看到人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历史和实践的产物;在社会观上,直观的唯物主义把个人仅仅看作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有机物质实体,而不是处于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中的真实存在的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页;<大纲解析》第2页。

24.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

A.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 B.意识具有能动性

C.主观意志决定一切 D.世界是不可知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概念及基本类型的特征的把握。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一切唯心主义不仅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且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上升为世界的本原,决定物质世界。C选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一切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是可知论者,只有不彻底的唯心主义才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25.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感觉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6.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27.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辨析。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例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尼采的“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中国古代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等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第25题的B选项不属于可知论,其哲学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D选项,是柏拉图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C选项。第26题的C选项是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D选项。第27题中A选项是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29.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是

A.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B.一元论哲学

C.经验论哲学 D.唯理论哲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特点。

唯心主义哲学由于对精神本原的不同理解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而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由于它们都“坚持意识第一性”,因此在认识论上两者都“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两者都是坚持世界有一个精神本原的一元论哲学。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经验论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不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因为有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对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经验论哲学或都是唯理论哲学。因此答案选AB。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31.哲学唯心主义“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无实花”。这说明

A.哲学唯心主义不能在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结出果实 B.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是没有根基的 C.哲学唯心主义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

D.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题干来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列宁指出“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 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无实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它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如果在认识过程中把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片面地夸大主观的作用,或者把认识过程的某一阶段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同时存在,唯

物主义是必然的,唯心主义也是不可避免的,二者是共生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地球上的最美丽的思维着的花朵。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C

和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页;<大纲解析》第2页。

36.爱因斯坦指出:“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迷,然而甚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这是由于他们

A.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B.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C.自觉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普遍指导意义。

此题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题干给出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活动中就不受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恰恰相反,科学家们无论从事何种科学研究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如果自觉地接受某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他将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所以,只要考生懂得这一基本哲学常识,在所给出的选项中,确认ACD的正确性是不难的。选项D,实际是说坚持唯物主义的原

则。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0页;<大纲解析》第6页。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6.任何一种范畴都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物质范畴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那么,物质范畴

与物质关系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范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范畴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形式,范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事物本质和关系的反映,范畴的内容是客观的。具体到物质范畴,作为范畴的一种,它是主观的,同时物质范畴也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反映,物质范畴的内容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的。考生要特别注意“物质”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不能一概而论。该题中与“物质范畴”相对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各

种实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7.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因此,对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

系正确的表述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指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其表现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和不可穷尽的。在物质世界当中,每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规定,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质,彼此有别,由此形成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试题中与“物质形态”相对的“物质”即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抽象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性,即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身个别属性。可见,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此,一方面我们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11.否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二元论 D.机械决定论

[命题分析] 这四题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指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是统一的,都是一元论哲学。但究竟统一于什么,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它们的看法却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精神、观念是世界的惟一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精神、观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物质只是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世界统一于物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未能对物质概

念作出科学的规定。

二元论认为世界上有两个不分先后、互不相干、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它在说明这两个本原的联系时,把精神说成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从而倒向了唯心主义,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59题)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以各门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论证,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其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其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

统一性。(第57题和第58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主张提出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杜林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同世界统一性自身混为一谈了。“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提法,含混不清,“存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的规定性,既可赋予物质存在的含义,也可赋予精神或神的存在的含义,从而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第56题)。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9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10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1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29.著名科学家牛顿提出:“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30.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惟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表征物质存在的工具 D.认识物质的条件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或固有属性。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现代科学表明物质运动速度最快的光运动也经历着时间;物质形态最小的微观粒子也有自身固有的空间尺度。另一方面,空间和时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广义相对论指出,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几何结构完全取决于场的物质分布,物质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强,分布越密,则空间曲率越大、时间流逝越慢。真空理论也表明,真空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以量子场形式存在的物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虚空”的空间,也不存在什么脱离物质的永远相同,自身流逝着的时间。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牛顿的绝对时空的观点。他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事物的贮藏所”,显然割裂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此观点首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所以是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犯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所以29题的正确答案是A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时不可分离的。30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8页;<大纲解析》第12-13页。

37.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B.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 C.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D.处理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早的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认识的最基本的源泉和动力。它要解决的首先是人们的吃、喝、住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同时也产生着使生产得以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产实践不仅生产着实体性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发展新的生产力,而且生产着人们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物质关系与社会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页;<大纲解析》第13页。

38.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其中体现了实践的主体和

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的关系是

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 C.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 D.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主客体关系的实质。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具体地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除人以外的一切物

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无意识的、盲目的,都不可能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就被确定下来,而客体则成为“为我之物”。正因为如此,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

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页;<大纲解析》第14页。

40.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的是

A.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 B.客观条件 C.实践 D.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水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功能。

实践不仅使世界二重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客观世界的内容转化为主观世界的内容是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过程。对于每一时代的特定的主体来说,并不是客观世界的所有内容都能转化为主观世界的内容。只有纳入到人的实践以及认识活动范围内的那部分客观世界才能转换为主观世界的内容,或者说,只有被纳入到人的实践以及认识活动中的那部分客观世界为主体所接受和认识,并沉积、内化为意识的容量框架、纵横幅度和界限的时候,才能转换为主观世界。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从根本上制约着世界的二重化运动。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22页;<大纲解析》第14-15页。

4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和统一表现在:

首先,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是自然生物历史的产物,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意识就其既成的反映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最终都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

其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第一,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第二,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第三,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的反映方面。从内容上看,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

型。

最后,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页;<大纲解析》第17页。

50.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

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

唯物辩证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第四,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才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题中的“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心在人身之中央,是人身的主宰,具有精神活动的功能。荀子这段话就形象地说明了人的感知活动要受到意识活动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类的意识反映什么内容,不反映什么,都由人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这充分地说明了意识具有的能动性特征。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28页;<大纲解析》第17-18页。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列宁“物质”的经典定义认识错误的有

A.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B.表明物质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和人的感性活动 C.揭示了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以及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D.终结了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物质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有: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但就物质本身而言,还有其他的特性和属性。第二,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第三,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反映。该题A选项混淆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和根本属性(运动)。 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故D选项也是错误的。因此答案选A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大纲解析》第10页。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这种对物质的认识虽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范畴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之间的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由于它不懂得辩证法,因此,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因此答案选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大纲解析》第10页。 4.现代科学正在研究“暗物质”和“反物质”。“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已经过时

B.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 C.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D.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作出了自然科学的证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作为客观实在性体现的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现代科学研究的“暗物质”、“反物质”没有也不可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暗物质”、“反物质”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暗物质”与“反物质”跟我们传统所见到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物质总是客观实在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这个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暗物质”、“反物质”只是证明和深化了世界物质多样性统一的基本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还会不断地发现物质的新的具体形式,从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因此选B

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5.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试题题干引文的作者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自然科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他通过把气作为物质的一般而论证了世界的物质属性,认为“空气、声、光、形”等都是作为物质载体的“气”的相互转化而表现的四种基本形态,反映了他关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物质存在方式多样性的思想和物质永恒地处于“流转”中不死不灭的思想。方以智的自然哲学体系实质上是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气一元论,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气作为本原,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B项的深化就是D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属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6.物质是运动的

A.形式 B.主体 C.内容 D.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和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因

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7.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对这句话

理解正确的是

A.正确理解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混淆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 D.是正确的命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题干认为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一论断非常正确,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因此而把两者等同起来,认为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但不是说两者没有区别。物质是表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则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属性的一个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它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存在着。由此可见,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和运动与物质是否等同是两个问题,不能混淆,不能把物质的属性,即使是根本属性同物质本身等同起来。因此选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12.恩格斯指出:“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这说明

A.时间和空间都离不开物质 B.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C.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恩格斯的划时代贡献在于,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他不仅推倒了唯心主义时空观,坚持了时空的客观性,而且在恪守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把时空准确地定义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如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另一方面,物质也离不开它的存在形式,只能在时空中存在,如恩格斯所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恩格斯给时空下的物质存在基本形式的定义又划清了与旧唯物主义机械论时空观的界限,指明时空不是与物质平行或无关的独立存在,而只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面对恩格斯的定义,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就没有立足的余地了,时间既不是物质之外均匀流淌的河流,空间也不是盛原子的容器,相反,时空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与物质密不可分,只要是物质存在就必定占有空间,经历时间,而时空正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体现。这样,恩格斯就把时空与物质的关系彻底说清了,它不仅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关于时空的客观性、广延性、持续性等合理内核,而且在历史上第一次对时空的本质予以科学的界说,从哲学上给后来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留下逻辑空间。本题的正

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8页;<大纲解析》第12页

17.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的关系有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三种基本形式内在包含的关系。

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产实践。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的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的最基本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这是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实践活动。第三,科学实验。这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的准备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处理的是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20页;<大纲解析》第13-14页。

26.“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正是表明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列宁指出:“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这种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的能动作用,无论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多大,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忽视甚至抹杀或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都是错误的,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正是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并且也有力的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因此,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9页;<大纲解析》第18页。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3.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 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可以分为客观联系和主观联系两种基本类型。客观联系又称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事物原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联系是指人们从某种特定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出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做的人为改变和主观臆想。唯物辩证法要求从客观联系出发,依据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来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均根源于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就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事物的自在联系是靠人去揭示的,事物的人为联系是靠人去建立的。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自在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于物质世界,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不断深入地把它们揭示了出来。事物中人为联系的建立则体现出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使自然在人为的联系中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当然事物的人为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时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可见,这种事物中的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并

不是一种主观联系。

这两题中的联系都不是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转化为现实,只是人们依据主观愿望,主观臆想创造出的联系,并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观点。2题的正确答案是B。3题的正确答案是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6.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以:

A.事物的运动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

C.事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 D.事物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7.“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时,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恰恰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如果否认区别,事物之间只是混沌一团,就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相联系,也就无所谓联系。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东西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的质的界限,把所谓普遍联系歪曲为“此亦彼也,彼亦此也”。陷入相对主义。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10.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A.变化 B.增加 C.创新 D.运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为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页;<大纲解析》第22页。

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客观性。A项是指人们认识规律的途径和方法,是思维对规律的反映,而不是事物发展规律本身。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思维对规律的反映之间是有区别的;B项是唯心主义对规律和范畴的界定;D项是关于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本题的正确答

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5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8.“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1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的东西是偶然

的,偶然的东西又是必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其次,在遵循必然性的基础上,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的发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才能善于捕捉“机遇”和利用“机遇”去揭示和发现必然性,推动客观事物以及

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第20题关键点是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思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理性思维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1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1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37页;<大纲解析》第23-24页。

22.“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论。唯物辩证法丰富了决定论的内涵,把决定看成一种说明事物和过程的普遍制约性、规定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的理解。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循的。同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目的论、观念决定论,它们采取了与上述非决定论在表面上不同的形式,宗教目的论、神学宿命论、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等都是伪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是建立在承认和理解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的基础之上的,是人们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的根据,是人类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是对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相互统一的全面、辩证的理解;它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了起来并贯彻到底,并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定性。

题干引用的是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言论。他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力学状态,就能用牛顿力学方程推算出宇宙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物;未来包含于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37页;<大纲解析》第23-24页。 3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它表明客观事物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形式上则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2页;<大纲解析》第27页。

43.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是

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 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事物或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各种科学门类和学科的划分,就是以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为依据的。不仅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是标志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的哲学范畴,也称矛盾的个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和普遍根据,并不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

矛盾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矛盾中旨在维持现存的矛盾关系的方面和旨在消除现存矛盾关系的方面,也称矛盾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否定方面作为“对立内部的不安”,是“破坏的方面”,是破坏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的一种革命力量,尽管它在开始时可能很弱小,但它代表着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随着矛盾的发展成长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矛盾的肯定的方面,由于它在矛盾的发展中属于稳定的和保守的方面,因此,随着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它将为否定的方面所代替。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4.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两重含义。一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二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特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规定以及矛盾运动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怎样存在,是不是多样性的统一的问题。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A。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所谓矛盾的共性又称作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个性又称作矛盾的特殊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9.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

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在事物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2)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一物转化为他物,转化为“自己的他物”,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总是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表现为

确定的方向性。

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的双方。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是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的,而是唯心主义一方的自身矛盾,但它可为唯物主义一方的发展所利用。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和方法,为此列宁指出:“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9页。

5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21页。 56.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观点的辨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考察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与此相反,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不联系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则不过是其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位置上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本身内部矛盾的推动,而是取决于

外部力量的推动。

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承认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他不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用简单的类比来描述历史现象,或者将历史进程的个别方面的重复和相似绝对化,因而不能理解社会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只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实质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孟子的这一看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7.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

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最后,庄子得出了万物之间、万物与人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 在庄子之前或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大都有独断论倾向,如墨子持经验论的独断论,孟子持唯理论的独断论。庄子对任何形式的独断论都表示反对,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走向了一个极端。但它打破了独断论对人们的束缚,从而构成了中国哲学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贡献。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二、多项选择题Ⅱ

1.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 A.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 B.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 C.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的表现。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表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第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三,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化学、生物领域,还是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答案选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4.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可以互相转化 B.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整体具有各个部分不具有的新的性质 D.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5.每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

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整体性。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

一、集合。集合中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结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使事物的整体具有某种新的属性和规律。这是因为:第一,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之中,系统整体的功能并非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如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思想。第二,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黑格尔指出:从人的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②结构性。系统的功能和属性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要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所以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作为系统存在的生物个体的整体性状与其组成部分的细胞及DNA的关系,也是如此。③层次性。④开放性。系统与周围的环境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系统不断地与其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4题的正确答案是AC

D选项。5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2页;<大纲解析》第21页。

7.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

A.人不能创造规律 B.人不能消灭规律 C.人可以完善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虽然规律的存在和作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且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就受到规律的支配,但是,作为认识主体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因此本题

正确答案为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7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0.不同哲学派别对决定论有不同的理解,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B.是否承认偶然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D.是否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决定论与辩证决定论的区别。

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而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懂得因果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视承认偶然性为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的主要特征是割裂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性和

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原因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的非本质原因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不和偶然性相联系的纯粹必然性,也没有不受必然性制约的绝对的偶然性;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既反对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认为世界上绝不存在无条件的绝对自由,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中的作用,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认为,物质系统的任何一个状态都合乎规律地取决于该系统在这以前的一瞬间的状态,取决于这一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或者这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系统的各种状态在时间上的规律性的联系,既可能是动力学的,也可能是统计学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7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3.“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A.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C.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 D.科学研究必须透过现象达到事物的本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本质不是现象,现象不是本质,二者不能混同。相比较而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稳定。现象要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另一方面,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统一的,二者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而存在,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都要

受特定的本质支配。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这才产生了科学认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也就是说,科学的重要任务是要透过事物的表现形式去研究事物的本质。对于一个事物,只有正确地认识到它的本质,才能算是对该事物有了科学的、根本性的认识。只有在对本质达成科学的认识之后,才能回过头来科学地认识作为本质外化的事物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又决定了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如果二者只是对立而无统一,一切科学研究和科学认识也就无从谈起。C选项与题意无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4.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指 A.在某一具体的、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 B.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由主体差异而导致其既是确定又是不确定的 C.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在自然界中是确定的,在社会中则是不确定的

D.在世界复杂联系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可能是原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区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客观世界到处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成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当我们把特定事物的原因与结果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进行单独考察时,

原因与结果的区别就显现出来,每一组具体的因果关系都有自己确定的内容,原因是原因而不是结果,结果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能因果倒置,这是原因与结果区分的确定性。如果我们从世界的普遍联系来考察,一切现象都在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互换位置,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就转化为原因了。这就是原因与结果区分的不确定性。恩格斯在讲到因果关系时曾经指出:“原因和结果这两个概念,只有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适用;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的场合防盗它同宇宙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概念就连结起来,消失在关于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因此,本题正确答

案选A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8页;<大纲解析》第24页。

15.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特点是微小的显著的变化,表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了事物的间断性。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结果,又引起新的量变。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表现为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即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只发生了阶段性部分质变或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指新质变在量上的迅速延伸和扩展。

题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出自<老子》一书,体现的是矛盾的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处于对立统一之中;而“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劳动人民从大量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说明的是事物发生前总有某些征兆,它蕴藏着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哲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0页;<大纲解析》第25页。

17.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A.冰─水─汽 B.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C.团结─批评─团结 D.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应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

即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形成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是一个开放的周期。表面上看,否定之否定是对第二阶段否定的否定,这相当于对第一阶段肯定的肯定,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后仿佛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实质上,否定之否定不同于第一阶段的肯定,作为事物发展第三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在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肯定阶段和

否定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其各自得片面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归和在更高阶段上的重

复。

水的三态的变化,只是表现形态的不同,并没有扬弃的过程,因此不属于否定之否定。

选项B是关于经济学领域中关于“生产和消费以及再生产”的否定之否定的表现。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消费实现了第一阶段生产的目的和意义的同时,为下一次再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C选项是延安整风运动采取的方针,在团结党内同志的基础上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其犯错误的环境和原因,以达到再弄清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团结同志的目的。D选项是关于“光”的性质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根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最终,爱因斯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光的波粒二象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

连续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1页;<大纲解析》第26页。

19.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的本质,尤其是辩证否定观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及其意义。 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的本质就是指站在发展、前进运动和变化的高度,从肯定与否定的统

一、生成与灭亡的统

一、现实的暂时性和发展的永恒性的统一上来理解和对待一切事物。所谓其革命的本质就是指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促进和实现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壮大,推动世界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据此分析各项,C项是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相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对其他各项的分析,关键是理解黑格尔为普鲁士君主专制国家作论证时提出的著名论断:“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的命题进行了革命的改造,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保守性命题得出了革命性的结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本题的正确答

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2页;<大纲解析》第26页。

2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从根本上否定和摒弃了求诸于外因或神秘的“第一推动力”去说明事物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把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发展及其规律提供了可能。(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而对立统一规律深刻揭示

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的普遍联系最突出最根本的是系统联系,而系统正是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而这正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所造成。离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发展,便无从说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3)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为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提供了科学的钥匙。不论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等范畴之间的关系,实质上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是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4)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宇宙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和矛盾分析的方法。离开对立统一观点,就谈不上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有效的改造。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页;<大纲解析》第27页。

23.“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

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 B.用逻辑矛盾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否认了逻辑矛盾是辩证矛盾的主观映象

D.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对立起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

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它是思维违反形式逻辑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是生活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及其运动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逻辑矛盾仅仅出现在思维领域中,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辩证矛盾则是客观的、普遍的存在的,不可能从世界中排除。两者又具有联系:逻辑矛盾是对辩证矛盾的反映。

“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显然是承认逻辑矛盾存在,而认为“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则是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题干并没有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混为一谈而是将两者对立起来。

此外要注意,承认辩证矛盾与允许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任何科学的认识都要求排除逻辑矛盾,而任何科学认识又都是在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辩证矛盾,所谓认识事物也就是认识事物本身的辩证矛盾。承认辩证矛盾是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允许逻辑矛盾则是诡辩轮的特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页;<大纲解析》第28页。

24.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

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分析与应用。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著称。公孙龙认为“白马非马”是因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也就是说因为白是颜色,马是形状,白马只是说颜色而没有说形状,因此白马就不可能是表现形状的马,即白马非马。很显然,公孙龙的这一观点,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

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就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46页;<大纲解析》第29-30页。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Ⅰ

4.“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9.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之所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科学研究的人物一般说来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

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欧洲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出来。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探索的课题有时并不直接来自实践的需要。然而,就是在这种研究中,人们仍然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何种实际的意义。实际上,大多数科学研究课题,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需要所决定的。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就

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研究、认识和解决,从而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

步的直接动力。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客体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

模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5页。

18.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

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生活实践是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惟一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理论认识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来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实践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具有目的和要求的主观因素,又具有客观的物质因素,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它能够使主观客观化、现实化,因而是认识客观性的基础和准绳。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正确的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反之,凡是把理论引导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表明马克思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从而科学地把握了社

会的本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52页;<大纲解析》第35-36页。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

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 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

王夫之这段话意思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3页;<大纲解析》第37页。 25.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以具体性、内容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

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题干的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因此,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8.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

才解决本质问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试题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表达了他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最坏的证人”这句话的含义。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人们获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但是眼睛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而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认识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还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骗,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最坏的见证人”。其次,要正确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进行正确地评价,既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在认识过程中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32.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 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自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和真理观具体观点的辨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有多少个看法,就有多少个真理,不管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针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形成的不同认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要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60页;<大纲解析》第41-42页。

4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括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

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

谬误变成真理。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3页。

二、多项选择题Ⅱ: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一般的抽象的人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相对于主体而言,认识的客体则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分级是指认识的主体按其活动的社会形式所分成的不同的社会层次。这些层次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细胞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主体的社会性,但并不等于脱离个人抽象地谈论社会,而是认为主体的具有社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通过个人并由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活动的一种形式。集团主体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普遍存在的一种主体形式,它指的是以一定的集团、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的是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是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以社会总体的形式进行活动的认识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主体的活动形式是由条件的、相对的。人类主体是认识主体的最高形式,它指的是人类以统一的整体作为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迄今为止,自觉的人类主体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既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还有阶级的、社会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4页。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内涵。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说起来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等同起来。认识的主客体是说明认识过程,它立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一切客体都是现实的片断,但并非一切现实的片断都是客体。主体概念的内涵广于意识的概念。因此主客体的辩证关系问题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密切联系,但并不一致,更不存在着主从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表现为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主体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对于主体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及对活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需要与满足需要或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价值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即审美关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8.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

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宗教迷信思想,乃至种种错误思想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承认并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创造和反映是认识本质的两种不同功能,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如若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错误的接收、整合、系统化加工,必将产生种种失真的甚至是极其

荒诞的认识。

人脑中的鬼神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过是把自然界和自然力神化,或者是使人们的力量具有超人间的感染力罢了,这种错误的认识绝不是主体主观自生的或无中生有的,在客观世界中都可以找到其根源。A项否认认识从实践中发生,否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对象性关系;C项错误地肯定了鬼神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9.<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原理来判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天下无心外之物”,意思是在人的意识之外无独立存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心中,对花的感觉就等于花的存在,即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而不是人的某种意识。因而能够表现王阳明错误观点的选项是AB选项。C项是讲思维存在、感觉与花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个命题本身是正确的。D项也是正确的命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14.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C.哲学不仅要认识现实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对事物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世界,规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切科学理论或知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往的哲学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都曾起过进步作用,为人类的思维增添过真理的颗粒,但是由于它们的理论的立脚点和方法的局限性,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是彻底的,革命的,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立足于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类的解放,“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9.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

一论断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35.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

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D.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并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然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同时,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

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价值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又具有主体性,而且这种客观性是同主体性相结合的。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客观事物因有某种结构、属性而内在地具有某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即现实的价值能否形成,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因此,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2页;<大纲解析》第44页。

36.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

说明了

A.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

B.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基本属性。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种含义:(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区别,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2)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这种无限接近客观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因此,绝对真理的实质是揭示真理性认识无限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趋向。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层面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扩展。(2)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特定对象的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人类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相对真理的实质在于揭示了人类认识界限的可变性。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赖,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它又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绝对真理。人们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观世界相一致,都有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7.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领导—群众”相一致的哲学基础是 A.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 B.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 C.辩证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D.认识论的“认识—实践—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认识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其次,从群众中来,就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把群众的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理论、政策和办法。这大体上相

当于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过程。再次,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理论、政策和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直到群众的实践。这大体相当于将“一般”转化为“个别”,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政策和办法等得到了检验、丰富和发展。最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坚持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并进而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无限认识过程。群众的意见往往是不系统的、分散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局部的、具体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听取群众的意见,然后再把群众的意见加以集中、整理,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意见。但是,这种意见还必须返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任务,而需要多次的循环,每进行一次循环就会使认识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7和90页;<大纲解析》第40和66页。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单选

6.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A)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15.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特性主要有:第一,属人性。它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和发展自己的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它是个人的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是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动能力的总体生产力。第三,客观性。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是由客观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

形成的物质力量。第四,历史性。生产力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不断地从一种水平发展到另一种水平,由此而呈现出自身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1页;<大纲解析》第50页。

29.“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

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

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的本质。

国家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是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表面上看,国家似乎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但实际上它决不是也不可能是超乎各阶级之上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而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其他阶级施行压迫的工具。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这是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最本质的特征。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由于其阶级偏见和历史的局限性,总是以各种方式歪曲国家的本质,散布超阶级的国家观。只有马克思主义把国家同阶级、阶级斗争联系起来,才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实质及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也必然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为彻底消灭阶级而建立的崭新类型的国家。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和阶级差别的逐渐消灭,国家的镇压职能以及各种相应的政治职能就会逐渐失去作用,在将来的共产主义阶段,国家将为更高级的社会组织所代替。

题中的观点显然没有意识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

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4页;<大纲解析》第53页。

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理解社会存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关键是要把握实践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范畴的主要内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要以自然界为对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其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

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5.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个“永恒的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这一观点

A.把人口因素看成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C.在重视人口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决定论的观点辨析。

人口决定论是主张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大批工人纷纷失业,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18世纪早期法国学者杜尔阁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财富,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的观点,将人口增长看作妨碍社会进步,给人自身带来贫困和灾难的主要因素。18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马尔萨斯进一步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绝对化,臆造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

1、

2、

3、

4、……)增长,人口按几何级数(

1、

2、

4、

8、……)增长,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并把这种规律说成是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这个规律。美帝国主义也曾把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以此为他们在中国的失败寻找理由。在当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继续宣传人口决定论,把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说成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多的结果,以此为他们的侵略和掠夺进行辩护。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所谓“永恒的规律”则是纯粹的虚构。这个理论为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具有消极一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7页;<大纲解析》第47页。

11.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

A.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关于科学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论断是认为生产决定科学,科学亦决定生产。从科学的产生和科学的发展看,是生产决定科学;从科学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看,科学又决定生产。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孕育着科学,生产越发展,就越需要科学。“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产领域的扩大和深化决定了科学的逐渐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生产决定科学。在现代,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科学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和职业,许多科学成果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首先来自科学实验,然后再应用于生产;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增强了(D选项是错误的),科学中的某些领域,某些科学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现实生产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日益加快,并成为“第一生产力”。

从这一点上看,科学又决定生产。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是指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硬件”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就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

案为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2页;<大纲解析》第51页。 17.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的实践本质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使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决不会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它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因此,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9页;<大纲解析》第48页。

18、社会有机体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如下特征:

A. 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B. 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间接形成

C. 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D. 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它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第二,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第三,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0页;<大纲解析》第49页。 19.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具有阶级性 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 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 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通常称为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观念、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念、经济主张等;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它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其中的自然科学,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同于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以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关系,是评价与知识、价值与真理的关系在社会意识领域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3页;<大纲解析》第53页。 23.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它的一般特点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相对独立性 D.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特点。

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必然在意识领域中表现出来,形成不同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风尚习惯和道德观念。但是,社会意识本身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主要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同时又保留着过去的以往社会存在的某些材料;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超前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对应关系。因此,社会意识的状况不能机械地用社会存在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来解释。但是社会意识的“独立”只具有相对的性质,归根结底,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它将归于消灭,但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意识依旧存在,因此不能说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并不具有客观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6页;<大纲解析》第54页。

24.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

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呈现为或超前或滞后的两种情况。(2)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

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又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及其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关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的水平,同时还保持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存在状况的思想材料,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新时代的社会意识除了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之外,还要继承历史先辈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成果,并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改造和利用优秀的思想材料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实现正确反映和服务于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选项B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否认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是错误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6页;<大纲解析》第54页。

25.“„文明的冲突‟立论的基础基于这样一个判断,即文化多元性将是全球一个持续存在的特点,然而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它的前提是只有西方式的地方知识才是可以

普遍化的,为西方特殊论辩护”。这一观点

A.坚持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看到西方提倡的“文明的冲突”的实质

C.主张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冲突”

D. 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坚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题干引自杜维明<多种现代化:东亚现代化涵义初步探讨》,是他针对以萨缪尔·亨廷顿为首的西方价值中心论者提出的正确观点。萨缪尔·亨廷顿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垒从此以后不再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题。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提出的很多观点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提出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国儒家伦理思想,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因此,杜维明批评“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指

出了这一思想的实质。

在人类社会,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形成了人类不同的文明形式,这种文明的多样性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文明形式,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认识结果和不同的价值观念。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文化、文明的交流带到了世界各地。各个国家为了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吸引其他国家的注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必然有一个让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认识、了解本国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然而,由于各国文化总是特定历史的产物,特别是特定经济、政治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往往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因此,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各种文明

形式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杜维明的这一观点,承认文明冲出的存在合理性,但没有提出要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冲突”,选项C是错误的。不能因为各种文化之间存在冲突,而认为文化之间存在着优劣,也不应把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价值文化强加给不同的民族或国家。而应该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坚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

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7页;<大纲解析》第55页。

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先进文化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题目中的这一观点显然认识到了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先进生产力要求的文化。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否有利

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要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一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离不开对社会的认识。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对人类文明发展深入认识的知识体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选项B是这一观点的正确之处,因此不选。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7页;<大纲解析》第55页。

27.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对这种说法分

析恰当的是

A.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正确观点 B.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

C.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错误观点 D.将文化的重要作用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在国家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对一个民族而言,文化集中表现为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那就失去了其维系的纽带,即“国将不国”。 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的观念结构。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从本题命题所及来看,“文化”概念并不涉及与自然相对应这一层面。因此应该从狭义上来理解本题中的文化概念,即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因此,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出发,“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着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倾向。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观念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C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7页;<大纲解析》第55页。

29.文化与文明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与自然相比较,文明与愚昧无知相对立

B.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过程、方式和手段 C.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

D.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另外,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但是,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明正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8页;<大纲解析》第56页。

30.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

要包括

A.社会的阶级结构 B.社会的经济结构 C.社会的政治结构 D.社会的文化结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结构的组成。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结构,从根本上说,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构成社会结构;从总体上看,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规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各种观念形态的连接方式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结构是整个的社会结构赖于存在的基础,政治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中介,而文化结构处在社会结构的上层,这些子结构本身还包括许多更小的结构。因此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1页;<大纲解析》第50页。

31.国体是指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D.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家有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国家的类型是按照国体来划分的。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它体现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国家的类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

案为B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4页;<大纲解析》第53页。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单项

6.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 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单个的历史主体总是把自己的追求汇合成一种合力,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去创造历史。社会历史发展蕴涵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但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却是可以选择的。 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

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8.“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属于

A.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唯物史观

B.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C.是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的经济决定论观点 D.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正确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决定论观点的辨析。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依据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得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是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属于经济决定论的观点。经济派(经济决定论)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把经济因素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没有看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属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列宁曾经批判经济决定论,他认为:“根据经济利益起决定作用这一点,决不应当做出经济斗争(等于工会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结论,因为总的说来,各阶级最重大的、„决定性的‟利益只有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造来满足,具体说来,无产阶级的基本经济利益只能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革命来满足。”这就是说,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政治又代表着阶级的经济利益,对于经济不是消极的。无产阶级为了增加工资等而进行的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要形式 ,但决不能限于这种形式。无产阶级只有把经济斗争提高到政治斗争,通过政治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自身的根本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1页;<大纲解析》第59页。 14.认为“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越广泛”,这一错误观点认为

A.民主不是抽象的、绝对的 B.民主没有共性的内容

C.民主问题的实质取决于经济基础 D.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性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民主的性质。

民主权利总是受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其本质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因此有不同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其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都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不可比拟的。 我们要看到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说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广泛越真实。否则,就会得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优越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结论。历史唯物主义肯定近代民主、自由的进步作用,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形成民主、自由、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民主具有共性的内容,但不能忽视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实质,不能因民主发展的程度而忽视了民主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

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1页;<大纲解析》第59页。

16.资产积极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 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D.社会和谐的程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考察某一社会是否前进着,要看它与过去相比在文化、文明状态上趋向如何,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程度又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其中,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精神文化是一定社会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是物质文化的必要补充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施动者,是社会的构成元素,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就是人的发展。人在创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时,也不断地改变自身、完善自身,追求着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解放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全面发展及有机统一;人的感觉的全面发展;人的自主活动的回归;“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人在社会关系中活动并不断创造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构成复杂的社会矛盾,正是这些社会矛盾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也没有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由的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动力,是社会进步尺度中之根本

尺度。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8.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任何时候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那么,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产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即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从而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出现,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暴力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是直接的原因,暴力能使财富重新分配,却不能创造财富。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也只能促进阶级的形成,不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看成是现实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2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全部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不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劳动产品,而已同时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劳动作为认识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和他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8.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 A.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成功。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其全部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

益、要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从根本上说,杰出人物的作用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也反对“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共同创造论”貌似全面,实际并没有摆脱唯心史观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30.“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决定论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题干的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早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将一事无成。题干中的这一观点把两者割裂开来,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因此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3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干是马恩针对布鲁诺·鲍威尔把历史看作是纯粹的思想活动而忽视人是历史活动主体提出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就是说,人们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经验活动,这些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历史。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

们自己活动的产物。

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着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选项C是错误的)。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的确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作为科学历史观出发点的是“现实的人”。他们把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这是因为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马恩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认为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36.“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A.英雄史观 B.唯心史观 C.唯物史观 D.宿命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必然性和人的活动具体关系的辨析。

列宁针对民粹派将历史必然性和个人活动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决定论思想确认人的行为的必然性,摒弃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动的评价。恰巧相反,只有根据决定论的观点,才能作出严格正确的评价,而不致把什么都推到自由意志上去。同样,历史必然

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唯物史观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从未否认个人创造活动的作用。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行动,只有符合历史必然性才能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只有和广大群众相结合,吸引群众参加才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这样,列宁就全面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

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二、多项选择题Ⅱ:

1.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1)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变换,表明人的活动也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规律;同时这种物质变换又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即是同物质和观念之间的交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又体现出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就是包括物质运动在内的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2)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由于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以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载体和发挥作用的场所。(3)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它不仅不能忽视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相反地正是在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中才表现出规律性。所以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

概趋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3.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人的活动受相互作用的合力的制约 B.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趋势

C.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

D.人的活动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决定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

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意识、目的,而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这说明目的和结果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第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第四,由人们

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意志的实现程度和活动的成败,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历史规律既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4.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得以存在、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场所。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只强调社会规律的作用而否认人的主体能动性,这样就会陷入宿命论;二是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就很容易导致唯意志论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5.“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有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

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及其实现。

该题涉及的基本理论有:社会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规律,历史主体具有能动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生质变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8.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D.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使原来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以至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当时的生产关系只有发生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意味着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随着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而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较为适合的社会形式,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从根本上在历史的深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具有深厚经济基础的最大社会集团,它比任何个人或其他社会集团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深刻的社会代表性,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强有力的影响。在阶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通过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表现出来。阶级斗争的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阶级斗争是实现

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决定性环节。(2)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是打击反动统治阶级,促

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们把这比喻为“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产业革命,这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高表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活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2页;<大纲解析》第60页。

10.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

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句话反映了 A.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要求的体现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暂时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原来的生产关系。生产关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在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时,应当注意,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得变革。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个是经常变动的,另一个则是相对稳定的。只有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和可能。“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的这句话正是突出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基本规律。因此,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

是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相对稳定性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D.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成为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是从量变阶段进入质变阶段时,就必然提出从根本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生产力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冲破一切障碍、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最后总要被这种力量所打破。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反

作用最突出的时候,也正是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最为强烈,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力量已经成熟的时候。所以,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这时它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

的发展所决定的。

但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有当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与可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要求,选项C是错误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就不能从旧社会中直接产生和建立起来,D选项也是错误的。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5.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惟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威力。但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人类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

的。

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负面效应问题,我们应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科学是人类智力的伟大创造,其本身并不具有破坏性。科学成果的作用取决于如何应用,而应用的过程就是科学转变为技术的过程。科学原理的技术化过程,就包括如何应用以及对应用效果的事前估计和事后评价问题。我们不能同意有些西方学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盘否定态度。如果题目中提到的诺斯的这一观点。他认为科学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灾难,并且认同这些灾难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如此人类就陷入了科技治、乱的循环之中,其实是否认了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全球问题”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就能够解决或回答的问题。它需要哲学、法律、道德、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对策。题目探讨的是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6页;<大纲解析》第63页

1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

A.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B.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形态的质变作了准备。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20.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他的这一

观点

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 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 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民粹主义历史观的辨析。

民粹主义是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和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以人民“精粹”自居,提出“到民间去”发动农民进行推翻沙皇制度的革命斗争,并通过农民村社去建设社会主义而得名。他们主张主观社会学,宣扬个别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过是一群盲目追随英雄人物的“群盲”,主张脱离人民群众的个人恐怖策略,否认政治斗争尤其是否认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米海洛夫斯基是民粹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将英雄人物视为高于人民群众,并认为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4.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

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种无限体系,一种最高境界的物质世界和运动形态。在物质性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同一的。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

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这一性质和特征的形象表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引起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而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也表现在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唯心史观则坚持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因此,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2页;<大纲解析》第60页。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

动机是

A.民族利益 B.民族交往

C.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 D.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性的原因。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二是取决于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

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67页。

5.恩格斯指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

史发展的产物。”这一论述包含的思想有

A.人类将无限期地处于必然王国之中,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统治 B.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一个历史过程说明人的自由可以是绝对的

C.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历史过程

D.进入了自由王国一切规律将不再成为人们的束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必然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指人在必然性基础上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即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通常也将人们还未认识和掌握的领域称为必然王国;将人认识客观规律后,自觉地运用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领域称为自由王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

产物。”对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

(1)在阶级社会消亡以前,人类基本上处于必然王国之中,受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统治。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消灭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等等,人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自己服务,才能开始进入自由王国之中。因此A和D选项是错误的。

(2)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建立只是这个飞跃的开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解放,科学技术也能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在自然界面前,较过去有了更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仍是有限的。人们只有不断地对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做出新的突破,加强自己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才能缩小“必然王国”的地盘,扩大“自由王国”的范围。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因

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

第五篇:《马哲》试题

《马哲》

1.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 2. “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

3. 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

4. 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 5.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 )。

6. 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

7. 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 )。

8.“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生产方式 )。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 12.

发展的实质是(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 1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 1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15.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的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

1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17. 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 劳动者 )占主体地位。

18.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唯心主义 )。

19.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大于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④ )。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20.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质量湖边规律的原理)。 21.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康德 )。

22.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坚持适度原则 )

23. 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

1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②④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B )。A.圣西门;B.大卫·李嘉图;C.欧文;D.傅立叶

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C.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D.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联系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C )。A.客观性;B.普遍性;C.一致性;D.多样性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 )。A.法律思想;B.立法制度;C.军队;D.警察 事物的发展从实质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飞跃,是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这些,只有通过否定这个环节才能实现,这是因为(C)A.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新生力量、积极因素;D.新旧事物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

“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 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中学习来得快。”

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人,这说明(①③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 历史唯物主义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 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社会运动 )。

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

2 4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物质是第一性的 )。

46.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47.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

48.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③④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4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5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实践的观点 )。

5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52.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53.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54.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55.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②④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 5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

58.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 5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6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科学技术 )。

61.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

62. 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 )。 63.

“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动中有静 )。

64. 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①③④ )。

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

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目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这些说法分别体现的哲学观点包括(② ③④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则是出于本能 )。

“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退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了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进一步佐证了( ② ③)。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对立统一的关系 )。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③ )。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 辰,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③)。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人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

4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话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他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 ③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能喷发多少物质,以及物质将达到大气层中的何种高度。这强调了( 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性 )。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

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①③⑤ )。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一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②④ )。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是感性认识,真理则是理性认识 ⑤真理是认识,而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有人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两句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的观点 )。

1997年以来,黄河每年都有断流现象。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黄河断流和供水不足给黄河下游造成了巨大的工业经济损失。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才能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要使中部崛起,首先要解放思想,使中部人民从旧思想、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只有中部“腰板”直了,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这说明( 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①②③ )。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 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③前者要分析的是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 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

5 90. 孔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句话的认识论含义是(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 91.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92.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人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 ①②④ )。 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②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

③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④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93.“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就是利用社会的力量去谋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 94.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老子的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95.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说明了( 时间的一维性 )。

96. 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

97.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 能动性 )。

98.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种观点是( 唯物辩证法观点 )。

9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10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 101. 下列命题中,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C.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天不变,道亦不变”;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02.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最主要区别是( 哲学研究世界发展最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研究世界单一领域或方面的规律 ) 103.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04. 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105.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 106. 唯物辩证法认为(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107.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 108.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

109.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科学的实践观 )。

110.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111.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唯物主义的观点 )。

6 112.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113.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 11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 115.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世界本原问题 )。 116. 哲学的党性是指(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 117.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118.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 119. 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 120.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形而上学的观点 )。 12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人的社会关系 )。 122.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 12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124. 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有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 125.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两种不同的状态 )。

126.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 127.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不可知论 )。 12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

129.“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做了必然联系 )。 130.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 131.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 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 132.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 133.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34.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把握事物的度 )。 135.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136.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137.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138.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 139.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7 14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 141. 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 质量与数量 )的辩证关系。 142. 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143. 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144. 辩证的否定观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 )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145. “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 146. 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 147. 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其错误在于忽视了矛盾的( 特殊性 )。 148. 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149.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界定的。

150. 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151. 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 辩证唯物论 ) 152. 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 153.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它是独立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 154. 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155.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 156.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157.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国家政权 ) 158.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159.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要把握事物的度 )。 160. 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16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 162.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 163.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 164.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

8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 16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 166. “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的科学论断 )。

167.“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 168. 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

169.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 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 17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对立统一规律 )。 171.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172.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 173. 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 174. 社会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在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物质文明 )。

175. 哲学家依照他们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两大阵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大阵营划分的标准是(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 176. 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 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 177.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观点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 )。 178.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对立统一规律 ) 179.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主观唯心主义 )的思想。 180.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同一性和斗争性 ) 181.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 AC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 182. 人们常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下面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有( AC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3.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BCD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D.用力学解释一切运动 184.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

9 实践表现出来 185.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 BC )。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 186.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BCD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87.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ABCD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188. 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AC)。 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B.具有思维的属性;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 189. 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C ).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190.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 ABCD )。A.现象与本质;B.原因与结果;C.必然性与偶然性;D.可能性与现实性 19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ABC ) 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D.万有引力定律 192. 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D ) A.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运动具有相对性 193. 下列有关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CD )。A.意识的形式具有客观性;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D.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194. 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ABCD) 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C.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她得重复性;D.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19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BC )。A.认识主体;B.认识客体;C.认识工具;D.认识领域 196.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 ABD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政治高度民主,社会全面进步;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197. 下列关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ABCD )。A.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B.二者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C.二者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D.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198. 关于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BC )。A.社会理想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B.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C.社会理想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实践中;D.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 199.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研究一定要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其原因在于( AC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科学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领域 200. 当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总理鼓励国人“信心比黄

10 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温总理激励国人“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的时候,温总理告诫国人“胜非为难,持之为难”。温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启示我们( BC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01.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ABC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202.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家环保部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其纳人监测范围。这表明( AC )。A.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B.政府具有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03. 2011年,关于“遇到跌倒老人扶不扶”的话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中国卫生部还出台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提供“如何扶”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公众主要从道德层面讨论“应该不应该扶”,从法律层面讨论“扶起后如果受到诬陷能否有足够的法律保障”。许多人表示,老人跌倒后不去扶的行为并不仅仅意味着道德水平的下降,可能还反映出法制对道德行为的支撑力度不够,该材料反映了( ABD )。A.基于视角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B.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多元的,呈现出复杂性;C.外因和内因同等重要;D.外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条件 204. 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存在很多为了一己私利践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因此,提倡“厚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说明( BD )。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B.正确价值观有助于引导社会两性运行;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05. “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家情趣等。“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BD )。A.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6. 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CD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7.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D )。A摩擦生热,热胀能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208. 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ABCD )。A.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C.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209. 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有( CD )。A.日出于东落于西;B.水往低处流;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210.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 ABD )。A.以实践为基础;B.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C.忽视主体能动性的作用;D.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BD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212.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CD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

11 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213.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具有( ABCD )。A.实践关系;B.人事关系;C.价值关系;D.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214.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核心的实事求是体现了( ABCD )。A.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法的统一;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15.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是( ABCD )。A.归纳是演绎的补充;B.归纳是演绎的基础;C.演绎是归纳的指导;D.演绎是归纳的补充

216. 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BCD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217.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BCD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18.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ABC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C.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D.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219.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BD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220.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CD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后知 221.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是(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22.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 BCD )。A.社会的阶级结构;B.社会的经济结构;C.社会的政治结构;D.社会的文化结构 2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CD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24.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BCD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25. 国家具有阶级压迫工具职能和社会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的是( ABCD )。A.调整本阶级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B.调整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关系;C.调整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D.组织领导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12 226. 国体是指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BD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D.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227.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CD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可以独立存在;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28.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C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和自然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29. 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历史的观念》的史学著作中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发现了那种思想也就是理解了那种思想。”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 ABCD )。A.肯定了思想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B.否定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C.否定了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D.否定了社会历史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30. 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论断( BD )。A.正确地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偶然性去揭示必然性的事实;C.正确揭示了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D.实质上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231. 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CD )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民主权利越真实、越广泛;C.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民主的发展;D.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了之服务 23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包括( AB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B.对该问题的解答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D.对该问题的解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 233. 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BCD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D.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 234. 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有( ABD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B.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整体等于部分之和;D.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235. 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C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236.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时代前进的旗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BD )。A.正确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B.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包含了一切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D.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37.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BD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38.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A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239. 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C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唯心主义

13 先验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形而上学不变论

240.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一命题表明( ABC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意识依赖于存在;C.意识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意识来源于人脑这一高度完善的物质存在; 241. 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BC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C.数字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42.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ABD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管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243.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ABCD )。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44. 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C ) A.纸上谈兵;B.水中捞月;C.望梅止渴;D.实事求是 245.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CD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树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246. 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ABC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B.万物莫有不对;C.天地合儿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247.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有( BDC )。A.因祸得福,福祸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种子;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248.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CD )。A.肯定不包括否定;B.否定中不包括肯定;C.肯定中包含否定;D.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249.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BD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5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为( ABD )。A.变科学之科学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把旧哲学变革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把抽象的原理变革为具体的哲学原理;D.把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变革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251. 唯心主义都认为( AB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精神决定物质;C.世界是不可知的;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25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 B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253. 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 BCD ) A.反对科学主义,赞同人本主义;B.主义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东西;C.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D.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254.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255.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BC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

14 么样的方法论;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的联系 256. 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BC )。A.所有唯心主义;B.有些唯心主义;C.所有唯物主义;D.有些唯物主义 257.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BD )。A.用机械李雪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58. 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BCD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259. 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 DC ) A.存在主义;B.生命哲学;C.逻辑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 260.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BC ) A.直观性;B.非科学性;C.辩证性;D.机械性; 26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表现在( ABCD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立的C. 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D. 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262. 下列各项属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有( ABCD ) A. 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B. 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C. 超人哲学D. 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 263. 江苏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AC )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D. 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64. 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 )。A. 理念生万物B.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C. 万物归于理D. 物是观念的复合 265. 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CD )。 A.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 人为自然界立法D. 存在就是被感知 266.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这表明( ACD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D.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267. 唯心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其基本形态是( ACD )。A. 现代实用主义B. 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C. 人本主义D. 科学主义 268.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BCD ) A. 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B.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C.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D.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269. 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BC )。A. 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B. 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C.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D. 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认识的源泉 270. 某年3月的一天,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在哈密地区上空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它放射着探照灯式的强光,与飞机相对而行。目击者疑惑不解,以为是星外来客驾着飞碟光临地球。后来科学家依据实践判明,那并非是什么星外来客,而是大气中的等离子体火球在高速旋转飞行。这表明(AB )。A. 世界并不神秘,科学能够揭开它的奥秘B. 感性认识只能认识自然界的现象,科学则能揭示它的本质C. 从感官获得的认识是不可靠的,从科学实验中获得的认识才真正可靠D. 认识是一个从不知到知,再到完全知的过程

15 271.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 272.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273.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 ) 274.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 275.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 276. 哲学的党性是指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 277.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 278.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形而上学。( ) 279.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 280.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 28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282. 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 ) 28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 284.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看这一事物是否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

28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 286.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 ) 287.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 288.“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外因论的观点。( ) 289. 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 290.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劳动发展史。( √ )

1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马哲考试试题范文05-30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08-20

马哲试题及范文05-20

马哲最新试题范文05-30

马哲考试题库范文05-30

马哲论文题目05-02

马哲全部范文05-16

马哲感想范文05-17

大学马哲论文范文05-12

马哲辨析题范文05-20

上一篇: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下一篇:内部控制工作提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