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唯一的女皇

2022-07-19

第一篇:武则天唯一的女皇

读《一代女皇武则天》有感

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想就是女子不如男。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有李清照、卓文君;武有穆桂英、花木兰;到了唐朝,女皇武则天更是将她的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没错,就是这么多神奇的女子,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武则天,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自从她迈入宫门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要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取得辉煌的胜利。

武则天又叫武曌,因为父亲跟随唐太宗出征多年,武则天则被唐太宗接进宫封为“才人”,那时她才14岁。唐太宗驾崩后,他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继位,武则天被送去感业寺做了尼姑。后来,武则天又被唐高宗李治看上了,于是被接进宫做了昭仪,一年之后,成为了皇后。

唐太宗选择这样一位软弱的儿子来继承他的皇位,为武则天从后宫走向朝廷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到了后来,唐高宗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让武则天帮他代理朝政,在朝堂上,武则天与唐高宗平起平坐,二圣临朝。可见武则天在当时的地位是有多么高了。

唐高宗去世后,李显李旦相继继位,又相继被武则天废除,最后,武则天凭借着她卓越的政治才能与血腥镇压取得了皇位,完成了她艰辛、辉煌而又痛苦的传奇一生。

骆宾王曾这样批判过她“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当中“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确是如此,武则天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女人,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果她没有狐媚惑主这项“本领”,最后又怎么会成为皇帝呢?后人对武则天的评判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为夺皇后之位杀死亲生女儿;对王皇后和萧淑妃实行“骨醉”;用武力血腥镇压了反对她的人,包括她的儿子„„但是武则天一生功大于过,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

武则天,一个既有野心又有才能和胆量而且那么幸运的女人,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帝的位子,可见,她是受了多少别人没有受过的苦,经历过多少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痛。所以,武则天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明君,也一定是值得让我们中国人一辈子都记住她的人!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中期小结——一代女皇武则天

课题组成员:陈文娟,周俊谷,张慧雯,张展鹏,欧立炜, 林伟杰

班 级:高一(10)班

指导老师 :

老师

一:课题背景

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武则天在史书、影视作品以及人们的心中,她 的形象一直是十分复杂的。各类史籍的 记载更加众说纷纭。 究竟这位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有过怎样的经历?她的一生应该得到怎样的 评价?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希望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地认 识一代女皇武则天。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学习到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逐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三: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结合

五:研究结果:

武则天即则天大圣皇后武瞾,原名武照(一说武媚)。(624—705 年)祖籍并州文水(今 山西文水东),唐高宗李治皇后,后改国号武周,定都洛阳。690—705 年在位。名曌,世人 据其封号称之为武则天。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之次女。自幼聪慧敏俐, 极善表达,胆识超人。67 岁时(公元690 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前后执政达半个世纪。史家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 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高宗永徽六年,29岁的武则天奉诏离开感业寺,二次进宫,被高宗封为昭仪。武则 天联合王皇后,令萧淑妃被高宗打入了冷宫。

武则天看得非常清楚,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最好是攻击代替防御,要争得后宫的独霸 地位,非把王皇后彻底打到不可。于是武则天深思熟虑之后,使出一记“狠招”——上演 了一出残杀爱女的“苦肉计”。

形势急转直下,唐高宗废了王皇后,册封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想当皇后的愿望终于 实现了。 武则天巩固了在后宫的地位后,就加紧利用唐高宗为病魔所困的机会,将大部分政务 都操纵在自己手里,向皇帝的宝座进军,使李治成为徒有虚名的皇帝。

公元 684 年,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立武氏七庙,百官改名,为做女皇帝奠定基 础。接着大量诸武用事,残酷镇压政敌,几立几废太子。五年后,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 自称圣神皇帝,经过 36 年的经营,武则天终于获得皇帝的称号。她登位时已 67 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帝王,她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刚强机智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武则天依靠历史的条件、特定的婚姻、个人的才干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女皇历史。

作为一个女皇,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武则天蓄养男宠应该说主要是为了显示女皇的威 权。她这是在想众人炫耀,既然男子为帝可以有成群的妃嫔,女人登基也应该有侍奉的男 宠。皇帝妃嫔成群在当时是合法制度,武氏身为女皇,男宠前后不过数人,即使与历史上 不荒淫的皇帝相比,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对武则天还应该全面的、历史的、公正的给予 评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打碎封建时代 的桎梏,一跃登上皇帝宝座,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死后在她的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留 下,耐人寻味。

有学者认为,女皇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德,因为她在位时政通人和,国 富民强,对外号称“大周帝国”。说明她的功绩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有学者则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自知罪孽太大,明智的做法还是不写碑文为妙。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个聪明的作法,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办 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

武则天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之外,她还是一位诗人。据史册记载,武则天在十

三、 四岁的时候已是博览群书,有了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基础,对于书法,武则天也是十分精通。 《全唐诗》等收录了 58 首武则天的诗,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 中最有名的就是《如意娘》: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六:参考书籍: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 黄现璠,刘镛,《中国通史纲要》北平文化学社上册-1932年9月初版;中册-1934年4月初版;下册-1934年7月初版

胡戟著,《武则天本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出版

刘华明主编,《武则天全传》,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 冯国超主编,《武则天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出版。 雷家骥著,《武则天传》,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蒙曼著,《武则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萧让著,《女皇之路-武则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赵葭苇著,《武则天时代》,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出版。 旷世女皇---武则天李古寅,汤树俭 /2009-05-01/中国文史出版社 《武则天正传》林语堂著/2009-09-01/江苏文艺出版社 七:问卷调查

问题1:你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1.正面人物 2.反面人物

3.两者兼有

4.不清楚

问题2:目前你对于武则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什么? (多选)

1.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电视剧和电影

3.课余时间阅读正史 4.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或野史

问题3:你认为自己对武则天的了解程度是?

1.比较深入,能说出许多相关史实

2.一般,能应付考试

3.比较浅,知道的资料不能确保真实性

4.几乎没有了解

八:结论 武则天掌权期间的大力改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对唐朝中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得不承认武则天的确是个有才华的女皇帝。

第三篇:武则天的轶事典故

对武则天的几点轶事典故的概述

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8000余字的碑文虽然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其实也是武则天在借机抬高自己。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记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那么,这块“无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

无字碑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竟未刻一字。据清乾隆年间的《雍州金石记》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1938年编纂的《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这块“无字碑”也就成为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

“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

这五种说法都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没有事实依据。事实究竟如何呢?我认为:“无字碑”就是“功德碑”,武则天立碑的目的,就是为给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则天文字

武则天为了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的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韩国,甚至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武则天的年龄秘密

“其实要弄清楚武则天的真实出生地,只需搞清楚她的出生时间。”陈洋分析:“史书给出了武则天的死亡时间和年龄,但却回避了出生时间。不是因为他们不懂逆推,而是因为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史学家都对其出生年月存疑,其实研究武则天使用过的年号就会发现武则天死亡年龄的秘密。”

在论证武则天的出生地时,首先引了李商隐的诗《利州江潭作》,在分析了这首诗后写道:“唐代的利州,即四川广元县(今广元市),可见离武则天之死(公元705年)仅一百四五十年的李商隐是肯定武则天出生于广元。”

武则天的历史贡献

历史整体评价: 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大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史书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亲属关系列表

父亲:武士彟(字信),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或太贞)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武顺(字明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

妹:名不详,夭折

前夫(兼公爹): 唐太宗 李世民

丈夫: 唐高宗 李治

子:

代王李弘 谥“孝敬皇帝”

潞王李贤 谥“章怀太子”

中宗李显 (曾用名李哲)

睿宗李旦 (曾用名李旭轮、李轮)

女:

安定思公主,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侄:

武三思,谥“梁宣王”。

武承嗣,官至宰相。

外甥(女):

贺兰敏之(?-671年),字常住。父亲为贺兰安石,母亲武顺

贺兰氏(一说贺兰敏月), 敏之之妹,曾被唐高宗李治宠幸

历史学家曝料

一、历史学家曝武则天曾和女儿共用男宠 武则天的最后岁月

据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至少豢养过“四大杀手”,分别是索元礼、来俊臣、周兴、侯思止等。这四人都是臭名昭著的刽子手,个个心狠手辣,杀人如麻。

索元礼是武则天启用的第一大“杀手”,他被封为游击将军,委以办理刑狱。他发明了一种用于严刑逼供的特制铁笼,笼内钉满铁针,被告若不按他的指控招认,即会被钉得脑浆四溢。他还使人把疑犯倒挂,在头部系上重石。如此惨无人道的毒辣招数,其结果便是一招

十、十招百。死于索元礼之毒手的冤魂多达数千人。

能与索元礼比肩的另一“杀手”,便是无赖地痞出身的来俊臣。他曾因奸盗之罪入狱,后靠多次上书武则天胡乱密告,居然被重用,官至左台御史中丞。这来俊臣在杀人上比索元礼更有“天赋”,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他与朱南山合编的《罗织经》,可谓罗织罪名、制造冤案的经典。来俊臣挖空心思地发明出系列酷刑,还冠以动听的名字,什么“凤凰展翅”、“仙人献果”、“驴驹拔橛”等等,每一种都足以致命。

有一成语大家都挺熟悉,叫“请君入瓮”。这“君”即周兴是也。周兴还真读过几本律法之书,初任尚书佥事的小官。后来凭着密告宰相魏同玄曾言“太后年老,不如奉嗣君可以长久”,又诬陷右武卫大将军谋反,一步步迁升,官至尚书左丞。他仕途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沾满了一个个冤魂的鲜血。有趣的是,后来周兴自己也遭人密告谋反,其狐朋狗友来俊臣授命审案。来俊臣请周兴吃饭,席间讨教逼供的妙策,周兴说准备一大瓮,让犯人坐在瓮中,用炭火烘烧大瓮,还怕不招!于是,来俊臣起来对周兴说:“奉旨查办你谋反,请君入瓮吧!”

那第四大“杀手”叫侯思止,原本靠卖烧饼谋生,后因诬告有功授为游击将军。他嫌官小了,一心想当个御史之类的,但自己却是目不识丁。后来武则天召见他时问:“听说你不识字啊!”侯思止早已背熟事先高人所指点的话,便振振有词地回答:“獬不学而能触邪,陛下用人安事识字?”武则天听后大悦,升他为朝散大夫、侍御史。有一次,武则天欲将没收的反臣住宅赏给他,他回答说:臣下憎恨那些乱臣贼子,怎么能住进他们的故宅呢!武则天倍加恩宠,侯思止成为其心腹干将,骨干“杀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武则天豢养的这“四大杀手”,最终都不得善终,真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二、历史学家认为:武则天的男宠是女儿安排的“间谍”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日前,一本名为《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的书出版后,立即吸引了很多读者的目光。此书对武则天的私生活做了细致而另类的研究,介绍了武则天与她的几位花样男宠间鲜为人知的内幕。书中还提到了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有一个共同的男宠——薛怀义。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否如此荒淫?历史学家又是怎么看待她的?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大爆猛料

揭秘一:

第一个男宠曾是“花和尚”

在《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中提到,武则天14岁入宫后成为太宗的“武才人”,但其实她是太宗皇帝父子俩共同的情人。太宗皇帝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开始一段悲苦孤寂的尼姑生活。就在武则天遭遇人生最低谷时,住在附近白马寺的冯小宝出现了。书中记载,武则天与冯小宝在井台邂逅,冯小宝怜香惜玉,经常帮武则天到井中打水,你来我往,二人就这样熟悉了。由于两人都是半路出家,根本抵挡不了世俗的诱惑,冯小宝又偏偏爱吃肉,经常打山鸡送给武则天吃,就像现在年轻人谈恋爱说的“要俘虏你的心就先俘虏你的胃”。冯小宝三天两头弄好吃的东西偷偷送给武则天,武则天也经常借井边打水之名,与冯小宝幽会。在武则天回宫之后,还经常暗中与冯小宝偷偷摸摸地来往。直到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在后宫广纳男宠,而她那位落难时的知己冯小宝就是她第一个男宠,武则天任命他为侍从,和冯小宝夜夜同枕共眠。

揭秘二:

武则天母女共用一个男宠

冯小宝入宫后,与武则天幽会十分不便,因为他不是士族出身,武则天就想方设法改变冯小宝的身份,赐他姓薛,改名叫薛怀义。不光如此,武则天还让他与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薛绍联宗,让薛绍称他为叔父,这就大大抬高了薛怀义的地位。但是得宠的薛怀义并不忠心于武则天,根据书中的爆料,薛怀义在外面包养了很多情妇,还生育了十几个子女,但其中最大的情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薛怀义成了武则天母女共用的男宠。得到武则天母女的信任后,薛怀义气焰十分嚣张,骄横傲慢至极,还借机打压武则天的其他男宠。武则天此时对他已经逐渐厌恶,而太平公主也劝告武则天,说薛怀义只是市井无赖之徒,根本不值得宠幸,否则会被千秋万代讥笑的。最终薛怀义落得个“乱棍打死”的下场,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命人将薛怀义尸体送到白马寺,烧成灰烬,和在泥里建造佛塔。

揭秘三:

太平公主为她引荐新男宠

薛怀义死后,武则天身边的第一男宠正式“下台”,太平公主见武则天暂时没有特别宠幸的人,便主动将自己的情夫张昌宗兄弟二人推荐给武则天。书中描写的二张兄弟可谓绝色美男,“年近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身体是通体雪艳,毫无瑕疵,瘦不露骨,丰不垂腴。”武则天见了二张兄弟后,喜形于色,相当满意,立刻把兄弟二人一起纳为男宠。二张兄弟得宠后,还得了官运,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之后还屡屡加官,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分别掌管控鹤监和秘书监。二张兄弟得势之后权倾朝野,身为武则天“后宫”之人,还插手武则天的政务,就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二张兄弟还在宫中比赛豪奢和残暴,实在是嚣张至极。

揭秘四:

新宠竟与上官婉儿偷欢

虽然二张兄弟深得武则天的宠幸,但是张昌宗和薛怀义一样,并不忠心于武则天,与武则天的心腹丫头上官婉儿有了私情。书中记载上官婉儿长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尤其书法秀媚,格仿簪花。”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心腹丫头,张昌宗侍奉武则天时,她总陪伴左右,此时的上官婉儿正情窦初开,再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上官婉儿根本无法抵挡他的引诱。有一天,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私会调情,正好被武则天撞见,武则天怎能忍受自己的男宠与贴身丫头有染,气愤至极,拔出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弄伤了上官婉儿的左额,愤怒道:“你居然敢接近我的男宠,罪当处死!”幸亏张昌宗替婉儿求情,才得以赦免。此处也留下了一个有趣的典故:婉儿因为额头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来遮掩疤痕,谁知道这额中的红梅使婉儿越显娇媚,宫女们都以此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史学家说法

论调一:

男宠其实只是“男朋友”

那么历史上的武则天是否有这么多的男宠相伴,是否真的如此荒淫?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位女皇帝的呢?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著名唐史专家孟宪实。对于书中所提的武则天的种种淫史,孟宪实笑说:“武则天确实有很多男宠,历史上也有过相关记载,也有很多历史学家批判过武则天过度荒淫,但我认为不能这么定论,在我看来武则天不过多了几个男朋友而已,不足为奇,更不能说她荒淫。”那是不是武则天也学习古代的男子帝王一下也设立三宫六院呢?对此孟宪实表示:“这个完全没可比性,古代男皇帝的三宫六院的嫔妃都是有名号的,也是皇帝册封的,武则天的男宠则没有任何名号,可以说只是私下偷情的关系,并没有公布于众,而且这些男宠也没有任何封号。”对于当时大臣的上书,要求武则天不要过度招纳男宠,孟宪实表示:“其实这些大臣,包括狄仁杰上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因为武则天喜爱男宠,而是这些男宠特别是二张兄弟势力过大,威胁到了大臣的利益。到了武则天晚年时,二张常常假借武则天的名义发布圣旨,惹得大臣十分不满,最后大臣们联合起来发动了政变,杀掉了二张。”

论调二:

太平公主派男宠当“间谍”

孟宪实还认为,太平公主之所以要给武则天推荐男宠,一方面是为了讨母亲欢心,可谓投其所好。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为了在武则天身边安插自己的“眼线”,这些男宠在一定意义上带有“间谍”的性质,他们要定期向太平公主汇报武则天身边最新的情况。

第四篇:武则天的功与过

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于历史疑云颇多,所以对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历史上论述其功过是非也是众说纷纭,从未有过定论。但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重视人才,开拓边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社会开元盛世繁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武则天;功绩;过失;评价

一、武则天其人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14 岁那年进了后宫,24 岁削发为尼,32 岁成为大唐皇后,61 岁失去二儿子,流放了三儿子,囚禁了四儿子,66 岁登上女皇大位,82 岁那年准备一块无字碑。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二、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武则天是否是一个伟大女性,主要看其政绩,武则天当政时期是唐代发展的重要阶段,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政绩是较为突出的。

武则天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1. 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从武则天的发展来看她是十分的聪明机智的,在被立为皇后以后,为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为她登上皇帝的宝座也扫清了道路,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 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和武举

武则天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不计门第出身,一律做到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大隋以来的科举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变化表现在,她别出心裁,叫及格考生到大殿前来再考一次,由皇上亲自出场主持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的严格性,又增加了考生的光荣感,更加忠君爱国。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还允许有才能的人自荐。通过种种措施,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制度,为一般的下层阶级参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举,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等等。

3. 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仍实行均田制,几乎所有农民都有地可耕,但她仍然强调重农政策。武则天还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不仅发展了农业生产,也巩固了国防。不仅如此,武则天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督促,兴修农田水利。武则天的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4. 巩固了边疆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各族保持有好的关系。武则天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5.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由于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和人才,到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良好社会风气,正是这种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繁荣,具体表现在:富家谟、陈子昂创作了第一批唐文。唐文以质朴则健的文风,取代了六朝以来柔弱华丽的文风。至唐代后期,韩愈、柳宗元继承并发扬,创作了成熟的唐文,而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前两名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武则天一生,能文能武,为国为民,知人善用,领袖群才,治国有方,威信崇高。在政治、军事、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她都有作为一个英明的国家领袖人物的才能、见识、眼光、风度、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武则天的过失武则天为了扫清其登基称帝的障碍,大肆诛杀李唐皇族势力,她玩弄权术,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这些措施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不免滥杀无辜。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她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则天的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支流。总的来说,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重视人才,继承和发展了唐太宗时期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使唐朝成为空前隆盛的封建王朝,而在当时世界上,唐朝也是一个强大、繁荣、文明的大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

第五篇:“我眼中的武则天”辩论课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王建辉

活动内容

取材于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华师大新版)七年级(下)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一课。

活动形式

辩论大赛

教材分析

唐朝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时代:贞观之治(初盛时期)、武周政治、开元盛世(极盛时期)。其中“武周政治”与“开元盛世”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之所以将两个问题单独放在一节中,是从当时唐朝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的共同点是重视使用人才,人才造就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又促成了唐朝和谐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友好关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中外关系发展的顶峰时代。这两个问题在课文中的地位是:

(一)上承贞观之治。由于武则天继承贞观以来的制度和措施,使国家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二)下启开元盛世。她的奋发有为,造就了国力强盛的“武周政治”时代,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她对唐朝由初盛走向极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她实行残暴统治,诛杀反对她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手段之残忍实为罕见。正因为她集“贤明与残暴”于一身,教材中有限的文字描写,使学生难以完整把握她的复杂性格。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困惑,有必要深入挖掘补充武则天的有关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准确理解武则天的双重性格,客观公正地评价她的一生,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学生分析

1、在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辩论活动,使学生对新教材的理念和新的学习方式有了亲身的体会,在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中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图书等方式了解到武则天的许多资料,所以对她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知识的局限和受历史传说、小说与影视媒体的影响,学生对她的认识又带有片

1 面性。

3、学生初步掌握了辩论会活动的规则与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4、学生喜欢这种探究历史的活动方式。

活动背景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实施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是《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但是教材中设计的关于探究活动的课时和材料非常有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适应了新的课程理念,自始至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俗和参与热情。而这有限的课程资源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学习需要,打击了积极性,使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在逐渐熄灭。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课程应该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区资源,来补充新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自己动手、亲身实践、交流合作、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辩论会,让学生明晰武则天的功过得失。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讨论辩论,使学生掌握动态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人物简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和发展了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造就了国力强盛的“武周政治”时代,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她执政时期的弊病也很多,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因此,一千多年来,史书上因为武则天是女人当皇帝而争论不休。同时,武则天还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她为什么要立“无字碑”呢?史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无字碑”之所以空无一字,是表示武则天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目的是用来夸耀自己。

观点二: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观点三: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留有遗言:“已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立一块“无字碑”。

观点四:武则天既是高宗的皇后,又自称则天皇帝,死后与高宗合葬,该是称皇后,还

2 是称皇帝呢?左右为难,干脆一字不书,立一“无字碑”了事。

结合“无字碑”和自己收集到资料信息,在同学们中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武则天功大于过,是一位历史伟人(正方论点);武则天过大于功,是一位历史暴君(反方论点)。

活动准备

基于学生中存在的两种观点,我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多数学生倾向于举行一次辩论会,在辩论中明晰武则天的形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由组长带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1、在一周的时间里,学生自己查阅书籍、上网浏览,寻找资料。经过检查,同学们准备了大量丰富的学习素材,有网上下载的《毒手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天》等文章、武则天的课外读物、电视剧《武则天》片断、学生画的武则天人物素描图等,辩论的正方和反方同学还写出了自己的辩论材料。

2、每个小组先在内部进行初赛,择优选出五人组成代表队。

3、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出两名主持人,负责大赛的组织工作(会场布置、聘请记分人和监督员,组织活动过程等)

4、教师多处搜集武则天的影视、网络、书籍资料,及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5、教师考虑好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白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大赛中,两个代表队的辩手都是通过自愿报名、组内选拔的方式产生的,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勇敢参加比赛的精神给予鼓励,并预祝他们取得比赛的胜利。

主持人宣布辩论要求:

1、先由正方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反方同学认真听,辩手要根据对方的论点进行驳斥,不要驳非所论。

2、对于有创新性的精彩发言,可以适当地鼓掌。

3、要辨之有理,辨之有据

4、双方辩手应本着“友谊第

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使用礼貌性的语言,避免过于激烈的言辞。

5、辩论程序均有时间限制,辩手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阐明观点,批驳对方观点。

6、最后将评选出“优胜代表队”和“最佳小辩手”。

3 【在以前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语言不礼貌、鼓掌没有针对性、观点不明确等。老师与小主持人在总结以前的经验之后,规定了几点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大赛的正常进行。】

二、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第一轮比赛的方式是:一对一辩论,每人限时2分钟。) 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武则天功绩巨大,是一位历史伟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理由有三:

第一、她在位期间,继承和发展了贞观以来的制度和措施,使国家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为大唐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大力推行科举制,选拔贤能之士,为国家招揽了很多人才,如:徐有功、狄仁杰等。

第三、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深受百姓欢迎。

反方一辩:武则天的有些做法虽然得到人们的肯定,但是,并不说明他没有缺点,请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她在位期间,还大肆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制度,多方搜集罪证,残酷诛杀反对她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她的恐怖统治造成了社会的不安,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我方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残暴的女皇帝。

正方二辩:武则天虽然很残暴,但是人们常说:一俊遮百丑,我想她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也能遮盖住她的过失,你说不是这样吗?

反方二辩:请问正方同学: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些措施还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你说贡献大不大?可是他焚书坑儒,滥用民力,刑罚严酷,百姓深恶痛绝,使秦朝短暂而亡。请问再大的功绩能掩住他残暴这一面吗?你能说他不是一位暴君吗?如果不是暴君,秦朝怎么会短暂而亡呢?

【一连三个反问,展示出二辩同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

正方三辩:请问反方同学,夏桀、商纣王、隋炀帝,我们都知道吧,这些历史上的暴君只知道自己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可是武则天却不同,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的政策,难道说她不是一位爱民、惜民的好皇帝吗?

反方三辩: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武则天驱使百姓服役的场面)

请正方同学注意:从刚才的录像中可以看出,武则天虽然推行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但是她又极度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百姓负担很重,你能说她爱民吗?如果真的爱惜老百姓,她应该这样做吗?

4 【三辩同学运用录像中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进一步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也给正方出了一个大难题。】

正方四辩:我认为武则天这样做,是在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物力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所允许的,这也正说明了她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取得了成效。

反方四辩:照你这么说,一个人有了钱就可以享受,是吗?那么,你对现在流行的“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的说法怎么看呢?

(师即时要求:请同学们围绕辩题进行辩论,不要离题太远或脱离辩题。)

【在活动中,有些同学的发言可能跑了题,或观点不正确,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导,以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

正方五辩:俗语说:脚步跟着时代走。享受固然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弊端,却不能与武则天相提并论。今天,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改善一下生活质量,难道不可以吗?人类不断的改造社会,发展生产,不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吗?何况1300多年前的一代女皇呢?我们不必太过挑剔她的过失。

反方五辩:按照你的说法,武则天既然是一个大好人,后人应该为她歌功颂德。可她死后,为什么却留一块“无字碑”呢?这说明她本人也自知罪虐深重,无法向后人交待,所以留一“无字碑”,随后人评说去吧!

【一般的辩论活动,第一位发言的同学很关键,他是本队的形象大使,好的开头能够紧紧吸引住观众,获得支持。而正反双方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队员作为当头炮,使辩论一开始就很激烈。双方辨一同学运用充足的论据,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精彩的发言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在辩论中,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均限制在2分钟以内,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陈述明白自己的观点,而且有理有据,资料充实,足以说明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正是过程性学习在实践中的运用,也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三、主持人宣布第二轮比赛开始(自由抢辩,限时10分钟。)

正方一辩:武则天虽有享乐、残暴、无情的一面,但是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只抓住她的缺点不放,应该看到她的主要方面,以她对老百姓,对历史的主要贡献为主,所以我方仍坚持认为武则天功大于过。

反方三辩:我也坚持我们的观点:

第一,武则天用卑鄙的手段篡夺了皇位,改唐为周,不得人心;

第二,她滥用酷吏,残杀无辜,对反对她的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例如:

5 贞观时期的重臣长孙无忌、书法家褚遂良等人先后遭到她的毒手。

第三,无休止的滥用民力,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使国家动荡不安。

支持正方的一观众情不自禁:请反方同学注意用词准确:“卑鄙”一词在这里不太合适。在那个时代,政治斗争很残酷,尤其是女人做皇帝,阻力更大。武则天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也是可以理解的。唐太宗不也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与弟弟,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吗?难道你也认为唐太宗“卑鄙”吗?(掌声)

支持反方的一观众:网上有一篇文章:《毒手女皇武则天》。文章对武则天为争夺皇后之位而残害王皇后、萧淑妃,甚至不惜残害亲生女儿的故事做了生动的描写。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连自己亲生女儿都害的人,这不是“卑鄙”,又是什么?你能说她有道德吗?你能说她是一位历史伟人吗?(掌声)

正方三辩情急生智:我认为,这也是武则天不得已而为之。试想,在一个以男人为主宰的虎狼世界里,武则天要做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先登上皇位;而要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她一个弱女子又该如何做呢?她采用一些不得已的手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过分苛求。而运用这些非常手段正说明武则天是真正的女中豪杰。

反方一观众:难道为了自己做皇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不要道德了吗?就可以滥杀无辜吗?我认为正方同学是强词夺理。

【此番辩论,原先的程序是在双方代表队成员中进行,可是台下的小观众也群情激荡,忍不住参与了辩论,尤其是支持正方一观众的发言,用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来证明武则天的措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例引用地恰到好处,观众掌声不断。观众的参与是教师和主持人所没有预料到的,而漠视了观众同学,这是教师本次活动中指导上的一大失误。从全过程看,观众的参与虽然延长了时间,打破了原来的程序安排,却进一步激活了课堂,使双方的辩论更加激烈,甚至还有观众为没有时间发言而叹气,深表遗憾。这一局面的出现是新理念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结果。】

四、主持人宣布第三轮辩论开始(总结性发言,由各代表队派一名代表,陈述本方的观点,每队限时3分钟。)

正方一辩:我方认为,从武则天的一生来看,她的功绩是主要的。认识她,要看主流,看她的主要业绩。武则天在位期间,奖励农耕、发展生产、重用贤人、注意纳谏、严惩贪官污吏、发展科举制度、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她一生的主流,我们应该对她当时所处的环境给予理解。我们都认为毛泽东主席是一位历史伟人,但对他犯的错误,我们能够谅解,对武则天的过失为什么不

6 能呢?

反方一辩: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只有看到其过失与负面,才能吸取教训,才能避免不犯同样的错误。唐太宗曾经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是这个道理。武则天滥杀无辜、大规模修建寺院、滥用民力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爱惜民力,实行“柔”术治国,减轻人民负担,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方认为,武则天的过失使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大的逊色了。

【在总结发言中,双方选出的代表还是辩一同学,他们汇集了本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将自己心目中的武则天形象做了系统总结,并结合现实,对全体同学提出了做人的原则,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理念在辩论活动中得到了体现与升华。】

五、观众点评

主持人:今天的辩论快要结束了,到底谁是赢家呢?下面由评委观众同学开始投票,选出你心中的“优胜代表队”和“最佳小辩手”。在投票和记票期间,请让观众作一点评。

观众一:我支持正方同学的观点,但是我却欣赏反方同学的发言:精彩激烈,论据充实,有理有据,耐人回味。尤其是二辩,我要投她一票。" 观众二:我认为正方同学在辩论过程中,资料充实,论据充分,逻辑严密,非常出色,胜者应该属于正方。

观众三:本来我支持正方同学的观点,可是听了两方的精彩辩论之后,使我对武则天的认识又有了变化。她作为一位政治家,既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业绩,又有消极、冷酷、残暴的一面。她的双重性格,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推动了时代进步,因此,我现在的观点是介于两者中间:武则天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暴君,功过可以相抵。所以双方我都要投一票。

【主持人随便采访了三位小观众,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观众也有自己的观点,他们没有拘泥于教材,也不拘泥于别人的观点,而是通过搜集的材料,去伪存真,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尤其是第三位观众,他观点的转变正说明他对武则天的认识是在一步步的加深,体现出“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的课程理念。】

六、听课老师应主持人邀请点评:同学们,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辩论会,双方同学的辩论有理有据,非常精彩。从辩论的过程看,双方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好。通过辩论,一个活生生的武则天的形象被刻画出来,使我们全面地认识了武则天。无论正方队员还是反方队员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觉得都应该给他们打满分。

七、公布投票结果:

7 最佳小辩手:是——(教室里鸦雀无声),正方一辩:刘林新同学、四辩:周雪同学。反方二辩:杜晓青同学、四辩:姜昕汝同学。(掌声)

优胜代表队:是——(主持人看了看全体同学,故意将声调拖长),正方代表队,27票,反方代表队:25票。本次大赛的获胜方是正方(掌声四起)。

【评选“最佳小辩手”和“优胜代表队”,是以前的活动中所没有的,主持人将这个环节应用在课堂中,将本次辩论会推向了高潮。虽然最后的结果有胜有负,但并不是说正方的观点正确,反方的观点不正确。事实上,只要是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劳动和探究之后得出的结论,都应加以肯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辩论的正反双方都是赢家。】

八、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辩论会很激烈也很精彩,双方辩手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运用准确、充分的论据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培养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团结、合作的精神。虽然比赛的结果有胜有负,但我认为双方辩手的竞争精神都值得学习。武则天是一个历史伟人,还是一个暴君,通过讨论,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们既要肯定武则天发展生产、重视人才的政治家的风范,同时也要反对她滥杀无辜、冷酷无情、唯我独尊的做法。“无字碑”,无字胜有字,它留给我们的将是无尽的思考„„

自我反思

本次探究活动并非教科书中所要求的,而是笔者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临时设计的。从活动过程来看,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完全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没有了边框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出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学习,体现出自主学习的理念;二是教师自始至终处于指导者、帮助者的位置,没有对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作明确统一的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络浏览等方式搜集信息和资料,自己得出结论,实现了由“获取知识的结果”向“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转变的课程理念。同时,在活动指导中也存在两大失误:一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自己总是担心学生能力有限,无法完成材料的收集,偶尔将自己整理的资料透露给部分学生。帮助指导部分困难学生完成活动准备工作是必要的,但是要适度,否则容易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准备活动,无法培养其独立意识与创新精神。二是在辩论过程中,只注重了队员的参与,而漠视了观众的参与。小观众情不自禁的发言,是对受到冷漠无声的抗议。在搜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观众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应该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理念。

8 这节辩论课使我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很大启示:

一、相信学生。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成为学习的“主角”,自己整理资料信息,自己发现解决问题。通过主动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形成创新能力。

二、全员参与。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动手,人人参与,让全体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能将目光只放在少数同学身上。

三、动态学习。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全身“动”起来,使学习过程“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四、形式多样。针对历史学科不受学生重视的弱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教学。

名师点评(魏效冰老师)

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我校确立了“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四种课型:资料研析课、讨论辩论课、人物赏析课、影视品评课,王老师上的“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就是讨论辩论课的有益探索和代表之作。我认为,本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课堂教学。探究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三节探究活动课,本课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的。老师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一周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和过程。课堂辩论的主体是学生,实践了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在辩论活动中,学生不乏精彩的观点,反映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学生观点的稚嫩,恰恰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然进程。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才会欣赏到这样的效果。

二、突破了“课堂”的狭隘界限。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历史教研组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原有框架的限制,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本课突破了教材原有的以课为单位的框架结构,老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对新教材的再创造。这里既倡导了新的课程理念,又印证了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

王老师承担的讨论辩论课课型研究的有益探索,推动了我校的历史课程改革。在“我眼中的武则天”这一课的活动中,王老师大胆渗透了新课程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课堂教学充溢着全新的历史气息。本课的学习组织非教材所要求,而是出自王老师在新理念下的大胆创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来说,看似多余,实则锦上添花!

上一篇:物资仓库管理制度下一篇:网站网站建设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