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考试题

2022-07-23

第一篇:行政组织学考试题

行政组织学 华工 考试资料 随堂练习

行政组织学- 17.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C ) C.美国 3. 3政府行政组织职能变革的中心是( A )A政治职能 8.美国的白宫办公厅属于( D ) D.总统直属机构 1. 1下列属于美国总统的直属机构的是( C )C白宫办公厅 9.法国掌握最高行政权的是( A )A. 总统 2. 2英国地方行政组织不包括( B ) B州 10.我国古代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组织始设于( A秦朝) 3. 3推行市场化行政改革最早的国家是( B ) B英国 11.隋唐时期,州的长官是( D ) D. 县令 4. 4英国现代行政组织改革始于( B ) B 1979年 12.柏拉图的代表著作是( B ) B.《联邦党人文集》

13.主张削弱立法权,加强行政和司法权的学者是( D 泰罗)

二、多项选择题 14.《行政学研究》的作者是( C法约尔 ) 31.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的( ABD ) 15.提出组织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的学者是(C韦伯) A.人员 B.经费 16.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C.巴纳德 C.目标 D. 物资设备 17.提出组织管理七要素(POSDCRB)学者是( A高斯) E.权责结构 18.认为组织成员不仅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的组织理论是( A ) 32.三公九卿制的“三公”是指( ABE ) A.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A.丞相 B.太尉 19.商鞅的行政思想核心是( A ) A. 礼 C.节度使 D.钦差大臣E.御史大夫 20.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D ) D.墨子 33. 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CDE ) 21.主张任人唯贤,提出“尚贤”组织原则的古代思想流派是( D墨家) A. 道 B.府C.路 D. 州E.县 22.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B ) B.委员会制 23. 实行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是( D ) D.美国 24.美国白宫办公厅隶属于( C ) C.总统的直属机构 25.美国地方行政组织不包括( D )D.社区 26.我国国务院部门设置数量达到最低点是在( B ) B.1970年 27.提倡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行为的管理方法是( A ) A.规制型管理 28.行政组织编制工作规范化的条件不包括( A ) A. 政治化 2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掌握实权的是( C )C.总统 30.九寺五卿制确立于( B ) B.隋、唐 1. 1 外国奴隶制最典型的国家不包括( C )C 古巴比伦 2. 2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C )C 元老院 3. 3 资本主义时期英国最高行政机关是(B ) B 内阁 4. 4 美国联邦行政机关中最重要的行政机关是(D ) D 部 5. 5 法国地方行政组织不包括( A )A 州 6. 6 中书省逐渐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朝代是( C )C 宋元 1. 1 行政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是( D ) D 马基雅维利

2. 2 西方行政学的创始人是(A )A 威尔逊 3. 3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B )B 韦伯 4. 4 霍桑试验的开始时间是(C )C 1924年 5. 5 西方现代组织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B 巴纳德 ) 6. 6 下面不属于雷格斯行政组织模式的是(C 放射性) 1. 1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C )C美国 2. 2 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C混合制) 3. 3实行首长制的典型国家是( D ) D美国 4. 4 下列不属于集权制的优点的是( B ) B激励下级 5. 5 市场竞争机制的功能不包括( A )A公平分配 6. 6下列不属于孙中山行政组织思想的是( D ) D“议行合一” 1. 1下列属于辅助机关的是( A )A人事局 2. 2下列属于综合性管理机关的是( C )C财政部 3. 3国务院是(A )A决策机关 4. 咨询机关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行政组织结构模式是(B 现代领导模式) 5. 5地方行政机关不能行使的职权是( B ) B外交权 1. 1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不属于经济体制的是( C )C社会经济 2. 2行政文化隶属于( B )B社会文化 3. 3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行政权力来自于( C 人民委托) 4. 4推行了土司制度的时期是( D ) D明朝 5. 5属于国际社会环境的是( A )A战争与和平 1. 1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是(C )C市场化管理

2. 2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B )B情感型管理 3. 3属于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是(A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 4中国古代主张“亦善亦恶”的人性假设的学者是( D ) D世硕 5. 5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 C )C德鲁克 1. 1行政组织编制的内容不包括( C )C物资管理 2. 2行政组织编制的性质不包括( C )C权威性 3. 3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化不包括( D ) D法律化 1. 1 行政组织职能的变革的规律是( D )守夜警察?万能政府?有限政府

2. 2美国行政学者雷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一书中提出的社会形态不包括( D ) D后工业社会

34.美国的联邦行政机构有( ABCD ) A.总统直属机构 B.行政部 C.独立管理机构 D.内阁 E.联邦法院 35.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有( ABE ) A. 规制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法理型管理 D.道德型管理 E.市场化管理 31.国家组织包括( ABE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事业组织 D. 企业组织 E.司法组织 32.清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ABDE ) A.省 B.道 C.州 D.府 E.县 33.规制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BD ) A. 组织标准化 B.工作秩序化 C.管理市场化 D.管理规范化 E.组织法制化 34.邓小平行政思想中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四化”标准是指( ABCE )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 现代化 E.专业化 3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中的统一原则包括( ABE ) A.机构设置统一 B.领导指挥统一 C.计划统一 D.层次与幅度统一 E.权责统一 1. 1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AB ) A 物质要素 B 精神要素 C 文化要素 D 政治要素 2. 2 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是指(ABCD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社会功能 3. 3 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包括(ABCD ) A 静态的组织结构 B 动态的组织过程 C 生态的组织环境 D 心态的组织意识 31.行政组织的功能包括( ABDE )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宗教功能 D. 文化功能 E.经济功能 32.行政组织编制的性质包括( CDE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政治性 D.服务性 E.系统性 33.英国地方行政组织包括(ACDE ) A.郡 B.州 C.教区 D.社区 E.区 34.墨子的行政组织思想有( ABD ) A.“尚同” B.“节用” C.礼法结合 D.非乐 E.法 35.英国当地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有( ABCDE ) A. 部分政府职能市场化 B.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D.加强中央宏观调控 E.改革人事制度 31.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ACE ) A.人 B.司法组织 C.目标 D.行政组织 E.人际关系 32.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中央机关组三大组成部分是( ABC ) A.元老院 B.高级长官 C.人民大会 D.总督 E.执政官 33.英国的中央行政组织主要有( BDE ) A. 众议院 B.枢密院 C.参议院 D. 内阁 E.政府各部 2

行政组织学- 3(1) 强化中央集权,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使(3) 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国家权力的垄断者,形成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集权程度,大大超过(4) 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 总之,良好的行政组织机构应该是以职能为中心,在数量上保持合理的比(2)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呈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 例关系,在质量上相互协调,呈现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网络整体。 (3)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1、试论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 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1) 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

37、简述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内容。

行政组织的变革 (2) 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造成有利于变革的强大舆论(1) 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 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3) 发动群众,民主参与改革:①引(2) 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理论。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协作的意愿;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原因,求得共识。②引三是信息。 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③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变革(3) 提出了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 献计献策。(4) 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4) 提出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写作系统,能否持续存在,极因素。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的高层次议事机构。让人民团体积极取决于能否保持组织的内外平衡。 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阐述了非政府组织理论。 40、试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如何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

38、简述行政组织体制中完整制的优、缺点。

方政府权力配置关系。 (1) 优点:第一, 在同一级政府内权责集中、指挥统一,可令行禁止,答: ①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总的要求:调控宏观经济职能;维持市场秩序、防止迟缓推诿第二, 在同一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相互合作、协调配合,可以减少单位间的摩擦与冲突,并避免单位间的工作重复。 (2) 缺点:第一, 全力过分集中的地方政府,易形成一级行政首长的个人专权。第二,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不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过彻落实,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宏观调控。

39、简述美国联邦行政组织架构。

(1) 总统直属机构。又称总统府,直接受总统领导,是总统的咨询、参谋、辅助机构。其中白宫办公厅与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是地位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单位。 (2) 内阁和行政部。内阁是总统和部长集体讨论政府事务的机构,部是联邦最重要的象征机关。 (3) 独立行政管理机构。为某一专门目的而设立的一种重要行政组织。其特点:①专业性强;②独立性;③行使混合权力;④办事效率高。

36、简述行政组织功能的主要内容。

(1) 政治功能。指政府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打击犯罪活动,进行民主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 (2) 经济功能。保护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文化功能。一是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二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4) 社会功能。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控制人口增长;环境保护。

37、简述规制型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1) 组织标准化。①分工专业化②工作指标化人员统一化 (2) 工作秩序化。①强调组织内部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②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③彻底清除人的随意性和传统组织的杂乱无章。 (3) 管理规范化。①组织成员间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排斥不良的人际关系。②对所有人一视同仁③明确组织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方式④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做奖惩的尺度。

38、简述行政组织体制中混合制的优、缺点。

(1) 优点:同时兼有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而避免两者的弊端;既利于权责统一又便于集思广益;既可避免个人独裁,又可避免无人负责 (2)缺点:运用不当,会见由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弊端;一方面个人专断,以权谋私;另一方面则权责不清,争功诿过。

39、简述行政外部环境的构成。 (1)自然环境。指在行政组织界限之外、未经人工制作而存在的事物。包括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两个方面。①宇宙环境包括宇宙天体的运行、太阳黑子的干扰、日月蚀等宇宙现象;②地球环境则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以及水力、风力、土地、矿藏、生物等环境因素 (2) 社会环境。①国际社会环境,包括国际关系格局、重大国际事件、战争与和平、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其他各国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等。②国内社会环境:政治、法制、经济、科技、教育、民族、宗教、文化、阶级与群团、人口等

四、论述题 40、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1) 任务与组织平衡。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既能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人与事得到最佳组合。 (2) 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纪律的职能;各种保障的职能②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③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障职能 ④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即均权制 的优越性。(评分细则:答卷时应有所发挥,否则酌情扣分。)

41、结合实际,试论如何为行政组织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①树立民主意识; 只有由民意产生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政府的权力只能来自人民的委托。②树立法律意识;法律要反映民意,人民要服从法律。树立法律意识就是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思想,任何人、团体都要服从法律。 ③树立双向沟通意识; 一方面,社会各界的人民大众要广泛地、经常地参与行政组织的输入活动,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监督政府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向人民大众宣传、解释自己的方针、政策,引导人民的活动。④树立政绩意识;行政组织的职权分配以个人的成就或政绩为标准,而不能看个人出身及其与领导者的特殊人际关系。 ⑤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与民主行政相适应的行政道德标准,应该是爱国、民主、服务、创新、廉洁。 40、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为行政组织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1) 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 (2) 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例如我国建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对其进行改革,逐步实行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则正式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① 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② 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③ 建立科学的微观控制机制; ④ 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

41、试论当代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要求行政组织进行相应的改革。2:民主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3:传统的行政组织体制,是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社会公众不满,为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社会动力。4:国外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给我国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5: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行政组织该机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40、试论述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国家之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组织的职能、政策、及机构。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种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首先影响各国政府的政策、职能;进而影响各国政府行政组织的设置及该组织在政府中的地位。 2: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会促使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性机构。如美国政府在海湾战争尚未结束就设立了重建委员会,专门负责战后中东的重建工作。 3:国际社会中 共同问题,是各国政府都相应设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职能机构。如生态环境污染、关税保护、邮政通讯、外层空间开发、禁止贩卖人口,打击国际贩毒和救济国际难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都相应设立行政组织来进行处理。 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职能及其机构。 5:国家行政组织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 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

41、试论该如何有效地解决组织摩擦。 4

行政组织学- 5圳市对重大战略性问题、重大宏观决策问题研究不够的缺陷。 管理行为,抓好一批窗口地区和行业整治,公开评价一批市政府部门,重 向香港特区政府学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设多个带“署”部门。 点整治一批旅游景点环境,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整治一批扰乱社会生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深圳机构改革调整方案新设了多个带有“署”的产生活秩序的突出问题。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务运部门,以此来区分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如行业协会服务署、事业单位建行机制,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发展环境最好的地区。 筑工务署等,这些部门带有香港特区政府“痕迹”。

(本案例选自《半月谈》2001年第19期) 问:根据行政职能原理,分析深圳市这次的行政机构改革 问:试评价重庆市政府的职能过程。 答:分析: 答:

(1)行政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设置和机构改革的重要依据。政府机构(1)市政府职能“越位”和“错位”,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另一方面又的改革包括:科学分解。确定政府各机构职能,合理划分机构权限,调整、是政府职能“缺位”,该管的事没管好. 设置政府机构,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员,转变机构运行方式,改革机构办事(2)深化政府职能改革 手段,完善机构运行机制,精简多余机构和人员等。 (3)重新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2)深圳市第七次行政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增减裁并,通过改革,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重庆开始了政府职能的转换:在市场经一些内设机构。职能和人员相对薄弱的部门得到了充实和加强,这说明改革真正把转变职能、提高绩效放到了重要位置。深圳市通过加强协调,强化监督,力图建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新机制,其核心是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换。 42. 阅读案例,谈谈加强行政组织伦理建设的途径。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一些乡镇的农民反映,几年来有人一直将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粮高价出售,然后将补偿给村民的粮食按折低价进行兑付,从中牟取私利,村民却始终见不到一粒补助粮。 的重中之重,并且相继出台了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仅仅为了封沙,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长久之策,农民能够理解。国家的经是好经,却让基层的干部给念歪了,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又伤了农民的心。

答:分析:

(1)加强行政伦理教育。一是加大行政伦理建设的力度,提高公务员对行政伦理的认知水平,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行政伦理是为政之本;二是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四是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内在地显示时代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

(2)强调行政伦理立法。行政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为了保障行政伦理,还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通过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从而使权力变成相对的权力,可以监控的权力。(3)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在民主政治中,行政人员的公务活动是公共责任的行为,促进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和参与,加强公民的政府责任意识。 43.运用行政组织管理方法的有关原理分析下述案例中“让‘破烂王’下岗”的建议。因为“破烂王”的存在,杭州市一部分废旧物资得以回收再生;同样因为他们的存在,公共设施偷窃者有了稳定的“回收点”。杭州有人就此提出建议:杭州应提前一步行动,让“破烂王”下岗。应当承认的是,确实是有一些收废品人员为偷盗者提供了“销赃”渠道,但也必须导致的潜在后果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意识、帮助意识会因此而下降。如果说市民的同情意识下降了,社会中的关怀意识变稀薄了,那建立在 此基础上的城市就难说是真正变得美丽了。希望市容市貌得到改善无可厚非,但市容市貌的改善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计为代价、为前提。如果为了求取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动辄采用“铲除”、“消灭”的手段,那就不仅是管理办法简单的问题,更会导致对人的权利及民生构成伤害,就不能说是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就是与全社会正在掀起的对弱势人群的关注、关怀背道而驰。 答: (1)行政方法是行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要依靠行政机关、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继承和汲取本国传统的和国外行政管理方法的精华,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借鉴现代学科的理论予以补充、丰富、改进和完善。不同的行政方法,其作用也不同,各有得失利弊。行政方法的运用还受管理主体的知识、能力、情感等的制约,受管理对象的性质、特点、范围以及管理过程的时空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即使同一方法作用于不同对象,其效果可能差别很大。(2)由于行政管理对象具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多变,决定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采用的行政方法也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本案例中的建议试图采用单一的方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显然不妥当。 42. 重庆直辖之后,百业待兴,但行政管理体制与直辖市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管理就是审批、权力就是收费”的观念没有消除,一些吃、拿、卡、要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兴致勃勃的投资者感叹:重庆手续多、收费多、罚款多、软环境差。 某地为了建一座大桥,盖了20多个章,跑断腿,磨破嘴,东找人,西找门,结果还是拖了一年多才办成。过去,重庆光市级部门设置的各种行政 从2001年9月起,重庆又拉开了旨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发展环境整治行动”,继续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破除行政垄断,规范一批政务 济体制下,把市场能做的事“让位”给市场去做,政府退出不该管、也管不好的领域,从“大包大揽”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42. 据《现代快报》报道,连日来,南京市区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恶臭,市民们被这股恶臭困扰着。而据说,从2003年8月南京遭遇第一次大面积恶臭投诉之后,恶臭问题日趋严重。照理说,面对这种情况,有关职能部门应当迅速出击,查清恶臭来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还市民以清新空气。就这一点来说,如今其重视程度是可以想见的了。但是请注意,这是在“满城恶臭”的情况下才着手做的,那么,这又是为什么„„ [问题]:根据题中案例,分析我国行政组织应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答:(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世界各国都把政府的高效廉洁作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政府“提速”,即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应因地制宜。(2)打破旧的习惯,树立新的效率观念,使得人人重视效率,事事讲究效率,让提高行政效率的观念在行政机关乃至整个社会蔚然成风。(3)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要推进机构改革,合理划分权限,建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4)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5)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顾客取向,积极推广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一站式服务”形式。(6)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和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43.根据行政组织领导原理分析下面案例,说明领导责任的内容及其追究。 《新京报》消息:出席“两会”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目前全国各地竞相上马轿车整车项目,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造车运动”,是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一个典型,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坚决予以遏制。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轿车整车厂家中,去年年产量超过10万个人的险,正是一些领导干部敢于在决策上“挺而走险”,拥有极强“心理承受力”的缘由所在。正因为如此,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在重大项目的决策上实行问责制度并使之制度化非常有必要。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遏止盲目决策,乱花纳税人钱的行为。不但要在发生伤亡事故、腐败等问题上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也要在诸如投资项目的决策、认证等经济工作领域实行问责制度。只有让决策者个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才能真正使其对自身行为负责,才能尽可能减少地方及百姓利益因盲目决策而受到的损失。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使其每一决策所造成的后果都会是巨大的,因而也非得使他以对其 自身而言也是巨大的个人利益来作为他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抵押”。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决策者个人为决策失误付出代价并不冤枉。 答:(1)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由政治、工作、法律三个层面构成。(2)领导责任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但是,领导责任不是一句空话,不能成为搪塞责任。逃避处罚的挡箭牌。而一旦出了问题,依法依纪追究起来,有些领导往往拿出“集体决定”。“不是自己直接负责”等种种借口推卸责任。领导不负责任、出了问题推卸责任的不良习气,不仅不利于做好工作,而且还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3)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人民给予的权力,认清权力与责任的有机融合和相互制约,尤其要重视责任对于权力的影响和制约,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关系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的事情,必须极端负责,极端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敷衍。(4)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和失误的时候,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一些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失误中应负的领导责任必须予以追究,而决不能姑息迁就。

第二篇:行政组织学2010年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2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人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

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一不成熟理论” :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韵自我管理。.

10.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币杠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杜会概念的提出|’1既是垦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11.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12.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3.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6.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7.组织的“潜结构:5.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18.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19.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0..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21.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2.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3.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是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6.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7.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2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29.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30.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1.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2.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33.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4.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35.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36.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37.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38.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39.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40、工作冲突: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突。

41.直线/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的决策方面。

42.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43.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44.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45.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46.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47.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48.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此外,也包含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49.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50.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51.行政组织学习: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而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52.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53.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54.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55.组织文化:是指在_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6.行政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57.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行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58.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9.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绩效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60.标竿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竿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标竿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61.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62.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

63.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64.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65.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66.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67.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68.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69.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

第三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组织学试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组织 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 组织 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行政组织 3.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 非正式组织 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 5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是维系组织存在与 团体意识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 霍桑实验 到 30 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 1924 年开始到 1932 年结束,历时 8 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 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 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 “需要层次论” 机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 5 个基 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 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 极性. 8帕森斯 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 帕森斯 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成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 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 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问题,组织存 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透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一不成熟理论” “成熟—不成熟”理论是研究人的个性和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美国的阿吉里斯认为, “成熟一不成熟理论” 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过程,就是从不成熟到成熟,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个性。 10棱柱模式理论 是由里格斯创立的。里格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 棱柱模式理论: 棱柱模式理论 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11.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组织环境 12.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内部环境 13.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外部环境 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关的策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 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行政组织结构 16.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化 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17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

部门,各职能部门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18.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组织的“ 组织的 显结构” 19.组织的“潜结构”: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 组织的“潜结构” 组织的 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20.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层次 21.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管理幅度 22.集权式组织结构 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 集权式组织结构 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 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23.分权式组织结构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 分权式组织结构 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 有处理其 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4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的、结构 组织结构设计 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5.总理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 25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 负全面责任 26.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26.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 使自治权. 28群体 群体: 28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9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归属意识:29.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 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 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30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 30.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31.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 31.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 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32.领导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领导 33行政组织领导 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 行政组织领导: 行政组织领导 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4领导影响力 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领导影响力 35.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 权力性影响力 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6非权力性影响力 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 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 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37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冲突 38工作冲突 工作冲突: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 工作冲突 突 39.直线/职能冲突 直线/ 直线 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的 决策方面40仲裁解决法 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厂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 仲裁解决法 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41.组织沟通 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

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 组织沟通 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42.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正式沟通 43.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非正式沟通 44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单向沟通 45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 双向沟通 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46知识 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此外,也包含专家独特 知识 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47学习 学习: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学习 48.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 组织学习 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49.行政组织学习 行政组织学习: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而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 行政组织学习 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 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50单环学习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 单环学习 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51.双环学习 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木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双环学习 52三环学习 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三环学习 53.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 组织文化 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4.行政组织文化 行政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 行政组织文化 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55.示范法 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行政 示范法 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56激励法 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 激励法 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 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 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7.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绩效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竹理. 绩效管理 58标竿管理 标竿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竿的行为着于 · ,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力法 标竿管理 标竿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59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绩效评估 60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 组织变革 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61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 组织发展 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释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 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62工作再设计 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

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 工作再设计 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63.斯坎隆制 斯坎隆制: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 斯坎隆制 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64.过程咨询 过程咨询: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过程咨询 65.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明,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 团队建设 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66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 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就是通过群体间 敏感性训练 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 他人、 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 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67调查反馈法 调查反馈法: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资料 调查反馈法 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 68行政组织决策 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 行政组织决策 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69.行政组织决策程序 行政组织决策程序: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 行政组织决策程序 骤 70.组织决策科学化 组织决策科学化: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 组织决策科学化 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71.行政组织决策体制 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 行政组织决策体制: 行政组织决策体制 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第四篇: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2014年1月份考试重点

--行政组织的含义: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狭义的行政组织理论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物质要素有:人员、经费、物资设备;精神要素有: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管理对象不同、服务内容不同、活动的依据不同、活动的目的不同。

--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

--古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是最高的统治者。古希腊,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古罗马元老院是最高的权力机关。美国是总统制、联邦制国家是三权分立最典型国家。 --雅典的行政组织特征: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官员非专业化、无报酬;行政职能简单。 --英国的中央行政组织主要有:枢密院、内阁(最高行政机关)和政府各部。

--法国: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总统无须对议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

--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是“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带有强烈宗法色彩。 --隋唐时期三省为: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路、州、县三级。 --孙中山五权并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倡导地方自治,提出均权制主张。 --柏拉图观点:社会分工、主张无学识者不能治国、主张教育为第一要务、依法行政思想。 --中世纪行政组织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16世纪(意)马基雅维利,及16-18世纪的官房学派。 --马基雅维利的行政组织思想:群众支持原则、组织内聚力原则、组织领导者必有超人的能力原则、持续存在下去的原则。

--洛克、孟德斯鸠都是重立法权,忽视行政与司法权;而汉密尔顿的“牵制与平衡”理论的主要用意在于削弱立法机关的权力,提高和加强行政与司法机关的权力。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思想:一是主张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职能与工人的作业职能分离;二是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三是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四是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即主张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将一部分权力放给下级管理者)。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认为合法的权威主要有:一是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权威、二是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权威、三是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

--“社会人”理论是梅奥提出的。赫伯特·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

--最早将系统论运用于组织研究是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伯森斯,他的主要著作有 《社会系统论》、《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进程》。

--雷格斯提出三种行政组织模式: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

--《彼得原理》认为不称职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每个组织都充塞着不称职者。彼得原理:在实行阶层登记的组织中,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层级。 --孔子主张礼仪治国,强调治国要做到君、臣、父、子各守本分。孟子“民为贵,君为轻” --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小国寡民”。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必须贯彻精简、统

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原则。

--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强制性、服务性、和谐性、复杂性、动态性。

--“千百万人才工程”属于战略目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培训等属于战术目标。 --提倡目标管理的有:杜拉克、奥蒂奥纳、韦里奇。

--目标执行的前提条件: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组织认同感强;组织目标得到组

织领导的重视;目标明确。

--宏观纵向分工特点:行政组织的层级越高,管辖地域的范围越广,其数量越少。 --中央政府设有:部、司/厅/局、处三个层级。省级政府设有:厅、处、科三个层级。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小。

--古典学派认为:最高管理者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而中低层管理者适宜的管理幅度是8-12人。

--法国-集权制代表;美国-分权制代表。

--根据行政组织中掌握坐高决策权的人数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

--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行政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南斯拉夫;分离制-中国)

--美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瑞士是唯一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联邦制国家)。

--统率机关性质:即行政首脑,指具有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监督等权力的机关。 --辅助机关性质:指活动内容直接为行政首长和业务机关服务、间接为实现整个行政组织目标服务的机关。

--派出机关:指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在其所管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如行政公署、街道办等。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存亡和性质。

--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基本性质。政体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行政组织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血统论、唯意志论、法制论。

--民族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影响着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组织设置;2.影响着行政组织的体制;3.制约着行政组织权力的行使;4.关系着行政组织凝聚力的大小。

--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内聚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决定行政组织有无内聚力的关键。

--群团:指行政组织中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摩擦产生的原因:组织结构与体制的不合理;角色摩擦;信息沟通渠道受阻;资源的短缺。

--正确处理组织摩擦的方法:订立平衡目标;增加沟通机会;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或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效能原则: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精简;层级与幅度要;进行专业化分工;简化办事程序。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规制型管理;情感型管理;市场化管理。

--目标管理最早由美国的P.F.德鲁克提出的。

--行政组织编制是国家机关中最庞大的组织编制。

--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内容: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性质:政治性、服务性、系统性。意义: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勤政廉政和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节省财政开支。

--编制管理手段的多样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1.社会形态的变迁引发行政组织的变革;2.经济类型的转换、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行政组织的变革;3.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行政组织的变革;4.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行政组织的变革;5.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行政组织的变革。

--从行政组织只能作用的领域看,政府只能是由以政府职能为重心逐渐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的。

--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纵向层级结构的变革。

--撒切尔夫人“竞争性政府”改革。布莱尔“合作型政府”改革。

--我国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有: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 --论述: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的背景及其主张。20%可能出。78

答:背景:当今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社会需求多元化的情况下,那种传统的官僚制行政组织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如庞大的机构、集权式的管理、标准化的统一服务模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官僚主义、僵化死板、繁文缛节、低效率、高浪费等,已经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主张: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组织的行为方式,希望政府组织能想今天的企业组织那样充满活力,能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做出快速的反应;企盼政府能像企业那样引入竞争机制,树立顾客一时,视服务对象为上帝;能简政放权,放松规制,从而建立一个花钱少、办事效率高的政府。

--简答:荀子的行政组织思想。90%可能考。90

答:1.礼法结合的行政组织思想;2.论述了社会分工与组织的重要;3.“义”是人类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4.选贤任能的用人思想。

--简答:邓小平的改革思想。105

答:1.行政组织改革的必要性;2.要改革行政组织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3.改革党政不分的问题,理顺党政关系;4.要改革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5.要进行机构改革。

--简答: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124

答:1.维护社会公平;2.提高社会生产效率;3.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4.提供公共服务。

--案例分析:谈谈你对社会公平的理解及其维护。125

答:理解:社会公平是指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统

一、生产行为激励机制和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有机统一。维护:1.通过这些公共管理事务服务的提供,行政组织可以为社会提供生产行为激励;2.为社会个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人的基本尊严与社会归属,向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个体提供帮助、改善他们的福利。

--大题: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148

答:合理的组织结构1.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2.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4.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5.有助于推动行政方式的创新。

--简答:分离制的优缺点。179

答:优点:1领导权力分散并相互牵制,可防止一级行政首长的独裁专断;2实行二元化领导有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也有利于下级政府因地制宜地加以实施。缺点:1权力分散,容易导致多头指挥、政令冲突,使得任何一个领导机关指挥不灵;2政令多门,易导致下级无所适从,或利用矛盾为己所用。

--简答:自然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与下一道题二选一)208

答:1.地球环境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制约着各国行政组织的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的总和国力强弱,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组织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3.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组织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4.地理形状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组织稳定状况;5.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

--简答:物质条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与上一道题二选一)223

答:1.人员决定行政组织的生存、结构与活动效率;2.物资设备制约行政组织的活动及效率;

3.经费是影响行政组织活动的命脉;4.图书资料影响行政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效率。

--简答:系统权变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90%可能考)248

答:1.系统的原则;2.整体的原则;3.开放的原则;4.封闭回路的原则;5.权变的原则。 --大题:规制型管理的优缺点。(20%可能考)258

答:优点:排除人的情感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尽可能地消除偶然性,使行政组织成为一种客观系统;这个管理方法力图在无序中建立秩序,适应了工业社会的需要。缺点:1.规制型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就像一部机器,没有灵活性和主动精神,只有齿轮之间的被动运转;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可可能,组织成员照章办事,墨守成规,以致造成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结果。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重叠。 --论述:行政组织编制总体设计依据。282

答:1.职能种类;2.人口数量、质量与人口密度;3.地域面积及地势地貌;4.经济发展水平;

5.行政区划。

--论述: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322

答:1.最大的阻力来自行政组织自身的“经济人”特征;2.资历较高者、年长着的阻力;3.人际关系的阻力;4.对变革后的科学、高效的新秩序和廉政、勤政的新作风不适应而产生的阻力;5.对陌生事物的疑虑、对变革后果不了解而产生的阻力。

--简答:精简机构的措施。

答:1.合并机构人员、精简人员,减少财政支出;2.设立创新基金;3.建立电子政府。 --简答:美国放松规制的措施有哪些?336

答:1消除陈旧规制;2改革预算制度;3简化政府采购方式;4改革人事制度。

第五篇: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 C

) 1-3 A.人员

B.经费

C.目标 D.权责关系 2.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 A

) 1-4 A.行政组织结构 C.行政组织环境

B.行政组织过程 D.行政组织意识

3.下列国家中,实行“行政二头制”的是( C

) 2-35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4.隋唐时期形成并确立的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决策的机构是( D

) 2-40 A.尚书省 B.门下省 C.内侍省 D.中书省

5.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其行政首脑是( A

) 2-42 A.总统 B.总理 C.国民政府主席 D.行政院长

6.卢梭在论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时,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法律体现的是人民公意,主权者的意志体现的是(

C

) 3-56 A.个人意志 B.团体意志 C.公意 D.精英意志

7.密尔提出并论证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 D

)

3-58 A.是否能让优秀人才适才适任 B.应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 C.行政职能是否分立 D.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8.帕森斯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又是分层次的,如决策层级、管理层级与技术层级,其中负责解决组织内外协调的层级是( C

) 3-71 A.决策层级 B.技术层级 C.管理层级 D.行政层级 9.孟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D

) 4-89 A.义 B.礼 C.法 D.仁

10.在行政组织结构中,人、目标和权责三者的最初结合,就是( B

) 6-146 A.职责 B.职位 C.职能 D.职权

11.把行政组织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等部门,其划分标准是(

A

) 6-159 A.按管理程序划分 B.按业务性质划分 C.按管理对象划分 D.按地区划分

12.在一定的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 B

) 6-164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正态分布关系 D.非线性关系

13.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这种观念属于( A

) 8-201

A.血统论的行政文化 C.法治论的行政文化 A.经济环境 C.国际环境

B.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 D.民主论的行政文化 B.政治环境 D.文化环境 14.行政组织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且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深层环境的是( A

) 8-193 15.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决定一个行政组织团结或分裂的关键是( B

)

9-228 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B.行政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C.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D.行政人员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16.行政组织管理最根本的、最具全局性的大问题是( D

)

9-227 A.物质设备问题

B.图书资料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制度问题 17.目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 A

)

10-269 A.制定目标 C.检查成果

B.执行目标 D.反馈信息

18.根据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量的某种临时性或不确定性需要,而下达的具有暂定性质的人员编制被称为(

C

) 11-273 A.专项编制 B.单列编制 C.临时编制 D.机动编制

19.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在行政组织结构的变化中,变革较多的是( B

)

12-316 A.纵向层级的变革 B.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 C.组织环境的变革 D.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革

20.推行市场化行政改革最早,被称为当代行政改革先驱的是(

A

) 13-337 A.英国 C.日本

B.美国 D.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行政组织动态研究内容的有( AC

) 1-14 A.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 B.行政组织结构 C.行政组织变革 D.行政组织体制 E.行政组织类型

22.中国古代主张尚贤的思想家有(

BCD

) 4-89/90/93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E.韩非子

23.新公共行政学派认为,公共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过程包括(

BCDE

)

3-77/78 A.生产过程

B.分配过程

C.整合过程 D.边际交换过程 E.社会情感过程

24.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主要有(

ABCE

)

6-150/151 A.任务与组织平衡 B.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C.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D.行政经费充足 E.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25.影响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因素主要有(

BCE

) 6-154 A.内部员工责任感 B.政体 C.国家发展战略 D.领导者的素质 E.外部性

26.下列属于传统行政组织理论的有(

ABDE

) 3-60/61 A.威尔逊的行政组织思想 B.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C.西蒙的组织决策理论

D.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与原则

E.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简述行政道德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8-203/204 答: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组织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组织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通过社会舆论确立的,它依靠人们自觉遵守。

(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组织成员的政治方向。

(2)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组织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3)行政道德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社会地位。

28.简述行政组织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方法。

9-240/241 答:

(1)平等民主的原则与方法。 (2)利益共享的原则与方法 (3)意见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4)激励强化的原则与方法

29.行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5-129 答:

提供公共服务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实践过程。

(1)首先,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表达自己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具体方式包括:参与选举活动,向权力机关的代表表达意愿,通过各种媒体向相关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传达信息,参与各种利益团体的活动。

(2)其次,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组织整合这些关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制订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和计划,安排具体的公共项目。

(3)最后,以政府行政组织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执行其政策和计划,管理公共项目。这些方式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契约外包,公私合营,政府授权,政府间合作,公共事业民营化、公司化运营,以及向社区和公民社会授权等。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

7-173/174 答:

一、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总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三、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主要负责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障职能。

四、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即均权制的优越性。

五、综上所述,

1、市场经济要求凡属宏观的经济及社会事务的调节与控制(包括全国市场秩序的维护)都属中央政府及其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管理,地方政府不得染指;

2、凡属纯地方事务,在中央的统一法制规范下,由地方政府自主决策,独立经办,中央政府一般不加干涉。只有少数事项,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 31.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效能原则的要求。 10-253 答:

(1)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

(2)层级与幅度要适中。 (3)进行专业化分工。 (4)简化办事程序。

32.简述在行政组织的改革中,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的主要措施。

12-327 答:

(1)引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行政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弊端,从一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别单位到本单位的问题都应求得共识。为此,应改正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的陋习,培养自我批评、不讳过的革新精神。

(2)引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包括对社会的好处,对本单位、个人全面发展的好处。这些好处有满足社会需要、使本单位效率提高、使个人获得更公平的升迁机会等。

(3)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变革献计献策。这样,一是可以吸收大家的智慧,使变革方案更正确;二是可以使变革方案尽可能地照顾多数人的利益;三是可以增加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满足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四是可以使大家从思想上认同、从行动上服从变革方案,使变革方案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结合实际,谈谈行政组织体制中纵向结构的优缺点。

6-156 答:

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形成的行政纽织层级制,在行政组织运行中有其优缺点。

一、其优点是:

1、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管辖地域范围内,能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

2、行动迅速,能及时地根据本地情况作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并有利于就地监督、控制;

3、能发挥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

4、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但层级制也有缺点:

1、各层级行政首长管辖事务过多,责重事繁,难以事事精通;

2、容易形成地方的块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容易犯地方主义的错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4、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真,难以直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降低行政组织的反应速度,无法体现结果导向。

34.试述当代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

13-348/349/350 答:

一、放松国家规制,调整官民关系,缩减政府职能及机构

1、主要是政府向社会放权,尽量减少政府的规制活动,市场和民间充分发挥其功效,也即是所谓的自由化的改革。

2、日本政府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经济性规制的改革坚持了自由的原则。

(1)对于社会性规制,根据政策目标的要求,将其控制在最低限度,从事前控制型的规制向事后监督型的规制转变。

(2)实行规制的公开化,将政府规制的原则和规定公布于众,规制实施后的结果,原则上也予以公布,并承担向社会作出说明的责任。

(3)注意同世界其他国家规制措施的比较、整合。

二、推动地方分权,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权。

2、重新划分地方自治事务,实行“道州制”,扩大地方政府的规模和管理范围。

三、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

1、公务员编制之所以能够减少,是因为实施了削减编制的法规,通过组织法和编制法,以及严格的财政控制手段,使各机构、各部门不得贸然和随意地增加人员。

2、在行政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奉行“加一减一”的原则,即新设一个组织就必须废除一个现存的同等组织。机构的数目,由国家行政组织法设定最高限度,不得增加,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四、建立公务员交流制度,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

1、日本为避免各个部门条条争权的弊端,采取了太规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动中央机关、驻外机关、地方政府之间的干部职员的交流制度。录用条例规定:中央各机关的所有职员被录用并工作三年之后,原则上都必须到中央其他机关工作两年,到驻外机构或国际机构工作三年。

2、各地方公共团体和政府之间也有人员交流的相应规定,从而较好地消除了条条行政的部门利益观念,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35.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臵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即“三定”方案,将原来由质监部门负责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划归工商部门;质监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管。A市转发了这个通知,上述职能调整的规定也在该市质监部门改革的“三定”方案中得到体现。

但由于A市的生产型工业企业非常少,为了照顾质监局的利益,该市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随后又发了一份通知,决定在该市暂缓执行国务院的上述规定及该市质监部门改革的“三定”方案。 2004年,A市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劣质奶粉事件,很多婴幼儿的健康受损。为求一个说法,许多婴幼儿的家长拿着奶粉到该市卫生局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全部为不合格产品,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奶粉正是造成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以致死亡的罪魁祸首。其实,早在2003年1月就有家长带受害婴幼儿前往医院就诊,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但当时该市质监局以疾病预防控制是卫生部门的职能为由,认为应该由市卫生局负责调查处理;市卫生局则认为致病奶粉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由市质监局负责查处;而质监局认为,本市销售的婴幼儿食用奶粉非本地生产,是外来产品,属于流通领域的问题,应由市工商局负责。

几个部门各执一词,各言所难,协调困难,一个本应及时处理的问题一拖再拖,以至在酿成全国性奶粉事件之前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问:

1、有关部门在该市出现的劣质奶粉事件中,“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12-307

答:

原因是行政组织部门林立、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协调困难,各部门的工作既有重复,又有遗漏。

2、试从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角度,分析该市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的做法。

11-279

答:

职位的设置和配置是组织机构得以成直的依据和基础,是组织目标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对职能进行科学的划 分与配置,剔除不合理的部分,将交叉重复的职能和应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剔除出去;对保留的职能要进行逐步分解,按其性质和地位,编制成一个相互协调的职能体系。

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划分部门职能。

3、结合本案例,谈谈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意义。11-277

答:

(1)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勤政、廉政和提高行政效率。

(2)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节省财政开支。

(3)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整个行政组织管理的法治化。

上一篇:演练期间感人事迹下一篇:月饼食品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