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融合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社会法治环境不良的冲击、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家庭法治氛围不足、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内在动力欠缺,法治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集中表现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力度不够、法治教育内容复杂抽象、教育方法形式单一、缺乏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道德教育融合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教育融合法律教育论文 篇1:

“美德可教”的中国经验

摘要 道德该如何教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20世纪末开始,我国提出了生活德育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并将这一主张应用到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教材中。统编教材编写组探索出了直接德育间接教,自然接续儿童经验与生命体验,以学的逻辑教,建构师生道德学习共同体,融合道德与法律教育等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中国经验。《接上童气》一书是教材核心编写者对该教材的理论思考,系统阐述了学校教育中“美德可教”的中国经验。理解这一经验,教师也许就能明晰,道德与法治课程该如何教。

关键词 美德可教;接上童气;教材编写;道德与法治教学

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来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一个传统。但德育课程该如何展开,道德该如何教,是教师最为困惑的难题。当前,“生活德育”成为新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成为一线教师所熟知的德育概念。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了“道德不能灌输”“道德不是知识”,但“不是知识,不能灌输的道德”该怎么教,成为一个更加巨大的问号。2019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高德胜教授,核心编者章乐、唐燕等共同撰写了《“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学术思想,阐述了学校教育中“美德可教”的中国经验。理解了这一经验,也许能系统解答教师的普遍困惑,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一、直接德育间接教:引导儿童建构共同的美好生活

道德与法治属于专门的德育课程,作者并未回避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理论问题,古希腊先哲虽然在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没有定论,但都毫不含糊地否定美德可由专门教师去教。[1]涂尔干和杜威也给“直接德育课程”判了死刑。其理由是,第一,直接德育使道德观念概念化。杜威区分了“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对行为没有影响、既不使它变得更好也不使它变得更坏的观念和片断知识”。第二,道德与整体生活失去联系。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生活的一种存在。

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中国的德育课,还是西方诸如“社会学”的“类德育课程”、品格教育课程,都不可避免地开设专门德育课程。作者指出,专门德育课是现代教育大众化、国家化、谋生化、科学化的必然结果。[2]不同于古代,现代大众接受教育不是为了道德提升,而是为了获取谋生技能。人们一方面有意无意地排斥道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进行道德教育,这就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悖论,而解决这一悖论的办法就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基于对专门德育理论困境和现实选择的认识,在“整体德育”与“专门德育”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直接德育间接教”,创建回归生活的专门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重建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即课程虽然是在特定时间实施的,但其内容却是来自儿童的整体生活。[3]但问题是,生活智慧如何变成道德?生活问题如何抵达价值?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道德”。赫尔巴特指出:我观察人生,发现许多人,他们把道德看成是一种约束,很少有人把它看成是生活本身的原则。[4] C.S.路易斯更直接地指出:“道德准则是人这台机器的用户指南。”[5]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探究“如何生活”时,最终都将指向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幸福生活、智慧生活不可避免的选择。当然,这种幸福生活不仅仅是“个人”的,对于人这种政治性动物而言,好的生活必然是一种共同的好生活。[6]

从表面上看,教材是在教学生习得如何生活的智慧:如上学路上怎样规避危险,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怎样跟父母说他们才会听,如何识破虚假广告等。实际上,这是在探究“如何构建共同的美好生活”的问题。如探究“上学路上如何规避危险”,必定走向“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学习“这里也要小声点”,教师带领儿童探讨哪些地方有“安静”警示标志,为什么?哪些地方虽然没有“安静”警示标志,但也要小声点儿?当儿童兴奋地回家与父母分享他的探究结果:“图书馆里要出去说话,公交车上可以小声说话,医院里只有回答医生问题的时候才可以大声说话”的时候,儿童已经将公共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由选择了。

二、走向道德主体:自然接续儿童经验与生命体验

作为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必然要系统地体现国家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要求,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清晰的教育意图。但另一方面,道德是意志自由。赫尔巴特指出,按照正确的认识,道德只有在个人的意志中才有它的地位。[7]因而,作为统编德育教材其核心难题是,如何将国家、社会的道德要求,抵达儿童,使之成为儿童自愿的选择。舍弃德育主义和道德说教之后,新教材探索出了一条儿童经验与道德要求的自然接续之路。

第一,重视儿童自己的经验表达与交流。儿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只是大多时候处于“未被激活、唤醒”的“经验流”的状态。而新教材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生活事件,唤醒、激活儿童的自在经验,通过表达来重构经验。重视儿童的经验与表达,不仅仅是重视儿童的道德自主性,也能帮助教师了解现实儿童经验与“道德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了解什么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从而使课堂成为一堂针对此时此刻本班學生的德育课。其次,重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儿童将自我经验表达出来,就是为了与同伴经验,与教材中的“他人经验”、文化经验进行交流,从而发现自己经验的局限,获得经验的成长。通过对学生经验的唤醒—表达—交流,课堂实现了儿童经验的成长,也实现了社会文化、国家道德要求进入儿童经验之中,使儿童经验生长到社会文化的高度,也使社会文化成果在儿童经验里得到分享。[8]

第二,重视儿童的“生命体验”。体验就是通过亲身做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的过程,[9]即体验包含三大要素:亲身做、意义、情感。新教材多处设置“做”的环节,如利用废物制作储蓄罐,亲自开展“易物活动”等等。但体验的“亲身做”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参与,而是一种“生命全体”的参与。在经验的表达、交流和重构中,儿童形成了明智判断;而唯有上升到体验,才能形成对某一道德的深刻认同,将道德纳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当然,品德课不可能让儿童去亲身经历所有道德体验。新教材运用了“叙事论理”,引导孩子进入道德体验。从叙事伦理的视角,新教材强调“一个经验”的塑造。所谓“一个经验”是在儿童连绵不断的自在经验中提取出一个有头有尾、可以进行对象化思考和表达出来的经验。[10]简单地说,就是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提取“故事”。故事是凝练的,有具体人物和情节的,有始有终的,有前因后果的。当教材把儿童日常生活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问题讲述成一个故事,儿童就进入了故事体验与自我体验的情意交融之中。教材往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一个主题,但又不停留于书中的故事,而是用故事引出儿童自己的经历,让儿童讲述自己的生命历程和体悟。这是打开儿童的内心世界、整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

无论是对经验还是对体验的重视,品德课最终是要走向“道德主体”。这种“道德主体”不同于“知识主体”,即以认知的思维和旁观者的姿态,将世界看作是资源和工具的人。[11]“道德主体”会关注自我和自身的经验与情感,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看”世界,而是与世界融为一体,用身心、生命去体验世界,[12]是用“关心”构成的主体。

三、以学的逻辑教:重建师生道德学习共同体

历史上许多哲人否定“美德可教”,却从来没有人否定“美德可学”。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道德学习是必要的。个体的人都有道德潜能,道德学习也是可能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把“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转化为“美德是否可学”,“美德如何学”的问题,并以学的逻辑来建构教。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如何获得道德,而非道德是否由人教授。[13]事实上,即使是极端怀疑教授德性的苏格拉底自己也在“教授”道德,他通过对话、辩驳、提醒、刺激、帮助年轻人回到自身、关心自己、认识自己,帮助年轻人自主学习道德。[14]孔子也发展出一种道德“助学”的方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对弟子自主学习的一种点拨、辅助、启发。[15]当道德的教转变为一种“助学”,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自主道德学习能力的人。

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学材”,围绕学习活动来设计教材:单元是学习活动指向的问题域,课文题目是学习活动的主题,二级标题是学习活动的名称,正文是学习活动的引入、过渡、转换,栏目是学习活动设计。[16]既然教材本身是“学材”,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以下几个工作:第一,问题转换,将教材中的问题转换为此时此刻本班学生的具体问题。第二,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经验,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第三,组织学生交流、辩论等,相互学习。第四,将教材中学习的道德经验运用到学校生活中,即将德育教材与学校日常德育、制度德育结合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转变自身的角色身份,成为“有经验的道德学习者”。在以“学的逻辑教”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再是“道德传授者”“道德教育者”,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道德的过程中的同路人、同行者。二者的关系与其说是教与学的关系,不如说是“道德学习共同体”的关系——有经验的人引导、帮助初学者或经验较少者。[17]教师在品德课上的工作主要有:第一,提醒学生关心道德,教师是“提醒者”;第二,与学生一起探究美善生活,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第三,与学生民主、平等、坦诚地对话,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参与到道德学习中。[18]而教师作为“道德学习者”进入课堂,也解决了品德课教师动机缺乏、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探究美善生活、过美善生活的渴望。当教师不再是“道德权威”,而是“道德学习者”进入课堂,一起探究如何将生活过得更好时,上课本身就是智慧提升、精神洗礼的过程。

四、融合“德”与“法”:构筑意识和规范合一的公民教育体系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律教育成为学校德育课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道德和法律是教材的两个内容,应分别进行教育。新教材虽命名为《道德与法治》,但两者紧密相连,共同作用于儿童的生活。

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实质上是崇高美德与底线道德的关系问题。底线道德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义务,崇高美德则是个人自觉追求的道德价值。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早期,道德就分为习俗道德和伦理道德,前者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底线道德,后者是个人自觉追求的崇高美德。习俗道德在现代陌生人社会发展为法律,以公共权力机构的方式保证其权威性,道德与法律才开始分离,发展出各自独特的逻辑。但回到生活中,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作者指出,法律不仅是“底线道德”,也是对核心道德价值的强制保护;而所有良法都有一个道德价值基础。[19]其次,在儿童整体性的生活世界里,法律与道德是不加区分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中是先获得道德意识与观念,然后才形成法律意识与观念,按照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直到第四阶段,儿童才有对法律概念的初步理解。[20]再次,道德与法律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培育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未来公民不僅遵守法律规范,也理解法律中的道德意义,主动维护法律;未来公民不仅具备道德观念,也能将道德观念落实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基于这样的认识,《道德与法治》教材将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起来,共同实现培育未来公民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意将二者融合。

首先,是在儿童生活中融合“德”与“法”。比如一年级上册的《上学路上》中,儿童的上学路上这一生活场景,既会涉及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德层面;又会涉及交通法规等法律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从现实的生活需求出发,将道德和法律自然渗透进生活需求中。其次,在专门教授法律的课文中,教师要关注法律教育背后的道德精神的渗透。新教材将法律教育定位为“旨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态度和素养的非专业教育”。让每个孩子知法、懂法、遵法是学校教育培育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责任,但法律教育绝不是让儿童学习、背诵法律条文,而是理解法律,认同法律,发展出法律精神。因而,即便在法律专册中,法律知识都是第二位的,发展出法律观念和态度才是第一位的。比如,六年级上册的法治专册中,除了学习法律知识和尊法、护法,还要引导儿童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严酷背后是道德的温情,理解法律条文的道德意义,才能发展出对法律认同的态度。再次,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法律作为“道德教育家”的作用。如果说道德教育从价值层面为儿童指明了行动的方向,那么法律教育则确定并细化了这种行为的底线和具体要求。[21]比如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一课,教材不仅通过公共设施的拟人化表述,以童趣的方式唤起儿童对公共设施的爱护意识,还通过《中华人们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律条文,让儿童明确破坏公共设施会遭受哪些不同程度的惩罚。[22]前者诉诸“道德意识”,后者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导和道德底线。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德育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45,148.

[2][3][6][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10,216,9,14,239,53,48,41,35,35,226,161,162,170,227,247,80,81,102,102.

[4][7]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教育论著精选[M].彭正梅,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42,42.

[5]C.S.路易斯.返璞归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7.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俞晓婷

道德教育融合法律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摘要: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社会法治环境不良的冲击、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家庭法治氛围不足、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内在动力欠缺,法治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集中表现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力度不够、法治教育内容复杂抽象、教育方法形式单一、缺乏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设置合理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改革、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力度不够

2006年,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二为一,成为现在大学生所熟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课时比较少,它也没有专业课那般受学生重视。第二,法律基础课已不是单独设置的课程,其课程内容被严重压缩,相应的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课时也就大大减少。第三,大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他们大多会不知不觉中更偏爱教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此外,任课教师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其法律部分的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第四,除课堂教学外,学校很少举办与法律相关的活动,这样学生也就缺乏其他有效的途径接受法治教育。

(二)法治教育内容宽泛抽象、教育方法形式单一

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法治教育内容宽泛抽象,脱离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来看,由于教材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合二为一,法律基础知识犹如一块“压缩饼干”,忽视了法治思维养成的长期性。[1]教材中关于法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章节,还有些许细小的知识点散落在其他章节中,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法律知识面宽泛抽象。现行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第二,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大多数高校很少采用体验实践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而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授课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多强调法律条文的宣传讲授,学生并不能领会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及法律价值,自然而然,大学生就谈不上真正的懂法、学法、用法。此外,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教师常常浅尝辄止、照本宣科,并且在上课过程中较少与学生互动。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削弱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效果。

(三)缺乏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

一些高校的法治文化氛围不浓厚,环境育人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表现为:首先,比较缺少法治类的文化活动,高校很少开展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参观监狱等活动。其次,开展的活动枯燥,多为讲座或海报宣传,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导致参与度不高。如每年12月4日,各大高校几乎都会举办关于憲法日的活动,但前期宣传力度通常不够,活动内容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最后,重制度制定而轻执行。在依法治校过程中,高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并且在学生入校、临近期末或节假日以及其他重要时间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与严格要求。但是,部分高校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管理部门却轻视制度执行的合法合规。[2]正是管理人员的这种不合法、不合规的操作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不利于学生形成法律信仰,削弱法治教育的效果。

(四)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教育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项综合教育,它要求从事法治教育的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而现实是高校从事法治教育的工作者多为原先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师,他们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法律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法律实践经验匮乏。因而他们对法学理论的把握相对有限,导致其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相对于有法学专业的背景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于法律概念、具体法律条文和教学案例的剖析不够深入,且很少涉及法律条文背后隐含的法律精神与法律价值。这种蜻蜓点水的讲课方式很难使学生听得进、听得懂,所以不能有效地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中国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并不缺少法治和守信思想。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古代的法律并未有过约束君王权力的条款,法律至上的思想更是从来没有在中国人心中扎下根。中国的法治建设正在“人治”传统的制约下艰难行进,部分公民缺少一种“法律至上”的思维和信仰,社会中有法必依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并不相信运用法律就可以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认为权力、地位或者暴力才能真正捍卫自己的利益。这大大影响了法律权威在大学生心中的树立。另外,与现在我国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不同,在古代,人们更崇尚以德治国。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上,认为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如儒家所提出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民众的最高行为准则,人们对它的服从大于对法律的尊重。长久以来,这种思想降低了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削弱了法治的权威,进而也影响到高校法治教育的地位和大学生心中的法治权威的树立。

(二)社会法治环境不良的冲击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由此,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大量的法治负面现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社会中权大于法、情大于法、执法不严、违法未究、司法不公等现象在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同时,还不可避免的消解着大学生心中的法治权威,它们冲击着学校法治教育花大力气传授给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使部分大学生的法律认知产生错觉,变得无法明辨是非,降低了大学生对法治教育活动的认同度,不利于大学生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信仰的形成。这些不良现象很有可能让部分大学生在遇到事情时,不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相信权力和金钱能解决所有问题,致使他们误入歧途。

(三)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虽然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然有部分教师、领导干部未能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开展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活动配合度不高甚至漠不关心。其次,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仍然不完善,如没有明确的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法治教育的相关部门缺乏专业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部门之间在工作时分工不明确。最后,很少有高校投入大笔经费进行法治宣传活动、开展与法律相关的实践,导致一些很好的关于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式的想法搁浅。因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而产生的种种问题都将影响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进程。

(四)家庭法治氛围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家庭中的法治氛围营造得不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法治观的形成,削弱学校法治教育的效果。孩子因为家长轻视法律、法律意识淡薄,容易产生法律无足轻重、钱大于法、权大于法等错误认知。再有,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智育的,还有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很少涉及法律知识和理念,这就使家庭法治教育存在先天性的不足。[3]家长们未能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子女法律素质的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及时纠正子女的不当行为,从而导致了家庭法治教育工作的缺失。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缺乏法律意识,那么他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就有可能无视法律法规。

三、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积极改变“重道德教育轻法治教育”的观念,明确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地位,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不能只在文件和会议中得到体现,还必须在具体的工作中妥善地开展,高校领导要有效地整合学校的人力、物力确保每一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都能妥善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其次,高校要加大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资金投入。增加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经费投入,如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增加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增加校园法治教育活动经费投入。再次,建立健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要明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管机构及其权责,加强法治教育组织建设。最后,必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长效机制。大学生法治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必须积极构建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体系。

(二)設置合理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

现行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宽泛抽象,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密切,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法治教学内容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新成果全面准确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培育,而不再过度强调法律条文的教授。只有当学生真正认同法律、信仰法律,形成法治思维,才能遇事寻求用法律来分析解决。最后,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还必须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不仅要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要以及现实生活需要,以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针对性。

(三)改革、创新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必须综合运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不同方法,可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契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几方面着手。[3]例如,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等可以组织开展参观监狱、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等活动。以法治教育专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将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真正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素养。在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方式的同时,仍然需要利用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这个主渠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好主渠道的效用。思修课教师要敢于尝试突破原有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教师选取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评论分析,同时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评说、讨论。只有处理好法学知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只有改进、丰富大学生法治教育方式方法,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所以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法治宣传。学校可依托法律相关节日,开展一些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开设法治宣传专栏;在校报上刊登一些与法律相關又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文章;其中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特别是微信、微博。其次,高校要严肃校风校纪。注意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中尤其要解决好学生特别关注的评奖评优等问题。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是依法治教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4]承担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是影响大学生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法治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要注意提高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无法律专业学习背景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它们的法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要循序渐进的引进一些法律专业出身的人才,最终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法治教育队伍。

(六)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法治观念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中渐渐形成的。虽然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随意,但是家庭教育的作用却是弥足轻重的。家庭教育往往忽视了法治教育,教育观念不一致往往会抵消学校法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互动可以帮助家长逐步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观念上的一致,有利于增强学校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大学生法治教育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大学生法治教育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所谓“走出去”,主要是指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对热点法律问题、事件的探讨和反思都应该成为高校法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聚集、引导和转化为推动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巨大的正能量。所谓“引进来”,主要是指借助社会资源,把一些法官、检察官、律师请到校园中来,开办讲座,分享工作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使学生得到启发、激励。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隐性气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存在的差异,使三者各有特色,难以互相替代,三者相互配合将形成强大的法治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蔡晓卫.论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J].中国高教研究,2014(3):78.

[2]董翼.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级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3):64,66.

[3]刘琼.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20.

[4]韩宝庆.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

作者:王晓宇

道德教育融合法律教育论文 篇3:

职业教育中法律法规与德育教育的平衡路径

摘 要:职业院校的法律教学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来实现。较其他学科而言,学生在职业道德修养程度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进步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分析提出,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注重德育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法律法规教育与德育教育 平衡路径

在法律法规课程体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素养教育被合并在一起,传授给学生。也正是因为它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以有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一、法律课程与德育课程平衡的必要性

从课程的性质出发,道德与法律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法律的制定首先需要依据的是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作为一种保障权利和调节关系的事物,法律可以被看做是道德规范的集中且强制的体现。

从具体实践来看,道德是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但是它不带有强制性,这就造成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良莠不齐。而法律则是具有强制力的,它需要在最大程度内保护人们利益的平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的性强,所以需要通过强制手段保证职业素质对职业行为的完成。

从改革的作用来说,德育教育是和法律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在我国的课堂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传统的教育意识与教育模式对课堂有着绝对的主宰性,不仅是教师,学校与社会也更多地看重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关于职业道德与技能的相关法律,常常不能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无意识中触犯了法律的界限。而法律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强,它强调的是两种力量集合后产生的效果,这就帮助课程在实际进行中获得了改革的动力。

二、法律法规与德育教育的平衡路径

1.淡化学科框架

传统的职业院校并没有将法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课程设立,所以在实施目标与方向上存在着不确定性,随着教育教学形式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下的职业教育已经把法律教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使得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再等同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定位。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凸显出其独立性,承担着普法和实践的双重目的。这就需要在课程的构建中打破可能因为传统思维方式带来的框架的限制。

反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以“渗入”的姿态出现在学科类教学活动中,不能独立地构成教学的主体内容,或者说,它们无处不在的属性使它们必须以一种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课程之中。这样看来,法律法规的教育与思想政治的教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其目的指向都是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实际言行,所以可以看做是学科内部打破壁垒的深度融合。

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合二为一,学界常常对于课程名称的设置争论不休,其实这样的争论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作为一条课程转化的途径,只要可以达到对法律基础知识和思想道德认识的规范,这样看来就是成功的。

2.学科性质转化

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德育教育呈现出说教性和隐形性的矛盾,这大概是源于早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要进行改革就要把学科的这些属性进行一种实际意义的转化。对于教师而言,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不能再是无意识的渗透,转而应该成为有意识的规划与发展。或者说是用一种直接的方式进行渗透。为了保持学科的独立性,教育会逐渐从隐性走向显性。就像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一样,这种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需要专门的途径去实现的教育。这也使得法律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日渐紧密。法律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只是单纯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抑或是简单的逻辑推理,它上升到人们的道德修养,并与其共同保持这种完整性。因此,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法律修养——道德修养就成为一种由表及里的教育,最终会规范人们内在修养与外在言行的一致性,成为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德育教育,其教学价值与地位已经淡化了此消彼长的争论,着重于职业学校学生对法律制度的依赖性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一个人在法律面前能够做出选择的能力实际上也体现了他在职业行为上的选择与决策能力。当一个人的法律基础知识与思想政治意识相互匹配时,这种“里应外合”的一致性就形成了。

3.整合教育目标

從道德和法律的渊源上看,法是一种权利要求,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生活要求的权利体系。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是起源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规则的,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德行的力量。人类将善良看作是德行的终极追求和最高目标。进入到现代社会,人权观念、法制观念又成为伦理道德新的逻辑起点与终点,法律对于各种道德权利的追求体现出了人们的价值感和秩序判断能力。这也就再次强调了任何权利的生成必须是以道德的正当性作为原始起点。

一般来说,道德是启迪人们心灵的善意,重在培养人的自觉性和激发善念。法律则是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自律。把法律的基础内容与道德的伦理教育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相互交叉而成的知识的融合点,现代教育领域更加看重的是二者的融合性。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形成他们的品德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在这一途径上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法律和道德不用再纠结程度的深浅。

4.突出教育实效

法律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强调对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注重的是学生对法律精神的解读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重在突出德育教育的效果,但是道德并不是书本上知识的传授,它更看重的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转化成为运用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平衡的路径上,看重的是知行合一。有的时候强行将法律和思想政治分割,实际上就是在把知与行分割。所以,法律课程实际上是将德育课程作为一种强制性践行的课程,反言之,德育方法也在为法律的学习服务。

所谓的德育方法是一种集合性的名称,在这个名称之中包含着各个门类的教养技巧,这也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受教成为一种现实,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的道德教学有着系统性,需要讲究向教育者进行传授与施教的办法,认知性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学习是最为适用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恰恰就是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过程,它使德育和法律的结合成为现实。在德育教育的研究中,德育方法的合理性只有建立在正确理解德育本质,把德育任务的完成当做第一要素,法律与德育的平等对话才有可能在道德教育中得到实现,而实现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标准,自主建立道德人格体系,教师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和学生获得同步的成长。这就是认知能力对于职业学生实现法律尊严最大的意义。

5.认清发展趋势

德育教育是具有双边性的多维度自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上。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法律教育,学生和教师都是要在不断地互动中完成的。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寻找到一个能够激发两者的兴奋点,这个兴奋点可能就存在于两者最为契合的一点上,它可以促使教学的法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知行内涵,集中体现在人们的品德意識上。它的范围很广,涵盖的意义比较深刻,从当前的教育形势判断,未来的德育教育趋势大致有几个特性:第一,社会和时代的多样性造就了对人的多元化的素养需求,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良好的知言行进行转化。第二,间接的道德教育将逐渐取代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已经是必然的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必然拥有着更加持久的渗透力。第三,教学的空间范畴将被逐渐弱化,封闭性的学科将逐渐被具有情境的开放性学科取代,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将转变成为具有自我经验与自我意识的行为能力人。第四,教师训导者的角色属性将被弱化,小组内的角色扮演与讨论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会在德育体系中主动形成自我规范的能力。法律的教育也要遵循严密的逻辑体系,重视日常生活中多渠道的渗透,贴近现实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主体在道德意识上的需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远离实际问题所开展的纯理论探索与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想要最终达成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为道德教育所不允许的。无论在形式上呈现怎样的丰富性,一旦脱离实际,就是没有实效和针对性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是应该被放弃的。

三、小结

针对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和法律教育的论述,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一致认同,但是就如何进行开展存在着各自的观点。尤其是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似乎是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始终难以突破的障碍,也就成为在现实中实施的屏障,将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课程目标加以整合,既要彰显两者各自独立的属性,又要找到两者的共通共融之处进行平衡,最终会达到对德育教育内容具体化要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思.中职法律教育与中职生法律素质的提高[J].法制博览.2016(18).

[2] 徐浩.从法律教育转向法治教育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素养[J].职业技术.2006(20).

[3] 吴慧.浅析法律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塑造的价值研究[J].才智.2014(5).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作者:田俊

上一篇:语文教学模式思考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