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022-10-03

第一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及研究课题

1. 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李 颖

进站日期:2009年4月27日

研究课题:《对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卫东、康 熊

2. 铁道建筑研究所: 魏少伟

进站日期:2010年8月9日

研究课题:《云南省公路边坡风险评价与监控预警技术研究》子课题——《地震诱发公路边坡病害及对策》

博士后合作导师:叶阳升、张玉芳

3. 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戴 鹏

进站日期:2010年8月25日

研究课题:《铁路基础设施视觉检测系统的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

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卫东、康熊

4. 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马小宁

进站日期:2010年11月11日

研究课题:《智能铁路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博士后合作导师:史天运

5. 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曲建军

进站日期:2011年2月17日

研究课题:《轨道检测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的研究》

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卫东、康熊

6. 机车车辆研究所: 聂晓波

进站日期:2011年8月4日

研究课题:《CRH3动车组列车通信网关的关键技术研究》

博士后合作导师:康熊、赵红卫

7.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王文斌

进站日期:2011年8月4日

研究课题:《地铁近场建筑物综合减振降噪措施研究》

博士后合作导师:孙宁

第二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博采众长,广泛吸纳国内外科技人才的智慧,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有效提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科研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水利水电科技创新,中国水科院特设立开放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

第二条 开放基金本着“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原则,资助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依托中国水科院的开放研究环境开展研究工作。

第三条 为切实加强开放基金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项目申请、评审与立项

第四条 开放基金每年申请一次。在申报的1月份公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资助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等予以明确规定。

第五条 申请人应为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水科院院外科研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鼓励40岁以下青年申报,鼓励与院内科研人员联合申报。申请者填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见附件1)后,国内申请者需经专家推荐,所

1 在单位同意,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报送中国水科院。国外申请者经专家推荐后可直接申报。

第六条 开放基金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为5~10万元,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二年。对于确需持续较长时间方可完成的重大课题,可分阶段申请、立项。

第七条 中国水科院科研管理与规划计划处(以下简称“科研计划处”)负责开放基金申请书的立项评审组织工作。

第三章

经费使用和管理

第八条 开放基金经费主要用于资助与课题直接有关的研究费用,主要包括试验费、材料费、人工费及仪器设备的使用费,研究人员的学术活动费及差旅费,以及各种资料费等。

第九条 开放基金实行预算管理,项目经费使用应严格按批准预算执行。开放基金资助金额一次核定,分划拨。项目经费的使用由项目负责人负责。

第十条 开放基金项目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对将经费挪作他用者,一经发现,中止资助,并通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

第四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 开放基金项目的实施由中国水科院科研计划处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 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不得代理或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涉及到预定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进度等的变更,项目

2 负责人必须提前提出变更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报中国水科院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应按合同要求,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

第十三条 中国水科院每年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末提交进展报告。对于不按期报送进展报告、研究进展迟缓、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将缓拨下期经费,并要求限期改正,否则将中止资助。

第十五条 开放基金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结题申请书(见附件2),于3个月内向中国水科院科研计划处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中国水科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对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审查和验收工作。

第五章

项目成果的管理及评价

第十七条 开放基金资助课题发表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等,均应标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所取得的论文、成果和专利,归中国水科院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

第十八条 开放基金资助项目获得优秀研究成果的将颁发“优秀成果证书”,其成果可申请参加中国水科院科学技术奖的评选。

第十八条 对于使用中国水科院公共实验平台的项目,应将所有试验过程的原始资料上交中国水科院存档。

第十九条 鼓励已获得中国水科院开放基金资助开展的研究项目继续申请更高级别的基金、攻关和其它重大项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科研管理与规划计划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8年1月12日

第三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管院)于1986年9月1日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1987年6月2日,国家科委(87)国科发综字0379号文批准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这是我国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现为国际管理学者协会联盟(IFSAM)的理事单位。1989年8月25日,国家人事部人中编函【1989】31号文批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事业单位编制50人,国家财政部拨给开办经费。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精神和中管院的实际情况,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审定批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7月25日进行了重新设立登记为国家事业单位(登记号为:210000005343),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行政领导班子负责制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管理和科研的需要,院总部机关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科研部、培训部、项目合作部、国际交流部等职能部门。院下设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直属机构和50多个研究所(中心)。

为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关于干部要着重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的号召,深入开展管理科学普及和理论研究, 1985年4月,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培训中心举办的首届交叉学科会议上,根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裴丽生、马洪、沙洪等领导的提议,由田夫同志牵头召开座谈会,邀请国家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20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署名发起请示报告,呈报陈云同志,要求成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得到了批准。1987年7月5日,中管院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推举李铁映,高扬、于若木同志为主席团执行主席;费孝通、钱伟长同志为名誉院长,田夫同志任院长。中管院一直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支持。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许嘉璐担任名誉院长。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国务委员李贵鲜为中管院作重要批示。李瑞环、钱伟长、李德生、裴丽生、郁文、武衡等领导同志为中管院题词。

中管院的基本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瞄

准前沿,锐意开拓,围绕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管理实践经验,吸收各国先进管理成果,推动中国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为适应高新科技发展、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态势,凝聚一批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组成一支高智能的科研队伍,形成一个高层次的智力集团,为国家决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科学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管院是我国管理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管理科学学术交流的有效平台,管理创新工作者之家,管理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工作实践者沟通的桥梁,联结领导层、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管理界、经济界、工商界、金融界、新闻界合作的纽带。中管院成立20多年来,对我国的管理科学、科学管理以及相关交叉科学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开发,举办了各种大型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60多次,承担了管理科学的教育培训和咨询传播工作,编写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教材、著作80多部和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200多份,出版发行各类期刊近20种,培训各类管理人才10000多人次,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好评。我院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合作,举办“毛泽东与科学”研讨会,“邓小平管理思想研讨会”和“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等,并编辑出版《毛泽东与科学》系列著作,《邓小平党建论著研究》一书,《陈云论著研究文集》一书,《陈云治党治国方略研究》一书等等;同时,组织我院专家学者开展课题研究,发表了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科学、科教兴国、知识经济、企业管理、人才培养、金融发展与改革等优秀论文,并将其成果汇集成《管理研究与实践》一书出版或在国内外权威报刊发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赞扬和鼓励。特别是2004年有关“三农”等问题的研究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引起有关国家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关于“农村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重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及对策”等内容,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至今,中管院专业研究和应用开发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公共管理、文教管理、科技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许多领域,已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与管理思想研究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中管院坚持依法建院,依法治院,决心紧跟中央战略部署,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锐意开拓、与时俱进、扎实

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事业和开创我国管理科学研究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中国经济管理科学研究院

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基本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机构名称:中国经济管理科学研究院。

第三条 研究院秉承“开拓资源优势、指导战略实践、创新发展观念、引领区域前行”的宗旨,以推动中国国内区域长效有机的开发、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机构提供深入、客观、准确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支持为目的,以战略发展、招商引资、区域规划、项目策划、区域推广、资本运营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咨询服务为主要任务。

第四条 研究院依法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研究院的主要任务

(一) 研究探讨中国开发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等理论、方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经济、技术政策和法规等建议;

(二) 协助中国经济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协调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机构运用科学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三) 收集、传播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技术情报和前沿市场信息,独立编辑出版行业学术著作、行业报刊、文献和有关资料;

(四) 独立或联合举办相关行业主题会议、论坛;针对地方政府进行相关行业的培训和讲座;

(五) 协助相关企业开展中国行业知识培训、技术引导讲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六) 广泛联系国际与中国国内经济管理相关机构,组织开展交流、互访、考察等活动,促进会员的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

(七) 根据需要开展中国区域经济管理相关的其它活动。

第三章 理事会权利、义务

第六条 理事会权利、义务详见附件一;

第四章 专家顾问团权利、义务

第七条 专家顾问团权利、义务详见附件二。

第五章 院长权利、义务

第八条 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决策机构为院务会议,成员包括:院长、副院长、秘书长。

第九条 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理事会,理事会对研究院研究方向负有指导性、实施性责任。

第十条 院长为研究院法定代表人,院长由理事会任命。

第十一条 研究院建立以院长为首的科研、经营管理系统。

第十二条 院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领导研究院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主持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二) 代表研究院对外签定有关合同;

(三) 拟订研究院组织机构设置的方案;

(四) 拟订研究院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 提请聘任或解聘副院长、财务负责人;

(六) 聘任或者解聘应由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之外的管理人员;

(七) 研究院章程和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院长有权指定副院长、秘书长代其行使职权。

第六章 财务、会计与审计

第十四条 研究院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缴纳各种税、费、基金。

第十五条 研究院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遵守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纪律。

(一) 做好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合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按规定预提和摊销费用,计提和处理资产损失。

(二)开展目标成本管理。

(三)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建立健全财务报表内部管理制度。

(四)加强财务审计。

第十六条 研究院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帐,本位币为人民币。

第十七条 研究院会计采用公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

第十八条 研究院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对研究院帐目和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 研究院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缴纳各项税款。

第七章 终止和清算

第二十条 研究院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终止并进行清算:

(一)研究院主管部门依法决定解散;

(二)研究院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撤消;

(三)研究院宣告破产;

(四)其他原因。

第二十一条研究院因前条原因终止的,应依法成立清算组织进行清算。清算组织应制定清算方案,清理债权、债务,编制清算期间收支报表和各种财务帐目。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条款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的起草、修改经研究院理事会批准,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核备案。

第五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林科院)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多学科、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林业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重大公益性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目前全院拥有19个研究所、中心,10个共建机构,分布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重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任领导

院长、院分党组副书记张守攻,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京区党委书记叶智,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分党组纪检组长陈幸良,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储富祥,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刘世荣,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孟平,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坚机构设置

下属所、中心联合共建机构

林业研究所

黑龙江分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内蒙分院

热带林业研究所新疆分院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湖南分院

资源信息研究所海西分院

湖北分院

华北林业研究所

大熊猫研究中心

小陇山科技合作试验基地

高原生态研究所

青藏高原生态林业研究中心

浙江林业研究中心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木材工业研究所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机所

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机所

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信阳师范学院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实验室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汪清试验示范基地发中心发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

发中心

荒漠化研究所 湿地研究所

历史沿革

中国林科院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北洋政府农林部在北平(现北京市)创建的林艺试验场,1941年更名为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林业实验所由华北农业研究所接管,1950年移交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1953年1月,成立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10月,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国林科院。1970年撤销建制,一部分与中国农科院合并成立了中国农林科学院,一部分下放地方。1978年4月重新恢复建制。

历届领导

江泽慧(1996年2月至2006年12月任院长、院分党组书记)2009年9月24日

陈统爱(1986—1988年任副院长、院分党组成员,1992年10月至1996年2月任院长、院分党组书记) 2009年9月24日

刘于鹤(1986—1992年任院长、院分党组书记)2009年9月24日 黄枢(1982—1985年任院长、院党委成员,1983年兼院党委副书

记)2009年9月24日

郑万钧(1962—1968年任副院长、院分党组成员,1978—1981年任院长、院党委成员)2009年9月24日

张克侠(1958~1968任中国林科院院长、中共中国林科院分党组书记)2009年9月24日

院分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李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